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通用1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
(2)、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欣赏对称的图形。五角星、京剧脸谱、蜻蜓、亭子、雪花、苹果、民间剪纸……
4、教师小结。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创设故事情境。在引出“对称”的'概念后,呈现给学生一些对称的实物画面,并动态显示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例1。动手操作,剪一件上衣。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知识用这张纸剪一件衣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2、剪其他图形。松树、桃心、葫芦。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3、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请看屏幕。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请看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2)、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3)、交流评价。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将一个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这一本质特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含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2
教学目标
利用轴对称知识剪小人,体会对折次数与得到小人的个数间的关系,解决手拉手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利用轴对称知识剪小人,体会对折次数与得到小人的个数间的关系,解决手拉手的问题不仅要求会动手,而且要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关键点。思维过程从形象到抽象,学生容易出错。
难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限,剪的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抽象思维较弱,理解困难。
教学方法
1、通过辨析错例,理解剪失败的原因。
2、直观演示对折和画的过程。
3、通过讨论、探究得出对折次数和得到小人个数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交流,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学过哪些知识?(轴对称,平移,旋转)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让我们动手来剪一剪。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例4:你能剪出像这样手拉手的`四个小人吗?
先剪两个手拉手的小人试试(出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一)、剪2个手拉手的小人
1、独立操作:?你知道一个小人怎样剪吗?(课前布置过剪一个小人的实践活动,课件展示操作方法)
请同学们试试剪2个手拉手的小人怎么做。
2、交流正例?(成功的作品)
说一说你的方法。一张纸对折一次可以剪出一个小人,对折两次后再剪就能得出两个手拉手的小人。
3、交流错例1(两个分开的小人)?你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了吗?
要保证小人是手拉手的必须要把手画到边(师用笔画),剪的时候也要一直剪到边。
4、交流错例2(有两个半个小人)
(展示两个半个人小人)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引导学生总结:小人的身体必须画在纸的连接处,也就是靠近折痕的一侧。
5、总结关键?:要成功得到两个手拉手的小人,我们先连续对折了2次,然后把半个小人的身体画在纸的连接处(靠近折痕的一侧),还要注意手画到边,剪的时候也要剪到边。?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能比第一次剪得更好吗?
(二)、剪4个手拉手的小人?我们能剪两个了手拉手的小人了,你还可以剪几个?剪四个行不行?
讨论、探究:
首先需要对折几次?(师生对话交流:对折1次,纸就变成了几层,打开就是2份,每份有半个小人,就得到1个小人;对折2次,2层纸就变成了几层,打开就是几份,就得到几个小人;对折3次,纸就变成几层?想不出来,那就拿出一张纸对折3次,再打开看看,纸被分成了几份?)
看来,要得到4个小人,对折3次就可以了;至于对折4次能得到几个小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折折看。对折完了,接下来的步骤老师不再说了,大家有信心剪出4个手拉手的小人吗?那就按照步骤开始吧!看谁剪得又快又好。(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其实,折纸的方法可不止连续对折这一种哦,大家请看(课件播放折纸方法的视频),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折折看。
仔细观察,对折纸的次数和剪出的小人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发现了什么?要想得到16个手拉手的小人需要将纸对折几次呢?
小组交流汇报,课件展示结论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能剪四个这样的小人了,大胆地说说你还能剪什么?
2.出示教材36页练习七第12题,观察思考:怎样折、画、剪?
教师提示: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纸张?(正方形)怎样折、怎样画才能剪出来?(学生说一说,再课件出示提示)
动手剪一剪,播放视频参照。(也可课后完成)
小结
回顾我们剪小人的过程,它用到了这一单元的哪些知识?(轴对称)
一个小人是轴对称图形,两个小人是轴对称图形,三个小人也是轴对称图形,四个小人还是轴对称图形),正是这一次次的对称我们才得到了四一样的小人。既然这四个小人都是一样的,我就可以由一个小人得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大家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种现象?(平移)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做个有心人,你一定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很多问题呢!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3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平移》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图形的平移也是借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平移现象引入的。在直观感知平移现象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理解、辨认图形的平移。
难点分析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方法
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是一系列数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实现知识的自主构造。在对物体运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现象,学会辨认物体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交流,初步理解旋转现象,有利于思维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提问作好引导,多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这种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等问题,以便在操作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避免低效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欢乐的游乐园中有着许多有趣的项目,那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课件展现滑翔索道、观光缆车、电动火车。
师: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你觉得它们都是按什么方式运动的?
生:我认为观光梯、观光缆车和电动火车的运动都是移动的。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平移的现象?
(生相互介绍)
师揭示:我们把像观光缆车、小火车、观光梯这样所做的直线运动称之为平移
二、互动探究
1、生活中的平移。
谈话: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什么运动?(平移)
师:说得真棒,如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
让学生先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再指名回答。
2、移移看。
(1)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2)画一画。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剪下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画一排小汽车。
1、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
课件出示小鱼图。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师: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
4、我是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车轮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 )
(2)物体平移时,形状、大小、位置不变。 ( )
(3)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平移。 ( )
(4)电梯的升降是平移。 ( )
(5)拨计数器时珠子的运动是平移。( )
板书:
第2课时平移
平移→
观光缆车、小火车、观光梯
平移--沿直线运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
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平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想创作出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老师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出色,更漂亮。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认识、感知平移现象,理解平移的本质。
2、通过探索掌握平移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讨论、探究、归纳的过程,抽象概括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
直观感受平移这种现象,理解平移是在做直线运动。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平移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观察操作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推拉式的黑板。
六、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在商场和游乐园的观光电梯、空中缆车、推拉门三幅图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图片的三个物体分别在做什么运动?(出示情境图给学生时间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观光电梯、空中缆车、推拉门这三个物体都在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大小、形状、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做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也是平移吗?(学生根据刚才的所学思考发言)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举例:拉抽屉、坐公园里的滑滑梯、电动伸缩门、电动推拉门等等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属于平移。
大家真的很善于观察,知道的课外知识真多。老师相信大家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那么,本节课的内容你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物体的大小、方向、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七、作业布置
同学们放学回家后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事物,看看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形象,举例说明。
八、板书设计
平移
物体的大小、方向、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5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认识对称轴。
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辨认出轴对称图形。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辨认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情分析:轴对称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好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激法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现在它们就在你们小组的桌子上,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那就快点儿拿出来看看吧。(学生分别拿出图片)
谁能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图片?(学生汇报)
二、讲授新课
1、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观察图片?(电脑课件,大屏幕出示)
找生读问题:思一思,想一想:
1、你手中的图片有什么特征?
2、你用什么方法验证?
3、验证后你发现了什么?
温馨提示: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做的。
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根据问题来说一说?(听汇报,同时板书:特征、两边形状完全相同、方法、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师:像你手中的这些图片那样,沿图片中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黑板上贴“对称”)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对称现象。
2、欣赏剪纸,体会对称图形的美。
师: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在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对称现象吗?谁来说一说。
师:的确,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有很多,我国的剪纸艺术中有很多作品就是对称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大屏幕出示课件)
3、动手操作,感受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也制作了一个剪纸作品(展示小衣服)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是对称的吗?你能把它剪出来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赛,只有全组的同学都剪完,才能获胜,组内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
学生剪,教师巡视。
师:请获胜组的学生说一说剪衣服的方法及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演示的同时教师板书:剪、纸对折、画一半图形、不能剪断。)
用这样的方法,你还能剪出其它图案吗?同学们试试吧。
教师边巡视边收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轴”、“图形”。
(大屏幕出示课件)小组讨论:谁来说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图形中间有一条折痕,折痕两边形状完全相同。(大屏幕同时出示课件)
4、认识对称轴
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是怎样画对称轴的。
谁能说一说老师是怎么画的?
(学生回答同时板书:画对称轴、中间、穿过、虚线。)
现在请剪纸作品在黑板上的同学来画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了,现在就用你的火眼金睛来判断一下,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吧。(大屏幕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完成随堂练习卡中的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数字,大家一起来看看哪些数字是轴对称的?(大屏幕出示课件)完成随堂练习卡中的第2题。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
3、(大屏幕出示课件)刚才同学们做了剪纸,老师这也有一些作品,这些作品都出自于同学们灵巧的双手。但剪下来的图案和剪下来的纸边并不对应,你能猜出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吗?完成随堂练习卡中的第3题。看大屏幕集体订正。
4、这几个问题都没有难到同学们,下面请看(大屏幕出示练习卡中的第4题)学生读题,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用你手中的纸来折一折、画一画吧。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发现将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吧。(大屏幕出示课件)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6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一课时
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理解“完全重合”,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内容逻辑性较强,“对折”和“完全重合”这两个概念较难理解,对感悟力和想象力要求较高。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认知理解困难: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对于“完全重合”不易理解,想象思维缺乏。
教学方法
1、演示法:借助动态图片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演示剪轴对称图形的步骤与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用视频来播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用自己的身体来摆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2、练习法:通过练习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猜谜语吗吗?我们先来玩玩“猜谜语”的游戏吧?
课件出示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打一动物)
并问学生看谁猜的最快最准?
生:蝴蝶
师:你们真聪明!
课件出示谜底:蝴蝶
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只蝴蝶有什么共同特点?
猜测生会说:图形两边一样
师:你们知道这种现象在数学中叫什么吗?(对称现象)
师:出示一些实例,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生举例说明)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1、师:对称的物体还真多,(课件出示)比如:五角星、京剧脸谱和青蛙,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生活中的这些对称现象,把它的形状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就是对称图形。
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谁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他们有哪些特点呢?(猜测学生会说: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师:那我们怎么验证两边是不是完全一样呢?(猜测学生会说:对折)
师:接下来出示蜻蜓的动态图片,要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猜测学生会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板书:轴对称图形、对称轴)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师示范画对称轴。(强调画对称轴用虚线。)
2、创造“轴对称图形”。
师:今天老师还给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对称图形,谁能说说老师是怎样剪出这些图形的?(生:先对折,再画一画,最后剪一剪。)
师引导学生共同剪一件衣服。(重点演示是从折痕的地方画图,再剪)
师:以小组为单位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剪完的同学仔细观察你剪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强调剪纸要注意安全。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贴在黑板上)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创造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下面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去用对称知识解决问题吧!
1、课本29页做一做。
2、课本33页第2题。
3、课本33页第3题。
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强调还可以横着画或者斜着画。
师:同学们判断的太好了,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轴对称图形”这个好朋友。
4、我爱做游戏:让同学们摆一个从正面看身体的左右两边是轴对称图形的姿势。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
5、出示视频: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对称想象,来感受到物体或图形对称的美。一起来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吧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1、把一个图形沿着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条折痕就叫做对称轴。
2、判断一个图形是对称的,关键能否找到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是否能完全重合。
3、剪纸通过纸张的对折,剪出后展开的图形是对称的。
师:同学们,对称不仅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只要你用心观察,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足迹,到处都是数学的足迹。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历剪一剪、移一移、看一看等过程,增强观察力、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
3、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课件播放动画,由此引出对图形的运动的学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师: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也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对称。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运动动画作为课堂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这些剪纸漂亮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吗?
课件出示图片: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剪纸,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
教师出示图片:
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主交流。
生:蝴蝶、脸谱这两张图片都是对称的。
师:大家都认为是对称的图片,有什么方法来验证吗?
师:同学们可以拿出手中的这些图片折一折,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小组内交流)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吗?谁能说说?
生:这些图片从中间对折后,两边是完全重合的。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就是对称现象。
2、在实际操作中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谈话: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找出对称轴。
出示微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分析和梳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对生活中对称现象的交流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都有对称。
三、巩固练习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第一、三个。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找出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下面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第一个、第三个、第四个。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
3、下面的数字图案,哪些是轴对称的?
答案:0,3,8。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动脑筋想一想这三个图形的对称轴有几种画法。
答案: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找一找。通过亲自的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观察,发现物体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通过折痕认识对称轴,用对折的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法与学法:
教法:直观教学。
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A4纸、直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吗?
生:喜欢。
师:同学们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生:玩.................
师:同学们可真会玩!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玩一玩,老师这里有一张纸,如果给同学们,你会怎么“玩”?
生:折飞机、折图形、折图案等
师:同学们想象很丰富,也真会玩?想知道老师拿这张纸怎么玩吗?
(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在沿着对折的另一边任意的把它撕下来)。
师:看,同学们想像老师这样玩吗?
生:想
师: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拿出桌面的这张纸,先折一折,在撕一撕,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师:同学们做好没有,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师:同学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预设生1:有一根线、有一条折线、有一条折痕、对称轴
师: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好孩子!
师:除了这个发现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预设生1:
预设生2:图形的两边一样
师:多聪明的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多么丰富的孩子!此处应有掌声!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图形,沿着这条折痕对折,图形的两边.........。
生:一样
师:像这样两边重叠在一起,就叫做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在来看这个图形,和刚才的图形是不是有相同的特征呢?
沿着这条折痕对折,图形的两边.........,就能够完全重合在一起。
板书:对折 完全重合
师:想这个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新知
1、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板书:对折 后两边 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书写正题:轴对称图形
(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定义后,让学生去判断黑板展示的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认识。)
师:同学们,用你们响亮的声音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师领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用这样完整的数学语言来告诉你的同桌,你手中的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都讨论好了没有?
生:讨论好了
师:谁愿意用这样完整的数学语言来描述,你手中的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生1:
生2:
(师及时订正与表扬)
2、寻找和画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回想下,刚才通过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同学们说图的中间发现了什么?
生:一根线或一条折痕或一条折线
师:真了不起!
师小结:也就是说我们沿着这条折痕对折,图形的两边就能够完全重合在一起。所以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画一条虚线来表示。请同学们举起你的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描画对称轴。(老师一边画,同学们跟着一起描)
师:拿出你手中的轴对称图形,和你同桌说一说它的对称轴在哪儿?
师过度:同学们,还真没想到吧?简单的折一折,撕一撕,我们就能创造出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其实数学就这么简单。敢挑战一下自己吗?请同学们拿出桌面上的作业纸,试一试?
(1)课件展示:巩固题习
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画出它的对称轴。
师生互动:
第1个习题:三角形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是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设生:因为三角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师:观察真仔细,都会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判断,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哦!
师:它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在什么位置呢?用手描画一下。
生:从中间竖直向下
师:掌声在哪里?
第2个习题:小鱼简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预设生1:不是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设生1:因为小鱼简图中左边和右边对折后不一样,图形对折后两边不完全重合,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预设生2:是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设生2:因为小鱼简图中左边和右边对折后不一样,如果小鱼简图上下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师:这位同学太了不起!他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光只从左右对折,还可以上下对折,或者任意一个方向对折,只要能找出一种对折方法,使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同学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
(如果没有学生想到这样的方法,老师就进行提示)
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轴对称图形不光可以这样对折,还能这样对折,也许还有其他的对折方式?只要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第3个习题:枫叶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是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预设生:因为枫叶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第4个习题:平行四边形图
师生互动,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有时不要过分地相信自己的眼睛,感官上的判断不如实践出真理,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验证一下。
师小结:通过折一折动手实践,同学们发现,不管从什么角度来对折,它都找不到一种对折的方法,使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过度:刚才我们分析了许多,反驳了许多,动手验证了许多,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师过度:同学们想不想挑战更难一点的问题?
生:想
三、巩固提升
(2)课件展示:小组合作
师:请同学们打开 号信封,拿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要求:判断其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对称轴有几条?
同学们分组合作交流,回报结果:
正方形组:
师:同学们有怎样的发现?
预设生1:我们发现有两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预设生2:我们发现有三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2: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预设生3:我们发现有四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3: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4条)。
长方形组:
师:同学们有怎样的发现?
预设生1:我们发现有一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预设生2:我们发现有两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2: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师: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2条)。
圆形组:
师:同学们有怎样的发现?
预设生1:我们发现有两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预设生2:我们发现有三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2: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和订正)
预设生3:我们发现有四条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3:我是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及订正)
........................(无数条)
(老师也准备折无数次的圆形模板,以备用学生发现不了有无数条对称轴的)
师: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无数条)。
通过练习总结出:在一个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多条对称轴。
四、渗透法制教育
对称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呈现给大家一种美的享受,就看同学们是否善于发现。而今天老师带来两组图片,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会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师:请看第一幅图,鸟洁白,水清澈,第二幅图,花艳丽,叶青青,呈现的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两幅自然美的景象中,可以感受到对称美的魅力。而如今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鸟不洁白,水不清澈,花不艳丽,叶不在青,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乱扔垃圾、乱扔生活废品、环境被污染了
师:对,我们美丽的环境就这样被污染了,我们要养成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学法、懂法的好孩子。
做到渗透法制教育的效果。
五、图片欣赏
数学源于生活, 对称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并且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对称世界的神奇吧!(欣赏图片)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同学们学到了那些知识!
七、布置作业
要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回去制造出1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回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八、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学生作品图片展示区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9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
出示笑脸和花瓶的一半,请同学们猜一猜(真聪明,你们为什么能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呢)
2、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蜻蜓和蝴蝶图片
师:小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说
师:你们说的真好,它们左右都是一样的。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特征的东西吗?
生说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真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好孩子,老师要给你们点个赞。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记住喽,像这样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现象在数学上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对称。(板书:对称)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它们是对称的吗?如果是,就用对号手势,如果不是就用叉表示。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有争议的图,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折一折)
师:老师把它变出来,请大家折一折,说出自己的发现。
二、动手操作,探究对称
1、折一折
师:我们就用折一折的方法看看它们是不是对称的呢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折一折,以小组为单位。
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对折后的两边,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得出结论:这些图形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板书:两边完全重合)
2、剪一剪
再出示花瓶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这样的图形吗?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请大家先认真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师师范剪,介绍方法--(将长方形纸对折,画出你喜欢图形的一半,沿着虚线剪下来)。用老师的方法,还能剪出很多图案,比如刚刚我们见过的小衣服,试试看,相信你们一定会做的很棒!
生剪出不同的图案
展示
师小结:对折后再剪出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手中的图形,谁能说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引导说出: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板书)
师:再次轻轻打开手中的图形,你看见了什么?
生答中间有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师:我们认识了对称轴,现在就请大家画出你手中图形的对称轴,同桌互看,想一想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结:画在中间、画直、画虚线
三、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师:同学们画的很用心,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一个任务,有信心完成吗?我们一起去轴对称图形博物馆看看吧。
1、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1)简单的图形,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2)数字
(3)小组合作说说字母和汉字
(4)平面图形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总结收获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我们的课即将要结束了,你想和老师说什么吗?
老师非常开心能和大家一起上课!
五、图片欣赏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更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图片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对称轴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10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情境激趣。
(课件出示教材92页情境图)说一说图中三个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设计的图案和制作的板报花边各采用了什么运动方法。(生回答,师板书)
2.导入揭题。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复习图形运动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
⊙回顾与整理
1.平移。
(1)什么是平移?(把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叫做平移)
(2)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
(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两点: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
(电梯的上下运动、抽屉的推拉等)
2.旋转。
(1)什么是旋转?(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角度的过程叫做旋转)
(2)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
(旋转的三要素:一是旋转中心,二是旋转方向,三是旋转角度)
(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
(电风扇扇叶的转动、汽车行驶时车轮的转动等)
3.轴对称。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
(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预设
生1: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圆等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2:线段也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一条对称轴。
生3: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生4: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典型例题解析
课件出示典型例题。
先把三角形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6格。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旋转、平移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画图前要先找准规定的旋转中心,即点C,画出线段CA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线段CA′,C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线段CB′,然后连接A′B′,得到三角形A′B′C,三角形A′B′C即为三角形ABC按要求旋转后的图形。最后把三角形A′B′C的每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得到点A″、B″、C′,然后顺次连接这三个顶点,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如下图。
解答
⊙探究活动
1.出示探究题目。
有5个同样大小的圆片,用其中4个摆成右边的形状,剩下的一个圆片摆在什么位置能使5个圆片组成轴对称图形呢?
2.小组合作试一试。
3.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
预设
生1:要使原图形再摆上一个圆片后成为轴对称图形,首先要确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然后横着、竖着和斜着试一试,最后根据对称轴找到另一个圆片的位置。
生2:摆法一:
生3:摆法二:
生4:摆法三:
(加阴影的圆片表示后摆放的圆片)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正确辨认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合作意识,让学生探索物体和图形的运动形式过程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会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平移后的现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运动
游戏一:向左转,向右转。
游戏二:我是你的影子。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看游乐园动态场景。
师:游乐园大家都玩过了吧,可是小蚂蚁们没有玩过,你们能当小导游吗?(可以)
二、新授
我来指,你们来说这是什么项目?边说边用手势或者借助直尺橡皮擦模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二)分类
这么多项目,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类吗?并和同桌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
预设:分成两类:一类是小火车,缆车,滑滑梯,观光梯。另一类:旋转飞机,飓风车,钟表。
(三)教学平移
我们先来研究平移。
1、质疑:小火车是横向直直地往左移动,观光梯是竖着直直地往上移动,而滑滑梯是斜斜的往下,为什么也分为一类?
小结:只要是沿着直直的线移动,就是平移。不管是往哪个方向。板书。全部边做手势边齐读。
2、同桌讨论:平移过程中什么保持不变?什么发生改变?
全班边模拟运动,边思考。
3、小蚂蚁要和小伙伴玩游戏了。
游戏:蚂蚁移房子。师:什么叫重合?
学生操作。学生上台操作。
(四)教学旋转
1、出示2个问题让全班边模拟运动,边思考。
这些项目为什么可以分为一类?
旋转过程中什么发生改变?什么保持不变?
2、出示钟面。
师顺逆时针转,从12点开始转半圈,转四分之一圈,从5开始转到7。
让学生体会:不管转多少,只要它们都是绕着同一个点转动,就是旋转。
3、体验旋转
(五)比较异同点
小蚂蚁它还想知道这两种运动方式到底有什么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师小结: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并且移动中没有改变方向,就是平移现象;旋转是物体绕着一个点,方向一直在变。
三、练习
(一)下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小蚂蚁只有判断对了才能获得奖品,你能帮帮小蚂蚁吗?
(二)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出来。
(三)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
贴图贴图相对应
沿着直直的线移动绕着同一个点转动
不变:方向、大小大小
改变:位置方向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7~29页情境图及做一做,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直观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即沿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为后续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二)核心能力
轴对称图形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的运动”部分的内容,借助生活中对称现象,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慢慢从具体到抽象,实现空间观念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比眼力”的游戏初步认识对称现象的特征,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通过观察和操作,会结合实例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通过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会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判断、连线等练习,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四)学习重点
能说出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特征
(五)学习难点
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衣服图案、平行四边形卡纸、彩纸、剪刀等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用彩纸剪出一个你喜欢的作品
(二)课堂设计
1.导入:比眼力
思考1:根据看到的'部分,猜出这是什么。
活动1:学生根据出示的提示,猜出物体名称。
思考2:为什么大家在猜的时候,最多给出一半就都能猜对了呢?
活动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理由,初步能说出两边一样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说一说,学生感受对称的特点--两边完全一样,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做好铺垫。】
思考3: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
活动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举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导学生说出哪边和哪边一样,尽量说完整。
活动4: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感受生活中对称现象的普遍性。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对称的普遍性。】
2.认识轴对称图形
思考4:(将游戏中的图形抽象为平面图形)怎么能一眼看出它们的两边是一样的?
活动5:学生通过想象,尝试用自己的方法体现两边一样;引导学生利用对折的方法,观察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现象,通过交流体会重合的两边大小、形状相同。
思考5:能将衣服图案、平行四边形对折,使两部分完全重合吗?
活动6:学生拿出衣服图案、平行四边形,自主尝试对折,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折后的情况,进一步体会对折后重合是两边大小、形状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比较、语言描述,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到对折、完全重合的含义。】
思考6:像这样对折以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你认为轴对称图形的“轴”是什么意思?能指一指吗?
活动7:学生尝试解释“轴”的意思,指出对称轴的位置,跟着老师的示范画出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比较、语言描述,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体会到对折、完全重合的含义。】
3.剪轴对称图形
思考7:这件衣服图案对折后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想要剪出这个图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思考8:剪出来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呢?
活动8:学生交流判断抽对称图形的方法,用对折的方法验证剪出来的图形。
活动9:小组交流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理由。重点解释为什么要先对折,为什么只画出一半就可以了。尝试用彩纸剪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剪轴对称图形,进一步感受轴对称的特点,明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为后面的巩固练习做好铺垫。】
4.巩固练习
①谁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 √ × × √ √
【解析】考查目标3,能独立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指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②它们都是谁掉的?用线连一连。
【答案】第一行依次对应第二行的第3个,第1个,第4个,第2个。
【解析】考查目标4,能根据一半想象出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课堂总结
思考9:轴对称在我们生活中起到很大作用。结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活动10: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的作用。并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很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抽象成图形,发现它们对折后完全重合,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特点可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还可以帮助我们剪漂亮的轴对称图形。生活中还藏着很多数学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三)课时作业
1.说一说下面的数字图案,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答案】0 8
【解析】考查目标3,能正确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画出来,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答案】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特殊的三角形(1条或者3条)
【解析】考查目标2,能正确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并考查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
(四)课后作业
1.剪一剪,剪出一个新颖的轴对称图形。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3,剪出轴对称图形。
2.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一张方格纸,怎样只剪一刀,得到一个十字形。
【答案】把正方形纸对折三次,剪一刀。
【解析】考查目标2、3、4: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轴对称知识,培养空间观念。
3.为了建设更美校园,学校需要建造一个正方形花园,花园中还需要设计小路。请你画一张设计图。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3、4,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1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经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
学情分析
1.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接受本节的知识。
2.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并能通过折叠寻找对称点,会对所给图形作出正确地判断。观察——操作——归纳——判断。
3.对称轴和对称点的寻找。
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2.经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戏引入
教师活动:
帮暖羊羊找角
观察图片找出问题,确定角的位置。初步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游戏,帮暖羊羊找角。
活动2【讲授】分类
教师活动: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表象来给学具袋里的图形来分类,并汇报分类的理由。
引出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动手分类将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分成一类,将不能完全重合的分成一类。汇报发现
活动3【活动】学习轴对称图形
2、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说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集体展示创造出来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3、摸一摸折痕看有什么感觉
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导画对称轴,教师示范画的方法,强调易错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独立画出它的对称轴。
(摸折痕。选择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独立画出它的对称轴,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不准确的画法。)
4、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活动4【导入】练一练,“巩固”对称
(1)练习1
同学们,老师想考一考你们,引导学生完成书上P68做一做。先明确题目要求,再动手完成
(读出题目要求,找到题目中两个具体要求,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互查。再集体汇报。)
(2)练习2
同学们,请你拿出2号学具袋中的图形,折一折,画一画,看看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自己独立先折一折,再画一画,能够发现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活动5【讲授】总结
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但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创造了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够创造出更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美化我们的生活。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例2、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直观区分这两种简单的图形变换,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有丰富的平移和旋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定位。借助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入,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直观理解和辨认平移、旋转现象。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运动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今后学习抽象的图形运动积累感性体验,发展几何直观;为今后从图形运动的角度认识图形(如圆柱体、圆锥体)、理解度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推倒等)作好铺垫;通过依据描述想象出物体的运动,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28页的主题图“游乐园”。
1、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在主题图中找出轴对称图形。
3、还有那些运动项目,它们的运动方式相同吗?
(二)分类交流,导入新课。
1、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分类。
2、交流分类结果,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中,既巩固复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又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对各种游乐项目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图形的平移现象。
1、操作交流,认识平移现象。
(1)课件出示第一类:
(2)手势比划: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3)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4)归纳小结:物体沿着直的路线移动,并且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就近似地看作平移现象。(板书:平移)
2、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3、实践体验,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1)出示例2
(2)想一想:依据平移的特点判断。
(3)移一移:用小房子学具进行验证。
(二)探究图形的旋转现象
1、课件出示第二类:
2、讨论交流:为什么把这三个物体分为一类?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有什么共同特点?
3、概括描述: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旋转现象。(板书:旋转)
4、联系生活: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5、操作观察: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的是什么形状?(教材第31页的“做一做”)
(三)辨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1、下面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7题)
2、学生根据平移和旋转的特征直观判断,集体交流。
3、归纳小结,明确平移和旋转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在对物体运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从“手势比划”到“语言描述”再到“归纳概括”最后“联系生活”等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现象,学会辨认物体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交流,初步理解旋转现象;最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区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三、实践体验,深化理解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30页“做一做”
利用学具平移,画一排小汽车。
2、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8题
综合运用旋转和时间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综合练习(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6题)
辨别多个图形通过平移,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三)提高练习(教材第35页练习七的第10题)
拼图游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张卡片上的图案,利用平移和旋转将零散的图形有序相接,构建出有规律的美丽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课件配乐展示)
(三)课外拓展:用平移和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世界;并向课外延伸,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领略到那无处不在的图形变换之美。】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15
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2.经历“剪一剪、折一折、辨一辨”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辨认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猜想激趣
1.课件出示(教师讲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昆虫们欢快地飞舞,瞧,它们正向我们飞来,可是我们只能看见它们的半个身影,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昆虫吗?
2.学生猜想,课件呈现完整的昆虫。
3.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二)交流引入
1.观察交流:这些昆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些昆虫上下或左右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从大自然中的昆虫引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在猜想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初步感受对称现象,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1.初剪对称图形,思考探索。
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非常逼真,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却不像呢?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要画“蝴蝶”的一半?
3.再剪对称图形,感受对称。
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它的对称图形。
(二)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
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
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
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
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四)辨一辨,辨别轴对称图形。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根据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改编)
2.学生独立辨别,有困难的可以先折一折再判断。
(五)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轴对称现象,请大家睁大眼睛到我们生活中去找一找。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剪一剪、赏一赏、折一折、辨一辨、找一找”等学习活动,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会用“对折”的方法辨认轴对称图形,同时感悟生活中五彩缤纷的`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题
2.教材第33页练习七的第2题。
(二)变式练习
1.教材第33页练习七的第3题
(三)拓展练习(教材第35页练习七的第11题)
1.将一张正方形纸如下图所示,先对折两次,再剪去一个角,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2.想一想,再剪一剪。
3.展示不同剪法展开后得到的不同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及辨别方法,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课件配乐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生活中的对称世界,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领略到那无处不在的对称美。】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16
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剪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对称、平移等现象。
2、通过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目标解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最后一课,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理解了平移和旋转运动的基础上的。让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剪出给定图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轴对称图形、平移等知识的理解,既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剪出给定图案的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欣赏作品,回顾旧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欣赏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美。
2、找出剪纸作品中的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二)引发思考,揭示课题。
1、这些优美的.作品是怎样做成的?你也想剪一剪吗?
2、这节课我们就来“剪一剪”。(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欣赏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作品,自然过渡到找其中的对称图形、指对称轴,既复习了旧知为新知铺垫,又让学生感受到剪纸作品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动手实践,探究规律
(一)提出问题。
1、出示例4:你能剪出像下面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
2、观察思考:这些小人有什么特点?(对称、平移)
3、渗透思想:要剪出4个连续的小人,要从剪1个小人开始研究。
(二)解决问题。
1、探究剪1个小人。
(1)自主操作,剪一剪。
(2)组内交流,展示作品。
(3)畅谈体会,感知剪法。
①成功者谈剪法:先对折,再画出小人的一半,最后剪。
②失败者谈注意事项:如画半个小人时应从纸的闭合处画起。为什么?
2、探究剪2个小人。
(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讨论:怎样折、怎样画、怎样剪?
(2)汇报交流,探究折法
①预设折法:
方法一: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二: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三: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四: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
②优化折法:不同的折法都能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但方法一更简便。
(2)探究画法,质疑剪法。
①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了两个半个小人?
画时要注意:从对折的闭合处画。
②质疑: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两个小人是分开的?
剪时要注意:剪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不能断开。
3、探究剪4个小人。
(1)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2)汇报展示,交流剪法
一折:对折三次。
二画:从闭合处画半个小人。
三剪:连接处不能剪断。
(三)总结规律。
1、发现规律,体会平移。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如果要剪8个小人要对折几次?对折5次可以剪出小人?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全过程,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从“剪1个小人”到“剪2个小人”再到“剪4个小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问题水到渠成。最后通过发现总结规律,深入思考解决“剪8个小人”等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实际应用,提升认识
(一)教材第36页练习七的第12题。
1、你能剪出右面的图吗?
2、观察思考:怎样折、画、剪?
3、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4、课件展示,体会旋转。
(二)发挥想象,自主创作。
你还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剪一个新的剪纸作品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剪连续对称图形的方法,沟通对称与平移、旋转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出的美丽图案。(课件配乐展示)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的知识,沟通本单元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出的美丽图案,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略图形的变换之美。】
【数学《图形的运动(一)》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数图形教案01-09
数学《图形分类》教案03-25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01-09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01-10
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08-16
数学教案-对称图形08-16
数学教案-图形找家08-16
数学图形宝宝大班教案06-24
数学认识图形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