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案汇总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
1、能看清图意(或人物动作),把上课前师生的一系列活动用一段话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连贯。
2、培养学生尊师守纪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看懂图中人物的一系列动作训练说一句话。
2、难点:把观察到的一幅图中的'现象怎样合理地进行前后想象联系。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要上好几节课,你是否留心观察过上课前,老师是怎样站在门口等候的,当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起立致敬的,老师又是怎样亲切地问候大家的。今天这堂课,就是要把上课前的情景写下来,看谁写得好。
2.引导看图,思考问题。
(1)学生边看图,边思考书上问题,并把几个问题答案连起来自己说一说。
(2)分小组,讨论。
(3)教师指名在课堂上说。要求以中下学生说为主。教师及时讲评。(让学生说说这些同学哪些方面说得较好,不够的地方可以怎么说)
3.师生共同表演,边演边说。
(1)模拟演示:教师手捧课本和一叠作业 本站在教室门口,面带笑容地看着同学们做着上课前的准备。铃铃铃随着一声铃响,老师快步走进教室,随手轻轻地关上门,走上讲台,放下手中的课本和作业 本,亲切地向同学们问好。(教师的动作演示尽量要将动作、表情外化,使学生便于观察到。)
(2)说话练习。(按下列提示说话)
①老师是怎样站在门口等候上课的?(动作、神态)
②同学们是怎样等待老师上课的?(做什么,表情又怎样?)
③老师走进教室时怎么做的?老师和同学是怎么互相问候的?
④老师、同学互相问候后,老师又说了做了些什么??(按要求自已说一说,再集体讨论,并连贯他说一说)
4.写作练习。
(1)提出目标:优等生要求把过程写具体,特别动作、语言、种态进行具体描写;一般同学要求把过程能较完整地写下来。
(2)学生练习,教师巡查。
5.讲评。
学生写作时,教师要根据巡查时发现的情况,选择各种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讲评。例如:①某一动作描写写得精彩的;②神态描写较为入神的;③语言、对话写得好的等。特别要鼓励有困难的学生,师生帮助他完成。
6.小结:要写好作文,必须注意观察,观察越细致,写起来就越具体。写作时,要把事情过程写明白,写连贯。(表扬达到写作要求的、有进步的学生,激发起写作兴趣)
7.课后巩固练习。
让学生回家观察,写一个生活片断。
以下三题自选1题,或自己确定写作题材。
(1)妈妈看电视。
(2)奶奶洗碗。
(3)爸爸上班去。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阅、固认识、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镜浪费片”等17年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收集有关从玩或平常小事中有所收获的名人资料。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意思。
(3)熟读课文,从中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玩中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边玩边想的习惯。
(2)激发学生对科学、对伟人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边玩边想的良好习惯。
四、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①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
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什么是“名堂”?
b、谁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什么名堂?
二、初读感知
①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②学生自主读书。
③检查自学。
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①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③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④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⑤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①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③当堂展评。
五、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①听写生字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①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②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b.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
③交流讨论。
抓住以下要点:
a、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B、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C、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④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⑤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
A、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
B、感情朗读,评点交流。
⑥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三、欣赏玩出的名堂
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②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
B、指名学生多人朗读。
③交流讨论:a。“小人国”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④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⑤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获
①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②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五、练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
②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
③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六、拓展活动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板书设计:
15、玩出了名堂
浪费时间?
玩耍伟大发现(显微镜、微生物)
边玩边想,边想边玩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文中重点词句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文中的说明方法,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太阳》一课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学习。
二 学习说明方法
1、回顾太阳的特点:远、大、热。
2、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的`?
合作交流,汇报探究结果。
⑴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就汇报适时引导
如,看课件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列数字和举例子方法来进行说明,更准确,更容易理解。
⑵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说体会:左边是130万个地球,右边是一个太阳,中间以等号连接。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发现的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⑶ 学习“热”的小组进行汇报。
要求这一组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的说明的方法。
⑷ 指导朗读,深入体会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四、作业超市
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写月亮吧。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肥硕( ) 2、栖息( )
3、寥阔( ) 4、枯涸( )
5、清洌( ) 6、梦寐( )
(二)填空、简答。
1、本诗作者 ,四川万县人。现代 、 ,代表诗集 等。
2、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答:
3、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
答:⑴ ⑵ ⑶
4、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二、自主探究
1、找出你喜欢的诗句或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写出你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2、“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你的疑惑,有疑问大家帮。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有价值。
(1)、
(2)、
(3)、
3、帮老师解疑惑
⑴ 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⑵ 诗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中描绘了几幅画面?发挥想象,给你最喜爱一幅画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说明这样命名的理由。每幅画至少拟三个名字。
⑶ 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4、朗读,加深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并展开想象,在脑中描绘出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自己置身于其中。
三、 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第一个环节。选取三幅图景中你最喜欢的画面,结合自己的感受,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2、第二个环节。请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
四、拓展延伸(走进来,一起收获成功的喜悦!)
1、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像其中的意境,及其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把诗歌扩写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
五、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肥硕( ) 栖息( ) 寥阔( ) 枯涸( ) 清洌( ) 梦寐( )
2.《秋天》选自 ,作者何其芳,现代 、 。
3.全诗共三节,结构上很相似,请简单加以说明。
4.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第三幅图:
5.在第一幅图中,作者写了两个画面,一是 , 一是 。
6.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
⑵芦筵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
7.诗中描写的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8.揣摩文意,注意句式,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花不艳。”话中贬大于褒,我很为它们鸣不平。如果我们用宽厚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应把古人的评论改为 。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旁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了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9.给全诗分三层,并简要概括层意: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
10.诗中的“无心”隐喻的是 。
11.“无心”的“我”和“无心”的“你”指的是什么?
12.影儿和小河彼此邂逅倒映,表现了什么?
13.“小河”最终归入无情的大海,暗喻了 。
14.本诗前半部分的感情是 ,后半部分的感情是 。
15.“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16.全诗借助什么物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17.诗中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二)
红的、白的、蓝的……
它不是石子,
却能使滚滚波涛
在我们心中激起,
它不会飞,
却能把我们带到奥妙的寰宇。
它没有口,
却能让我听到,
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啊,它是什么?
是老师的粉笔,
——老师用智慧和心灵深情地把它浇铸。
18.给这首诗加一个标题: 。
19.本诗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和 。
20.第一句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21.表达主题的句子是哪句?
22.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带到奥妙的寰宇:
听到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14.《秋天》答案
一、积累运用
(一)1.shuò 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2.qī 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3.liāo高远空旷。 4.hé 干涸,没有水了。 5. liè 水清。 6.mèi 睡梦。 (二)1.何其芳 诗人 评论家 《预言》 2.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了秋天的天气特征;稻香、镰刀则体现农家特色;还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枯涸、更清冽,也暗示这是秋天。 3.⑴农家丰收图 ⑵霜晨归渔图 ⑶少女思恋图 4.松弛闲静、宁静悠远。 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
1.(1)“飘”字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2)“梦寐”有“朦胧”之意,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2.(略)
五、达标检测
1.略 2.《预言》;诗人、评论家 3.前四句描绘秋天的画面,各节诗的最后一节加以总结,收束全节。 4.农家丰收图;霜震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5.山谷伐木;篱间背瓜果 6.⑴“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用在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⑵“轻轻”一词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7.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 8.牡丹虽然不实,然而为花之艳;荔枝虽花不艳,然而为果之绝。 9.第一层:(第一节)偶然邂逅激起的缠绵情爱。第二层:(二三节)写诗人所向往的人的影儿是怎样在自己的记忆里被自己日渐美化起来。第三层:写美丽幻影的破灭。 10.一见钟情 11.一见钟情产生爱意的双方 12.对爱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13.人必将抛开美丽的幻想而步入复杂而险恶的现实人生 14.欢愉;酸楚 15.诗人对社会丑恶现实与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更是对爱情理想破灭的预言 16.用“我是一条小河”的比喻贯穿全诗。 17.使诗的意思含蓄,抒情味浓,形象鲜明、真切,语言耐人寻味 18.老师的粉笔 19.排比;设问 20.各种颜色的粉笔 21.最后一句 22.科学知识的世界;世界每个地方的消息。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认的字及要求写的字,能够正确准确的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学生是怎样升旗,并从中爱到爱祖国的教育。
3、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且能够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认识7个会写的字,会写8个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录音导入:2分
播放录音,说一说你都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首歌?(在升旗时)那升旗时你们会怎么做?
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二、初读课文6分
1、借助拼音来正确的读课文。
2、边读边画出要求认和要求写的字,在读这些字时要注意读音。
预设:有些学生在读时字与音对照不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学生来指读。
3、指着这些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
4、只看汉字不看拼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一看拼音。
预设:学生们会依旧照着拼音读。
解决办法:教师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们看着读,不会的再看书。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分
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学生会说出好多种答案,只要是与课文有关就可以。也有可能说的与课文内容不符。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你能试着说一说与国旗有关的内容吗?
四、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0分
1、读课文说一说这首儿歌中一共有几句话?
2、在小组内熟读这几句话。
预设:每个同学都读完整这首儿歌时间不够。
解决办法:由小组长布置一个同学读一句。
3、把你读的那一句读给你们的同学听。
预设:在小组有些同学读的不够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小组成员要指出同学们读的不足的地方并给予改正。
4、感悟课文内容。
(1)在文中找一找在升旗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2)找出来在你们组内读一读。
(3)谁能有感情的把这句读一读。
预设:由于学生的这种经历少,读的不够有感情。
解决办法:老师范读。
教师总结:是啊,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它是老一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旗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而自豪。
五、有感情朗读全文。5分
1、找出你喜欢的.一句有感情的读一读(在小组内练读)
2、指名读一读。
六、背诵课文。7分
1、把你喜欢的那句话试着背一背。
2、试着背一背全文。
七、作业:把这首儿歌有感情的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1分
第二课时
一、回顾儿歌内容:5分
背诵这首儿歌。
二、学习生字。35分
1、学习会认的字。
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游戏:找朋友。
明确:通过把要求认的字的音与字找到这个过程来巩固要求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1)开火车读一读这些字。
(2)说一说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用“我们”“国旗”各造一个句子。
预设:学生们大多数都会以组词的方式来记这些字。
解决办法:教师要在每节识字课中渗透记字方法。
3、指导书写。
国:指导要先写完里面的“玉”再封口。
我:要教师范写,重点指导笔顺。
歌:指导字的间架结构,左右大小要相等。
升、红:要指导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写。
4、学生独立书写,教师指导。
预设: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书写但离开教师就不会写。
解决办法:教师要有重点的指导,其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并掌握写字的规律。
《升国旗》教学反思
在上《升国旗》时,我带着饱满的情绪,步履轻松地走进了教室。因为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升国旗》了。毕竟升国旗不是学生很陌生的事情,经常都在进行着,所以,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表达得也尽如人意,课堂教学如我所预设的步骤进行着。在读好课文这一个环节中,我想努力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于是问:“同学们,想想看,平时我们学校升国旗的时候,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呀?”“我们都排好了队站在操场上”一个学生说:“不过,老师,我们都看不到国旗在什么地方?”“是的,我也听不清国歌的声音。”“老师,我还看到站在前面的老师都在讲话!”……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我顿时有点儿愣。是呀,童言无忌。他们说的都是我们学校确确实实存在着的现象。心里真有点慌啊,可是,课还得上啊,于是我自觉很牵强的引导着:“对,大家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能把平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记下来。那么大家说,你们喜欢看到的这个样子吗?”“不——喜——欢——”几乎异口同声。“对呀,那么你们觉得,升国旗的时候,怎样做才是对的呢?”“我们要立正,眼睛看着国旗。”又是第一个提问的学生反应最快。“对!”我趁势引导:“你们看,现在国旗就在我们面前。”我指着黑板上方的五星红旗说:“那么就让我们一边读读课文中的话,一边用自己正确的行动表达出来,好吗?”同学们一听,马上精神抖擞地站起来,个个站得笔直,声音响亮,充满感情地读完了这篇课文。课堂教学似乎又回到了应该走的轨道。
下课铃声响了,我走出教室,可是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课堂上的那份尴尬又掺入了更多的惭愧。每天的升旗仪式应该是播种爱国思想的有利时机,但是,模糊的国歌声,被建筑物挡住了的国旗使学生站在那里不知干什么。前面老师的谈笑自如更令孩子们不知什么才是对国旗的尊敬,什么才叫对祖国的热爱。那么,这些现象我们的孩子已经发现了,而且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而我这个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呢?为什么没有发现?或者说发现了也不屑于说,不屑于做呢?作为教师,应该明白言传身教,在一定意义上,身教胜于言教。
语文教案 篇6
一、周教学内容:
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编排了《手和脑》、《乌鸦喝水》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二、周教学重难点:
生字: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
积累: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两件宝》。
2、认识自然段,学习给段标序号。
3、区分“怎么”和“什么”,练习在句子中使用。
三、周学科融合: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体会动脑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具有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的.探究意识和积极创造性。
四 周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是学生认识自我的第一个单元,<手和脑>告诉学生:人类一切劳动都靠手和脑.<乌鸦喝水>进一步说明手脑并用,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勤动脑动手才能创造幸福生活。
语文教案 篇7
目标锁定
1、理解通过语言、行动、神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体会巧妙的构思,把握曲折的情节;
3、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沙场点兵
1、通过网络等搜集有关莫泊桑的资料及有关金钱的名言警句;
2、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并初步熟悉课文。
课堂在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屏幕上打出下面的小故事,创设导入情景。)
老师:“你吸烟吗?”
学生A:“不吸。”
“那吃根薯条吧。”老师递过薯条。学生A自然地伸出两个指头……
老师:“不吸?回家把家长叫来!”
……
老师:“吸烟吗?”
学生B:“不吸。”
“那吃根薯条吧。”
学生B小心地接过薯条,心中暗暗感激学生A。
老师:“不沾点番茄酱吗?”
学生B一不留神将酱沾多了,便开始往碗里弹……
老师:“不吸?烟灰弹得很熟练嘛,把家长叫来!”
……
老师:“吸烟吗?”
学生C:“不……吸……”
学生C吃完薯条已是汗流浃背。
学生C:“谢谢……老师……没事我先回去了。”
老师:“你不给同学带根吃吗?”
学生C:“谢谢老师。”说着把薯条放在耳朵上……
老师:“知道我该说什么了吧,还不去叫家长?”
……
老师:“吸烟吗?”
学生D:“不吸。”
(总算把薯条安心放在口袋里……)
学生D转身想走,老师突然喊:“校长来了!”
只见学生D慌忙把薯条从口袋里拿出来,放到地上使劲地踩……
老师为什么这么肯定地让学生回去叫家长呢?
[活动] 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 语言、神情、动作等是人心灵的外在表现,在小说中,研究人的语言、神情、动作等往往能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能正确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文学大师,一起解读《我的叔叔于勒》里的人物形象。
二、通读课文,解读“变”
[情景] 读过课文的同学,总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菲利普夫妇真会变呀,那么,他们是怎样变的,“变”与“不变”的根本是什么呢?阅读全文后填写下面空格
[活动]
1、阅读、思考、填表;
2、小组交流、修改,推选代表准备班级讨论;
3、实物投影,全班交流、修改。
[引导] 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正是他们内心变化的反映,而内心反映正是围绕于勒经济变化展开的,其中不变的是金钱。那么,菲利普夫妇内心的变化,我们怎么看出来的呢?
三、研读重点,剖析“心”
[情景] 语言、动作、神态往往是人物内心的外在表现,透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我们往往能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心想法。你能找出文章高潮部分描写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并分析人物的性格吗?
[活动]
1、学生仔细读课文相关语段,并做圈点勾画。
2、班级交流,师生互相评点。
[引导] 莫泊桑写人物,不在外貌的描绘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这内心世界的揭发,又绝不靠作者的申说,而是用人物的言语、动作、神情等,让他们自己去自然地表露。
四、再造想像,学会“写”
[情景] 发挥想像,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任选其一。
A、当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了于勒后,他们就一直在防止女婿起疑心,假如女婿知道了这一事实,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
B、假如在船上菲利普夫妇发现了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呢?
[活动]
1、学生想像、写作;
2、小组互评、修改、推荐;
3、全班交流、共同评价。
五、回味课堂,选择“练”
A)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________________。(发挥想像,运用语言、神情、动作等细节描写写一段话,把横线上填完整。)
B)张伟生病了,病得很重。粗鲁直率的叔叔,慈爱的奶奶和正在读中学的同学兼好友来看他,他们三人可能的动作、表情及说话是:
叔叔:__________________奶奶:__________________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C)看什么?说什么?指什么?想什么呢?你能用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描写刻画图中人物形象吗?
第二课时
(本课时视教学实际而定)
一、合理与否,各抒己见
[情景] 透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我们往往能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心想法。但是,是不是这样的细节描写越多越好呢?课文对原作就有一些细节删节,可是有研究者认为其中某些删节欠合理,你能就以下几处删节谈谈你的看法吗?
(1)第43段之后:“说话的语声是穷人接到施舍时的语声。我心想他在那边一定要过饭。”
(2)第48段之后:“当船驶到栈桥附近的时候,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我想再看一次我的叔叔于勤,想走到他身旁,对他说几句安慰和温暖的话。可是他已经不见了,因为没有人再吃牡蛎。毫无疑义,他已经回到他所住的那龌龊的仓底了,这个可怜的人!”
[活动]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班级讨论。
[引导] 以上这些删去的内容,侧重于“我”的心理描写,通过一个孩子的纯真而又痛心的感受,既揭露了菲利普夫妇的刻薄冷漠,也表现了“我”对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反映出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及其产生的社会因素,即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删节是否合理不作统一答案,鼓励大家自主探究,与同学畅所欲言,谈出独到见解)。
二、文题内涵,众说纷纭
[情景] 通过以上分析、讨论、交流,一对惟利是图的菲利普夫妇形象就展现在眼前了,正如一副对联所写“昨日盼之今朝咒之心里岂念骨肉;富贵趋之贫贱避之目中唯有金钱”。看来菲利普夫妇应是本文塑造的主要形象了,那作者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以下所拟题目你认为哪一个更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更有新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1)《我的父母》
(2)《贪心的菲利普夫妇》
(3)《我的弟弟于勒》
(4)《变色的世界》
(5)《贫穷与阔绰》
(6)《我·于勒·菲利普夫妇》
[活动]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班级讨论。
[引导] (这道题目的在于比较理解“我”对于勒的感情与“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妇、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及时鼓励学生的独到发现。)
三、结束寄语,你言我语
[情景] 以《我的弟弟于勒》为题,正是从“我”的所见所闻出发,以于勒为线索人物,来描写菲利普夫妇,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对金钱,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它呢?先齐读下面名言,再用一句精辟的话表达你对钱的认识。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龙应台
智能储备
1、假如我们回来的时候在圣玛洛船上发现了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写一段话,阐述你对“金钱和亲情”的认识。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①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②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重难点
课前准备
①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②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①从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②听写词语。
③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①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②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③组内交流。
④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⑤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①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②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③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④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①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②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①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②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
(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③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面或照片。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舟、门”。
2、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认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月亮”、“小船”、“小小的船”。
教学课时: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美丽的画。(出示图)
2.问:图上出现了什么?(星星、蓝天)
3.深蓝色的天空有星星在闪烁,多美呀!你还希望有什么?(月亮)
4.你喜欢什么样的月亮?(圆的、半圆的……)
5.老师也喜欢弯弯的月儿(出示“弯月”)
6.问: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香蕉、小船)看,老师手上有一个弯弯的月儿,还有一只小小的船。(演示)他们的样子怎么样?(很像,一样)我们就可以说:“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7.问:这儿为什么是小小的船,而不是小的船呢?老师这儿有一只小的船,和小小的船相比谁更小更可爱?谁愿读出小小的船的可爱?(指名读)
二、新授
A、第一句
请把书打开到76页,“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是课文的哪一句?(第一句)范读,指名读,跟读。
B、第二句
1.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介绍)
2.范读
3.小组互读,男女生赛读。
C、第三句
1.这么美的夜空,有这样一只小小的船你有什么愿望?
2.让我们闭上眼睛,趴在桌上(配乐朗诵:现在,正是夜晚,深蓝色的天空有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而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啊!让我们张开双臂飞呀飞,飞向蓝天,坐在这只小小的船上。)
你看见了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出示第三句
3.分小组互相讨论,你觉得怎样读才好听?请小组读,你的心情怎么样?用高兴的语气来读,齐读。
D、指导背诵
1.请小老师领读
2.教师引读
3.小组互读、齐读
4.指名背
5.谁愿意给这首儿歌配上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6.大家一起来表演一遍吧。
三、歌唱全文
大家的表演精彩极了,小姑娘看到这美丽的夜空也高兴地唱起了歌,听得时候请小朋友为黑板上的☆、、、天,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四、发散思维
小姑娘坐在小小的船上,只看见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如果我们坐在月亮这只小小的船上,还会看见什么?
(出示练习二)指名回答。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夹竹桃》教案09-26
语文园教案02-04
语文《过秦论》教案01-28
语文教案01-17
语文园地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