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小班的孩子,就如一张白纸,你要很负责任地画出最美的画来。孩子们对你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被动的接受。所以,幼儿园小班的老师,应该必须从内心出发,尽职尽责。
今天小鱼哥哥和大家一起聊一下,如何让小班小朋友认识测量工具并测量长短。
课程目标:
1,认识测量工具,掌握测量的方法,粗略学会测量物件的长短。
2,学会测量结果与长短之间的关系,长物件用长工具测量则次数少,长物件用短工具测量则次数多。
3,小伙伴之间合作,测量比较难测量的'工具。
课程准备:
1,测量工具准备,测量物件,尺子,绳子,盒子,记,记录本等。
2,事先把小朋友按人均数分好组。
课程开始:
1,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讲出高矮,长短,胖瘦等等相对的东西,让孩子们先从自我认识的概念入手。再引导到小朋友们有没有兴趣自己亲自测量一下物件,看到底是长的还是短的。
2,老师把工具分发给每一组小朋友,老师在台上先事先给小朋友们示范一下,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让小朋友们看到绳子到了什么刻度,就是什么长度。
3,孩子们开始用手中的工具测量物件,并把测量的结果告诉老师。
4,老师若是发现孩子的测量方法有错,则需要及时更正并指导。
5,对于测量正确的小组的孩子,表现好的孩子,则给予大声的夸奖。
6,测量错误的孩子,应该鼓励再测一次,老师可以再次给予示范。若是一直无法掌握技巧的孩子,则可以让测量正确的小朋友帮助示范。
课程结束:
小朋友们是不是已经掌握了测量的方法,那么以后会不会测量东西的长短呢?还有小朋友们的表现都特别棒,老师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可以用家里的测量工具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测量的游戏,好不好?
课程:
通过测量课程,不仅让小朋友们掌握了测量的工具,而且也学会了测量的方法,对于小朋友们培养数学兴趣是有极大帮助的。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计数的数学游戏, 会根据要求进行操作。
2.尝试用多种感官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感知4以内的数量并初步理解4的形成,理解3添上1是4, 4里面有4个1。
(二)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基本掌握手口一致地进行3以内物体的点数。
物质准备:数字卡片1 一4, 4张数字1的卡片,红、黄、蓝、绿色的小虫图片各一张,篮子、小鸡头饰、绿色小虫图片若干,写有1 一4数字的房子底板各一块,画有1 一4的数量、颜色或大小不同的小虫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1.小鸡练本领:多种感官感知3以内的数。
教师当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玩游戏。
小鸡听鸡妈妈的指令做相应动作:发出1声叫声,拍2次手,扇3次翅膀等。
2.小鸡捉虫:初步感知4的形成。
鸡妈妈数字卡,请幼儿捉相应数量的虫子,再互相检查操作结果。
3.鸡妈妈捉虫:讲解演示4的形成。
鸡妈妈出示一张黄色小虫的图片:"我先捉了 1条黄色的小虫。"再出示一张绿色小虫的图片:"我又捉了 1条绿色的小虫,1条小虫添上1条小虫,是几条小虫?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卡2。
又出示一张红色小虫的图片:"我又捉了 1条红色的小虫,2条小虫添上1条小虫,是几条小虫?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卡3。又出示一张蓝色小虫的图片:"我又捉了 1条蓝色的小虫,3条小虫添上1条小虫,是几条小虫?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卡4,并小结:3添上1 就是4 。"鸡妈妈和小鸡们一起观察每种颜色小虫的'数量,在每种颜色小虫下面摆上数卡,表示其数量, 理解4 里面有4 个1 , 4 个1 合起来是4 。
4.小鸡运食物回家,感知4以内数的等量集合。
每只小鸡自愿取一张食物卡,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卡片上有什么食物,有几条虫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鸡妈妈在活动室里布置四座房子,小鸡说一说每座房子上的数字是几,再对照自己卡片上虫子的数量,分别将食物送回相应数字的房子里,要求图片上小虫的数量与房子上的数字相等。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景,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各种感官来感知同一物体中的“最大”和“最小”,并试着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2、在游戏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活动准备:
碗、小勺、自制手套(各色)、熊爸爸的一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去小熊家做客”,初步感知“最大”和“最小”
1、认识熊爸爸的一家,说说谁是最大的?谁是最小的?
2、游戏“我是熊爸爸,我是最大的。”、“我是熊宝宝,我是最小的。”
二、游戏“给熊爸爸一家送碗”,在游戏中学习运用“最大”和“最小”进行操作
1、出示三只碗,说说哪只是最大的?哪只是最小的?并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老师示范,引导幼儿边送边学说“最大的碗送给熊爸爸”、“最小的碗送给熊宝宝”。
游戏:“送碗”,提醒幼儿会边送边说一句话。
2、集体验证,帮助幼儿巩固对“最大”和“最小”的认识。
三、游戏“送小勺”。
1、每人一份小勺(三把),请幼儿找找哪一把是最大的?哪一把是最小的?提问:哪一把勺子送给熊爸爸?哪一把勺子送给熊宝宝?并请幼儿将三把勺子排排队,。
2、幼儿操作,提醒孩子能边送边说一句话。
3、集体验证。
四、游戏“送手套”,经验拓展。
1、拿出三只大小、颜色都不同的手套,提出送给熊爸爸的要求,请孩子在说说找找中知道两只手套要颜色大小都一样才能送给熊爸爸。
2、幼儿送手套。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初步尝试拼合图片。
活动准备:
在大而厚的纸上镂刻出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洞”当作“土坑”,排成一条小路。将镂刻下来的图形贴上色纸做成彩色的“石块”。有些圆形的.“石块”剪成两个半圆,有些正方形的“石块”剪成两个长方形。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玩“修路”游戏的兴趣。
教师扮成猫妈妈,幼儿扮成小猫。教师“猫妈妈要带小猫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到草地上要经过一条小路,可是,这条小路坏了,我们来修一修吧!”
2、幼儿“修路”,辨别图形。
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图形,然后请幼儿拿“石块”一一对应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幼儿可2人或3人合作共同完成)
3、尝试组合图形。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2块半圆的“石块”和2块长方形的“石块”,嵌入“土坑”中。(把2个半圆拼成1个圆形,嵌入圆形的“土坑”;把2个长方形拼成1个正方形,嵌入正方形的“土坑”中)
4、游戏:按图形走。
猫妈妈带小猫走过小路,到草地上玩游戏。(走小路时,猫妈妈举什么图形,小猫就要踩在什么图形上往前走。)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作为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对外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好奇。孩子去参加亲戚的喜宴还会给我带来喜糖,现在喜糖的包装形状各异,喜糖也是多种多样的。我觉得喜糖可以渗透到数学领域,很适合在幼儿园开展集体活动,所以我用喜糖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的数,培养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用1—4的点卡进行匹配,并能根据实物将同一形状的喜糖盒子放在一起。
3、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三角形、星型、圆形、长方形、圆柱形、正方形形状的喜糖盒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提问: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形状的喜糖盒子,很漂亮是吗?
师:这么多喜糖盒子,让我先来摆放好。
二、分喜糖盒,进行配对。
提问:
1、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喜糖盒子好吗?
2、你们看到什么了呀?
3、有这么多的喜糖盒子,你们瞧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三角形、星型、圆形、长方形、圆柱形、正方形形状的喜糖盒子。可是你们仔细看有一样的喜糖盒吗?你们能帮忙找出一样的吗?
4、请一个孩子上来进行操作,引导孩子根据喜糖盒子的形状进行配对。
小结:这两个盒子的形状是一样的,所以把他们放到了一起。是xx形状的。
5、师:宝宝们真能干,帮老师把一样形状的喜糖盒子配在一起。
三、经验递进,进行配对。
1、师:宝宝们真能干,老师把一样的喜糖盒子找对了,现在老师还想请宝宝们帮个忙,现在宝宝的桌子上有很多的喜糖盒子,你们能帮帮老师把一样的喜糖盒子配在一起吗?
2、幼儿集体操作,师引导幼儿根据喜糖盒子的形状、颜色进行配对。
三、数喜糖盒(巩固运用4以内的数字,每种喜糖盒4个)。
1、师:我们来数一数你配对一样的喜糖盒是几个呢?
2、幼儿分享交流,教师总结。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感知物体的大小特征
2培养幼儿比较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
1母鸡教具一个,有大有小的鸡蛋纸做教具若干
2大、小、比较大的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比较的意识与能力
请幼儿按老师的要求,将手伸进摸箱里,摸一摸,感觉一下里面都有什么?一样不一样,哪个大、哪个小,并能按老师的要求正确取出大球或小球。
儿歌:摸摸看,摸摸看,摸出个大(小)球看一看
出示动物形象,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咯咯咯咯哒!是谁在叫呀?”(老母鸡)
“你们看看,老母鸡要干什么呢?”(生鸡蛋)
通过操作比较,感知物体的.大小特征
教师:“咯咯咯咯哒,老母鸡生了几个鸡蛋?(三个)
“鸡蛋像什么”?(幼儿自由说说)
“鸡妈妈生的三个鸡蛋一样吗”?(一个大一个比较大一个最小)
教师:“你们看,老母鸡又下了很多的鸡蛋(出示大小不同的鸡蛋),我们帮它把鸡蛋装进小筐里吧”(发给每人几个大小不同的鸡蛋,比较后,放进前面的小筐里,要求按大小放进不同的筐里)
二、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13页,提问:“树上有什么?看到了什么”
请幼儿比较图中每组事物的大小,讨论哪件衣服与那件短裤是可以配在一起的。
请幼儿自己在书上为短裤涂上与之大小相配的衣服的颜色。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幼儿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等。所以,教师应了解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设计思路:秋天到了,大树落叶了,水果成熟了。小朋友在散步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捡落叶,时不时地发出一阵阵尖叫声、欢呼声,有时为了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争得涨红了小脸。看着大家这么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想:不如设计一次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得到满足。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
2、运用观察法比较苹果的不同特征,按颜色、大小进行正确分类。
3、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二、活动准备:
1、大的红苹果30个;小的红苹果30个;大的绿苹果30个;小的绿苹果30个;(可供幼儿操作的苹果树2棵)大箩筐1个;小箩筐1个;不大不小的筐一个;
2、课件:苹果园景色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并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感知苹果的不同特征。按颜色、大小进行正确分类。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开车去果园)“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今天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宝宝们,你们想去吗?好,那我们就出发吧。”(音乐起)
2、“果园到了。看!多美呀!瞧!好多的苹果挂在树上呢,闻起来好香啊。宝宝们,想不想摘下来尝一尝呢?”
a(出示可操作的苹果树)教师示范摘果子。念儿歌:“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b请幼儿摘苹果(安老师的口令摘,摘完后放在自己的操作板上点数,并说出总数。)要求幼儿用食指从左到右有顺序的点数。
c请个别幼儿学习点数(纠正数错的幼儿)
3、区别苹果颜色、大小,并分类摆放“大家看,老师这里也有四个苹果,它们哪里长得不一样?”
(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老师拿来一个不大不小的筐。我们把颜色一样的放在这个筐里,该怎么放呢?”
a请小朋友说一说。
b大家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c个别幼儿操作错误的,教师加以纠正。
4、“小朋友们真棒!刚才我们是按颜色分的',想一想,还可以按什么来分呢?”
a引导大家按大小不同来分。(幼儿操作)
b老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操作拿上来看一看,再进行纠正。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摘了许多苹果,还帮它分好类。看(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筐)这两个筐一大一小,你觉得苹果该怎么放了?
(大苹果放在大筐里、小苹果放在小筐里)c分组放苹果,教师检查4、送苹果:
“我们今天摘了这么多苹果,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绿的。好厉害啊!你想把这些苹果送给谁呢?”(幼儿自由讲述)“好啊,苹果可以送给好朋友,可以送给托班的弟弟、妹妹,还可以送给中、大班的哥哥、姐姐,现在我们一起坐上汽车送苹果去吧!”(音乐起)活动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体验物体从短到长的顺序关系。
2、能根据全范例,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按长短给5根小棒排序。
3、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棒排列的顺序。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纸9《金箍棒》,磁贴:金箍棒长短顺序卡5个;底纸10《水果排排队2》,磁贴:大小水果排序卡苹果(或桃子)5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介绍情境,引出问题出示底纸9《金箍棒》和长短顺序卡磁贴:“一群小猴来到花果山找孙悟空学本领,孙悟空拔下几根汗毛吹了口气,变成了金箍棒!大家看看一共有几根金箍棒?这些金箍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哪根最短?怎么看出来的?哪根最长?怎么看出来的?
师:“这5根金箍棒该怎么发才合适呢?最短的一根发给谁?”请幼儿自由表达,得出一致意见:最短的一根要发给最小的那只。
2、演示规则教师边说边演示:“好,那我们就把这根最短的金箍棒放到最小的猴子手里(放入框条)。正好跟这个框条一样长,不长也不短。”
师:“其他几根金箍棒该发给谁呢?等一会儿请小朋友自己把这些金箍棒按从短到长的顺序,一根一根的放进框条里,发给这些小猴子。每一根都要不长也不短,正好放进框条里。你会做了吗?等所有金箍棒都发完了,还要按顺序说一说金箍棒是怎样排的?”
3、介绍巩固组活动。
师:“今天孙悟空还准备了一些水果,要招待这些猴子们。这个《水果排排队》的活动你们还记得怎么玩吗?请小朋友从小红旗开始,照着范例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前三个水果,再想一想,剩下的.水果怎么接下去排呢?排完以后再说一说,水果是怎么排队的。”
二、分组操作。
1、分组操作逐一请幼儿自选活动。
2、观察指导教师重点观察“金箍棒”组,看幼儿是否理解操作规则。
3、常规提示。
三、交流评价。
1、交流教师:“刚才你是怎么给小猴子发金箍棒的?谁愿意把剩下的金箍棒发完?”请个别幼儿上来完成排序。“他排的对吗?是怎么排的?”
2、评价教师:“今天哪些小朋友学会了把金箍棒从短到长?排好以后你告诉小猴金箍棒是怎么排的吗?你是怎么说的呢?”“哪些小朋友还到其他组去玩了?哪些小朋友会先收好材料再换组?”
3、整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整理学具。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
教学名称:数学
教学内容:小手比一比
教学目的: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能进行5以内的按物计数、分类计数。
3.遵守活动规则,做事有始有终。
◆活动准备
◎《夹夹子》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及相关小粘贴(见幼儿操作包)。
◎铃鼓一个,红、黄、绿塑料夹子若干,筐若干。
◆活动过程
☆夹夹子
1.出示夹子,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教师:看看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今天玩夹夹子的游戏。铃鼓一响,把夹子夹在衣服上;铃鼓声一停,就回小椅子上坐好。
2.教师敲击铃鼓,幼儿玩夹夹子的游戏。
☆数夹子
1.请幼儿点数自己衣服上的夹子。
教师:数一数,你在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教师:夹了几个?,我们和他一起数数看。
3.引导幼儿互相交流、点数验证。
教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帮忙,你帮我数,我帮你数。
☆找朋友
1.教师引导幼儿再玩一遍夹夹子的游戏。
教师:这次小朋友在夹夹子时要夹一些不同颜色的夹子才好看。
2.引导幼儿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并进行点数。
教师:颜色一样的小夹子要一起做朋友。你为什么颜色的夹子找到了好朋友?
数一数,红(黄、绿)色夹子有几个?
2.请幼儿介绍自己身上相同颜色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
☆连一连指导幼儿在《夹夹子》操作单上,根据阿姨伸出的手指头数量粘贴相同数量的夹子。
教师:每个阿姨伸出几个手指头就表示阿姨需要夹几个夹子。请你粘贴相同数量的夹子。
◆活动建议
这是根据小班幼儿点数物品的学习内容而设计的数学活动。引导幼儿在玩夹子和数夹子的游戏情境中,通过按物计数、分类计数进一步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本活动通过"听鼓声夹夹子"的游戏方式来实施,活动场地设置要适宜游戏的组织。活动前,幼儿围成半圆形坐好;前面提供桌子--根据班级幼儿人数分成若干组,桌上放置若干筐夹子。
在初次玩夹夹子游戏时,教师可根据5以内点数这一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变换玩法,如:听指令(几个)夹夹子、看点卡夹夹子,最后再进行听鼓声夹夹子,这样能够让幼儿在巩固复习原有点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点数的准确度和熟练度,为后面的分类计数做好铺垫。另外游戏活动中教师铃鼓声响停的时间控制也很重要,如第一次游戏,时间要稍微短一些,以保证幼儿夹夹子的数量在5个以内;第二次游戏,铃鼓响声时间要稍微长一些,以保证幼儿可以多夹一些颜色不同的夹子,为后面的分类计数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
一、本人在内容及要求上按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了这个阶段数教育的重点,即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设计出了这堂游戏活动课。但由于小班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游戏活动中纪律不是很好,孩子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以后我会注意加强游戏活动纪律的训练。
二、教学层次比教分明,从手口一致地点数到按颜色分类计数,再到一一对应地匹配,环节设置紧凑,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但在一一对应的环节中,有个别幼儿或多或少的夹夹子,经过过程中老师的帮助,及时改过来了。
三、幼儿数学教育应注重幼儿对数量关系的体验,即使是5以内的数也同样蕴含着很多数量关系——多一个、少一个、一样多,等等。我在该活动中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让幼儿在有限的数量学习中获得丰富是数学经验。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08
小班数学教案12-30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7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8-06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10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8-12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2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