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实的态度,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2、培养学生在追求的进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四、教法设计口语活动、合作探讨
五、学法指导调研小组合作搜集资料
六、教具使用常规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广泛收集科学家的故事,相关图片等资料
2、若有条件,可采访所在城市科学家的故事
3、四人一小组,准备好自己的资料带,准备好自评、互评
4、教师准备好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以便学生访写
5、学生准备五位同学,组成评价小组
(二)、活动过程
活动阶段分三个阶段:讲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
谈自己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
访写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
第一阶段
小组内交流科学家的故事,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组推荐1—2篇,班级交流
第二阶段
班级内畅谈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或者是第一次在迷上科学如何受挫的故事
第三阶段
教师提供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等例文,学生范读、听读
根据以上所给信息或资料访写一篇探究科学的.作文
例文外星人入侵地球
50XX年的一天,在地球人的一个太空站,两个地球警卫正在值班,突然警报系统响了起来:“发现不明飞行物!发现不明飞行物!……”同时,两个警卫从监控仪上发现了一个小点。紧接着,通话器发出一阵古怪的声音:“哈哈!我们是天下无敌的比拉星人,我们要占领地球!如果主动投降,你们还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否则,就摧毁地球!”二人立刻向地球防卫军司令部发出信号。地球防卫系统全面启动,同时向全球发出警报:“发现外星不明飞行物,并声称要霸占地球。我们决不投降!全球人民行动起来,保卫家园,各系统做好应战准备。”
两天后,几百万个比拉星人架着古怪飞碟及太空船悄然降临。他们首先派出一个隐形机器人,闯进太空站,杀死了两名值班警卫。幸好其中一位在临死前向地球发出了信号。地球防卫司令部马上派出精锐部队,启动所有导弹、火箭发射台。可地球人的导弹怎么也打不着外星人的太空船和飞碟,即使是电视头导弹。因为外星人已经研制出了100倍光速移动器,而我们的仍在研制中。情况非常紧急,眼看军队快阻挡不住了。这时,核武器研究院的博士们带来了500光速炸弹。可这种炸弹只有100枚,远远比不上敌参数量,但战士们的士气很旺:“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一定要战斗到底,决不投降!”在这危急时刻,传来一个震奋人心的消息:1000倍光速移动器与定身炸弹研制成功了!顿时化险为夷,地球人势如破竹,一会儿就摧毁了敌人的所有飞碟和太空船。太家欢呼起来!
突然,飞碟残片里掉下几块大石头,里面爆出一个个身长10米,宽500米的大怪物,头部巨大,底部有许多线。我们把全世界的核弹全用上了,都无法摧毁它。地球人有些束手无策了。这时,一群长10米,外形酷似地球人的外星斗土从天而降,和入侵者拚杀起来,威力无比。不一会儿,入侵者就落荒而逃了。地球人感激不尽,外星圣斗士说:“不用谢!我们希望全人类都能和平共处。”
“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地球人终于胜利了!”大家欢呼着。地球,这个美丽可爱的星球,终于恢复了和平。
随堂练习
1、生活中有许多值得留意的科学现象,请你结合生活谈谈你的发现
2、谈谈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故事?
十教后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5个,理解“沉甸甸、拎”等词语的意思,会写“歇、拎”等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重点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3、发挥想象,和小伙伴合作,编成或续演故事。
4、懂得关心、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懂得关心、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和小伙伴合作,编成或续演故事。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诵《小乌鸦爱妈妈》。
2、交流你喜欢小乌鸦吗?为什么?
3、是啊,知道回报父母的孩子一定会受到大家喜爱的。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15课——只有一个儿子(媒体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思考:“只有一个儿子”这句话是谁说的?找到相关的句子。
2、媒体出示:“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呀?”老爷爷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啊。”
3、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1)、“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老爷爷说:“我看见了一个儿子。”
(2)、“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呀?”老爷爷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啊。”
4、读句
5、质疑:到底有几个儿子?文章中明明提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
6、自由读课文:
(1)读通全文,正音。
(2)讨论问题: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中明明提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引读7-11小节。
媒体出示: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荡,腰也快要折断了。
(1)指名读句,适时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读好语气词“啦”。
(2)“一桶水可重啦”说明什么,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水桶很重。学习:“沉甸甸”一词,照样子说说相同结构的词语。(“沉甸甸”中的“甸”在口语中读第一声。)
(3)学习生字:拎、折(动作理解,读准字音)
(4)朗读理解,体会妈妈们的辛苦。男女生分读。
2、在这种情况下,三个儿子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快速默读,用直线划出。
(1)交流,出示句子:
第一个孩子只顾自己翻跟头……妈妈一眼。
第二个孩子……也不看妈妈一眼。
第三个孩子……提走了。
(2)分角色指导朗读句子。
3、妈妈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呀,在她们的眼中,孩子是怎样的呢?读1-6节。
第一个妈妈说:“伶俐、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第二个妈妈说:“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有他那样好的嗓子。”
第三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讲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
(1)引读:妈妈们可喜欢他们的孩子啦第一个妈妈称赞儿子……。第二个妈妈夸奖儿子……。只有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
(2)读好妈妈夸奖自己儿子的句子,注意语气。
4、媒体出示填空,理解课文:
妈妈拎水好辛苦。第一个儿子伶俐、有力气可以,可是他却。第二个儿子嗓子好,可以,可是他。第三个儿子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却跑到,接过,提走了。
(1)请你再读读课文的2-11节,和同桌一块来试着完成这个练习。
(2)指名回答,交流后配合读好填空。
(3)是啊,难怪在一旁亲眼目睹这一幕的老爷爷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啊。
5、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再次出示:“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呀?”老爷爷说,“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啊。”
(1)看见这一幕的老爷爷是真的不明白有几个儿子吗?想一想怎么读。(读出明知故问的语气)。这是一个孝顺父母、长辈的孩子。
(2)多种形式练读。
6、争做孝子大行动。
四、拓展作业
1、*拓展(选一个写下来):
妈妈回到家,会对自己的儿子怎么说?儿子会怎么回答?
(1)第一个妈妈对伶俐、有力气的孩子说:“”
儿子说:“”
(2)第二个妈妈对嗓子好、会唱歌的儿子说:“”
儿子说:“”
(3)第三个妈妈对儿子说:“”
儿子说:“”
五、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选词填空。(课后练习)
2、指导书写
“歇”换部首记忆。书写时注意:左右同宽。
板书:15只有一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伶俐、有力气只顾翻跟头
第二个儿子嗓子好、会唱歌只顾唱歌
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接过妈妈的水桶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没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而然地引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思想意义。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要对自己有信心,并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体会同学对“我选我”的认同。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解题、质疑。
1.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 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 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汉字的读音。
2. 小组接力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准字音。
3. 小组合作学习:记住生字。
4. 全班汇报。
5. 教师指导书写。
三.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我”指的是谁?
2. 王宁选自己干什么?
3. 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
4. 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了解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 指名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 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
二. 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读了语气。
1. 带着问题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2. 全班交流,教师导读。
3. 关于王宁“我选我”一事,说说你的想法?
三. 自由读、小组读、全班展示,读出语气。
四.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语气。
五. “我会读”。
1. 读一读,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 自己试着说两句话。
六. 实践活动。假如你竞选班干部,你想说什么?
语文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2、把握风景的独特意义,理解作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知识构成:
1、了解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
于坚,诗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少年时遇学校停课流窜街头, 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另著有诗集《空地》。
于坚一直生活在云南。他说,云南是边远地区,但并不意味着写作也是边远的。重要的不是你在哪个地方,而在于你是从哪个地方看见那种普遍的、超越时间的东西。你在具体的时间里表达了没有时间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作家。
2、掌握下列词语
暖和 ( ) 裸露( ) 脚踵( ) 榉( ) 树 牛蒡( )花 震慑( )咀嚼( )( ) 单
薄( ) 麂( )子Xiàn jǐng( )( ) 干 zào ( )急 zào( )
3、理清文章层次,用自己的话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7)
第三部分(8—14)
三、学法和自检:
自读于坚《便条385》一诗,尝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
一匹马跑过草原
被诗人捉住
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
骏马
死掉的马
课题 云南冬天的树林
四、达标检测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雨)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 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
2. 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1)
(2)
(3)
3. 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答: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
答:
4. 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
答:
五、学习小结和课外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解读
《不用嗓子的歌手》是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黄莺组织森林合唱队,详细说明了蜜蜂、青蛙、蝉的发音方式。告诉我们,它们都是不用嗓子的歌手,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形式,内容富有童趣,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音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求知的兴趣。
3、会读、写本课的生字,积累词句,括展知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动物有趣的发音方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歌声激趣,谈话导入:
1.师引入:(课前一支歌)同学们刚才的歌声真洪亮,大家唱歌用什么来唱的?动物王国里也有一群歌手,但他们是一群
板书课题不用嗓子的歌手
2.生质疑:多奇怪哦,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生思考并交流。
3.师归纳: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归纳成以下两个问题:(出示课件,指名读问题)
(1)课文中提到哪几个不用嗓子的歌手?
(2)这些歌手都是怎样唱歌的?
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一支歌自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归纳问题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检查预习,引导质疑:
1.生小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名回答)
2.师出示字词卡片:检查要求会认的生字、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读课文的熟练程度,并引导学生讨论学习课文设计到的问题,逐步锻炼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
三、品读重点,读中生情: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划出文中不用嗓子的歌手都有谁?
4.指名回答,师板书:小蜜蜂、小青蛙、蝉(知了)
5.师提出要求:回到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讨论学习,用~~~~划出课文中这些不用嗓子唱歌的歌手都靠什么唱歌的句子!我们看看哪组同学读得认真,找问题找的准,读完划出的请坐起来。
生在四人小组:先读课文,再讨论师提出的问题,用~~~~标出。
6.生汇报讨论结果,师随机板书。
(1)小蜜蜂嗡嗡嗡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从哪段知道的?)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小黄莺听到小蜜蜂的歌声,感觉真好听,就夸奖小蜜蜂,而小蜜蜂却笑着说了。这里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回答:热情、友好的语气。生试着读,师范读、齐读。
师总结并提出要求:通过小蜜蜂的介绍,小黄莺知道了小蜜蜂是靠翅膀振动而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哪位同学来模仿小蜜蜂边做动作边发出声音读这一段?
指名带动作模仿读第二自然段。
(2)小青蛙呱呱呱靠声囊发声的。(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师问:A、小青蛙发出什么声音?文中怎样形容青蛙的歌声的?
B、所以小黄莺称赞说什么?这时小青蛙也笑了,说的话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指名读出语气)
(3)蝉吱吱吱靠肚子上的弹性的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
7.大家都见过蝉了没有?我们这很少见。南方白天一般很多见,出示课件。(相机介绍关于蝉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并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仿说训练:
8.师引导提出要求:课文二、三自然段,写小蜜蜂、小青蛙时都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从中得出他们各自怎样唱歌。而写到蝉的第四自然段却用叙述的方式,说出蝉是靠肚子上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谁能仿照前两段也把第四自然段改成对话形式的内容?
(指名按自然段叙述方式进行仿说)
9.小黄莺去找金嗓子歌手,而现在听了不用嗓子也能发声的青蛙、蜜蜂、蝉各自的介绍。这时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过渡:这些歌手唱歌的方式多奇妙呀!大家想听到他们的歌声吗?
10.下面我们请几位朗读小能手读下面几个句子!
(出示课件)指名读出语气!
11.这三个句子中出现了三个表示声音的词,让我们感受到歌声就在耳边,你还能说出一些表示声音的象声词语吗?(指名说词语)
12.读了这篇课文,听了歌手的歌声和各自的介绍,你觉得小黄莺刚开始对蜜蜂、青蛙、蝉的称赞准确吗?你能帮小黄莺对这些歌手重新做出准确的评价吗?(指名上台填写或口头填)
出示课件:(1)、小黄莺听了蜜蜂的歌,称赞说:------------------!
(2)、小黄莺听了-------的歌,称赞说:------------------!
(3)、---------听了-------的歌,称赞说:------------------!
(4)、台下的观众听了合唱队的歌声,称赞说:---------------!
13.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式,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五、展示交流,进行小结:
14.展示交流搜集资料:
你还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小动物唱歌的形式?(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师进行肯定与鼓励)
15.进行小结:
大自然太奇妙了,我们大家要爱护大自然,要留心去观察大自然,你一定还会有更奇妙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给他们搭设展示的平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使内容完整)
16.板书设计:
小蜜蜂 嗡嗡嗡 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小青蛙 呱呱呱 靠声囊发声的
蝉 吱吱吱 靠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3、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小青蛙热爱读书以及小动物之间友善和谐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小青蛙热爱读书以及小动物之间友善和谐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小青蛙热爱读书以及小动物之间友善和谐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与学生数量相等的枫叶、小青蛙和小蜥蜴的头饰及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张美丽的红枫叶》。围绕着这张美丽的红枫叶,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故事呢?。
二、整体感知:
下面老师想请几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谁想试一试?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在童话中认识了哪几个朋友?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将青蛙、蜥蜴、鲫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
三、分层学文:
1、青蛙为什么想要一张书签呢?(板书:做书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 5段。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红枫叶的语句,并指导朗读。
2、可奇怪的是,青蛙先生并没有把这张红枫叶拿回家,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6-13自然段,一边画出相关语句。
重点理解:
因为青蛙看到红枫叶下有一条小蜥蜴,小蜥蜴正躲在红枫叶下睡午觉呢。他怕惊醒小蜥蜴,所以就没有拿走红枫叶。
(板书:睡午觉)
青蛙先生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
3、可是青蛙先生回到家,还是在想着那张美丽的红枫叶,就忍不住去找小蜥蜴,于是就有了小青蛙和小蜥蜴的对话,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做小演员,同桌两个人,一个来演小青蛙,一个来演小蜥蜴,先在下面试试。
师示范指导。
盖在你身上的那张红枫叶呢?读时语速稍快,表现青蛙先生着急的问。
我太喜欢它了,想把它做成一张书签。“太”可以读的稍重稍长,体现对红枫叶的.喜爱。
“那你刚才为什么不取走它呢?一阵风把红枫叶吹到小溪里去了,我看见一条小鲫鱼顶着它游走了。”想得到红枫叶的是青蛙先生,可小蜥蜴为什么觉得惋惜呢?
(其实,小蜥蜴是替青蛙先生觉得惋惜,觉得难过,看来,小蜥蜴对青蛙先生也是特别的——关心)
“真可惜。刚才我怕拿走了它,会惊醒你的午睡。”青蛙先生满怀希望地来找红枫叶,却发现红枫叶被小鲫鱼顶走了,它这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难过、失望、伤心)所以青蛙先生叹了口气,生读,师示范,生再读。
4、善良的小青蛙为了不打扰小蜥蜴的午睡,没有得到这张漂亮的红枫叶(板书——没得到),可傍晚时候,红枫叶(贴图)却来到了青蛙先生的家里,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能为大家读一读14——22自然段?
5、所以青蛙先生快乐的说:“(屏幕出示:谢谢你——红枫叶!谢谢你,好心的小蜥蜴!)”
四、想象结尾:
《绿色的童话》里终于有一张漂亮的书签了,每当青蛙先生看到这张红枫叶的时候,就会想起什么?
所以课文的最后用了哪个标点符号?这真实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省略号啊!同学们一起来读最后两段!
五、解题升华:
为什么说这是一张美丽的红枫叶呢?
板书:两颗美好的心灵
友谊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快乐!老师也把这张美丽的红枫叶送给每位同学,快看看自己的书桌堂里,拿出我给你的红枫叶,大声读读这句话——
播下一颗善意的种子,就会收获无穷的快乐!
板书设计:
一张美丽的红枫叶
做书签 睡午觉
小青蛙 没得到 送新叶 小蜥蜴
两颗美好的心灵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3、教学时数:1课时。
4、教具:多媒体计算机、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早就听说我们 班的同学很了不起,博学强记,能背不少的古诗词,上课前老师组织同学们做个小游戏,一分钟古诗词句子背诵,看谁记得多,背的多。
请每组老师右手边的同学背,左手边的同学数。请准备好,开始!(计时)
统计背诵的数量。请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我们班上的背诵小明星。(老师送你一个小礼物,热烈的掌声)
2、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这些诗歌语言精练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诗的节奏和音乐美之中,给人一种陶醉,一种享受。我们今天在一起欣赏《诗词五首》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节课要求同学们理解,背诵这首诗,同学们有信心吗?声音大一点,自信心强一些!
(板书)岑参
3、解题。
(1) 请了解岑参的同学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 读过边塞诗的同学们介绍一下唐代边塞诗。
(投影作者简介及边塞诗)
二、课文研读
(1) 诗中的“歌”表明此诗体裁为在诗中的'“歌”、“行”、“体”
(2) 此诗为诗人在新轮台幕府的送友人所写。
(一)一读:掌握节奏,领略音乐美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
(1) 学生自由朗读。
(2) 正字音,抽学生(投影)。
(3) 明节奏(投影)。
(4) 学生试读(左手边同学读给右手边同学听)。
(5) 教师范读(配乐)。
(6) 处理内容疑难。
(二)二读再现形象,把握感情
要求:再现诗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抒情发展线索,理解感情。
1、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身临其境进行想象和联想,使脑海中出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1) 学生读,抽学生谈画面。
(2) 学生读投影展示画面。
(3) 学生默读,理思路,找线索。
2、提示:全诗写什么景,叙什么时,可分几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
A、送别前:八月飞雪送寒图,情奇激奋。
B、饯别时:军营饯别奇寒图,哀怨低沉。
C、临别时:东门惜别惆怅图,孤寂凄凉。
D、送别后:别后雪池思乡图,惆怅。
(4)思考全诗表达的感情
诗人以夸张的笔法,气势磅礴地写出边塞的景色,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三读:紧扣词语,体味意境,探索特色
(1) 学生谈自己喜欢的句子,说理由。
(2) 教师出示赏析“忽……”投影。
(3) 学生举例赏析。
三、背诵
举送别诗: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
四、教师小结: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多多采撷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佳词丽名,能够出口成诵。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9个生字,会写“沙、海”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学习重点: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
(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
(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
(4)请同桌一起读。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课间操《火车开了》。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荷花》教案02-21
语文的教案【推荐】02-22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上册教案03-05
《语文园地》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