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对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0以内“仿真人民币”,各种玩具,画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盒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幼儿:平日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说出是用钱买来的,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问幼儿:认识他们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发给幼儿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币”,让幼儿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幼儿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例如,教师说出四元,幼儿取出四张一元的人民币;师说六元,幼儿取出一张一元的,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或取出六张一元人民币。
3.游戏活动。
教师变成售货员,卖给幼儿玩具,教师说出玩具的价钱,幼儿按量取钱,谁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卖给他。幼儿买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儿继续进行游戏,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儿之间可以进行买卖,用“仿真人民币”进行交换。
4.交流小结,让“仿真人民币”回家。
每个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根据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币送到相应的盒子里。
5.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内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币”供幼儿继续探索认识。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反思的同时要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
一、说教材。
对于钱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对于幼儿园的还孩子年龄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认识人民币》。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认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是: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和大胆发现的机会。我做了以下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文具店超市。
2、学具:人手一份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纸币和1元的`硬币)
四、说教学法。
根据3~6儿童学习指南里的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游戏发、观察法、操作法、演讲法等。
学法:我采用了视、听、讲合法、操作法、尝试法、体验法等。
五、说活动过程。
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环节:初步认识人民币。
观看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钱币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第二环节:认识人民币。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观察法和提问法等在里面。首先认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里的各种人民币,活动时鼓励幼儿主动求知。
第三环节: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换算。
本环节也是活动的重点,难点。首先我会引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每一张人民币,知道他有多少面值,然后认识它们的单位名称。最后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六、反思。
通过以上活动,我做了以下反思。钱币在日常生活经常都见到,在我刚出示钱币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很激动。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和大胆的求知,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人民币都有了新的认识,但在"买文具"的游戏时还是有个别幼儿对于钱币的换算还不是很会还有待加强。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3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4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徽)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要用到很多的学习用品,今天,我们就去逛逛文具店,买一些学习用品,好吗?
二、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
1、买学习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人民币)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币)你认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值是多少?
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习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7元)
(二)、取钱
1、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个储蓄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币,现在请你们从储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币。(幼儿操作)
2、你取了几元人民币?是怎么取的?谁也用了这种方法?
幼儿讲述取7元人民币的方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简单认识一下纸币和硬币);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小结:原来,7元人民币有两种取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还有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3、请小朋友把7元人民币放到钱包里。(幼儿把7元钱放到钱包里)
三、制作计划表
1、小朋友们已经把钱准备好了,那么你们准备到文具店里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请2——3名幼儿简单讲述)
2、出示课件:我们先来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的价格又是多少?
3、原来文具店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小朋友有几元人民币呀?(7元)该买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计划一下吧!
4、出示计划表:这儿有一张表格,我们可以把想买的东西先来记录一下。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集体交流: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计划表,现在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计划表。(我想买一本子,2元;一支笔,5元等)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们想不想交流一下?(想)现在就请你们和边上的朋友看一看,说一说。
四、购物
1、现在我们都做好了购物计划,接下来就请你们每人带7元人民币按计划买学习用品吧!(幼儿按计划购物)
2、你们都按照计划挑选好自己需要的东西吗?现在我们一起去收银台付钱吧!(幼儿付钱)
3、你们买到了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开心吗?
小朋友们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币,买到这么多不同的学习用品。
五、人民币的用途
1、那你们知道人民币除了可以购买学习用品外,还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2、看多媒体:我们一起看看人民币还有什么用?(简单地说一说,看一看)
3、小结:原来,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今天,我们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币购买了学习用品,以后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用人民币做其他的事情,好吗?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6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7
一、设计意图:
在如今的电子货币时代,幼儿对人民币的接触甚少。人民币是我国的流通货币,结合《纲要》与《指南》的要求。通过对人民币知识的系统整理,引导幼儿对人民币清晰的识别,并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节课例我们利用了信息技术制作原创课件,围绕购物的情境,引导幼儿认识人民币,在一个个问题中循循善诱,启发幼儿积极思考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方法,体验购物的乐趣。在活动中,我们有效地把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相结合,把教学内容与方法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使幼儿在讨论和操作中初步认识人民币1元、5元、10元面值,初步掌握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二、活动目标:
(一)初步认识人民币1元、5元、10元面值。
(二)初步掌握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三)体验购物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与父母到超市购物的经验分享。
(二)物质准备:认识人民币课件一份。
(三)操作学具:购物单、学习单、人手一套人民币:1元10张、5元2张、10元1张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景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地方?(大润发超市),今天大润发超市搞促销活动,有很多玩具、文具、零食都很便宜,你想去购买吗?购买东西的时候需要钱币,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钱币吗(点击课件)
(二)基础部分:
1、(观看课件)教师出示人民币,请幼儿观察,初步认识人民币1元、5元、10元面值。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它们的面值分别是多大吗?(点击课件)
幼儿自主回答。
师:教师小结1元、5元、10元面值人民币的正面和背面的区别。
2、(观看课件)游戏:比一比。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看清楚,比一比:1元、5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哪一张的面值最大?哪一张的面值最小?
3、讨论: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情景,学习人民币在生活中的运用。(点击课件)
师:请幼儿相互讨论1元、5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能买到什么东西?
幼儿自主讨论。
师:请幼儿分别说出1元、5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能购买的东西。
幼儿自主回答。
教师小结: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可以买到相应价格的物品。
(三)游戏:算一算(点击课件)
1、师:一个小女孩遇到了困难,哭起来了,她的`手里有人民币,可她自己算不出来一共有多少钱,我们去帮帮忙吧。
2、分别请3个小朋友数钱(4元、6元、10元),并说出自己算人民币总数的方法。(请幼儿分别观看课件后,说出人民币的总数,教师依次点击课件显示人民币的总数)
3、教师小结:数钱时,先数面值大的,再数面值小的。
(四)游戏:换一换(点击课件)
师:小朋友们,请你来换一换,怎样才能换到总数一样的人民币?
(分别播放课件,请幼儿自己操作,在幼儿选中的人民币时,教师及时对选中的人民币进行克隆,让幼儿自主拖动人民币到相应的方框中)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秘密:5张面值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成1张面值5元的人民币,两张面值5元的人民币又可以换成1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
(五)游戏:选礼物(播放课件)
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钱币运算。
出示课件,请2位幼儿在四个礼物中分别任意选一个3元(7元),并说出如
何付款才能购买选中的礼物。(7张1元的或者1张5元、2张1元)(教师依次点击课件,幼儿说出付款的方法后,请幼儿自己操作,在幼儿选中的人民币中,教师及时对选中的人民币进行克隆,让幼儿自主拖动人民币到相应的方框中)
(六)游戏:快乐购物
师:小朋友们真棒,学会了数钱、换钱、付款,看看我们如何整理购物清单吧!
1、人手一张购物清单,请幼儿选出想买的物品,并在对应的位置打“?”,贴上所需的钱币。
2、教师收集幼儿完成的购物单,一起讲评,检验幼儿换算是否掌握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教师在讲解如何整理购物单时,运用黑色笔在表格里示范打“?”)
教师收集幼儿完成的购物单,一起分享点评,检验幼儿换算是否掌握。
(七)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做好了购物清单,我们一起拿着购物清单坐上汽车一起出发去大润发购物吧!
(点击课件切换到结束画面,幼儿排好队坐上列车,教师点击音乐播放键,教师和幼儿跟着音乐开车离场,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一)在科学区里投放人民币操作学具,让孩子在进区中学习认识人民币的简单运算。
(二)在角色区也投放人民币,创设购物情境,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巩固人民币的运算知识。
(三)请家长带幼儿到超市里体验购物的乐趣。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8
设计背景: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到人民币,比如过年时收到压岁钱,跟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本节课让幼儿更好的认识、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换算,会简单的使用人民币购物,同时,也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活动目标:
1、认识十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用途、准确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3、体验劳动才能获得报酬,感受自助购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活动准备:
1元、5元、10元人民币若干张、PPT、手工小火车、手工超市部分商品、小猪佩奇和乔治手偶。
活动导入:
(一)手偶导入
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山羊爷爷拔草,他们两个通过劳动赚了钱,就拿着钱高兴的向超市跑去。快到超市门口了,它们却想不起来他们的钱都是多少元了,焦急的它们赶忙跑去问老师。
(二)以变魔术的'形式分别出示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让幼儿认识。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元、5元、10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用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四)卡片与人民币对应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列数字小火车,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帮这些人民币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五)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教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一些东西,我可以怎样付账呢?
师:1个包包5元钱,怎样来付钱呢?
幼儿讨论:(可以付一张5,还可以付5张1元)
师:一根棒棒糖2元钱3根棒棒糖,多少钱?怎样来付账呢?
幼儿讨论:(1张5元1张1元,可以付6张一元)
(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它们的妈妈买东西吧!
活动延伸:周末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逛超市付账时,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来进行简单结算。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9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实物投影仪。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1、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2、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3、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4、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5、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10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11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 1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的不同面值,感受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在活动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活动难点:
解决生活中和购物时的货币运算问题。
活动准备:
“仿真人民币”。《蒙氏数学操作册》第六册P61—P64页。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入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国家和数字。
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
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人民币的面值。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的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一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不见了。
3、感知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教师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或者几个二十元、几个十元?请你用学具摆出来。最后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2个50元、5个20元、或者10个10元。
4、游戏“凑钱”
请幼儿拿出“仿真人民币”,看一看数一数:有哪几种面值的人民币?每种面值的人民币各有几张?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取钱并举起来。例如:老师说“请用2张人民币凑成100元,幼儿就在“仿真人民币”中找出2张50元并举起来。老师说:“请用5张人民币凑成50元,”幼儿则快速举起5张10元······游戏可反复进行。
5、完成操作册上的活动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案03-12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03-18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10-18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反思02-28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10-30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01-31
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04-26
《认识半点》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03-30
大班数学公开课《认识时钟》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