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4-11 08:44:06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十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来概括人物的特点。

  2.理解寓言的寓意。

  3.通过加提示语中人物的神态、言行、以及心理活动,深入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介寓言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寓言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寓言往往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被人们称为“理性的诗歌”。

  2、揭题

  出示课题,投影片。解释辕辙

  让学生查字典,然后利用投影的插图,形象地指出具体的事物,有利于深入地理解。

  二、整体导读课文

  1、初读课文,要求读通,并且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概括的说说课文的内容

  3、再次读读课文,要求:用数字标出课文主要写了几组对话?说说你对课文中的人物留下的印象。

  4、反馈。

  三、深读、探究

  1、指名读课文中的'对话,集体评价,读得怎么样?

  2、想象当时的情景,尝试给人物对话加上当时说话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至少选择一组)

  3、按照选择的对话的内容,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进行合作、交流、评议、完善。

  4、集体交流、优化。

  朋友他

  (1)急忙、好奇不紧不慢、慢条斯理

  (2)奇怪满不在乎、不屑一顾、若无其事

  (3)焦急心不在焉、不以为然

  (4)无可奈何不耐烦

  心理活动略

  5、有感情地朗读

  四、讨论体验

  1、加上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好还是不好?

  2、不加提示语,有感情的联系朗读。

  3、自己寻找学习伙伴进行汇报。

  五、拓展

  1、课文中最后,主人公扬长而去,他的朋友见了其他人会怎么说?

  如果你在那个场合,你会怎么说,怎么想?

  2、读一读课文最后的一个小节,说说自己的感想。体会寓言的寓意。

  3、作业:找寓言拓展阅读;写读后感;寻找生活中“南辕北辙”的例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重点:

  1.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学习他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

  2.体会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

  1了解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2结合课文明白“完善”的意思。

  3体会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二、导入

  1.(课件)自读全文,思考:你对李时珍有了哪些了解?

  2.哪个内容是最主要的?(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3.哪几段写了这一过程?(3—5)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每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原因—过程—结果)

  2.原因是什么?自读第3自然段,概括说说旧书有几个缺点?(不全、不细、不对)

  3.为什么说“比较完善”,不说“十分完善”?“比较”是相对谁说的?

  4.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完善”的理解?(更全、更细、更准)

  5.默读课文4、5自然段,李时珍是怎么做的?你从哪些词语、句子****别受感动,画下来。(课件)

  (“上万里、千百个”数字说明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数字说明方法?(xx年,几国……)

  这些数字说明什么?(课件)再读

  四、总结

  1.这xx年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是坚持不懈的过程。(课件)

  2.把你心中的感动用以下句式说说:(课件)

  3.作者怎样评价他?(板书:伟大)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编写作文提纲。

  2.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或参观访问中的所见所闻写下来,把印象深的部分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二、教例说明

  小学生初学作文旨在练习。为使学生受到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在这次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准备采用综合训练、整体发展的方案,强调教学过程 的整体性,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全面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在指导作文的过程中,按观察、思考、借鉴、实践的程序安排训练。首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课上学到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去观察生活;第二运用从习作例文、读写例话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去写自己的生活,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以达到发展儿童语言的目的。

  三、教学步骤

  (一)作前准备

  1.本单元教学开始时,就向学生揭示习作题目,使学生作好心理准备。

  说明:这样做是运用心理学观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以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2.复习课文《天然动物园漫游记》、《游善卷洞》,了解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叙述游览过程的。

  3.准备写作素材。

  说明:习作前可组织一次集体参观、游览活动,这样便于指导观察和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去过的地方,努力搜集写作素材,用习作笔记的形式把这些素材记下来。

  训练:观察记录

  (二)课堂指导

  1.作前谈话,引发动机。

  你们谁去过天然动物园?当然谁也没去过。

  作者把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写下来,一方面留给自己,可时时回忆起那有趣的、特殊的经历,一方面介绍给别人,让大家都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玩、奇妙的地方。如果作者不写下来,时间长了,在自己的记忆当中就只会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好多细节就会遗忘了,那多可惜。我们这次练习,把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写一写,一方面把生活中绚丽多彩的画面有声有色地记叙下来,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这多么有意思!

  说明:这样安排引起学生共鸣,产生写作欲望,启发作文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确定写作材料和中心。

  认真思考并回答:你游览或参观了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有哪些感受告诉别人?

  小结:写游记或参观记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你为什么要选这个地方写,要表达什么思想,想说明什么问题?动笔之前,确定好中心思想,才能更好地选择材料。

  3.联系课文,学习写法。

  ①抓住要点:

  指导:

  A.《游善卷洞》一课作者选择的景点有哪些?他为什么选这几处写?

  训练:填表

  答案:

  中洞:大,动物形象令人惊叹。

  上洞:美妙迷人。

  下洞:瀑布雄伟壮观,植物形象逼真。

  水晶宫:奇特,水路惊险。

  B.在写游览或参观过程时,你打算着重写哪些内容?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只作一般的交代?为什么这么打算?

  训练:讨论交流法口述自己的想法,小组内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教师发现有突出见解的当众公开介绍,发现问题,指出诫勉。

  仿上表,将自己选择的景点,按顺序填好。

  小结:写游记或参观记,先要安排好大的过程,选材要精,要选那些特色鲜明的景物,或自己印象特别深刻、感受特别强烈的景物。有详有略,不要面面俱到。

  ②安排段落,理清脉络,列出提纲。

  指导:

  A.整个活动分几段写?哪一段先写?哪一段后写?是以时间为线索安排材料?还是以地点转换来安排材料?

  B.每一段都写哪些具体内容?说明一个什么意思?

  C.怎样使一段一段的内容连贯起来?怎样把中心意思一层一层地告诉别人?

  训练:

  A.填空。学习作者怎样选择每个景点中的具体事物,把自己文中要写的具体事物列出来。

  例:云雾、一泓清水、荷花形石钟乳

  小结:安排材料,除了注意景点或参观点外,还要注意写清楚每个点里有哪些具体的事物,这样才能不空洞。

  B.找出《游善卷洞》一文中表示过渡作用的词句,对照习作例文体会其作用。然后写出自己写作中准备用的表示过度的词、句、段。

  C.列提纲。

  作文题目_____________

  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学习把重点段落写具体,采用化整为零法。

  指导:你看到的'这个景物是什么样的?在游览时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将它一一写出来,内容就具体了。

  训练:

  A.认真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填在横线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我们看到不远处,斑马成群,灰蒙蒙一片,足有五六百匹!车子慢慢逼近,到了只有20米远,它们还是那样泰然自若,毫不惊慌,有的在安详地吃草,有的竖起耳朵倾听,有的用舌尖舔着同伴,有的在踢蹄撒欢,互相嬉闹……真是千姿百态,逗人喜爱。而且一匹匹都那样膘肥体壮,布满美丽条纹的身躯,在阳光下显得油光滑亮。

  这段话里,作者观察了斑马的:

  部位:(耳朵、舌头、蹄、身躯)

  颜色:(灰蒙蒙、美丽条纹、油光滑亮)

  数量:(五六百匹)

  神态动作:(泰然自若、安详、竖起耳朵……)

  形状:(膘肥体壮)

  小结:我们要想把自己的所见写具体,就要分步观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物的各个部位看全,不遗漏,还要把事物的颜色、数量、形状、静态、动态等方面的特点,有重点地描写下来,这样重点段的内容才会具体。

  B.片断练习,把自己文中选的一处景物按上述要求写出来,再和同学交换意见,修改。

  C.浏览《游善卷洞》一文,说说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听到了什么?想想自己在游览过程中听到了什么?

  D.阅读课文,按要求摘录,体会加进联想和想象后对文章有什么好处?

  E.修改自己习作前的观察记录,把重点段落中自己所见所闻写具体,把所感写出来。

  小结:作文离不开观察,观察离不开想象。缺乏想象力的观察,是呆板的、肤浅的、乏味的,在观察时进行合理的想象,才可以使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鲜明、更深刻。

  ④学生习作。

  (三)评改建议

  1.评改重点:

  (1)习作是否按一定顺序写,条理是否清晰。

  (2)各部分之间有没有恰当的过渡、衔接。

  (3)重点段是否写出自己的见闻及感受。

  2.评改方法:

  (1)统观全文,根据要求,分步评阅,落实每一环节的训练目的。

  ①评观察记录是否认真、具体。

  ②评提纲构思是否清楚、严密。

  ③评中心段内容是否写出见闻感。

  (2)师评引路,公布标准;互评,互相借鉴;自评自改。

  (3)改后,老师将学生作文分类。好的张贴出来,指出不足之处。0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是怎样介绍地球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题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谈话导题:同学们,这就是蕴育多彩生命的摇篮,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她是多么美丽啊!欣赏了照片,读了这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引导归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进行整体感知。

  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作者怎样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介绍?

  2、学生读后,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议:

  汇报中,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宇宙中的`太阳系,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地球的渺小。并适时让学生根据课前资料或生活经验,举例说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加深体验,获取新知。同时对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之处,从而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全文,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自读自悟,深入了解

  1、再读课文,思考: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2、学生读后,同桌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并找出相应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以体会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

  二、课件展示,畅谈感受

  1、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录像。

  2、看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画面,你是否明白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课题?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三、再读全文,学后质疑

  四、拓展延伸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在宇宙中样子的图片,以及地球资源被随意破坏而导致生态灾难的资料,还可以收集有关地球知识的其它方面的资料。

  2、课后要求选做以下内容:(可以完成一题或多题)

  ⑴动笔写一条环保宣传语或画一幅环保宣传画。

  ⑵写一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⑶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主题办手抄报。

  ⑷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可爱易碎

  人类的母亲

  美丽壮观生命的摇篮

  和蔼可亲裂遭受人类、自然的破坏

  热爱、保护

  教学反思

  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设计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前两项为知识与能力目标,第3项为情感目标,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则应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从而在自主学习中实现目标三个维度的整合。在讲地球的美和小时,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我选择“扁舟”一词作为训练点,我首先向学生发问:“把地球比作扁舟说明了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明了地球的小!”这个比喻的作用真的仅此而已吗?此时,我让学生进一步想想这个比喻与先前接触过的比喻有何异同?我们在打比方时,要求本体和喻体有相似之处,比喻得要贴切、恰当,而地球和扁舟除了有“小”这个共同点之外,似首再也找不出相似之处,这个比喻恰当吗?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不用米粒和皮球来比喻地球和茫茫宇宙,为什么此处比喻忽略了本体和喻体的形似?是作者的失误吗?这样,学生陷入沉思:“扁舟”更巧妙地寓意何在?通过及时的点拨,学生不难体会其巧妙的寓意:地球像一叶小舟行驶在茫茫宇宙中,如果人类在这“生命之舟”上任意破坏,后果则不堪设想。地球这个生命之舟将不复存在,而人类就更无处容身了。从“扁舟”这个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球的“飘摇不定”,从中体会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因而人类更应保护地球,才是这个比喻地精妙之处。对这一词语的深刻领悟无疑为课文中心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为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教师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摆出对阵形势图并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生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究。用简笔画图片摆对阵形势图,弄清马的出场顺序及其根据,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难点

  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三)疑点

  使田忌转败为胜的办法看起来十分简单,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办法?

  (四)解决办法

  重点可结合课件演示和学生动手摆出两次赛马时的对阵图来解决。

  难点可结合看课件的演示以及对“思考·练习”第二题的句子的分析、比较来解决。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小组操作、表演、讨论、集体议答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由表达,小组间相互补充,以求最佳理解。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提示课题

  同学们,你了解我国古代的赛马吗?你知道赛马不仅体现了马的实力,还体现了人的智慧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提出:田忌为什么赛马?田忌跟谁赛马?田忌赛马的结果怎样?)

  2.利用多媒体,放录像,听录音并思考:①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田忌和齐威王赛了几次马?结果怎样?

  3.交流回答并板书: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胜利

  田忌:

  齐威王:

  4.简介赛马的原因及规则。

  (三)熟读课文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读,教师指导。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结果怎样?

  (二)深入探究课文

  1.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每人用自己的简笔画图片摆出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的对阵形势图,教师巡视,请一名同学板演讲解一下两次赛马的情况,根据演示让学生自己板书:

  第一次失败

  田 忌:上中下

  齐威王:上中下

  第二次胜利

  田 忌:下上中

  齐威王:上中下

  2.小结:同样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这么好的办法,田忌想不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分析这个句子的意思,得出这个结果是孙膑经过认真观察,分析比较而得出的。)

  5.总结板书: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6.假如“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强很多,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田忌能反败为胜吗?为什么?

  (l)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可以转败为胜的根据是“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如果快得多,田忌就没有取胜的可能了。

  7.通过以上分析,你看出孙膑是怎样一个人?

  (三)角色表演

  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一下课文内容,老师可以选出一组表演好的给全班同学表演。

  教师提示学生:要揣摸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等,要表现出每个人物的特点。表演时,可依据课本,进行合理的想像设计。

  (四)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后,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创新

  小组讨论完成:除了文中出现的两种对阵方式外,还可以有哪些对阵形势?田忌还有取胜的可能吗?将其他对阵简图画出来。

  (将学生设计的对阵简图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同学)

  (六)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八、布置作业

  课后围绕“怎样成为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 教学用具:小黑板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 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 详细地复述课文

  (2) 简要地复述课文

  (3) 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

  (4) 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 再读课文

  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

  3.指名回答。

  (四)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达( )命( )肿( )肺( )访( )

  组( )勇( )敢( )骄( )拥( )

  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积累本课词语

  突如其来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才华横溢

  3.按拼音填空

  yì 才华横( )、文( )、回( )、容( )、翻( )、( )思、友( )

  jiāo( )阳、( )傲、( )花、( )气、上( )、香( )

  zǔ( )挡、( )织、( )力、( )国、( )成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 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忆课文

  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二) 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1)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2) 画出父亲说的话: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

  (1) 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体会最后一句句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自己默读这句话

  ③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1) 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2) 理解句子: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③ 请同学说一说

  (3)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

  (三) 回读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

  3.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四) 布置作业

  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

  (二)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扩展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①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扩展练习

  1.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

  2.指名说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宇,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在括号里填上时态助词“着”、“了”、“过”。

  4.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5.熟记成语。

  6.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7、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

  (1)朗读这段话,说说这些钢笔字的特点。

  (2)默读这段话,想想楷书的运笔方法。

  3.练习。

  (1)描红观察整体,注意一气呵成。

  (2)注意行款布局,体会整体章法。

  4.反馈。

  (1)评议学生作品。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写。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提出几个要求:①找出错别字,②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括号里。

  2.指导。

  (1)读句子,句中有几个错别字?

  (2)依据句意,画出错别字。

  (3)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口头纠正。

  3.练习。

  (1)学生默读句子。

  (2)纠正错别字,如:“带”应改为“戴”,“带”作为动作是随 身拿着的意思,“戴”是把东西放在人的头上、脸上或胸前的`意思。

  带(戴) 像(向) 已(以) 颂(诵)

  4.反馈。

  (1)指名学生上黑板改错。

  (2)集体评议。

  (3)用错的字重新组词,加深印象,如:带(带领)。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读题。

  (2)说明本题的要求,在括号里填上“着”、“了”、“过”。

  2.指导。

  (1)出示句子,指名学生逐题朗读。

  (2)想一想:凭借语感每句话中该用哪个词?

  3.练习。

  (1)动笔选填“着”、“了”、“过”。

  4.反馈。

  (1)检查学生填写的词是否正确。

  (2)同桌互改。

  (3)指名读句,进一步体会“着”、“了”、“过”的用法。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复习逗号、句号用法。

  (2)认识书名号“《》”和“〈〉”。

  (3)书名号在什么情况下用?

  (4)举例:“他的文章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了。”

  (5)“小学生学习报”为什么要加上书名号?(“小学生学习报”是一种报刊的名称)

  3.练习。

  (1)读第1~3句,把该用书名号的地方用上书名号,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巡视检查。

  4.反馈。

  (1)三个人各在黑板上给句子加上标点。

  (2)集体批改,纠正错误。

  (3)抄写句子,并加上标点,注意书名号的书写格式。

  (4)小结: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用书名号。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要求是熟记成语。

  2.指导。

  (1)正确朗读成语,不认识的字。(2)韵句连读,每排两个成语连读。

  (3)说说你了解的成语意思。

  (4)教师说出学生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诵读记忆,形成积累。

  (2)同桌互背。

  (3)对背,如一人读“铁面无私”,另一人背“执法如山”。

  4.反馈。

  (1)“开火车”朗读。

  (2)成语填空。

  铁面无( ) 执法( )山 ( )( )在后 ( )( )在前

  一( )不( ) 扶( )济( ) 排( )解( ) 见( )勇( )

  ( )义( )言 唯( )是( ) ( )人( )贤 ( )( )清风

  (3)教师说意思,学生说出成语。

  (4)记成语竞赛,看谁先记住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第六题: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课前准备:准备投影片。

  一、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题目:学会请教别人

  2。读一读,明确口语交际的两点要求及其重要性。

  二、指导

  1.读一读每题的文字。

  2.打幻灯,启发合理想像,思考:在这几种场合怎么向别人请教?

  三、练习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3.同桌根据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互相练说。

  4.教师巡视,进行个别纠正与辅导。

  四、反馈

  1.指名一学生说,评议有没有达到两点要求。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说话是否清楚,是否有礼貌)

  4.评价小结。

  我们向别人请教问题,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有礼貌,称呼要符合别人的身份,要用“请”、“能告诉吗”,最后还要说声“谢谢”。

  五、教学第七题:学写毛笔字(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内容:

  复习分段

  教学目的要求

  复习常用的复习方法,能运用方法进行分段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分段方法

  1、导入:要学懂一篇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分段

  2、小组讨论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了哪几种分段的方法?哪几篇文章特别典型?它们是这样分段的?每个小组讨论两种,小学语文总复习阅读复习教案。

  板书:方法例文

  3、交流

  讨论好的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学得最好。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如:借助过渡段来划分《伟大的友谊》

  按事情发展顺序分《落花生》

  按总分总结构分《万里长城》

  按地点转换分《秦始皇兵马俑》

  小节归并法《我盼春天的荠菜》

  2、请你选择一种方法,想想一般什么样的文章用这种方法分段。

  小结:不同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分段。

  二、练习应用

  (一)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我们通常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分成几部分。请你先通读《第一次洗球鞋》,再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事情的起因的?

  2、找出洗球鞋的经过。

  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第一次洗球鞋》划分段落。校对。

  说明:有的文章事情经过部分有明显的几个步骤,还可以分成几段。

  (二)按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分

  1、读《海南岛》,你认为这篇文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划分段落。

  2、交流 小结: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并不一定三部分都有,有时是先分后总,有时是先总后分。

  (三)小节归并法

  这两篇文章有明显的特点,我们能一下子划分段落。有的文章我们一下子找不出明显的特点,该怎么来分段呢?

  1、分节读《买冷饮》,概括出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2、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小结: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用小节归并法

  (四)综合练习

  1、阅读《星期天的苦恼》、《杨柳》,想一想这两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划分段落,并完成。

  2、交流

  3、强调:像《杨柳》这样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有充足的依据都是可以的。

  三、总结作业

  分段的方法有许多,我们在课堂上练习的只是其中的几种典型。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能灵活地运用这几种方法。课后完成习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在九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口语交际课《皮球掉进池塘了》一文中,本应该设计四幅图,但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教材上出现了三幅图,给学生留下悬念,激起他们想出办法解决问题的兴趣。以提高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要求

  1、能根据三幅图的想象,画出新的图画,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能向别人说出自己所画的内容,培养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3、能动脑子,帮助小猴子想出巧妙的办法,把皮球捞出来。

  二、教学设想

  根据口语交际课要鼓励学生说、问、评,突出双向互动的特点,在教学中,以图为基础,以画为内容,以口语交际为目标,通过“看图、画图、说图、评图、讲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双向互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1、导课 讲故事

  有一群可爱的小猴子在池塘旁边的草地上玩皮球,他们你追我赶玩的非常高兴,当他们玩的正起劲时,一只猴子由于用力过猛把皮球踢到池塘里去了,猴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办!同学们谁能帮猴子想出一个好办法,把皮球捞上来。

  2、出示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

  图上除了小猴子以外还有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水里、岸边还有什么?)

  3、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最好的办法。

  (1) 用长树枝把皮球捞起来。

  (2) 把石子投进水里,让波浪把皮球推到岸边。

  (3) 伸出的树枝倒挂下来,像“猴子捞月亮”一样把皮球捞上来。

  (4) 游到水里去捞。

  4、画画、评评

  (1)让学生画出你认为最好的一种办法,看谁画的最好。

  (2)指名说出你所画的内容。要求:说话声音要洪亮。

  (3)在上述基础上,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尽情地说。

  (4)小组为单位,先出最好的作品,参于全班的评选。

  5、说说、讲讲

  (1) 自说 , 把四幅图以讲故事的形式自己练说。

  (2) 互说 同桌相互说。

  6、 全班交流 要求把你编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7、 课外延伸

  把四幅图编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复习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

  1、学会本单元的26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字要写得正确、美观,掌握17种笔画。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复习

  2、会感情诵读韵文,和背诵练习中得读读背背。

  3、口语交际:会自我介绍

  教学重难点:

  1、26个生字的'字音、字形和笔顺。

  教学准备:

  投影、卡片、小黑板

  复习过程:

  一、朗读识字1——3的韵文

  1、自由读

  2、同学互读

  3、指名读、齐背

  二、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

  1、出示小黑板

  2、自由读词语

  三、说说下列笔画地名称:

  四、看拼音写词语

  zaoshangxiaohuohuayisishijiumumaxiashan

  ()()()()()()

  hongtaiyang

  ()

  五、写出意思相反地词

  上()大()晚()

  六、动脑筋想一想,遇到下列危险时,你会怎么办?

  在外迷路时,就——

  需要求教时,就——

  遇到火灾时,就——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sjbwz/

  公园里()。

  小鸟在()。

  八、数一数,填一填

  一年有(),个月,有()个月是31天,()个月是30天,一年共有()天,()个星期。

  九、自我介绍

  我叫——,今年——岁,我的名字是——给起的,意思是——。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