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小学教案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小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管理“日志”,学会整理“相册”。
2.通过管理“日志”,整理“相册”,让学生清楚文章需要分类存放,图片需要具体说明,从而方便与人交流,从而使其成为我们真正交流的学习平台。
3.通过“我的空间”的管理,使学生形成文章、图片归类存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通过管理“我的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管理“日志”,分类存放,对需要修改的日志进行编辑或删除;(2)掌握整理“相册”,修改照片信息并分类存放。
难点:学会对“相册”进行有效分类管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修改案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的空间”单元第一课时,让大家发布的“猜谜语”吗?今天可是我们大家揭晓答案的时刻哦!那应该怎样来发布我们的答案呢?
谁来说说。
要对原来的日志进行修改,如何修改。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新知
1.管理博文
①日志修改
组织学生看书学习,对“猜谜语”日志进行答案的补充。
学生自主探究“管理日志”,将自己的谜语答案通过编辑补充完整(学生发的第一篇日志)
学生结果反馈
学生演示:师板过程:我的空间—日志—编辑—出现日志(填写答案)
师: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对先前的日志标题和内容进行修改,对于不要的日志我们可以删除。但如果删除日志,这篇日志的其他留言也会随之消失,因此我们要删除时,一定要慎重对待。
②日志分类
师:在编辑修改日志的过程中,你是如何理解第4步中的“分类发布”的。
学生思考,并谈谈自己对分类的看法和理解。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分类的内涵。
师:日志上的信息使我们共享在个人空间上与好友交流的信息,日积月累,文章大幅度增加。如何让访问的好友更便捷的分享你提供的日志信息,我们可以对日志信息进行分类。
日志信息可以怎样分类?
一学生或师做演示:编辑—选择分类(新建分类)
问:新建分类根据什么而定义?
练习:进一步对有需要修改的日志,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完善,并将它们有效分类管理。
③日志管理反馈
展示一个学生分类管理的效果。
补充:有好方法和建议和大家分享吗?
学生介绍自己的日志管理方法和经验。
2.管理“我的'相册”
师:在个人空间中,除了日志可以表达信息与好友交流,相册也是我们在个人空间上发布信息的主要手段。如何来对“相册”进行有效管理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新知。
①相册管理
学习情况反馈
师:相册管理可以做些什么?
为什么要对相册进行管理?
学生思考、回答:完善相册信息,便于分享。
②相册分类
问:在图片管理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学生回答:需要分类。
师:日志多了,需要分类管理,照片也可以分类整理,照片怎样分类管理?
学生回答:转移到(选择相册)
教师引导:相册怎样新建?师演示过程。
提示:在照片上传的过程中,就应该对图片进行及时分类,做到随时高效管理照片文件。
小组合作:将自己喜欢的照片添加到相册,并进行分类管理。
学生演示。
③相册管理展示
评价:他(她)分了几类?合理吗?是否有建议?
他(她)的分类好在哪里?
学生交流信息。
三、课堂总结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你是如何来管理自己个人空间的?你认为一个好的个人空间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你在管理个人空间时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结束语:通过同学们的精心地呵护和打理,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将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个人空间。老师要提醒大家,同学们平时要经常对自己的个人空间进行维护,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家园。
板书设计
管理“我的空间”
管理博文
管理“我的相册”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附件”概念;了解电子邮件病毒的预防。
2、技能目标:熟练电子邮件的收发操作;熟练“附件”的查看、下载操作;尝试邮件的'删除操作。
3、情感目标:体验信息交流的丰富多彩;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附件”的使用。
(二)难点
1、“附件”概念的理解。
2、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三、知识点
1、为电子邮件添加附件(单个附件、多个附件)。
2、附件的查看与保存。
3、删除电子邮件(删除与彻底删除)。
4、电子邮件病毒的预防。
四、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五、教后反思: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打字练习,培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指法训练的困难,提高打字速度。
2.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和键盘指法。
重点:通过边游戏边练习的形式,加强指法训练,提高打字速度。
难点:学生在利用游戏进行指法练习时,容易忽略标准指法和指法分区,教师要加以控制、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想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打字游戏,它不仅可以让你边玩游戏边练习,还可以帮助你我进行比较系统的指法训练,当做完某个练习后,它可以帮你评分,看看你打得多快,到底进步了没有,妙极了!
二、新授
1.打开“金山打字”
示范启动〈金山打字20xx〉。步骤:A、启动〈金山打字20xx〉后出现软件主界面;
2.选择打字游戏(介绍游戏规则)
3.学生玩打字游戏。(教师下堂指导)
4.在规定的要求内打完的同学可以进入到更高级的打字游戏!
5.(大部分学生打完第一次而且时间和正确率都能达到要求的时候控制学生机)刚才我们班有好多的小朋友打得又快正确率又高,而且都符合老师的要求,老师想请他们来说说她是怎么做到的.?小朋友要虚心的听!然后自己再努力!
1、手指击键轻而快,击键完成后应迅速返回基本键。
2、遇有两个以上可由同一手指连续输入完成的,可不返回基本键。
3、每个手指应负责好自己的“领地”,不可图快而越位。
三、小结
今天有许多小朋友都参加了这个高难度的打字游戏,但是有的小朋友的打字的速度还是比较慢没有得玩这个打字游戏,你们要把时间记下来,到下一次课的时候争取打得更快!
教后录:通过前段时间的课堂练习,学生对于指法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课堂上练习时也能按照指法来输入文字,但有部分同学不能坚持,打了一会就发生指法的变形,有的学生指法不对发生了移位,有的学生又恢复原来的一指神功。在游戏中,学生的兴趣很高,但有点手忙脚乱。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下载工具的使用;
2、比较IE浏览器和下载工具下载的不同
3、学生会使用网际快车下载需要的文件
教学重点:
学生会使用网际快车下载需要的文件,了解下载工具的作用,能够根据不同情境自主选择下载方法。
课前准备:保证每台学生用机上都安装了网际快车。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利用IE浏览器和网际快车下载一个大小相同的文件,比较时间的长短,从而说明,下载工具非常好用,能省长,方便,快捷。
二、师生探究,学习新知
1.通过复制网址下载Flash动画。
学生可以登录课教材提供的网站,也可以登录其他有Flash动画的网站,引导学生比较全屏播放前后网址的'不同,尤其是扩展名的变化,讨论交流复制末尾为swf网址的理由(Flash动画文件的扩展名一般为swf)。
选中并复制网址,通过“开始————程序————FlashGet————FlashGet”运行“网际快车”,选择“任务————新建下载任务”,所复制的网址就会自动粘贴到“网址”一栏中,就可以下载相应的动画了;在此^对`话框中还有“另存到(A)”、“重命名(E)”、“文件分成()同时下载”等设置,可让学生分别尝试。“文件分成()同时下载”一项,可选择的数字为1——10,将文件分成的份数越多,即数字越大,下载速度越快。可在“注释”里输入所下载文件的简单信息,方便查看关于文件的介绍。
下载完毕后,学生如果找不到下载的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搜索功能搜索到。另外,在FlashGet的窗口左边还提供了“正在下载”、“已下载”、“已删除”三个文件夹,下载完毕的文件都存在“已下载”文件夹中,单击文件就会在窗口右边显示文件的文件名、大小等,下面还有此文件的详细信息,在“本地文件”一项就可以看到文件的保存位置。
有的文件是不不能下载的,让学生会判别当“网际快车”呈现什么状态(悬浮窗口不显示下载进度时,即显示红点时)表示此文件不可下载。如果在下载中要暂停,可单击下载任务,选择“暂停”按钮即可,如要继续,则单击并选择“开始”按钮。
可让学生尝试使用快捷菜单中的“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来下载单个文件。
2.如果运行了网际快车并显示了悬浮窗口,可以将选中的网址直接拖动到悬浮窗口上,这时也会出现“添加新的下载任务”窗口。若时间不够,可不必重新打开一个新的网站,只要学生能体会到拖动下载链接到悬浮窗口上这种方法同样可以下载即可。
3.同时下载多个MP3文件。
输入歌手名字之后,会出现一个搜索结果的页面,在这个页面上有很多链接,右击空白处,选择“使用网际快车下载全部链接”,网页上的所有链接都出现在弹出的窗口中,如果想去掉不需下载的文件,只需单击此链接前面的方框去掉“radic;”就可以。
一般情况下,需要下载同一类型的文件,可选择“选择特定”,找到需要的文件扩展名,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下载文件。
学生还可以将歌曲一首一首的下载,不一定要求使用下载全部链接的方法。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尝试安装和使用网络蚂蚁、影音传送带等,进一步体会下载工具的优势。
三、学生上机操作,练习下载文件。
四、交流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利用浏览器浏览因特网的的信息。
2、能力目标:能通过参观网上动物,了解动物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利用浏览器浏览
课前准备:
1、准备多个介绍动物的网站
2、了解动物的知识,如:动物的分类,特性,正面临的灾难等。
课文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最喜欢去哪儿玩
2,你们喜欢去动物园吗
3,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网上动物园,想去吗
4,揭题:第14课参观网上动物园
5,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类的,他们生活的怎么样
一,积极参与
1,说说你想去的地方。
2,说说你所了解的动物园和动物。
3,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小动物。
揭示课题,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出主题
二,网上遨游
1,演示进入"中国科普博览网"。
2,指导学生用网页中的超级链接进入介绍动物的网页。
3,找到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
4,任务布置00找到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并了解他,让你的同学也能喜欢它。
5,反馈交流学生完成情况。
6,简单点评。
二,尝试练习,进入网上动物园
1,学生利用网络找到一种喜爱的小动物的详细资料。
2,学生将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向大家介绍你所喜欢的动物。
3,
2,小组合作学习,并完成记录表。
复习输入地址进入网络的方法。初步感知网上参观动物园的乐趣。
三,任务驱动,拓展练习
1,提供更多的有关动物的网址。
2,任务布置(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调查表)。
4,提供"帮助"。
三,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完成记录表
1,组长分工,组员根据分工完成相应任务。
(找到最漂亮的动物,最奇特的动物等。)
2,组长记录学习记录表。
3,组内交流获取到的信息。
主题活动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去完成,体验,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四,交流讨论,激励拓展
1,激励学生展示
教案《第14课参观网上动物园》,来自网!
自己的搜索成果。
2,点评学生的成果,并奖励
3,课外延伸(在课外找到更多的动物资料,让动物能更好地成为我们的朋友,并能让你身边的人也喜欢动物朋友)。
四,交流,讨论,体验成功
1,组员介绍自己找到的小动物。
2,组长交流小组的记录表。
3,讨论从获取到的信息中有什么启发。
4,评一评议一议。并记录在学习记录表中。
4,评出优秀作品。
5,学生自己尝试练习找到更多的动物。
作品的相互交流与评价激励是是技术课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学生能从中体验成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拓展练习,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6
一、说教材
《彩色世界》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3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彩色世界”的内涵不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操作,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难点:前景、背景的置换
“彩色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迁移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四)作品展示,知识巩固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创设一个童话故事情境:小猪淘淘去嘟嘟国学习。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神秘的地方——没有颜色的世界。原来是小动物们不爱护环境,太阳公公把颜色收走了。太阳公公说,只要小动物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给嘟嘟国涂上丰富的色彩,就能找回颜色了,今天可是最后期限了。”“别急,我能帮助你们。”小猪说。可是这么多工具,该用哪个涂色呢?同学们帮帮我吧!”
设计意图:创设美好的童话故事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涂色工具、喷枪、刷子的使用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给那张黑白的图画涂色,学生分组学习。要求:看哪组同学方法最新颖、工具用得最恰当,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参考书上的方法,可以互相讨论。学生开始操作,教师巡视。自学之后,教师小结,学生上台演示(边说,边操作)。选择一位将图画涂得有漏色同学,教师以此为突破口,询问原因,进而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涂色工具只能对封闭图形进行填充。每个小组任选一张,进行涂色,看哪个涂的好,介绍一下是怎么涂的,或者列个表格让学生比较一下几个工具的异同。
2、颜色橡皮的使用——置换前景色、背景色
童话情境:小猪在涂色时,发现自己的橡皮变成了彩色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能帮帮他啊?这时就引出另外一个知识点——置换前景色、背景色。通过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以及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置换前景色、背景色的方法。
设计意图:颜色橡皮在学生画图中也是经常要用到了的。我通过童话情镜,很自然地从涂色工具的知识点转到了前景、背景的知识点,过度自然。在学生帮助小猪的时候,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采用边演示边操作的方法,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针对难点工具及时点拨,质疑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突破难点。在汇报学习中,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学能力,养成不怕困难、积极思考、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童话情境:小猪说:“同学们,运用你们学会的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帮助嘟嘟国找回色彩吧!”教师提醒:“同学们不要忘记嘟嘟国是因为破坏环境才被太阳公公收回颜色的,那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环保的、最美的呢?发挥想象设计出你们心中最美的大自然吧!”学生自选图画,使用自己想用的涂色方法,涂上自己最想涂的颜色。
设计意图:在巩固新授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完成建构
一堂好课,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也很重要。在此环节,我这样设计:“老师发现同学们设计的嘟嘟国都很美,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互相学习、共同分享,在展示时还要谈谈你为什么要这样装扮嘟嘟国。”学生展示,自我评价。教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不同的色彩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也能传递不同的信息,同学们使嘟嘟国变美了,谢谢大家!”最后通过童话情境,结束本课:动物们欢呼:“颜色找回来了,嘟嘟国又漂亮了,小猪你真棒。”小猪说“同学们才棒呢!”“谢谢同学们,你们都是嘟嘟国的荣誉市民!”同学们欢呼:“我们都是嘟嘟国的荣誉市民啦!”
设计意图:学生在作品展示中,相互评价,各抒己见,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作品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准确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八、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画图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第10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另一种选择结构——嵌套选择结构程序的编写,这种选择结构可以对更加复杂的情况进行判断;另外介绍碰撞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性和技能目标
了解碰撞传感器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理解嵌套选择结构程序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会在机器人上安装和使用碰撞传感器;
(2)学会在编写程序时应用嵌套选择结构;
(3)能应用碰撞传感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性目标
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愉快、成功、竞争、和谐的心情,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协同合作、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碰撞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
(2)编写含有嵌套选择结构程序。
2、教学重点
(1)编写有嵌套选择结构程序;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碰撞传感器。
四、教学准备
与碰撞传感器有关的视频。
五、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游乐园里的碰碰车碰撞情境,以及机器人碰撞后转行走等有关视频。
教师:为什么它们碰撞后会自动改变方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原理。
2、分析、安装碰撞传感器原理。
教师演示受到碰撞后会转向行走的机器人,并简单阐述一下碰撞传感器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演示如何安装碰撞传感器。
学生分组安装,教师指导帮助。
教师再次阐述安装方法、检测程序。
3、学生练习碰撞行走。
思考:看书P74流程图,思考机器人受到碰撞后怎么办?
学生分析,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方法进行设置,完成后演示机器人碰撞行走(如果不行,试着让学生想想原因及解决办法。)。
教师演示正确的设置方法,并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更正,说明原因。
学生分组合作,教师指导帮助。(提醒学生安装的接口号)
小组表演,大家点评。
4、强化练习、巩固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书中“试一试”练习内容。
5、总结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小结,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回答教材中的“评一评”内容。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统计图的相关数学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利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能利用数学知识更精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和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看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适当的推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硬件:一人一机,大屏幕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网,局域网;软件:提供主页,Word文字处理软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先确定研究的主题,根据选定的主题,选择一组感兴趣的数据,用统计图把它们表示出来,看看它到底是怎样变化的,从中找出它的变化规律。
1.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活动。
整节课的设计十分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从情境的创设到内容的选择都应注意这一点。
(1)个性化学习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都能按自己的个性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2)体现合作学习的思想。一个人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不现实的,因此,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以后,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网络在Word中合成研究报告,并加以美化修饰。这是一个需要多人互相协调、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让学生们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3)重视交流。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交流,这节课当中安排了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进行交流。
2.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这节课正好为学生虚拟了一个信息社会背景下的网络环境,学生就像在因特网上一样查找和获取自己的信息。同时,为学生提供的主页(信息)并不都是有用的,而是需要经过过滤的,这样对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过滤能力创造了条件。学生在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以后,还要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后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根据规律进行推断,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的任务是完成一个研究报告,完成这项任务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需要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网络、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还需要和其他同学一起努力,因此完成这项任务就成为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引入:“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引入统计图。
“如果我们知道以前是多少,现在是多少,用数学方法进行对比,可能会把这种变化说得更精确。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我们所说的变化情况更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让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来呢?”(统计图。)
(3)引出数据。
“统计图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那么要制作统计图需要有什么呢?”(数据。)
“很好,那么我们需要的数据可以到哪里去找呢?”(书籍、报刊、电视、上网。)
(4)明确学习任务。
“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分小组来研究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的变化,网上有一个专门介绍‘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巨大变化’的主页,上面有许多的数据。每个小组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组数据,从一个方面来研究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最后每个小组要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5)全班讨论报告内容。
“为了更好地反映我们的生活在某一方面的变化,在我们的研究报告里,除了有数据,还可以有什么呢?”(统计图、统计表、文字、图片。)
间来浏览我们的主页内容。”(呈现主页所在位置。)
(2)小组讨论,确定内容。
呈现小组讨论内容:
①选择一组数据反映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
②“从数据中,我可以知道什么,这组数据是怎样变化的?”
3.小组合作,完成报告。
接下来,就分小组研究自己所选择的数据,最后每个组用Word来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1)活动要求。
①分工:制作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写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变化趋势做出适当推断;写出自己的建议或看法;下载图片并写上文字说明。
②合作(一起用Word合成报告):文字是否通顺;推断是否合理;建议是否合理。
③美观修饰。
(2)呈现活动内容。
①合作完成研究报告。
②修饰美化。
(3)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交流。
4.汇报交流。
(1)每个组根据自己完成的报告向全班同学汇报。
(2)选择相同内容的小组,补充自己的不同看法。
5.总结提高。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9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备注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南极的一些图片
2、查找浏览南极的某些网站
节约课堂时间,为本节课作铺垫。
课堂导入
1、展示图片。
2、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这里是什么样的。
3、你敢孤身一人去荒无人烟的地方探险吗?
合作思考,想像探险,开动脑筋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鼓励和培养学生探险的超人智慧和勇气。
经历探险
1、出示南极探险文章。
2、运用写字板。
3、把文章注上拼音,使它成为一篇拼音读物。
1、读文章感受南极,经历探险。
2、打开写字板程序。
3、在写字板程序中注入拼音,注意拼音之间要有空格。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互相帮助,互相探讨的思想。
身临其境启动IE浏览南极大地的网站
1、看浏览器南极大地
2、听教师讲述,补充南极大陆
感受南极大陆的美与险,可爱与宏伟,尤其是和平与环保。
续写故事
1、让学生说说你看了文章之后发生了什么吗?
2、点评学生的文档续写。
3、保存文章。
1、学生合作论讨论,积极开动脑筋想想接下来会什么样?
2、让学生空写自己的续述,并同学间交流。
3、在文件中点保存按钮,进行保存写好的文件。
1、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点燃学生的写作兴趣。
2、复习以前学的保存文件的方法。
交流小结
1、辅导落后学生
2、展示学生的作品
3、提问学生练习题,尝试练习
4、对学生在本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学习希望。
1、学生继续完成自已的作品
2、观看并点评同学的作品
3、说说自己喜欢去哪里探险。进行尝试练习。
1、能力的同学发挥更大的空间,鼓励落生的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让所有学生有再深入的学习目标。
教后录:
神秘的`南极大陆一直以来一块圣地,有无数的奥秘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了南极的漂亮图片:神秘的极光,可爱的企鹅,白茫茫的雪地,这些景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们说出了很多有关南极的优秀词句。然后让学生把我们的感受写下来,让学生汉语拼音的形式记录下来。汉语拼音也是我们来学习中文输入法来找汉字的基础,经过这次练习很好地完成了我们课堂上由英文输入向汉字输入的过渡,让学生明白了汉字输入并不难,只要会拼音就可以打字。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自动求和”功能对Excel表格的数据进行求和。
2、通过自主探究学习Excel中的求和运算,提升逻辑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学习中体会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感受信息技术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高效便捷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动求和”功能的使用方法。
【难点】“自动求和”功能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学生成绩表”。教师提问:上节课利用什么公式将表中每名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的?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答:选中单元格后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教师点评学生对于利用公式进行求和的方法掌握的很好。教师继续引导:在Excel中经常会用到求和运算,每次使用公式进行求和计算相对来说有点繁琐,在Excel中其实有一种比利用公式求和还要简便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以此引入新课——自动求和。
(二)新课讲授
1、“自动求和”方法一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分钟时间,思考:“自动求和”按钮的位置及“自动求和”按钮的读法。完成后请学生回答。【“自动求和”按钮在常用工具栏】学生对于“自动求和”按钮的读法可能不会读,教师讲解:“∑”是求和符号,读作“西格玛”,外语名称:Sigma,是第十八个希腊字母,在数学中,把它作为求和符号使用,所以在Excel中用“∑”用作求和符号。
教师演示“自动求和”按钮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完毕后,找学生代表回答操作步骤。【第1步:打开“学生成绩表”。第2步:把鼠标指针移到B3单元格上,按住左键向右拖动到D3单元格后放开,同时选定B3、C3和D3单元格。第3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E3单元格里就会显示出左侧三个单元格中数据的和。】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在计算机上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仿照第2、3步操作,计算E4和E5单元格中的数值。
2、“自动求和”方法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当没有选定数据区域,而是直接选中D6单元格,再单击“自动求和”按钮后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后得出结果。【有一个计算结果,但并不知道是计算的哪一列数据】教师讲解:只需选中需要计算求和的数据区域下紧挨着的单元格,“自动求和”按钮也可以计算出这一列的总和。组织学生用这种方法计算出语文、数学的总成绩,3分钟时间。学生操作完毕后,教师点评学生学习能力强,并总结:“自动求和”按钮可以通过选中数据区域或在需要计算的一列或一行数据的紧挨着的单元格后,单击“自动求和”按钮进行快速求和运算,当求和的'数据区域需要更改时,可以通过更改编辑栏中数据区域,进行准确的计算。
(三)巩固提高
教师布置练习任务:打开“班费支出表”,计算表中数据之和。在此过程注意观察学生操作情况,给予适当帮助,尽可能让全部学生都完成操作,对于又快又准的同学给予表扬。
(四)小结作业
小结: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总结“自动求和”的方法。
作业: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妈妈设计一个“家庭日常支出表”,计算每个月的家庭总支出,看看谁是妈妈的好帮手。
四、板书设计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循环的基本原理;了解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循环的方法设计程序。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使用循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机器人巡逻一周和不停巡逻的任务。
3.情感目标:通过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循环。
课时安排:
1-2课时。
课前准备:
机器人;编程环境;机器人巡逻场地。
大楼
起点
机器人巡逻场地
教材分析:
本课实际上是要求控制机器人走正方形路线,教材设计有两个意图:首先,机器人走正方形路线,学生可以实践“模块化”的方法,对任务进行分解。机器人沿大楼巡逻一周,实际上可以分解成8个动作:4个“前进”和4个“转弯90°”,如果把“前进和转弯90°”看成一个小任务,那么巡逻一周就是执行4次小任务。这样分析以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就可以完成巡逻一周的任务了。第二,教材对机器人卫士的要求是“不停地巡逻”,如果学生运用原有的方法和经验,也就是运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这样的程序势必会很长很长,这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顺序结构程序的局限性,从机器人周而复始走正方形的具体事件来引出循环,方便学生理解循环并从这个具体案例中体会和学习运用循环编写程序的方法。
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可以展示机器人活动范围,宣布机器人的工作任务:不停地沿着大楼巡逻。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尝试,初步完成巡逻一周的任务。
3.让学生思考完成巡逻2周、10周、100周的程序,让学生体会到程序的“太长太繁”。
4.引出循环的.概念:解释循环,并以巡逻一周为例,示范用循环的方法编写程序。
5.尝试运用循环的方法编写巡逻指定周数的程序,完成巡逻任务。
6.小结。
练习建议:
本课练习1是对控制转弯方向技能的具体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对“循环体”做小的改动,程序的结果就会发生很大的影响和变化,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循环的特点。练习2有一定的难度,这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循环体”的抽象能力,找出这个任务中哪些动作是“重复执行”的,在这里,机器人走长方形路线的循环体应该是“前进一段(长)——转弯90°——前进一段(短)——转弯90°”,循环2次走完一周,走N周循环的次数就是2*N()。
附参考程序:
1.乐高机器人程序
巡逻一周的程序永不停止地巡逻的程序
2.纳英特机器人程序
巡逻一周的程序
不停巡逻的程序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LOGO语言的基本知识;
2、学会启动PC Logo for Windows 的方法;
3、认识PC Logo for Windows 的界面及基本功能;
4、掌握LOGO的六个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LOGO六个基本命令的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三.教学准备:
在教师机和学生机预先安装好PC Logo for Windows v1.01a 软件,
在桌面建立快捷图标;
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将会用到的LOGO图形,如教材中的图1-16 。
四、教学过程
1、LOGO是什么? 了解LOGO基本知识 1、 T: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使用过许许多多计算机软件,这些软件都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的。计算机语言就是计算机和人都能“听”懂的语言,现在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语言,LOGO语言就是其中的一种。
2、 T: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LOGO语言。 3、 介绍LOGO语言的基本知识。 学生倾听。
2、进入LOGO的世界 启动PC LOGO 软件 1、讲解两种启动PC LOGO的方法 学生操作:分别用两种方法启动PC LOGO 软件。
认识软件界面 1、 简要介绍PC Logo for Windows 软件的界面; 2、 特别介绍"标准化窗口"按钮; 3、 介绍小海龟画画的Graphics窗口; 4、 介绍书写命令的Listener窗口。 学生倾听;学生操作:体会"标准化窗口"按钮的作用。
3、指挥小海龟画画的基本命令 学习LOGO基本命令 1、 讲解FD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 2、 讲解RT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 3、 讲解LT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 4、 讲解BK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 5、 讲解HOME命令的作用; 6、 讲解CS命令的作用。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示范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在命令窗口中键入相应命令,最终画出教材图1-10中的图形。学生操作:体会HOME和CS命令的相同和不同作用。
4、指挥小海龟画画 指导学生用LOGO基本命令画图 1、 用谈话法和讨论法,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1(1)中的命令,在讨论的过程中,一步步把讨论的结果画在黑板上; 2、 要求学生把讨论得到的(画在黑板上的)图形画在教科书 图1-13中; 3、 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4、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做一做”1(2)的要求,在图1-14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命令; 5、 与学生讨论他们写出的命令是否符合题中的要求; 6、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写出的命令,在图1-14中画出正确的图形; 7、 要求学生讨论画出的图形,看大家画的图形都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的,谁画的正确呢?为什么? 8、 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将讨论得到的图形画在教科书图1-13中; 学生操作:在命令窗口依次输入“做一做”1(1)中的命令,验证画图窗口中画出的图形是否与讨论得到的图形相同; 学生阅读教材,在图1-14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命令;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参加讨论;
指导学生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1、 用谈话法和讨论法,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2中左图的正方形,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命令;
2、 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画出正确的图形;
3、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命令来画出教材“做一做”2中右图的长方形;
4、 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画出正确的图形。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讨论;
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正确。
拓展训练 1、 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3中的各种各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说一说它们哪些不同的地方;通过讨论,尽量引导学生明白: (1) 前进不同的步数,画出不同长度的边长; (2) 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时候,有的需要用左转命令,有的需要用右转命令; (3) 图中海龟下方的图形,可以先左转(或右转)再画,也可以直接用后退命令画出边长来。 2、 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尽量多地画出图1-16中的各种各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比一比,看谁画得多。)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尽量多地画出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小结
1、 小结本课内容:
(1) LOGO启动和界面;
(2) LOGO的基本命令;
(3) 用LOGO命令画图的方法;
2、 小结学生学习情况,展示学生作品。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画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13
知识与技能:
⒈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概念。
⒉掌握改变前景色和背景色以及给图形添加彩色的方法。
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综合运用尝试、提问、查阅帮助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
⒈改变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方法。
⒉启发学生想象,给图形涂色。
教学难点:
认识前景沟和背景色的差别,改变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方法及其在操作上的不同点。
媒体设计:
本课媒体准备是:板书贴纸、Flash简单课件、涂色小游戏。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画图中的工具,今天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短片,你一定要注意观察。
⒈播放动画片《绘制小老鼠》
⒉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未涂色和涂色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主要抓住色彩)
教师:给小老鼠涂上颜色后,它变得更漂亮。其实不仅是小老鼠,经过涂色的画会变得更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彩色世界,给图形涂色。
板书课题《彩色世界》(贴纸)
(教学设想:通过课件演示,通过对比体会彩色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学习)
二、 尝试操作——认识前景色和背景色
⒈教师:前景色和背景色是一对兄弟,由它们做一个自我介绍。
(播放前景色、背景色自我介绍的动画)
Hi,我是前景色,每次打开“画图”,我都是黑色,你只需用鼠标左键单击其他颜色,就可以改变我的颜色。
大家好,我是背景色,我住在前景色的下面。每次打开“画图”,我都是白色,要改变我的颜色,你可右键单击其他颜色,一定要记住是鼠标右键哦。
⒉学生尝试操作
①找一找前景色、背景色在画图中的位置。
②将前景色换为蓝色,背景色换成绿色。
操作完成后,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操作的体会和方法。请2—3名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过程,前景色和背景色在操作中的不同点。
教师:我们只有学会改变前景色和背景色,才能给图形涂上各种颜色。
⒊巩固提高:请学生给一颗鸡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教学设想:动画的自我介绍,将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界,使他们兴趣盎然,边看边思考,适时安排尝试操作和讨论,既突出重点,又解决难点,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 激发想象——给图片涂色
[情境:小红和她的好朋友猴子要去动物园玩,他们该穿什么衣服呢?]
⒈组织学生给小红和猴子涂色。
师:如果小红和她的猴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动物园,朋友们一定会喜欢的。
播放轻音乐,学生开始涂色
⒉学生交流、评议作品
⒊优秀作品展示
选择几幅漂亮的图展示给学生
教师:有的同学不但设计得好,颜色也涂得漂亮,有的色彩对比强烈,有的色彩淡雅和谐。
教师:老师相信只要各位同学多动脑筋,不断努力,一定也能画出这样漂亮的画。
(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既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 实际应用
教师:刚才的小游戏中还有很多物品没有涂色,请你给他们涂上颜色,送给自己,作为对自己的奖励。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完全激活,感受到色彩的魅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体现,教学高潮应运而生。)
五、 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今天,我学会了……”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MP3播放器的相关知识,如常见品牌及其产地、容量、外形、价格等。
2、能力目标:通过上网了解MP3播放器的常见品牌、产地、价格及产品评论,进一步熟练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网上资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上网搜索MP3的相关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体验鉴别信息真伪的`过程。
教学重点:对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分析、比较来鉴别真伪。
教学难点:对信息真伪的鉴别。课前准备:市场上一些常用电子产品的价格与性能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很喜欢听歌,那一种方式,MP3,如何购买一只MP3播放器,你们觉得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一般来说学生能想到的因素有价格、外形、品牌,而对MP3的内存容量,容量大小,MP3型号的概念还模糊不清,所以很可能会忽视。
请同学们通过上网,给我推荐几个MP3品牌。
在交流品牌时,学生可以通过搜索查找到“爱国者、三星、索尼、明基、联想…”等一系列品牌。
你能告诉我这些品牌的产地在哪里?哪些品牌比较信得过?
学生通过上网查询,了解相关的品牌知识。
二、假如我要买一个400块左右的MP3,你们能不能推荐几款信得过的?
学生开始搜索,如何选择合理的关键字进行搜索。
基本上都能找到相应的网站。
网络信息多而杂,要学会从中选择适合的知识。
学会边查找,边做记录,并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对比。
三、选中了一款自己喜欢的,价位合理的产品后,还应该考虑什么?
一个产品的设计是否人性化、售后服务是否完善这些隐形因素也需要考虑。
查看网上的产品评论,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隐形因素。
在查看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这些评论只能作为参考,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真伪的鉴别能力。
四、课外延伸。
老师想同学们帮忙挑选一台8000元价位的MP3,当然价质量要有保证,外观也不能太落伍,功能合理,看谁找到的产品最棒。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15
教学分析:
本课安排的内容,其目的是在于巩固第四课的鼠标操作,通过游戏使学生能够较为熟练的操作鼠标,同时开动学生的脑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在游戏中渗透游戏规则,不按规则就会失败。
本课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让学生掌握进入“纸牌”游戏的方法,了解“纸牌”游戏窗口的组成和指导学生学习玩“纸牌”游戏的规则。
第二部分是通过实例指导学生玩“纸牌”游戏即对纸牌的背景图案进行设置。在玩的过程中,进行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操作。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鼠标操作。
第三部分是通过菜单的游戏选项进行新的设定,增加或者降低难度,这部分可有学生自己操作。
第四部分是“动脑筋”,通过三个问题来复习本课的内容,通过第四个问题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能够在程序管理器中找到“纸牌”游戏,能够较熟练地打开和关闭“纸牌”游戏。
2、初步了解窗口的基本组成,学习“纸牌”游戏的玩法及一些简单的技巧。
3、学会鼠标的操作: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
4、培养学生正确的操作习惯、技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的.方法和鼠标的各种操作。
难点:鼠标的熟练操作。
教具
多媒体电子教室操作平台,电脑、鼠标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1、先复习开机的过程,再出示纸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设问:怎么样才能找到纸牌游戏?引入从“开始”菜单进入纸牌游戏。
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是Windows较为常用的方法,因此学生必须握。由于学生刚接触计算机的鼠标,对鼠标操作不熟练,学生难以将鼠标移到特定的选项上,所以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时间。
2、教师要先演示:教师演示进入纸牌的过程,让学生尝试进入纸牌游戏及其它一些程序。
此课时可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下纸牌窗口的组成。介绍纸牌游戏的基本规则时,教师应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注意讲清楚鼠标的拖放动作。教师可以演示鼠标的拖放过程,注意应让学生明白在拖动时不能松开标。
3、让学生根据游戏基本规则自己去玩纸牌游戏。
重点解决的问题:
(1)“纸牌”游戏在哪?
(2)它有什么设置?怎么更改它的设置?
(3)它的玩法是怎样的?
(4)在游戏菜单中的选项,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下,试一试能不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的内容,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
4、结合《动脑筋》复习本课的内容。
前三个问题是为了复习本科的内容,第四个问题是为了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
总结学生玩纸牌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也可以结合其他运用鼠标的内容进行教学和练习。
【信息技术小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8-26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3-09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案01-17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8-27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荐】07-19
【推荐】小学信息技术教案07-20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精】07-20
【荐】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08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推荐】11-09
【热门】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