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病梅馆记》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2、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3、掌握、积累“使”“病”“解”“本”“穷”等文言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复习使动用法。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脚本):
一、课前营造气氛
(CAI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梅花》,画面中一组梅花在背景中移动。)
二、导入
(CAI一幅梅花的画面,配以文字说明:梅,落叶乔木或落叶灌木,性耐寒,因而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又与兰、竹、菊合称“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中荣膺榜首,被誉为“花魁”。)
(CAI显示盆栽梅花与土栽梅花的比较图)请同学们从审美的角度说说对画面上不同梅花的感受。(学生应该说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
在今天,园艺师们创造的包括梅花在内的盆栽艺术点缀了我们的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但是,在晚清,却有一人视这种“艺术”为扼杀天性的举动,并专门写下一篇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病梅馆记》(板书课题)(CAI梅馆,作者简介)
三、明确学习目标(CAI显示,教师读出来)
为达到这几个学习目标,本堂课我们将采用“诵读—积累—领悟—表达”的四步法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诵读—积累—领悟—表达)
四、诵读
1.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诵读时必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要读出语气。下面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以上三个要领,并划出理解有困难的文言词语。(CAI配乐朗诵)
2.我来检查一下听读的效果。
(1)生字的读音(CAI显示读音,解释)
(2)分清句读,把握朗读节奏(CAI显示练习)
3.下面同学们根据诵读的三个要领,自由朗诵,所谓“自由”就是你觉得怎样读感觉好就怎样读,把声音放出来。朗诵时进一步发现问题,呆会儿提出来讨论。我给大家配一段音乐。
(学生朗诵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读完后,稍加评点。)
五、积累
1.现在请同学们把在书上划出来的.理解有困难的词语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请1、2小组的同学提第一自然段中的问题,第3组的同学提第二自然段中的问题,第4组的同学提第三自然中的问题。(CAI即时显示文句详解)
2.我们发现文中有两个虚词“之”“以”出现得比较多,我们做两道练习来巩固一下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1)CAI显示“之”的练习题及答案。
(2)CAI显示“以”的用示练习题及答案。
3.另外,本文实词的使动用法也较多,请同学们找出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
(让学生找1分钟,然后CAI显示使动用法的练习题)
六、领悟
前面我们提到在本文中龚自珍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我们一般的审美取向不同,我们认为是“艺术创造”的东西,作者却认为是在扼杀天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分析来解答这个问题吧。(CAI显示文章内容分析)
其实,如果我们运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就能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了。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后期,封建统治日趋腐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者扼杀人才、禁勉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统治者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病梅馆记》就写作于这样一个时代。
文章中的“梅”的意义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了,它象征着什么呢?(学生回答:人才)那么相应地,文人画士及他们的品梅观等分别象征什么呢?(CAI显示)
我们看到,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呢?(CAI托物言志)。
(CAI显示文章思想内容的小结及《己亥杂诗》)
七、表达
托物言志这种写法可以使要表达的意思既含蓄又深刻,避免空发议论,为众多的写家所采用。本文借“梅”这一意象,寄托深意,假如现在要求同学们借“荷”来写意,那么你将借此抒发怎样的情怀呢?(CAI显示荷花的画面)
托物言志,咏物抒情,要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例如花草之类,或抓住外部形态,或瞄准其生活习性。《爱莲说》及我们上学期所学《荷塘月色》,都抓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点,表达洁身自好的情操。
课后如有兴趣,可就松树或菊花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练笔文章。(CAI显示画面)
八、朗诵课文(CAI)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⒈联系有关背景材料研读课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⒉分析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⒉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翻译课文
⒊置疑解难并归纳文言知识点
四、课文分析
㈠析“病梅”
⒈作者为什么要辟“病梅馆”?
明确: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 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⒉“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哪些人是罪魁祸首呢?
明确:
① 文人画士――品梅标准:曲→欹→疏
② 鬻梅者――摧残梅花:斫→养→删→夭→锄→遏
⒊目睹梅花的病态,作者内心感到万分悲痛,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
现象,作者是什么表现?请用三个字来概括。
明确:泣→疗→贮
⒋作者是怎样疗梅的?具体措施怎样?
明确:纵→顺→毁→埋→解→复→全→贮
作者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
㈡析“托物言志、借梅议政”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咏史》这样写道:“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这样的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重大的政治主题。下面展开讨论并完成表格内的有关内容,具体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表层意
言外意(比喻意)
梅
人才
病梅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
斫、删、夭、锄、遏、养
统治者对刚正廉洁人才的粗暴排斥
人才遭到严重钳制
新生力量惨遭扼杀
忠良耿直之士咱到清洗
蛮横遏制、压抑人才蓬勃的朝气
统治阶级豢养、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恶之心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五、全文小结
本文以“病梅”为话题,以“疗梅”为中心,针对的则是人才问题。表面上文章句句说梅,实际上以梅喻人议政,强烈要求改革政治,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打破严酷思想,追求个性解放。近代·王文濡《续古文观止》卷五评:“清代文法繁重,束缚人民,无微不至,而民益病。正直而守法者,一不自检,易触刑网。邪曲而玩法者,反得逍遥于法外。文似有感而作,姑借病梅以鸣不平。”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s)人,号定(n)。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方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1)结合句子理解“以”、“则”、“之”、“其”四个虚词。
(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顺”四个活用的实词。
(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
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斫其正,养其旁条
⑥既泣之三日
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⑨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理解
[教法]设疑提问,启发谈话为主。
[要求]①逐段理解文章的表层内容。
②在《己亥杂诗》与课文的对比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设问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板书:斫养删夭锄遏)
【设问2】为什么有人会将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让其赚大钱呢?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是什么?请作最简要的回答。
——因为
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板书:绳夭病)
[按]此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此文人画士……以其智力为也”两句意思,教师在引导学生作答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江浙之梅皆病”恶果的产生是由于“鬻梅者”制造病梅“以求重价”的行为所致,而“鬻梅者”制造病梅的原因则是由于文人画士的偏嗜病梅——这就是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
【设问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或”字怎么解释?谁能对此作大胆的推测?
——有的人。可能是一般人,也可能是居高位者,甚至是统治者。不然何以使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并以之为尚?
[按]通过此问必须启发学生明确:封建统治者的品梅标准或说是“孤癖之隐才是产生江浙之梅皆病”的根本原因。显见,作者的影射对象之所在。
【设问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请用三个字来概括,看谁说的准确?
——泣疗贮(板书)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设问5】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一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板书:社会作者)
【设问6】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板书)
[按]此问旨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设问7】正因为作者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又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按]读此两句意在体会抒情句的特点,并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到作者的《己亥杂诗》,并在课堂上吟诵该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教师强调:课文和诗表达了相近的主题,这就是作者对清朝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重点学习了四个虚词、四个实词,理解了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并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这就是我的在第一段的学习中所采用的“执果索因”阅读法,希望大家下去能逐渐地掌握它,运用它。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将本课所学的虚词、实词整理在笔记本上。
2、思考并完成课后一、二、三各题。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 篇5
自读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延伸目标:启示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具体自读过程:
一、说“梅”。
问:“梅”在你的思想中是以怎样的形象存在的?或,梅在你的观念里代表何种精神?(引导学生想想说说——不畏艰险、与众不同、坚强、忠贞、美丽等。)
二、观“梅”。
投影显示以下文字资料以及各种各样的梅图,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梅”审美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抓住关键词,如:斜斜、横斜、疏影等,想象梅树的形态;然后通过欣赏名家梅图,体会“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特点:曲、欹、疏。)
三、读《病梅馆记》,在解决字、词、句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几题。
1.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2.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一行动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
3.联系时代背景,再领悟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四、扩张阅读:
材料一:(略)
[阅读提示]:以上各诗中,作者各自寄寓“梅”怎样的精神?
材料二:[略]
[阅读提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和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有相似之处吗?(参考解说略)
案例评析:在这个理解过程中,教师首先能充分给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并且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创新思维的机会,引导他们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很好的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02-23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01-12
高中语文《病梅馆记》教案10-26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6篇01-12
病梅馆记语文教案(6篇)01-12
《病梅馆记》读后感03-22
窃读记语文教案02-15
变形记语文教案01-14
核舟记语文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