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况中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能用数学术语表示这些关系。
(2)、能力目标:用路程、速度与时间、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深刻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课件、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及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谈话:上周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从学校到家里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回家,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A)生拿出自己准备资料,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
(B)举手发言
生1:我家到学校大约1500米,第一天我用走的方式,用了15分钟。第二天我坐公交车用了8分钟。今天我坐爸爸的轿车只用了3分钟就到学校了。
生2:我家到学校大约480米,走了8分钟。我坐爷爷的三轮车只用了5分钟。……
(2)师:肯定学生的做法
(3)据刚才同学们提供的信息,你们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C)生3:坐轿车最快。
(D)生4:我想补充:我认为应该是同一条路,那么坐轿车可以最快到学校。
(E)那是因为轿车的速度是最快的。
(这时候学生对速度的概念还是模糊的)
(4)师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让生在实践中学会感受路程、时间这些抽象概念,为新课学习铺垫。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
知(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P45。从这些图上你能读到哪些信息?
(A)生1:马车的速度是最慢的,飞机的速度是最快的。
生2:我知道轿车约80千米/时表示的是:每小时行80千米。
(2)你们会读吗?全班一起读。
生3:我还发现现在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了,这样我明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北京看奥运了。
(当这位学生讲到这里时,同学们都笑了,对这节课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课件出示:
(1)金老师开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B)四人小组先讨论。(C)全班交流:
生1:80千米/时表示的是:每小时行80千米也就是1个小时行80千米。
生2:那2个小时就是2个80个千米。
(3)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D)生1:用乘法算:80×2=160(千米)
(4)你们能说出80和2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吗?
(E)80×2=160(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这时我把"×"和"="填上去,于是数量关系出现了:速度×时间=路程)
课件出示:
(2)金老师如果是骑自行车,速度是225米/分,1小时可以行多少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并同时提醒同学们单位之间的转化(1小时=60分钟)
每位学生写出关系式。225×60=13500(千米)
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5)你们能不能改变这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第1小组和第3小组改成求速度的,第2和第4小组改成路程的)并解答且要求写出数量关系。
全班交流,投影展示数量关系:
225=13500÷60
速度=路程÷时间
60=13500÷225
时间=路程÷速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进一步对速度这个概念的理解。
(三)小结
(1)在这节课里同学们的收获应该不少吧,谁想同学们分享一下?还存在哪些问题不理解?
(A)生1:知道了什么叫路程、时间、速度。
生2:我学会了求路程、时间、速度的.方法
生3:只要记住路程相当于两因数的积,速度相当于一个因数,时间相当于另一个因数。就可记住了它们的关系。(我觉得这也这节课的亮点之一,因为学生很好的联系了学过的知识。)
(四)尝试应用深化练习课件出示:
(1)基本练习(连线)
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800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用来跑步的时间为多少?
A:15分钟B:900秒C:1刻钟
或者
A:1800÷120表示()
B:1800÷15表示()
C:120×5表示()
(2)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和返回时各用了2小时。
A: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B: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原理
(3)拓展练习(卡片出示)
出示一块路牌,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43千米/时,从绍兴出发过5小时能否到达上海?
(能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
(4)布置课后作业:请大家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课刚开始时使用的资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答自己提的问题吗?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习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8和第9题认为还是第9题简单,决定把第8和9两题合并起来,如果能理解第8题,那应该可以理解第9题。
板书设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80×2=160(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225=13500÷60
速度=路程÷时间
60=13500÷225
时间=路程÷速度
1小时=60秒
1刻钟=15分钟
KM是指千米
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2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的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两辆不同的.汽车以不同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根据情景提出问题。哪辆汽车跑得快些?
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如何解决哪辆汽车跑得快些?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物体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从而引出路
程、时间和速度。
引出:速度 =路程÷时间
三、看一看
教科书P79页的看一看,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80页的试一试的第1小题,
2、完成P80页的试一试的第2小题。
3、完成 P80页的第一小题。(在书上完成)
板书设计: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4千米/时
人每小时大约走4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3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提出疑问请你帮帮忙:有辆面包车和公交车在吵架,面包车说:“我比你跑地快,我2小时可以行驶120千米。
”公交车不服气,说:“我3个小时行使了210千米。”他们一直争论不休,争执不下到底谁快。
请你作为公证员帮忙解决一下。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1)指名让学生说,你觉得谁快一点,并说明理由。(放开让学生说)
(2)然后,引导出:大家都认为公交车跑地快。
怎样来比较谁快谁慢?让学生体会关键是看谁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我们用一个小时作为单位时间)行驶的路程谁多?这就是表示“速度”。因此,速度是表示物体的快与慢。
(3)请你说说看,面包车的速度是多少?(一个(每)小时行使60千米,表示60千米/时)公交车的速度是多少(一个(每)小时行使70千米,表示70千米/时)?
(4)请你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速度?你能找出来吗?(比如:自行车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火箭的速度、火车的速度等等。
老师可以给出他们大约的速度。
让学生体会出大约的速度就是平均的速度,速度是不确定的,是变化的。)
(5)我们知道,速度是不确定的,是变化的。
如果要你计算当时的速度,你会算吗?请你仔细思考一下。引导:要知道速度,需要哪些条件?(结合公交车和面包车比快的题目)请小组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速度=?
(6)小组汇报。(以“我们小组认为……”的句式。)
引导出:速度=路程÷时间。
3、巩固练习
路程:150千米、160千米、110米、12千米
时间:30分、20小时、11秒、300分
速度:60千米/时
4、探索,分享
假如,我有两个疑惑:
一、我想知道辆车从某地到某地需要多少时间?应该怎么求?
二、我想知道这辆车从某地到某地要多少路程?又该需要哪些条件?
请四人小组讨论。
最终得出: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小结:路程、时间与速度三个变量之间,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第三个。(并让学生熟记在心,那些相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求背诵)
5、实践问题
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60千米/时,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3小时,我们可以知道他路程是?
60×3=180。
请问:60×3=180表示什么?
180÷3=60表示什么?
180÷60=3表示什么?
6、课堂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来猜一猜谁跑得快?课件出示:拖拉机2小时跑了120千米,面包车3小时跑了210千米,请你们说说谁跑得快呢?学生积极讨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方法?
2、小组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拖拉机行120千米所用时间:2小时。
面包车行210千米所用的时间:3小时。
拖拉机用的时间少,所以拖拉机跑得快。教师对这种方法先不予以否定,让这名同学听一听其他同学分析的方法,或让其他同学说说他错在哪里。
(2)拖拉机2小时行的路程:120千米。面包车2小时行的路程:210÷3×2=140(千米)140千米>120千米,所以面包车跑得快。
(3)拖拉机每小时行驶的路程:120÷2=60(千米)面包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210÷3=70(千米)因为60千米。
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4
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4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的:
1、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基础。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根据情境图列式计算。
3、完成“练一练”第三题。根据第1个算式写出第2、3个算式的得数,寻找其中的规律。
4、完成“练一练”第四题。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策略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自己编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四、拓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相关文章: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04-22
四年级《路程、时间与速度》数学教案03-12
四年级速度时间路程教学反思01-09
路程优秀作文12-30
温暖的路程作文700字08-31
高中物理速度和加速度说课稿08-12
速度与激情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