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22 10:05:58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师生共同学习,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或自编一些民间故事的开头(3—5个),展示方法可用课件展示。

  (2)学生课下阅读几篇民间故事,把最感兴趣的1—2个记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者每人1分种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说清楚。)

  (此过程看似无意,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尤其是“简要地说”更要求学生能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故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内容,此过程预计5—7分钟。)

  二、读一读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吧!(或朗读、或默读,或轻声读,课堂上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读。此时的读不是细读、精读。而是摸清脉络,弄清梗概的读,此过程约5—7分钟。)

  三、写一写

  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内容提要,约150字左右,要求故事完整清楚。(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写”比起“说”更郑重了些,而且每个人都参与了,动手了,练习把全文缩写150字的“内容提要”,实际就是在“抓主要内容”,而且又和“练笔”有机地结合实际起来,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此过程约为10分钟左右。)

  四、议一议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颂。那么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提起笔,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在全文中,有多处令人感动的地方值得深入体会。

  1.第2自然段中“他热心帮助别人……敬爱他”

  2.第3—6段中,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3.第7—9段中,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及他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

  以上这些是备课时预想的“感动”语句,尤其海力布三次劝大家搬家的话要重点通过读、说来体会。文中还有许多感人之处,学生提出,教师相机引导。师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感悟,为后面表演打基础,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师:同学们,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由结合成“表演团”,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情节演一演,好吗?

  (此过程重在情感的熏陶、感染。如“救乡亲”一部分,学生要想: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深,怎么演?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怎么演?鼓励学生能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表演,此过程约为10分钟。)

  二、理一理

  师:同学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那么这个故事为什么那么吸引读者呢?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板书图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此环节意在使学生知道,一篇文章,一个故事要想写得生动,吸引人,要有曲折的情节,合理想象。)

  三、编一编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故事开头续写故事,或者自己设计开头编故事。要求发挥想象力,把故事编得曲折动人,争当“编故事大王”!

  拟提供以下开头(3——5个)

  (1)“一个穷苦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捡到一把金斧头……”

  (2)“一个孩子,得到了一幅画。忽然有一天,画上的东西活了……”

  (3)“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在一个寒冷的日子分头上街去找温暖……”

  (此处题目可教师拟几个,也可以让学生自拟,编写过程约15—20分钟。)

  四、评一评

  评讲过程要注重大胆合理的想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适当点拨,约10分钟左右。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古诗,能说出古诗的大意,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并能够默写全诗。

  2、结合第六组课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色笔;教师准备《母亲的爱》范文;打印课文。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1、请你先自已轻轻地读或者哼,或者吟唱这首诗三遍。

  2、根据提供给你的材料上的注释,请你一个词、一句话地理解,一个词、一句话地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在自学的过程中,你觉得有什么困难、疑问,请随时提出来,老师随时给你提供帮助。(学生自学)

  二、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从逐句到整首诗。(教师随机指正)

  2、同桌相互说说诗的意思。

  3、好!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三、想象诗境,体会母爱

  这首诗中哪几句是诗塑造了慈母的形象,哪几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交流)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里诗人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画中的慈母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仿佛又是怎么说的?(学生交流)板书:做 想 说 小结:母亲那细小的动作,周到的考虑和谆谆教侮,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慈母的形象。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你们觉得画怎样的一幅画,才能表现这句诗的意境?画中应画些什么? 现在就请你画一画,画出诗人所要表现的意境。请三位学生到上面来画。(学生板演)三幅画中,哪一幅最能表现诗句的意思?(有谁能说小草的心茎不断地抽发成长就能够报答得了春天阳光所给予的温暖呢?) 诗句中的“小草“指什么?“三春晖”又指什么?那么诗人指的仅仅只是这些吗?(“寸草心”指儿女微小的孝心。“三春晖”比喻母爱。) 是呀,这如小草之心的儿女,无论如何也难以报答像春天阳光般广博而温暖的母爱。你看在诗人心目中母爱是多么地伟大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师范读)

  同学们,大家再来读一下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

  四、结合生活,体验母爱

  古时的'游子写了满含深情的《游子吟》,今日的作家也写了慈母对自己的爱,老师这里有几篇短文,大家听一下他们是怎么写的。(教师读) 朴素的语句中,慈母的形象是多么地伟大。现在也给你一次机会,请你用《母亲的爱》为题,写一篇短文,写出母亲对你的爱!

  五、练习

  1、读写生字和词语。

  2、说说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 慈 母 手 中 线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3、说说《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

  4、背诵并默写课文

  5、请自选一个题目写一篇短文。

  (1)妈妈的爱

  (2)报答妈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说教材:

  《称赞》这课是一新教材,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经常也有这样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得到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足了。

  老师对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当学生获得成功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 认识10个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发现小刺猬身上的优点,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称赞。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这儿有个词语宝宝,不知道谁认识?(板书:称赞)指名读,齐读。

  2、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称赞》,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更好的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问题意识也是一个学生具有较好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在理解课题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质疑,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读课文,学习生字,并标好自然段。

  2、认读生字。

  3、分自然段读课文。

  [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在小组的互助互帮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小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学习中我很注意小组学习的效率与效果问题,在学习中我确定了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小组学习后我会对学习的结果进行反馈,如在教学中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来认读生字,或者请两个小组的小朋友来比赛读。这样为了小组的荣誉,在小组的学习中小朋友们会更认真,优秀的小朋友也会主动地去帮助那些一下子跟不上的小朋友,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精读课文

  1、听录音,认真听注意读课文的语气与方法,思考课文中讲了谁称赞谁?

  [学生的模仿性是非常强的,因此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小朋友听录音,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好的朗读方式方法,好的语气,会在他后面的朗读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去模仿它,从而使学生的朗读更进一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好的音像材料的示范,在遇到没有音像材料时,或者个别自然段的教学中,我经常会亲自朗读,给学生以朗读上的示范与指导。带着问题听,可以让学生更有目的性,听得更专心。]

  2、自由读课文,用“ ”“ ”分别画出小刺猬和小獾称赞的话。

  [在听了之后,让学生自己去读一读课文,他就会对自己刚才听到的朗读有一个亲自体验与尝试的过程,并且我让学生有读的过程中边读边画画,让学生有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第1~3自然段)

  (1)、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小獾的?

  (2)、读,思考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3)、比较:你真能干!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4)、老师也想来称赞一下小獾: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那么好看,那么精致!

  请学生来评一评。

  (5)、你发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

  [在学习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感悟课文,引导学生发现小板凳很粗糙,但小刺猬却能通过它的仔细观察发现小獾的小板凳一个比一个好,从而看出小獾的态度很认真,也发现小刺猬的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能称赞人。在“你真能干!”“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那么好看,那么精致!”三句话的`比较中,让学生明白称赞也要具体,称赞到点子上,这也是主纠正小朋友在的课堂上评朗读时,很多学生就一个好,但就不出好在哪儿,在这里给学生指出一个称赞的方法。在后两句的称赞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思维,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称赞也要根据实际,否则就起不到好的效果了。]

  *4、学习第9自然段。

  (1)、读,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2)、填句子练习。

  小獾接过苹果( )了( ),说:“你的苹果红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小獾接过苹果( )了( ),说:“你的苹果甜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在这里我注重让学生发现“闻”与“香”的关系,从而举一反三,在填句子中,不仅让学生学会填写课后要求的“( )了(

  )”的词语形式,也让学生了解句子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拓展

  找找小朋友身上的优点,称赞称赞。试着写下来。

  [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并能把自己对别人的称赞写下来。这也是一个练笔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口语向书面语转化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xx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概述:

  本节课是小学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的内容,这里是第一课时。本节课中,充分运用文本,采用多种形式识字,朗读句子,在语境中理解词语意思,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年龄在七、八岁之间,具有好奇心、善表现、思维活跃的特点。

  2、学生基本能借助文本自主学习,掌握常用的识字方法。

  3、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4、大部分学生能写出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一段话,但是还有几个同学写话有难度,错别字较多,语言也不够流畅。

  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引导质疑,自主通过文本学习释疑,并获取新知。

  2、情境教学策略:通过学生对自己成功经验的交流,以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首都那无人入眠的狂欢夜,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理解“不约而同”“聚集”,初步感受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结合本班学情,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借助生字卡片,采用随文识字、熟人名字、组词、加一加、换一换、猜一猜等多种形式识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这些方法更好的为学生以后识字服务。重视写字教学,注意加强观察,指导,示范的作用。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读出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从而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句子:我们成功了!(抽生读,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你们在什么时候会说这句话?

  3、板题,读题。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成功”的含义,感受成功的心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进入文本做准备。)

  二、 读文识字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准字音,同时思考:课文中的“我们”指谁?什么成功了?什么时候成功的?

  (1)师范读。

  (2)交流问题,相机读文章第一句,同时强调永远记住这个让全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日子。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的朗读做好示范,同时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首都那无人入眠的狂欢夜,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2、同学们真会听,那你们能读好吗?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下面的树叶帮忙,读完以后,快速圈字,圈词,然后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1)生读文,圈字词。

  (2)交流学字。

  a、卡片出示“讯”课文中的词语是什么?喜讯指什么?以后我们听到了好消息,还可以说—喜讯传来。谁有办法记住“传”(卡片出示“传”)。找到文中写“喜讯传来”的句子,(抽生读,课件出示)理解“不约而同”。(卡片出示“约”)抽生读句子。

  b、学习“泽”。我们国家的.两位主席的名字里都有这两个字,知道是谁吗?刚刚在读书的时候,有孩子提出了不会给这个字组词,卡片出示词语“色泽”“光泽”,读记。

  C、学习“聚”。谁能用这个字组组词?找到课文中有“聚集”的句子,随文理解“聚集”,读好句子。

  d、出示句子:(抽生读)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设计理念: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难度做大的几个字,分散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好的降低了识字解词难度。同时读好三句话,完成课后“我会读”的这一学习目标。)

  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

  喜讯 传来 不约而同 聚集 击掌 锣鼓 奥林匹克 飘扬 挥舞 拥抱

  e、烟花出示词语 ,指名读。

  f、再次识字:

  你怎么记“锣”“呼”“击”?

  猜一猜:水在眼边流。(泪)古代的儿童。(克)

  师做动作,生猜一猜,学习“拥抱”“挥”“扬”。

  (设计理念:使用多媒体课件,借助生字卡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演一演等多种形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这些方法更好的为学生以后识字服务。)

  三、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拥”“抱”“扬”(注意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互”“匹”(师板书范写)

  (设计理念:写字是技能训练,只有学生个体用心去揣摩去实践去总结才能写好,教师是替代不了的。因此,教师不能只是教学生怎么写,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从而主动地、乐意地去写字,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四、拓展阅读

  1、课文会读了,字会认了,也会写了,下面我们去了解一点奥运知识吧!课件出示《奥林匹克运动会》;

  2、因为奥运会 是和平和友谊的象征,所以北京申奥成功,我们无比激动。出示《北京申奥成功了》;

  3、在申奥成功的时刻,在欢乐的人群中我们去倾听以为报社记者的心声。出示《世界,请听我说》。

  (设计理念:通过识字通中的三篇短文,在了解奥运知识的同时,复习巩固本课学习的生字,提高识字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五、看图写话

  看下面一幅图,试着用上“申奥”“拥抱”“不约而同”等本课的词语,写一段话。注意写清楚,什么时间?什么事?人们的心情怎样?

  (设计理念:语文的学习最为关键的是运用语言,设计此环节,在充分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以外,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图片,大胆想象,敢于表达的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xx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下面就本课的教学情况反思如下:

  一、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目标就是识字、写字,在识字教学中,采用随文识字、猜一猜、自主观察识记等方法,较好地完成了识字目标。课堂识字的生成让我很惊喜,特别是龚钺朝在识记“击”字时,他出了一个谜语“老二坐山上。”非常形象,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朗读句子,很好的降低了识字解词难度。同时读好三句话,完成课后“我会读”的这一学习目标。写字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掌握写字的基本技巧,同时示范本课最难写的生字“匹”和“互”,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意识的练字,把字写准确,写漂亮。

  二、写话的难度适中,很好的为本课的教学服务。(很遗憾,在课后完成的。)

  三、在时间分配上还不够合理,“211”课堂模式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实践、提高。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由于生态失衡造成灾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强环保和生态意识。

  2.学会生字,掌握“千里迢迢”等词语。

  3.学习并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实例,明白道理,知道语言特色。

  重点与难点:

  ブ氐悖貉峥破账得魑牡难习方法,明白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ツ训悖涸銮垦生的环保与生态意识。

  教学准备: 收集当地环保和生态保护状况正反两面的事例。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初步理解25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回顾导入。

  ァ抖眠》学后,知道学习科普说明文有哪两个基本要求?一般该怎样阅读?

  (自学生字词——抓知识要点——悟课文写法。)

  揭题《意想不到的灾害》,继续按这样的顺序学习课文。

  2.自学质疑。

  (1)学习生字词。

  (2)通读全文,边读边想。

  タ挝男戳四男┰趾?为什么称这些“灾害”是意想不到的?

  划出不懂的问题。

  (3)指名读课文,检查初知理解,质疑问难。

  随机交流字词:字音:肴、迢、泌、滥、畜牧

  字形:蟾、滥、蔗

  词义可结合课文理解。

  3.默读分段。

  出示句子:

  ケ纠炊匀死嘤幸娴捏π泛腕蛤埽为什么会成灾呢?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动物,它们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

  フ馐鞘裁淳渥?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ザ懒⒎侄危全班统一。

  说说段落大意。

  4.巩固作业。

  作业本上第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用举例、摆数字的方法说明道理的写法。

  2.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增强环保与生态平衡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听写字词。

  2、阅读课文。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课文用哪些事实来说明这个道理?

  (2)阅读填表:

  ナ奔洹 地点 造成损失 灾害原因

  1980 西班牙 产稻区26000公顷稻田 被蟹破坏

  ァ 中东地区

  浙江绍兴

  ヒ磺Ф嗄昵

  ゼ甘年前

  1983年2月

  ソ淌光指导学生填1980年西班牙的蟹灾,然后让学生独立阅读填写,“灾害原因”栏暂不填。

  パ生填表结束,四人议论,全班交流评议。

  ィ3)体会用词的准确。

  (4)默读思考:为什么平常对人类有益的东西也会变成灾害?这些竟想不到的灾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默读划找——全班交流——填写“灾害原因”栏。

  (5)读书归纳。第二段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不论什么动物”指哪些动物?为什么要保持平衡?什么叫制约因素?

  (6)训练说话:用“如果……就……;一旦”说说食物、天敌、疾病等对动物的制约作用。

  3.练习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5题。

  (2)调查关于生态平衡方面的知识、事例。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由于生态失衡造成灾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强环保和生态意识。

  2、尝试用实例说明保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回顾总结。

  (1)我们的学习任务是什么?课文讲哪几件意想不到的灾害?作者介绍这些事例是为了什么?

  (2)课文和《冬眠》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运用数字,用词准确。

  不同:课文先举例后分析说理。

  (3)还有什么疑难问题?读课文,看周围,有什么话想说?

  2、拓展阅读《蛇与庄稼》。

  (1)自读,绘制食物链图。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如: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如暖冬)引起的灾害,人口繁殖速度过快引起的危害,动物种群减少的危害等。

  4、作业:

  用你查找到的实例,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短文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知道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珍妮哪朵花用的最有意义,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3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明白该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怎样更好的为人们做贡献,帮助别人。

  重点关键

  1朗读全文体会文章中心。

  2引导学生理解七色花中哪一朵用得最有价值。

  课时划分

  一课时

  预习作业

  读懂课文,找找珍妮得七色花各是怎么用掉得?如果你也有一朵你会怎么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七色花吗?

  生;没有

  2你们猜猜七色花在你得印象中会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3大家都想知道七色花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珍妮手中的七色花是怎样的,它又为珍妮带来了什么/

  4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由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做批注,在不懂的'地方记号。

  1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预习中生字词,出示部分字词,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

  3着重指导以下生字。

  招牌,舔,陌生,合拢,羡慕,小心翼翼。

  4指名分段朗读,知道文中讲了七色花的什么事?

  5找找看珍妮用七色花实现了哪些心愿?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6生自由讨论完成,畅所欲言。

  生自由发言。

  7大家都说得真好,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说;把你认为珍妮做得不对的或者你十分欣赏珍妮的地方都拿来说一说,并讨论一下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做?

  8同桌讨论,交流。

  9指名发言,说说如果你有七色花你会怎么做?

  10说的真棒,那你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总结

  大家刚才都说得真棒,说到老师心坎里去了,如果我也有一朵七色花,我一定把它让给最需要得人,和你们大家一样当一名有利于人们得人,为人民做一点贡献。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二、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你去过农村吗?那儿的变化大吗?

  2、今天带你们到农村去瞧一瞧(出示课件),把那里的风景夸一夸。

  3、学生看图,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提问:请数一数有几座房,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4、出示课题,指导读准“哪、座、房”和轻声词“漂亮”。

  (二)、读通课文:

  1、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开火车检查自读情况,学生评价,相机指导读准三拼音节和轻声音节。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4、多种形式读,开展小组擂台赛。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句话。

  2、图文结合,学习朗读第一句。

  (1)自读第一句,说说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些房子,为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图文结合,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3)比较“大的窗”和“大大的窗”等,通过换词比较,初步体会叠词的用法。叠词有什么好处。

  (4)诗人用这么美的词组写出了这些房子很美很宽敞,可见他多么的喜欢这些房子呀!那我们该怎么读这一句呢?

  (5)朗读第一句。重点指导读好“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大大的窗”

  3、图文结合学习朗读第二句。

  (1)看图,房子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

  (2)教师朗读一、二句,学生比上眼睛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结合图,学习三、四句。

  (1)再看图,问:在小朋友的眼中,哪座房子最漂亮?

  (2)指导朗读三、四句。

  (3)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读好全文。

  (四)、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了、子、门、月”。说说在哪些课文中学过。

  2、分析字形,用比较法区别“了、子”,用说笔顺法记忆“门、月”

  3、指导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评。

  六、作业布置:把“了、子、门、月”

  七、板书设计:了、子、门、月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

  二、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

  学生听写生字,老师收一小组抽查,其余的.自己检查,错误的加以巩固。

  (二)、背诵课文

  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课文。

  3、举办背诵课文擂台赛。

  (三)、识记字形

  1、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

  2、四人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1)比较部首记忆。

  (2)开火车给字组词。

  (3)创设语境,巩固生字。

  自读下面一段话-----同桌检查-----指名读。(出示课件)

  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座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个美丽的大花圃。花圃里种着各种各样漂亮的花。这儿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花香,吸引了许多女同学来观赏。教学楼的后面有一大片青青的草坪,男同学们都爱在青草坪上踢球玩耍。

  3、词语积累:

  (1)练习读课后的叠词,再发散。

  (2)练习做找朋友的游戏,课件出示词语搭配,连线。

  (四)、扩展活动

  谈话,上节课我们夸农村小朋友的美丽校园,今天我们来夸夸自己的美丽校园吧!

  五、作业布置:把“了、子、门、月”

  六、板书设计:了、子、门、月

  七、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材简析】

  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

  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教学的`难点是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教法学法】

  自学课文,理清脉络;紧扣主题,自读自悟;联系现实,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多元感悟。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朗读感知

  1.读课文,正读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三、探究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5.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四、感悟幸福

  1.过渡

  (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自由读下面的课文。

  2.交流: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3.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4.速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益”就是好处。这句话是说: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这句话的意思看起来很抽象,但联系课文理解,就变得非常具体、丰富。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给人们带来了好处,这是幸福。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病人恢复了健康,他感到多么幸福。第二个青年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的劳动没有白费,对别人是有用的,所以他也是幸福的。第三个青年留在村子里耕地,麦子养活了许多人,他的劳动也没有白费,他也感到幸福。这样,抽象的道理就被这几个具体的事例诠释得淋漓尽致。)

  五、总结深化

  1.体会“幸福”的含义。

  2.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概括中心:《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4.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5.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六、作业布置

  1.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2.搜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

  小朋友,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

  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

  2、揭示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书打开,自己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

  1、初步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

  板书:不用箭

  只拉弦

  掉下来

  2、学习第1自然段: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相继学习部分词语:

  ⑴ 更: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学生开火车读)

  ⑵ 魏国: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正音:一起读。

  ⑶ 能手: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

  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击掌表示。(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

  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

  来,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3、学习生词:

  课文中的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多媒体显示:悲惨、愈合、拼命)

  悲惨

  第一个请你读。(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愈合

  这个一起读。什么意思?

  拼命

  前鼻音、后鼻音分清楚。(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4、质疑问难: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挺好,学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

  四、学习2~8自然段

  1、过渡:

  (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

  2、找段落:

  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

  交流。(指1~2名学生回答)

  3、指名分节读:

  我请三个小朋友读,听听,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

  4、圈词语:

  拿起笔,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交流。

  ⑴ 圈了哪些词语?(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大吃一惊、更加奇怪)

  ⑵ 理解:

  信不过什么意思?

  摸摸自己的耳朵在哪里?

  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所以他奇怪的问──(出示卡片:你有这样的本事?)

  本事找个近义词。

  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再读一遍。

  大吃一惊什么意思?

  所以魏王惊讶地说──(出示卡片:真有这样的本事!)

  5、寻原因:

  轻读2~8自然段。

  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轻轻读读2~8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三个?)

  交流。

  信不过?

  联系上下文说说,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说的时候用上因为( ),所以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这个句式。(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变红,句式)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大吃一惊呢?

  (多媒体显示:大吃一惊?变红,句式)

  更加奇怪?

  最后,魏王更加奇怪了,什么原因?

  (多媒体显示:更加奇怪?变红,句式)

  6、分角色朗读:

  用我们的声音把魏王奇怪的语气表现出来,愿意做魏王的小朋友站起来,坐着的小朋友就读更羸的话,老师来读提示语。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过渡:

  魏王一次比一次奇怪,更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咱们来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看一下,几句话?

  2、分组读:

  四组,一组读一句,从你们开始。

  3、默读:

  多媒体显示:(大家)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用──划出来;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用( )括出来。

  板书:(看)

  (听)

  4、学习第1句:

  哪些是更羸看到听到的?(指1~2名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第1句下划红线)

  引读。

  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板书:飞得慢

  听到它──(叫的声音很悲惨)板书:叫声惨(多媒体演示:一只大雁慢飞,边飞边鸣)

  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描写了这只大雁,找到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由此可见,这就是更羸观察到现象。

  板书:观察

  5、指名读2~4句:

  看到这种现象,更羸是怎样分析的?板书:→

  谁愿意读更羸分析的话。(多媒体显示:)括出2~4句)

  6、学习第2句:

  指名读第2句。

  更羸先是怎样分析的?板书:分析

  引读:

  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一句是先说结果,再讲原因的。

  板书:受伤未愈

  孤单失群

  推断。

  小朋友,我们说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通过这一步分析,更羸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雁。

  7、学习第3、4句:

  为什么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呢?板书:↓

  更羸又作了怎样进一步的分析?板书:→进一步分析

  ⑴ 说读:

  说:(指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口裂开

  往上飞

  弦响害怕

  看着黑板一起说。板书:

  读:(指名读3、4句)

  书上是怎么说的。

  ⑵ 读说:

  读:(指名读3、4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口裂开

  往上飞

  弦响害怕

  说:(指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看着黑板一起说。板书:

  8、齐读第9自然段:

  看着大屏幕,咱们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想想: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六、学习第5自然段

  1、找:

  更羸一步一步的分析正确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多媒体显示:第5自然段)

  2、说:

  同桌互说。

  前后对照着说一说。(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最后两句)

  提示:你可以这么说,更羸分析什么,结果怎么样。

  交流。(指1~2名学生说)

  (多媒体显示:嘣的一声响直往上飞加点)

  (多媒体显示: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加点)

  小结:

  小朋友们真是了不起,会前后联系着读课文,这样课文就越读越明白。

  3、演示:

  (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你们看,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嘣的一声,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4、理解:直。

  这一段中有两个直,意思相同吗?

  (多媒体显示:直变色)

  老师列出了直的四种解释。(多媒体显示:直四种解释)

  直往上飞中的直什么意思?

  (多媒体显示:2、一个劲儿,拼命;变蓝)

  直掉下来呢?

  ⑴ 笔直:

  你观察得真仔细,咱们再来看一看画面。(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大雁果真是笔直地掉下来的。

  (多媒体显示:1、笔直;变红)

  ⑵ 不断地:

  咱们再仔细看看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5、指导读:

  这段怎么读好?

  谁来试试。(指1~2名学生读)

  一起读。

  七、总结谈话

  1、第5自然段就是说更羸不用箭,只拉弦,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这和更羸的判断是完全相同的。

  板书:判断

  更羸真不愧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分男女生读第5、9自然段:

  来,拿好书,女同学读第5自然段,男同学读第9自然段,咱们再来体会体会。

  八、巩固练习

  1、练习:

  更羸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清楚,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多媒体显示:)

  ⑴ 第1题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怎样。谁来。(多媒体显示:飞得慢)

  ⑵ 第2题,谁来。(多媒体显示:大雁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⑶ 下面3题做在练习纸上。

  ⑷ 交流,齐读:

  谁来说说,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2、存疑:

  这节课,咱们学懂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刚刚提问的小朋友站起来,你们提出的问题现在明白了吗?

  至于这个成语什么意思,生活中怎么用,下节课再学习。

  附板书

  惊弓之鸟

  伤口裂开

  (看)飞得慢 受伤未愈 / │

  / │ 不用箭

  → → 往上飞 │

  / │ 只拉弦

  (听)叫声惨 孤单失群 / │

  弦响害怕 ↓ 掉下来

  观察 分析 进一步分析 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