- 《宽容》语文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宽容》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宽容》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宽容》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教学重点、难点
1、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林则徐自题联的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生说下联:壁立千仞,无
欲则刚。这幅对联16个字,气势磅礴,表现了林则徐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课文3段,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三、学习第二段
思考:作者按照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段有5个层次,先总说后分说,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
究。第一层(开头2句)是总述。
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
“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
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
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层谈互谅。第一句话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要的角度说明
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
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
理的方法。
第四层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
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面加以论述。
这一段四个并列的层次之间,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四个层次的顺序,也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四、探究活动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
觉得你周围的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对这些人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学生讨论、交流
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加深对主旨的理解。要有独特的见解,不求统一。
2、搜集有关宽容的名言、故事等
小组合作、交流
有关宽容的名言,如下:
①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孔子家语》
②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毛泽东
③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法国)笛卡儿
④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俄罗斯)屠格涅夫
⑤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黎巴嫩)纪伯伦
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⑦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薛 渲
⑧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 (俄罗斯)斯宾诺莎
五、小结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
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探究练习二
3、练习册P、59 1、 2、 5、
《宽容》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一、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二、透彻的分析,辩证的说理。
三、提倡人与人之间的高尚的人格修养——宽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提倡人与人之间的高尚的人格修养——宽容。
难点:透彻的分析,辩证的说理。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有关宽容的故事导入,从故事中引出“宽容”的话题,初步让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二、板书课题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证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
1、默写词语
和谐豁达胸襟摒弃和睦迥异芥蒂嫉妒憎恨隔膜
2、给加点字注音
和谐(xié)豁达(huò)胸襟(jīn)摒弃(bìng)和睦(mǜ)
迥异(jiǒng)芥蒂(jièdì)嫉妒(jídǜ)憎恨(zēng)隔膜(mó)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明确: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宽容。
4、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证的?
讨论明确:课文3段,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五、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提倡宽容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明确:1、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2、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a思考:作者按照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讨论明确:这一段分2个大层次来论述的,先总说后分说,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究。第一层(开头2句)是总述。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第二层是分说,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B、思考:作者在分别论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时写法是否相同?
讨论明确:这四个并列的层次之间,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首先谈互谅。第一句话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要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第四层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面加以论述。)四个层次的顺序,也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C、分别举出事实论据来证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思考:本段能否删去?
讨论明确:不能删去,因为对“宽容”这个话题的认识具有两面性既要强调它的重要,又不可简单地一味强调。如果不分清红皂白地强调宽容,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作者针对文章的观点可能产生的误解,在最后一段进行必要的补充论述。用“不是———而是———”这样的对比句式,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使自己的观点立于不败之地。
六、探究活动
1.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是以讲道理为主,基本没有摆事实,这会不会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讨论明确:不会的。首先,该运用什么样的说理方法,是因文而异的,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一定要举例子摆事实。其次,像本文这样的内容可举的例子实在太多,而举了例子又未必能把道理讲清楚。何况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见过这样的事实,而是没有能对其中的道理进行认真地思考。所以,作者集中精力把道理讲清楚,读者是不难从生活中找到事实的。
2.你能说说“宽容”与“包容”的区别吗?
讨论明确: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不是与不良行为和思想和平共处,而是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而包容是无原则的迁就,兼容善恶,必要时可置社会道德规范于不顾,干苟且之事。
七、小结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八、布置作业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课外搜集人格修养方面的格言、成语、谚语,与同学交流。
《宽容》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文章的中心。
2.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培养宽容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文章的中心。
2.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培养宽容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现代汉语词典》说: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房龙以其为名,详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畅言思想自由。人、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宽容。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房龙的代表作《宽容》的序言。
二、解题
《宽容》又译为《人的解放》,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作者在这本书中,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课文就是这本书的序言。
序言,说明书籍或著作的创作、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序”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后面的称为“跋”。
三、作者介绍
房龙,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他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从10岁起潜心“逃避在过去的生活中”,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一贯反对愚昧与偏执。1903年在美国、德国求学,获得博士学位,但这没有使他飞黄腾达。他于是躲进书舍于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从此饮誉世界,直至1946年去世。善于用极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喜爱。
房龙多才多艺,能说会写10种文字,擅长于拉小提琴,还能画画,他的著作插图全部出于自己之手。
他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数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为多种文字。著名的有《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
四、朗读课文
1.听范读,理顺字词读音。
① 深邃:深奥。哲理深邃。
②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
③ 绵亘:(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连接不断(多指山脉等)。
④ 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⑤ 亵渎:轻慢;不严肃。
⑥ 跋涉:形容旅途艰苦。
⑦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⑧ 弥天大罪:形容极大的罪恶。
⑨ 眸子: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⑩ 杀一儆百: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11 饿殍:饿死的人。
12 内疚:内心感觉惭愧不安。
五、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① 第1小节: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② 第2—4小节: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法律杀死了他。
③ 第5—9小节: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的世界,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
④ 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在一个宁静而无知的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世界,打破了山谷的平静,然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死了他。后来死亡威胁到山谷的生存,人们终于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进入新的世界,又过上幸福的生活,并纪念先驱者。
3.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
明确:
地点——无知山谷。
人物——守旧老人、漫游者、村民。
六、作业
1.识记并抄写字音词义。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宽容》序
房龙
愚昧无知、闭塞守旧
漫游者——守旧老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熟读课文后,同学们对这篇序言可能有了更多的感悟,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读一下。
二、课文研读
(一)分析归纳环境特点
1.圈画出体现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特点的词语,分析归纳环境特点。
明确:
词语:
宁静无知的山谷、知识的小溪缓缓地流着、需求浅薄,村民绰有余裕、守旧老人、神秘莫测的古书、神圣而不可亵渎、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冷落等。
归纳:
这是一个无知、愚昧、闭塞的环境。
2.“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出现在第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试问“宁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宁静”本是指环境、心情安静,在这里是指无知山谷里村民们的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状态。
3.如何理解“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明确:“知识的小溪”指山谷里人们的文明程度仅像一条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历史悠久,走向衰落。“小溪”“缓缓地流着”是说无知山谷的发展非常缓慢。
(二)感悟先驱者人物形象
1.圈画文中叙述先驱者的词句。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先驱者形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与守旧老人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敢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他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他是革新、新生力量的象征。
3.为什么说“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明确: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守旧老人用律法镇压;
二是群众受守旧老人的欺骗,助纣为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的人”;
三是“敢于离开山脚的人”太少,孤军奋战。这样,悲剧就形成了。
(二)感悟守旧老人人物形象
1.圈画文中叙述守旧老人的词句。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守旧老人形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所有传统对一切革新的镇压的代表,是杀害漫游者的罪魁祸首,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他们是守旧、顽固的势力象征。主要性格特征是愚昧、冷酷、落后、固执、残忍。
(二)感悟村民们人物形象
1.圈画文中叙述村民们的词句。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村民们形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无知山谷里死守着愚昧的人群。他们迷信过去、死守律法、胆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甘于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双手沾满了漫游者的鲜血。他们是一群沉睡麻木的人,如同铁屋子中沉睡的国民。
3.“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人们为什么“恐惧”“失望”?为什么“失望”会带来勇气?
明确:人们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因此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由于特大干旱使得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把希望只能寄托在山脚那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为了求得生存,人们终于产生了叛乱的勇气。
三、感悟文章主旨
1.“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要想事后不内疚,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明确:我们不应该盲从守旧老人,紧跟他充当打手。对于先驱者的新知,即使一时觉得无法接受,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2.“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这句话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明确:这是因为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仅仅是希望,实际上还是要发生的,至多发生得少一些。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要镇压创新者,有些善良的人们为认识所限,有意无意地难免伤害创新者,所以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以表示人们的心愿。
3.漫游者为什么是悲剧的结局?
明确:
(1)生活在沉寂、保守、愚昧、闭塞中。
(2)面对的是律法的严惩、守旧老人的镇压。
(3)无知山民的愚昧麻木、助纣为虐。
(4)先驱者太少、孤军作战。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
四、阅读启示
1.学习本文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
(1)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2)真理的发展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应提倡思想自由,实行宽容政策,保证真理的发展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3)探索者、先驱者的精神是可敬的,因此在学习上要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2.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不宽容造成的悲剧吗?
① 布鲁诺(1548—1600)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反对天主教地球中心说,震动了教会的统治,被称为异端,关押在宗教裁判所内达7年之久。1600年2月17日,他被绑在柱子上活活烧死,骨灰随风扬。
② 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并被终身监禁。他的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辩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③ 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了轰动。它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五、作业
1.自主查找与宽容有关的事例及名言,选择喜欢的积累下来。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宽容》序
房龙
环境——愚昧、闭塞、无知
守旧老人——顽固、迷信、专制、残忍
先驱者——勇敢、探求、不畏死亡
启示:思想自由,宽容异见
《宽容》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理解宽容的意义及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重 点
理解道理论证的方法。
一、有效导课
同学们,谁能说出几句有关宽容的名言或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也可补充几句。)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在生活中能宽容他人吗请谈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
今天,我们来学习《多一些宽容》这一课。、(板书课题,作者。)看一下作者对宽容的理解,学习一下怎样才能做到宽容。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认为好的句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提倡宽容的.意义。
3.怎样才能做到宽容除文中指出的几点外,你还有自己的见解吗
4.有人说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呢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二、有效学习
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胸襟 摒弃 迥异 芥蒂 嫉妒
明确:(指几名同学解释,注音,让其他同学纠正。好的句子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2.用自己的话说说提倡宽容的意义。
明确:(据第一段说出即可,最好有自己的见解。)
3.怎样才能做到宽容除文中指出的几点外,你还有自己的见解吗
明确:(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怎样才能做到宽容即可。自己的见解能说出一点即给予肯定。)
4.有人说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呢
明确:(不能删去。最后一段是针对人们对文章观点可能产生的误解,进行必要的补充论述。删去后可能造成误解。)
5.研读赏析课文第二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本段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用“I”线把本段分为两层。
②作者在谈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时,写法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④模仿“爱能融化……爱能……爱能……”写一个句子。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总——分。互谅……结尾。
②相同点:先解释,后写意义。不同点:句式不同,论证的方法不同。有的从反面论证,有的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好处: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
③不能。四个层次顺序安排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要求。
宽容是……互爱,“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和互敬”。
④只要句式一致,意思明确即可。)
三、有效检测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四、有效小结
宽容是枝头温暖的阳光,
宽容是大海广阔的胸怀,
宽容是春天里轻拂的缕缕微风,
宽容是冬夜里跳动的团团火苗。
有了宽容就没有了嫉妒,
有了宽容就没有了贪婪。
宽容是这个世界上一剂最好的药,
她能够医好我们心灵久治不愈的创伤;
宽容是一幅最迷人的画,
她能够给我们带来重振雄风的希望。
朋友,让我们一起学会宽容,
因为,宽容别人也就是珍爱自己。
五、有效作业
练习册
资源学案
板书设计
多一些宽容
郭安凤
《宽容》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联系人类的演进,理解、宽容新事物;
2、把握故事的哲理,学习思维的深刻性;
3、理解文体的特点,探求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①试分析作者刻画的类型形象;
②试概要故事反映的历史规律;
③试评析先驱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6)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多才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和绘画,他的著作插图均出自于己手,善于撰写通俗历史著作,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有《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有的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解放思想,宽容异见。本文以散文诗(哲理诗、寓言诗)形式为书序。
二、解题导入新课
“宽容”一词的含义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房龙以其为名,他所说的宽容又是指什么呢?
陆地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广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的谷粒。
往事如烟俱忘矣,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
三、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篇文章的,可以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也可以自己另拟题目自行发言。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2、概括文章五个片段的`内容。(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3、文中塑造了哪几类人物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他们的言行告诉我们什么哲理(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4、无知山谷诸意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5、概要故事反映的历史规律(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6、讨论先驱悲剧的社会根源(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7、给我们的启示、文章的主旨(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8、宽容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9、“宽容”有没有什么限制?(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10、文章采用寓言式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11、历史上这样的悲剧还有吗?(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宽容》语文教案6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字词。
1、注音。
和谐(xi)豁(hu)达胸襟(jn)摒(bng)弃
迥(jing)异芥蒂(jid)嫉妒(jd)
2、解释。
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淡泊:不追求名利。
摒弃:舍弃。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迥异:完全不同的意思。芥蒂: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
二)导入
教师出示林则徐的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学生说出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虽仅16个字,却气势磅礴,表现了林则徐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按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四)阅读第一段。
教师讲解:前两句从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阐述宽容的社会意义,说明只有提倡宽容,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后一句引用林则徐的对联,从个人胸襟的角度加以论证。引用的内容,重点在于下联,强调“有容乃大”的道理。总之,无论从社会的人际关系角度,还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都必须提倡宽容。
五)精读第二段。
思考: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宽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这一段的结构:总——分。
第一层是总述。三个“一种”是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层谈互谅。第一句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
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
第四层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
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面加以论述。
四个层次的顺序,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和互敬”。
六)阅读第三段。
这一段是一个补充论证,或者说是退一步论证。作者针对人们对文章观点可能产生的误解,在最后一段进行必要的补充论述,使自己的观点立于不败之地。这个限制显示了作者表达的严密。
七)完成课后练习。
1、练习一。(让学生认识本文的现实意义。不求统一答案。)
2、搜集名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毛泽东)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法国笛卡儿)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爱到别人宽容的。(俄罗斯屠格涅夫)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宽容》语文教案7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教学重点、难点
1、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目标
(一)导入
出示林则徐自题联的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生说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16个字,气势磅礴,表现了林则徐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二)揭示目标
1、学会本文生字:襟摒睦蒂嫉妒迥
2、理解265页本课词语。
3、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4、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二、自学指导
1、查阅工具书自学生字:襟摒睦蒂嫉妒迥
2、借助注释和参考书解释265页本课词语。
3、朗读课文,说说三段的内容。
4、细读第2段思考:作者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5、宽容是不是连别人的缺点错误甚至犯罪行为都要给予宽容?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的内容认真自学,教师巡视鼓励。
四、自学检测
五、课堂答疑,教师点播
学生讨论、交流
1、朗读课文,说说三段的内容。
明确:课文3段,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2、细读第2段思考:作者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段有5个层次,先总说后分说,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究。
第一层(开头2句)是总述。
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
“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
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层谈互谅。第一句话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要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
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
第四层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加以论述。
这一段四个并列的层次之间,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四个层次的顺序,也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六、搜集有关宽容的名言、故事等
小组合作、交流
有关宽容的名言,如下:
①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家语》
②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毛泽东
③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法国)笛卡儿
④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俄罗斯)屠格涅夫
⑤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⑦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薛渲
⑧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俄罗斯)斯宾诺莎
七、小结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八、当堂训练
1、抄写生字。
2、解释词语。
【《宽容》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宽容》语文教案02-13
宽容主题班会教案09-30
宽容02-17
宽容主题班会教案精选8篇10-03
宽容主题班会教案(通用9篇)04-13
宽容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04-14
我会宽容心理健康教案(精选8篇)10-09
学会宽容_关于宽容的作文650字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