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朵云》语文教案1
《一朵云》是一首诗歌,全诗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云化成雨的现象,诗歌语言优美,节奏很强,适于朗读、背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觉诗歌音韵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利用听读、拼音等多种途径,认识生字10个,正确书写生字6个。
3.初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识记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云、初步感受云
师:小朋友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天空吗?天空中有些什么?
生:太阳、月亮、星星、白云……
师:你们见到的云是怎么样的呢?
生:像狮子、怪兽、棉花……
师:你们见到的云都有些什么颜色?
生:白云、乌云、彩云……
师:愿意把你们见到的云画下来吗?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画。
(二)画云,进一步感受云
1.师生作画(师版画)。
2.(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3.能把你的画讲给大家听吗?
4.学生讲述自己的作品。
(三)读云,有感情地赞美云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朵非常可爱的云(出示课文插图),她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小朋友你们知道她的愿望是什么吗?对了,她呀,想到地上来玩,想听山泉唱歌,想看海上的白帆。小朋友,你们能替她想个办法吗?(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
2.这朵聪明的.云研究用什么办法到地上来玩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或问同学,也可根据上下文猜测)。
4.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指读)。
5.学生小声地跟着录音读(指读)。
6.哪位小朋友会像录音机里的阿姨那样读呢?指名读,全班评议。
7.男、女生朗读比赛。
8.全班齐读。
(四)演云,深入感悟云
师:现在你们知道这朵云是用什么办法到地上来玩的吗?
生:云请风儿帮忙,变成千万雨点。
师:雨点落在哪些地方呢?那些地方有哪些变化?
生:落到江河大海,随着浪花翻卷,落到田野高原,染绿大地群山(多媒体演示此情景)。
1.你们喜欢这朵云吗?为什么?(学生答)
2.你们这么喜欢这朵云,能不能带着高兴、喜欢的心情来表演一下这朵云呢?
(1)小组排练。
(2)指名上台表演读、全班评议。
(3)全班齐读、齐演。
(五)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现在又到了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时间了,你们想怎么学呢?(各组派代表说)
2.各小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3.反馈学习效果,你刚才学会了什么字?怎么学会的?
4.归纳识字法,识字有哪些办法呢?(学生:读拼音、问同学、听读、看图识字……)
5.(出示字卡)谁有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学生热烈发言)
(六)进行识字游戏
1.现在我们来做识字游戏
(1)开火车识字(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好)。
(2)小组自主游戏(翻牌、摆字卡,找朋友等)。
2.认识了这些生字,你们现在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棒(齐读课文)。
(七)指导书写:云、听、雨、点、万、田
《一朵云》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读熟《一朵云》并成诵,感悟诗歌的音韵美。
2.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识记生字8个。
3.掌握新笔画撇折,学习书写“云”字。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对诗歌音韵美的感悟力和识字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声母卡片、生字卡片、云朵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几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声母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当你见到他们时要用宏亮的声音读出来,发音要准确。
(出示声母卡片)
二、创设情境,观察板书,激发兴趣。
导: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许多洁白的云朵,他们有的互相追逐着,有的正在听太阳公公讲故事。可是有一朵云,却躲在角落里发呆。
画:一朵云彩的简笔画。
问:你们猜猜它在想什么呢?(要求讲一句完整的话)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到诗歌中去看看这朵云在想什么。
板书:一朵云
三、初读诗歌,认识八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一)指名优秀学生读题目,再指名反复读课题,巩固对“朵”字读音的记忆。
你怎么认识“朵”字的?
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利用拼音;向老师、同学请教。)
(二)自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画点。
(四)能读课文的同学齐读课文,其余同学用手指指读课文,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五)尝试指读课文,鼓励学生大声读。
(六)同桌合作,检查课文。
1.同桌轮流读课文,订正读不准的字。
2.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课文读得是否正确。
(七)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两个同学合作的'好。
四、有针对性地识字。
1.四人小组读生字表,选代表带读生字拼音。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自己读一遍,读一读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识字、记字)
3.指名读生字,说说又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4.用生字组词。(出示字卡)(接龙游戏)
5.游戏:摘云朵
指名到黑板上摘取一片云朵,认一认背面的字,然后当小老师带读手中的生字。
五、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巩固识字。
1.熟读诗歌,尝试用手打拍节读诗歌。
六、指导“云”字的书写。
1.课件出示:
明确笔顺:“云”字真神奇,一笔横,二笔横,三笔撇折,四笔点,四笔写成“云”。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在书写“云”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边书空“云”字边说说笔顺。
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七、评价。
同学评议这节课的表现,老师总结(表扬、鼓励为主)
八、作业。
你想给自己留一项什么作业?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记叙了作者在大海上看到燕子南飞的情景,赞美了燕子为到达目的地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难的。
2.教材特点
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读懂一组以时间为序的句群。没有明显的段落。第3自然段句与句之间有着严密的承接关系,可作为与第五单元训练重点有机过渡的一个训练段来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
2.理解燕子过海不怕艰辛的句子。
3.能按指定的句式补充句子;把主语相同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了解燕子的习性,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懂得要保护益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第3自然段,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
教学难点:燕子为什么要过海。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风平浪静、航行、不分昼夜”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大海宽广无边,燕子为什么要飞过大海?又怎样才能飞过大海呢?
2.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圈点注划。
(2)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初步学会课文内容,找出疑难的地方。
3.交流学习体会。
(1)燕子为什么要过海?
①抽读第2自然段。划出表示原因的句子。
②把划出的句子读一读。
③句子中找出几对反义词。见《作业本》第7题。(北方——南方寒冷——温暖)
④按课文内容填空(投影):
一个()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太平洋上航行。
⑤“海洋”除了用“蓝色”来形容外,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它呢?轻读课文第1自然段后,在()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辽阔)
(一望无际)——的海洋
(深蓝)
(2)燕子怎样才能飞过大海呢?
①理解“不分昼夜”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昼”的意思。说出它的反义词。
②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4.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艰辛的句子。培养爱护益鸟的感情。
2.进一步了解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法。
3.能按指定的句式补充句子,初步学会把
句子写具体;能把主语相同的三个句子并成一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燕子过海的艰辛和不怕艰辛的句子。
教学难点:
燕子飞下来,停在甲板上休息。
比较句子--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
燕子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我们继续学习14课《燕子过海》。
二、复习。
1.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什么?(课文主要讲燕子过太平洋的艰辛)
2.齐读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读书姿势。
三、交代学习目标。
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着重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理解描写燕子过海的艰辛和不怕艰辛的'句子。
2.能说说第三自然段连句成段的方法。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默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以下任务:(出示小黑板)
1.标出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
2.用“——”划出描写燕子过海的艰辛的句子。
(二)理解第一句。
1.我们来比较三组句子。比较句子怎么比较呢?先读读句子,找出上下两句什么地方不同,再想想上下两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打出投影:比较句子,说说每一组上下两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燕子一定是疲倦了。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
b.燕子像雨点一样地飞下来。
燕子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
c.燕子停在甲板上休息。
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①齐读第一组句子,找出上下两句不同之处,并说说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下一句加上了“太”,写出了燕子疲倦的程度,突出燕子过海的艰辛)
②学生用a组句子的比较方法比较b、c两组上下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
(b组上一句用了“飞”,下一句用了“落”。“落”写出了燕子已没有力气飞行,突出了燕子过海的艰辛。c组上一句用了“停”,下一句用“伏”。”停”是用脚站着,“伏”是整个身子趴在甲板上,写出燕子浑身无力,反映了它过海的艰辛)
2.把a、b、c三组中的下面三个句子并成一句话。
(1)拿掉a、b、c组每组的上面一句话,读三组中的下面三个句子。
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
b.燕子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
c.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2)说说这三个句子都是写什么,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
(这三个句子都是写燕子,围绕着”太疲倦”来写。)
(3)像这样都是写同一种事物或人物,意思连贯的几句话,可以合成一句话。怎么合呢?(做练习,指一生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4)打出投影片讨论并订正。
3.指导朗读句子,读好“太疲倦”、“落”、”伏”几个词,读出燕子过海的艰辛。
(三)理解第二句。
1.过了一会儿,燕子又怎么样呢?第二句中哪些词语也写出了燕子过太平洋的艰辛?(展翅起飞、停止呼吸)
2.“展翅起飞”不仅写出了燕子过太平洋的艰辛,而且还写出了什么?(还写出燕子不怕艰辛)
3.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燕子不怕艰辛?
(燕子看到它的同伴停止了呼吸,没有被吓倒,反而勇敢地展翅起飞,多么顽强哪)
4.齐读第一、二句。
5.读到这里,老师被燕子那种不怕艰辛的深深地感动了,你们呢?
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燕子说些什么?
(四)理解第三句。
1.看投影填空。
水手们用()的目光,()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的心情,把这些()的燕子,()放到大海的怀里。
2.“崇敬”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崇敬”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出示:(崇敬)
()---的目光
()
3.水手们崇敬燕子的什么?(不怕艰辛的顽强)
你是从这一句话中的哪些词看出来的?(望着、轻轻)
4.让我们和水手一样怀着对燕子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第三句话。
5.这一句写什么?
(五)说说第三自然段连句成段的方法。
1.说说这一段三句话是按什么顺序连接起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2.找出这一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过了一会儿)这一段是用“过了一会儿”这个表示时间的词,把上下旬连接起来。
五、学习第四段。
我们都被燕子那种不怕艰辛的顽强深深感动了,而身临其境的水手们更感动,他们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请同学们读第四段。
1.思考这一段中两句话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2.哪一句是结果,哪一句是原因?
把“你可知道”换成“因为”来读读。
3.这两句话都用了叹号,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请求、感叹)齐读第四段。
六、全文,渗透爱鸟教育。
1.看板书说说燕子过海的艰辛。
2.作者请我们不要伤害燕子,仅仅是由于它过海的艰辛的原因吗?
3.打出投影:
水手们请我们不要伤害燕子,是因为燕子是益鸟,是因为燕子过海,更因为崇敬燕子的。
4.学了这课文,你将怎样对待燕子呢?
七、配乐朗读。
八、做《作业本》第二题,第五题。
板书设计:
过不展翅起飞
燕子太分-→太疲倦-→落-→伏——不怕艰辛
平昼停止呼吸
洋夜
崇敬
水手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四、学习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
问题预设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和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时间上则从先到后。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加以说明。
三、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必须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
四、布置预习,运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
二、作者介绍
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三、检查预习
1.字词积累:洨(xiáo) 匀称(yún chèn) 河堤(dī)
2.解释词语: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五、问题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各自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教师板书。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艺术价值高。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明确: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能使读者对事物的认识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明确: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并举例说明。(略)
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
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
二、课文研讨
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学生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明确: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学生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明确:由整体到局部
教师小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1)要求学生列举出课文中表示确数和概数的词句。
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卢沟桥……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长虹大桥……石拱长达一百二十三点五米。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问题:以上所提到的数字能否改动或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改动或去掉。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毫不含糊,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3.总结课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小结:第9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第10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学写一篇选择有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秋天美丽的画面(配乐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题:
1、师:同学们,秋天已经来了,你注意到了吗?你都注意到了什么?秋天的脚步虽然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评价、激励)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
蟋蟀在唱着“ ”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
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
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我猜秋姑姑的脸儿
是红红的
圆圆的
胖乎乎的
我没有看见过秋姑姑
但我猜秋姑姑
是一个画家
秋姑姑一来
就给果树和庄稼
抹上了金黄的
火红的颜色
秋姑姑啊
忙着呢
——她给所有的
箩筐和麻袋
都装上了
饱满的粒子
沉甸甸的果子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的:
理解龙女和柳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龙女这个人物形象。
理解柳毅这个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方法
阅读、分析、评价、鉴赏
学习过程
一、讲习
1.文学常识
关于传奇
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由唐代作家裴铏的小说集《传奇》而得名。始于唐初,由六朝志怪小说发展演变而来。内容广泛,多以历史、爱情、侠义、神怪故事等为题材。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结构比较完善,语言运用工丽,具备了相当完整的短篇小说形式,是中国小说发展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
唐传奇全是短篇创作,反映生活比较广泛,思想主题也呈现着复杂多样的状态。在唐传奇的繁荣期,以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显得最有光彩,也是唐传奇小说成就最高的部分。
唐代传奇小说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它提出的许多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爱情自由等思想主题,不仅代表着当时,也代表着后世的群众要求,又由于它在艺术上创造出许多生动美丽的人物和故事,因此,它几乎成了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汲取题材的`宝库。
2.作品简介:
《柳毅传》,唐传奇。是一篇爱情与侠义相结合的神话小说。唐李朝威作。写书生柳毅遇一龙女,听其自述,知其因在夫家受凌虐,被迫牧羊荒郊。柳毅激于义愤,慨然答应下龙宫,为龙女传书信给其父洞庭君。洞庭君之弟钱塘君听说侄女遭遇,一怒之下,杀了侄婿,救出龙女,并把龙女许给柳毅。但因语言傲慢,为柳毅拒绝。后柳毅娶范阳卢氏,乃龙女化身,于是终成美满婚姻。柳毅最后也成仙人;作品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故事奇幻,想象优美,环境烘托有声有色,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其中刻画龙女温柔婉顺而多情的性格,柳毅见义勇为、威武不屈的品德,钱塘君暴烈、刚强的气质,尤为出色。以成仙结局,则反映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观点。后世不少剧种据以编成《张生煮海》、《柳毅传书》、《龙女牧羊》等剧目。
二、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情节与结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 小学教案语文教案08-20
语文古诗教案01-25
语文乐园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