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数学教案模板集锦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一个月各有几天。
2、通过探索、比较等方法,学会看月历,能正确地说出月历上的日期、星期。
3、对看月历感兴趣。
准备:
幼儿台历人手一本、月历一本、星期字卡
过程:
一、导入,引出台历
1、提问:小朋友,你知道今年是几几年吗?今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们教室里挂着一本日历,小朋友可以从日历上了解日期
你是怎么从日历上看日期、星期的?
二、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台历、日历的不同,从而认识台历
1、出示台历
台历和日历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幼儿观察桌上的台历
3、日历和台历日期数不同
(1)日历一张是一天,台历一张是一个月
(2)出示一张放大的10月份月历
这是几月份的?从哪看出来?10月份有几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从台历上认识星期和日期
1、台历上的星期在哪?一星期有几天?他们是怎么排列的?
(1)请一幼儿排列星期字卡。
(2)教师:星期日是一星期的.开始,在第一个,后面是星期一……,星期六排在最后,是周末。
(3)教师领幼儿读一遍
2、你能在台历上找到今天的日期吗?请你把它圈出来,再说说它是星期几。
(1)幼儿自己操作
(2)请一幼儿在集体面前找日期。你是怎么找到的?(重点提示:找到日期后向上看)
(3)请小朋友找到10月17号。(方法同上)
3、日期是怎么排列的?
(1) 教师:日期排成一条一条,一条有7天,表示一个星期。
(2)与幼儿一起数:10月的第一个星期、10月的第二个星期……
(3)请小朋友在台历上找到第三个星期。幼儿操作,然后请一幼儿上来找。
4、请小朋友找找看第三个星期的星期二是几号?把它圈出来。
(1)幼儿寻找
(2)请一幼儿上来找
(3)教师指导:先找到第3个星期,然后找到上面的星期二,顺着往下看。
(4)还有什么方法?
(5)请小朋友找到第二周的星期六、第四周的星期四……(方法同上)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台历,回家后,可以从家里的台历或挂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的生日,用笔圈出来,到了那一天就可以给他们送一份小礼物,他们一定很开心。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老师需要创造条件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
1、体验自由排序,在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在活动中专注操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师演示教具一套,幼儿操作教具人手一份,挂图等材料若干;
2、经验准备:有简单的排序经验。
活动过程:
(一)游戏1:彩色小圆片的排序游戏:请小朋友将手中的彩色小圆片按一定颜色顺序进行排序。幼儿操作后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展示,自我评价奖励小红旗。
(二) 游戏2:找异同。老师出示一幅图,请幼儿认真观察,找到规律并在图示收起后,按要求将所有小圆片放入蛋糕盘。
(三)游戏3:全面看图找规律。请幼儿认真读图,找到几何图形的排列规律后根据记忆进行操作。
(四)游戏4:听题送几何图形回家。题目要求:横排同颜色,竖排同形状。
(五)活动小结:
1、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面红旗,为自己加油。
2、找找身边有哪些有规律的排序。出示有规律排序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在哪些地方有这些排序。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线,通过游戏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图形排序的规律,并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排列规律和自己操作的排列规律,让他们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其次,在环节的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使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组成,知道5有4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互换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操作材料:两只鱼缸和5条小鱼。
2、各种操作材料、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碰球,复习4的组成。
师:小朋友,我们来玩数字4的碰球游戏吧。
师:嘿,嘿,我的1(2、3)球碰几球?
2.情景导入:买鱼。
师:今天早上明明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她帮明明买了5条鱼、两只鱼缸,可是明明不知道如何把小鱼分到鱼缸里,所以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谁能帮助明明呢?要记住,2只鱼缸必须分到小鱼才可以哦!
(1)幼儿操作材料,师观察。
(2)师请幼儿边展示边说出5的组成,并记录结果(师、幼儿记录)。
小结:我们小朋友很厉害哦,帮明明找出了4种分法。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
3.引导幼儿探索分合式中的互换规律。
(1)师:谁能把5的组成写在一起呢?
师请幼儿尝试写出5的组成。
(2)在5的组成中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小结:在5的组成中,(只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分,不仅能很快地找出全部分法,而且还不会重复,)里面藏着互换位置的好朋友。看见1和4就会想到4和1,看到2和3就会想到3和2。
4.幼儿再次操作,知识巩固,师指导。
(1)师:小朋友,明明请你们去他家做游戏,考考你们5的组成学会了没有!
(2)师介绍每组材料的操作及操作时的要求。
5、幼儿展示,教师检验、评价记录与结果。
6、游戏结束:兑奖。
师:请小朋友将手中的操作结果拿到明明妈妈那去兑奖,有奖品哦。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序地数数。
2.通过操作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并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3.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数数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操作材料、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搬家啦,这么多的老师也都快来帮忙了呢,我们一起来和要去帮忙的老师们问声好吧。
(二)基础部分
1.师:现在每位小朋友都变成了小火车的车厢,那你们清楚一共有多少节车厢呢?
幼儿报数,教师配合指导。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们都太棒了,而且我知道你们数数都很厉害,你们都能数到几?
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数3个数字好吗?
······3.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师:森林国王说啦,要闯关成功后才可以去帮忙呦。那我要请你们帮我一个忙啦,看,图上有什么?(房子,树)房子有几间?有几棵树?几只小动物?你是怎么数的?
教师小结:要数清楚物体的数量,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往下,不同课件都有对应的点数需求,下载课件需要点数,如果点数不足充值后,就可以在电脑上下载了。或者从左往右,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4.教师与幼儿互动,依次请10名幼儿上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5.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图形并正确的.数出来。
师: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什么?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圆形?······你是怎么数的?还有什么?这次你又是怎么数的呢?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结:数不同的东西方法也不同,要想正确的数出数量,不仅要观察仔细,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其实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是很要紧的,爸爸妈妈经常买东西的时候都要去看这个数字。那么今天就请你有空的时候到家里去找一找、到附近的超市去看一看哪些东西上面有数字?为什么要看这些数字呢?这些数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问题.
3.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
1.出示课件,老师边操作边讲解: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4只小鸟,现在,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1+4=5)
6.提问:如果树上先飞来4只小鸟,后来又飞来1只小鸟,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4+1=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2+3=?3+2=?
B
1.老师再次出示课件,操作并讲解:草地上有5条小蛇,有2条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条小蛇?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游走了3条小蛇,还剩下几条小蛇?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
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3=?生:╳老师,告诉你2+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三、幼儿操作
完成有趣的数学5的加减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二等分的含义;二等分后每份是一样大的,并能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同个图形不同的二等分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尝试能力。
二、活动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花形和心形的纸片若干、剪刀
三、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帮助小兔子,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小白兔来到我们的教室里,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一个忙。动物城里造了许多新房子,小动物们从店了买回来了许多漂亮的窗纸。可是,窗纸太大了,要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才能用,小动物都不会分,小朋友愿意帮助小动物吗?
二)、第一次尝试:二等分正方形
1、教师提出尝试要求,将正方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把正方形的纸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分好后剪开。
2、幼儿尝试操作,将正方形二等分,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操作,对分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幼儿想想有几种分法。
3、尝试操作后提问。
1)、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来的.两份是否一样大?(用重叠的方法比较)
2)有哪些小朋友的分法是跟他一样的?哪些小朋友的分法分他不一样?
4、教师将正方形的分法操作演示给幼儿看,并展示在黑板上,请幼儿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整体比部分大。
三)、第二次尝试:二等分其他图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花形、心形)
1、教师提出第二次尝试要求:二等分其他图形。
教师:小朋友想出了正方形二等分的方法,真聪明。请你们看看箩筐里,还有些什么图形,我们来试试看,帮助小动物们把各种形状的窗纸二等分。
2、幼儿第二次尝试操作,把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花形、心形等图形二等分,教师观察幼儿操作,了解幼儿不同的二等分方法。
3、教师请选择不同图形进行二等分的幼儿讲讲,自己分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分的,然后教师将各种图形的二等分方法展示到黑板上。
小结:原来,有些图形只有一种二等分方法,而有些图形有好几种二等分的方法。
四、延伸活动:思考如何将图形四等分。
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帮小兔子分好了窗纸,小兔子知道了一定很高兴。我们能把各种形状的纸分成一样大的两份,那你能把它们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吗?老师把材料放到区角里,请小朋友们下次去试一试看。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和探索四等分的分法,找出不能四等分的图形:心形。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复习100以内数的形成。
2、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
能进行20以内的加法。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定规尺、题卡。
前经验能进行10以内的加法。
活动过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合成
三、蒙氏数学工作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与使用教具,并将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将红蓝定规尺依次取出,按9—1的顺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以同样方法将红色定规尺排列在右侧。
3、出示题卡:4+7=(背面写有答案11),把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定规尺4排在第一行,左侧与方格对齐(占用1~4的方格);再取红色定规尺7,排在蓝色定规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时红色定规尺的右端对着数字11。
5、教师把着数字11说:“4加上7等于11。”并数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再将题目卡翻过来,确认自己的计算结果。
6、对照后,请幼儿将结果“11”写在题卡上,再将定规尺放回原来的位置。
7、教师出示另一张题卡,请幼儿自己独立计算。
8、幼儿自己继续进行练习,直至不愿继续为止,收好教具与工作毯。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延伸:
请幼儿相互配合进行出题做题。
活动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
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以及课堂气氛较好。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体验歌曲的欢快的情绪
2、能唱准歌曲中休止符和念白的部分
3、能根据乐曲尝试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并体验歌曲中欢快的情绪
活动难点:能根据乐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的变化变现高楼
活动准备:大背景图、小弟弟;小妹妹卡片个一张、念白的节奏图、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教师语言引导;“小朋友们,老师朱德小区里又造起了许多高楼,我们一起去数一数高楼好吗?
二、出示高楼图片,幼儿听音乐
师:“看图片上有什么吗?(高楼、白云、小孩)教师根据幼儿观察到的用歌曲中的歌词来进行小结。
“那我们额一起来数数高楼好吗?”(教师带幼儿有节奏地数高楼)
“老师这首数高楼的各好听吗?你们仔细听听,听到了什么?”(播放音乐)
三、理解记忆歌词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师:“来,我们也来一起有节奏地念一遍歌词”(教师带着幼儿一边打节奏一边念歌词)
2、学习歌曲中念白部分(出示念白的节奏图)教师让幼儿反复练习
3、学唱歌曲
①教师随旋律示范演唱歌曲
②教师随旋律说歌词
③教师带幼儿学唱歌词
④教师带幼儿唱歌,在唱歌的过程中重点练习唱准休止符的部分(如果发现有幼儿唱不准的应该及时纠正、练习)
⑤师幼齐唱歌曲
四、启发幼儿用身体表现高楼及创编
1、教师示范用身体表现动作(用单脚、屈膝、站立、等动作)
2、教师创编第一层,并用动作示范表现,。引导幼儿创编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幼儿创编,教师在旁引导)
3、个别幼儿创编并带领表演
五、游戏
一部分幼儿站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另请两个向朋友,一个当弟弟一个当妹妹,站在圈外
1—4小节幼儿手拉手,一边唱一边顺时针方向转圈,依次走4步
5—8小节幼儿站定依次伸高手做高楼
反复1—8小节圈上幼儿不动,站着唱歌,小弟弟和小妹妹在圈里圈外钻进钻出,注意不要碰撞
9—10小节弟弟妹妹各站着不动唱歌,屈膝表现
11—18小节幼儿一起按节奏唱歌,做高楼的动作。两个幼儿手碰撞换人,游戏进行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二等分的方法,发展思维灵活性。
难点: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苹果、绳子、纸(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吸管、杯中的水、等分练习册、若干图形、笔。
四、设计思路
尽管幼儿在生活中已接触过许多等分的实例、但要他们亲自实践对物体的等分、尤其是理解等分的方法,还是有’—定难度的。因此,活动前首先为幼儿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然后再组织讨论,使幼儿‘对等分的方法知其所以然。
在操作探索,讨论归纳后,幼儿对等分有了进一步认识后,可以在思维方面提高要求,即设计练习纸及游戏活动以有利于促使幼儿采用变通思维,培养幼的.判断和思维能力。
五、活动流程
讲解演示一探索操作一讨论理解一巩固提高
六、活动过程
(一)讲解演示
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问幼儿,如果两个小朋友,只有一个苹果,苹果怎么分着吃?
2、组织讨论等幼儿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一个苹果如何分成为相等的两份,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二)探索操作
1、提供操作材料,指导等分方法。
材料、绳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三)讨论理解
1、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2、教师总结:一个物体(图形)被分成同样大的两个部分,就是物体(图形)二等分。
3、讨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①请幼儿把等分部分与原来的材料作比较,看它们的有什么不同。
②总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四)巩固提高
1.每人一套等分练习纸.请功儿把二等分的图找出来,并画上圈。
2、幼儿动手,老师巡回。
3、玩游戏;找朋友
方法:教师把各种几何图形等分成二份,一份在参加的游戏幼儿手中,另—份贴在磁性黑板上.游戏前,幼儿在活动室周围边走边念儿歌:勤锻炼,身体好,找个朋友来赛跑。念到最后—字。幼儿分别到黑板上取下一个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样的图形,并把两份图形拼成一个整体,看谁拼得又对又快:
七;活动延伸:感知将图形三等分,扩大范围感知等分现象。2.欣赏故事《两只狗熊》,感受二等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1-06
文具大班数学教案11-10
排序大班数学教案11-18
精品大班数学教案02-08
【荐】大班数学教案01-01
大班数学教案【热门】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