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数学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复习6、7的分解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6、7的加法运算。
2.学习6、7的加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1-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大的)
2.学具:数字卡片1-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小的)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用教室里现有的物品进行互动。如:教师先拿出3本书,问幼儿有几本书?又拿出4本书,问幼儿总共几本?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2.教师拿出教具购物券、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请幼儿拿出相应的学具。
3.教师让幼儿认识购物券上的.价格,先看看每个商品的价格,然后问幼儿:"6元购物券能买到哪两样东西?"请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将幼儿两两分为一组,一人拿6元分别买到了什么?另一人拿着物品,然后进行创设购物。最后让每组幼儿回答自己用6元钱分别买到了什么,教师。
4.同样的方法让幼儿用7元钱的购物券买东西,游戏规则同上。
5.听辨反应:幼儿根据教师拍手的次数来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黑板上,然后,幼儿摆上加号和等号,请其他幼儿说出答案并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得数。依次请幼儿轮流来游戏。
6.幼儿完成《课堂活动册》"神秘花园":教师引导幼儿先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分类,然后按照分类列算式,并进行加法运算。
四、活动延伸:
在班内的区域《阳光超市》,利用学具购物券和标价商品,教师让幼儿想想,7元购物券可以买3样或4样商品,可以买哪些,有几种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认识圆柱体”是大班下学期的内容,我把它放在上学期进行教学,在内容的选取上主要侧重于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我班孩子在蒙氏工作中对圆形、球体已经有所认识。于是,我利用圆形的叠合自然地引出了“圆柱体”,然后通过与球体的对比,在游戏“滚”和“叠”中,感知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活动,在环节的安排上,从实物→图形,从具体→抽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遵循幼儿的认知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2、在“滚”“叠”游戏中,发展观察、比较及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元硬币人手6枚,球人手一只,多媒体课件,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叠一叠,引出圆柱体
1、出示硬币,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把这么多圆形的硬币叠起来会怎么样呢?
2、交代操作要求:硬币要叠得整齐;双面胶放在圆盘里
3、交流:圆形的硬币叠起来变成了什么?
4、小结:我们把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的物体叫做圆柱体。
(二)辨一辨,区别球体与圆柱体
1、滚一滚,说说它们滚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交代要求:在桌 上滚动)
2、小结:球体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前后两个方向滚动。
球体滚得快;圆柱体滚得慢。
球体可以在用任何一个面滚动;圆柱体只能用侧面滚动。
球体碰到障碍物会换方向滚动;圆柱体碰到障碍物就停止了。
3、叠一叠,看谁叠得高,为什么?
4、小结:球体不能叠起来,而圆柱体可以叠起来。
(三)想一想,寻找生活中的球体与圆柱体
1、出示课件:找找幼儿园里的圆柱体
2、生活中还有许多圆柱体,你也可以在家里、公园里、超市里、广场上,继续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圆柱体。
(四)延伸活动:寻找图片中的球体与圆柱体(幼儿用书)
把圆柱体涂上绿色(大班上册幼儿数学用书P22)
活动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一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二维空间上较快的找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25页。
2、老鼠,猫,喜羊羊等动物片里的动物形象的贴纸。
【活动过程】
一、猫抓老鼠,说出老鼠的位置。
1、师:这是一家“森林旅馆”,他有几层楼。
2、师:有一天,来了一只老鼠,他躲进了房间里。(把老鼠卡片放在某一格子里)。旅馆管理员小猫想把老鼠赶走,可他找不到老鼠,我们一起帮帮他吧。(引导幼儿说出老鼠所在的位置)。
3、教师分别用两只手操作小猫和老鼠,出现逃和追的场面,幼儿集体,小组,个别说出老鼠的位置。
二、小动物的房间,按指令找房间。
1、师:小老鼠终于走了。小猫要不水果放到第二次第3个房间,谁来帮帮他。
2、同样方法请个别幼儿按照老师的指令摆放实物卡片。
3、师:小动物也来住旅馆了,喜羊羊说我的房间里有苹果,喜羊羊的房间在那里?(引导幼儿说出房间的`位置)。
4、同样方法说出其他动物的房间位置。
三、操作活动。
发放书本,幼儿在幼儿用书第25页上黏贴动物粘纸,教师循环指导,引导幼儿互相说说把小动物送到了哪个房间。
五、作业点评。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计算的准确率,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实际教学中,根据幼儿生特点,安排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对1—10各数意义的理解及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活动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
活动目标:
1.巩固10以内加法。
2.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动物图片、幼儿活动手册三第38页
活动过程:
一、练组成
2—10各数的组成。
①7的`组成有哪几组?
②8的组成有哪几组?9的组成?10的组成?
教师一一列举。并验证正误。
二、换礼物
1、小牛这里有一张卡片7分,请你为小牛选择礼物?
□○□=□找出:3+4=72+5=71+6=7
任意选择礼物与小动物连线,并列式计算,看看两种礼物的分值是否与奖券上的分值相等。
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找出相对应的数。
□○□=□
三、幼儿操作
看准题、算对数。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2、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3、能寻找生活中的单数和双数的物体。
活动准备:
1、课件
2、单双数1——10的数字卡、小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1、手指数“10个小朋友”
2、1——10报数
3、出示单数图,与幼儿共同观察,发现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教师:数一数每栏中都有多少张笑脸,把他们两个两个围在一起,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幼儿共同小结,凡是两个两个地数完就是双数,还余下一个就是单数。
教师:说1——10中的那些是单数,那些是双数。
二、游戏:
1、小动物找队:引导幼儿把1——10带数字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队,单数为白菜队,双数为萝卜队。
2、搭桥:双数动物与萝卜队(双数队)连,单数动物与白菜队(单数队)相连。
3、我会想:1——10号小朋友出来站队,单数一队,双数一队按顺序站好,把一位小朋友藏起来,让幼儿推理出1,3后面是5,再后面是7,9,同种方法推理双数。
三、动一动,找一找
1、把自己课前准备的十个小东西拿出来,摆一摆单数和双数,并说一说。
2、引导幼儿寻找身边单数与双数的物品。
四、连一连,画一画
情幼儿看自己身上的数字号码,找到自己是白菜队的成员还是萝卜队的成员。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结合幼儿日常生活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观察法,游戏法、赏识激励法,特别是操作法是运用,是突破重难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因为在操作中,能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碳素。
2、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为小动物、小伙伴和自己找队,幼儿表现出高昂的情绪。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付出智力上的努力能独立完成的。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碳素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言参与,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3、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收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收菜为主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单双数,丰富多彩的形式使抽象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很高,幼儿在圈一圈、分一分、转一转、扔一扔等活动中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学习过程,体验同伴互助的快乐。
2、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学会用统计的方法认识事物(事件)。
【活动重点】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数据。
【活动难点】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和感受统计的过程,体验从实物分类整理到表格统计的过程。
【活动准备】动物面具四个、水果图片四个、统计表、方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了解统计。
1、师:昨天,老师收到了森林国王的一封信,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他们的化妆舞会,你们想不想去呀?不过我想看看男孩子多还是女孩子多。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就看出来吗?请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方法,推出一种方便又快捷的方法。(引出统计图,初步了解统计图)
3、小结:原来这个统计图可以又快有准确的看出男孩多还是女孩多。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在舞会上每位小朋友都要戴上面具,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四种面具(教师出示四种动物面具,分别是:老虎、熊、兔子和青蛙),你们喜欢哪一种?
2、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
3、小朋友们喜欢的面具都不相同,老师不知道每种面具要做准备多少个,怎么办呀?
4、请幼儿在喜欢的面具下面贴方片,再数一数,就可以知道每种面具各有多少个了。
5、师生共同整理,教师画出统计表。
三、操作练习,巩固游戏。
1、师:舞会上还得准备点水果,那我们带上一些吧!老师准备了四种水果,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统计需要各种水果的数量(教师出示四种水果:苹果、桔子、梨和西瓜)。
2、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水果,找出小组最喜欢的水果。
3、整理并完成统计表,找出大家最喜欢的水果。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舞会的准备中学习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知识——统计(板书课题),填写的表格就叫统计表,我们通过统计知道了小朋友喜欢什么面具,喜欢吃什么水果,统计的用处可真大呀。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1-06
排序大班数学教案11-18
文具大班数学教案11-10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02-26
大班数学教案《测量》02-17
大班数学教案:买菜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