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1-19 08:25:05 雪桃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0篇)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1

  一、活动目标

  1、用糖果探索和发现按群数数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不同方法数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按数取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糖果图片、糖果、盘子若干;记录表、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有吃过糖果吗?糖果厂的老板找不到工人来帮忙装糖果,他很着急,想邀请小朋友当小工人把糖果装进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师出示糖果图片(10个)引导幼儿观察点数。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糖果?你是怎么数的?

  2、引导幼儿猜想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哪种较快。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一个一个数比较快,还是两个两个数比较快呢?为什么?我们动手试一试就知道了。

  3、提出操作要求师:糖果厂的老板帮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和一个小盘子,等等请用你想尝试的数数方法把糖果装进盘子里。

  (1)在数糖果时,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扰到旁边的小朋友。

  (2)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多种办法来装糖果。

  4、幼儿集体操作验证,教师分别观察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数数的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师:你是怎么数的?那这样数快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集中分享数数方法,教师记录并归纳小结。

  师:王老师准备了一张记录表要把你们分装糖果的方法记录下来。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数数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结:因为一个一个数要数10次,两个两个数只要数5次,所以用两个两个数比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得快一些。

  (三)再次探索,提升经验师:老板看到刚刚小朋友都做得很好,所以又给我们新的'任务啦,你们看这次老板给了我们一张糖果的卡片订单,要求我们用很快的速度把糖果数出来。

  1、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数数方法装糖果更快。

  师:除了按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的方法装糖果,还可以怎么装更快呢?

  2、介绍记录方法师:老师已经把糖果都画在纸上了,请你把你数数的方法用笔圈在一起,比如:你是用两个两个数的办法,就用笔把两个两个的糖果圈在一起,然后,在后面写出总共圈了几次,并看看,哪种数数的办法最快。

  3、幼儿尝试记录,教师全面观察指导。

  师:你们看,每个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经准备记录表和笔。等会装糖果的时候,请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声量,并在记录纸上记录尽量多的办法。

  4、集体分享记录的方法和结果。

  师:请已经完成的小朋友带着你的记录表回到位置上与同伴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四)活动延伸,迁移运用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用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来数数。以后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继续数数量更多的数。比如100、200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数会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这个问题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来想一想!

  教学反思:

  能将物体以2、5、10单位进行按群数数。让幼儿当糖果厂的小工人,在数糖果的过程中,幼儿也初步了解了按群数数的含义,本次活动我以设计糖果厂的场景切入主题,幼儿都能积极回答,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游戏形式幼儿很感兴趣,提供的让幼儿操作的糖果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操作探索的时候积极性都比较高,但是在让幼儿操作环节前提的要求不够详细,常规的要求也是要提,比如我没有说操作完的糖果要排整齐放框框里,个别幼儿就开始玩,虽然是大班但是我发现常规的要求还是要求,有时就因为小小的环节,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常规又慢慢的松散掉,本节课还存在着一点不足是:我没有把握整个环节的重点,让幼儿的知识经验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数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接下去我会观摩平行班的数学活动,思考我设计的合理吗,考虑周全了吗?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按群数数的方法,能够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物体数量。

  2.帮助幼儿理解按群数数比逐一数数更快捷、方便,提高幼儿数数的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幼儿掌握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数方法。

  理解按群数数的含义,即把一定数量的物体看作一组来数。

  2.难点

  引导幼儿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按群数数的方法,正确数出物体的数量。

  让幼儿体会按群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具:PPT课件,展示不同数量物体的图片,如水果、小动物、玩具等;计数器、小棒、圆片等实物教具。

  2.学具:每个幼儿一套小棒、圆片;印有不同数量物体的练习纸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分钟)

  1.播放一段小动物们排队的动画视频,视频中有20只小兔子,它们5只一排地站着。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多少只小兔子呀?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数数方法,引出按群数数的主题。

  (二)基本部分(20分钟)

  1.学习两个两个地数数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0个苹果的图片,示范两个两个地数:“小朋友们,看老师是怎么数这些苹果的,二、四、六、八、十。”边数边用手指依次指点苹果,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个一组的数数过程。

  给每个幼儿发放10根小棒,让幼儿自己尝试两个两个地数,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数完后,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2.学习五个五个地数数

  教师用PPT展示25颗星星的图片,提问幼儿:“如果我们要五个五个地数这些星星,应该怎么数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尝试回答。然后教师进行示范:“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同时用计数器辅助演示,每数一次,在计数器上拨5个珠子,让幼儿更清楚地理解五个一组的数数过程。

  让幼儿用圆片进行五个五个地数数练习,教师再次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数数的经验。

  3.学习十个十个地数数

  教师在教室前面摆放50个玩具积木,将它们分成5堆,每堆10个。教师指着积木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十个十个地数这些积木。”然后和幼儿一起数:“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并引导幼儿观察10个一组的积木数量特点。

  给幼儿发放印有100以内数字的'练习纸,让幼儿圈出每10个数字一组,边圈边十个十个地数,进一步巩固十个十个地数数方法。

  (三)游戏环节(10分钟)

  1.游戏:“数小动物”

  教师在PPT上展示不同数量小动物的图片,如16只小鸡、24只小鸭、35只小鹅等,每次展示一种小动物,让幼儿选择用两个两个、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出小动物的数量,并快速说出答案。回答正确的幼儿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纸作为奖励。

  2.游戏:“超市购物”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个“小超市”,里面摆放着各种物品,每个物品上都标有价格标签,价格标签上的数字是100以内的数。给每个幼儿发放10元“游戏币”,让幼儿在“超市”里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并用按群数数的方法计算出所购买物品的总价,然后到“收银台”付款。“收银员”(由教师或一名幼儿扮演)检查幼儿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收下“游戏币”,并将物品交给幼儿;如果不正确,让幼儿重新计算。

  (四)总结部分(5分钟)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按群数数的方法,包括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和十个十个地数,强调按群数数在生活中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用按群数数的方法去数身边的物体数量,如家里的玩具、水果、书本等,提高自己的数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更多的实物教具和操作材料,如珠子、扣子、卡片等,让幼儿继续进行按群数数的练习。

  2.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按群数数的游戏,如数家里的筷子、勺子、鞋子等,巩固所学知识,并增进亲子关系。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使幼儿能够熟练掌握按群数数的技能,能以2、5、10为单位进行快速准确地数数。

  2.让幼儿理解按群数数在数量统计和比较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巩固按群数数的方法,提高幼儿数数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引导幼儿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按群数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2.难点

  帮助幼儿建立数群概念,理解数群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数群快速推算出总数。

  让幼儿在合作游戏中学会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按群数数任务。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按群排列的物体场景,如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果园里的果树、操场上的小朋友等;大的数字卡片(2、5、10);计数器若干。

  2.学具:每组幼儿一套小卡片,上面印有不同数量的图案(如花朵、星星、小动物等);小计数器;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零散的小图案,如12个三角形,让幼儿用逐一数数的方法数出数量,然后请一名幼儿上台演示并说出总数。

  2.接着教师将这12个三角形分成2个一组,共6组,提问幼儿:“现在我们可以怎么数这些三角形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两个地数,并请幼儿再次数出总数,复习两个两个地数数方法。

  (二)探索新知(15分钟)

  1.学习以5为单位数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果园里有30棵果树的'图片,果树5棵一排地排列着。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我们怎么能快速数出果园里有多少棵果树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尝试用五个五个地数的方法。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数:“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并在黑板上用数字卡片和计数器演示数数过程,让幼儿更直观地看到每数一次增加5的变化。

  给每组幼儿发放一套印有25个图案的小卡片,让幼儿分组合作,用五个五个地数的方法数出卡片上图案的数量,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

  2.学习以10为单位数数

  教师展示操场上有50个小朋友在做游戏的图片,小朋友们10人一组地站着。教师问幼儿:“那我们怎么数这些小朋友呢?”引导幼儿说出十个十个地数的方法。教师和幼儿一起数:“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同时用计数器演示,每数一次拨10个珠子,让幼儿感受十个一组的数数节奏。

  让幼儿用小计数器自己尝试十个十个地数到100,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操作。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三)游戏巩固(15分钟)

  1.游戏:“数豆子比赛”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面前放一碗豆子。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进行一场数豆子比赛。你们要用按群数数的方法数出碗里豆子的数量,看哪个小组数得又快又准。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或者十个十个地数。”教师发出指令后,各小组幼儿开始合作数豆子,一名幼儿负责数,其他幼儿协助记录和监督。数完后,各小组将结果汇报给教师,教师检查并公布比赛结果,获胜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2.游戏:“数字接龙”

  教师先说出一个以2、5或10为单位的起始数字,如“二十”,然后让幼儿按照顺序接龙,下一个幼儿要说出比前一个数字大相应数群的数字,如“三十”(以10为单位)、“二十五”(以5为单位)或“二十二”(以2为单位)等。如果有幼儿接错,游戏暂停,教师进行纠正和讲解,然后继续游戏。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和按群数数的熟练程度。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以2、5、10为单位的按群数数方法,以及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的应用。

  2.提问幼儿:“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在哪些地方用到按群数数呢?”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回答,如数楼梯台阶、数教室里的桌椅等,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教学延伸

  1.让幼儿在美工区用彩纸制作一些小卡片,上面画上不同数量的图案,然后用按群数数的方法数出卡片上图案的数量,并与同伴互相交流。

  2.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购物活动,让幼儿用按群数数的方法帮助家长数商品的数量、计算价格等,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深入理解按群数数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根据物体的排列规律选择合适的数群进行快速数数。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让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激发幼儿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幼儿掌握多种按群数数的技巧,如三个三个地数、四个四个地数等,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与按群数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不同数群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从三个三个地数转换到六个六个地数,能够准确地计算总数。

  让幼儿在复杂的情境中,自主选择合适的数群和数数方法,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并能用清晰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操作练习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具:自制的多媒体动画课件,展示各种按群排列且具有不同排列规律的物体,如彩色气球、积木城堡、小动物方阵等;大的磁性黑板和磁性数字卡片、图形卡片;实物投影仪。

  2.学具:每组幼儿一套彩色小棒、塑料小方块、印有不同排列规律物体的作业纸;小计数器;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同时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场景,王国里有许多彩色气球在空中排列成各种形状。教师说:“小朋友们,欢迎来到童话王国!今天这里要举办一场盛大的庆典,但是国王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想知道空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可是气球太多了,逐一数起来很慢,你们能帮帮他吗?”从而引出按群数数的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帮助他人的欲望。

  (二)探究学习(20分钟)

  1.观察物体排列规律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气球的排列细节,有的气球是三个一组地排列,有的是四个一组地排列,还有的是五个一组地排列。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气球的排列方式,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些气球是怎么排列的吗?”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气球的排列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不同数群的数数方法

  以三个一组的气球为例,教师在黑板上用磁性数字卡片和图形卡片演示三个三个地数的过程:“三、六、九、十二……”同时让幼儿跟着一起数,并用小计数器辅助操作,每数一次,在计数器上拨3个珠子。然后让幼儿用彩色小棒自己尝试三个三个地数,数完后,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数数过程。

  同样的方法,教师分别示范四个四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等不同数群的数数方法,让幼儿进行操作练习,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分享数数的经验。

  3.探索数群转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组12个气球,先让幼儿三个三个地数,数完后,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两个两个地数这12个气球,应该怎么数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尝试转换数群进行数数。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数:“二、四、六、八、十、十二。”并通过计数器演示,让幼儿观察数群转换过程中珠子数量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不同数群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尝试其他数群之间的转换,如从四个四个地数转换到八个八个地数等,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幼儿的讨论并给予启发和帮助。

  (三)实践应用(10分钟)

  1.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积木城堡的图片,城堡是由许多小积木组成,小积木按照不同的规律排列,如有的是2块一层,共6层;有的是3块一组,组成了不同的形状。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能快速数出这座城堡一共用了多少块小积木吗?请你们选择合适的数群和数数方法来计算。”让幼儿在作业纸上进行计算,并将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写下来。

  2.幼儿完成后,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让幼儿自己讲解计算过程,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教师对幼儿的答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选择合适数群和正确数数方法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幼儿在解题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四)游戏拓展(5分钟)

  游戏:“小动物排队”

  教师在教室地面上用彩色胶带贴出几个方阵,每个方阵代表一个小动物的家,如小兔子家、小猴子家、小熊家等。然后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印有小动物图案的卡片,卡片上的小动物数量不同,且排列规律也不同。教师说:“小朋友们,现在你们是小动物饲养员,要把小动物送回它们自己的家。但是在送之前,你们要先数清楚自己手里小动物的数量,并且要用按群数数的方法哦。数对了,才能把小动物送回家。”幼儿们在教室里自由走动,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数完后将卡片放在相应的方阵内。教师在旁边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按群数数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观察物体排列规律、选择合适数群、进行数群转换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

  2.教师对幼儿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鼓励幼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现象和问题。

  六、教学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按群数数材料,如复杂排列的拼图、串珠等,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2.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物品,如书架上的书、衣柜里的衣服等,用按群数数的方法数出数量,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按群数数的方法,能够以2个、5个或10个为一组进行数数,提高幼儿数数的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的敏捷性,让幼儿在数数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3.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数的组成和实际意义,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按群数数的方法,如2个一组、5个一组、10个一组的数数技巧。

  理解按群数数与单个数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数的实际意义。

  2.难点

  能够灵活运用按群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复杂的`场景中快速准确地数数。

  引导幼儿在心理上克服传统单个数数的思维定式,接受并习惯按群数数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操作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数量较多的物品,如小积木、纽扣等,让幼儿用传统的单个数数的方法数出数量,然后记录时间。数完后,教师提问幼儿是否觉得这种方法有些慢,有没有更快速的数数方法,从而引出按群数数的主题。

  2.按2个一组数数(10分钟)

  教师拿出10个小玩具,如小熊玩偶,将它们两两一组摆放整齐。然后示范按2个一组数数:“2、4、6、8、10”,边数边用手指点着每组小熊,让幼儿观察并跟着一起数。

  给每个幼儿发放10个小珠子,让他们自己尝试将珠子两两一组摆放,并按2个一组数数,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摆放和数数方法。

  教师再次展示一些数量为偶数的物品,如12朵小花,让幼儿用按2个一组的方法数出数量,并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演示,分享自己的数数过程。

  3.按5个一组数数(10分钟)

  教师拿出20根小棒,将它们每5根一组捆扎在一起。示范按5个一组数数:“5、10、15、20”,同时展示每一组小棒,让幼儿观察。

  给幼儿发放20张卡片,让他们尝试将卡片5张一组摆放并数数。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这20张卡片按5个一组数,数了几次?”引导幼儿思考并理解按群数数与总数的关系。

  进行一个小游戏“数水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种类的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是5的倍数,如5个苹果、10个香蕉、15个橘子等,让幼儿用按5个一组的方法快速数出每种水果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4.按10个一组数数(10分钟)

  教师展示50个小方块,将它们每10个一组堆放在一起。示范按10个一组数数:“10、20、30、40、50”,强调每一组的数量和数数的节奏。

  让幼儿分组合作,将自己小组的50个小贴纸或小玩具按10个一组整理好,并按10个一组数数,互相检查和交流。

  教师在教室中隐藏一些数量为10的倍数的小物品,如30个彩色铅笔头、40个小夹子等,让幼儿分组寻找并按10个一组数出数量,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快、数得准。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按2个一组、5个一组、10个一组数数的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数家里的物品,如筷子、勺子、鞋子等,可以用按群数数的方法,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到幼儿园分享。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大部分幼儿能够初步掌握按群数数的方法,在游戏和操作环节中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仍有个别幼儿在按群数数时容易出错或回到单个数数的方式,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进一步加强个别指导和练习。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按群数数任务,如在复杂图案或不规则摆放的物品中进行按群数数,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熟练掌握按群数数的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物品数量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按群数数方法(如2个、3个、5个一组等)。

  2.培养幼儿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幼儿能够通过按群数数快速估算出物品的大致数量。

  3.引导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多种按群数数方法的灵活运用,如3个一组、4个一组等的准确操作。

  学会根据物品的排列规律或特征选择恰当的按群数数方式。

  2.难点

  在没有明显分组提示的情况下,幼儿能够自主发现并确定合适的按群数数方法进行数数。

  培养幼儿在按群数数过程中对数量关系的深入理解和推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探究法、竞赛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5分钟)

  创设“小动物分食物”的情境: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办聚会,它们准备了很多食物。教师展示一些画有各种食物且数量较多的图片,如一堆苹果、一篮香蕉、一盘葡萄等,问幼儿如果是小动物们,会怎么快速数清楚这些食物的数量呢?由此引出按群数数的话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小组探究按群数数方法(12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实物道具,如小玩具、积木、卡片等,数量在20-30个左右,且具有不同的特征或排列方式。例如,有的是按3个一组排列的小玩具汽车,有的是4个一组颜色不同的积木,有的是随意摆放的卡片。

  各小组幼儿自主探究适合自己小组物品的按群数数方法,教师巡回观察并适时引导和提示,如“你们看看这些小玩具汽车有没有什么规律呀?能不能几个一组来数呢?”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分组方式进行数数。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按群数数方法和结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补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强调不同按群数数方法的要点,如按3个一组数时要注意每组数量的准确性和数数的顺序等。

  3.按群数数竞赛(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一些不同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物品图片,如18个按2个一组排列的气球、24个按4个一组排列的花朵、30个随意摆放的星星等。

  将幼儿分成若干竞赛小组,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各小组幼儿快速用合适的按群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并派一名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最先正确写出答案的小组得一分。

  进行几轮竞赛后,统计各小组得分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4.拓展应用(8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场景的图片,如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教室里的桌椅、操场上的小朋友等,让幼儿观察并尝试用按群数数的方法估算出图片中物品或人物的数量。例如,超市货架上的饮料瓶可以按5个一组估算,教室里的桌椅可以按4个一组(一排桌椅)估算等。

  幼儿两两一组,互相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结果,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幼儿可能出现的错误估算方法,如分组不合理、数数不准确等问题。

  5.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按群数数方法和应用场景,强调按群数数在生活中的便利性和重要性。

  布置课后任务: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在生活中寻找可以按群数数的物品或场景,并用照片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和小组探究法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幼儿在探究和竞赛环节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然而,在竞赛过程中,部分幼儿由于紧张或对按群数数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出现了一些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赛前练习和心理疏导环节,帮助幼儿更好地应对竞赛压力。同时,在拓展应用环节,对于一些生活场景中较复杂的物品排列,幼儿在确定按群数数方法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使幼儿深入理解按群数数的概念,能够准确地以多种数量为一群进行数数,并能说出总数。

  2.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分配物品、统计数量等情境中熟练运用按群数数。

  3.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以及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精准掌握以不同数量为一组的数数技巧,如2个、5个、10个以及其他数量组合的按群数数。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迅速判断并运用合适的按群数数方法进行数量统计和问题解决。

  2.难点

  对于一些不规则数量或混合排列的物品,引导幼儿自主创造合适的按群数数策略。

  培养幼儿在按群数数过程中对余数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以及将按群数数结果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思维转换能力。

  三、教学方法

  操作演示法、问题解决法、游戏巩固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按2个、5个、10个一组数数的方法,通过简单的提问和数数练习,如教师说“按5个一组,数到30”,让幼儿快速回答。然后展示一些数量较少的物品,让幼儿用不同的按群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巩固幼儿对按群数数的基本技能。

  2.新授按群数数方法(10分钟)

  教师介绍以3个一组和4个一组进行数数的'方法。拿出15个小玩偶,将它们3个一组摆放,示范数数:“3、6、9、12、15”,同时强调每组数量的固定性和数数的连贯性。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用12个小积木4个一组摆放并数数,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

  展示一些数量为20左右且适合3个一组或4个一组数数的物品图片,如21个小蛋糕、16个小铃铛等,让幼儿观察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数出数量,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并分享自己的数数过程。

  3.问题解决(12分钟)

  提出问题情境:幼儿园要举办活动,需要给小朋友们分糖果。一共有36颗糖果,如果按4个一组分,可以分给几组小朋友?如果按3个一组分呢?让幼儿分组讨论并计算,教师引导幼儿用按群数数的方法思考问题,如按4个一组数,数到36一共数了几次就是可以分的组数。

  再提出一个关于物品排列的问题:有一排彩色铅笔,按红、蓝、绿3种颜色为一组排列,一共有27支铅笔,问红色铅笔有几支?引导幼儿先按3个一组数出组数,然后确定红色铅笔在每组中的数量,从而计算出红色铅笔的总数。教师在幼儿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问题的解决思路。

  4.游戏巩固(10分钟)

  游戏“数豆子大比拼”: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碗豆子,数量在40-50颗左右。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不同的按群数数要求,如按5个一组、按3个一组等,各小组幼儿迅速按照要求数出豆子的数量,并派一名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比一比哪个小组数得又快又准,获胜小组可以得到一颗小星星作为奖励。

  游戏“数字接龙”:教师先说出一个数字,如20,然后要求幼儿用按群数数的方法接着数,下一个幼儿要说出按4个一组数到20之后的数字,依次类推。如果有幼儿数错,游戏暂停,大家一起纠正错误后继续游戏,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在按群数数过程中的思维敏捷性和准确性。

  5.总结与拓展(3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按群数数方法和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按群数数的方法解决遇到的数量问题。

  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一个按群数数的游戏,如家长摆放一些物品,让幼儿用不同的按群数数方法数出数量,然后互相交换角色,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操作演示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幼儿对按群数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游戏巩固环节,幼儿参与度高,竞争意识强烈,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数数速度和准确性。然而,在问题解决环节,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数量关系问题,部分幼儿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简化问题情境,加强对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个别幼儿在按群数数时会受到周围环境或其他幼儿的影响而出现错误,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按群数数的方法,能够以2个、5个或10个为一组进行数数,提高数数的速度和准确性。

  2.让幼儿在操作和游戏中,感知按群数数的便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按群数数的概念,掌握以2个、5个或10个为一组进行数数的方法。

  能够正确运用按群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让幼儿体会按群数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幼儿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按群数数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操作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具:PPT课件,展示不同数量物品按群摆放的图片;计数器若干;小棒、积木等实物若干,每组一份。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如印有不同物品数量的卡片、铅笔;小盘子、小杯子等,每组若干,用于进行按群数数的游戏。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小动物们排队的动画视频,视频中有小兔子2只一组地排队,小猴子5只一组地排队,小鸟10只一组地排队。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呀?”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们分组排队的情况,从而引出按群数数的主题。

  2.基本部分(2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物品,如苹果、花朵等,先让幼儿用传统的一个一个数数的方法数出物品的数量,然后再将这些物品2个一组、5个一组或10个一组地重新排列,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用按群数数的方法数出物品的数量。例如,展示10个苹果,先让幼儿一个一个数,然后将苹果2个一组摆放,让幼儿数有几组,再用2乘以组数得出苹果的总数;同样地,用5个或10个一组进行演示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按群数数的方法和步骤,让幼儿理解每组的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计数器,让幼儿练习按群数数。教师先说出一个数字,如12,让幼儿思考可以用几个为一组来数,然后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演示,如以2个为一组,数出6组;以3个为一组,数出4组等。让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掌握按群数数的方法。

  分组操作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小棒、积木等实物。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不同的数字,如15、20、25等,让小组幼儿合作,选择合适的按群方法(2个、5个或10个为一组)数出相应数量的实物,并将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3.游戏部分(10分钟)

  “按群取物”游戏: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个“商店”,里面摆放着各种小物品,如玩具小汽车、小玩偶、彩色珠子等,每个物品旁边都标有价格,价格是以2元、5元或10元为单位(对应2个、5个或10个为一组)。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定数量的“游戏币”,如30元。教师说出一个购买任务,如“用20元买小珠子”,幼儿需要根据价格和手中的“游戏币”数量,思考用几个为一组的方法来取小珠子,然后到“商店”去购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按群数数的方法来确定购买的数量,提高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力数数”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站成一排。教师在每组的起点放置一些实物,如小卡片,上面印有不同的数字。游戏开始,每组的第一个幼儿拿起一张卡片,用按群数数的方法快速数出卡片上的数字,然后告诉第二个幼儿,第二个幼儿接着数下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哪组幼儿最先数完且正确,哪组获胜。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数数的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结束部分(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按群数数的方法和在游戏中的.应用,总结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表扬积极参与、数数准确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努力。

  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按群数数的游戏,可以数家里的物品,如筷子、勺子、玩具等,并用绘画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六、教学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更多的按群数数材料,如印有不同数量图案的拼图、按群数数的操作手册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巩固按群数数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物品数量,鼓励幼儿用按群数数的方法进行快速估算,如超市里的水果摆放、停车场里的汽车数量等,提高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感。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使幼儿理解按群数数的含义,能够熟练地以2、5、10为单位进行数数,提高幼儿数数的效率和准确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探索按群数数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规律和乐趣。

  3.通过数学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会以2、5、10为一组进行快速数数的方法,并能准确说出总数。

  理解按群数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购物、分组等场景中的运用。

  2.难点

  能够根据不同的物品数量和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按群数数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游戏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了1-20的顺序数数。

  2.物质准备:

  教师自制的PPT,包含各种按群数数的图片和动画,如2个一组的鞋子、5个一组的苹果、10个一组的气球等。

  实物教具:小棒、珠子、积木等若干,用于幼儿的操作活动。

  游戏道具:“数字卡片”若干,上面写有不同的数字;“购物清单”若干,上面列有不同数量和价格的物品,价格以2、5、10为单位;“游戏币”若干;“购物篮”若干。

  五、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3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手指操游戏“一只小蜜蜂”,在游戏过程中复习1-10的数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2.基本部分(22分钟)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幅森林运动会的画面,画面中有小动物们分组比赛的场景,如小兔子2只一组进行跳绳比赛,小猴子5只一组进行接力赛跑,小鸟10只一组进行飞行比赛。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分组的呀?每组有几只小动物呢?”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按群数数的概念。

  学习按群数数的方法:

  教师拿出小棒,先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放,让幼儿用传统的方法数出小棒的数量,如10根。然后教师将小棒2根一组地摆放,问幼儿:“现在小棒是怎么摆放的?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几根?那总数是多少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像这样2根小棒为一组,我们可以数出有5组,用2乘以5就可以得出总数是10根,这就是按群数数。”接着,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将小棒5根一组和10根一组地摆放,让幼儿练习按群数数,并引导幼儿发现不同分组方式下计算总数的方法。

  教师利用PPT展示一些物品的.图片,如花朵、星星等,让幼儿尝试用2、5、10为单位进行按群数数,并说出总数。在幼儿数数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操作活动: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珠子和积木。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不同的数字,如16、25、30等,让小组幼儿合作,选择合适的按群方式数出相应数量的珠子或积木,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数数方法和发现。

  讨论与总结: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教师提问:“在刚才的操作中,你们觉得哪种按群数数的方法最方便?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总结:“在数不同数量的物品时,我们要根据物品的数量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按群单位,这样可以数得更快更准确。”

  3.游戏部分(10分钟)

  “购物游戏”:教师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超市”,在“超市”的货架上摆放各种物品,每个物品旁边都贴上价格标签,价格以2、5、10为单位。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购物清单”和一定数量的“游戏币”。“购物清单”上列有不同数量和价格的物品,如“购买3组5元的糖果”“购买2组10元的玩具小汽车”等。幼儿需要根据“购物清单”上的要求,在“超市”里选择物品,并运用按群数数的方法计算出需要支付的金额,然后用“游戏币”进行购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扮演“收银员”,与幼儿进行互动,检查幼儿的计算是否正确,引导幼儿正确运用按群数数的方法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数字接龙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站成一排。教师给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发放一张“数字卡片”,上面写有一个数字,如12。第一个幼儿需要用按群数数的方法将这个数字分解成以2、5、10为单位的组数,然后告诉第二个幼儿,第二个幼儿根据第一个幼儿的描述,说出下一个数字,如第一个幼儿说“12可以分成2个6”,第二个幼儿则说“18可以分成3个6”,依次类推,哪组幼儿接龙的速度快且准确,哪组获胜。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幼儿按群数数的知识。

  4.结束部分(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按群数数的知识和在游戏中的应用,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和进步,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数学问题。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按群数数”的游戏,可以数家里的餐具、书籍、玩具等物品,并用记录表记录下自己的数数过程和结果,下周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幼儿对按群数数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在操作和游戏中能够积极运用按群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幼儿在选择按群单位时还不够灵活,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在游戏环节中,个别幼儿过于关注游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好地平衡游戏性和教育性。总体而言,本次教学活动为幼儿今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掌握按群数数的技能,能够根据给定的数量,选择合适的群数单位(2、5、10)进行快速、准确的数数,并能计算出总数。

  2.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让幼儿在按群数数的过程中,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和关系。

  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和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熟练掌握以2、5、10为群数单位的数数方法,理解群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计算。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按群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数数物体的数量、分配物品等。

  2.难点

  培养幼儿对群数单位的敏感度,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数量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群数单位,并能迅速转换思维进行数数。

  引导幼儿在按群数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数字规律,如倍数关系、组合关系等,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深度。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学情境创设材料:制作“动物乐园”的教学情境图片,包括小动物们的住所、活动场地等,在不同场景中有不同数量的小动物或物品,如2只一组的鸭子在池塘里游,5只一组的猴子在树上玩耍,10只一组的兔子在草地上吃草等;同时准备一些相应的动物玩具模型,用于直观演示。

  2.教学具:数字卡片、小棒、珠子、计数器、大白纸、彩笔等若干,每组一份;“超市购物”游戏道具,包括各种商品卡片(上面标有价格,价格以2、5、10为单位)、购物篮、“游戏币”等。

  3.多媒体课件:包含按群数数的动画演示、生活中按群数数应用的视频片段等。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动物乐园”的图片,创设情境:“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乐园游玩,看看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吧!”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各种小动物的数量和排列方式。教师提问:“你们看,池塘里的鸭子是怎么排列的呀?树上的猴子呢?草地上的兔子呢?”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动物的排列情况,从而引出按群数数的主题。

  2.探究学习(15分钟)

  教师利用动物玩具模型,以池塘里的鸭子为例,进行按群数数的示范教学。教师将6只鸭子模型2只一组地摆放,问幼儿:“现在鸭子是2只一组,一共有几组呢?”引导幼儿数出有3组,然后教师提问:“那总数是多少呢?我们可以怎么计算?”引导幼儿说出用2×3=6得出总数。接着,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将猴子玩具5只一组、兔子玩具10只一组地摆放,让幼儿练习按群数数,并引导幼儿总结出不同群数单位下计算总数的方法,如以5为群数单位,组数乘以5得到总数;以10为群数单位,组数乘以10得到总数。

  教师发放小棒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尝试将小棒分别以2、5、10为单位进行分组,并数一数有几组,计算出小棒的总数。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操作完成后,教师请几位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并分享自己的数数方法和计算过程,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图片,如水果、花朵、铅笔等,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物品的数量,尝试用合适的群数单位进行按群数数,并计算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在数这些物品的时候,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群数单位呢?哪种群数单位数起来更快更方便?”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按群数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选择合适群数单位的重要性。

【《按群数数》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数数03-26

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11-01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教案03-16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教案03-30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教案06-08

大班数学按数群计数教案12-09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教案精选10篇03-16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教案(9篇)04-01

大班数学按群计数教案7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