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上面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一段一样,也是有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根据所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大胆想象,想象要新奇、有趣、超前、富有创造性。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的事物要新奇,有趣,超前,富有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审题
请你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想象作文,题目未来的________
范围:可是家乡、学校、食品、电视、房屋、衣服……也可以写未来的“我”或别人。
二、写作指导
1、以现实为依据,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思路要开阔,不要完全被现实生活所拘束。
2、想象要有所节制。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但也不是任其渲泄。
3、在写法上,可从现实入笔,最后回到现实;也可直接着眼未来,结合现实;也可以始终贯穿未来。总之,应突出表现未来,能给人以憧憬展望。
三、写前说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准备,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给予指导点拨。
1、你打算写未来的什么?
2、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分几层来叙述?
重点引导学生写物品时可从材料、外观、内部设施功能等方面来写,还要注意把所写的物品和人物及事件联系起来。
3、每个人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其他人评议补充,教师巡视。
4、小结提示:不管同学写未来的什么,都必须做到条理清晰,有头有尾,让人看了以后明明白白。还要从自己熟悉的、了解深刻的事物入手去选择材料。还要注意想象的合情合理。
四、范文点评
例文一
未来的房屋
2025年,由于中国人口太多,就在佛山建造了两座摩天大楼。我呢,就住在204层04室。
傍晚,我下班了,便乘磁力电梯到了自己的家门口。我伸出食指在墙角一晃,门就自动打开了。原来这门安装了先进的指纹识别仪、只要输入我的指纹,它会自动检测,自动开门。
我走进房间,打开窗尸,眺望远方,这样可以使自己放松下来。乍一看,这窗子什么也没有;其实,窗上装有一个五面无形灭菌防盗电网器,在家里的人把手伸出去,安然无恙,可是外面的东西一旦要进来,就会触到电网。
由于今天工作得太累,我不想自己动手做东西吃,便打开电脑,在键盘上敲下“Angitnth”,再按回车键,屏幕上就出现了大楼餐饮部今天的菜单和价格表、我点了几样平日喜欢吃的菜,然后用网通卡在电脑的刷磁器上一刷,饭钱就付完了,既方便,又快捷。
不到3分钟,美味的食物就由工人送上来了。我一边津津有味地吃东西,一边上网看报,打开电脑的'播音器,电钮便放出读报声。为了节约森林资源,各个报社都把他们的新闻录入电脑,发送给全世界,报纸再也用不着用纸张印刷了。
这么晚,该洗澡了。说起洗澡,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卫生间里有许多机器手会帮你洗澡。洗完澡的水会自动流到一个存水器里,留着冲马桶,可省水啦!
睡觉时,只要按一下按钮,就会有一张床从墙壁上慢慢地放下来,真是省地方啊!我躺在床上,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你想想,如果未来真的有这样的摩天大楼,那该多好啊!
【点评】
文中写到节约木材、节约水和节省空间,这十分高明。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人口太多吗?如果篇中所幻想的只是一般的高科技,那就脱离文章第一段为这个幻想所构筑的基础了。
例文二
2051年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姨:
您好,最近身体还好吧!自从2031年您去N星球定居后,我们已经有20年没见面了。我非常想念您。
现在整个地球人的生活大为改观,人们都住高楼大厦──一般有1000层。要是从前你们会问这么高怎么上去呢?是坐电梯吗?不,错了,现在呀,电梯已经是个落后的小弟弟了。现在我们都坐光梯,你只要说出你想到达的楼层,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到达目的地。像光一样快,所以叫光梯。楼外表涂着特殊的涂料,使楼内冬暖夏凉!还可以释放出香味,杀死空气中的病菌。
房间里安装了许多电脑和仪器,各种家具和电器也都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可以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卧室中的镜子,不仅可以照出我们的外表,还可以照出我们是否有疾病。如果有,它会提醒您注意,并立即自动将病情输入电脑,给人们提供很好的治疗方案。
厨房里,智能电脑会直接在网上从超市购进食品,自动编写营养搭配合理的菜谱,并给微波炉等灶具传送指令,人们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吃上香味扑鼻的饭菜。
室内的墙壁也被充分利用起来,是一些大型显示屏。不仅可以看电视节目,还能显示出任何你喜欢的环境,比如蔚蓝的大海,辽阔的草原或各种动物的图像。这个“电子墙”还有自动清洁功能,不需打扫。
现在大多数人都在家里办公,用和公司联网的电脑来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多了灵活性,还大大减少了的发生,堵车现象已消失,也更加有利于环保。
现在,我们中国是地球上最强盛的国家,我真为祖国感到骄傲,我正在清华大学任教授。我会努力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好了,小姨,今天就谈到这里了,下次再聊吧!
祝您在N星球生活愉快!
侄女:花映雪
2051年8月8日
【点评】
这篇科幻作文勾勒了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丰富绚丽的想象令人心动,书信体的运用使文章别具一格。
五、完成填空
1、你准备写未来的( )。
2、你所写的事物有什么特点:
⑴
⑵
⑶
六、完成习作
语文教案 篇3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课前准备:CAI课件,生字卡。
一、直观感受,激发兴趣
1。 谜语导入:三人同日见(打一字)
(随机揭底,课件出示绿色的“春”字)
师: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 放映CAI课件:草长莺飞,万紫千红的春景图,并伴以和谐优美的乐曲。
3。 师: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天一到,万物复苏,小柳树呀,也醒了!(出示课题,齐读:柳树醒了)
[设计意图:游戏引入,形象感知春天色彩明丽的美景,不仅让学生进入优美的教学情境,获得身心的愉悦,而且巧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后面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1。 学生欣赏老师的配乐朗诵,边听边想:文中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3。 再读课文,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
4。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同桌互相读、听。
(2)认读生字卡片。
5。 分节让学生选读课文,说说柳树的变化。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感知课文,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过程当中识生字,初悟文章的美。]
三、读读画画,深化感悟
1。 指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师随机板画“春雷”。
2。 男女小组以轻柔、缓慢的语调读第二、三节,让喜欢画画的同学板画微风下的柳枝。
3。 自读第四节,然后让喜欢手工制作的同学,将自己制作的柳絮贴到黑板上。
4。 再读课文,全班交流: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欣赏师生合作的优美板画,边交流。)
[设计意图:读画结合,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文章的.情趣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也体现了学科间相互沟通这一教学思想。]
四、入情入境,美读成诵
1。 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全文。
可采取多种方式,如自由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2。 背诵全文。
(1)借助板画试背。
(2)表演背。
(3)全班背。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使学生在读中进行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深化美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丰富想象
1。 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2。 写一写;春天跟( )说话了,说着说着( )
3。 画一画你眼中万物复苏的春天。
[设计意图:文章内容的延伸,有利于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2、学习作者善于细致观察景物,在描写景物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结合景物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又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时数:
三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本、录音机、录音带、投影机、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解释课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3、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在书上作旁注。
4、了解课文的写作线索。(采用学生自学_____四人小组讨论_____教师巡视指导的方法。)
(三)教师归纳:
这篇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多而温柔的岭,色彩明亮的林海,美丽诱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种景物而产生了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朗读课文。
个别、小组读。正音。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练习4。
2、查字典理解: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的词义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3、根据课后思考题的要求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
2、导入谈话。
经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本文是介绍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大兴安岭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大兴安岭深深的爱,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实感!作者是怎样介绍大兴安岭的?请翻开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根据要求快速阅读全文。
(1)作者来到大兴安岭后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觉?
(2)课文几次讲到“亲切、舒服”?分别找出这三节课文,并用“”划出这些句子。
2、以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齐读第一段。
①请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第一段。
②分析:这段的第一句是写作者来大兴安岭前的看法。注意“总”的意思——总是,一直。第二句是写作者来大兴安岭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是真情实感啊!
③小结: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感到这个名字是亲切、舒服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亲切、舒服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感到?
①齐读第二段最后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使作者心中感到亲切、舒服。大兴安岭这么美丽,它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②听课文第二段的录音。
要求:想想大兴安岭有什么景物?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③提问:这一段分别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景物?(岭、林、花)
A、“岭”有什么特点?(多、温柔)
作者是怎样写的?采用个别、小组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岭”的特点。
B、岭上的“林”又有什么特点?(林的特点:多____林变成海;从颜色看种类很多。)
C、出示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林”的特点。
分析:作者写“林”的时候处处流露出对“林”的爱。
指导朗读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分析:海指什么?(落叶松的海洋。)白色的浪花又指什么?(俏丽的白桦。)
句子二: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分析:这个带问号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写出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喜爱的感情。(采用个别、小组、集体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小结: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句子,把群岭起伏写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叶松写成海洋,把白桦写成海边的浪花,我们读后对大兴安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感到亲切、舒服。
集体朗读描写“林”的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④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学习:
A、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点?读、议句子。
B、分析:林中的“花”的特点——多(到处都是);种类多(叫不出花的名儿)野花为大兴安岭增添了色彩,诗意。请看句子。
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来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理解。
C、小结:这句话把大兴安岭看作一个很会打扮自己的美丽的姑娘。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⑤把描写“花”这一段有感情朗读一次。
小结:作者把大兴安岭的岭,岭上的林,林中的花联系在一起作具体描绘,构成了一个立体画面,使大兴安岭更加美丽,可爱。
面对美丽的大兴安岭,作者联想到什么?(联想到与建设结为一体)
理解句子: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A、“空洞”什么意思?(没有内容)
B、从哪里体现了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
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
小结:这段作者先介绍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再写了作者的联想。说明大兴安岭不仅美丽,还与祖国建设处处都要用到木材联系起来,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爱,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C、自由朗读第二段,一边读一边想象。
(三)作业:
1、课后练习1,3(1)、(2)。
2、把优美的句子抄在《积词本》。
第三课时:
(一)复习第二段,简单说说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点句子理解。
2、作者第三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
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兴国安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让学生个别回答这一问题。
分析: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山养人,人育林,经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大兴安岭的景色越来越美,它们对人们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提问:
①“兴国安邦”什么意思?
②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3、齐读这一段。
4、小结:我们从作者的联想中知道了大兴安岭不仅景色美,而且对祖国的建设真的起着使国家兴旺安定的作用,我们同样感到亲切、舒服。
(三)总结全文。
1、带着喜悦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
2、给课文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
(四)试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
(五)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六)总结谈话。
这篇课文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抓住景物的特点,使作者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当你们长大后争取去看看,亲身感受大兴安岭的美丽和可爱。
(七)作业。
1、背诵课文三——六自然段。
2、预习20课。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词,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继续练习通过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欣赏《拾穗》|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提升审美能力。
3、理解:“弥散、埋头苦干、搜寻、描绘、联想、欣赏、逼真、切身”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在深入阅读、与同学交流后,对嗦摘录的重点词句进行补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欣赏,师介绍油画。
2、学生观察,自己介绍画面,师强调观察的顺序。
3、说说画面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4、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学习“穗”字,同时介绍作者。
二、初读识字
1、自读自己勾画的词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3、请同学提醒大家,哪个字的哪些笔画容易错,共同记忆。
学习多音字“落”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分组分段读课文,其他组认真听,看图,想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描述的。
2、引导学生概括每个段的内容,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总结写作和观察图画都应该有顺序)
3、自读课文,提问,师引导学生怎么分类自己的问题,怎样处理分类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看图,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什么?(人物还是景物?)
3、透过人物作者要表达什么?请默读全文,用——勾出全文的中心句。
4、齐读,理解“逼真”,过渡,作者是怎样通过画面和描述来表达这种情感的?我们来学习1——5段
二、细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1、师:拾穗是在一个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是收获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人们的心情会怎样?这里的监工是干什么的?说明了什么?
过渡:监工为下文的三个妇女的描述打下了伏笔,这三个妇女是怎么样拾穗的呢?让我们走进下文
2、自读2-4段,用-----勾出画面上看到的内容,用﹏勾出作者通过画面推想的?
3、学生回报自学情况。师板书学生的回报内容。
4、知道学生体会。
(1)、看第一位妇女,你觉得哪些词是重点?用⊿勾出来,说说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2)、你还能想象到什么?(师总结:又看到的事物或人想到的相应的人或事物,这种想象叫联想。师板书:联想。)
5、总结2、3、4自然段的学习。
师;看到这样的画面,读着这样的'语言,你会想到哪首诗?《悯农》齐背。
6、引读:这就是19世纪——(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1)、为什么作者画得如此逼真?(联系上下文)
(2)、齐读米勒的资料。(结合资料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以我们学习课文就是需要一些背景资料来辅助我们学习。)
(3)、师:正因为米勒对农民的生活有着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7、师引读:这幅画有——(学生读句子),画面本身是——(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8、看板书总结。(优秀的绘画作品总是能引发作者的联想与思考,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应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受美的熏陶,在描述美术作品时-描写任何一个场景,首先要有顺序,比如这篇文,先介绍画面背景,再刻画人物,其次,要在记叙时加入推测和想象,实际是对作品的理解。)
并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积累句式
由于——————因此————————
(1)、齐读句子,了解句子关系,以及句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关系
(2)、这个句子换个关联词,可以换成什么?
(3)、抽说,组织学生认真听,判断,评价。
(4)、写下来
(5)完善摘录笔记。
教学反思:
本文的重点是2-5段的内容,让学生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审美能力。我的教学紧紧围绕着教学的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勾画句子,哪些是描写画面的,哪些是作者根据画面的推测,目的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勾画,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即在描写和欣赏绘画作品时要根据画面内容加上自己的推想,从而实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年级的学法指导有一条是:能指导学生自己勾出重点词句,然后品读重点词句,以及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勾画重点词句,并引导学生体会勾画重点词句的方法。凡是能体现中心的词句都是重点词句。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把握还是可以的,因而进一步让学生抓住这些词句,说说自己能从这些词句当中体会到什么。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词语,并体会他在文章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渗透了理解词语方法的指导。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春晓》
【课时目标】
1、认识前面6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春晓》,背诵《春晓》。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
学习“古、诗、首”3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1、读通:
⑴ 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
(齐读诗题)
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⑵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⑶ 指名背诵。
⑷ 认记汉字:
(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2、理解感悟:
⑴ 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⑵ 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⑶ 交流讨论学习:
① 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鸟、风雨、花)
② 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
(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③ 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
(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
(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吟诵:
①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②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树教案12-11
语文《夹竹桃》教案09-26
语文蜡烛教案08-26
语文《秋游》教案08-25
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