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04 09:14:01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课文类型:讲读课

  教法设计:

  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和总结,激发丰富的联想,鼓励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列图表,明确文章结构层次。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的?

  三、讨论全文结构。

  四、着重研究一、二部分层次及语言特色。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三)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形状、位置、厚度怎样,是什么样天气?

  2.雨天的“招牌”呢?三种云的特点、高度、厚度、颜色在怎样变化?

  3.“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4.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5.归纳与第二节关系。

  (四)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1.云上有哪几种光彩?(晕、华、虹、霞)

  2.这些光彩特征怎样?预示着什么天气?

  3.引用谚语有什么作用?

  五、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

  六、总结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八、板书设计:

  看云识天气

  (观察) (推测) (天气的变化)

  总说:看云可以识天气。[总—分—总] [现象]

  条理清楚 高、轻、薄 层次分明 形态 分类)

  分说:怎样看云识天气。 低、密、厚 (先总后分)

  (分类) 光彩:晕、华、虹、霞 [本质]

  总说:意义与局限。

  用词准确 往往、常常

  科学严密 一般、可能、渐渐等

  语言通俗 像.....像.....;刚才-----一霎时------;“招牌”;改名换姓

  生动有趣 比喻、排比、对比、拟人;谚语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学习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阅读材料:《在人间》片断。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作品,导入新课。

  《凡卡》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就是这些可怜的小学徒中的一员。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凡卡的学徒生活,看看那个时代的农村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板书课题:凡卡

  二、检查预习:

  1.通读全文,认读生字词。

  2.说说你对凡卡有了哪些了解?

  三、快速摸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凡卡的学徒生活主要在什么内容中反映出来的?

  根据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把课文内容进行梳理。

  四、阅读凡卡的信,围绕“信”,体会凡卡痛苦生活和心情。

  1.用一句话来概括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学生可能会这样概括:

  生:凡卡受不了学徒生活了,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村去。

  生:凡卡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求爷爷把他接回去。

  生:凡卡受不了了,只有死路一条了,哀求爷爷把他接回去。

  2.抓住“指望”,体会凡卡生活的无望。

  (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谁来说说,“指望”是什么意思?

  (1)九岁的凡卡离开乡村,离开疼爱他的爷爷,来到莫斯科这个大城市来当学徒,他曾经有什么指望呢?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

  他一定指望着到鞋匠这里学会做鞋,能够有一样本领,来养活自己。

  他想挣钱,让爷爷和他都过上好的生活。

  他们一定以为,在大城市是比较好生活的。

  他可能还想,莫斯科是个大城市,他有了本事,可以在大城市生活,不再贫穷,离开乡下。

  他还可能指望自己做出最漂亮的鞋,卖很多的钱,当一个有钱的人。

  (2)多么美好的“指望”啊!而现在,刚来到这里三个月,他就感到他的生活没有指望了,你能从他的信中找到原因吗?细读凡卡的信,画出有关的句子进行交流。

  相机引导学生关注凡卡的生活,抓住具体事例和句子,体会凡卡没有指望的生活。

  以情激情,引导学生读好凡卡饱含悲情的信:是啊,这一切的一切,把小小的凡卡心中的指望砸得粉碎。在这个冰冷的世界,生活在这一群冰冷的残酷的人中间,弱小的他能指望什么呢,他只希望爷爷救救他,救他离开这个魔鬼般可怕的地方,因为他已经看到死在向他招手了。凡卡的信,是蘸着血和泪写的,是这个穷苦的`乡下孩子的呐喊!是对这个悲惨世界的控诉!请把这封信有感情地读一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和痛苦心情。

  (3)凡卡在城里的一切美好的指望都破灭了,又产生了新的指望,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读他乞求爷爷的话和对未来的设想以及急切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围绕凡卡的梦,两次续写,体会凡卡梦的含义。

  1.读凡卡的梦:凡卡的信终于寄走了,同时寄走了他满心的希望,他就是怀着这样的希望睡熟了。按着凡卡的想法,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梦为心声,我们看看从凡卡的梦中会感受到什么。

  读凡卡的梦,注意省略号,接着设想延续的梦境,体会凡卡的美好而急切的心情。

  2.凡卡的梦会变成现实吗?细读凡卡回忆部分和叙述部分,抓住有关事例和句子谈自己的看法。

  引导重点:

  *醉醺醺的邮差,不清楚的地址,使信无法寄到爷爷手中。

  *即使寄到,他的梦也依然只是个梦而已:

  在凡卡心中乡村生活的美好,其实蕴含着贫苦,更衬托出来的城市学徒生活的悲惨。

  爷爷的年龄、做的事情都不足以养活一个渐渐长大的孙子,把孙子送到城里,是爷爷唯一的选择和希望。

  3.再读凡卡的信,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信的后面写上几几句想说的话。体会凡卡终究梦碎现实依旧的悲惨命运。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想作品为什么这样打动人心?体会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可以通过假设引导:

  假如没有回忆……

  假如没有对凡卡写信过程中的动作描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是词语。

  3. 通过对课文的口气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

  教具准备

  卡片、田字格、挂图

  教时

  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感知大概意思。

  (2)认读本课文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能抓住主要画面进行观察。

  教学过程:

  一、 出示挂图

  ①观察图,图上画有什么?

  ②想一想,这些事物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③按什么时候,什么人在干什么的顺序说一说图中内容。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

  ①想想紫丁香和画中的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学生自读课文。

  三、分小节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第1节:正音“脚尖儿”“浓绿”

  第2节:正音“伸进”“做伴”

  第3节:正音“沙沙地响”“唱歌”“消除”“疲倦”

  第4节:正音“满树盛开”“牵挂”

  第5节:正音“眨眼”“飘进”“又香又甜”

  四、认读生字/article/

  1. 二类字:株 踮 栽 帮 疲 倦 牵 挂 眨 案

  2. 一类字:香 浓 院 老 师 枝 伸 伴 消 除

  五、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吟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 读第一小节

  (1)“浓浓”的小院是什么样儿的?

  师:院儿青色满院,郁郁葱葱,浓浓的绿,淡淡的绿,点缀着小院的宁静。

  (2)“我们”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3)谁来读出小院绿阴葱茏的美好景象。

  二、 读第2小节

  (1) 诗中的小朋友是用怎样的语气呼唤老师,对老师说话的?

  (2) 孩子们是怎样关心老师的?

  (3) 指导读出语气要亲切,美好的祝愿。

  三、 自读3、4小节

  1.想象一下树儿是怎样陪伴老师的.?

  2.“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是怎样地动听,小朋友会唱些什么歌?

  3.“满树盛开的小花是怎样的美丽,小朋友会围着老师说些什么?

  4.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疲倦?

  生答:牵挂学生的学习、作业

  牵挂学生课间活动

  牵挂学生吃饭情况

  牵挂 认读

  5.指导读好这两节。

  四、 看图想象说话

  (1)师: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还在怎样地工作?

  (2)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

  (3)又怎样祝愿老师睡得又香又甜?

  (4)指导朗读/sjbwz/

  全诗由活泼亲切渐渐转入舒缓深情。

  五、 作业

  准备诗歌朗诵会

  第4、5、6课都是浅显明快的现代散文诗,反复朗读,单独或小组均可。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背诵全文。

  2.写好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书写入体。

  教学过程:

  一、 指导朗读,学生评议。

  二、 自由练读。

  三、 再指名再读,再评。集体评后集体朗读。

  四、 写字指导

  老:第五笔是弦撇

  伴、消:两字右边是点和短撇

  师:第一笔是短竖

  除:最后两笔均为点

  五、学生练习书写,注意写姿。

  六、作业设计

  ①比一比组词

  申( ) 半( ) 农( ) 完( )

  伸( ) 伴( ) 浓( ) 院( )

  ②词语搭配

  一抹 红枫叶 一首 歌曲

  一片 绿蝈蝈 一个 古诗

  一只 紫丁香 一支 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查字典,理解文中不懂的词。

  3.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讨论课后练习第2题的两个问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4.认识到少年儿童在祖国关怀下,生活无比幸福、快乐,小学生应奋发向上,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5.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把自己参加的一项庆祝“六一”的活动说明白,再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少年儿童在党的亲切关怀下生活是美好幸福的,应从小树立奋发向上,长大以后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2.有感情地朗读好这篇语句优美、节奏感强的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理解文中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有关思考题。

  3.认识到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快乐;少年儿童应好好学习,奋发向上。

  4.写一段记述活动的文章。

  5.读好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到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快乐;少年儿童的奋发向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节?(“六一”儿童节)对,这一天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各国儿童都会以快乐、自豪的心情度过这愉快的一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以往的“六一”节你是怎样度过的?谁来说说其中一次你最愉快的,印象最深的六一节是怎样过的,心情什么样。

  (同学们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阅读课文是一首诗歌,这首诗就反映了少年儿童欢度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时的快乐、自豪的心情。让我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

  (二)借助拼音,读准诗歌。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对诗歌中不理解的词查字典弄明白意思。

  3.诗歌共有几小节,想一想每一节表达了什么内容。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指名四人每人读一节诗歌,正音。

  2.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出示小黑板)

  3.理解以下词意:(可查字典)

  抚摩:抚,轻轻地按,摸;摩,接触;抚摩,用手轻轻按着来回移动。在本课是说微风吹在身上很舒服的感觉。

  流淌:淌,流;流淌,液体流动。

  丰满:(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本课指小鸟身上的羽毛已经长满、长全,也就是小鸟已经长大,成熟。

  4.逐节朗读,理解诗意。

  学习第1节: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思考:这小节有几句话,这些句子抒发了“我们”什么样的感情?哪些句子体现出“我们”的生活非常幸福、美好。(这小节的诗歌抒发了少年儿童欢度自己节日时的愉快心情。后面的几句诗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美好的。)

  (2)找出这一节中“打比方”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是“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这句话把少年儿童比作春天,用“花园”,“草地”,象征祖国的美好。可以这样理解: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如同春天,给祖国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3)齐读第1节。

  学习第2节:

  (1)指名读第2节。

  (2)提问:这一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表达了什么?

  (这一节共三句话。前两句表达了少年儿童自豪的心情,后一句话写出了祖国对少年儿童的期望。)

  (3)自己小声读熟,然后全班以充沛的感情齐读这一节。

  学习第3节:

  (1)自由读这一节,找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想想把谁比作什么。

  (这一节的第二句话是“打比方”的句子。把少年儿童比作了小鸟。)

  (2)指名读这个“打比方”的句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少年儿童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就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3)再读第3节,体会一下这节的内容。(讲了“我们”幸福成长的原因,表达了“我们”的感激之情和崇高理想。)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2.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将相和》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18将相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定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3.读通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准备:

  《将相和》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引导学生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初读课文,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运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及意思。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每战必胜。形容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3.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以及存在的疑问。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1.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2)给文章列小标题。

  2.交流,完成板书。

  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四、找准矛盾点,抓住探究主题

  1.看课题,既然是“和好”,那说明将相以前有过“不和”,他们为什么“不和”?找出文中那句关键的话来。

  2.找到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

  “我是赵国大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倒爬到我头上去了。哼,碰见他,我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3.那么蔺相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嘴到底厉害不厉害?他的职位该不该比廉颇高?这就是咱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初步学习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法目标:

  初读课文,认识全课生字,掌握其中3个生字的形和义;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

  6爷(y6)爷和小树(sh))

  2.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写了什么?(小树)随着

  树”的图片。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伞”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2)出示生词“衣裳”

  ①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课中休息——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话: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稻草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到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诉学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认真读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当学生经过读句思考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爷爷给小树穿上的稻草”用线画出来,使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注意了这个联系,就能确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图(1)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3)指导读。读的时候要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裳,穿什么样的衣裳读清楚。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先自己试背,然后指名背或齐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

  (一)过渡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以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③枝叶是“撑开”的吗?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④指导读。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

  (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句子

  “爷爷真好,小树真好”。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请你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说说。

  3.指导读。要把夸爷爷,夸小树的语气读出来。

  (四)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

  1.指名读

  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中休息——

  (五)继续学习五个生字的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热”。

  (1)先告诉学生“热”字下边是个新偏旁,叫四点底,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丢点。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热要写得上大下小,上边左右部分一样高,一样长。下边的四点底,一个点向左,三个点向右,两边点大,中间的两点小,四点要写得和上边部分一样宽。

  2.出示生字“绿”。

  (1)指名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第三笔横要写得长些,右下是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绿”要写得左窄右宽;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长;右边第三、七笔从横中线起笔。

  3.出示生字“真”、“冷”、“好”。

  先指名记字。提示“真”字的里呤侨?幔?/SPAN>“冷”字最后一笔是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各写一个生字。

  4.巩固学过的八个生字。

  (1)认读,重点读“热、绿、裳、真”四个字,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试默八个生字词,不会的字可以看板书写,做出不会写的记号。

  (3)教师巡视检查全班试默情况,同学们练习刚才不会写的字或错字。

  (4)正式默写全课生字。

  (五)总结

  《爷爷和小树》这课书学完了,同学们学得很好,做到认真读书,一边读书,一边识字,理解词,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理解句子,能放在课文中想意思,这样学语文才能学得又快又好,真正的读懂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设计理念

  《家乡环境》是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课文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主旨是通过学生在历时两周的观察、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并在进行此次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主动搜集各方面的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之情,让学生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信息收集整理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过去的环境状况,培养环保意识。

  2、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调查、观察、访问、资料收集整理)获取知识,了解某一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

  4、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三、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讨论确定学习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组合活动小组,小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组内分工。

  第二课时:将各小组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第三课时:学习成果展示,在同学间相互交流调查研究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学习成果展示

  1、小组合作把设计的环保宣传标语张贴在相应的位置。

  2、小组通过手工活动设计身边环境的版图。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重点)

  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重、难点)

  3.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难点)

  4.理解并积累八字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5.在师生共读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件;猴子头饰等。(教师)

  2.搜集八字成语。(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请柬,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你们高兴吗?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可谓是困难重重。今天我们的“花果山之旅”,可爱的美猴王也设置了重重障碍,需要连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闯关图。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用“孙悟空的请柬”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投入到学习情境中。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

  1.识字加油站。

  (1)过渡:勇敢机智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课件出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伯伯叔叔爷爷奶奶)

  (2)尝试认读。

  ①个人认读,同桌互拼订正。

  ②汇报:指名学生读词语。

  ③分组开火车认读。

  (3)教师强调这些词语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4)诵读积累。

  ①男女生赛读。

  ②齐读。

  (5)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2.我的发现。

  (1)过渡:小朋友们,别高兴得太早哟!瞧!第二关是什么呢?

  (2)揭示第二关内容。(课件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孙悟空挑衅地说:“你们知道这两组生字有什么特点吗?”)

  ①小组内讨论。

  ②学生试着说一说。

  ③教师小结:第一组“明、晚、昨、时”这些字都是日字旁,都和太阳有关。第二组“妈、奶、姐、妹”这些字都是女字旁,都和女性有关。它们大都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21世纪*教育网

  3.字词句运用。

  A.比一比,写一写。

  (1)激趣促写:孙悟空的本领特别大,唯独书写规则是他的弱项。他把这个难题抛给你们了,你们有信心攻克这一关吗?

  (2)火眼金睛:课件出示“书写提示”。

  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②汇报交流。(“长”字注意书写的笔顺,“四”字第四笔是竖弯,“心”字三点要写得均匀。)

  ③尝试书写。

  ④展评反馈。

  B.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可爱,书写得这样认真,孙悟空想给大家增加点难度,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2)课件出示书中的图画。

  ①学生小组内讨论。

  ②同桌互相说一说。

  ③汇报交流。

  ④课件出示:

  牛羊牛羊在山坡上吃草。

  同学我和小明是同学。

  大山远处有一座大山。

  4.日积月累。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轻松地闯过了三关,孙悟空可高兴了!他想送给你们几条成语。只有会读会背的同学才能拥有它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出示成语。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3)指名朗读。

  (4)教师讲解成语的意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5)小组赛读。男女生对读。

  (6)带着理解齐读成语,背诵成语。

  (7)谈谈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8)交流搜集的'八字成语。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闯关游戏”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特别是接受神通广大的“美猴王”的挑战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高,学得轻松。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聪明才智勇闯三关,真了不起!回家千万记住要把你今天的收获和你喜欢的人分享!

  瞧!孙悟空也为你们欢呼鼓掌呢!孙悟空会在花果山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

  设计意图:让孩子把自己的收获和喜欢的人分享,既巩固了知识,又让孩子懂得了分享。“孙悟空会在花果山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复习名言

  1.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连闯三关,你们高兴吗?把你们的收获和你们最喜欢的人分享了吗?

  2.指几名学生背诵成语,全班齐背。

  3.小结:小朋友们背诵得可真好!这节课,让我们和孙悟空一起踏上花果山之旅吧!

  设计意图:学习应“温故而知新”。将学过的知识经常复现会巩固学生的瞬时记忆,使其最终成为永久记忆。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过渡:瞧!孙悟空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呢!我们也去听听吧!(课件播放朗读动漫。)

  2.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3.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细读。

  (1)第1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第1自然段。

  ②圈画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男女生赛读。

  ④交流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

  (2)第2自然段。

  ①喜欢这个自然段的学生一起读。

  ②指导感情朗读。

  (3)第3、4自然段。

  ①指生读第3自然段。

  ②齐读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

  ①自己读,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边读边画出。

  ②小组讨论。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们捞月亮的过程。

  (5)第6、7自然段。

  结果怎么样呢?齐读后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对于这样一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教师更要指导学生细读品味,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观看动画,试着表演

  1.播放动画片。

  2.熟读课文,小组内尝试表演。

  设计意图:“表演”是一种内化感知的过程,同样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与鼓励,让他们敢于表演、乐于表演,这样才能将读书落到实处。

  四、说话训练,拓展思维

  1.交流: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没捞到月亮。

  2.思考: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

  3.讨论:小朋友们,猴子们从树上跳下来,坐在地上累得气喘吁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力猜一猜。

  4.汇报:续说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明晰道理,在续编故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分享收获

  小朋友们,相信这次“花果山之旅”你一定收获多多吧!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吧!

  设计意图:孩子都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不例外。孩子会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发兴趣。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所创设的“闯关活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入手,以“花果山之旅”贯穿全课,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极高。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诺贝尔晚年将自己的巨额资产用于捐助祖国医学事业和设立诺贝尔奖的辉煌业绩,歌颂了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文章首先概要介绍了诺贝尔一生的发明创造和拥有的巨额资产,接着以主要篇幅叙写了诺贝尔晚年的心愿和业绩,最后简要说明了诺贝尔奖对人类科学与文明事业的巨大贡献。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诺贝尔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感染;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是通过诺贝尔晚年的业绩,体会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学习目标

  1、比鲜侗究7个生字。

  2、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

  3、倍炼课文,了解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受到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感染。

  4 、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建议

  1.让学生按阅读提示认真默读课文,然后展开讨论。要鼓励学生独立钻研,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自己提出问题,自己作出回答。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能会提出下面两方面问题。

  第一方面:

  ①诺贝尔晚年的心愿是什么?

  (“必须将这笔巨款做出有意义的安排。”)

  ②这个心愿是怎样实现的?

  (捐助祖国医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③为什么要设立诺贝尔奖?

  (“我生于瑞典,长在俄国,在美、法接受知识的启蒙,曾到过德国养病,如今在意大利安度晚年。追求幸福是人类的理想,享受幸福是人类的权利。我的财产不仅要献给我的祖国,还要献给世界。”)

  ④诺贝尔晚年对自己巨额财产的安排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反映了诺贝尔爱科学、爱祖国、爱人类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第二方面:

  ①“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②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写诺贝尔的?

  (这两个问题实质是一回事。“最后的辉煌”指的是诺贝尔晚年把自己的巨额资产用来捐助祖国医学事业,设立诺贝尔奖金奖励对世界和平、科学事业的发展、文学领域有重大贡献的人。课文也正是通过这两件事来写诺贝尔的。)

  ③这两件事有怎样的联系?

  问题③,学生是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这个问题在理解上有些难度。可先让学生自己谈,教师再作指点。

  这两件事是密切联系的。第一件事表现了诺贝尔热爱科学,为了科学而不惜献身的崇高精神;第二件事则表现了诺贝尔对全世界、全人类的强烈的爱。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的基础,第二件事是诺贝尔思想感情的进一步发展,是诺贝尔无私奉献精神的升华。诺贝尔一生辉煌,第二件事是诺贝尔“最后的辉煌”,使诺贝尔的名字留芳百世,万古垂青。

  1.无论学生按怎样的思路提出问题,都应加以鼓励。从对所提问题的讨论中能说出表现诺贝尔辉煌的两件事,并从中领悟到诺贝尔爱祖国、爱人类、爱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就行了,就说明学生读懂了课文。

  2.朗读课文时,要体会诺贝尔对巨额资产的安排作出决定前后的不同心态和感情。晚年的诺贝尔既要忍受疾病的折磨,又要忍受亲人逝去的痛苦;既依恋着自己的事业,又意识到自己所剩的日子不多了。要理解这个时候诺贝尔内心的`痛苦、郁闷和矛盾,读3、4自然段时,声音要低沉缓慢。当诺贝尔对自己的巨额资产作出最有意义的安排后,心情格外愉快,“感到无比幸福和轻松”,因此读倒数第2、3自然段时,要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感。朗读诺贝尔遗嘱的文字,要读得庄重、严肃,字字清晰,句句深沉。

  3.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崎岖:形容道路凹凸弯曲不平坦。文中指在科学事业上所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

  辗转:文中指诺贝尔由于疾病折磨,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安稳入睡。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对自己身后事的嘱咐。文中指诺贝尔晚年以书面形式写下的对自己巨额资产所作的安排。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关于诺贝尔的资料读一读,加深对诺贝尔的了解。

  四、参考资料

  诺贝尔奖金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1833—1896)的遗产设立的奖金。根据他的遗嘱规定,将其遗产一部分共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每年约20万美元)分设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种奖金。1968年增设经济学奖金。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评定各类奖金的机构为:物理、化学、经济学奖金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物或医学奖金由斯德哥尔摩加罗林医学外科学研究院评定;文学奖金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金由挪威议会所选出的五人委员会评定。读读背背

  这里选取的是清代纳兰性德的一首词《长相思》。词作者叙写了自己赴边关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一种浓郁的思乡之情。词分上下两阕,即两段。上阕写行程艰辛,下阕写夜不成梦。

  词的具体内容大概是这样:

  山路一程,水路一程,跋山涉水,一路向山海关(榆关)那边进发。夜深人静时唯见千百帐篷点点灯光。

  风雪交加,长夜难熬,风雪中不时传来更鼓声。这风声、更鼓声打破思乡之梦聒得人难以成眠。故乡那宁静的夜晚是听不到这种声音的啊!

  教学时不必作过细的解释,疏通句意,初知内容即可。要着重指导学生朗读好这首词。词作押韵和谐,上下阕结构一致,琅琅上口,好读好背。朗读时要突出韵脚:程、程、行、灯;更、更、成、声。这样就显得和谐悦耳、响亮动听。同时要处理好节奏,如,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下阕后两句节拍与此同。教师可先范读,再让学生练读,要求达到熟读成诵,人人背会这首词。

  参考资料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