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集合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豪、毫和纪、记,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理解16个新词语的意思,辨别发明与发现。
2.会用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写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题。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2.读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3.完成《作业本》1、2、3。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
同学们,我们每天用的课本、作业本,看的报纸、杂志是用什么做的?
这一张张又白又光滑的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纸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这一切。(出示课题)请大家把题目读一遍。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
(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读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
②想办法记住字形;
③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④用字典查出划线字的意思:异口同声自豪
(3)检查指导
(4)读通课文。
①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②放声自由朗读。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纸的发明过程,并完成课后练习2(用图形投影显示)。
3.学习文章1一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1一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①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成的?②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
(2)检查讨论,并板书。
竹片(笨重)丝绸(价钱贵买不起)
(3)看板书同桌互说。
4、作业练习。
(1):作业本1、2、3。
(2)课外作业:抄写生字3遍。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知道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2.掌握谁怎样他说什么的句式。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人。
纸发明以前的书是用什么做的?
2.学习课文6一7自然段。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思考:①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做成的?②蔡侯纸是指什么样的纸?③纸是谁发明的?
(2)检查讨论。
①上述问题②要注意讨论得出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的结论。
②在各个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注意生字的巩固及异口同声、自豪等词的词意掌握。
(3)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第7自然段。
(4)自由朗读6、7自然段。
(5)指导谁怎样他说什么句式练习。先结合文中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自豪等词进行训练,然后进行扩散性训练。
(6)完成作业本练习5、6。
3.学习第8自然段。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在全文中找出可以体会到咱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并读。
(3)启发学生说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4.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5.由文中人物及插图,启发学生对文章第一句话中几个同学进行修改,使语句表达更确切。
6.完成《作业本》练习4、7。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不同的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读、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找出大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象,并能找出迫使塞特达斯这一世界奇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最想去什么样的地方?
2.让学生自由发言
3.进一步引出主题:或许你攀登过雄奇险峻的座座高山,或许你畅游过柔情似水的道道溪流,或许你饱览过皑皑白雪的处处雪峰,也或许你领略过骄阳似火的热带风情,然而都挡不住我们匆匆的脚步,都分隔不了我们奔向神奇而气势如虹的大瀑布的心,今天让我们乘坐世界最豪华的空中客车专机去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去看看它那如诗如画般的美景吧!
(二)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带有课文录音的赛特凯达斯大瀑布视频,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可以图文结合地感知课文。( http://v.ku6.com/show/_WMXWlmJ7ncIm1qp.html)
(三)让学生看完视频后,再默读一遍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述巴西总统为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
第二段(第2~5自然段)介绍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第三段(第6~8自然段)赛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的现状及原因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巴西总统的行动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四)昔日的瀑布
引导学生理解昔日的赛特凯达斯达瀑布是怎样的
1. 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昔日的赛特凯达斯达瀑布是怎样的?找找课文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瀑布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体会:“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雄伟壮观”
出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句意: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雄伟极了!壮观的瀑布!抓住几个关键词,你会读得更好!
全班同学齐读这句话。(板书:雄伟壮观)
2. 出示: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 清晰可闻。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①“每秒钟有一万立方米的水”写出了大瀑布的什么特点?②“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又说明了什么,可以用文中那一个词语概括?
提问: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读出来吧!
3. 观看瀑布,真情朗读
出示图片,让同学们面对瀑布,深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4. 引导同学们抒发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来到这样的大瀑布前,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自由说)
师:感谢大瀑布,它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骄傲!
过渡:真想身临其境去感受瀑布的美,真想真真切切去聆听瀑布的声。可是今天这一切已无法实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我们只能去参加它的葬礼。
(五)今日的瀑布
1. 出示逐渐枯竭的瀑布画面。说说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2. 让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理解感悟
3. 组织交流(课件出示对比的图,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抓住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来体会)
4. 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5. 指导同学们一起带着悲伤的心情有感情朗读4、5、8自然段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教师好像听到了瀑布那无奈的叹息声,仿佛看到她在哭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如此雄伟壮观的瀑布变得奄奄一息呢?
6.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1) 自读、交流
(2) 用自己的话归纳三点原因,课件出示
A、 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B、 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C、 破坏森林,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六)学习9~13自然段
小结过渡:是啊,由于以上原因,大瀑布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这么大变化,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另人震惊,震惊之余人们大胆决定为大瀑布举行一次绝无仅有的特殊的葬礼。
1. 分小组讨论(出示课件:都有谁参加了葬礼?葬礼是什么样的?举行葬礼的目的何在?)
2. 老师范读最后几个自然段,全班同学试着找出“总统是怎样致悼词的”
3. 感情升华,激情朗读(放音乐)
(七)总结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以我们热情的口号去激情宣传,以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实际行动,以我们诚挚的心去感动他人,让我全班,让全湛江,让全中国,让全世界都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八) 课后作业
在老师指导下,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做一次调查,幷写调查报告、建议书、画宣传画等。
(九)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 雄伟壮观 流连忘返
今日 奄奄一息 惆怅失望
呼吁 保护环境 爱护地球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设计思想】:
传统的演示性课件从根本上讲并没有打破以教师为主的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从教育的发展性上来讲,限制和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能力的培养。要打破这种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引入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和技术,真正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和日趋完善的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一技术,并把它和我们的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摆在我们所有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现今提倡的信息化教育、模糊学科界限等教育新思路,都需要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获得教育,得到提高,培养能力。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资料库,我们所有人(包括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得各方面的提高,而且网络具有任何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交互优势,它可以让学生在获取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能力,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本节《识字2》一课的教学,本着以上原则和思想,利用网络浏览器和教师一部分演示性课件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在教学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结果。
【基础目标】:
1.学会生字“峡、宫、运”的音、形,并正确书写。“漓”只识不写。
2.知道我国的一些重要旅游景点。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无限崇敬。
【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2.让低年级学生了解精彩的网络世界,培养他们网上浏览、搜集信息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将随着识字2的课文(揭示课题)进行一次愉快的假想旅行,你们高兴吗?瞧,它正等待着我们呢!(点击:柔和的音乐声中,一架银白色的飞机正停在飞机场上。)让我们一起乘上这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出发吧!(飞机徐徐上升)
二、学文
(一)学习:西湖
1.(飞机缓缓下降)我们的第一站目的地到了。咦,这是到了哪儿啦?(点击:显示西湖风景画面)
2.根据学生回答,贴词语卡片“西湖”。
3.指名读、齐读。
4.从哪儿看出这就是西湖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词语:三潭印月。
5.“三潭印月”是西湖的一个景点,西湖美丽的地方可多啦!快让我们去亲眼看一看吧!请同学们点击主页中“西湖美景”一项,自己浏览。
6.指名简要说说浏览后的感受。
过渡:让我们继续乘上飞机奔向第二站。(点击:飞机起飞、下落)
(二)学习:漓江
1.出示词语卡片:漓江。
指名读、齐读。
2.(点击:显示漓江美景,并画外配音)美丽的漓江位于广西省桂林市,有一句话说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屏幕显示这句话)这里的水说的就是漓江的水。
3.谁读懂了这句话?
4.是呀,有一段文字是这么介绍她的。请你们边听边看。
(点击:画外配音。)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快无暇的翡翠。
5.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这个词:漓江。
6.在主页上还有介绍漓江各个景点的网页,课后同学们可以细细浏览。
(三)学习:三峡
1.(点击:三峡美景图)看,我们现在又来到了哪儿?
2.出示词语卡片:三峡。
3.指名读、齐读词语。
4.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三峡”是什么样的?“三峡”又是指的哪三峡呢?让我们好好去看一看。请同学们点击主页中“三峡”一项,自主浏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5.提问:“三峡”指的是哪三峡?
6.根据学生回答,屏幕定格三个画面,分别是标有词语的巫峡、瞿塘峡、西陵峡。
7.学生跟读三个词语。
8.齐读词语:西湖、漓江、三峡。
过渡:游览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让我们再次登上飞机飞向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在那儿更有许多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不朽工程。让我们乘上飞机继续出发。
(四)学习:故宫、运河、长城
1.今天我们要去的有这几个地方。 (点击:显示故宫、运河、长城的定格画面)
2.贴词语卡片:故宫、运河、长城
3.同桌一起读词语,记住字音。
4.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5.游览开始,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最想去的地方,点击主页上的地方名,尽情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待会儿请你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
6.学生自主选择,网上游览。
7.指名学生当小导游,边点击网页上的画面,边口头介绍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教师相机补充:
故宫:清、明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造运河。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全长6700公里。宇航员登上月球只能看到地球上的两大建筑,其中一个就是长城。
(五)小结
1.今天的这次假想旅行,不仅让我们大大地饱了一次眼福,更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我们游览了三处自然景观,三个伟大的工程,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齐读六个词语。
3.在它们当中,你最喜欢那里呢?说说你的理由。(小组交流)
三、写字
1.我们还要学会书写三个生字。(多媒体显示:宫 峡 运)
2.小组学习,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3.指名说,教师相机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摘录笔记的写法。
2、练习阅读复述短文。
教学过程:
一、从这一学期开始,我们将要重点学习摘录笔记,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第一课时,我们是怎样摘录笔记的。
学生交流回忆,并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小组内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同学参加班内的展评。教师找出写得符合要求的同学进行讲评。
二、自读短文《爸爸的老师》
1.引疑:爸爸的老师是谁?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读课文解疑。
3.引疑:“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师,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想象当时的情景。
4.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点。
5.全班汇报交流。
6.指名生读短文,评议朗读情况。
7.试着将短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综合学习活动:自制贺卡,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
1.借用教师节到来的契机,让学生自制贺卡,并给老师写几句话。
2.制定活动计划。
与学生讨论如何根据自己的设想制定制作计划,大致如下:
(1)9月6日--9月7日 找材料 (选择材料时要注意环保、简单,不能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
(2)9月8日--9月9日 制作贺卡 (画面要简洁,把精力用在创意上,让老师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3)9月10日 赠送 (同学们可以讨论赠送活动的形式。)
提醒学生制定制作计划时要注意突出创意。
3.动手实践,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提出建议。
4.办展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2、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自读短文《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
1、导语: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为我们前进的道路点亮明灯,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请大家自渎短文《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
2.自读短文,边读边圈点。
3.全班交流:影响作者一生的老师是谁?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
4.引导学生理解布鲁克斯先生与“我”的`简朴交往渗透着他的良苦用心,从而给“我”以巨大影响。
5.将田老师与布鲁克斯先生相比较,他们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
6.读、背格言警句:
过渡:“能发人深省者,莫过于格言。”格言警句是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使人们生活经验的深刻总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几条格言警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此句鼓励学生学习时不唯师是从,要积极思考。
二、口语表达:说说我们的老师
1.过渡:古今中外,有许多老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向同学介绍一下他(她)吧!
(出示)提示:
A:可以说本校的老师,也可说学校外的老师。
B:不仅可以说现在的老师,还可以说以前的老师。
C:如果自己的亲人又当老师的,也可以说一说。
(出示)要求:
1〉在表达时语言要流畅并富有感染力,表情要大方。
2〉简单的介绍这位老师的外貌特征,要抓住他(她)与众不同之处。
3〉简单介绍他(她)在什么时候?给你上过什么课?
4〉详细介绍你与他(她)之间发生的至今令你难忘的故事,或者是介绍他(她)的感人事迹。
2.结合金钥匙内容进行此次说话训练,学习作重点发言人,要做好准备,想好先说什么,怎样说。
3.小组内进行说话训练,同学互相评议。
三、总结
评选本次活动的最佳表现者。
要求:语言流利清楚,内容真实可信,富有真情实感。
第三课时
将口语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习作,题目自拟。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流露出的欣悦之情。
★把握本文的说明方法,体味语言特色。
★放飞想象,展望未来。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体味本文的语言。
方法措施:
★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各种桥梁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阅读文本。
★朗读体味法。以读代讲,以读助讲。
★讨论点拨法。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思辩能力,教师适当点拨。
★延伸拓展法。围绕课后“思考和练习”二、四展开说话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升、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说起。(抽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讲这个故事)。教师板书“鹊桥”,并引申,板书文题和作者。(播放黄梅戏《天仙配》片段,激趣)
二、读一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圈点勾画,适当时作批注。(投影字词积累)
2、齐读课文一遍。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学生阅读文本,思考、交流,并与教师对话。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第1段:“鹊桥”——引入
第2段:桥梁定义——打比方(形象化)
第3~13段:未来桥梁——作比较
三、议一议,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
A、作者在说明桥梁的三个要素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B、未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未来的桥梁有哪些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点拨:桥梁的三个要素在文章第二段中已经说了,它包括:基础、桥墩和桥面(桥梁)。
2、小结: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我们通过多媒体播放的现代桥梁,对茅以升先生笔下的未来桥梁应该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譬如作者在第7段中,写将来的桥梁造得很美,“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未来造桥变化很大,速度快、质量好;造价便宜;讲究实用和美观。未来桥梁变化:一是桥身低,但可以自动调节高度,方便车船的过往;二是没有桥墩,即使有也是漂浮桥墩;三是桥身弯曲,讲究美感,“九曲十八廊回”;四是袖珍桥,便于携带,方便使用;五是“无梁飞渡”。总之,作者笔下的'未来桥梁,是集实用性、方便性、美观性于一身。
3、默读课文,体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品味,并与同桌交流。
4、小结:
口语化语言通俗易懂,形象化的打比方、作比较,恰当的引用,都为文章增色。
四、拓展迁移,延伸教学。
1、课外查阅、搜集相关资料,看看作者的哪些“幻想”今天变成了现实,并谈谈你的感想。
2、请以“ 的远景图”为话题,说一段话,展望某一技术今后发展的趋势。
学生思考后进行说话训练,教师适当引导和评价。
五、课堂小结。
嫦娥奔月,是我们祖先共同的梦想。而今,嫦娥一号腾空而起,奔向月球,带去了华夏五千年的梦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愿明天的你们收获理想,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六、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2、请以““ 的远景图”为题,写一篇文情并茂的作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去卡罗尔内心的情感变化,感悟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案例(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听声音,引导同学们猜一猜都是哪些动物的叫声。(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声音)
2.放小猫的叫声,让学生再听一听。(贴猫的图片)
3.播放猫的录像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及对小猫的了解。
4.有一个小女孩,她叫卡罗尔,她不仅喜欢小猫,并想想拥有一只自己的小猫(课题补充完整)
二、自读择法,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引导学生在书上对字、词或不明白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标记。
2.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都想学会什么?
3.同学们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1)会认本课的15个生字。
(2)为什么卡罗尔要登广告要小猫。
(3)为什么卡罗尔又要登广告把小猫送人。
(4)卡罗尔看到那么多的小猫时,心情是什么样的?
(5)小猫送人以后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卡罗尔心情是什么样的?
(6)有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词句。
4.引导学生说出平时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并且教师提出默读这种学习方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5.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三、自主感悟,交流讨论
(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和词
1.正音:kǎshìchúcènɡ
2.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
4.摘果子游戏(指读字)
5.开火车游戏(指读词)
(二)
1.汇报学习第一自然段情况,理解“一直”一词。理解引起事情的原因:为什么卡罗尔要登广告要小猫。
2.汇报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住“扑扑”,“门铃一直响个不停”,“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理解卡罗尔登广告要小猫的作用。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还有哪些“不得了了”的'情况存在,引导学生体会此时卡罗尔的情感变化,即喜欢又无奈。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这种情感。
3.汇报学习十二──十五自然段
引导学生读懂“卡罗尔很伤心,整整一天她都在和小猫告别”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引导学生默读,来理解卡罗尔此时的心情,体会登广告把小猫送人的作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建议。
4.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叫”、“蹭”、“终于”等词的意思,体会卡罗尔此时“得与失”的心情。发挥想象力,想象卡罗尔此时的神态,鼓励学生多读课文,体会两则广告给人们带来的戏剧性的有趣的故事情节。
5.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注重指导学生读出“趣”字所在)。
四、激发想象,品味升华
1.联系课文内容,想象一下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今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2.齐唱《小猫咪》。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可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位小姑娘是怎样独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发表见解。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出示课文插图,看插图,你认为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的资料,谈一谈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有哪些不同之处,你认为外国孩子的哪些优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中国孩子的哪些优点是外国孩子所缺少的?
四、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启发。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针对这些情况,近几年的语文教学的改革一浪接一浪,其中以单元整组教学的呼声最为热烈。
杨再隋教授以《语文教学的整体观》一文呼吁全体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要从整体入手,引领学生在文本的整体背景上研读,最后回归整体,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时至今日,在整体思想的引领下,单元整组教学、主题式教学、群文阅读教学等整体教学形式应运而生。我镇在20xx年进行单元模块整组教学的实践研究,并将一组课文分成三个模块的操作达到整体教学的效果,分别为单元导读,整体设计,回顾拓展。本文将具体介绍的是第一个模块,基于单元整组教学之上的单元导读(也可称之为单元整体感知)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思考。
夸美纽斯指出: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使学生可以多学??我认为单元导读课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的“灌”为“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为“面”的把握,形成知识的体系。因此,“单元导读课”值得老师们在实践中去尝试实践,进一步探索完善。
第一,精设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盘,所以在设计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紧扣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保证本课堂的教学有序有效进行。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艺术与生命。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向我们介绍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
向成功的道理。读了这组课文,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正如海顿说的那样: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本单元教学目标除了认写生字、理解积累词语、感情朗读及背诵以外,还要体会课文主要内容与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引发学生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据此,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制定了本节单元导读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单元主题“艺术与生命”,并能根据主题搜集和整理资料,加大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发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感,为深入感悟单元主题打下基础。
2.知道抓住“艺术与生命”的主题进行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习围绕课题学习联想和想象的读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欲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浏览本单元四篇课文,了解每篇课文的大意;初步阅读其中感兴趣的文章,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进行感知性阅读阅读,为精读课文做准备。
还需要做的课前准备:一是让学生浏览本单元;二是师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关资料共同搜集有关“艺术与生命”这个主题的图片、故事和名言警句,以丰厚知识的、语言的.和情感的底蕴。
第二,精心激趣,揭示单元主题。
正如俗语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否在“导入新课”这环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整堂课至关重要的环节。巧妙的“导入”能创设出激烈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新的学习目标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单元导读课中,激趣导入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关系到一节课的开端,还关系到一个单元的开端。所以在激趣导入的环节中,精心设计,揭示主题,务必激发孩子学习本组单元课文的兴趣。
(1)以图引文,激趣学习。
直观的形象,有迹可循,是小学生获得阅读兴趣的源泉。在单元导读课中,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片,看着图片,学生心里产生很多的疑问,求知欲被成功挑起,阅读期待初步形成。《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资源中——课文插图,我们也应该重视。这里所指的插图既包括单元导语中的插图也包括课文中的插图。有的插图使文章的内容形象化,有的插图揭示文章的主题或中心。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学习中有非常的插图资源,其中导语部分的插图就描绘了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一位善良的护士抱着一个初生的婴儿,
这些都为我们揭示本单元的主题:生命。它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图画、语言情境的渲染下,进入到课文内容中,进入到故事情节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阅读期待的心理。
同时,文中插图往往是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故事的高潮,有的会再现主人公的形象或重要的环境??因而,利用课文插图可以更好帮助学生快速成地把握课文的重点,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
(2)初解课题,引发兴趣
课题既是一篇文章的总的概括又是一部著作的灵魂,是文章内容的提炼,在教材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一组单元的课文的题目往往反映这组课文的主题,抓住这些课题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这些课题的思考中,找出它们的共同主题。这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人教版第四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中,包含《画风》、《邮票齿孔的故事》等,这两篇都是以思考为主题,老师这两篇文章题目的介绍,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对于如何引入单元主题的学习还可以利用各种的形式,如:巧设悬念、创设情境、游戏比赛等形式进行。
其中“巧设悬念”就是在导语中巧设“悬念”,引入主题,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而“创设情境”则需要教师要根据教材内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触景生情,融入主题,从而迸发智慧的火花。
“游戏竞赛”则是学生最为喜爱的学习方式,其形式活泼多样,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欢快激烈的氛围中,动脑、动手、动口,以趣促思,发展多种能力。通常以常见的语文课堂游戏提示主题,如:猜猜一个有关春天的谜语,从而提示学习有关春天的单元的内容。当然其他形式还有:夺红旗、找朋友、接力赛、角色表演等。
第三,精读单元导语,引入方法。
何谓单元导语?按字面意思理解为引导学生去读本单元课文的语言文字。单元的导语就是学习本组课文导读的内容,它引领学生如何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是学习本组课文的钥匙。单元导语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本组课文的学习内容的概括,别一方面是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初读导语,找出这两部分的内容,然后依照找出的方法学习本组的语文。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不少老师对导语只是走过场读一、两遍,学生对于导语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认识与体会,难以对其描述的内容透彻理解。因为导语的内容十分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要正确理解导语的内容要做到精读:初读感知、再读理解、三读体会。
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学习中,王成友老师是如此教:第一,初读感知。
师请一生读全部的导语。
师:请一位同学读导语的第一部分。
生:读文“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受到美的熏陶”。
师:老师认为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赞同吗?
生:赞同。
师:请另一位同学读第二部分。
生:读文“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更多地了解艺术”。
师:老师认为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什么?
生:学习方法。
师:大家都认同吗?
生:认同。
第二,再读理解。
师:把书打开,把红体字的部分画下来:“艺术、魅力”等。
生画书。
师:边画,边想:假如让你给这段文起个小标题,你会起什么?
生:艺术的魅力。
师:不错。
生:艺术在我们身边。
师:艺术离我们很近。
生:各种形式的艺术。
师:你讲出艺术形式的多。其实我们本单元的主题是:艺术与生命。
第三,三读体会。
师:把艺术与生命两个词放在一起,赋予了艺术更深刻的内涵。每一件艺术品,每一首曲,它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是每一位艺术家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创造的,所以这题目有深远的意义,请大家读主题。
生:艺术与生命。
师:再来看,老师画了联想和想象,请大家想想我们以前学习哪些单元有接触过联想和想像的。
生:第一单元的课文。
师:由景物引起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就是我们这段文字的学习方法的介绍,这将成为我们学习本组课文的重要的关注点。
从以上的几个部分的学习,学生能深入地理解单元导语的内容和方法,为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第四,精选导读课文,运用方法。
导读课的时间有限,要在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里读完本单元的课文根本很难办到,而且做到每篇文都讲,这样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对学生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所以在导读课的教学中要精选导读的课文,选择的课文既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能抓住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并能通这篇文的学习,对其他课文的学习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学习中,王
成友老师选择了《月光曲》作为导读课的课文,因为这篇课文既体现了该单元的主题的内容,又运用了该单元联想和想象的学习方法。
总之,小学语文单元导读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单元导读课是在单元课文学习之前要上的一种课型,把握好详略程度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技巧。如何把握,关键在于课前的研读教材和设计教法。所以,要想上好单元导读课,教师务必要进行单元整体备课,从整体出发,准确地把握整个单元的内涵和特点。此外,还要不辞辛苦地广泛搜集和整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准备丰富的单元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李素环:《依据学段特点,上好单元导读课》《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xx年01期
2.赵飞君:《“单元整组教学”策略谈》——《小学教学参考》20xx年23期
3.曾玲莉:《单元整组教学的实施》《江西教育》20xx年第四期
4.周建姿:奏好课堂教学的第一音——谈语文教学课堂导语设计[J];南平师专学报;20xx年01期
5.魏书生:《掌握方法,事半功倍》《魏书生谈语文教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xx、5
6.郑金洲:《教育碎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0
7.刘士秋:《掌握了方法和规律,想不学好都难》;中国教育报;20xx、5
8.《话说单元导读(三)》——人教小语论坛网刊《论.语》第二期“研”
9.许书明:《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04期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语文小学教案06-21
《小学语文》教案01-26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06-20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 小学教案语文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