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11 19:13:4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汇编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汇编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既然这样,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这创新的能力?作为老师,又该如何来点燃孩子创新思维的火花呢?提问——创新的火花-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几番深思过后,我悟出这种创新的能力首先表现在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创新始于提出问题,终于问题的解决,发现不了问题,那谈得上什么创新呢?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就是问句。”有了“疑”,才会促使人去质疑,去探索,去创造。可见,要想有所创新,就得从善于提问开始。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作为教师,我发现对学生的“质疑”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往往被忽视,这正是造成学生“学而不思”的症结。其实孩子们提问,就意味着他们在思考,在研究,在学习,正自觉努力地接收来自周围的信息。所以,只有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孩子们善于提问,才能点燃孩子创新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增强其创新意识。

  一.提问——丰富预习内容,擦出创新火花。

  预习,即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从词义来看,“预先”决定了预习的尝试性、创造性,“自学”则决定了预习的能动性。大部分教师在布置预习时,往往把预习局限于读、抄、查、背上。我们应该打破这一框框,给孩子们一点空间,放手让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去预习,在预习中提出问题。这不仅遵循了学习的本质——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逐步转化,而且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航标灯。

  要想自己提出问题并非易事,必须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查、找……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让学生系统地进行课外预习,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并形成发问习惯。我先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如从字、词的音、形、义提问,从课文中看似矛盾处提问,从标点质疑,从课文重、难点处提问,找原因,探结果,抓重点字、词、句等。要求学生每人在预习提纲中加上《问题大王考考你》一栏,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把它作为预习质量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bsdwz/教师检查时,对认真提问或提的问题较有思考价值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奖励,以此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点。当然,开头是低质量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但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质量也就慢慢提高了。多种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创新的火花不难擦出。

  二.提问——培养多向思维,迸发创新火花。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也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如:我们教材中有很多课题的内涵丰富,悬念横生,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教学时,引导学生围绕课题发问,再顺从学生迫切释疑的心理,因势利导,各个击破。在教六年级《夜晚的实验》一文时,我让孩子们说说“读了课题,你很想知道些什么?题目又让你对什么产生了好奇?”让学生紧扣题目去理解,去提问,去探读。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能提出许多问题:写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了“夜晚的实验”?他为什么要做这实验?他又是怎样做实验的?结果他得出了什么结论呢?为什么要强调“夜晚的实验”?……这正是学生对课文的推测与探索。这些问题足以反映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学习语文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有时,学生的提问会使老师始料不及,这恰好说明学生思维的创新。那些往往被教师认为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正是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三.提问——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烁创新火花。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实际上,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中最活跃、最富有传奇色彩和创造性的成分,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

  有一次,我引导学生以一条鱼为主人公创编一个童话故事。写之前,我用幽默风趣的语气启发学生:“请问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写成有脚的鱼?”“可以”,孩子们回答。接着,有孩子也来问了:“那可不可以把它写成穿高跟鞋的鱼?” “可不可以把它写成戴皇冠的鱼?” “可不可以把它写成骑马的鱼?”……看到提问逐渐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我追问:“请问,我们是用什么来写这条鱼呢?”“想象力”,已经跃跃欲试的孩子们大声回答。当时,我不知道孩子们到底能不能写好这篇想像作文,但是我敢肯定这样的提问定然能够让孩子迸发出许多的奇思和妙想,能说这些不是提问激起的创新火花吗?其实我们的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素材。/soft/教学时我们教师就应当运用教具、实物演示或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来激励和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不断地丰富想象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巧设悬念,让他们主动提问,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四.提问——促进求知求异,绽放创新之花。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等于没有读书。哲学家歌德也曾风趣地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背面的话。”这纸背面的话其实就是指思维。

  《十万个为什么》帮助我们很多的家长轻松度过了自己孩子好问时的幼儿求知期。但“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随着孩子思维品质的发展,我们要重视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各种思维能力中最活跃和最具创造力的就是求异思维。它包括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只有这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才真正让学生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方知深”的真谛。

  作为教师,我们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声发问,把所思所想彻底表露出来。不光是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来启发学生“提问”,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对现有的答案(如分段、词义、标点、写作技巧、故事情节等)和教师的一些讲解进行提问。目的是培养他们多思、善思,敢于向前人的结论挑战,引导他们在不疑处生疑,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的问题。记得一位教师在教学《称象》过程中,随口问了句“你们认为这办法怎样?有比这更好的法子了吗?”学生一致认为曹冲的办法很巧妙,但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曹冲的办法是不错,可一块一块地称石头比较麻烦,搬来搬去还危险,为什么不让那些官员、士兵们直接上船呢?这样,不是更方便?”再如,一次我在教《大海的歌》中“码头美景”时,有位学生提到:“老师,你为什么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反映码头的颜色美呢?”这些都是具有挑战性的见解,这些也是学生强烈好奇、旺盛求知欲下的求异之果,更是绽放的创新之花。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教师鼓励学生多问,千方百计保护学生“好问”这一天性,持之以恒就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逐步养成自问自答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去理解,然后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共同验证,或是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或是发现自己思考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我想只要我们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处处留心,就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相信到不久的将来,创新人才将辈出。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提问——创新的火花-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注。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十二课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

  1、会认读“耳、爪、竹、找、活、园”等九个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运用“珍贵”、“喜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巧设闯三关,合作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认知能力,拓展延伸,讲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在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合作练说、登台赛讲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保护之意。

  四、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教学设计利用图片、录像、玩具、资料等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亢奋之中。并且充分利用学校选聘小解说员这一课程资源,以课文内容为载体,结合搜集的信息,以过关活动贯穿始终,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利用学校大队部举办图片展的契机,以竞聘小解说员为线索,以教材为载体,以闯关为活动内容,创设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激发了学生不尽的学习热情。

  2、注重学法引导,发展学生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贯彻了新的课改理念,注重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注重了学法引路。如:学字的方法,朗读的方法,观察事物的方法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已知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知,使“学会”变“会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创新的金钥匙。

  3、体现人文气息,注重情感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理解课文时,设计了闯三关:第一关,文字关;第二关,朗读关;第三关,解说关。学生每闯一关,都会感到信心倍增。三关连过,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挖掘出了语文教材的人文底蕴,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4、重视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课程的基础理念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此,本节课设计的训练内容,重视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思维;重视朗读方法,打下语文实践的基础;联系生活拓展,打下个性创造的基础。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放录像,学生自由谈感受。

  2、在师生谈话中,揭示课题。

  (根据孩子们喜欢动物的天性,通过播放录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并通过自由表述,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顺利学习新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学法引路,合作感悟

  公布招聘小解说员的消息及当小解说员必闯的三关。

  (充分利用“学校招聘小解说员”这一课程资源,创造性的设计活动,把学生带到活动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并通过师生共议产生必闯的三关。)

  1、闯第一关:生字关

  (1)小组内自选方法学习生字。

  可以自学,也可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识字,并利用字卡在组内互学互考,给字组词作动作等,加深对字的记忆和理解。

  (2)小老师检查认读情况。

  请班级中识字最多的同学当小老师,利用小组接力读和指名读的方法,检查字的认读情况。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字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自选形式,在阅读中,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自学应学会的字。)

  2、闯第二关:朗读关

  (1)学法引导:师生谈话,共同回忆朗读课文的方法。

  (2)自由读,整体感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分段读,师生评议,进行朗读指导。

  (4)选择读,个体感悟,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然段去朗读,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补充说、评价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挑战读,展示自我,可以两个小组选代表挑战读,也可以两个小组集体挑战读。

  (6)欣赏读,美感熏陶,边观看大熊猫的录像,边听朗读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多种形式的朗读,就是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思维碰撞、再创造的过程。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3、闯第三关:解说关

  (1)点拨方法:样子(先整体后部分)、习性(抓特点)

  解说方法:面向听众,态度自然大方,有前言和结束语等。

  (2)组内练说,生生互动。

  按照点拨方法在组内练说介绍大熊猫,通过生生互动达到整体参与,人人争取在竞聘中获胜。

  (3)推选试说,师生评议。

  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试说,师生共同评议,促进解说水平的提高。

  (4)超越文本,表演说。

  综合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5)联系生活,扩展说。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这节课学到的有关知识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从点拨观察事物和解说的方法、引导解说技巧入手进行组内练说,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通过个体试说、共同评价,既提高了解说水平,又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亲近自然,情感升华

  1、对大熊猫说一句话,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2、成立保护动物小分队,举行签名仪式。

  (关心自然和生命,是一种极为高尚的品德。关心就是爱,关心就是美。让学生带着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自由表达对动物的关爱,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第二课时

  1、进行基础知识的综合训练。

  2、指导朗读。

  3、背诵课文。

  4、指导学习课外阅读31课《小虾》。

  七、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大熊猫的信息和图片。

  2、录像、投影、字卡。

  3、大熊猫玩具。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写“我”和爸爸、妈妈在看书。课文有两幅插图,与课文内容一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识目标:会认“本、像、着、最、狗、叫、猫、跳、又”九个字,会写“又、手、书、本”四个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爱看书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指导学生掌握“手、书”两个字的书写。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录音带。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拿出各种各样的书,激发学生:你看过这些书吗?平时在家里,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些什么书?谁来告诉老师?

  2.告诉学生:读书的好处很多,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以《看书》做题目的.课文。

  板书“看书”,读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拼读准确了,再往下读。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读得不好的可请教同学,或者问问老师。

  3.同桌互相检查。(同桌互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然后再把这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5.指名分节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并想想:文中写了谁在看书?

  三、看图学句

  (一)读第一节课文。

  1.看图一:图上画的是谁?(爸爸、妈妈和“我”。)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2.他们手上的书像什么?出示第一段课文,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看谁找得最快。

  3.指导朗读。

  师:看他们读得多认真啊!你们能这么认真地读书吗?

  (1)自由练习读。先一句一句地读好,再连起来读。

  (2)小组互读,看谁读得好。

  (3)老师范读,学生评一下老师,说说老师读得好不好。

  (4)表演读,看谁最勇敢,读得好。

  (5)练习背诵第一节课文。

  (二)读第二节课文。

  1.看图二,小妹妹在干什么?谁来描述一下?

  2.自由读第二节,说说爸爸、妈妈和“我”的书各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语。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读后评价。

  (2)听录音(或师范读),听清楚别人是怎样读的。

  (3)自由练习读,多读几次,读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4)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5)读句子,说句子。

  爸爸看_______书,妈妈看_______书,我看_______。我的书_______。

  (6)背诵全文。

  四、拓展延伸

  师:你在家里看过什么书?你的书好看吗?小组交流。

  五、学词写字

  1.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画出来,写在词语花篮里。

  2.重点指导“手”“书”两个字,其余两个字可以先自己练习,再指导。

  六、教师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重点字词,要求学生必须牢记掌握。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进行写作。

  4、学习本课的叙述方法,理解有关词语句子。

  5、激发学生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植物世界的奇异。

  3、懂得课文围绕着一个意思,分不同角度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①以读代讲法

  ②引导点拨法

  ③指导朗读法

  ④朗读理解法

  ⑤合作探究法

  ⑥自学法

  四、教具准备:

  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中的“奇异”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的方法解释一下?

  2、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星和同学们在李叔叔的带领下,参观了植物园,看到了许多奇异的植物,感到植物世界多奇异啊!)

  3、奇异的植物世界,小星和同学们在植物园见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呢?生作答,师随机板书。

  (哈哈树 带电植物 蜡烛树 醉草 捕蝇草 水笛荷)

  (二)、精读课文,品学体味。

  过渡:李叔叔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植物,到底这些植物奇异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找寻答案吧!

  1.学习第2自然段课文。

  (1)师:我们先来了解哈哈树的奇异之处。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哪种植物,它的奇异之处是什么?(板书:哈哈树 发出笑声)大家是怎么发现的? (听)

  (2)指导朗读这两个句子:

  “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这个问句要读得短而上扬,读出好奇而急切的心情。) 自由练读,抽女生读。

  李叔叔的话又应该怎么读呢?(读得平和亲切。) 抽男生读,齐读。

  大家读得很投入,谁能扮演哈哈树,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奇异之处呢?(出示课件,指名上台表演)

  2.学习第3——7段课文。

  过渡:哈哈树会发出笑声,那么带电的植物又会有什么奇异之处呢?

  (1)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哪种植物?(带电植物)它奇异的地方是什么?(板书:带弱电)

  ②指导朗读。“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啊!’他惊叫着把手缩了回来,显得很紧张。”(要联系上下文,读出小星的心情和他的情感变化。)自由练读、抽生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段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哈哈树和带电的植物这两种奇异的`植物,使我们觉得植物世界真有趣,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奇异的植物呢?那么就请大家大屏幕上的自学要求,自学4---7自然段。

  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一种植物?它奇异的地方是什么?同学们是怎么发现的?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②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汇报展示,师随机引导。

  (3)谁来扮演小导游,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植物,注意一定要讲出你对它的喜欢。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小结:我们在植物世界里认识了很多的植物,你们的感受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的确,这是一个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请同学们充满感情,再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2、欣赏其他奇异的植物: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奇异的植物,请大家再欣赏一番。(课件播放视频)这些植物奇异吗?(奇异)那么让我们再用响亮的声音齐读: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

  六、教学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不少奇异的植物,但是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同学们可以课后查找资料,去了解更多的奇异植物。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和热爱及“我”的护鸟心愿。

  3、了解课文通过对鸟的了解间接表现对鸟的热爱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和热爱及“我”的护鸟心愿。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通过对鸟的了解间接表现对鸟的热爱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分角色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汇报,教师重点强调“喃、浓、腾”的读音和“味、猎”的字形。

  5、指导写字。

  6、学生练习写“并、喜、重”,体会写字规律。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体会教师朗读时的情感。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质疑。

  3、教师重点引导: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从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对鸟很了解?

  (2)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读课文,再讨论思考题。

  5、汇报。

  三、实践活动。

  查阅有关鸟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l个笔画和l个偏旁“提土旁 ”。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4.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教学准备 :

  老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录音带

  学生:课前给你认识的动物、水果做名片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个家住在农村的小朋友丁丁,他非常热情,想邀请我们去他家玩。今天就让我们沿着田间的小路,穿过田野,一路欣赏两边碧绿的禾苗,一路欢唱,来到丁丁家的农家小院吧。(边说边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情境图,播放小动物的叫声)

  二、识动植物名称,初步认词。

  1、读带拼音的词。

  小朋友,你们看,丁丁家的院子里有浓浓的树阴,绿绿的小草,真是一个美丽的农家小院呀,小院里好东西可多了,你找找,说说你最喜欢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图上相应位置出示相应名称的词(带拼音),并读词。(例:当学生说出“黄牛”这个词时,出示词“黄牛”,同时播放“黄牛”的叫声。老师说:“你想跟它交朋友吗?请你亲切地叫一下它的名字。”学生齐读名称。注意正音:特别是“子” 该读轻声。)

  2、去掉图片读词。引导学生发现

  ①(课件演示)丁丁家的院子里东西可真多。不看图,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读词语) 你发现什么了?

  ②是呀!这些词宝宝可调皮了,分别是从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跑出来的,你能把他们领回去吗?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把词语分成两类。(不带拼音)

  (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相机插入评价语:瞧,你那么准确地叫出苹果的名字,它高兴地出来跳舞给你看了!(点击后相关水果闪现)你是不是正确地叫出了花猫的名字呢?听听它快活的叫声,是在表扬你呢!(点击播放相关动物的叫声)如果学生拼得不正确,则说:唉呀,杏子不愿意和你见面,是不是你叫错了?哪位小朋友帮帮忙,提醒他哪儿错了?黄牛一声不吭,是不是你拼错了它的名字,它生气了?)

  ③连读词语,注意读得轻快、跳跃。

  三、自主认字和识词

  点击课件,剩下生字。这些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生字。

  1、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学习小组交流:

  (1)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请你教教组内的同学。

  (2)哪些字你现在还不认识,向你的学习小伙伴学习,并且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好吗?

  2、交流汇报。

  (1)哪个小朋友愿意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说说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

  (2)是呀!在家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爸爸妈妈,可以自己看拼音学,还可以从电视、路边的广告中学习。

  还有哪些字你是今天才学会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以后见面了还能认出来呢?(学生可能会说熟字带生字的方法,画画的方法,给生字编歌谣的方法等。)

  (3)小朋友可真棒!这些识字方法都是宝贝,快把它藏到你的智慧背囊里,以后可以帮你学很多字。

  四、学习韵文

  1、初步看图比一比。

  童谣里唱的是什么啊?你听出来了吗?(比多少、大小)谁和谁在比呀?学生说说。同时在说时学习三个量词的用法,认识“提土旁”。。

  2、比大小比多少还能唱歌呢!大家一定很想学了吧?别急!我们先得把歌词给记熟,其实它就在书本第90页,大家快打开课本看看。

  3、学生自由朗读,读不准的可请同桌帮忙。

  (1)检查读,评读。(指名一生读,其余认真听,准备评)

  (2)会读了吗?来!咱们来唱拍手歌。

  齐念童谣。边拍手边念。老师参与其间,和学生拍手念童谣。

  (3)谁会背了?咱们来唱唱?一边唱一边表演。指名一个学生到台上示范表演。

  五、巩固生字

  1、开双轨火车读生字

  生字宝宝要出门了,大家还认识他们吗?(认读生字卡片)

  2、游戏:过关斩将

  咱们该回家了,可路上设置了关卡,谁能读出词语来,才能通过,咱们快行动吧!(课件出示迷宫图)逐个认读词语。

  3、生活中应用:我的日记。

  终于到家了,小明回到家写了篇日记,大家来看看他写得好不好?六、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句子读:丁丁家的院子里有苹果树、红枣树。树下有黄牛、小猫。桌上放着一堆杏子、一个桃。一群鸭子回家了,一只小鸟飞来了。)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牛、羊",学生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课件演示"牛、羊"的笔画顺序。学生试写一个。

  3、展示学生作业,评议、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看图说动物、植物的数量、名称。

  二、扩展延伸

  1、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复习"颗、群、堆"三个量词。

  2、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

  (1)课件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现许多只鸭子,有多少只鸭子呢?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用"群"数,告诉我们什么?

  (2)指着图上的杏子问,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

  (3)如果老师把"堆"换成"群",行吗?为什么?

  3、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 与“棵”的区别。

  看课件图片一颗枣。用量词颗来说说。再出示实物:一颗粉笔头、一颗糖、一颗小石子。随着出示,让学生用量词“颗”说说。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有的同学会说“一棵树”,是不是这个“颗” 字?为什么?卡片出示:一棵树。)

  4、老师出示一些物品,学生说一说。

  (一朵花 一本书 一件衣服 一双鞋 一把扇子 一辆汽车

  一块西瓜 一个杯子 一双手 一台电视机 一幅图 一座房子

  一台电脑 一双筷子 一张桌子 一座桥 一列火车 一架飞机

  一排椅子 一篇文章 一本书 一杯水 一枝笔 一份报纸

  一条绳子 一串香蕉 一扇窗户 一棵树 -把剪刀 一个书包 )

  5、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进行说量词比赛。

  6、创编儿歌。

  7、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三、写字环节

  1、出示"小、少",让学生观察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竖钩”。

  2、教师范写"小、少",学生仿写一个。

  3、师生共同评议。

  4、学生写字。

  四、课外拓展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教学札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本课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习本课词语时,我力求引导学生“看着这些水果和动物,认认他们的名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自己试着拼一拼,读一读”、“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或水果,挑一个拼给大家听”。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在一个童话般的情境中,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处在“我想读”“我要读”的状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在学生学习时,给予学生适时的鼓励、表扬、赞许,这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评价时,我改变单纯用语言评价的方式,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情境的特点,创设让水果闪现和动物欢叫的形式,再相机辅以童趣的语言评价,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赋予词语生命力。学生处于这样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自主地识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喜悦。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识字量大大增加,新课标中提出要让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达成这一识字目标呢?教学本课时我尽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识字,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留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学习本课时,学生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在一种情绪高涨的状态下积极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跳水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