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
3.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内容,并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故事。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除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还有像你们年龄一样大小的孩子,他们机智勇敢,热爱祖国,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小英雄雨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
1.因为课文比较长,请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2.在阅读中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和课文初读情况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指名读,并口头解释。
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3.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再读课文,给每段加上小标题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全班交流讨论各部分的小标题,如①游泳本领高;②上夜校念书;③掩护李大叔;④与鬼子作斗争;⑤河沿上的枪声;⑥雨来没有死。(也可用课文原句作小标题,如“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五、快速默读课文,初步掌握人物形象特点
为什么要把雨来叫做“小英雄”?你认为在他的身上有哪些英雄特征?快速默读课文,从课文的事件和相关语句里分析理解。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一下,把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然后分小组进行汇报。
教师可以融入一个小组内,进行点拨指导。
六、全班分小组汇报交流,教师随机综合,板书
雨来是一个热爱祖国、勇敢机智、舍己为人、不畏强敌、坚贞不屈的小英雄。(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回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提示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以课文为依据,使自己的感受有理有据,培养学生细读文本、认真思考的学习能力。)
七、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可以小组之间分角色、分任务进行合作朗读。
八、作业: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用简洁的话写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说说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研读课文中重点段落,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深入理解雨来的英雄形象
1.读第一节。
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比比怎样写好。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这里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吗?
(为他能从鬼子手中逃脱打下伏笔。)
2.默读第二节。
提问: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
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讨论:这一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出现?(这句话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一是起强调作用,二是作为全文的一个线索。)
3.重点默读第四节。
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劈、扭、拉、打、揪、拧、撞)
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的坚强不屈?(“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看见!”)
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
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教师归纳:
巧妙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游泳本领,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这就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
三、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提出来说一说
四、拓展
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这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吗?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吗?(扮演角色对话)
五、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改编。或者缩写,或者续写,或者改成课本剧。
2.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朋友听。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4、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幸福的阶段,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和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那我们大家来谈一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难忘的事或人。(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
(二)《童年絮味》题解
本文是当代女诗人舒婷的富有情趣的一篇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度过的充满笑声而又略带辛酸的童年时光,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与今天的孩子们对比,引起人们的思考。
(三)《童年絮味》导读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都写到了童年的哪些事情。
讨论归纳:
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③初学识字自得意;④自编小辫美极了;⑤家教严历成习惯;⑥左邻右舍关系密;⑦乘凉还有小表妹;⑧夏秋冬季我都爱;⑨如今给儿买雨鞋。
2、重点难点解读。
(1)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作者生活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经济落后,物质条件差,那时的孩子们少玩具生活较苦。但他们却同样的热爱生活,追求快乐,以艰苦的环境里照样玩得丰富多彩。他们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从不缺玩伴他们可以享受漫长的暑假,健康成长。而今天的孩子们,物质生活优越,他们有大量的玩具与玩伴,往往被封锁在单元里与电视电脑为伴,或是被各种兴趣班占去了课余时间,这是现在孩子们的痛苦之处。为了让今天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应该给他们真正减负,把假期和课余时间还给孩子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与玩的关系,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2)作者爱劳动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对她今后有何影响?
作者爱劳动的习惯与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关,作者很小的时候就自己洗衣服,洗自己的碗,还要接受外婆的.严格检查,渐成习惯,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时常陶醉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直到长大后,这个好习惯仍伴随着她。
3、综合研讨,探究下列似乎矛盾的现象。
(1)为了贪吃灶糖就公开宣称要嫁给卖糖的老头儿(《拣麦穗》),小小年纪就把自己打扮得像“小妖精”(《童年絮味》),这些小女孩是“不害臊”还是挺可爱?或是二者兼有?为什么?
明确:这两位小女孩当然是挺可爱的。首先,为了贪吃灶糖就决计嫁给卖糖老汉,这在实用性上是很不合算、毫无价值的。但是小女孩对此完全无知。正是这个无知衬托出了心灵的纯洁。这样的未被世俗功利熏染的心灵是可爱可贵的。把自己打扮得成了一个“小妖精”,小女孩的姨妈们看到后差点背过气去,说明在实用性上无可取之处,甚至适得其反。但是小女孩的爱美之心是真诚的,纯洁的,也是幼稚的,她以为自己美极了,她并不知道这个后果。这样,相反的实用效果却反而使人注意到了她的爱美心灵和幼稚可爱的童真。其次,“不知羞”在成人的词典里,在成人的身上是贬词,而在这特定表现儿童心灵的情境里,正是这“不知羞”才显出她们心灵的纯洁和心地的坦然。她们一点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人笑话,这是多么的纯洁无邪!再次,为吃灶糖而公开宣称要嫁给卖糖老汉,从理性讲,绝对是荒唐可笑的。把自己打扮成了“小妖精”,从效果讲也是可笑的。所以,两篇作品中周围的人们均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读者看后想来也是开怀大笑。但这笑声是善意的、宽容的、充分理解对象的,因为这里更多是令人可爱的纯洁、幼稚、天真无邪。如果由此认为这些小女孩是“不知羞”和“挺可爱”兼而有之,那也应属于幽默谐趣的表现效果问题,也就是说,幽默常常把优点和缺点集于一身。换言之,这不是令人讨嫌的“不知羞”,而是令人可爱的“不知羞”。
(2)“我”的乐园——百草园,原本只有一些野草;“我”最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却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类似的描述,《童年絮味》也有,请具体指出。交代这些童年的心爱之物、欢乐之处原本的“简陋”,不会煞风景吗?为什么?
明确:《童年絮味》以那些破布娃娃、破藤桌“舞台”、荒郊野地、防空洞、九曲巷为玩乐对象、场所都属于类似的描述。描述这些童年的心爱之物、欢乐之处的“简陋”,并不会使文章逊色,相反,却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审美的重点感——
其一,荒芜的园子、拙劣的印本、破桌荒地,这些都是真实的。在大人们的眼里,这些大约都成不了他们的乐园和爱物。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我”成年后,就买过了一本精致得多的石印本《山海经》,而原先长妈妈送的那本早不知丢到那里去了。但在生活经验很有限、事事感到新鲜好奇、常常把幻想和想像当现实的儿童的心灵世界里,这些荒园陋物却可能成为他们心灵上有着无限趣味的乐园,成为满足他们童心的最为心爱的宝书,成为他们童年游戏的大好场所。物不择好坏,事不计真假,要的只是能真正成为他们心灵上的乐园,这正是童趣生活的最真实的特点,这是几乎所有人的童年时代都有过的“过家家”体验。所以,无论是原始素材的实录还是文学创作的编造,描述这些童年心爱之物、欢乐之所的“简陋”,恰恰更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其二,心灵上的乐园却是简陋之物。这一反差,突显了审美的重点不在实用而在情感、情趣。“我”怀念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不在乎这里只有一些野草和读书生活的枯燥,而在于有过“我”的童趣童真童心。“我”动情地忆起这部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不在于书本质量如此粗劣,而在于这里寄寓了一个人道关怀的动人故事。“我”的童年引“我”无限眷恋,不是“我”拥有过奢侈的玩具、豪华的游乐场,而是破桌破椅都记录着“我”童年的情趣。
(四)《生命》导读
1、默读《生命》,体会文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2、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明确: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个尊贵的生命,生命的实质就是充满着自由的活力,要为他们(它们)自由地、充满活力地活着而高兴,以宽广的胸怀善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3、讨论:借用《生命》中“老师”所领悟出的道理,你是否能欣赏到《童年絮味》所包含的趣味和意义?
《童年絮味》也就是像《生命》中的“老师”一样,以对生命的新的感悟去感受、看待周围的生活,以升华了的理性认识去照看具体的感性生活。《童年絮昧》就像“老师”在足球场上看到的孩子们“找乐子”情景的翻版。《童年絮昧》所包含的全部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更具体一点,就是“老师”最后说的“生命的实质”,也是“老师”在本段文字开头说的“多么自由啊,不肯受压制”,它的趣味就是以童年情趣的形式展现着这充满自由活力的鲜活的生命。文中的“我”及童年伙伴们也是在到处“找乐子”,替洋娃娃整容。捉蝴蝶、捉迷藏、钻防空洞、捧着大词典大声唱读、把自己打扮成“小妖精”、与同学打架、自编自演戏剧、泡海水、过春节、秋游野餐运动会……,所有这些童趣生活就是活着的生命的趣味。
4、写作特色:
(1)语调诙谐,充满童趣。
(2)以比鲜明,引人深思。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词句品味积累”。
2、完成《伴你学》中相关练习。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3、使学生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教育学生珍惜春光。
4、指导学生按课文内容填空,背诵课文。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抓住突出春天特点的词,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春天的特征。
2、说话训练。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件一)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猜谜语:有三个人去看太阳。(打一字谜)(展示课件)
2、引入:你知道春天有什么特点吗?你还想知道春天其他特点吗?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春天带来什么变化?
2、指导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插图,看图上画的都是什么,怎么样。
三、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诗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在谈的过程中,老师重点点拨。
(1)你在这一段中,从哪些方面知道春天已经来了?
(2)培养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诗文内容,抓重点词了解春天的特征的能力。
理解绿,红的意思。
绿说明柳树发芽了,红说明桃树开花了。
(3)让学生知道这句话是从植物方面介绍春天牲的。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春天来了,还有哪些植物有什么特征性变化? (展示课件)
(4)指导学生朗读。
绿,红,柳,桃要重读。
(5)让学生抓住来,醒两个词理解。
来是因为燕子是候鸟,冬天到南方过冬,春天暖了,燕子才南方飞回来。醒是因为青蛙是冬眠动物,就是冬天,青蛙藏在田间的地洞里,不吃不喝地睡觉,春天暖了,青蛙从冬眠醒来,从地洞里钻出来,捉害虫。
(6)指导学生再看图,说话训练。(展示课件)
a、找到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展示课件)
b、填空:春天来了,柳树( )。桃树( )。燕子( )。青蛙( )。
(7)指导学生读第一节:注意读出语气,读出春天的美和春天的特征。
同学们,春天来了,春风吹拂着大地,柳树绿了,桃花红了,再加上飞来的燕子和醒来的青蛙,这是多么美的一幅图画呀,请你读出这种春天的美和春天的特征。
学生试读,适当范读,指名读。
(8)指导学生背诵这节。
第二课时(课件二)
一、复习巩固。
学了第一段,你知道也春天有哪些特点?(展示课件)
二、学习新知:学习第二节。(小组学习)(展示课件)
1、学生自学,引导边学边看图,边思考:这一段写了春天的什么特征?
2、小组讨论。
3、学生代表汇报:
4、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到:
(1)知道春天的风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知道的?
轻轻地吹,细细地下是指春天风一般是微风,雨下得不是那么急而大,没有夏天的那种疾风暴雨。
(2)抓重点词快来种反复理解。
a、从种字知道了春天是播种、种植的.季节,只有春天的播种,才有秋天的收获。
联系生活实际:有很多花草,是春天种植,夏天开花。一些农作物,比如:玉米,豆类,蔬菜,棉花,都是春天播种,秋天心眼儿。
b、快来种中快来的意思是,要人们珍惜这春天的大好时光,赶快种植,只有辛勤地种植,才有秋天丰硕地心收获,使学生的朗读。
(3)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
(4)指导学生背诵
三、整理全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有谁会看着课文插图说一段话。(展示课件)
春天来了,风儿( ),小雨( )。柳树( )。桃树( )。燕子( )。青蛙( )。小朋友们( )。
3、这些句子写得多好啊!它使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春风唤醒了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和春雨,如果你就是他们,会怎么感谢春风呢?
四、拓展练习。
1、春天多美啊!你知道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吗? (展示课件)
2、从古到今,大家用各种方式赞美春天有的用画画,有的用唱歌,有的用古诗,有的用写文章,还有的用优美的舞蹈。你认为春天美丽吗?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3、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春天。 (展示课件)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初步把握本课所介绍的各种纸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到人类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纸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
理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生日歌》,学生拍手跟唱。
(师戴头饰):今天是我——纸奶奶1898岁的生日。我生于东汉时期,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我。我的诞生结束了龟板、竹简、丝帛等笨重、昂贵的用纸年代。从此,我的名字在世界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都知道我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今天,我的子孙们都会来为我祝寿,可我不要蛋糕,也不要礼物,你们猜猜我要什么?(要他们汇报自己学到的本领)
2、(摘下头饰):你们想去参加纸奶奶这个特殊的生日会吗?(点击出示:11*纸奶奶的生日)齐读课题。
3、不过,纸奶奶有一个要求,要通过了两关考试,才能去。
二、实践体验,闯关感悟
(一)、词语关
读下面的词语。(齐读、小组开火车读)
蔡伦水煮恭恭敬敬消毒书刊纸壶
速溶纸搅拌手帕
祝贺大家顺利通过第一关,现在进入第二关。点击出示:
(二)、填表关
认真读课文,按要求填表。
1、你们会填吗?(会或不会,如果“会!”可让会的试填,发现问题后师指导填表。)
①请同学们翻开P51,齐读第三自然段,这段介绍什么纸?(点击出示避水纸)
②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请划出最能反映它特点和作用的句子或词语回答。(不怕水、浸、泡、煮)
(雨衣、游泳衣)师点击。
③小结学法。
刚才用先读课文,看介绍什么纸,再划出最能体现它特点和作用的句子或词语的方法填表。
2、自主阅读,感悟体验
①现在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选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去读,边读边想边划,找出纸的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同学议一议,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②学生汇报,师点击出示表格内容。
你喜欢什么纸?请有感情地读出有关段落,再说出最能体现它特点和作用的句子或重点词。
(师注意表扬:并从学生回答中引导、归纳、升华)
③纸奶奶和它的子孙比,谁的本领大?在比中理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的意思。
再次祝贺你们顺利过关,走!咱们一起去参加纸奶奶的生日聚会吧。(点击,播放生日歌)同学们,你们愿意上来演一演吗?
三、角色体验,升华情感
1、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各种纸和纸奶奶,其余同学当评委。
演得真棒(带头鼓掌)
2、同学评议谁演得好,好在哪?
四、大胆想象,激发创新
1、(师戴上头饰):今天的生日,奶奶太高兴了。刚才我的.子孙还说明年要学到更大的本领来向我汇报呢!你们说他们的愿望能实现吗?(能)(点击课件)出示:那么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你们还能发明什么纸呢?仿照《纸奶奶的生日》一文,把它的特点和作用讲清楚!
2、学生汇报。
3、小结:还有这么多人要说,真是一个比一个棒,一代比一代强。奶奶太高兴了,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五、拓展训练,体验创造
孩子们,请回去把你们的想法模仿书上的介绍方法写下来,明天再寄给纸奶奶好吗?(点击音乐《难忘今宵》,在歌声中下课)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l、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结合文中插图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能力。
5、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6、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和背诵课文。
2、如何运用天然指南针辨别方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观赏,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呢?
2。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把课文读正确
1、出声试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不容易读正确的字、词、句,反复读一读。
3、圈出不懂的词语,或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
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把句子读通顺。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导学第1小节:
(l)指名读第1小节,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2)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是指些什么?(“指南针”
原指用磁针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种仪器,在课文中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
(3)小结:第1小节讲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4)指导朗读第1小节。
2、自学第2—5小节,想一想,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大自然指南针告诉准确一盏灯乱闯枝叶沟渠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本课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六节,讲了利用自然景物辨别方向的方法:中午时看太阳,因为正午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黑夜有北极星出现的方向是北方;阴雨天时要观察大树,记清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时要看地上的积雪,因为南面朝阳积雪化得快,北面背阴积雪化得慢。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只要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当你迷失方向的时候,就会找到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导读课文
1、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1)太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思考: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出示多媒体课件,看“中午阳光树影图”。(中午,树影正指着北方。)
指导朗读。
小结:晴天的中午,可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2)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思考:北极星为什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人们把北极星比作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找到北极星?怎样利用它辨别方向?指导看“星象图”。
指导朗读。
小结:在黑夜里可以利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3)利用大树辨别方向。
大树怎样给我们指示方向?它为什么能给我们指示方向?(因为朝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多,朝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少,所以才形成南稠北稀。)
相机理解“稠”、“稀”两个词。
指导朗读。
小结:阴雨天,大树枝叶的稠密可以指示方向。
(4)积雪指示方向。
严冬时,积雪怎么会为我们指示方向?为什么?(因为沟渠的积雪朝南的阳光足,而且日照时间长,雪化得快;相反,北边化得慢。)结合看图理解。
指导朗读。
小结:大雪天积雪融化的快与慢能指示方向。
3、总结2—5小节内容:
以上四小节具体介绍了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如何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虽然没有指南针,我们也能分清东南西北,所以称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为天然的指南针。
4、指导学习第6小节:
齐读第6小节,思考:人们是怎样发现天然的指南针的?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吗?
小结:大自然有很多指南针,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1、先在小组内练习朗读,互相评议。
2、小组推荐一名读得好的在全班朗读,其他同学评议、仿读,把每一节读好。
3、通过朗读、学习,你知道了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课外活动
看书或问问别人,再讨论一下,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如果你在森林、郊外、街道迷失了方向,你会用什么办法辨别方向?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慌:左边是竖心旁,右边是“荒”字。
稠:利用部件记忆字形,左边是“禾”,右边是“周”。
稀:利用部件记忆字形,左边是“禾”,右边是“希”。
要注意指导笔画较多的两个生字:
慌:左窄,“忄”占三分之一,右宽,“荒”占三分之二格。
辨:左边的“辛”的竖写作竖撇,第五笔的横比第六笔的横稍长些,中间是“”,
右边“辛”竖要直。书写时三部分要紧凑。
(六)总结全文,谈感受
大自然真是太伟大了!
随堂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2、组词:
荒()辨()稠()稀()
慌()瓣()周()希()
3、选词填空
诚实忠实
(1)王小刚从不说谎,是个()的孩子。
(2)太阳是()的向导,在天空给我们指示方向。
紧张慌张
(1)小芳做数学题太(),所以把题目看错了。
(2)解放军叔叔在进行()的操练。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6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
教具准备:
转盘、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个小游戏。
2、首先,我们来看图,出示(字盘)。
二、看图:
1、图上有什么?这叫“字盘”。
2、我们可以给“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变成不同的字。有趣吗?
3、这些都是一个族的字,叫字族。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戏,我们首先来跟转盘上的这些偏旁交朋友。
三、读偏旁:
1、 复习已学过的`偏旁。
(1)在这4个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经跟我们见过面了,你们能认出来吗?
(2)学生认读,你还能说出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学生说一个字,老师相机用电脑课件展示。
(4)说了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单人旁”和“三点水”分别代表什么呢?
(5)老师小结。
2、 认读新偏旁“马”“土”。
(1)这两个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想一想,这两个新偏旁会代表什么呢?
(3)怎么记住这两个新偏旁?
(4)学生认读两个新偏旁。
四、学习同组字
1、“也”与四个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们手拉手,变成了这些字,出示转盘一一转出生字。
2、这些生字怎么读呢?打开书,自己来读读这些生字,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看谁读得最准确?
3、学生自读生字词,老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字音:(1)出示生字词(2)这些生字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3)指名读词,齐读。
5、这几个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这四个字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声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这样的字,我们就叫形声字。
6、 做游戏,巩固识字。
(1)我们来转动转盘,“也”转到与哪个偏旁在一起时,看谁能把这个字又快又准地读出来?
(2)学生自转自读。
五、指导学字
1、 学习“奔”的偏旁。
2、 看看练习1中生字笔顺表,自学生字笔顺。
3、 反馈检查。(驰、奔、池、塘)该怎么写?
4、 找朋友,你能给哪个字找朋友?
六、指导写字
1、 怎样才能把这四个字写美观呢?
2、 学生说,老师做适当点拨。
3、 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 学生仿影,临写,老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 读生字新词。
3. 诵读字谜歌。
二、 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 析记字形。
(1) 认读生字:行、千、庄。
(2) 教学新偏旁。
(3) 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 指导书写。
(1)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 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 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 课堂练习
1. 加偏旁组词。
也------( ) ------( ) -----( ) -------( )
2. 扩词。
行( ) ( ) ( )
奔( ) ( ) ( )
3. 选字填空。
池 驰
(1)鱼儿在( )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
4.游戏猜字谜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12-03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园地》教案10-05
语文《师说》教案02-05
语文乐园教案02-05
语文长征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