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说出卡片上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2、初步学习将相同用途的物体归类。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贴绒图片、水果、衣服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认识物品,知道其名称和用途。)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商店里来了很多货物,我们来看看,商店里面都有些什么,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知道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
(幼儿回答,老师总结。)
师:对啦,商店里有棉衣、鞋子、裤子、苹果、橘子、你们都知道他们有什么用呢?
谁来说说这些货物都有什么用?
棉衣、鞋子、裤子用来做什么的呀?
棉衣、鞋子、裤子我们是用来穿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穿棉衣、鞋子、裤子。苹果、橘子我们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苹果、橘子是用来吃的。
二、基本部分。
(按用途将实物卡片分类)
师:这些物品有的是用来吃的,还有的是可以穿的,你们想哪些物品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
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摆放图片。在摆放图片的`时候你们要边说变送,当你送苹果、橘子的时候你要说:苹果是吃的,橘子是吃的。
送衣服的时候就要说棉衣是穿的、鞋子是穿的、裤子是穿的。
师:老师喜欢上课发言先举手的宝宝,现在呢,老师要请XX小朋友下来,我们看看他分的对不对。
(请幼儿上前来操作,老师及其他幼儿在一边观察。)
当小朋友送完的时候,老师在一边请其他的小朋友来检验并说:他放得对吗?从里可以看出他是对的?
引导幼儿说出:棉衣、鞋子、裤子是用来穿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
苹果、橘子是用来吃的,所以我们就把它们放在一起。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的很对,棉衣、鞋子、裤子是用来穿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苹果、橘子是用来吃的,所以我们就把苹果、橘子放在一起,我们是按照物品的用途来分类的。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分类学习中,孩子们对分类的内容已经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组捡物品当中,进行得非常顺畅。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理念。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体现了动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念,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数,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
2、能用重叠对应、并放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和一样多。
3、能用简单的语言边操作边讲述,会按要求整理活动材料。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1页的标记图若干,小盘若干,娃娃若干套(每套数量为3以内),礼物若干套(如水果、玩具等)。
2、磁带《生日快乐》、录音机。
3、木偶1个。
活动过程:
1、创设乐乐的生日情境,感知3以内的数。
教师出示木偶乐乐:今天是我的生日,小朋友和我一起唱歌跳舞吧!
师幼随音乐跳舞。
教师出示娃娃卡片:看,娃娃们也来祝贺我的生日了!来了几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数一数,用手指一个数一个,1、2、3,画个圈,有3个。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点数,引导幼儿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
2、送礼物给娃娃,一一对应比多少。
在标记图上排排队。
教师出示标记图:快!我们要用礼物招待娃娃们,先请娃娃们站在这儿排队吧!
教师指标记图:看看,娃娃应该从哪里开始排队呢?谁来试试?
集体讨论、观察个别幼儿的操作,明确小娃娃排队的方法:在小红旗的旁边、黑线的上面一次摆放小娃娃。
送苹果给娃娃。
教师出示3个苹果:数数有几个苹果?怎样给小娃娃送苹果?
教师带领幼儿练习手口一致点数3一内的数。并请个别幼儿示范重叠对应的摆放--将苹果放在娃娃身上。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和操作的幼儿一起说:一个娃娃送一个苹果。
观察、比较两组物品数量的多少。
教师:每个娃娃都有苹果吗?娃娃和苹果哪个多哪个少?
3、分组操作活动。
教师介绍各组礼物和活动规则:先数数有几个娃娃,在标记图的黑线上面摆放娃娃卡片;再数数有几个礼物,在标记图的黑线下面摆放礼物卡片,一边摆一边说。取卡片的时候,先将标记图黑线上面的娃娃卡片放回小盘里,再将标记图黑线下面的'礼物卡片放回小盘里。
幼儿自主的选择送水果、送玩具、送糖果等操作活动,边送礼物边讲述。玩完一组活动后,再换组活动。
4、说说"我送的礼物"。
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材料。
教师:看看,他(她)送的礼物对吗?它们一样多吗?
教师再次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组物品的多、少、一样多。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事物,他们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在《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索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了解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特征,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幼儿能够区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知道它们的特征。
2、通过游戏知道图形的特征,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图形能及时说出来。
活动准备:
颜色不一样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土坑",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木板";小熊的家;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饼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
二、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的好朋友小熊家刚建好了房子,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做客呢,我们一起出发吧﹗要跟着老师哦,不能走丢咯。"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有秩序的走。
2、师:"哎?前面是什么呀?怎么那么多的小坑啊?小坑都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儿回答。师:"那我们来像个办法将小坑填满吧﹗""好"师:"路边有好多的木板,我们就用木板来铺路吧﹗"幼儿铺路,教师提醒:"你们可要动动脑筋哦﹗什么样的木板放到坑里才正正好。"
3、师检查小路有没有铺好,请几个小朋友回答:"你们用什么形状的木板铺路的呀?"小路修好了,带领幼儿走在木板上,边走边说走的是什么图形。
4、到小熊家做客我们沿着小路到了小熊的家,快去看看小熊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吧﹗幼儿回答: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饼干。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的数学课《认识图形》,在这个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并且孩子也非常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告诉老师和身边的小伙伴,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在上一节延伸课,让幼儿运用所学图形知识,找出生活中的图形。还有就是可能由于小班幼儿入园才几周,一些行为习惯的训练还没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所以对于进行游戏活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参加活动,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过后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虑不周,而至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只是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动一番脑筋,有待改进。对于这次开展的教学活动,虽然有不经人意之处,但是经过这次活动前前后后摸索学习,让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锻炼才会更好的成长。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感知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正方形三角形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通过游戏“猜猜看”导入,复习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认识。)
老师:小朋友们好,
这节课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图形宝宝,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图形呢?我先不告诉你们它的.名字,我来说它样子,看看那个小朋友能猜出来它是谁。这个图形宝宝和太阳公公的
形状一样。
(根据这一特征,幼儿可以猜出是圆形。如果不能,老师再说出第二个条件。)
老师:对,是圆形宝宝,我们和圆形宝宝打个招呼吧。
(继续出示正方形和三角形)
老师:好啦,我们继续看看还有什么图形宝宝吧,大家跟他们打个招呼好吗?
(幼儿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老师:这些图形宝宝小朋友都认识。那你还知道有什么东西和他们的形状一样呢?
(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如手帕是正方形的,饼干是圆形的等等。可以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想象,鼓励幼儿发散思维。)
老师示范拼摆图形,引导观察图形间的组合关系。
老师:小朋友们说的好,老师现在要变个魔术给小朋友们看,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
(老师可自由组合拼摆出不同的图案。如椭圆形和三角形组成蝴蝶,小花,三种图形组合成小猫,飞机等。)
老师:小朋友看,图形宝宝变成什么了?
(小花)
老师:小花的花瓣是什么图形宝宝变的呀?
(三角形)。
老师:小花的花心呢?
(是圆形宝宝变的)
老师:那现在我们来一起说说,小花是由几个三角形组成的,我们来一起数一数吧!那蝴蝶是由几个椭圆形和三角形组成的呢?
(幼儿回答)
三、活动结束。
老师:原来啊,这些图形宝宝可以拼成这么多好看的图形呢,回家之后小朋友也可以自己来动手做一做,好吗?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本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认识了数字1—5,幼儿有初步的点数经验。
2.物质材料:小老鼠头饰,大篮子6个,小篮子30个,蛋宝宝(熟的鸭蛋、鸡蛋);一排或两排的蛋盘每人一个,绘有不同数量蛋的卡片30张,“仓库”3座,大黑板一块,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捡蛋”——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1)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捡的蛋应和篮子上的数字一致。
(2)提问:你捡了几个蛋?(检验幼儿捡的蛋是否和数字对应。)(3)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盘的每个洞洞都填满。
2.“数蛋” ——学习有序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1)集中点数:盘里的蛋有几个,一边点一边数。
(2)引导思考:我也捡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谁来帮帮我?
(3)师幼交流:发现一排蛋盘点数的顺序——从最前面的开始数。
(4)引导思考:我发现有的蛋盘和我的`不一样。这种两排的蛋盘、圆形的蛋盘该怎么数呢?
(5)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两排蛋盘的点数顺序——一排一排地数;圆形蛋盘的点数顺序—一顺时针方向数,不重复数。
(6)小结:不管蛋怎么排,有序地数数可以避免数错。
3.游戏:《小老鼠偷蛋》——进一步巩固5以内数的点数。
(1)教师介绍玩法、规则:当听到“睡着了”时,小朋友要闭上眼睛。
(2)师幼共同玩游戏“小老鼠偷蛋”,启发幼儿数数自己的蛋是否被老鼠偷吃了,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
4.游戏:《帮鸡妈妈数蛋》——进一步学习点数排列方式不一的数量物。
(1)送蛋:请幼儿将蛋盘里的蛋数一数,并送到相应数字的仓库里。
(2)幼儿点数卡片上的蛋:鸡妈妈生了多少蛋?请你们帮助它数数好吗?数好了也将它放在相应的仓库里。
(3)小结:不管蛋怎么排——紧紧地挨在一起,或是间隔的,或是躲在后面的,或者装在不一样形状的盘子里的,小朋友都能将它们有序地数清楚,并放在相应的仓库里。鸡妈妈很开心,谢谢小朋友们!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小班数学:给大大小小送礼物的东西都卖完了。是哪四家超市呢?(小狗、小猫、小兔和小猴四家超市)他们的什么东西卖完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看超市货架牛奶和饮料的标记)
(教师提问引导,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主动发现四家超市的场景和今天所需要运送的货物。)
2.师:这里有四家超市,我们正好有红黄蓝绿四个队,红队在哪里?你们给哪家超市送货?(各队自主选择超市)
介绍规则:
(1)找到各队要送的牛奶和饮料,将它们整齐地放在超市货架上。(2)听到口令立刻停止工作,坐回椅子上。
3.第一次集合:刚才大家工作都很认真,让我们先回来休息一会儿,谁来说说刚才是用什么方法送牛奶的,哪种方法更好?
(有的一次送一瓶,有的一次送许多瓶,体现出孩子间动手能力和日常生活经验积累的差异。)
4.师:这么多牛奶和饮料,如果只用手的话要运很多次,有什么办法可以快一点运完,还可以省点力气呢?(用车子、口袋、盒子等)
5.介绍孩子提到的工具,请每组成员自由选择喜欢的工具。继续工作。
介绍规则:
(1)牛奶、饮料放在各自的地方,摆放整齐。
(2)全部运完后工具送回原处。
6.师:你们都运完了吗?让我们一起检查东西放对了没有。
7.第二次集合:哪一队最先运完?说说你们是怎么运的。
(提供盒子、口袋、拖板车等不同的运送工具,体现了尊重孩子之间差异的原则,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完成工作。)
8.师:今天我们开动小脑筋想到了好办法,很快就把东西全都运完了,以后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也要开动小脑筋噢。
三、放松活动
师:今天的'送货工作顺利完成啦,我们可以下班喽,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出去玩玩吧。
活动反思:
本活动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四个超市的场景,让孩子在给超市送货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自主尝试运送货物的不同方法。活动的内容结合孩子们的生活,激发孩子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完成“工作”,同时使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等获得发展。另外,在活动中,教师还关注了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投放不同材料等方式,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提高,体验到工作的快乐。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给与“小小”送礼物
数学活动:
给与“小小”送礼物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1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欢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2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我请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戏: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儿送礼物。
要求: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
在平常的生活中,小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感知一组物体的相对大小,但是对于系统的概念并不完全了解,在完整的表述物体大小的语言能力还存在个体明显差异。在操场玩耍时能指认出哪个是大球,哪个是小球,个别孩子可以抱起大球说:这个是大球,大部分幼儿不愿开口或者合着同伴说这是大球或者小球,但本身并不理解、熟悉。因此我开展本次活动,本设计以系列生活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玩游戏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学习按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认识并区分物体的大小。
2、尝试用一句话正确表述物体的大小。
3、能主动参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小朋友夏天喜欢吃什么水果呀?幼儿一起回答:西瓜 教师引出PPT 上的第一张幻灯片:两个西瓜
(一)两个西瓜入场,初步感知大小的变化。
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提问: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两个西瓜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小朋友 喜欢吃什么水果? 苹果、橘子、梨子
引出第二张幻灯片:苹果
(二)脑子转一转:在我们看的动画片中,回忆回忆,都有哪些动画 人物,你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动画人物?
老师:小嘴巴闭起来,转动脑子想一想,举手回答,和其他小
朋友分享。
幼儿:米奇、喜羊羊、海绵宝宝、天线宝宝、蜘蛛侠、奥特曼、
大黄鸭
老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哪些动画人物?引出幻灯片
老师:这是什么呀?它们谁是妈妈?谁是宝宝呢?
幼儿:举手回答
老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以为客人,小朋友鼓掌欢迎它出
场。
老师:这是什么呢?它两个谁是老大?小朋友向他两个学习
一下,笑一笑哇,我们小朋友都和他们一样,非常的开心。
看谁在跳舞呢?是海绵宝宝在跳舞吗?老师遇见了一个问题:
老师总是分不清他们谁是哥哥了,谁能告诉我呀?
(三)找一找:熊爸爸和熊宝宝的熊掌丢了,帮熊爸爸熊宝宝找一找 他们的熊掌
提问:这上面有几个熊掌?
幼儿上来自己操作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熊掌。
(四)游戏送礼物:大大和小小难得来我们这做客,我们送些礼物给他们吧。(初步认识大小标记,知道从一堆东西中先找到同类的两种物体再进行大小的.分类。)
1、认识大小标记
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作为礼物,要送到大大小小的家里去。你们看,大大的家有一个门牌号,它的身体大大的,它叫大标记。小小的家也有一个门牌号,它的身体是小小的,叫小标记。”
2、师:我们一起来找找哪些礼物是送给大大的,哪些礼物是送给小小的。送给大大的礼物放在大标记的篮子里,送给小小的礼物放到小标记的篮子里。
3、教师与幼儿一起指认礼物送给谁。
(五)结束活动
老师:我们礼物可真多,我们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好不好。
五、活动延伸:
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大衣服小衣服。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12-30
小班幼儿数学教案03-26
小班下数学教案06-23
小班数学教案优秀01-04
小班数学教案【热】01-04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01-04
【热】小班数学教案01-07
【推荐】小班数学教案01-07
小班数学教案优质01-07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