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八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1、生字书写“澡、摆、镜”
2、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堂作业第四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并能背诵写雷雨后的几段课文。
2、能用“有人……有人……”各写一句话。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勤于钻研。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主动探究。
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有感情朗读。
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好奇心”是多么重要,进而懂得要善于观察、勤于钻研的道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一个苹果、录音机、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我松开手,会怎么样呢?
学生演示苹果落地的现象。
揭示课题:普普通通的苹果落地现象,却引发了牛顿的思考,从而发现了世界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板书课题)
简介牛顿:牛顿是英国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光学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二、老师范读。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生初读课文,师巡视指导,注意导优辅差。
检查初读情况:
重点检查几个字的读音。牛顿、自言自语、抛开、反复、专心、研究。
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注意纠正。
小结: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觉得很奇怪。为了弄明白,他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指导书写“世、言”。学生练习书写。
理解内容,深入体会。
过渡导语,朗读课文。挑选喜欢的段落来读。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的夸一夸,读得不好的帮助他。齐读。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看到苹果落地,牛顿想了什么?(用直线画出),做了什么?(用曲线画出)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汇报交流。
理解“奇怪、自言自语”,说话造句。
为什么以前没人注意的现象牛顿会去注意、去研究?(好奇心是发明的动力)
比较句子,体会带点词的用法。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观察、研究,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地观察,专心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
指导读出语气,突出重点词语。自己练读——生范读——指名读——齐读。
总结拓展。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觉得要向牛顿学习什么?
师:其实,牛顿小时候,除了数学,其他功课都不好,老师认为他是个差生,但是他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四人小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有什么弄不明白的问题吗?
交流汇报。
师:小朋友们真
是太棒了!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因为充满好奇、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而产生的。我相信,不久以后,在座的很多小朋友也会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在这里,洪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本好书——《发明发现的故事》,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多看好书、多观察、多思考,以后也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布置作业
请小朋友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把你的发现写下来,或者画下来,下节课进行展评、交流。
教学后记
本课的一个重点是引导学生像牛顿那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课后设置的作业,让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画下来,有利于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到13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
3、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等。
4、培养学生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学会书写文中医药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法布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图片、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段——螳螂捕食蝗虫。
听了这个片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段。
(2)、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3)、你是通过什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4)、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出示课题《法布尔观察昆虫》指名读、齐读。
2、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看拼音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看汉字读课文,要求:不会字看拼音,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至内容。
(1)、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几件事?
(2)、轻读者2、3自然段,思考: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有一次……
(3)、小组内分句读课文,出示小黑板
还有一次……
(4)、用“有……还有……”说一句话。
(5)、朗读展示:点名读课文,检查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6)、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谈感受,深入品读。
(7)、辩析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A:法布尔观察了4个小时才离去。B:法布尔一直观察了4个小时。
4、齐读最后一自然而然段,理解“坚持不懈”的意思。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深入理解法布尔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的原因。
5、看图背诵;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6、拓展交流:
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7、现场采访:自由对话。
(1)、角色竞聘:聘一名学生扮演法布尔,要求:主动报名,并说明竞聘的优势;聘三名小记者,要求:自我推荐。其余同学和老师作为观众。
(2)实地采访:小记者就有关问题向法布尔提问,观众可以随时补充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8、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卡片。
2、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
3、选出小组的识字能手,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4、教师用幻灯片,检查生字。
5、学生用各种方法记生字。
6、字卡接龙比赛。
(二)、指导写字。
1、你以为哪个字不好写,重点指导“脚”、“抓”、“期”、“注”、“现”。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写,描写、临写。
3、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三)、拓展活动。
1、收集法布尔的有关资料,在同学之间交流。
2、完成之后,第一次练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1、《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2、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教师可利用简单的课件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边分析边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
3、保证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候答时间,指导学生评价各种称象方法的优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4、可采用变序及板块教学,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的意思。体会直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
二、学习2、3段。
1、播放曹操和官员们议论的画面。
指名回答:他们在干什么?
板块一:
学生回答:他们在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这么大的象的句子,指名读,齐读。正音:柱(翘舌音)堵
2、师范写柱、堵想想他们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各写三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3、学习板块二。
板块二:
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边看一边议论谁有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
1、那么,官员们想了些那几种办法称象呢?
2、曹操听了反应如何?为什么?(四人小组议论)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摇头是什么意思?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1)大象宰了就死了。随机学习:宰zǎi(书空)说说,宰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结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想一想,宰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宰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是杀的意思。)
2)没有人有力气提起大秤,因为大象太大了。(进行板块一的教学)
板块三:
1、最后,大象的体重知道了吗?是谁想出的办法?
2、学生回答。
3、检查第四段的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沉(翘舌音)
2)自由读课文。
3)找出其中的生字:沉、线、搬。想想怎么记住它们?交流汇报。
4)这三个生字,学生各写三个,展示评价。
5)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没写过?找找、读读、扩扩词。
板块四:
1、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字各抄两个。
2、口头组词:象、像、称、秤。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并学习对方的'优点。
第二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果然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
1、官员们提出了那几种称象的方法?
2、曹操为什么直摇头?
板块二:
学习第四段。
1、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了曹冲说的办法。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再想想,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3、做实验突破难点
制作了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一边演示。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1)先贴大船和水面的纸片并让学生注意船身下沉处。(2)再将大象赶到船上,将船身下移至适当位置,并在这一次船身的下沉处画线。(3)把大象赶上岸,将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装石头,将船身下移至画线处。然后让学生提问。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 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 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 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 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4、学生动手演示。请学生各自准备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第三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熟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2、知道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3、朗读指导。
板块二:
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你能来复述一下吗?(准备三分钟后在小组中复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全班交流)
2、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分层练习:用自己的话写写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或者:用关、洒、扫写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
板块三:
齐读课文后完成练习:
一。 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yuán yì lùn chuán xiá
chèng gǎn zǎi gē yì dǔ qiá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
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
(1)de ( ) (2)dé ( ) (3) dě
2、曹操听了直摇头。
(1) 不弯( ) (2) 把弯由的伸开
(3) 爽快( ) (4) 一个劲儿地
3、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1)才气( ) (2)只有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两( )树 一( )线
四、比一比,组词。
官( ) 称( ) 柱( ) 象
宫( ) 秤( ) 住( ) 像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体验进步的快乐。
师:敢于表现自己优点的人是可爱的;勇于暴露自己缺点的人是可敬的!而只有改正了缺点的人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成长!谁愿意第一个成长?
生:我读第二小节。他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给大树捉虫子最快乐。”
师:你读得很通顺,别人也听得懂。如果你能注意文中的标点符号,就能读得更好。想再试一试吗?
生:想!(再读,仍然将“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读成“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将“给树木捉虫子最快乐。”读成“给大树捉虫子最快乐。”)
师:要改掉一个缺点真是不容易。你看,小青蛙叫啄木鸟什么?
生:叔叔。
师:假如老师就是啄木鸟,你来问我?
生: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众笑)
师:请你不要叫我的名字,好吗?
生:好!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
师:真乖!给树木捉虫子最快乐。现在,你再来你,一定能读正确!
生:(读正确了)
师:(高兴地)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成长!你有什么感想吗?
生:一定要看仔细读。
师:对,这是读书的要领,你已经懂了!还有吗?
生:谢谢老师!(众笑)
这是个很典型的教学片段。在薛老师的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引导、点拨之下,孩子终于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了。学生就是在老师搀扶着、引领着的过程中从读错、读破,到读对、读顺,一点点地进步着。课堂上像这样的特写还有不少,薛老师以他独特的课堂智慧和对教材的深入浅出的把握,通过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艺术和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评价语言,营造着“学生体验进步”的快乐课堂氛围——进步是快乐的!
二、移植教材的快乐。
课题是“做什么事最快乐”,在薛老师的两个教时的过程中,“快乐”成了课堂的主旋律,“快乐”像一首轻松愉快的小步舞曲,或轻柔低回,或明快轻松,或激情跳跃……课堂充溢着快乐的“分子”。
从写“快乐”——读快乐——说说自己最快乐的事——读通课文的快乐——理解内容的快乐——说说课文的快乐——“演绎快乐”的快乐——“领悟快乐”的快乐……以“快乐”为线,将课堂各个环节自如地连缀,浑然一体!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悄地把课文中小青蛙、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的快乐变成了自己的快乐!当孩子们快乐着课文的快乐的时候,我相信,老师一定也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三、享受情趣的快乐。
在第二课时中,薛老师独具匠心地设计了“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一种小动物来回答小青蛙的问题”和“谁来演小青蛙,问一问小动物”的环节,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对课文主旨领悟的归纳所需要的铺垫,使最后的提升水到渠成,而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角色扮演的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表现和思考的内驱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主体的价值。在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冥思苦想,没有机械的“贴标签”,有的只是轻松活泼的演绎,生动而充满情趣的师生多向活动。最后,当老师自然地转向学生:“小朋友,那么觉得做什么事最快乐?”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为班级扫地最快乐!”“帮妈妈洗碗最快乐!”“帮助同学补习功课最快乐!”……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老师的“只要我们多为别人着想,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你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你帮助了别人,使别人感到了快乐,你就会快乐!”的课堂结束语也就如洪钟般响亮且余音缭绕,经久不息。
尽管课堂已经结束,但薛老师留给孩子、留给听课老师的快乐却不会结束,而且会历久弥新。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学会9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运用“春意盎然”、“心急如焚”、“跋山涉水”等词语。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通过感受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儿童团员们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并能做到感情朗读。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叙事的`顺序,并找到富有感情的词句,体会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能反映儿童团员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语句,体会词句蕴含着的感情色彩。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有这么一句歌词: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爱祖国……那么这“光荣的路程”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读写写
春意盎然豌豆跋山涉水神龛龇牙咧嘴心急如焚凶神恶煞
2、组词
婉()陷()泼()冽()
豌()掐()跋()咧()
3、多音字填空
干()馒头调()皮供()应
干()活调()查供()品
4、思考填空
四要素包括()、()、()和(),其中事情又有()、()、()、
三、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理清文章脉络。
1、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要求:快速地默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结果。
3、按段意归并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质疑问难
五、课堂练习
1、完成作业本2、3两题
2、自由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有几个生字容易写错,如:跋豌涉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进行词、句训练,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2.积累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3.阅读介绍浣熊的短文,扩展知识面。
4.练习猜谜,并说己的根据,激发学生猜谜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1.理解个别成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
教学准备:动物图片,课前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1.练。
(1)仿写句子。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小组、全班交流,要注意肯定学生所填的新颖答案。
(2)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
a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再相互说说、评议,看谁说得正确、恰当。
b适当补充一些关联词语,做扩展练习。
(3)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学生反复读这三个加上不同标点符号的句子,体会语气。小组试读、全班交流,评议,教师讲解。最后学生再试着用句号、问号、叹号分别写一句话,同桌互读,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2.日积月累。
(1)先出示缺少动物名称的成语及12个动物图片,让学生帮动物找家,选择试填。
(2)学生试填后,互相交流,然后读一读这些成语。
(3)学生质疑,这些成语中哪个词语的意思不太明白,师生共同讨论、释疑。
(4)“动物成语之最”小竞赛。看谁知道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时间:
教学流程:
1.知识窗。
先读一读文章的内容,同时欣赏浣熊图片,理解浣熊名字的由来,从中感受它的可爱。同学之间可相互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的由来的小故事。
2.开心一刻。
(1)自读谜语,读通读顺。
(2)小组互读,试猜谜语。
(3)推荐代表,全班汇报。
(4)扩展:教师或学生出有关动物的谜语,共同猜。
(5)选一则谜语背下来,回去说给家人或小朋友猜。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拇、姆、褴、褛、婚、剖、宠、款”8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17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拇、姆、褴、褛、婚、剖、宠、款”8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17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线索,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三篇童话,我们知道了童话故事不仅有趣,还给我们讲道理,受到启迪。童话还有许多作用呢,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感受《大拇指汤姆》给我们带来的神奇。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出示:拇、姆、褴、褛、婚、剖、宠、款
自学中,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快指出来,告诉大家。
重点:剖(pōu):读准字音。剖开、解剖
(2)记、写生字: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
如果让你给同学听写,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引起你的关注?你怎样记?
重点:
褴褛:形容衣服破旧。因为与衣服有关,所以两个字都是衤旁。
鞠躬:鞠,左边是革字旁,比较容易写错。
你知道“鞠”字为什么是革字旁吗?“鞠”的本意是古代游戏用的一种皮球。所以是革字旁。因为鞠有圆包之意,引申为弯曲。记住了字的本意,我想同学们就不会写错了。
款:款字左上边是个“士”字。
(3)词语意思:
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
在这些词语中,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除了这几个词语,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语也很重要?
喜出望外:
在课文中出现在哪句话中?(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
你能结合语句,说说“喜出望外”的意思吗?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你能再用“喜出望外”说一句话吗?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
(1)学了几篇童话,回忆前三课,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都先做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拉出线索。)
(2)题目是《大拇指汤姆》,自学了课文,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文章主人公)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哪些内容?
(离奇的身世、可怕的历险、成为父母的骄傲)
(3)分段: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三方面内容?
(1—5介绍汤姆离奇的身世。6—14介绍汤姆历险的经历。15—19国王让汤姆带金币回家看父母,汤姆每月都看父母,成为父母的骄傲。)
(4)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教师提出:为什么课文最后说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
(二)新课:
1.整体把握,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昨天,我们给文章分了段,谁来说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什么?
教师总结方法:把三段内容连起来,就可以说清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2.在评价中读懂课文内容:
你喜欢这篇童话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从故事情节奇特、故事含义深刻等几方面说)
(1)感受这篇童话想象的大胆、奇特:
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引导:
①从大拇指汤姆离奇的身世中感受:
谁从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出示:
默林很同情他们。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夫妇俩很喜欢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大拇指汤姆。几年过去了,汤姆一点也不见长大
引导学生从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几年过去一点也不见长大等入手分析,联系人类生育,谈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大拇指的身世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你能读出这种奇特吗?
指名读。
②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谁从第二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大胆?
默读课文,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历险原因历险过程怎样获救
自己读课文,按表提示把汤姆几次历险过程复述下来。
指名复述课文,同学评价是否说清楚了。
简要说说你认为怎么奇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作者的想象丰富、大胆。
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险。他的经历也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险”,但每次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你能读出这“险”吗?
指名读。
(2)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思想感情。
①文章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说明的内容?
读懂文章的最后两句话:
出示:
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读了两这句话,你明白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善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善良是一种美德,并不为了索取;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
朗读。
②角色换位,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此时你们就是这对贫苦的夫妇,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对魔术师说——
对国王说——
对汤姆说——
总结: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作者通过这样的童话,表达着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可以人人们获得幸福。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