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07 13:44:1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又12个月,能找出年里上的12个月,初步了解每个季节是在几月。

  2.学习看年历,能找出指定的日子,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1-12月的卡片,xxxx年大年历一张,xxxx年小年历人手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一年有几个月

  1、教师:一年有几个季节?一年有几个月?

  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回答。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几月过生日,逐一出示1-12月的卡片。

  引导幼儿观察漏了哪个月,通过回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的生日证实是否有这个月。

  3、教师:有没有13月过生日的呢?

  进一步了解一年只有12个月

  4、引导幼儿按序给12个月的卡片排队。

  教师:12个月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排的呢?

  这12个月,先过哪个月?1月过完是几月?

  了解十二月的循环

  二、观察年历,进一步了解一年有12个月

  1、教师出示今年的'年历,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月

  2、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小年历,请幼儿观察小年历,进一步证实一年有12个月

  三、小组操作活动

  1、找节日,观察节日图片,请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在年历上圈出各个节日

  2、我的生日。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说呢狗日,在年历上标出

  四、活动评价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独立性,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3、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

  活动重点:

  1、尝试用AB模式的方式来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1、小朋友相互协作或者用自己身体来挑战AB模式的不同排序方法

  活动准备:

  1、有AB模式的图片若干张

  2、每个小朋友一小篮操作材料(两种颜色的雪花片或者两种颜色的小剪刀或两种颜色的手工纸等若干)

  3、含有AB模式排序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引出AB模式的排序谈话引出幻灯片,小朋友观看幻灯片,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图片里面排列的规律,通过幻灯片的播放提问: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让孩子一起找出其中的规律

  1、出示图片:

  1)小朋友排队的照片(一个男一个女),让小朋友观察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里面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呀?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呢?那小朋友是按什么规律在排队的呢?(男女男女)师:哦,是按男女男女,你们看出来啦,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从第一个开始吧:一个男娃娃一个女娃娃一个男娃娃一个女娃娃。

  师:看小朋友有规律的排队真整齐,那一个男娃娃一个女娃娃一个男娃娃一个女娃娃是几个一组的呢?一个男娃娃一个女娃娃;接着又来一个男娃娃一个女娃娃是几个一组呢?(2个一组)

  2)师:老师再给小朋友看看(出示另一张图片),这个是小学操场跑道的照片,仔细看好了,这个跑道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赵玲艺你来说)(红色的绿色的)师:哪里是红,哪里是绿呢?我们来看一看(老师手指花纹)一道红,一道绿,一道红一道绿,来一起来,一道……一道……,这个又是几个一组的呢?(3个一组的回答错误了老师又抽问其它的小朋友那你觉得呢?那你觉得呢?也是两个一组),一道红一道绿接着又是重复一道红一道绿3)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梳子上面的齿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列的呢?你说按什么规律的?(长短长短),我们来一起说说:一根长一根短,一根长一根短;

  2、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图片里面呀每一个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你看像小朋友排队是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操场的跑道呢是一红一绿一红一绿;梳子的齿呢是一长一短一长一短。他们都是两个一组一个接着一个排列的`对吧?

  3、让小朋友来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AB模式的排序?

  如幼儿的座位:一个男娃娃一个女娃娃;斑马;

  二、幼儿进行操作,用AB模式进行排序

  1、老师呀今天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按照这种规则来排一排呢?哦一定要两个一组一个一个接着排哦教师出示材料: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这是什么?雪花片、手工纸、积木、粗细不同的勾线笔、剪刀。我们一起来用这些东西来排一排。两个两个一组一个接着一个排列,行吗?好,但是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了,老师是有规则,有要求的:

  第一,小朋友悄悄走到一个篮子面前,自己一个人完成第二,轻拿轻放,排好了就坐回自己的位置第三,必须按两个一组一个一个接着排列记住了吗?好了,来轻轻的走过来吧。

  我们来看看谁第一个排好,教师提醒引导孩子可以按形状排序、可以按大小排序、可以按颜色排序,可以按特征排序等等。

  2、排好了就坐回位置去,排完之后,教师让小朋友们一起来分享自己的作品,分别说说自己是怎么排列的。(哇小朋友排的真好看,我们一起来看看手工纸是谁排的,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排的?)一种材料可以按颜色,两种材料可以按名称来排。剪刀:如果今天没有绿色的剪刀,你还可以按两个一组一个一个来排列吗?一个正一个反,一个朝上一个朝下,一个打开一个合拢。

  一种材料也可以两个一组一个一个排列,两种材料也可以两个两个一组进行排列

  三、游戏活动:让小朋友利用自己来排序,尝试AB模式的排序

  1、几个人的排序:哇小朋友都好厉害,可能是王老师的材料很简单,难不倒你们,我最喜欢和小朋友做游戏了,下面a师问:如果老师不给小朋友提供物品,你们用身体还可以两个一组一个一个进行排列吗b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进行AB模式的排序,教师引导小朋友动作,我们来开火车,请你的好朋友来协助你。一个……一个……要帮助他完成哦c你想出来的这个方法这么多人都来帮助你,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方法再请一组幼儿上来用不一样的方式来尝试排序。一个站一个顿

  2、一个人的排序:教师增加游戏的难度a师问:刚才呀我们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积极开动脑筋,进行了AB模式的排序。几个小朋友可以进行AB模式的排序,如果现在只有一个小朋友了能完成两个一组的排列吗?第一个动作是这样,那第二个呢?你要换第二个动作呢,两个一组呀?换不出来啦请坐,一个人很难,谁再来试一试?朝后超前还有呢?两个一组间隔排列,还有一组动作朝后超前。

  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并进行演示。多请几名幼儿上来,看一看小朋友们可以用哪些不一样的方法进行AB模式的排序b老师提问:刚才小朋友一个人也可以进行AB模式的排序,有的小朋友利用了手,有的小朋友利用了脚等等,如果现在手脚身体都不动,只用头还可以进行AB模式的排序吗?下面我来挑战一下,我手不动,脚不动,只用头,看看我行不行?看好咯,刚才我做了个什么事情?请小朋友来说一说(点头不点头点头不点头;闭眼睁眼闭眼睁眼;伸舌头不伸舌头伸舌头不伸舌头等等)。

  C逐渐加深难度老师又提问:如果头上的器官都不动,我们还可以用AB模式来排序呢?(可以利用声音)

  四、结束:以故事结束,再一次巩固AB模式的排序

  1、今天呀小朋友都表现的非常棒,所以老师奖励小朋友一个故事吧。

  2、故事讲完老师再次提问:这个故事好听吗?咦,今天我们看到了并且自己也做了这么多排列,那老师的故事里面有没有两个一组一个一个间隔排列的事情呢?幼:没有(没关系,那小朋友回家给爸爸妈妈来讲一讲,和他们一起来找找琢磨琢磨故事的情节对话里面有没有AB模式的排序)有:(那你说说哪里有?)

  3、请小朋友今天回家啊在回家的路上在家里也来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AB模式的排序,好不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1、我找到了数字

  准 备:笔、纸

  组织策略:

  ⑴提问引出话题:你找到了数字吗?

  ⑵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⑶展示幼儿的记录,采用结伴及小组交流的方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2、长高了吗?长胖了吗?

  准 备:每名幼儿在中班和大班的身长体重测量结果卡(中班、大班用不同颜色区分,身长、体重后留有空格让幼儿做标记)组织策略:

  ⑴谈话引起幼儿对保健老师体检测量身长体重的回忆。

  ⑵出示幼儿体检记录卡,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的内容。

  ⑶幼儿比较自己中、大班的体检记录,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长。

  ⑷展示幼儿的记录,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幼儿园里的数字

  准 备:选择晴朗的天气

  组织策略:

  ⑴提问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们幼儿园里有没有数字?哪里有数字?

  ⑵幼儿自由结伴在幼儿园里寻找数字。

  ⑶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有哪些数字?

  准 备:幼儿与家长共同探索的记录单,实物投影或视频探头。

  组织策略:

  ⑴用视频探头分别展示个别幼儿和家长探索发现的记录单,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和家长探索的结果。

  ⑵小结归纳幼儿与家长的发现。

  ⑶将幼儿与家长的探索结果放大,展示在活动室中,进一步激发探索的兴趣,加深对数字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5、我家里的数字

  准 备:幼儿自己的探索记录卡或收集的有数字的实物,视频探头。

  组织策略:

  ⑴结伴交谈:我家里也有数字

  ⑵展示幼儿探索的记录卡并请幼儿介绍数字表示的用途。

  ⑶观察幼儿收集来的.实物,讨论: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

  6、汽车上的数字

  准 备:事前与梁超小朋友的爸爸(汽车司机)取得联系,做好介绍汽车上位置、不同部件上数字用途的准备

  组织策略:

  ⑴提出前一次活动中的问题,引发兴趣。

  ⑵介绍前来做客的梁叔叔。

  ⑶幼儿向叔叔提出自己探索中遇到的有关汽车上许多有关数字的问题。

  ⑷参观叔叔的汽车,了解汽车上不同部件、不同位置上的数字的用途。

  7、书写数字1—10(此活动可分几次完成)

  准 备:笔,日字格纸,书写在日字格中数字卡1—10,黑板,粉笔。。

  组织策略:

  ⑴观察数字卡片,了解数字的书写要求

  ⑵教师示范数字在日字格中书写规范。

  ⑶幼儿练习,正确地书写数字1—10。

  8、数字连画(此活动可放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准 备:数点图(提供的图片按序连接后呈一个具体的物体形象)

  组织策略:

  ⑴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数字?

  ⑵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

  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⑷按照数序连线,看看是什么?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9、数字变形画

  准 备:幼儿和教师共同收集的藏有数字的图画和由变形的数字组成的画

  [page_break] 组织策略:

  ⑴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

  ⑵找一找1—10 的数字躲藏在哪里?

  ⑶按照数序顺数和倒数。

  10、数字的加减(结合主题探索活动超市购物活动进行)

  11、音乐中的数字(哆嘞咪)

  准 备:汪明子和妈妈收集的音乐教室里的音阶图,学习乐器的孩

  子们收集的乐谱。

  组织策略:

  ⑴观察幼儿收集来的图片和乐谱

  ⑵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

  ⑶用唱名读一读乐谱中的数字。

  (此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围绕音乐进行的主题探索活动)

  12、我做的……上有数字

  准 备:笔、纸、幼儿收集的废旧纸盒、浆糊、胶带等

  组织策略:

  ⑴谈话:“我想做……”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想制作的物体以及上面数字的意义。

  ⑵幼儿自由交谈,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设想。

  ⑶幼儿用笔画出自己的设计。

  ⑷幼儿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一件有数字的物体。

  (此活动分为前后两次进行,前一次为谈话设计,后一次为制作。两次活动之间给幼儿1—2天收集、准备材料的时间)

  13、我们来测量

  准 备:幼儿收集的各种测量工具。

  组织策略:

  ⑴认识各种测量工具,了解量尺上的数字的作用。

  ⑵讨论:怎样测量

  ⑶探索:我是这样测量的

  (此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围绕测量进行的主题探索活动)

  14、举办“有用的数字”展览

  准 备:幼儿收集的有数字的实物,幼儿自己设计制作的有数字的物体,办展览需要的材料(纸、笔、泡沫板、大头针、回形针、胶带、积木等)

  组织策略:

  ⑴谈话:你们还想用大家收集的和自己制作的有数字的物品做什么?

  ⑵讨论:在哪里办展览?

  ⑶自己动手,为展览作准备(选择场地、物品分类、布置展览等)。

  ⑷举办“有用的数字”展。

  15、认识时钟

  准 备:幼儿收集的各种时钟

  组织策略:

  ⑴小小时钟展

  ⑵时钟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⑶自己做时钟

  ⑷我设计的时钟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读汉字“一”到“十”。

  2、能顺数1—10和倒数10—1。

  3、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一”到“十”字卡。

  2、有汉字数字的物品,例如日历。

  3、青蛙头饰10个,轻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

  1、请幼儿在日历上把汉字“一”到“十”找出来,一起认读。

  2、与幼儿玩游戏,十人一组,扮演小青蛙,身上顺序挂着“一”到“十”的`字卡。

  3、听老师的话做动作:

  (1)十只青蛙蹦蹦跳,一只青蛙跳下水,扑通一声不见了。(挂有字卡“十”的幼儿边做动作边跳到一边。)

  (2)九只青蛙蹦蹦跳,一只青蛙跳下水,扑通一声不见了。(挂有字卡“九”的幼儿边做动作边跳到一边。)

  4、活动余此类推,直至只剩下一只青蛙。

  5、最后所有青蛙又返回来。(十位幼儿手拉手。)

  6、请幼儿按身上的字卡顺序排列,由一到十数一次,然后由十到一再数一次。

  教学反思:

  本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孩子们都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幼儿能认读汉字“一”到“十”,并能顺数1—10和倒数10—1,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和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以2个,5个为单位按群计数。

  2、能根据物品的不同包装方式,寻找最适宜的计数方法。

  3、体验为集体做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手工纸、记事本、透明胶带、糖果、夹子、玩具汽车、橡皮、铅笔、剪刀等物品若干

  2、物品统计表、大小包装袋、盘子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置任务情境,激发兴趣,对物品进行有目的地计数

  引导语:“幼儿园为迎新年活动买来了许多的礼物,请小朋友帮助老师为三个大班的小朋友分礼物,要按每个班的人数分出每样礼物,好吗?”

  (一)出示任务表,引导幼儿理解任务表的内容

  提问:

  1、“大一班多少人?每样礼物要数出多少份?”为什么?

  2、“大二班多少人?每样礼物要数出多少份?” 为什么?

  3、“大三班多少人?每样礼物要数出多少份?” 为什么?

  4、你想怎么数礼物?

  (二)分组操作,按任务卡的.各种物品的数量分礼物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准确计数,并将自己的计数方法在工作表相应格中以数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分享交流计数的方法,找出最简单、方便、准确的计数法

  (一)提问:

  1、你分的是什么礼物?分了多少个礼物?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简练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计数方法并会用数字记录计数的方法。

  (二)结合记录表,讨论每样物品用什么方法计数快又准

  讨论性提问:

  1、数橡皮的小朋友用的是什么方法?

  2、为什么要两个两个数?还有哪些礼物可以这样数?

  3、数橡皮的小朋友用的是什么方法?

  4、为什么要五个五个数?还有哪些礼物可以这样数?

  5、每一种物品的包装不同,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计数方法,并重点引导幼儿结合每样物品的包装方式,找出最适合的数数方法。

  教师小结:每样物品的包装方式不同,有两个一组的,有五个一组的,还有十个一组的,我们在数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包装方式选择不同的数法。

  (三)运用最佳方法,幼儿间互相检验礼物数量,进行二次数数。

  三、操作活动:“包装糖果”,巩固按群计数

  教师引导幼儿将散糖按两个为一袋,五个为一袋进行包装,然后以两个两个,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出自己包装的糖的总数。

  延伸活动:

  将分装好的礼物送到各中、小班。

  附表:O为任务卡:卡内有物品名和应查数的数量

  大一班 大二班 大三班 计数单位

  35人 32人 30人

  橡皮 O O O

  铅笔 O O O

  剪刀 O O O

  大一班 大二班 大三班 计数单位

  35人 32人 30人

  手工纸 O O O

  小汽车 O O O

  胶 条 O O O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设计意图:

  成人很容易通过视、听去认知某一事件或抽象概念,但对幼儿而言,除了眼、耳之外,还必须借助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知觉,亲自操作、尝试、摸索,得到具体经验才有意义。幼儿的学习需要教师以及家长的努力与用心,为了引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与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游戏,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数学中的分类,即是能把相同属性的东西规定在一起。分类可以是单一标准的,如"那些是红色的。";分类也可以是多重标准的,如"请找出戴帽子、穿裙子的女孩子",就需要符合三种标准。耕具大班幼儿年龄认知阶段特点,我们特别设计了《三层分类》这一活动,引导幼儿能按照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层次进行分类。

  活动目标:

  1、练习按三重条件分类,并计数出总数。

  2、发展幼儿视觉辨识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8个形状板(4个红色,4个蓝色。其中红色圆形大小各一;红色方形大小各一;蓝色圆形大小各一;蓝色方形大小各一。);

  2、相同规律小鱼卡片10张。

  3、分组材料:A:幼儿用书《我的数学》第14页;B:形状卡片若干组以及记录纸;C:插塑玩具若干组以及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主题。

  游戏:"变装大风吹"。

  教师当主持人,幼儿围成大圈坐下来,玩"变装大风吹"游戏。

  主持人:大风吹!

  幼儿:吹什么?

  主持人:吹穿着红毛衣、扎了个辫子的.小姑娘。

  请幼儿听到指令后,分辨自己是否三个条件都具备,如果是,就和主持人换位子,接下来由刚才换位子的小朋友当主持人,要想出3个条件的指令继续游戏。

  二、单标准分类。

  教师将准备的8个形状板散放于磁性黑板上,请幼儿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请幼儿将这些形状分类。当幼儿分完一种后,引导其他幼儿想想是否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按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分类。),并请幼儿逐一演示。

  请幼儿描述自己的分类方法和步骤。

  三、"小猫分鱼"。

  将小鱼卡片散放于磁性黑板上。请幼儿听清楚老师的指令,按指令给小鱼分类。

  (按形状、位置、颜色三层分类。)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做示范记录。(此环节的三重特征中与上一环节略有不同,按大小换成按位置分类,是本环节的难点,教师引导幼儿做明确的分类记录,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层次分类。)

  四、帮助幼儿积累具体操作经验后,请幼儿分组操作。

  分组活动:A组:幼儿用书第14页操作,分小鸟。

  B组:每人一份形状卡片,练习三重特征分类,并作记录。

  C组:每人一份插塑玩具,练习按不同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并作出记录。

  活动反思:

  教材主题内容是文具商店,如果将这一场景直接引入课堂,学生将会被动地接受现有的生活常识而没能参与发现这一常识的过程,无异于肚子还没饿就被教师喂了个饱,这样“吃”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学生的思维空间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挑起学生的食欲,也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仅仅是一个固定的载体,而知识是开放的,是活跃的,是无处不在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充满童趣而又生活化的情境。邋遢大王是小朋友们熟悉而又喜爱的卡通人物,他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发现问题;接下来大家齐动手帮忙整理柜子──解决问题;最后插上红旗──分享成功。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要让学生想吃,还要爱吃,更要吃好,我把握住以下两点:注重过程,各环节逻辑而严密,人人都能参与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避免正面否定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领悟分类的含义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设计理念:

  《纲要》在科学领域的目标与要求中,反复出现的“身边事物和现象”、“周围的环境”、“生活经验”等词句,再一次明确了数学内容应取材于现实生活,适应幼儿的实际水平,《对号入座》正是这样一个取材于日常生活,并为幼儿解决生活问题的教学内容。整个活动通过一个个真实、可亲身体验的游戏情景,使幼儿在直接参与中了解座位票中的“排”与“座”。通过自制座位票、看票找座位两大环节,在座位的逐渐递增中,将几排几座这个二维条件的知识点,有递进、有层次的让幼儿在游戏性参与中自然掌握和巩固,而与家长们的互动交往,更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成功感,真正做到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难点: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找到相应座位的方法。活动准备: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7排的标记。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数学教案11-05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7-23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31

大班我的数学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