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 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藏族的文化。
二、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嚢樽啵桓丛拥矫扛鼋巧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2.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师: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读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自由读17和18
教案《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藏戏》教案》,来自网!
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师生共同交流小组讨论成果: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教师小结:
师:我们祖国的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它们各自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六、课后拓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藏戏的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家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剧种,查询有关的资料,了解这种戏剧的形成,体会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写一篇说明文,尽量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关键语句,反复诵读鉴赏、品评、积累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体验;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关爱他人、关爱生灵的优良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文本对话:通过词、句的品读,分析诺尼和玛克的心理,感受作者所要塑造的形象和要表达的感情;
与心灵对话:探讨小说的主题,感悟爱的力量,人性的良善;可能的话,联系到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图片)在众多的动物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
而在遥远的地球北极,茫茫冰雪世界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与狗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有谁能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吗?(请生谈)
在北极地区土生土长的爱斯基摩犬,能适应零下40℃以下的严寒,顶风冒雪拉着雪橇在冰原上飞驰。它是人类的得力助手,是严寒地带既积极又勤力的工作犬。爱斯基摩人为每一条雪橇犬都起了一个名字。有名字意味着平等,这是因为狗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浮冰上》,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地球北极地带一个少年和一条爱斯基摩犬的故事。请打开课文《浮冰上》。
二、文本对话(感受、分析)
1.结合文本,初谈体会。
师:读了此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品读关键句,把握人物情感。
(1) 找到句子。师:不少同学都感受到了诺尼对玛克的爱。如果让你把握文中直接表达诺尼对玛克的爱的语句,你会把握哪句句子?
(个别读——划——齐读):“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冷又饿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
(2) 挖掘文本。
为什么说“又冷又饿的夜晚”?——”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第三天的晚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玛克”。
——“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再也没有”,“只留下”,被困漂浮的冰山上饥寒交迫已三天,死亡威胁着他们。诺尼迫不得已想到了自己忠实的伙伴——玛克,交代诺尼杀犬乃万不得已却也是情理之中。
“爱”与“又冷又饿”与“阵痛”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要这样写?
——面临死亡绝境是真,但对犬的爱也是真。这是一道二难选择题。
——铺设情境(请生朗读ppt的内容)
3.合作学习,分析诺尼复杂的心理过程。
师:诺尼在是否要杀玛克这一问题上是非常矛盾的,他经过了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
ppt出示:
1.诺尼几次下决心杀犬?
2.你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他这一矛盾心理的呢?请划出并加以分析讨论。
3.在课文中划出反映诺尼心理变化的关键词语。
交流,板书:
诺尼不忍——痛恨——痛苦祈祷
真真实实爱头靠头
生灵玛克迟疑——恐惧——痛苦舔
品读关键句子:
“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诺尼为何而哭?这是怎样的泪水?
这是的泪水?(幸福,悲伤,无奈,愧疚,悔恨,感动,彼此信任,彼此互爱)
(生结合文本谈,读)
小刀——线索。
三、与心灵对话(感悟,交流)
师:现在,我们学了此文后,你感受最深,或者,困惑最大的又是什么?
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诺尼,最终选择放弃了。这合理吗?
为一条狗而选择放弃自己生命的希望,值得吗?
难道他不尊重、不爱惜生命吗?
爱斯基摩人也爱自己的犬,可不是在危急关头照样杀犬充饥吗?
人在面对生存危机时,可能会怎样?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彼此的互爱
——正是因为他珍爱生命的表现
——诺尼的心中,狗与人是平等的。“有血有肉的生灵”(生灵:意指人,在诺尼心中,狗也是一条生命)
——忠实(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种物种能有像人和狗那样的生存关系)
四、结束语
爱与生命同在,爱与万物共存。倘若把生命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爱则使她赋有活力,躯干挺拔,青枝绿叶。这让人想起了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亲情、友情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生命中倘若没有爱没有情感,那生命又有何意义呢?
课后记:
《浮冰上》是一篇很好的质疑课范文,就整篇文章看,可质疑的地方有许多。而我选择它作为公开课的文本,主要因为,它与《“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样,人文气息浓郁,作者都试图通过小说人物的描写,刻画,表达对人性的探索。而且它的欣赏价值不仅包含了课文所体现的人与动物的爱,还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爱。因此,诺尼与爱斯基摩犬之间超越生死的爱也就成为了整堂课的亮点和高潮。
这节课,我试图创设情景,合作学习,课堂讨论,通过朗读等形式不断品读文本,刺激学生思考,激起求知欲。然而,激活课堂,并不完全在于教师如何教活,还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和诱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此,我还需作进一步的努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感谢社区服务者
2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观察周围不同人的劳动,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劳动者。
[智育目标]:
1.了解不同人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并感谢他们。
2.通过观察、了解、访问身边的劳动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观察、了解、访问身边的劳动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尊重并感谢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社区内的各种服务者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尊重社区服务者并感谢他们。
教学准备
有关社区服务者的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学生活动设计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我们生活的社区是个大家园,社区内有很多服务者,你知道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吗?你了解他们吗?
(讲授新课)
板书 一、为我们提供方便的人们
提问 你知道你所在的社区都有哪些便民店吗?他们都是提供什么服务的?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提问 除了书中提到的便民店,你还知道有哪些便民店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社区内还有修鞋店、修表店、配钥匙店、废品回收站等等很多便民店,这些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们,为我们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社区环境而辛勤地工作着,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大家和社会的尊重。人们的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提问 你知道废品回收站吗?回收废品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物质的回收和再利用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既能促进环保又能节约资源,是一件利国又利民的好事。
承接 每天清晨,人们还在熟睡中,是谁把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为我们创造了舒适的环境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社区的环卫工人每天辛勤地工作着,把我们的社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创造了舒适的环境。
活动 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社区服务者的。
小结 这些社区服务者为了给我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勤劳地工作着,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感激他们为社区所作的一切。
过渡 城市社区有如此多的社区服务者,那么农村社区有没有呢?
活动 学生分小组讨论,谈谈农村社区是否有社区服务者,如果有,都提供了哪些劳动。
小结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与城市的人们一样,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服务,例如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生活解决不了的困难,都能得到社区服务中心的帮助,它们被称为“农民的致富中心”。通过这些服务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社区的服务者的劳动,不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服务者的劳动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为我们创造了舒适的社区环境。他们的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懂得尊重并感激他们的劳动。
第2课时
(课堂导入)
社区里有很多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劳动者,那么,还有其他方面的服务者吗?
(讲授新课)
板书 二、为社区安全服务的人们
提问 当你在社区内遇到危险和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社区里有保安人员和社区民警,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安全的保障;社区里居住的退休人员,他们是社区治安保卫积极分子,义务为我们的安全服务。
提问 你知道你所在社区派出所的位置和功能吗?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社区派出所一般都有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值班,维护社区的安全。你一定要记住自己生活社区的派出所的电话,做到“有困难,找民警”。你可以回家后,调查一些社区治安的信息,并向自己的家人汇报,把与民警联系的电话号码写在家里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以便急需时使用。
承接 你已经知道了社区派出所的位置、电话和功能,那么你知道他们的工作情况如何吗?
案例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社区警长唐积桐。
这些年,不论刮风下雨,唐积桐每晚都坚持到社区里转上几圈,有时一直到深夜。要是发现谁家的门没关好,老唐就喊一声主人的名字,让他把门关紧;要是发现有什么情况,老唐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平时,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主人不重视防盗,他都不忘提醒几句。有一次,老唐在东升路十一巷巡查时,发现有辆黑色摩托车停在门口,没有上锁。他好不容易敲开车主家的门,却得了开门的小伙子一句“烦死了,还让不让人休息”的呵斥。对此,老唐也早已习以为常,他耐着性子同那个小伙子谈起防盗的常识,直到他心服口服。当老唐帮他将摩托车推进了院子,那小伙子终于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声说“感谢”。
阅读 教材P.53材料“王奶奶笑了”。
活动 谈谈自己对社区保安人员和社区民警的认识。
小结 社区里的治安人员和民警的工作非常辛苦,我们要尊重和感激他们的劳动,同时也要增加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居家生活一定要注意自我安全的保护。
板书 三、提供文化服务的人们
讲述 社区里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了,生活的富裕带来了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追求,涌现出了许多社区的文化使者。
提问 你知道所在社区有哪些文化场所吗?这些设施和服务的`人们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方便?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社区里有图书馆和文化站,在这里我们可以读书、学习,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并且那里的叔叔、阿姨、老师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我们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站、活动中心等等,在那里他们可以更加愉快地生活,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提问 社区里服务的人很多,通过你对社区设施和服务人员的调查,你对社区的感受有哪些呢?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其他一些社区服务者,并通过调查社区设施和服务网点,更加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劳动为我们的社区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激发了我们对于社区服务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 板书设计
主题四 感谢社区服务者
一、为我们提供方便的人们
二、为社区安全服务的人们
三、提供文化服务的人们
教后反思:
我们生活的社区里,不仅有许多方便我们生活的设施,还有许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的人们,他们默默地为生活在社区里的人们提供良好的帮助,其中有为社区清洁卫生服务的人们,为社区安全服务的人们,为社区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人们等。教材呈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不同人的劳动,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劳动者。
我引导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通过调查获得的资料,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列出社区服务的网点位置,社区服务的项目、种类和数量。使学生了解劳动者的服务劳动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并感谢他们。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根据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2、 感受长江三峡风光美,热爱祖国的山水。
教学重点:
感受三峡的风光美。
教学难点:
课文描写的景、情如何在学生身上实现内化。
课前准备:
多面体课件
教学模式:
重点突破,自我探究,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重点,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自我尝试,自我探究,突破难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并进行迁移发展,实现学懂后的学会。
教学过程:
一、 引题,欣赏,直观感受。
1、长江以其雄伟磅礴的气势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纷纷前来观光游览,它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2、欣赏长江三峡风光录象。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说。
二、 整体感知,把握重点。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受的句子。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指名读,齐读,读出对长江欣赏、赞叹的感受。
2、 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归纳:百里三峡图里有哪些景物?为什么说它是百里山水图?
3、 从课文中找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山奇、水急、船险
三、 学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学第三自然段,学后交流:
你学懂了什么?抓住哪些语句学的?
刀砍剑劈像……像……还好像
(2)、感情朗读
(3)、教师适当小结。
2、 比较第二与第三、四自然段的异同。
同:写法相同
异:描写景物不同
3、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 、学习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2) 、抓住重点词句交流探究:课文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怎样来写的?
(3) 、感情朗读
4、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并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5、 山奇、水急、船险,充分展现了三峡风光,令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齐读
四、 学文六、七、八自然段。
1、 三峡不仅风光优美,还有许多迷人的传说,神女峰即是其中之一。出示神女峰的画面,描述神女峰的'形状。
2、 齐读课文六、七自然段,指名说说故事。
3、 学了神女峰的故事,你对三峡这幅百里山水图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 再读“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图。”
五、 迁移发展
1、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面对神奇的三峡,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故事,一曲《长江之歌》更是抒发了当代中国人对它的热爱。欣赏《长江之歌》
2、 以“长江三峡,我想对你说”进行说话练习。
3、 课后作业:寻找、收集关于长江三峡的诗歌故事,阅读时间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材简析
《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全文共9个自然段,用4个“挺一挺”,分4个层次来写。
二、教学目标
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呼、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世界等12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热闹、也”各写一个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三、教学过程
㈠课前准备
幻灯、录音机、挂图,自制小黑板。
㈡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及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空气这些条件,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文中“泥、舒、蚯蚓、招、钻、挺”7个生字及“泥土、挺一挺,舒服、招呼”等词的意思。
㈢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出示两个试管,观察异同,导入课文:一粒种子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⑴听录音读课文,圈生字,划新词。
⑵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标上小节号。
⑶检查:a.生字读音,b.文章节次,c.指名读课文。
3.结合课文,学习生字。
⑴尝试学习“挺”。
①找出文中形象写出种子发芽动作的词?(挺一挺)并说出重要意思。
②学生字“挺”,认识字形。
A.边看幻灯边提示学法:a.仔细观察,b.分析结构,c.找重要笔画,d.写一写。
B.根据学习方法,尝试学习“挺”。
③文中写了几个“挺一挺",分别在哪几节?(用“|”划开)
⑵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种子种下去时是怎么样的?(板画)运用学法学习“泥”字。
③尝试练习填空:种子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 ).(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温度)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先尝试练读,教师再点评批导,后齐读)
⑤小结。
⑶尝试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尝试练习因果名式:种子又反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 )。(板书:舒服)
③尝试学习“舒”字,比较字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板书:水分)
④有感情地读第二段。
⑷尝试自学3-7自然段。
①尝试自学。
A.读后想想,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 )。
B.用四步法尝度自学生字:蚯蚓、钻、招。
②检查。
A.你学会了哪些生字,重点教字“钻”。理解: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蚯蚓在帮它松土。懂得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板书:空气)
B.分角色读。
⑸种子最后怎样了?——发芽了。(板画)
4.课堂总结,巩固练习。
①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生字?
②“挺”( )结构,左边是( ),右边笔顺是( )。“舒”( )结构,右边笔顺是( )。
③种子发芽过程中需要( )( )和( )这些好朋友。
④你学会了用哪种方法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5.作业:抄写出本节课学的生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意境。
2、用配乐朗读的方式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改变
3、感受爸爸、妈妈和“我”对大海的爱,以及大海对“我”的意志品格的影响。重点朗读诗歌,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
难点“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这句话的理解。
教具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交代目标
1、词语读准确。
2、简单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二、理解课文,落实目标。
1、诗歌中共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怎样做的。
2、学生汇报。
3、读好一、二句。理解“曝光”的意思。现在都是数码相机,简单的讲一下胶卷相机的`原理,学生就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
:刚才,是老师讲解了“曝光”的意思,平时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是理解词语的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4、爸爸为什么要把海浪装进录音机里呢?(把美留住,可以随时听到---)
5、妈妈为什么要把海浪留在软片里呢?(看也看不够)
6、想象一下,她都会留下什么样的镜头?(波涛汹涌、波光粼粼等)
7、读好这两个句子。
8、我们还可以把海浪装进什么里呢?
用谁,把海浪()在他的()里,说句子。
如:姐姐把海浪请到她的画板上。
爷爷把海浪录到他的录象机里。
过渡:爸爸把海浪装进他的录音机,那哗啦哗啦的声音,听也听不够,听也听不完;妈妈把海浪曝光在软片里,那美丽的景色,看也看不够,看也看不完。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对海浪的热爱。那么,我呢,我又是怎样做的呢?
9、学生汇报。
10、昨天留了查字典的任务,你能说说“奔腾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也是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11、想象一下:奔腾的浪花是什么样?(不断涌起的,向前不断推进)
12、哎呀,浪花怎么会钻进我的身体里呢?
过渡:是啊,小诗人在不断的与海涛的搏斗中,身体练得强壮了,黝黑(联系生活实际,黑得发亮)了。于是他有了————,他还有了————
13、什么样的目光称为“坚毅”?你在哪看到过这样的目光。(当需要决策的时候,坚强的目光等)
14、你们用联系生活中的内容,理解了坚毅的意思。这样坚毅的目光是怎么来的?
:我们又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把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得更加透彻。
15、什么叫“无穷无尽”?还可以用“无穷无尽”形容什么?
16、“无”--“无”—的词语都是表示没有的意思,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在海浪的洗涤之下,小诗人得到了锻炼,他有了强健的体魄,塑造坚韧了品格。
17、整体感情读3——5诗节。
18、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活动练习,巩固目标。
1、配乐品读。
2、完成课后题。
3、顺序,背诵。
四、全课。
板书设计海浪
爸爸装进录音机
妈妈 海浪 曝光软片里
我 钻进身体里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6个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蒙迪·罗伯特看准目标,决不放弃的坚定信念,体会人物内心。树立自己正确的理想观和人生观。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两个重点句。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和情感变化的线索,复述课文。
2.感悟蒙迪·罗伯特看准目标,决不放弃的坚定信念,体会人物内心,以树立自己正确的理想观和人生观。
教学难点:
1.体会人物内心。
2.两个重点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疑,直奔中心句。
1.释题:永不放弃的意思就是要如何?能否说几个与永不放弃意思相同的词语?(坚定不移、坚韧不拔等等)
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何疑问?
(教师相机进行归纳整理:文中讲的是谁?他不放弃什么?为什么要坚持?结果怎样?)
3.初读: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把与题目相符合的句子画上横线。
齐读点题句:您可以不改动这个F,但我也不打算放弃自己的理想!
二、交流,理清叙述顺序。
1.释疑:读完课文,你解决了心中的什么疑问?说得不完整的,其余同学可以帮忙补充。
2.再读:要求读通、读准,想想作者是怎么叙述这个故事的?
3.交流:这个故事先说蒙迪干什么?再说他如何?最后怎样?能否用字数相同的词或词组来概括一下?老师相机板书:描述理想、坚持理想、实现理想。
三、复述,把握课文内容。
1.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故事复述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
2.指名复述课文,大家评议。
四、学习生字。
1.在读课文时,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全班读,并说说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注意读准驯韧的读音。
2.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左右结构:详、植
上下结构:篇、亩、资
左中右结构:激
其中,植的右边是直,里面是三横而非两横,要多加注意。
五、作业。
1.自主积累文中的好词语,如:兴高采烈、如愿以偿、梦想成真、原封不动、打量、兴冲冲等。
2.向你的父母或朋友,说说你的理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述故事,说说其叙述顺序是什么?
二、精读,体会人物感情。
过渡:文中哪句话点了题?
(一)坚持梦想部分:
1.指名读句子:您可以不改动这个F,但我也不打算放弃自己的理想!
2.抓关键词:在读这个句子时,应该把哪些词处理成重音?为什么?(不打算放弃自己的理想,能够表明他态度的坚决)
3.悟人物内心:想象一下,他说这话时,眼睛里会放射出什么样的光芒?
4.探究正确的理想观:你要向蒙迪学什么?(看准目标,永不放弃)
(二)描绘梦想部分:
1.明确学习策略: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坚定地说这句话的呢?文中还有表达他情感变化的段落和句子,请大家用刚才的学习策略读(句子)→抓(关键词)→悟(人物内心)→究(正确的'理想观)进行小组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
3.共同探讨:
①词语理解:兴高采烈的近义词有哪些?详尽何意?
②体会感情:描述梦想时,蒙迪会是一幅什么表情?(兴奋)
③评价梦想:你觉得蒙迪的梦想是个怎样的梦想?(目标远大,很美好,也肯定是他很早以前就产生了的。)
(三)实现梦想部分:
1.引疑:读到这儿,你们有什么担心吗?(蒙迪的梦想与现实是有相当的距离,他能获得成功吗?)
2.自读课文,说说他是怎么做才获得了成功的?(脚踏实地,不断追求)
3.体会人物内心:想想,蒙迪会把那份得F的作业放在哪儿?每当看到这份作业时,蒙迪会对着它说些什么?
(四)小结:文中的主人公蒙迪从描绘梦想时的兴奋到坚持梦想时的坚定,再到不断追求而实现梦想,他的情感是不断变化着的。
三、评读,体会人物内心。
1.重点句理解:克利亚老师最后说的那句话,应该怎么读?(由衷地高兴和赞赏)
2.人物评价:你如何评价克利亚老师?(老师的批评有他的道理,蒙迪的理想与他当时的现实条件确实有相当的距离;后来老师是蒙迪向前奋斗的鞭策者;但也可以说,老师没有眼光,没有发现蒙迪是个理想远大,勇于奋斗,坚韧不拔的孩子。)
3.思考理想:你认为该怎么树立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理想要目标远大,经过深思熟虑,也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能瞎想,树立理想后,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四、作业。
1.放飞我们的梦想演说会。
2.搜集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格言警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书:1 秋游
天空 蓝蓝 一望无边
郊外 白云 有时像…… (美)
同学们 农田 黄 红 白
游玩 有的……有的……有的 …… (开心 )
奔跑 奔逐 笑 喊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扩词。
课外:抄字词,听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
2. 过渡: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
二.板书课题,解题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 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 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 ),有的( ),有的( )。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 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各自轻声读课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 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 )天空美。
(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 齐读课文
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 听写生字词
二. 精读训练
1. 指名读。
2. 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
(1) 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2)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3)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3)比较: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4)齐读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想想"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段。
1. 总结。
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2. 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指名读课文。
2. 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3. 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 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5. 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6. 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7. 个人练读。
8. 指名读。
9. 齐读。
二.写字指导
三.作业
1. 描红练习。
2. 比一比,再组词。
交( ) 兔( ) 家( ) 喊( )
郊( ) 晚( ) 逐( ) 城( )
3.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 ),多开心呀!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