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

时间:2023-03-23 12:39:1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和10元的币值与数字对应;

  2、币值的换算;

  3、书记符号与钱币的对应;

  4、常规培养:养成不乱花钱,懂得储蓄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0纸币、1元硬币(打印多份硬币)、存钱罐、蜡笔、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1、认识1元硬币币值和外观图案今天啊,许老师带来了个神奇的百宝盒,它里面装着个神秘的东西--出示盒子(用口令变出来)我们一起来喊口令:咕噜咕噜,变变变。(是一个漂亮的存钱罐)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存钱罐)里面装着什么!(硬币或纸币)老师要把它给变出来(摇出1元硬币)看看这是什么呢?(1元硬币);老师现在要把1元硬币给变大"变、变、变"(出示硬币正反面的打印图)幼儿认知1元的币值和外观。

  小结:1元币的币面上有个元字,而且上面有朵菊花。

  2、认识10元纸币币值和外观图案(出示10元纸币)小朋友观察这是几元钱?(10元)、老师再把纸张纸币变大给大家看清楚"变、变、变";你是怎么看出它是10元的?(幼儿讨论回答)小结:10元纸币的纸面上有个数字10和元字、背面图案是长江三峡图。

  (二)情境海报讨论

  1、一张10元纸币,可以换多少个1元硬币?(10个)(幼儿说对后,教师在黑板上做好币值的记录,10元=10个1元)

  2、小动物们也存了很多很多的钱,观察并说一说,穿橙色衣服的青蛙面前放着多少钱?(10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3、那穿蓝色衣服的松鼠有多少钱?(两张10合起来就是20元)

  4、穿绿色衣服的松鼠面前放着多少钱?(1元硬币)

  5、在牛老师旁边的小猴有多少钱?(6元)

  6、穿粉红色衣服的小老虎桌子上放着多少元?(11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7、邀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从老师的篮子里取出和它一样多的钱。

  (10元纸币和一元硬币合起来是11元,1元硬币和10元纸币合起来也是11元)

  小结:我们做个不乱花钱的好孩子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零花钱有没有存起来呢!我们要把零花钱存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取出来,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师幼互动、幼儿操作认识关于钱币符号。

  1、(出示1元钱币符号)小朋友见过这个符号?这个符号叫钱币符号。

  2、两个钱币符号表示多少元呢?(两元)。三元钱要用几个钱币符号表示……

  3、购买此物品需要多少钱?(幼儿逐一观察)然后在左边方框里数一数有几个钱币符号,再在右边方框中找到相应币值的钱币连线。(以下题目同样方法操作)

  小结:操作中幼儿的情况。

  (四)延伸活动:

  《购物》游戏请小朋友轻轻地坐在绿色线上。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物品卡片贴在两个大黑板上。幼儿每人一张卡片,卡上有硬币的数量,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币值购买写着相应价格的物品。

  注:不多不少,每人的币值只能用一次,只能买相应价格的物品,看谁又快又准确完成任务。

  活动反思:

  本节课学习内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教材主题图,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本节课的`亮点:

  1、呈现主题图,让学生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要爱护人民币。

  2、通过儿歌《一分钱》让学生加深对一分钱的认识,活跃课堂气氛。

  3、课堂纪律较好,学生积极发言,注意力集中。

  本节课的不足:

  1、学生回答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2、让更多的学生讨论、发言,真正参与数学课堂。

  3、让学生知道要爱护人民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课的教育机智: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让学生观察1元、5角、1角的人民币,直观性强。通过儿歌,调动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的改进之处: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时,给学生留充分的思考时间,让更多的学生说一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练习题的设计层次性要强,紧扣教学重难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亮点继续保持,改进不足,让孩子们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和10元的币值与数字对应;

  2、币值的换算;

  3、书记符号与钱币的对应;

  4、常规培养:养成不乱花钱,懂得储蓄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6.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二、活动准备:

  10纸币、1元硬币(打印多份硬币)、存钱罐、蜡笔、操作册。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1、认识1元硬币币值和外观图案今天啊,许老师带来了个神奇的百宝盒,它里面装着个神秘的东西--出示盒子(用口令变出来)我们一起来喊口令:咕噜咕噜,变变变。(是一个漂亮的存钱罐)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存钱罐)里面装着什么!(硬币或纸币)老师要把它给变出来(摇出1元硬币)看看这是什么呢?(1元硬币);老师现在要把1元硬币给变大"变、变、变"(出示硬币正反面的打印图)幼儿认知1元的币值和外观。

  小结:1元币的币面上有个元字,而且上面有朵菊花。

  2、认识10元纸币币值和外观图案(出示10元纸币)小朋友观察这是几元钱?(10元)、老师再把纸张纸币变大给大家看清楚"变、变、变";你是怎么看出它是10元的'?(幼儿讨论回答)小结:10元纸币的纸面上有个数字10和元字、背面图案是长江三峡图。

  (二)情境海报讨论1、一张10元纸币,可以换多少个1元硬币?(10个)(幼儿说对后,教师在黑板上做好币值的记录,10元=10个1元)2、小动物们也存了很多很多的钱,观察并说一说,穿橙色衣服的青蛙面前放着多少钱?(10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3、那穿蓝色衣服的松鼠有多少钱?(两张10合起来就是20元)4、穿绿色衣服的松鼠面前放着多少钱?(1元硬币)5、在牛老师旁边的小猴有多少钱?(6元)6、穿粉红色衣服的小老虎桌子上放着多少元?(11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7、邀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从老师的篮子里取出和它一样多的钱。

  (10元纸币和一元硬币合起来是11元,1元硬币和10元纸币合起来也是11元)小结:我们做个不乱花钱的好孩子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零花钱有没有存起来呢!我们要把零花钱存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取出来,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师幼互动、幼儿操作认识关于钱币符号。

  1、(出示1元钱币符号)小朋友见过这个符号?这个符号叫钱币符号。

  2、两个钱币符号表示多少元呢?(两元)。三元钱要用几个钱币符号表示……3、购买此物品需要多少钱?(幼儿逐一观察)然后在左边方框里数一数有几个钱币符号,再在右边方框中找到相应币值的钱币连线。(以下题目同样方法操作)小结:操作中幼儿的情况。

  (四)延伸活动:《购物》游戏请小朋友轻轻地坐在绿色线上。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物品卡片贴在两个大黑板上。幼儿每人一张卡片,卡上有硬币的数量,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币值购买写着相应价格的物品。

  注:不多不少,每人的币值只能用一次,只能买相应价格的物品,看谁又快又准确完成任务。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3

  设计意图

  钱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认识钱币是生存的基本,在学习《9的加减》的基础上让幼儿自身投入到钱币的买卖游戏,进一步来学习《10的.组成》这堂课。

  活动目标:

  1、会说出自家附近的景象(或商店、物品)。

  2、可以分辨两种以上的钱币。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讨论:“你的家附近有什么?”“有什么商店?”(可画成图画)

  2、买卖游戏:

  小朋友当钱币,男生每人代表2元,每个女生则为1员,由老师当杂货店老板。

  (1)、请小朋友随着老师的铃鼓声音自由走动,当铃鼓声停止时,老板会问:“要买什么?”

  小朋友回答:“糖果(或其它答案)”

  老板:“一包糖果要5元。”

  小朋友必须凑齐5元的组合,例:2个男生加1个女生,或5个女生一组,凑足钱数后的那一组立刻蹲下来。

  (2)、玩一会儿以后,请一位小朋友当老板,老师则加入幼儿行列。每次买的金额总数勿超过10元。

  3、认识各种钱币

  (1)、硬币:1角、5角、1元。

  (2)、纸币:1、2、10、20、50、100元。

  (3)、硬币、纸币混合做比较。

  4、全班制作糖果

  (1)、玻璃纸糖果

  (2)、蜡光纸糖果

  活动延伸

  本活动的作品可延为“糖果店”主题(开店卖糖果)。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4

  设计意图

  钱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认识钱币是生存的基本,在学习《9的加减》的基础上让幼儿自身投入到钱币的买卖游戏,进一步来学习《10的组成》这堂课。

  活动目标:

  1、会说出自家附近的景象(或商店、物品)。

  2、可以分辨两种以上的钱币。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讨论:“你的`家附近有什么?”“有什么商店?”(可画成图画)

  2、买卖游戏:

  小朋友当钱币,男生每人代表2元,每个女生则为1员,由老师当杂货店老板。

  (1)、请小朋友随着老师的铃鼓声音自由走动,当铃鼓声停止时,老板会问:“要买什么?”

  小朋友回答:“糖果(或其它答案)”

  老板:“一包糖果要5元。”

  小朋友必须凑齐5元的组合,例:2个男生加1个女生,或5个女生一组,凑足钱数后的那一组立刻蹲下来。

  (2)、玩一会儿以后,请一位小朋友当老板,老师则加入幼儿行列。每次买的金额总数勿超过10元。

  3、认识各种钱币

  (1)、硬币:1角、5角、1元。

  (2)、纸币:1、2、10、20、50、100元。

  (3)、硬币、纸币混合做比较。

  4、全班制作糖果

  (1)、玻璃纸糖果

  (2)、蜡光纸糖果

  活动延伸

  本活动的作品可延为“糖果店”主题(开店卖糖果)。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5

  活动设计背景

  钱币虽然不是幼儿每天要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设计这样的活动,能有计划地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幼儿尝试把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戏之中,不断丰富经验促进能力提高。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运用不同策略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3、能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大胆尝试10以内面值钱币支取的不同策略。

  教学难点:启发和引导幼儿尝试把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戏之中。

  活动准备

  学具……个人操作材料人民币替代玩具,同色数卡5两张、2五张、1十张

  同组幼儿玩具不同色

  教具……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若干,

  大数卡,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投影各面值钱币,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人民币。

  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比这小的钱币还有什么?

  小结:我们中国只有1、2、5,10、20、50,100这几个数字面值的钱币。不管你要多少钱都要由这几个数来组合。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10以内面值钱币支取的不同策略。

  教师提示:我们来玩小银行游戏,你们做银行职员,老师来取钱,试试看你们能否让顾客满意。

  游戏形式:教师出数卡,表示要取多少钱,幼儿用自己的操作材料在面自己前摆放。你用哪几张钱币组合成顾客想要取的钱数?

  (1)引导幼儿观察同伴间有没有不同方法,正确吗?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玩具摆出不同的取钱策略。

  (3)同组幼儿讨论摆放出各种不同的取钱策略,越多越好。

  3、幼儿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教师提示:下面我们来开银行,我们自由组合三到四人,玩具合并在一起,银行柜台可以用桌子或椅子来代替,场地和角色大家商量,可以轮流做银行职员和顾客。

  游戏形式:幼儿分组,自主游戏。

  教师指导:

  (1)对能力强的幼儿,启发他们分类整理钱币,以提高操作效率。

  (2)在玩具充足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尝试10以外的取钱额度。

  4、总结讲评。

  ( (1)宣传教师指导中幼儿成功的尝试。

  (2)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大胆运用和尝试。

  活动反思:

  钱币虽然不是幼儿每天要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设计这样的`活动,能有计划地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幼儿尝试把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戏之中,不断丰富经验促进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动的设计并不令人满意,原因一,活动形式的设计以个别演示、集体讨论、自己记录的方式,游戏性不强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操作活动以个人书面的形式,教师不能快速有效给予帮助,也将影响教学效果。原因二,探索钱币的不同兑换策略,限定兑换7元钱,过于死板,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以数字、符号等方式记录策略,增加了幼儿的思维难度,也没有考虑幼儿间个体的差异性。

  本次活动设计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框架;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为原则;以提升幼儿自身能力为大目标。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活动的第一环节,保留了原活动中较好的提问,提示幼儿关注1、2、5这几个数字在钱币中的重要用途。活动的第二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学具的提供保证了幼儿个体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独立摆弄操作及尝试。同组不同色的材料要求,方便幼儿的观察和相互启发。幼儿操作材料数量的设定,包揽了10以内所有面值钱币的不同组合。三个层次的安排,提示了教师教学难点的突破步骤,以及阶段目标的把握。活动的第三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目的不在于用的多用的好,而在于大胆得用,合作的好。教师的指导应结合幼儿个体的差异,游戏中突出的问题。指导提示是不出基本问题情况下的提升要求,实施者应灵活把握。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02-22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钱币7篇02-22

大班数学认识钱币教案含反思03-23

大班数学钱币教案03-23

大班数学教案0的认识教案03-1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球体》09-29

认识球体大班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0的认识》03-30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