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
学习目标:
1、和同学交流课内外阅读时遇到的具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
2、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3、通过看图、感悟、诵读,理解并体会古诗,积累《所见》一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难点: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学法:
图文结合讨论交流感情诵读
学习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阅读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
(一)师:孩子们,老师在读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很不一样,具有新鲜感的句子。
课件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齐读句子。
1、师:这个句子选自我们这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你觉着这个例句什么地方具有新鲜感?和同桌交流交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歇突出了窗外的.安静。)
再读句子。
3、拿出课文纸,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四人以小组交流具有新鲜感的地方。指名交流。
4、师: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该如何做呢?
板书:摘抄积累反复阅读
5、抄写积累的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篇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师范读。
自由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选择自己热爱的,能为别人做奉献的事业。)
在这篇散文诗里,老师很喜欢这一句有新鲜感的句子。
出示: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什么地方有新鲜感?
预设:更夫。(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来提醒人们时间的人。)
说了说这句话蕴含的丰富哲理。
2、默读诗歌,画一画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三)读一读自己所积累的词句。
师:就像旅行总能看到新鲜的风景,阅读时我们也总能遇到新鲜的词句。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仅要摘抄积累下来,还要反复阅读。
三、日积月累
(一)师:童年是最幸福的,因为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丰富多彩。老师想请你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童年趣事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告诉大家。
生自由表达。
师: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那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玩些什么,一定很有意思。
生读:《村居》师: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在干什么?(放纸鸢)
生读:《宿新市徐公店》师:这些孩子又在干什么?(追黄碟)
生读:《小儿垂钓》师:这个孩子在干什么?(钓鱼)
(二)出示:《所见》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袁枚笔下的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2、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师: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还不算会读。我们还要读好诗歌的节奏。师范读。各种形式诵读。
3、孩子们,请你们看看这幅图,谁能告诉我“牧童”是做什么的?
4、齐读,想想:牧童在干什么?板书:牧童
根据回答板书:骑黄牛、唱着歌、听到蝉叫、闭口站立。
5、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这个小牧童起着黄牛,嘴里还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嘹亮)从哪儿看出来的?(振林樾)什么意思?(在林中回荡)
小牧童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蝉在鸣叫。师点明:鸣就是鸣叫的意思。
小牧童听见蝉在鸣叫心里--想要捕蝉。谁来说说“欲”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牧童想要捕蝉呢?立是什么意思?
6、袁枚笔下的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悠闲自在、机智聪明、活泼可爱)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朗读。读出他的--
7、师:这首诗很简单,我相信你们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节奏)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点: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2.细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2)、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读一读。
(3)填空: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3.能力训练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拓展延伸:
⑴、说一件自己和爸爸之间的感人事例。
⑵、查找有关冰灯的资料。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和怎样学习略读课文,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学习要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学建议
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
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孙中山的相关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孙中山的生平经历,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切入课文
1、同学们,在学习上你们有哪些好习惯?(学生畅所欲言)
2、我国有许多科学家、伟人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孙中山就是其中的一个(出示孙中山的照片,交流资料)。孙中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指出“”,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标识吗?带有这个标识的课文叫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学呢?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即可。除了课文后双横线内的字,如果文中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3、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擂台赛读等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课文叙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所背的书的意思的故事。)
三、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1、指名读课文。
交流: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句话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照例、壮着胆子”等词语体会孙中山是如何学习的。
(1)通过同学们的反应:“高声念书、吓呆了、鸦雀无声”来体会同学们的震惊、害怕,以及当时的紧张气氛。
(2)通过先生态度的变化:“拿着戒尺,厉声问、收起戒尺、讲得很详细”来体会先生被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精神所打动。
在学生提问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问题是重要的,哪些问题不重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四、朗读欣赏,升华情感
课文中哪些词句让你觉得很新鲜,找出来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觉得新鲜。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说说因为你的好问或不好问,得到了哪些益处或遭到了哪些损失。
梳理板书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勤学好问读书求理
教学感悟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在自主质疑、自由讨论中学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动脑筋思考,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从而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4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按照一定顺序说说图上景物。
2、在图上添上几种动物,或者画,或者贴。
3、根据自己的经验上色。
4、读懂例文,了解写一种动物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品位,明确写景物要有顺序,要抓住特点。
教学准备:
课文教学演示文稿。学生的自画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读例文,明确学习目标,完成自作初稿。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跟你们一起来作画、说话和写作,高兴吗?
二、观察插图练说
1.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练说)
(1)指名说。
(2)评议:我们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顺序来说。
2.想象作画,补画小动物。
(1)你们觉得这幅图上还少了点什么?你把耳朵贴上去听一听,除了风吹树梢的沙沙声,小河里淙淙的流水声,再没有其他声音了,一切都是静谧的,安静得有点寂寞。小朋友,拿起我们的画笔,再画点什么呢?(小动物)
(2)学生自由作画。
(3)学生用几句话介绍自己所画的动物。
3.学习例文,学说话
(1)学生自由朗读例文。
有位小朋友简单地写了天空、树林、小河等景物,然后写了他画在河里的小鱼。他是怎样写小鱼的,请小朋友读一读。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读完后,让学生说说例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可爱,为什么。
①小组讨论。
②指名大组交流。
(3)教师朗读三段写小动物的.精彩片段。
模仿练说,要求学着例文,可以把小动物当做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让人听了觉得很舒服,很美好,很有生气。
①说给同桌听。
②指名说。
4.我的十分钟
给画面填色,练习说话。
(1)我们已经把把自己画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了,如果我们要把这幅图的景色写下来,是不是仅写一下小动物就够了呢?
我们还要把天上的云呀、地上的草呀、树呀、花儿呀简单地写一写。不过没有颜色,太单调了,我们来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学生自由填色。
(2)展出填好色的画。
(3)学生自由练说。
5.出示好词语花篮,好句子筐。
天高云淡白云悠悠五彩缤纷点缀
生机勃勃一碧如洗生机盎然涟漪
一阵微风吹来,树叶沙沙地低语,像是大树妈妈给小鸟唱的摇篮曲。
白云悠悠,不时地和小鸟说着甜蜜的话儿,多美呀!
路边的小花涨红着脸,害羞地躲在叶子中间,绿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着摇摆舞,
有趣极了!
6.学生有选择地引用上面的词语和句子,或者模仿,再进行说话练习。
三、练习写作。
1.讨论讨论怎样写。(从顺序、主次、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2.学生写草稿。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继续习作;
2、作后指导评改;
3、工整誊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
(发现共性问题,发现优秀习作,解疑释惑。无特殊情况,尽量不打断习作思路,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一气呵成地真实表达)。
二、作后评议,完善提高
1、大声朗读,昌其气,明不足,自主修改。
(投影)修改什么……
有无错别字?△景物描写的顺序是否恰当?
景物有没有色彩、声音?△小动物们在快乐地活动吗?
我的十分钟
2、同桌互读、互改,推荐佳作。
3、“小荷尖尖”——佳作欣赏,评议。
4、“现场直播”——选择一两篇中等习作,生读师训,师生现场共改。
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为自己的习作起个名字,汇报、评议。
(投影)“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代作家 赵树理。
三、工整誊抄,及时鼓励。
板书设计:
发现
1、发现了什么?
2、是什么样子的?
3、想到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悟,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组织语言,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层层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明晰道理的同时,获得做学问的启示。
教学准备:
学生的认知准备
理解本课生词、有积累价值的四字词语。朗读课文,将初读落实到课前预习之中。
教师的教学准备
PPT,搜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我”三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剪枝的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小作者三次走进桃园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2、师:你们对这三次进桃园哪一次最感兴趣,就去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最感兴趣?
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评析:巩固课文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按照学生的意愿来学习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
二、精读
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相关的段落,估计学生对春季进桃园会比较感兴趣)
(一)精读第四自然段
1、交流谈话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谁来说,你对哪次进桃园感兴趣,为什么?
生(1):我喜欢春季进桃园,因为春天的桃园很美。
生(2):我也喜欢春季进桃园,因为春天的桃园引来了无数的蜜蜂,我喜欢小蜜蜂。
生(3)春天里小朋友们都来了,很热闹。所以我喜欢。
………
2、启发想象
师:告诉你们吧,我呀特地从王大伯的桃园为大家拍摄了一部分景象,想看吗?(想)可是照片在冲洗的过程中出了点麻烦,我没能给大家带来。怎么办呢?同学们我有个办法,你们来猜想一下老师拍摄的景象好不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猜出来!
学生猜想
生(1):我想老师一定拍摄了红云片片的桃园。
师:你猜的可真准啊!
生(2):您拍摄的桃园的桃花一定美极了!
师:我还拍摄了很多镜头呢,有从远处拍的,近处拍的,高处拍的,等等。
生(3):老师拍了桃园的远景就像是晚霞一般。
生(4):从高处往下看,那桃园就像是一个花的澡堂,如果能在里面洗澡该多好呀!
(评析:教师的激趣方法越高超,教学效果就会越好,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既感到老师的问题简单,又感到新鲜有趣,这一环节巧妙的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氛围。我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这样激趣方法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互动,也为下一步的朗读作好了铺垫。)
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话说的都挺漂亮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这段文字读好?
学生练读
指名读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点评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你还对哪次进桃园感兴趣?为什么?
指名说
1、指导读好“我”的话: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又急又疑谁来读?
指名读
评价
2、过渡:面对我的疑问,王大伯是怎么说的?
齐读王大伯的话。
3、师提问:从王大伯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些粗壮的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师: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条?
生齐说:粗壮的
师:是吗?难道只要是粗壮的枝条就都要剪掉吗?
生再读课文
生:剪掉的是粗壮的而且不结果实的枝条。
(评析:“语文是读出来的。”这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同时读、思、议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书中达到目标。)
4、指导朗读
(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从王大伯的话中,知道那么多东西,真不简单,谁来读一读王大伯的话?
(关注弱势群体:我要找那个这堂课没举过手的同学)
(2)指名读。
(3)点评: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请你加上自己的理解用心的读读王大伯的话,你一定能读的非常棒!)
(4)再练
(5)指名读。
教师评价
(6)学生总结
剪枝的学问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呢?
全班交流
(评析:合作学习,生生、师生互动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本环节给学生提供合作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既增强了合作意识又增进了情感沟通,同时使他们能主动思考,大胆表达,善于倾听,共享成果。)
5、齐读王大伯的话,体会。
6、教师提问:听了王大伯的话,我将信将疑,小作者相信什么?怀疑什么?
生:他相信王大伯的桃园能获得大丰收。
师:他凭什么就相信呢?
生:因为课文中说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师:你真了不起,会联系上下文来回答问题。
(评析:教师的追问使得学生再次联系文本,问的是成功的。)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王大伯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必须要验证验证,好!我们就一起走进夏季桃园。
1、自由读课文
思考: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
师: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谁来说说?
生(1):王大伯的桃子获得了大丰收了
生(2):王大伯的桃子个个光鲜红润。
生(3):桃子结的可多了,都挂满了枝头。
2、齐读
“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来感受桃子的多和好
3、提问:当小作者看到这一切是又惊又喜,他为什么会吃惊呢?
指名说
(四)通读全文
师:小作者三个季节都在关注着王大伯的桃园,从冬季的疑惑,春季的盼望到夏季的又惊又喜终于相信了王大伯的话。请同学们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读,感受感受。
通读全文
(五)谈感受:读了课文,听了王大伯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想说的,想做的都可以谈,谁来说?
生:王大伯真不愧是种桃能手
生:我们家也有桃树,可桃子结的不好,学完了这篇课文,我要告诉爸爸剪枝的学问,让我们家的桃子也象王大伯的桃子一样又大又甜。
生:我要种一棵桃树和王大伯比赛,看谁结的桃子多
生:我真想到王大伯的桃园去摘几个桃子带来吃。
生:我想请问王大伯一个问题:桃子是毛多的有营养还是毛少的有营养?
……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升华情感,使学生内心感悟得到深层次的内化,真正做到“课已毕,趣犹存”。)
三、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学问,我希望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心生活,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善于思考的头脑去探索,你一定能成为生活中有学问的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告诉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学语文,树立大语文观,鼓励学生从课本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冬 剪枝
春 开花
夏 结桃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方法:
阅读法,发现法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文稿。
2、学生课前观察的一天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
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
2、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
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 请学生读1、2两段。
4、 评议。
5、 余下一段同桌读。(帮助伙伴纠正错误)
6、 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
7、 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
(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8、 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
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
(说体会,谈感想)
3、 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
4、 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
5、 交流自己的收获。
6、 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
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
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抄写19个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等词语。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并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悟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课前,同学们对课文已做好充分的预习,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5课《争论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展示读词并借用一下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打猎为生射雁充饥煮烤争论不休
老人评理两全其美抬头一看无影无踪
过渡:真好,故事讲的既简洁又完整。不过,要想把故事讲的既生动又形象,就要把兄弟俩争论的对话读好。对于读好人物对话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二、品读课文,指导读好对话。 (第三小节)
1、渗透朗读对话的方法。
预设:生1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生2要把文字读准、读对,把课文读流利了才能读好对话。
生3一边读一边想象兄弟俩争论的场面。
生4读好语气。师问:兄弟俩的语气相同吗?生:不同。
师小结:是呀,兄弟俩在对话时有着不同的语气。为什么不同?生:因为他们在争论。师: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种读书方法——如何读好不同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随机板书:不同语气
2、训练
(1)请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的第三小节。用直线标哥哥的话,用曲线标弟弟的话,看他们共有几次对话?(2次)
(2)同桌两人一人做哥,一人做弟,分角色练读一遍第一次对话。
3、展示指导读书预设效果
(1)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读谁像谁
生1组:读第一次对话。若没有读好
教师及时指导,告诉同学们,读哥哥的话时就把自己当成哥哥,读弟弟的话时就把自己当成弟弟。做到读谁像谁。
教师及时范读,大家都像老师这样来练一练第一次对话。
再找生1组同学读一读,进步了,读出了兄弟俩争论时的不同的语气。(及时表扬)
教师小结:真好,听了这位哥哥和这位弟弟的争论,好像是真的一样,同学们感觉怎样?掌声相送。
(2)指导读好第二次对话:关注提示语
过渡:是呀,到底是煮着好吃,还是烤着好吃呢?兄弟俩争的是越来越激烈了。谁来接着读这兄弟俩的第二次对话?
生2组:读第二次对话
师:他们读的怎样?(有点争论的语气)大家注意观察这次对话中,哥哥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话的?谁发现哪个词描写了哥哥说话时的语气?(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那弟弟又怎样?(很不服气)
(3)出示课件:图文对照会读的更好。请同学们看插图,仔细观察兄弟俩争论时的表情,你看出了什么?(争的激烈、快吵起来、快打起来了)眉、眼、嘴、手
我们让他们再争论一次好吗?生2组再次争论更激烈,进步了。(掌声)
师:真好,我发现咱三一班的同学,特别会观察,越来越会读书了。就像这样读对话时,注意了像“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这样的提示语,再结合插图,就读好人物对话。读出了人物不同的语气。
(4)同桌2人分角色练一遍。
师:看看哪两位同学,能像刚才那组同学读的一样好,甚至能超过他们?
(5)充分展示:指名两组同学来读第二次对话。
师总结方法:你们真棒,此刻,赵老师最想做的是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你们学会了读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书方法。要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一就要把自己当成那个人物,二要注意对话中的提示语,三要学会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变化。这些你们都做到了。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完整的读这段话。
4、师生合作,读第三小结。男生:哥哥女生:弟弟师:旁白
过渡:就这样兄弟俩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谁也不罢休,(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后来,又怎样了?谁来接着往下读?
三、感悟明理,拓展延伸
1、指名读4、5段。
2、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就这样1分钟,2分钟……10分钟过去了,你好像看到了——生1:他们还在争论。你好替他们担心。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子的'哥哥和弟弟?生2、生3……师:争论什么?生6:怎么吃大雁。师:有解决的办法了吗?生:两全其美,煮一半,烤一半。师:哎,真可惜呀,当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非得无影无踪了。知道了故事的结果,此刻,你想对这兄弟俩说些什么?
3、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教师及时点评并表扬。
4、那么,盛老师班上的同学有怎样的感想?指4名同学读一读。
随机板书: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5、学习双省略号的用法。
师:为什么用两个省略号?生先说——师总结:省略一段文字,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6、此时,盛老师听了同学们的话是怎样做的?齐读最后一段。
师: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的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理解“聚精会神、赞许”,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生:同学们说的感想非常好。(预设)生:同学们认真专心地听课。
生:同学们通过《争论的故事》,明白了抓住时机,不能浪费时间。
生: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不要只顾着争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先做起来。
7、师小结:同学们的感悟十分深刻,理解的非常正确,赵老师也要向大家投去赞许的目光,还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会感悟、会学习的孩子!
四、送名言
1、总结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争论的故事》,从中明白了做事要——抓住时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下面老师要送给大家几句名言,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想一想,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送名言。
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
——狄斯累利
良机只有一次,一旦错失,就再也得不到了。
——勃朗宁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的利用。
——巴尔扎克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你看那个最容易写错提醒大家。
烤评剖辩嫩键笨聚赞
2、教师范写(辩聚)——生描红——练习写2个(表扬:握姿、坐姿,对照课本生字,争取一个比一个好)——展示。
3、总结:同学们,书读的好,字也写的漂亮。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坚持每天下去,你一定会写的越来越好,甚至会成为中国的书法家的!加油!
六、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把《争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其实,生活中像这样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去书籍或网络上查阅。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毛遂自荐、的麦穗等故事。读后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读出不同的语气辩聚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串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爱我中华》视频,说说你认识片中哪些少数民族。
2、教师相机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
3、顺势切入。
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
二、新课学习
(一)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学课文:
画--要求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
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一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做好推荐一位组员的工作。
2、交流反馈:
(1)出示生字:推荐组员互相比赛读生字,其余学生做评委。
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2)认读新词: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生词。
自由准备后同桌互读。
(3)试读课文:指名读课文,正音。
提问:民族小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二)再读课文,欣赏朗读
1、学校那么美,你从书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你有感情地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2、学生再读课文,把认为美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来,并读一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2、教师着重指导“晨、静、装”。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认识了大青树下这所美丽的小学,感受到了各民族孩子学习生活的快乐幸福。
五、作业布置
1、认真书写生字词,做到规范整洁。
2、熟读课文,想一想大青树下的学校给你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导入新课
1、“捉蝴蝶”:把蝴蝶状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台摘卡片认读词语。
2、开火车读:教师任意抽一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评出优胜小组。
二、新课学习:朗读感悟,美读成诵
1、全班交流美句。教师随学生回答相机教学相关段落。
如第一段: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可以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来理解“鲜艳”。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可以进行想象说话,情境表演。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说过之后让学生演一演。
(3)早晨,从山坡上……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你仿佛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交流描述。
(4)你上学的第一天是怎么想的?
学生畅所欲言。
(5)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又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的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第三段: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引导学生体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心听讲。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也赶来看热闹。
如果你是“小鸟、松鼠、山狸”看到同学们玩会怎么想、怎么说?
第四段:
说说句中省略号的意思,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可以看出小作者对学校什么样的感情?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段话。
三、教师总结
这节课,通过抓重点语句和词语,在读中感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青树下这所美丽的小学,各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幸福地学习,体现了各民族的团结友爱。
四、作业布置
1、课文写得那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
2、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3、综合性学习:我们的课余生活。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画,还可以设计表格。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续写的相关知识;学习编写习作提纲;积累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明白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及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明白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读自悟、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续写的相关知识;学习编写习作提纲;积累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2、通过思维训练、创设情景、自主构思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明白怎么写,如何写好等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及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思维训练,认识“续写”。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句子,请你们发挥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出示扩句)
(1)春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啪”,花瓶打碎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春天的景物是什么样的?花瓶打碎和我有什么关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引导学生想象填充。
过渡:刚才我们是进行扩句训练,大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把句子补充完整。今天我们要完成的作文——续写形式跟扩句相似,不过有一定难度。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续写?(指名读)
出示:续写就是抓住“续”字,在原文的基础上想象和推测,接着原材料的故事情节延伸下去,直至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二、提炼要点,明确要求。
1.出示习作要求:
第一幅图:
同学A:“我上个星期过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
同学B:“我也刚满九岁,全家人一起给我庆祝了生日。”
同学们围在一起议论起自己的生日。
第二幅图:
李晓明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想:我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
第三幅图:
同学A对同学B说:“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一起为他庆祝生日吧……”
第四幅图:
结果会是什么呢?
以上是这幅图中提炼到的信息,即:只讲了事情的开头,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思考:从习作要求中你弄懂了什么?
2.教师引导归纳出示:
(1)范围:记事材料作文(给出开头,续写经过,结果)。
(2)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3)要求:展开想象;写清楚;写具体。
三、创设情景,师生续编故事。
1.谈话出示语言片断:(既然根据材料续编故事,那么我们就得弄清材料内容。)
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况,可是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应该怎么为他庆祝生日呢?……
2.研读材料:从这段话中,你了解了些什么?(四要素:时、地、人、事、起因)【板书:自己的生日】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准备生日】
结果又会怎样?【板书:庆祝生日】今天我们一起把故事编下去。
小结:在续写之前我们首先要【板书:理清线索】
3.师生口头共同续编故事。
(1)出示: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况,可是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应该怎么为他庆祝生日呢?
(过渡)在续写过程中,除了理清线索之外还要对发生的事情进行合理想象。
回过头来看,在叙述同学们打算为李晓明庆祝生日时,应该怎么对他说,又会怎么做呢?李晓明有什么反应?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2)出示:我们为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是靠自己还是在朋友及老师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其他同学呢?
(3)在续写时我们还要注意过渡和前后照应,使文章过渡就是紧扣前文的最后一句话,很自然地接上去。【板书:语意连贯】
(4)出示:常用的过渡方法有:
a.用一个句子过渡;
b.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
c.用提示语过渡。
(5)对于这件事,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6)试着给这个故事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过渡:刚才我们共同续编了一个故事,这只是一种情况,可能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请大家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根据材料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四、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出示讨论提示:
(1)我们为什么打算为李晓明庆祝生日。
(2)我们为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
(3)李晓明当时有什么反应?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4)结局如何。
(5)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习作:续写故事
续写指导
理清线索
语意连贯
合理想象
课时作业:
和同学交流自己写的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篇说一说。
课后反思:
省略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3、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5课《玩出了名堂》,首先,老师要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听写词语:显微镜、随意、调节、拜访。
同学们能认真写字真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2、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想想谁玩出了名堂?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
3、导入:列文虎克是怎样在玩中做成放大镜,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找寻答案。
二、探究感知
(一)首先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然后小组汇报交流。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列文虎克是怎样做成放大镜,又怎样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语句。
2、小组内读一读相关语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二)汇报交流。
1、列文虎克是怎样玩镜片,做成放大镜的?指名读相关语句。
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磨镜片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列文虎克一生一共磨制了400多个透镜,他会觉得磨镜片的过程枯燥吗?为什么?正因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不是三分钟热血,而是保持持久的兴趣,他才会磨了几十年镜片,多令人钦佩呀!让我们读出对他的钦佩之情吧。
同学们你们见过放大镜吗?你用放大镜观察过物体吗?想不想观察一下?下面小组合作观察,然后说说感受。
同学们并没有亲自去磨镜片,用放大镜去观察物体都会这么兴奋,那么列文虎克亲自磨放大镜,观察物体该有多兴奋呀!难怪他会对磨镜片这么感兴趣。
2、列文虎克用自己磨制的放大镜去观察物体,玩着玩着,他有了新想法,出示句子“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找学生接着读上面的句子。他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能想到这样的问题,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善于思考)
师生合作读句子。
有了新想法就可以了吗?还应该怎么办呢?(大胆实践)
出示句子“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指名读。他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情会怎样?指导学生读出兴奋,吃惊的语气。
如果你是列文虎克你还想去观察什么?想像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
模仿上面句子,用“啊,不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话。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观察多有趣呀!我们再带着兴奋、吃惊的心情读一读上面的句子。
可是,他用手长时间拿着两片放大镜去观察物体多不方便啊!他又有了新玩法,玩出了什么?再读发明显微镜的句子。(第四句)
你能用手演示显微镜吗?找一名学生读第四句话,其他学生演示。同学们演示得很好。
列文虎克终于玩出了名堂,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列文虎克一生制成了247架简易显微镜。由于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可以放大270倍的显微镜。我们来看一张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的图片。出示一张显微镜图片。
正是由于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后来人们才会不断改进,制成了各种显微镜。出示图片。你想对列文虎克说点什么?
列文虎克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把身边的各种物体观察个遍,玩着玩着,他又有了惊人的发现。这个惊人的发现是什么?指名读读勾画的句子。出示句子。
说说“小生命”、“小东西”、“居民”指什么?(微生物)“小人国”又指什么?(微观世界)
同学们想了解一下微生物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微生物。看资料袋内容。
我们再一起去“小人国”看看吧。看微生物图片。说感受。
微生物可真有趣,谁能再来读一读有关微生物的句子呢?
你们知道吗,一滴水里大约有几百万个微生物,人的口腔里有几千万,甚至上亿个微生物。列文虎克能发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你想对他说什么?(善于观察)
3、列文虎克真了不起!他玩出了名堂,而且玩出了大名堂。谁愿意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你从哪看出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学生汇报。
结合汇报理解“玩具”指什么?“居民”指什么?
结合汇报理解“千里迢迢”,用“千里迢迢”说一句话。
4、列文虎克在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震惊了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玩出了大名堂。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举中外名人玩出名堂的例子)
随意的玩就能玩出名堂吗?
列文虎克和那些科学家他们在玩中能取得成就,你觉得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看板书说)
把一自然段补充完整,读一读。
5、同学们平时也都爱玩,你们玩出名堂了吗?为什么?你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三、拓展:
1、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说一说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2、作业:写你在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四、课堂小结:
“玩”虽然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在玩中多观察、多思考,大胆实践,相信我们也会从中有发现、有创造。让我们都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让我们也能玩出名堂。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1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句体会寓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头饰。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顺势导入
1、你对自己的长相哪里最满意?为什么?
看看老师的左右手,哪只漂亮些?(左手)对,所以老师把漂亮的戒指也带在左手上。可左手右手各能做些什么事呢?(对比右手虽不好看,但比左手更有用处)
2、有只漂亮的梅花鹿也跟我们一样,对自己的模样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一起去书中认识认识这只梅花鹿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用开火车、请小老师等形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1~10段
1、文中的梅花鹿对自己的模样满意吗?它最喜欢自己的哪些部分,对自己的哪一部分最不满意?(自读、勾画、汇报)随机理解赞叹匀称赞不绝口欣赏陶醉等词。
2、指导朗读。在朗读中巩固赞叹赞不绝口欣赏陶醉等词的理解。
四、学习11~13段
1、出示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自读第11~13段,说说是指的什么?随机理解抱怨没精打采等词。
2、指导感情朗读。随机体会逼近犹豫挣脱拼命等词。
五、表演、复述
小组内完成,班内展示。
六、揭示寓意
1、看完同学们的表演,你对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课外阅读
介绍《伊索寓言》,请生进行课外阅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 认识“钥、匙”等12个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会写“扇、枚”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1.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
2.激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一定会有全新的感受。
3.板书课题:11.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
2. 出示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
(1) 翘舌音:扇(shàn)爽(shuǎng) 柿(shì)
(2) 后鼻韵母:粮(liáng) 杨(áng)
3. 让学生说说是如何记这些生字的?
4.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互相正音。
三、质疑
1.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
2.读词。
四、练习写生字
1.学习写生字、交流写法。
2.练习写生字。
3.抄写词语表中的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用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指导学生如何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学生的读,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了解如何将句子写生动、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春天的雨润物无声,夏日的雨给人带来一阵清凉,而秋天的雨则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一起来看:(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指导写“爽”字,读准多音字扇,和三个轻声。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指名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出示小诗))看!这几句话连起来像一首美丽的小诗,谁来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指一生读≈
这首诗就藏在我们的课文中,请同学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秋天的雨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生读。
2、反馈秋天的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指名学生说。
在我们的课文中,小作者也写了自己对秋雨的印象,请同学自读全文,把印象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
4、指名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并说说为什么?
三、重点感知: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
2、指名说。
3、第二节中这些漂亮的词语分别给了谁呢?请同学们大声读读第二小节,注意要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读清楚,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4、学习第二句
刚才老师听见许多同学喜欢读这两个句子:
出示句子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1)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结合图画,反复读这句话。
(2)刚才我们通过想象银杏树的叶子,把句子读活了,谁能结合想象读下面的句子,自己练一下。
(3)生练读。
(4)指名读。
(5)为什么把“飘哇飘哇”读这么慢?学习这种读书方法,想象画面,齐读这句话。
(6)谁还想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7)读关于田野、果树、菊花仙子的句子。
5、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课文用一个成语进行了概括。它是?请找出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我们把能概括整段文字的句子叫作中心句。
6、刚才我们随着蒙蒙秋雨,看到了银杏树、枫树、田野、果园、菊花都变得分外美丽。现在请一个同学跟配乐朗读,同学欣赏。
7、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吧,瞧 ,( )苹果像( ),( ),( )、( )像( ),( )。 同学们真能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秋天变得更美丽了。秋天的雨不愧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除了好看的颜色,秋天的雨还有好闻的气味和好听的声音呢!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并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生回答。
师:秋天的雨藏着哪些气味?(生答)这么香甜的气味,难怪小朋友的脚会被勾住。
3、齐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除了好闻的`气味,还有好听的声音呢!它们好象在告诉人们——冬天来了(生答)
小喜鹊,你在干什么——
小松鼠?——
大肚皮的小青蛙—
松柏爷爷——
连杨树、柳树也赶紧躲进树妈脚下。他们都在准备——(过冬了)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过渡:秋天的雨,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使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色,闻到了那香甜诱人的气味,还听到了充满关爱的声音。也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钥匙)
5、让我们把这丰收的喜悦,满天的欢乐用朗读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秋雨的脚步走进了美丽、神奇、又充满活力的秋天,秋天的雨——(出示每段开头一句组成的诗)同学们真会读书。在阅读中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快乐,体验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秋天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秋天的山、秋天的水、秋天的树等很多自然景色都很美,选择你喜欢的景物,仿照课文的方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颜色 气味 声音
钥匙 丰收 欢乐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颇有一些体会:
在第一课时,我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做到了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第二课时又在感受秋天美好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自由练读,在指导朗读时,则以点带面,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不同的自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二自然段采用分句理解朗读的方法,第三自然段则用“吃水果”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第三自然段则运用引读的方法,一篇课文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读得美,读得兴趣盎然,读得充满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中,还有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思,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教会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理解它。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画的树叶在黑板上进一步形象生动地理解了这一词语。从工具书的运用到分解词素,方法多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符合多样性的教学课堂。
另外,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时时感到,我会说,我会学。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处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你想怎样去读”“你喜欢哪一段“,自主的火花时时闪现,但自主的同时也不忘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过程与方法:
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读自悟、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1)组内交流。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三、课堂小结。
预测是阅读故事时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既会充分调动大家的阅读积极性,也会让大家阅读时更加仔细认真。但是预测有时也会有误差,我们在查找资料时,要注意这种方发是否通用。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典 基 础 阁 佳 盲 唐
课时作业:
书写生字。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运用词句段。
2、从“日积月累”中积累句子。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词句段运用。
1.读准加点的字音。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你能举个例子吗?
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3)指名朗读。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
(4)教师引导小结: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提示语在后,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5)拓展练习。
你能举个例子吗?
二、日积月累。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2.小组朗读。
3.师生对读,齐读。
4.看谁最先背下来。
5.背诵比赛。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多音字
带数字的成语
引号的用法
团结的力量和意义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省略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练习朗诵、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你见过一百多年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老屋之“老”)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
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3.教师配乐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三、朗读练习。
1.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暴、壁、晒”。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暴”是上下结构,注意“氺”不要写成“水”。
“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近的字“劈”注意区分。
“晒”左右结构,左面的“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板书设计: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洞 准 备 暴 墙 壁
饿 蜘 蛛 撞 饱 晒
课时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2、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在老屋身上发生的事情有哪些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你能说说老屋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屋为什么准备倒下去?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老屋存在的时间、老屋现在的样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讲述。
(3)老屋已经这么老了,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什么结果?你的预测和课文中所描述的一样吗?在朗读这一、二个自然段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
(4)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好评点,然后练习练习。
(5)指名朗读,最好对学生的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这是谁在和老屋说话?他和老屋说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
品读下列句子:
①“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猫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品质?
②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从加点的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做?
3.第六自然段。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4.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用笔画一画。
(2)有哪些小动物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他们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为什么?
5.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去做?
三、分角色朗读,现身表演,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选择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课堂上情景再现。
四、续写故事。
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按照文章的写法,想一想,写一写。
板书设计: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小猫 遇到了暴风雨
老母鸡 孵小鸡
蜘蛛 好饿助人为乐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5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指导“蔡”,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等词语。
2.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
3.揣摩人物的想法,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话朗读的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想法,明白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出示阅读资料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十分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厥”(类似于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了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肋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他和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
一、揭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齐读课题《扁鹊治病》。
二、初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字词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正音骨髓扎针(用针刺下去念“zhā”)男女生读骨髓肠胃皮肤(身体部位)扎针敷烫服汤药(治疗方法)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谁能用一句话更简炼地说)1+1 (蔡桓公生病了,扁鹊多次劝其治疗,他都不理睬,最后病死了。)
4、小结
①故事中有两个人,一人是扁鹊,是个名医,板书:名医另一个是蔡桓公,板书:蔡桓公,分解范写“蔡”字,正“桓”音,讲的是蔡桓公生了小病,扁鹊医,结果蔡桓公病死了。
②听着听着,你有什么想问吗?板书:?
三、认识名医
1、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扁鹊医术高明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2、交流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①从哪里看出来扁鹊医术高明?“站了一会儿,小病,发展”(变红)
②指名读(1+1) (就站了一会儿工夫;就知道其身上有小病,真是不简单!)齐读
③补充:望、闻、问、切四大诊法是由文中的扁鹊所创,被中医一直沿用至今。
这里用的是哪种方法?“望诊”
④积累词语:扁鹊在身边站了一会儿,就知道皮肤上有小病,不治,还知道会向体内发展,真了不起!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扁鹊的医术吗:(医术高明)医术精湛、出神入化、妙手回春、华佗再世(华佗是东汉末期的名医,在扁鹊之后。)文中还有句子说明扁鹊“望诊”功夫了得?
又过了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你从哪里看出来?说说自己的体会。“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文中还有哪句也写出了他医术高明?(同学可能觉得奇怪,扁鹊怎么跑了呢?他肯定有自己高明的见解,哪个句子也能看出扁鹊医术高明呢?)
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
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1、指名优同学读,听懂扁鹊的话了吗?
2、填表格,(学生拿出表格填)用字词填写。位置治疗方法治疗把握皮肤上敷能够(范例)皮肉之间肠胃里骨髓里
3、交流出示答案
4、看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治疗方法越来越难,治疗把握越来越小,直到无能为力,这就是一位名医,清楚知道什么能治,什么不能治,也清楚的知道什么病用什么方法治,这就是一位名医。擦去“?”
6、朗读练习接下来,让我分小组读这4句话。(第一分句——第一组;第二分句——第一二组;第三分句——第一二三组;第四分句——全部)读得非常好!
四、认识蔡桓公
1、扁鹊医术那么高明,他一心想为蔡桓公治病,但却遭到了蔡桓公的拒绝。大家回忆一下,在这个故事中蔡桓公拒绝了几次,(3次)我们一起来看看蔡桓公的3次拒绝。
蔡桓公说:身体不好——显示自己的高明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指名读1:谁来读第一次拒绝?(1+1+1蔡桓公此时相信他吗?谁能读出不相信)(我好着呢,一点病都没有!根本就不相信他!)
指名读2:第二句谁来?很不高兴,干脆就不予理睬;生气了,置之不理!
你们就是那位蔡桓公,你们面对扁鹊的劝告,你不高兴,不理睬,你心里怎么想的?指名读3:从你的表情就知道非常不高兴!你已经非常不高兴了,可是扁鹊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拜见、劝诫,你心里又在想什么?
2、扁鹊的劝告过渡:不难看出,蔡桓公一次比一次不开心,那扁鹊又是怎样劝他的呢?自由读读扁鹊的.三次劝告(出示)说说你的感受(扁鹊一次又一次的劝告,一心为蔡桓公好:真心为蔡桓公好啊!他一次比一次着急:因为病越来越严重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不管蔡桓公态度多么恶劣,扁鹊还是劝其治疗,对病人好:这就是一个医生高尚的医德啊!)同学们,这就是扁鹊几次三番苦口婆心的劝告,我们连起来读一遍。
3、分角色朗读:面对扁鹊的三次劝告,蔡桓公却依然无动于衷。来,让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让我们拿起书,女——扁鹊男—蔡桓公师—旁白小结:就这样,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扁鹊,最后病死了。他才44岁,多可惜啊!
五、理解寓意
临终前,浑身疼痛的蔡桓公,不禁回想起了扁鹊对他的殷殷劝诫,他心里会怎么想?读了故事,你想对蔡桓公说?请你选一个写一写
1、选一个写一写:(书上142页空白处)
临终前,蔡桓公心里会怎么想?
读了故事,我想对蔡桓公说?
①小病要及时治,小病不治酿成大病就来不及了,这就是防微杜渐啊!
②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③不管蔡桓公态度多么恶劣,扁鹊几次提醒,劝诫及时治病,可见医德高尚!
2、交流,随机板书:防微杜渐虚心纳忠言(积累:忠言逆耳利于行)
3、小结:(蔡桓公生的是小病,但他没有虚心接受扁鹊的劝诫,没有及时治疗,终究酿成了大病,最后就这样病死了。这就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啊)一个短短的寓言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这么多的道理,我想这就是寓言故事经久不衰的真正原因吧,课后有时间一定要多读读寓言故事!
3、推荐书籍
①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图片)
②中国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
六、作业布置
1、正确抄写生字
2、作业本(机动)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蔡桓公名医小病病死
防微杜渐虚心纳忠言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6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由地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学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有条理地写。
教学难点:
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让学生观察秋天,并画或者选一幅秋天的图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说说秋天的特征吗?
2、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写前指导
1、指导学生读语文书习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⑴、写前要先向同学介绍图画的内容;
⑵、写时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⑶、写好后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
⑷、展示和欣赏。
2、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请一学生将画的内容描述出来,教师指导写作的方法。
⑴、在学生叙述时,教师相机指导叙述的顺序。
⑵、请同学们评价他说的内容。并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
⑶、有意指导学生学会一些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先中间后四周,先整体后部分等等。
⑷、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跟在叙述图画时的顺序一样,将自己叙述的内容按顺序写下来。
⑸、教师抓住一学生叙述时的色彩、声音、想象的句子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⑹、出示范文指导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⑺、再指导学生想想刚才一学生叙述时有哪些是图画上没有的。然后指导学生在写看图作文时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实际的想象。
⑻、教师再抓住刚才学生发言时的好词佳句,先表扬他们,然后指导学生在写作时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
⑼、交流自己收集的好词佳句。
⑽、让他们说说哪些可以用进自己的习作。
⑾、教师说一词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然后将几个词板书后让学生说一段话,在说话时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
⑿、这时教师再让刚才叙述的同学将自己的图画再讲述一遍,并让所有的学生当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3、交流。
⑴、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画的内容跟同桌学生讲讲,互相提示、修改。
⑵、集体交流,评价并修改。
⑶、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学生写作。
学生开始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板书设计: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1、看图知中心
2、观察有顺序
3、写作有条理
4、用上好词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7
教学目标
1、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
2、了解同一个句子读法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3、学会给兴趣小组取响亮的名字,并能说出所取的名字所包含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发现一些成语的特点,并试着找找有这些特点的成语。
2、掌握句子的正确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下面的词语,说说都有什么特点?(PPT2)
干干净净明明白白日日夜夜清清楚楚
是非不分大同小异黑白分明吃里扒外
自给自足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由自在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些词语,看看它们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二、教学“词句段运用”
(一)词的运用
1、出示词语,生自由读词,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2、分组讨论: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说说自己的发现。
3、学生汇报词语特点:和人的身体有关
4、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如:心宽体胖手舞足蹈情同手足左膀右臂肝胆相照笨手笨脚目瞪口呆头重脚轻眉开眼笑咬牙切齿手足相残(PPT3)
5、选词说句。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探索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探究发现规律。】
(二)句的运用
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句子。(PPT4)
1、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这些句子,并讨论:这些句子应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交流: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小组代表读句子
4、师指导读,通过提问抓重读词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读。
如:第一句话是为了让妈妈相信“我”所说的话,所以应该强调“真的觉得”,这里应该重读;第二句话是为了强调他不懂书里的意思,所以应该强调“一点儿也不懂”,这里可以放缓速度且加重语气;第三句话是为了强调弄清楚梳理的道理的积极性,所以“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和“就是挨打也值得”应付放慢读的速度,加以突出强调。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讨论和交流感悟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5、练习读句子。(PPT5)
(1)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2)从明天起,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
(三)段的运用
1、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比如我喜欢游泳,喜欢美食。你们喜欢什么?说说看。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分组。
3、以现在的分组为单位,给你们的兴趣小组起一个名字,要求:
①名字能体现活动的特点。
②名字有个性,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4、开始活动,师巡视。
5、小组汇报所取的名字,并说说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什么?
6、比一比:集体讨论交流,看看哪个兴趣小组的名字最有意义、最响亮。
第三课时
完成《练习册》
教后思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8
教学目标:
1、认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的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孩子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出示气球的图片,提问:你最喜欢哪个气球?
2、有这样一个小男孩,面对五颜六色的气球,他却选择了一个黑色的。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小男孩,走进小故事——《自信》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纠错、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本课生词:基恩博士、一件事、肤色、货车、惊讶、能否、自信
随机读生词,开火车、小老师带读。
4、“自信”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故事中的'小男孩自信吗?不自信也就是——自卑。
三、精读课文,感受男孩的自卑
1、默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自卑?
默读提示:
默读课文第2、3、4自然段,想一想:
从哪而看出小男孩不自信?用——画出来。
2、交流:
A、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他羡慕地看着这几个小男孩嬉戏,但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儿,显得十分自卑。
B、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C、小男孩鼓起勇气回答:“我要一个黑色的。”
结合汇报进行朗读,读出男孩的自卑。
3、再读课文,男孩为什么会这么自卑?
交流:肤色很黑的、拖着残疾的腿,
4、补充美国种族歧视的资料,感悟自卑的缘由。
5、师:怪不得男孩会如此自卑,——生读“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
师:怪不得他走到老人身旁却——生读:“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四、感悟老人的话
1、黑色的气球升空了,这时候老人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了一番话。读读剩下的段落,老人说了些什么?自由读5、6段。
2、交流
出示老人的话。你读懂了些什么?
(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本质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形式是非本质的,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是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3、你觉得老人说的对吗?
五、拓展
1、你知道因为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吗?交流。教师出示:(小泽征儿、尼克松的例子)
2、读了课文你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15、自信
气球--人
升起--成功
氢气--自信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19
【教学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齐读课题。
2、说说什么是“沉默”、“可贵”?(沉默就是不说话;可贵:宝贵、珍贵)
3、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是因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
过渡:刚刚同学们的疑问,也是老师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解决我们的疑问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和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示出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纠正读音:“霎”“稚”“拙”为翘舌音;“烦”“犯”为前鼻音;蕴,读yùn,不读wēn
(2)同桌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重点识记“顾、缓、稚、蕴、霎”。
组词:照顾
形近字(换偏旁):暖-缓、维-稚、
归类识字:雪、霜、雷、霎
(3)你还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稚拙:幼稚笨拙。
(4)小结:同学们真棒,自己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后师生评价读书情况)
主要内容:在一节课上,老师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
A、小组合作学习。
B、全班交流。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15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16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第三段:(17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能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4)小结:看来同学们都会提出问题了,很了不起,课下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书上,下节课,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相信你们在认真学习课文后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大家写好字应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
“贺”的下半部是“贝”。
“顾”“烦”右边是“页”。
“迅”“速”“达”,有相同偏旁“之。“迅”的笔顺,“速”的“束”捺变成点,“达”的“大”捺变成点。
“恰”“犯”“议”结构上都是左小右大,书写时应多加注意;
“稚”和“享”字应注意各部分的比例。
“复”的书写“日”和“暖”的“日”不同。
“享”与“亨”比较区别。
3、师范写,学生书写练习。(注意写字的姿势)
4、作业展示评议。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 2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生词意思。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课前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课文后大家知不知道,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
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
4、理解词义: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困难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主意。
骤然:突然。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
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
(出示:“说也奇怪……”)
(9)英子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那就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英子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第一段。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英子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英子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子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英子怎样了?
出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
齐读。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英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英子上了中学,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
板书设计:
掌声
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
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的英子:快乐游戏跳舞(开朗)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只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英子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抓住了本文的主干。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03-17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01-31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02-27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3-11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01-06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2-08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2-02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教案11-14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园地一》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