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美术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系统了解感知添画块状背景的方式和形式。
2、学习添画背景的方法。
2、感受比较作品添画背景前后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孩子细致添画、涂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每人一张印好手印的作品。
2、不同块状背景图片。
3、有无背景的两幅范画。
活动过程:
一、对比两幅手印画(一幅有背景、一幅没有添画背景)感受比较作品添画前后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幼儿添画作品背景的兴趣。
这里有两幅花瓶的图画,你们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小结:手印本来只有一种颜色,颜色很单一,但是添画了彩色的背景,不仅更加突出了花瓶,还使得整幅画更加漂亮了。
二、引出活动的'主题,了解块面装饰的方法
这幅画的背景是用什么来装饰的?
欣赏老师的范例,说说是怎样分割成的块面。
小结:我们可以把手印后面的空白处把它分割成一块一块的面,可以像太阳发射的光芒,也可以像格子布一样,还可以像水波、斜线。但是我们仔细观察这些画面,这些块面它们有没有有把小手压住,怎样才能不把小手压住呢?
三、学习添画背景的方法。老师示范添画背景的方法。线条地上走走走,看见小手踮起脚,走过小手地上走。
四、幼儿尝试操作。
看了这么多的装饰图画,你们一定也想来试试。刚才我们一起引了我们的小手,请你也用分割块面的方法给小手添画背景,让小手画更漂亮。
五、交流欣赏
说说自己是怎样添画装饰画面的。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洒水游戏,让学生认识洒水成画的基本方法。
2、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绘画的基本知识。
3、培养兴趣,体验学习的愉快。
教学重点:
对线条的认识。
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塑料瓶、并在瓶盖到中央处用钉打个小洞。上课前装满水。
2.选定教学场地(最好是操场)。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你们看!
2、“变魔术”,往地上洒水。
3、提问:同学们,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象什么?
4、师:同学们也来变一变小魔术,把水洒一洒,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5、洒水游戏: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洒,要求边洒边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巡视。
6、集中,汇报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归纳:对!我们通过往地上洒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迹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象,可有趣了!老师这里还有更加有趣的!你们看!
二、讲授新课
1、师以瓶为笔,滴水作画。
提问:这一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自己试一试?你想画什么?好!拿上水瓶,你也来试一试!
2、生以瓶为笔,滴水作画,师巡回辅导。
3、师:同学们画得非常的不错,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控制水瓶里的水的?
4、生思考回答
5、师:听了其他同学的介绍,你一定学到了新的方法,赶快找到
6、你的小伙伴,再来合作画一画!
7、生小组合作作画
三、小结
美术教案 篇3
雾凇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语言文字训练点】
总分总式文章写作方法
【拓展读写】
吉林雾凇奇观
【资料补充】
1.吉林雾凇形成。
2.雾凇奇观
【教学过程】
课前头一天布置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碰到不会读或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标注读音,反复朗读,读会为止。
2.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3.通读课文:用笔画出不理解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等。借助字典或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将意思写在书上。
4.勇于质疑:在以上预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在书中画出或记下来,在后面用“?”表示。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注意听讲。如还不懂,可以通过质疑来解决。
【设计意图】良好的预习习惯,直接影响整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们一定不能忽略,而应舍得用时间、下功夫、想办法去训练培养。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趣质疑。
1.同学们,大家知道桂林山水吗?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与“桂林山水”齐名的我国著名的四大自然景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们是:长江三峡、云南石林、还有就是吉林雾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吉林雾凇的文章。(板书并齐读课题:雾凇,要求学生书空)
2.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要问的?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阅读,初读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1.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江畔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
雾凇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
夜幕降临零下淹没模糊
注意:“堤”,应该读dī,不要读成tí;
“模”课文中应读mó,不读mú;
“畔”应读pàn,不要读成bàn。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指导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二)带着刚刚的问题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描述了吉林雾凇奇观。
第二部分:说明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部分:人们观赏赞叹雾凇美景。
四、学习奇观,感受美景。(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中是怎样来形容雾凇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122页,自己来读读第一小节。
(1)多美的雾淞啊!文中是怎样形容雾凇的呢?
(2)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A、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哪儿感受到雾凇的美了?
B、指名回答(课件)板书:(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C、雾凇有着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那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2.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3.真美,老师请女同学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女生朗读)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在那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松花江畔的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五、书写指导。
5个左右结构的字“堤、俗、、摄、淹、模”都是左窄右宽。“凝、零、雾”笔画较多,要看清笔画,注意笔顺,“凝”字第三笔为撇,第九笔为点,“零”字最后一点不要忘了。“氏”字不要写成“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导入: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吉林雾凇的美景。
二、词语引路促探究
1.【课件】出示词语
饱和的水汽蒸腾的雾气晶莹的霜花遇冷凝结
2.理解
(1)水汽:空气中有水汽,很小,肉眼看不见
(2)雾气:雾气是水汽遇冷之后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板书:微小水滴
(3)霜花: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汽遇冷凝结成白色冰晶。板书:微小冰晶
3.那么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说说自己的理解。
总结:雾凇也是一种霜花,但不在地上,在哪里呢?(树上!)凝结在树上的霜花,因此称为树挂,也就是雾凇。
师强调: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了雾(板书横尖头)当气温下降到0摄氏度时,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白色冰晶就是霜花。如果这霜花凝结在树上那就是树挂也就是雾凇。雾凇的形成离不开饱和的水汽和遇冷凝结。
【设计意图】抓好词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引导学生从词语入手,让他们在一开始就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品读涵咏悟形成
过渡:以上就是对雾凇形成的科学原理,它藏在课文中。但本篇课文把雾凇的过程写得非常形象、生动、优美。课文哪一自然段集中写了雾凇的形成的经过。
1.整体感知文本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雾凇形成一般要八到十个小时,但第二自然段用几句话就把雾凇写清楚呢?
(3)请第一排同学分句朗读。讨论:如果这八句话中只要留下一句最重要、最核心的话,应该是哪一句?如果你读的那一句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那么请坐下。
(4)这八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引导学生领悟:这是中心句,关系是总分,是概括写,其他是具体写。
(5)该生再读中心句。你能不看书把什么叫雾凇说清楚吗?
(6)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对文本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直接引导他们走入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二自然段。通过“请8人一小组分句朗读,讨论谁是最重要的一句”这一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找准中心句,以期更好地理解文章重点。
2.具体品读感悟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3-6句话
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过渡:接着的七句话把雾凇的形成过程按这种科学原理写出来的。水汽通常集中在有江、河的地方。
(1)雾气在哪里?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点出弥漫、笼罩、淹没、模糊
①江面上弥漫
②长堤上涌笼罩(浓、重)
③树木间淹没
④模糊为什么模糊?雾气怎样能把近在眼前的灯光、树影都模糊了?
(2)这四句话都写的是雾气。雾气刚开始弥漫在江面上,接着笼罩着十里长堤上。淹没了所有的树木,接着一切都模糊了。你们所读的雾气是一样的吗?(划出这四个词说明雾是变化的.是越来越浓)自由读这四句话,指名读。小提示:如果要背诵就要牢记这四个词语哦!
(3)雾气遇冷凝结成霜花,哪几句写霜花?
【课件】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这句中有霜花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相机点出白银、银线、银条、银松雪柳
【课件】出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图片
讨论:为什么要把霜花比作白银、银线、银条?(镀只能镀上白银,珍贵,背后藏着作者的喜爱和赞美。)小结:这两句话写出了凝结成霜花挂在松树上、柳条上,就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雾凇。
3.读中体会变化
雾凇的形成要八到十个小时,但第二自然段只用了八句话就进行了描述。请看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
【课件】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自由读。读了这两句话,我们从哪些字词中体现出变化是漫长的?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点出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最初、逐渐、最后。读的时候该怎样读?练习背诵。【课件】出示填空这蒸腾的雾气,()、()、()给松针、柳枝镀上了()。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了。
【设计意图】以读为途径,紧扣“奇观”,感受雾凇色形之美、探求雾凇形成之因、领悟雾凇变化之妙。切实加强教师、学生、文本、教学媒体之间的多向互动对话,在此过程中培育、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漫步江畔赞雾凇
1.过渡:雾凇之美,美在它的悄无声息,美在它的壮观奇绝。要欣赏吉林雾凇奇观还大有讲究呢!【课件】出示:当地有句俗语叫“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也就是说,观赏雾凇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下面让我们随着人们的脚步一起漫步于清晨的松花江边吧。
【课件】配乐出示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图片
2.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赞美雾凇美的词语。
3.【课件】出示图片和填空:吉林雾凇有的,有的……真是美不胜收呀!学生练习说话。
4.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美?(兴奋、惊喜)
5.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又是怎样赞美的呢?【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你们见过梨花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2)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指的是什么?(雾凇)把什么比做梨花?(体会赞美之情:美快)
(3)补充诗句出处。【课件】出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设计意图】学生学到这里,肯定感觉有点“累”了,此时需要教师及时调控,再次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你们想观赏一下这美丽的雾凇吗?(学生肯定欢呼雀跃)好,我们再次走进吉林,此时此刻,学生静静地享受着:多动听的音乐,多美丽的景致!简直令人陶醉。观赏完后,教师适时指导学生用几句话赞美雾凇美景,在这,我的设计再次体现“循序渐进”“我手写我心”的教学理念。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达到高潮,教师巧妙点拨: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松花江边的人们又会怎样赞叹呢?这样自然引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作业出示总结
1.【课件】出示作业:
小练笔。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①以“雾凇景观千姿百态“为中心句写一段话。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2、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教学准备:
1、每个同学都收集一到两个与动物相关的故事
2、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
3、各种用以制作“动物”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表演、回忆、发表
1、表演猜谜:你知道哪些的'动物的动做?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二、观察、赏析、感受
1、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录象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2、浏览各类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
3、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知道哪种动物的故事呢?
4、赏析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发表:你觉得这些动物漂亮吗?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思考、探索、创作
1、引导赏析学生制作的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探索如何巧妙的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用了哪些材料?)。
2、师生总结制作“动物”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动物”。
(2)根据想好的“动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3、围绕重难点有目的地进行讨论:
(1)本组要制作一组什么动物?
(2)用什么材料?
(3)如何分工合作?
(4)想为这组每个动物起个什么名编一个什么故事呢?
(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4 、提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制作一群自己喜欢的动物。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动物”的活动。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
3、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引导学生自我进行环保教育。(示珍稀动物图片请学生判断)
4、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是否生动,是否有创意?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表现怎样?)
板书设计:
水墨游戏——动物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对其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
3、了解垃圾的污染,启发学生如何来改善生活环境,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制作要求选取种类废品,关对废品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使之成为一种垃圾处理的机器,并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
把握机器的的造型,合理选用材料,能处理好细节问题。
教具准备:
师:废旧物品、范作、工具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双面胶、彩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提醒学生收集到的废旧物品要洗干净了再带来,在制作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二、启发导入新课
与学生聊聊关于垃圾的话题,主要是废品回收。把学生的兴趣拉到垃圾如何处理的路子上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板书:18、变垃圾为宝
三、讲授新课:
1、师:说说垃圾的形成与垃圾带给人们的影响。自然而然地把话题引到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来。
2、出示教师范作,告诉学生你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处理器,有些什么功能。让学生想想还能不能改进一点,并把范作拆开,让学生了解到是用些什么材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3、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思考如何利用和选择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个功能先进的垃圾处理器。
4、让学生说说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回收,能用在哪些地方。
回收废纸,生产好纸;
回收废金属,制造飞机;
回收废玻璃,再造玻璃;
回收废塑料,回炼燃油;
回收废电池,提取有用金属。
5、说说分类回收的好处,要求学生设计创作的垃圾处理器也能分类回收物品。
6、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垃圾处理器。
7、音乐、教师巡回辅导。再次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事项。
8、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废品的回收。
教学后记:
这是一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绝佳机会的课。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增强了环保意识,更懂得了废物再利用的科学知识,并且,在动手操作中锻炼了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的垃圾处理器在外观与功能上都各有特色。只是在想象能力的激发上,还可多一些手段,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的开发。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冷色和暖色是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冷色和暖色它与后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彩双基教学单元。学生在了解三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冷色和暖色再来学习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且本单元的学习对下一个画情绪的单元还作好了色彩基础知识与色彩绘画技能上的铺垫。 冷色和暖色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几乎到处都有色彩,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色彩。而人对色彩天生非常敏感的,色彩的感情来自各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觉和情感,但有些感情许多人还是近似的。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感到温暖。当站在蔚蓝的大海边,在白色的雪地上,我们会感到凉爽。久而久之,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温暖,它们就是暖色;看到蓝、蓝紫、蓝绿等色时就会感到冷,它们就是冷色。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为冷暖对比,但色彩的冷暖又是相对的,(新)苏教版美术教案http://anxue.c如紫色和绿色会随着不同色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在冷色环境中会显得较暖,在暖色环境中会显得较冷。
(二)教学目标
感受与认识生活和自然中色彩的冷暖和他们的相对性,学会用颜料调、画出冷暖的色彩。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图、音乐、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学具: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 教学导入:教师可准备两幅色彩范画,一幅偏冷,一幅偏暖,请学生谈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 教学新授:
(1)复习一下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如三原色、间色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出示一个色环,分别由红、橙、黄、绿、蓝、紫构成,且可以将色环对半分开,然后分别出示色环的一半红、橙、黄,一半绿、蓝、紫让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效果。学生通过交流,主动了解冷暖色的不同效果。
(3)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联想,从冷色中联想到什么,从暖色中联想到什么,通过交流加深对冷暖色的理解。
(4)欣赏书本上的彩图,辨析哪些以冷色为主,哪些以暖色为主,并谈谈各自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
(5)出示紫色和绿色的'色卡,分别交换贴在导入时出示的范图中,感受它们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产生的不同变化,明白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 学生作业:
分小组尝试调色练习,(新)苏教版美术教案http://anxue.c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冷色,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暖色。教师辅导调色的方法,注意水分的多少对色彩厚薄的影响。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基本了解色彩冷暖的变化?
● 是否在讨论研究中积极进行思考?
● 调出的冷色、暖色是否正确?
●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体验到冷暖色对比的趣味。
● 能否大胆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的设计创作。
●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
四、教师教学随笔: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创作树叶飞落的不同姿态。
2.能用不同的点、线、面丰富画面,并尝试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3.在创作中体验线描画及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叶子;对线描画有一定的基础;了解各种动态人的画法。
物质材料准备:黑色水笔、水粉颜料、油画棒、长方形纸每组一大张、各种印画所需的材料;各种树叶及树叶飘落的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观察讲述树叶飞落的不同姿态。
1.欣赏课件,观察不同形状的树叶。
你看到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呀?树叶上有什么?
小结:树叶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像扇子形状的、有的像心型的、有的像小朋友的头,树叶上还有叶脉。
2.展开想象,讲述树叶飞落的不同姿态。
秋风一吹,树叶一片一片飘落下来,谁来说一说树叶飘落下来像什么?
小结:金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像小朋友在翩翩起舞;像
二、动手创作,用不同的点、线、面装饰画面并用色彩装饰背景。
1.示范讲解,用不同的点、线、面装饰树叶并用色彩装饰背景。
谁来说一说,你喜欢怎样的树叶,树叶宝宝飞落下来时是做的怎样的动作?请你学一学树叶宝宝的动作。(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画出树叶宝宝的动作)然后用线条分割块面,用点、线、面进行装饰,注意线条的疏密、整齐。装饰好后,请用油画棒在跳舞的树叶宝宝周围画一圈,可以用两种颜色画,最后用各种工具蘸上颜料映画出背景。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
1.展示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
谁来说一说,你的树叶宝宝跳的什么舞?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总结表扬,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的教案06-20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美术教案01-26
《美术》教案02-17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美术活动的教案11-08
大班美术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