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指针及选取音频波形的方法;
2、掌握复制、粘贴、删除音频波形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针及选取音频波形的方法。
2、复制、粘贴、删除音频波形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试听歌曲,确定朗诵内容的.位置。
1、打开Adobe Audition。
2、打开歌曲音乐。
3、标记朗诵内容。
(二)选取朗诵部分并删除。
1、删除朗诵内容
2、试听
(三)选择歌曲和伴奏。
1、打开伴奏。
2、复制歌曲。
3、链接歌曲和伴奏。
4、试听音乐。
5、保存文件。
四、拓展延伸
如何将两个音频文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文件?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淡入、淡出效果并熟练选取波形的操作;
2、掌握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淡入、淡出效果并熟练选取波形的操作。
2、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要制作舒缓的《美好时光》独奏曲音乐,首先要确定制作淡入、淡出的区域,然后进行效果制作。现在就开始吧!
1、打开音乐文件,启动Adobe Audition。
2、选择波形。
3、设置淡入效果。单击【效果】菜单→【振幅和压限】→【包络(进程)】。
4、制作淡出效果。【效果】菜单→【振幅和压限】→【包络(进程)】→【Smooth Fade Out】→【确定】,结尾部分淡出效果制作完成。
四、拓展延伸
经过反复试听,淡入、淡出效果以多长时间为宜?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修饰文字字号、字体、字颜色等格式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在掌握文字美化的基础上能够使文字颜色搭配合理、大小搭配适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重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2、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规范。
教学重点:
1、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较。
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文字进行合理的美化。
2、各种文字格式的搭配。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文字的选定操作。运行word,打开上节课的文档“倡议书”。
2、教师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字的选定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各种文字选定的方法,并总结:
选定——行文字
选定——段文字
选择几个字
3、学生活动:打开文档“倡议书”,按要求操作,教师跟堂观察。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屏幕广播:倡议书修饰前后的对比。
2、教师提问:大家认为哪一筱样式比较好?为什么好?
3、学生活动:观察、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学生发表观察结果。
4、教师概括:第二个倡议书进行了文字的修饰,使得倡议书文字醒目、重点突出。
5、引入新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修饰倡议书文字。
三、讲授新课
1、设置标题格式
(1)提出任务:首先我们看标题文字,修饰后的倡议书标题显得突出,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主要是国为对它进行了字体和字号的设置。
(2)教师演示一:选定标题文字,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右边的下拉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字体。
(2)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演示。
(3)教师强调:操作之前一定要先选定需要修饰的文字,即“先选定,后操作”。
(4)学生活动:打开自己的倡议书,对标题进行字体设置。
(5)教师提问:大家直接运行word,并输入几个汉字,看看此进是什么字体?
(6)学生活动:输入汉字,查看字体。
(7)教师小结:在不做任何字体设置的情况下,文字的字体为“宋体”,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默认”,也就是汉字的默认的字全是“宋体”,英文默认字体,大家按同样的方法可能得知是“times new roman”。
(8)教师讲解:我们仔细观察[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当鼠标指针移动到上面时,下面会出现按钮的名称,表明这个按钮是用来设置字号的,它的操作方法和字体的设置是一样的,大家自己试一下。
(9)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提示,设置标题字体、字号和颜色。
(10)教师巡视:点评,提出不足之处。
2、设置正文格式
(1)提出任务:标题需要设置字号较大些,正文则相比较标题要小一些。
(2)学生活动:自主实践,设置正文。
(3)讲解演示二:介绍字体颜色设置时,字的颜色不能过于浅,以免影响观看。
(4)学生活动: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
3、设置结尾格式
(1)讲解演示三:相同的格式设置,还可以用“格式刷“帮助快速设置。
(2)学生活动: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
(3)学生练习:设置倡议书结尾部分格式。
三、小结、练习
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试一试”部分练习。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4
1、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简介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测绘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空间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具备熟练应用地理信息软件、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能力。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测绘、地质、矿山、水利水电、建筑、铁路和公路建设、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相关企事业的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应用与维护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企业从事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制图与建库工作;在测绘部门从事各项常规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房地产部门从事地籍测量与地籍数据库建设、管理及房地产信息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阶段的各项常规测绘工作;在城乡规划与建设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农、林、水利、环保、等部门等从事工程测量和环境监测、资源调查与利用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计算机服务、石油、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2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3计算机软件
4金融/投资/证券
5家居/室内设计/装潢
工作城市:
毕业后,成都、上海、广州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成都
2上海
3广州
4昆明
3、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它与现代各种新技术和新工具相结合后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领域,也提供了更多、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作类型。例如;数字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子系统,经济地理学和区域、遥感技术等等,不胜枚举。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测绘工程的产品——关于地理方面的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商品,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可以免费得到,这就又促进了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从而为整个测绘工程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商业回报。
国内已经发现了许多高效益的科技公司,如提供高新技术测量装备的Leica公司等,这些公司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测绘行业的发展,也为在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xx年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150—200人,其中男78%、女22%,20xx年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32%、理科68%,近几年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20xx(90%—95%)、20xx(80%—85%)、20xx(60%—65%)。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能列举出生活中获取信息途径的实例。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生活实例知道获取信息的途径,感受信息为生活带来的便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获取信息的途径。
【难点】获取信息的途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手机查询明天的天气信息,然后提问:“除了手机可以查询到明天的天气信息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吗?”预设学生回答出电视、观察自然现象、谚语等。教师可以点评学生思维活跃,顺势抛出疑问:“既然可以多方式多途径获取信息,那么获取信息的途径都有哪些呢?”本课围绕获取信息的途径展开教学。
(二)新课讲授
1、感官获取
教师将准备好的白酒溶液瓶打开请学生判断这是何种液体,学生根据气味及颜色可以判断出这是白酒。教师进行说明通过自身器官可以获取信息,同时这也是获取客观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那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是可以通过人体感官获取呢?预设学生可以回答出用眼睛观看植物的长势、用口可以尝美味的菜肴等。教师可以点评学生生活经验丰富。
2、工具获取
教师提示学生除了可以用感官获取信息外,还能通过工具获取信息。请学生结合教材结合生活常识,自主探究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工具来获取信息。【尺、显微镜、温度计、噪声仪等】教师可以点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很强。
3、文献检索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书馆书籍的照片并提出问题:通过图书是否能够获取信息呢?如果能,应该属于哪一种获取途径呢?学生可以回答出:能,属于文献检索。教师进行补充除了图书之外,生活中用杂志等获取信息也属于文献检索。
4、听广播、看电视
教师引导:生活中可以从广播中听音乐,在电视上欣赏舞蹈节目,这个过程也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围绕两者的特点,以3分钟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广播传递声音信息,时效性较强;电视传递视听信息,形象生动】教师补充说明这两种方式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5、浏览网络
为了让学生体验网络检索信息的快捷详尽,教师可以指定题目(检索信息的发展历程)请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检索并与其他途径进行对比。之后请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网络检索快捷方便、实时更新、资料更加全面】教师可以点评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很强。
6、调查研究
教师抛出疑问:如果想要了解特定地区的某一项信息,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哪种方式呢?预设学生可以回答出问卷、会议等。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后进行补充说明问卷、会议都属于调查研究,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查研究,获取所需地各种信息。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获取信息的途径之后,在多媒体上展示获取信息途径的生活实例,请学生进行判断属于哪种途径,看哪位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准确。
1、采访(调查研究);
2、今日头条(浏览网络);
3、报纸(文献检索);
4、放大镜(工具获取)。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出获取信息的六大途径。
作业:对学校即将进行“低碳生活”宣传的主题活动通过课上所讲的途径进行资料收集。
四、板书设计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针对主题收集资料,并能将资料分类保存;熟练地运用PowerPoint制作相关的幻灯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汉字发展过程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汉字的发展”幻灯片的制作。
教学难点:
资料分类保存的习惯培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收集资料来研究汉字的发展过程。建立文件夹、下载资料等知识学生都已学过,这一课重点突出分类保存的优越性,要传授一些操作技巧,如强调根据需要建立文件夹;将图片通过“另存为”的方法保存到相应的位置;根据需要下载文字,可以通过将网页中的文字复制粘贴到记事本并保存起来的方法减少一些不需要的代码等。
幻灯片制作中,主要介绍了将图片设置为背景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制作时,应注意背景与文本等内容的协调,避免利用图片作背景而使整个版面变乱。
在交流中,除了交流作品外,应让学生多交流一些制作时的经验、感受,引导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教学建议:
1.激趣引入。
课件展示汉字“车”的发展,激发学生了解汉字发展的兴趣,提出本节课的任务。
2.收集资料。
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准备收集哪几方面的材料,并创建相应的文件夹。
推荐相应的网站“中国科普博览”。
可先提问图片的保存方法,再来说说文字的保存,并强调文件名的命名。
小组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
3.动手制作。
小组讨论准备介绍的内容和形式,确定使用哪些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一定的整理。
先请学生演示幻灯片中背景的.设置,再引导学生尝试用图片作背景。
小组合作完成幻灯片的制作,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不拘泥于教师的演示文稿,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4.典型交流。
教师选取有特点的作品(有创意的或有明显缺陷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方法、合作情况、遇到的问题等,教师从旁引导、点拨。
5.整理作品。
各小组分别整理自己的作品,并回顾制作的过程,体会其中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6.交流评价。
交流可采用集中交流和组间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同学有展示的机会。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7
【教材分析】
从信息技术知识模块上看,本课是文字输入学习和网络浏览的知识整合。从任务内容上看,本课又是语文写作和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个整合。让学生通过网站获取文字资料并用写字板编缉成一篇短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网络浏览、文字输入、文字修饰、语言组织等多项能力。
从内容上看,本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趣味植物”介绍怎样从网上寻找想要的资料;第二部分“为我所用”介绍怎样从网上获取文字信息到写字板中;第三部分“修改”介绍怎样完善这篇短文,并且提出尊重知识产权的初步做法。
【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时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课前事先准备好动物相关网站,以便练习时提供给学生。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做,要注意些什么,以便理清制作思路。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准备写什么动物,对于学生在中自已写的或修改的部分,应加以鼓励,以引导学生今后的创作活动的方向。
在使用写字板对文字进行处理的时候,突出编辑时几个键(光标定位键、回车键、退格键等)的使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对文字的美化操作可以通过对画图软件里美化操作的知识迁移来完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让学生掌握收藏网址和从网上下载图片、网页的方法。
(2)学会如何将每一网页中的其中一段文字拷贝到自己的文件中。
(3)学会写字板的字体设置。
2、信息素养:
(1)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2)通过本节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操
3、能力发展:
(1)培养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保存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如何获取网上的文字资料教学难点:网上信息资料的筛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整合的任务。
1、出示各类奇特的植物图。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2、对了,有很多同学都认识这些奇特的植物,那么同学们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奇特的植物呢?知道这些图片是从哪里来的吗?
3、老师告诉你吧,这些图片都是从网上保存下来的。
4、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进行一次特殊的旅游,我们一起去"网上游植物园"(齐读)。
5、揭题。在我们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掌握一个新的本领,那就是保存网上资料
设计意图:创设美好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撼,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打开中国科普网的网站。
2、大家可以快速的浏览这个网页。
3、你浏览到哪些信息?
4、网站上的信息还有很多,有些同学还想带回家去看,我们该怎么办呢?
5、小组间说说获取文字的方法(把它保存下来)
6、老师演示并讲解获取一段文字到写字板的过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突出“复制”操作的作用。
7、完成任务一:保存一篇有关“猪笼草”的材料。
8、学生作业 展示:展示你刚刚找出来的材料。设计意图:通过演示,突破难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采用边演示边操作的方法。教师在学生汇报中针对难点及时点拨质疑学生,学生在合用学习中突破难点。在汇报学习中,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自觉能力,养成不怕困难,积极思考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1、要使它成为一篇完整的介绍,你觉得应增加些什么?
2、学生讨论(题目、自已想法,引用出处等)
3、老师示范如何对文字进行处理:光标定位键、回车键、退格键等按键的使用,以及对文字做一些字体,字号的设置等。
4、学生练习:在写字板中对事先保存的资料进行编辑,包括文字美化处理部分。
5、完成任务二:设计一篇有用的报道,包括对“猪笼草”的认识,以后自己的一些想法等。
6、学生演示。
设计意图:在巩固新授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充分发挥想像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完成构建
1、学生作品展示,比一比哪位同学收集的资料最有价值,进行讨论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在作品展示中,相互评价,各抒己见,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作品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综合任务的完成没有归一的答案,结果是多元化的`,在评价学生作品的过程中,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以支持和帮助,使之在评价过程中逐步掌握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
【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语文、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文字输入技能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么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性的发展。
6、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能过意义建构,学生的技能不断加强,实效性强。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策略丰富,实用而新颖,独特,突破了学生的认知障碍,突破了难点,优化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8
【适用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
【适用单元】小学信息技术第四版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情境中,掌握绘图工具栏各工具用法,学会绘制热带鱼和海底植物,把各种图形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美丽的海底世界。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课件的帮助下,感受学习绘制海底世界的过程。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任务驱动和教师引导相辅相成,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二、课题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第一册中怎样绘制图形及图形的美化等内容。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优美、生动的画面,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制作贺卡以及指导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感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问题。
重点:绘图软件各工具的运用和图形的组合。
难点:变形工具的使用和复制、粘贴命令的运用。
三、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大约保持20分钟左右。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画图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行图画作品的创作。对作品的保存和上传也有基本掌握。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课件的优势,成为信息的广播者,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尝试点拨的引导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知识反馈的调整者,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以过程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做出评价,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人机对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共30台计算机,全部联网,多媒体演示课件。
五、设计思路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在电视或书本上一定看过海底的景色吧,美不美?今天老师再一次带领大家去游览海底世界,愿意吗?
(课件演示海底世界视频片断。学生观看海底世界视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么美丽的'海底世界,你想说点什么或者想做点什么呢?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导入:老师也想到了把它画下来,并且老师已经画了一条热带鱼,大家想看看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课件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美丽的画面让学生产生了想画一画海底世界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自己提出了学习任务。
<新课学习阶段>
(一)分析作品,理清思路
(课件演示:一幅只画了一条热带鱼的范画。)
教师提问:观看这幅画,想一想要画出这样的鱼,要用到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或者命令。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直线工具、曲线工具、椭圆工具、油漆桶工具、选定工具、复制—粘贴命令。
教学意图:先让学生观察、思考作品的创作方法,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也为后面尝试学习打下了铺垫。而且学生在观察分析作品的同时,激发了创作的欲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接受了任务。
(二)尝试学习,完成任务
教师过渡: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条这样的鱼呢?
学生尝试练习。
练习要求: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教材和课件中的范画进行学习,如果遇到了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如果有解决不了的先记下来,一会儿一起解决。
像的复制方法,要求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质疑,同学间解疑,教师演示,学生演示解答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且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拓展练习,训练思维
教师:通过刚才那位同学的操作之后,大家发现画面中已经多出了几条鱼了,但是海底只有鱼吗?还有哪些东西呢?(学生会问答:水草、石头等)那看看老师画的这幅画像不像呢?(课件展示:已经绘制完成了的海底图,包括鱼、草、石头、泥沙等)那同学们自己也来创作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吧!老师相信你们会画得比我好的。有信心吗?开始动手吧!
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课件播放轻音乐)
教学意图:拓展练习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提高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精神的重要环节。
(五)作品交流,取长补短
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然后对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大胆说自己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成功的地方。
同学互评。互相学习,说出同学作品优点的同时也要指出不足。
教师点评。以鼓励、希望为主。
教学意图:作品评价不仅让学生看到了优秀的作品,给学生以美的薰陶,同时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加以改进,对于教师来说,更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评价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课外延伸、学习总结阶段>
(一)环保教育,注重情感
教师:刚才展示的作品都是做得很好,有的同学还给海水着了色。同学们海水是什么颜色的?海水原本是蓝色,但是由于人们的污染现在的海水也并不全是蓝色了。请大家看课件(展示被污染了的海洋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
教师:那我们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我该怎么做呢?
学生发言。
(二)教学总结,完成建构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学生总结回答。
教师:海底世界是美丽,海水是湛蓝的,但是由于人们的不注意,美丽的海洋已经在遭到破坏,如果我们再不保护环境、保护大海,也许有一天我们再也看不到蓝色的地球,也看不到美丽的海底世界了。请同学们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课件演示海底世界的视频)
七、板书设计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9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初步学会使用鼠标的移动、指向、单击。
3、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教学难点:
鼠标的'初步使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本课时可以用计算机演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游戏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让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欢课程。
介绍计算机的外貌时,可结合实物进行,让学生指着各部分介绍。
开机与桌面:主要让学生了解桌面组成,这里有许多新概念,学生难以一下子掌握,教师在这里主要是把“桌面”、“图标”“开始按钮”解释清楚,具体的一些概念留到后面课时里解决。
讲解使用鼠标时,鼠标的握法应让学生拿住鼠标感到舒服为好,并不一定要规定一个姿势,鼠标的移动让学生明白要紧贴工作台的表面移动;引导学生观察鼠标指针经过图标时、指向图标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鼠标的单击可结合单击图标、按钮进行,并让学生了解单击图标和按钮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关机的过程中,如计算机不是自动切断电源,一定要学生养成等出现“您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界面,才切断电源的习惯。
教学参考:
1、如果计算机室中电脑是无盘工作站可用两课时来讲解。
2、学生很容易把桌面上的任务栏拖乱,如果在桌面上找不到任务栏,可以将显示分辨率改得更高,任务栏可能就会出现了。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10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3章第一节第3小节第1课时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表格处理软件(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表达意图;熟练掌握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
技能性目标:根据任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使学生感受信息加工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认识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
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互学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2、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第一节《信息加工》中的第3小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信息加工需求确定,对信息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根据教材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节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EXCEL表格数据的统计,要求掌握数据的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等数据统计方法。第二课时主要在第一课时已有的基础上,掌握用EXCEL进行表格数据图形化的信息加工方法。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3、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来源于农村中学,虽然很多学校都基本上配置了计算机房,但许多学校都未正式上几节课,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从没使用过EXCEL,还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EXCEL是干什么用的。因此,课程设计要求要简单易学,从基础开始。
4、教学重点:
利用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等。
5、设计思路:
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以任务、问题为牵引,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并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刚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大家都看到了成绩单,你们的成绩单是用哪种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呢?
2、展示两种不同的成绩单表现方式,并进行比较,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利用EXCEL进行数据管理。
学生作出回答。
比较两种成绩单表现方式,得出利用表格是呈现成绩单的'方式。
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适当的信息处理工具,能更好、更直观地完成任务。
让学生自己作出判断,进行选择更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信息输入
对EXCEL进行简单介绍,说明信息录入过程。
打开EXCEL,新建EXCEL文档,录入学生成绩单。
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表格数据的统计
利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
1、打开一个原始的成绩单表格(没有进行任何计算)。
2、演示EXCEL中的一般函数,说明计算原则。
3、演示对成绩单进行求总分、求平均分、排序、筛选等操作过程。
1、观看演示,讨论自己熟悉的函数的功能,掌握要领。。
2、动手实际操作。
1、直接传授知识,让学生对函数计算有一个明确的意识。
2、利用学生熟悉的数学计算方法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可以开拓学生思路,转换观念。
布置任务,合作学习
任务:打开已有的学生成绩花名册,利用公式、函数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名次排列。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延伸
任务:统计参考学生数并计算优秀率、合格率(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并给予最先成功完成任务的一组学生额外上机奖励)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任务点评
根据学生的学习、操作过程,完成任务的时间、质量、合作情况做适当的分析。
学生可以进行互评,广泛交流,学习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加工,如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等操作。学会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根据不同的信息选择方便有效的工具对其进行加工。
回顾所学知识
进一步巩固加深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分组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堂课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基础不一样,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在课堂中,还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另外,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没有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或者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至使这些学生思想开小差或者无所事事。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11
一、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
“用PowerPoint设计贺卡”是小学五年级一节综合技能应用课,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有:文本框、艺术字、剪贴画及图片的插入,背景和版面的设计等。这些知识均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讲解过了,学生对“用PowerPoint设计贺卡”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本节课带有研究性学习的性质。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贺卡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教师设想了在学生设计贺卡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PowerPoint20xx的各种命令。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统筹安排和策划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在贺卡的创作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像力,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3、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难点一:如何引导学生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在PowerPoint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其使用技能,更要学习一些设计理念。所以,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没有给学生现成的方案,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在研究探讨中规划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难点二:小学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没有应试压力的课程,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教学特点,教师没有一开始便提出任务,展开教学,而是从“贺卡”这样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题入手,逐渐将话锋转移到“贺卡”的设计上来: PowerPoint20xx能否帮我们设计出一张漂亮的贺卡呢?教学由此顺理成章地展开。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喜欢贺卡吗?今天,我带来了几张贺卡,请同学们欣赏。
(利用网络将贺卡(事先扫描进电脑)展示给学生。精美的贺卡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也显得活跃起来。)
谈话:多么精美的贺卡啊!要是我们自己也能设计出这样的贺卡,那该有多好!如今,电脑技术能够使我们的这种想法成为现实。我们已经学会了使用PowerPoint20xx软件,PowerPoint20xx能否帮我们设计出一张漂亮的贺卡呢?
(精美的贺卡、美好的愿望,功能齐全的设计软件,加上与教学相关的情境,这些要素将学生逐渐吸引到教学氛围中来。)
2、设计方案
谈话:设计师在设计—件作品之前总会反复讨论研究,即使设计一枚小小的作品也不例外。在设计之前,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贺卡的结构特征,避免设计中出现失误。
(严格规范设计流程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贺卡的构成要素及设计方案。
(对于作品的设计,不同的设计者会有不同的设计理念。这里,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相互讨论,确定设计方案,继而对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加以点评。)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⑴ 我们讨论的结果是:“用PowerPoint设计制作贺卡”,先设计好背景,或单色,或双色,或用文理图案,或用模板背景等。然后再插入文本框,输入相应的文字,也可用艺术字形式表示。最后插入相应的图片,调整好位置,这样一张贺卡就做好了。
(这种观点代表了大多数学生的设计思路,其实并不难。)
⑵我们经过分析得出,贺卡的整体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文本、图片、背景。这三部分的任一部分都可以先做,其中文字的大小、文字的颜色、图片位置的摆放及背景等都关系到版面设计是否美观,一定要把它们调整好。
教师点评(略)
(学生经过自己的动脑思考,再加上教师的点拨,都跃跃欲试,开始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设计。)
3、图片浏览
图片是贺卡设计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素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从网络上获取资源的能力,教师没有直接提供绐学生专门的图片,而是告诉学生一个图片库网站的网址(虚拟),让学生去欣赏并下载自己在制作贺卡中需要用到的图片。
教师先在大屏幕上做一下示范,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搜寻图片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兴奋的环节,许多学生会流连忘返。这时,教师加以时间限制:5分钟浏览时间过后,所有人都要进入设计的状态。)
4、作品创作
谈话:同学们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下面,同学们开始自己动手设计出一张精美逼真的贺卡。20分钟后,我们一起比较一下,看谁设计的贺卡最美观、最科学。
(评价标准是:文字的大小是否合适:文字的颜色与背景是否协调统一,图片位置的摆放是否正确,版面设计是否美观。)
教师巡视学生的设计,进行个别辅导,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则做统一讲解,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学精神,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5、作品展示
大多数学生设计完毕之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互评,并请学生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点评:从展示的'作品可以看出,同学们在复习了以前所学知识的同时,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比如在设计中如何选择背景、图片等。同时,同学之间也学会了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这说明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创新的理念,更要有合作的精神和意识。
6、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本领?(学生小结)。
三、课后反思
1、成功之处
“用PowerPoint设计贺卡”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幻灯片”的制作教学内容中的一节总结复习课。首先,本课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展开活动,如让学生自行制定设计方案,让学生自己从网络(虚拟)中搜寻合适的图片资源等。
其次,选题正确。贺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物”,很多学生都接收过或赠送过贺卡,因此,对贺卡有一定的了解。贺卡结构简单,形象生动,学生带有兴趣学习,无疑会增加学习的动力。从学生的作品中也看到了这点,他们制作的贺卡分别有:生日贺卡、圣诞贺卡、教师节贺卡、母亲节贺卡等,特别是少数同学制作的代表电信局送给客户的环保类的贺卡。
这是一节带有研究性质的课堂教学。课后,许多同学感觉到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制作方法,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互帮互助的精神。
2、不足之处
由于加入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在时间上,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显得有些仓促,学生真正用于设计制作贺卡的时间约20分钟,很多学生因此没有机会将整个作品制作得更加完美,未能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遗憾。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任务1——人机对话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进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任务2——电脑翻译助手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任务3——文字识别进行时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进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学生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任务,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显示属性的设置方法。2、掌握更改Windows桌面背景的方法。3、掌握设置屏幕保护程序的方法。
技能目标:1、通过探索设置背景与屏幕保护程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2、通过设置背景与屏幕保护程序,引导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探索,知识的迁移和转化,逐步变兴趣为探索的动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要教育学生维护好计算机,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保持微机室电脑的整体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置背景与屏幕保护程序。
难点:通过校园网,提供相关信息,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1)将教师机的桌面设置演示给学生看。(观察学生们的反应)
(2)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分别用ACDSee看图软件出示几幅桌面背景画。
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这些桌面背景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引出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课题:装饰你的“桌面”。
2、合作交流 探求方法
(1)请会的同学在座位上讲解演示。(操作方法,步骤:在桌面的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属性。)
(2)全体学生自主探索,尝试练习
要求:①改变桌面背景(要求掌握改变桌面背景最基本操作)
②“居中”、“平铺”与“拉伸”有什么区别?
三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操作练习,老师巡视指导。检查讨论结果,让学生们清楚说出“居中”、“平铺”与“拉伸”之间的区别。
(3)教师机桌面展示,引入屏保的学习
(大屏幕出现保护程序)屏幕上出现了什么?
你希望学习“屏幕保护程序”的哪些知识?小组讨论。(作用、启动、结束、设置)
(4)合作探究,尝试练习
要求:①屏幕保护程序定义
②屏幕保护程序作用
③如何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小组讨论,代表演示讲解,教师整理总结
3、做游戏
我这里有一些小纸条,每一张上面写着一个任务,那么下面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来抽,抽到哪种就请你们组的成员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下面大家快抓紧时间去完成你们的任务吧!(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的任务完成得都很出色,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在美化桌面和屏幕保护时,都没有找到很多的素材,是不是?那老师的那些素材又是在哪里找到的呢?
(引导学生上教师机上下载素材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并完成网页中布置的课外任务,让学生自行设置,鼓励他们相互协作,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
4、课堂小结 感悟提升
(1)通过本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你认为你有哪些方面的进步?
(2)给你印象最深的问题是哪一个?你有什么看法?
(3)指出在公共机房,为了人人能正常使用计算机请不要设置屏保密码。为了保持微机室的整体美,请将桌面变回原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5、布置作业 拓展新知
(1) 可不可以自己创作一幅图,当作桌面?
(2) 可不可以让桌面上的图片动起来?
(3) “滚动字幕”程序设置
(4) 三维文字的屏保效果
(5) 改变显示外观的设置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14
制作电子贺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熟练掌握使用网络资源和不同的软件制作个性化贺卡。能力目标:在制作贺卡的过程中,把知识的教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分析问题,语言表达、与人协作等方面能力。情感目标:教学过程中创设共同讨论、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自己熟悉的软件来制作个性贺卡。
三、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硬件:安装广播系统的`多媒体电脑室
软件:word、powerpoint、windows画图工具、flash、photoshop。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这样几个环节: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前教师展示自己用不同软件做的贺卡和学生作品,通过作品多样化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的感知,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分组讨论,明确主题
教师演示完课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一张漂亮的贺卡有哪些主要因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然后总结:一张好的贺卡有明确的主题,鲜明的色彩和真挚的祝福语,以便学生在制作贺卡的过程中有所注意。
(三)综合运用,展示才能在这个环节,通过分组形式来安排学生做贺卡,学生做贺卡可以通过多渠道来搜集资料,也可以自己设计图片、文字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信息加工和创新的能力。在这过程中,老师适当对学生点拨,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四)评价总结,不断进步
这个环节,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评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交流,先从组中评选出优秀制作人,然后,再从选出的优秀制作人中选出最佳制作人,同时,颁发奖品(奖花)给得奖学生。最后,将一些成功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通过交流评价,每个人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提高了,同时学生之间的感情也更深厚友好了,学生的学习充满探究合作的快乐。
(五)巩固知识,开发创造才能。
总结本节课所学:这节课主要学习了用多种软件制作贺卡,同学们对制作贺卡也能得心应手,运作自如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来,每逢佳节时能送上自己制作的贺卡表达节日的祝福。这样启发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绘图工具栏中的常用工具,认识绘图时常用的各种基本图形。
能力目标:掌握利用工具栏中的工具绘制简单图形的方法。
情感目标:提高自我挑战意识,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利用绘图工具栏画出多彩的线段和多彩的圆。
教学难点:图形的旋转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幻灯片呈现小鸡的图片
2、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只小鸡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
小鸡的头和眼睛都是圆形,可是这两个圆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再看一下组成小鸡脚的这几条直线有什么不同?
3、这些都是怎样画出来的呢?你想学会吗?
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图形工具百宝箱》吧!(板书课题)
1、观察组成图片的图形
2、想利用一个有趣的谜语给学生创设有益于探索的情境,在文体情境的不同细节中,设计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建议和暗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启发探究,技巧点拨
1、师带领认识绘图工具栏
2、师演示各种图像的`画法
3、线段
4、圆(按shift)
5、多种图形
1、一起认识绘图工具栏
2、观察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1、那你就用这些工具画一个你喜欢的物体
2、小组同学可以相互帮助
3、老师巡视
1学生自由画
2、有麻烦向老师请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2、指名说:你是怎样填充的颜色的?
表扬(双击-设置自选图形格式)提出疑问
解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创作,展示
1、问题都解决了,就让我们带着你的收获,去尽情描绘你心中的蓝图吧!
学生完善自己的作品
2、老师评比台
3、时间到了,让我们休息一下,放下手中的鼠标,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
4、展示学生作品
(你是怎样想到创作这样一幅作品的呢?)
(谁想为他的作品做一下点评)
1、学生完成作品。
欣赏作品,
点评作品增加学生信心,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梳理,拓展延伸1、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但收获了知识还绘制出了美丽的作品,真是了不起!谁来说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答……)
2、相信凭借咱们同学的聪明才智课下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就让我们用这迷人的图形工具百宝箱,绘制己丰富的理想吧!
板书
设计第7课图形工具百宝箱
教后反思
这节课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课堂效果很乐观,所有学生能及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