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11-09 16:21:3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内容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并学会了乘法竖式的写法,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内容作了知识上的铺垫。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以后学习乘、除法的基础,也是本单元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为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作好算理和方法上的准备,再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一位数乘几十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础的。教材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求3个20是多少?引起学生对乘法的回忆。列出算式203后,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又能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算法,然后组织学生交流算法,使采用连加或形象计算的学生学会比较抽象地思考,从而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试一试中,继续口算8头大象能运多少根,把一位数乘几十的积扩展到几百几十,再次引导学生利用表内乘法联想一位数乘几十的积。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教学也充分依靠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教材先安排学生自己想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笔算方法,这样安排,便于学生由口算方法联想到要把乘数分别与被乘数每位上的数相乘,然后相加,这就有利于学生理解笔算的方法。接着,教材简化了竖式笔算的中间过程,得出笔算的竖式的一般写法,使学生明确一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和每一步积的定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初步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三、设计思路:

  1、 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通过教学内容引起学生主动地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节课中,通过创设森林王国的'情境,先引出一系列实际问题,然后依靠森林王国的情境图来启发学生思考多种算法,并通过讨论交流,结合情境图懂得算理,从而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2、 重视笔算与口算相结合,在掌握口算的基础上理解笔算。

  笔算乘法的算理与口算乘法是相通的。本节课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先引导学生掌握口算乘法,让学生讲清思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口算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为什么要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一个数各位上的数,这样就揭示了笔算与口算的联系,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理解了笔算乘法的过程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景导入,提出问题

  今天让我们到森林王国去游玩,高兴吗?好,我们出发吧!(出示课件1:笛)森林王国到了,森林里真美,有茂密的大树,野花遍地开放,小动物们在森林里高兴地玩耍。

  瞧,大象在干什么呢?(有3头大象在运木头)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大象把运来的木头是怎么放的?(每头大象运了20根木头,每10根堆一堆)

  小猴在干什么?(有2只小猴在采桃子)每只猴子采了多少个桃子?(每只猴子采了14个桃子)14个桃子怎么放的?(先10个一筐,放了2筐,再4个一筐,也放了2筐)

  小朋友们,我们怎么玩呢?老师提议,我们一起来做看物编乘法算式的游戏,

  好吗?

  1、学生看图自编乘法算式,小组交流,再派代表汇报。

  2、学生交流:

  (1)你们编的哪些算式自己会口算的?

  (2)203=这道算式怎样算呢?142呢?

  (3)我们已学过哪些乘法呢?会算的同学将自己的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听?不会算的同学再想想,看能不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把这些题算出来。

  【评析】由有趣的编题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主要的是富有童趣的画面,有利于学生探索不同方法,帮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感悟算法。

  (二)分组讨论,寻找方法

  一)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组内推荐一人向大家汇报。教师巡回了解学习情况并参与学习比较困难的小组讨论、指导。

  二)学生汇报交流:

  1、汇报口算203这道题的口算思路。(可能会出现)

  方法一:20+20+20=60

  方法二:3个2堆是6堆,6堆木头就是60根。

  方法三: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就是60。

  方法四:因为23=6,所以203=60。

  2、引导发现

  (1)你喜欢哪种方法?我们现在来想一想,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呢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小组交流,最后选出比较简单的方法汇报,汇报时,要求相同做法不重复说。

  (3)那么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用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呢?

  (4)归纳小结:口算时,只要想几乘几等于几,那么,几个十乘几就等于几个十。

  【评析】这里注意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经验探索新的计算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念,倾听同伴的解法,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巩固: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4、汇报142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口算方法)

  方法一:14+14=28

  方法二:210=20,24=8,20+8=28

  帮助学生看图理解:这就是把14分成几和几?先算几个10?(2个10)再算几个4?(2个4)合起来是多少?(28)

  【评析】笔算乘法的算理与口算乘法是相通的。这里着重帮助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及其结果所表示的数,以便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及方法。

  这一计算过程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表示。怎样列竖式计算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第82页的中间,看看白菜老师是怎样用竖式来计算的。

  5、学生看书自学。

  五、师生交流:

  (1)要先写出横式,再列竖式算得数。(板书:142=)

  (2)列竖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和什么?谁和谁对齐?然后用尺画上横线,边说明边列出竖式。

  (3)想一想刚才口算142是分几步算的?

  引导学生明白为了计算方便,笔算要用2先乘4,再乘10,然后相加。

  先算2乘个位上4得多少?

  再算2乘多少?为什么这里的1是10?得多少?20的2写在哪一位上?0呢?

  最后要怎样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会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节课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为什么两个阿姨都领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的欲望。

  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平均数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再认识。

  在以往的学习中,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但对于具体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解答,学生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使学生了解到在不同的情境中,求平均数的方法也不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作业纸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两位阿姨排队买票的情境图(一位阿姨抱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另一位阿姨领着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

  师:从画面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认为买票时应该怎样做?(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件依次演示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买了两张票。

  师: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呢?为什么两个阿姨都带着孩子,第一位阿姨只买了一张票,而第二位阿姨却要买两张票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学龄前儿童免票的规定)

  2.引出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数的再认识。(板书:平均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熟知的乘车买票情境入手,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学习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

  1.组织学生讨论:1.2m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1)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

  (2)1.2m可能是这些身高的平均数。

  2.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7cm。引导学生根据上面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理解平均数。

  课件出示: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指导学生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学生进行计算,独立填表,排出名次。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实际比赛中计算平均分的'规则。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初步感知实际比赛中的评分规则和平常的求平均数方法的不同)

  3.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都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交流并汇报:平均数容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4.小结:在很多比赛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往往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求平均分的记分方法。

  5.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一个数有变化,所求的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教科书第29~38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的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千克和克。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接着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称一称》。

  四、教学重点:千克和克质量单位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

  六、教学时间:4课时

  七、教学策略:以操作为主,让学生通过动物操作建立概念

  第1课时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29~32页,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

  二、学习新课

  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针指着数字1,也就是说这袋红枣重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吗?

  3、动手试一试

  (1)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受,并记在心里

  (2)把自己带的秤好的1千克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1千克盐一样重,体会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

  (2)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

  (3)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试一试

  4、估一估

  (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2)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2、想想做做2

  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根据刚才说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

  4、想想做做4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阅读,提问:这道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加大约?你能说出这两种水果的重量吗?

  5、想想做做5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你知道吗?

  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第2课时 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至35页,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两袋共重1千克的盐、2分钱的硬币、羽毛、尺子、桔子一个、天平。

  学生:硬币(2分、1角、5角和1元)、橡皮筋、树叶、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称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说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吗?对于很轻的东西,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合不合适呢?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克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2、认识天平

  (1)介绍砝码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指导看图(书中33页图)和物(天平)。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天平秤称物品时,需要用砝码来确定物品重多少,砝码相当于台秤中的秤砣。你能说说图中的砝码各重多少克吗?

  (2)用天平秤称黄豆。

  ①猜一猜10克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②称一称10克的黄豆

  ③数一数10克黄豆有多少粒?

  ④算一算:1克黄豆有多少粒?

  (二)体验克

  1、1克很轻,大约是一枚2分钱重,几粒黄豆的`重量是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

  3、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

  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举例说明。

  5、估一估

  一个桔子重大约几克?先掂一掂,再天平称一称看你估得准不准。

  (三)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2、用台秤称一称(师演示)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有多重? 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1千克=1000克

  小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等于1000?克。3、口答单位换算

  (四)完成试一试

  (1)掂一掂: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比一比轻重。

  (2)猜一猜数学书和文具盒大约有多少克?

  (3)再称一称,一本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一个文具盒大约重多少克?

  小结:数学书大约重300克。

  三、实际运用克

  1、想想做做1

  (1)观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让学生猜一猜这三种物品比1克轻还是重?实际掂一掂,在比较中加深对1克有多重的体会。

  3、想想做做3

  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

  4、想想做做4

  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

  (1)观察想想做做第4题图,说一说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说一说:如果要称出一杯水有多重,该如何称的?

  (3)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用千克和克说一句话或讲一个小故事。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第19页认识克。

  第3课时 练习四

  教学内容:第36~37页。练习四。用千克和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千克=( )克 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千克○160克 550克○1千克 3千克○2500克 10千克○8000克

  二、完成练习四中的习题。

  1、第1题

  (1)提问:一个梨,一个鸡蛋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估一估:一个梨大约有多重?一个鸡蛋大约有多重?哪种重一些?一只母鸡大约有几千克?一头肥猪大约多少千克?

  (2)用线连一连,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2题

  (1)出示挂图提问:你们见过这些体育用具吗?铅球和篮球哪个更重?

  估一估:铅球如果用千克做单位大约有几千克?篮球如果用克做单位大约有多少克?

  (2)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3、第4题

  (1)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策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汇报。

  汇报时主要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解释。

  4、第6题

  (1)理解题目含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你能算出1号杯里的水重多少克吗?怎样算?

  (3)学生算出1号杯中水的重量。

  (4)提问:你能估计出2号杯和3号杯里的水大约各重多少克吗?(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用2号杯中的水的高度与1号杯比较,估一估2号杯中的水大约重多少克?

  (90克)用3号杯里的盛水中的水的高度与1号杯比较大约是多少克?(120克)。

  5、思考题

  (1)学生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因为每个菠萝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从天平的两侧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个苹果和1个菠萝),发现2个菠萝的重量等于6个苹果的重量,由此推出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重量的3倍。

  6、全课总结。

  (1)读一读你知道吗?

  (2)小结质量单位有生活中的应用,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意义。

  三、课堂作业

  1、第36页第3、5题。

  2、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起来。

  一块口香糖 一只兔子 一头牛 一块香皂

  350千克 5克 2千克 120克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盒牙膏 一袋面粉 一把牙刷 一台小电视机

  100( ) 20( ) 20( ) 15( )

  4、看图填空。

  空杯重50克,1号杯装有半杯黄豆连杯共重150克,2号杯装满黄豆,1号杯的黄豆是3号杯里的黄豆的2倍。

  (1)1号杯中装了( )克黄豆。

  (2)估计2号杯中的黄豆大约有( )克。

  (3)估计3号杯中的黄豆大约有( )克。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1.口算除法

  (分成了两个课时上完)

  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同学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 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同学数,并口答。)

  2.假如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同学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身分的方法合解雇。

  4.假如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同学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6. 试一试.(同学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 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考虑,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同学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二. 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考虑,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同学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一、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17页1.2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相互关系的复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系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同点:题中的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同。

  不同点:①题表示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②题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3)总结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

  ①方法:表示单位“1”的量已知,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②关键:找准表示单位“1”的'量。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习题,复习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对比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15页6题。

  地球上海洋面积是36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地球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完成教材116页8题。

  (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多收集了。六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收集了,四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3.完成教材116页10题。

  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这列火车的,是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这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多少?

  4.完成教材116页11题。

  (1)用84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84÷2=42(cm) 长:42×=28(cm)

  宽:42×=14(cm)

  (2)用84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

  [84÷(3+4+5)=7(cm) 7×3=21(cm)

  7×4=28(cm) 7×5=35(cm)]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本单元教学100以内的数,是在认识了11~20各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分认识整十数、认识非整十数、整理100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单元复习与实践活动五部分编写。每个部分都有教学重点,呈现了全单元的教学线索,组成了系统的知识结构。在认识整十数这部分教学计数单位与数位,整十数与一百的意义;在认识非整十数这部分教学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整理100以内的数教学完成百数表,巩固认、读、写数的知识技能,发现有趣的规律;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加强数概念,发展数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利用实物图形、小棒、计数器等教、学具,帮助学生认识数位,理解数的意义,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要经过形象抽象的过程。实物表示的数比较直观,数字组成的数比较抽象。在认数时,实物图形、小棒能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进而逐渐形成数的概念。计数器十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1个百,比实物表示的数抽象,又比数字表示的数形象,在形成数概念的过程中有特定的作用。

  (1) 认识整十数和一百的教学编排了数数和表示数两道例题。在数数的例题里,通过数小棒的捆数继续体会十,初步认识百。先从3捆是三十根、6捆是六十根直观形象地感知几捆就是几十根。再看着小棒图十根十根地从十数到一百,进一步体会几个十就是几十,接受10个十是一百。在表示数的例题里,把用计数器的算珠表示数和用数字表示数结合起来,教学数位及顺序,整十数的意义和读写。这种结合,有利于数概念的形成,能提高教学效率。这道例题首先在计数器上确定百位(认识11~20已确定过个位和十位),描述三个数位的位置顺序。然后把十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十扩展到几颗算珠表示几十,以及百位上1颗算珠表示一百。拨珠与写数的过程都体现了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思想。

  想想做做紧扣数的意义进行设计。第1~3题数珠子、方块和彩球的个数能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几个十是几十。第5题的填空能让学生形成整十数和一百的数概念。

  (2) 认识非整十数的教学也编排了两道例题,仍然遵循先建立表象,再形成概念的规律。

  第29页例题和想一想包括三个内容: 一是通过摆二十三根小棒和看出三十四根、三十九根小棒,体会几捆和几根小棒合成几十几根;二是三十九根小棒添上一根是四十根,形象展示这两个数的相邻关系,渗透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的道理;三是一个一个地从四十数到一百,初步体会数的顺序。这三个内容中,第一个内容是基础,要利用教、学具或联系图示让学生理解2捆和3根是二十三根,并向三十四根、三十九根以及更多的根数逐渐扩展。第二个内容是难点,要抓住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实现3捆10根向4捆的转化,从中抽象出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想想做做第6题呈现29个木块添上1个的情境,通过填空引导学生理解29添上1是30的道理。教学时还可以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等活动明白四十九、五十九九十九添上1分别是几。经过前两个内容的教学,学生应该能从四十数到一百。每数到几十九的时候,要提醒他们想一想下面的数是几。

  第30页例题把非整十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融合在一起教学,设计了三个步骤: 首先是看计数器上的算珠说出它表示的数;然后对照计数器写出数24、34和43;最后读读写出的数,填方框体会各个数的组成。教材精心选择34与43,给学生留出了比较的空间。通过比较这两个数的组成和读、写,深刻地体会非整十数的意义。

  2、把认数教学和相应的口算结合起来,促进对数的理解。

  教材在初步认识整十数后,紧接着安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在初步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后,紧接着安排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口算。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运用对数的认识积极探索算法,并使教学口算的过程成为进一步认识数的过程。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教学30+20为例,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不要求全体学生使用同一种方法。在算法多样化的前提下,把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方法迁移到整十数减整十数中去。如果学生能从一位数加、减一位数类推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则是很好的,教材在想想做做第2题中也有这样的引导,但教学中不要规定学生一定按这样的思路去想。

  (2) 结合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口算,教学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例题根据图意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让学生运用两位数的组成研究计算方法,

  并在试一试里计算另一道加法和另一道减法,体会计算思路。想想做做通过一图四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两位数的意义。

  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教学主要采用让学生有意义的接受这一学习方式。认识两个加数很容易,区分被减数和减数也不难,记住加法的得数叫和、减法的得数叫差则稍难一些。想想做做第4题填出表格里的和与差,让学生结合计算巩固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整理百数表,进一步理解两位数的'含义。

  在学生初步认识两位数后,教材及时对两位数进行整理,并以百数表的形式呈现100以内的各个数。

  百数表中给学生留了许多空格,先让学生研究表中数的排列顺序并把空格填满。然后在表中横着选几行数、竖着选几排数读一读、比一比,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在空格里填数,整理了数的顺序,练习了数的读写。探索百数表里的规律,比较同一行或同一排里数的相同与不同,能加强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试一试让学生在百数表上做框数游戏,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用课前准备的框到百数表中每次框出几个数,分纵、横方向研究框内的几个数间的联系,再现了前面发现的规律;第二步是猜数,即根据框里一个已知的数猜出其他几个数,并到百数表里去验证猜得是不是正确。学生进行框数游戏时,会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读数与分析数的组成上,对进一步理解两位数的含义是十分有益的。要注意的是,框数游戏是在特定的百数表里进行的,离开了百数表或改变百数表的结构,框数游戏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试一试不要作为考查的试题。

  4、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实际问题,初步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

  验。例题在比较46和38的大小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比较,并在交流中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教材倡导学生把估计与比较数的大小结合起来。46是四十几、38是三十几,这里面有估计的成分。四十几比三十几大,是联系生活经验作出的思考。想想做做第1题也是为此而设计的。

  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时,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且各人的思考不会完全相同。教材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比较,不强求全体学生用相同的思考方法。教材中不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其目的也是鼓励比较方法多样化。

  例题先让学生比较十位上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然后在试一试中比较十位上相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和比较100与两位数的大小,既包括了比较两位数大小的各种情况,又体现了由易到难,逐渐完善比较方法的意图。想想做做第2~6题逐步提高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第2题结合计数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直观形象;第3题抽象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掌握方法;第4、5题比较三个数的大小;第6题是开放题,而且是逆向思考。

  5、联系实际,感受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生活中经常有比较数的大小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时除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还要结合具体情境用适宜的语言表达。教材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1) 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描述,体会词语的含义。

  例题里猫做了38个五角星,猴做了34个五角星,学生已经知道38>34、34<38,在此基础上教材示范猫做的比猴多一些,再让学生试着说出猴做的比猫少一些,从中体会多一些、少一些的意思。

  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题里分别出现了少得多和多得多。在学生初步接触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词语以后,想想做做第4题先引导学生说50比45大一些和85比45大得多,感受大一些与大得多的不同含义。然后让学生把10、48、92、42等数与45分别比大小,并用小一些、大一些、小得多、大得多来描述,他们的数感在选择词语时得到了发展。

  (2)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选择答案。

  多一些与多得多、少一些与少得多是相对而言的。离开具体情境,不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很难选用这些词语的。因此,教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分别要求为比50个少得多比46下多得多比38人少一些比25元贵多啦选择合适的答案,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一年级学生。

  6、实践活动注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认识的数》组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学过的数,设计了说一说猜一猜和数一数三个栏目。说一说中先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体会数能清楚地描述和表达生活里的事物和现象。如我班有42名同学和我班有同学两句话表达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再让学生知道年龄都是用数表示的,引导他们关心家里每个人的年龄,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猜一猜先抓一把蚕豆数数有几粒,再分别抓一把花生米和一把黄豆,估计有几粒,并数一数粒数,评价自己的估计。这里不要求学生估计得很准确,只要能体会到花生比蚕豆小一些,花生的粒数比蚕豆多一些;黄豆比蚕豆小得多,黄豆的粒数比蚕豆多得多。物体的大小关系到物体的多少是难点,教材在抓花生米以后,提出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蚕豆的粒数多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加以体会。

  数一数指导学生在校园里看看、走走、数数,用数表示校园里的一些物体有多少,用数表述自己在校园里的活动,从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室内、室外测量活动,巩固所学的面积概念和测量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计能力和互助合作学习精神;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进行热爱学校、保护校园环境的思想教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实际测量的方法,这节课就来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我们一起在教室内外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么,你们想解决哪些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在教室里测量“地面的长、宽和面积”、“课桌面的长、宽和面积”、“黑板的长、宽和面积”、“窗户的长、宽和面积”以及“操场的长、宽和面积”等。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室内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1.小组测量

  要求每个小组自主选择两个项目进行测量,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两人测量,一个报数据,一个记录。

  2.教师参与活动和引导

  学生在实际测量时,教师要参与每个小组的活动并适当进行一些引导,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有些疑问,如当学生提出黑板的'长和宽不够量整分米时该怎么办?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量到最后不够1分米的,按四舍五入法省略,也就是满5厘米的,分米数加 1,不满5厘米的舍去。

  3.填好下表(每个小组完成两项)

  4.组织交流讨论

  (1)在实际测量时,你是怎样选择计量单位的,为什么?你如何选择起点和终点?

  (2)如果给教室的地板铺上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瓷砖,大约需要多少块?

  三、室外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室内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到教室外去参加实际测量活动,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各小组按规定的测量顺序到达测量地点,两人测量,一个报数据,一个记录。

  1.小组活动

  活动一:选择相距30米左右的两个物体,先用步测的方法测算它们之间的距离,再用卷尺或测绳量出这段距离,看看步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相差多少?

  活动二:选择100米以内的一段距离,先目测,再步测,然后用工具测量。最后比较目测和步测的结果与实际用工具测量的结果各相差多少。

  活动三:用步测量出操场或一块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2.组织交流讨论

  用目测、步测和工具测量距离时,应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准确?

  四、评价体验,活动小结

  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然后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和小结,以激发学生的实践探索热情,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活动成功的喜悦。

  五、实践作业,拓展延伸

  每小组写一份本次实践活动报告,包括测量项目、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比较、分析等。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3 位置

  教学要求:1、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我们在前几年的课程中多次学习了位置与方向,说一说我们以前是怎样确定位置的。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位置,看一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位置。

  2、教学例1。

  (1)出示P2例1,观察主题图。

  (2)问:教师是怎么知道确定张亮的位置的?

  (3)介绍操作台的情况。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第几列是从左往右数,第几行是从前往后数。这是一种约定。

  (4)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

  (5)说一说其他同学的位置。

  (6)张亮的位置可以用(2,3)表示出来。

  张亮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

  (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7)小结: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8)试一试:用数对表示出其他同学的位置。

  (9)张亮的'位置用(3,2)表示可以吗?

  注意: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P3例2

  (1)观察动物园示意图,这幅图和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①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

  ②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③方格纸的竖线(横线)从左到右(右到左)依次标注了0,1,2。

  (2)找一找动物园大门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怎样表示出大门的位置?

  (3)说出熊猫馆、大象馆、海洋馆、猴山的位置。

  (4)比较大象馆和海洋馆的数对,第2个数都是4,说明什么?

  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5)在图中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4练习一第2题。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P4练习一第1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