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30 19:00:0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语文教案合集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进一步了解会意字地构字,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2 写好“马、母、红、毛、成、思”六个字。

  过程与方法:

  1 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

  2 学习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语言的乐趣。

  教具: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试试。

  1、读一读,说一说

  (1)借助拼音自由读韵文,要读通顺正确。

  (2)再读韵文,看看“闷、闻、问”分别是由哪两个汉字组成的,可以和同座交流。

  (3)请学生全班交流,师用卡片配合示意。

  (4)出示“闯、闹、闪、闲”,谁能记住这几个字特点?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2、读一读

  (1)生自由朗读词语,小组同座互读。

  (2)全班交流。

  (3)想想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景色的?

  (4)指答。

  (5)感受这些优美的景色,联想画面,再来诵读。

  3、大家一起来编有趣的句子

  (1)出示例句,自由读,边读边想这个句子有趣在哪?

  (2)指生答。

  (3)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句子。

  (4)出示其他句子,展开想象,表达自己想法,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5)全班交流。

  (6)在书上完成,师巡视指导。

  二、探究与发现

  1、仔细观察图

  (1)仔细观察图,说说图中的白云像什么?

  (2)生小组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

  (4)师适当指导观察方法,先整体后部分,还可用前面有趣的`句子来表达。

  2、写字练习

  (1)观察这些字中的“折”和“钩”。

  (2)全班交流它们的不同写法。

  (3)师讲解并范写。

  (4)生练习,上台示范,全班评议。

  三、我的作品

  (1)请生看图框,讲解意思。

  (2)生互相交流,把句子说完整,尽量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3)集体交流,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写在方框里。

  (4)学生互相欣赏。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学生一定会很喜欢的。

  教学目标:

  1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习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注意“帮”的结构;“待”是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难点:

  学习冒号的用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小作者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课件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B扩词。

  含苞待放滑稽自由一片叶瓣一只苍蝇一头牛一匹马

  C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师范写以下几个字:故、级、粉、板、事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事”字的横要注意有变化。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用“事”组词。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

  1、平常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为什么?

  2、读了红马的'故事,说说文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3、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仅你们喜欢,他的学生们更喜欢?

  4、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

  三、朗读指导,读中品文。

  1、引导学生读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试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感激,为我大胆创作得到肯定而惊喜、自豪。

  四:引导学生说出冒号的作用

  出示句子:

  1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表示提起下文)

  2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用于总说后面,表示分说。)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学看到了我的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语文教案 篇3

  训练目的: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并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出示《爱惜粮食》的图片,句子、要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让学生明白习作的要求,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根据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背景,发挥想象,口述图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1、看图作文我们早已写过,应该并不陌生,请同学回顾一下,看图作文有哪些要求。(要仔细看图,理解图意;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教师小结出示要求。出示课件1

  2分钟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看图作文——爱惜粮食

  出示2

  二、学习“习作要求”,出示:仔细看图,理解图意,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比较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

  1分钟

  读要求,你读懂了什么?

  三、写事的文章特点是什么?(出示课件4)

  3分钟

  四、学习范例,让学生边读、边思、边划:(1)小作者是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的?

  (2)小作者抓住哪几方面来写?用“——”划出写得具体的词句。

  5分钟

  学生讨论,然后交流,汇报。

  师小结:围绕中心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五、出示图,仔细观察

  (课件5)

  5分钟

  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1、图上画着哪些人?

  2、他们在干什么?

  3、是什么时候的事?)

  2、出示学习提示1、图上画着哪些人?那位小朋友正想干什么?

  课件5

  3、讨论人物、时间、地点、事情。

  (1)人物:小明、爸爸、妈妈、农民伯伯

  板书:小明

  爸妈

  点明:小明、爸爸、妈妈是这幅图的主要人物,农民伯伯是次要人物。

  (2)时间:春天的中午

  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小明胸前的红领巾说明是放学后,从农民伯伯头戴草帽,弯着腰在插秧,推测出这是春耕的'季节。)

  事情:出示填空(口头说话)

  (课件6)

  一个—————的———————,小明———————,爸爸妈妈———————————————————。

  (3)讨论事情的顺序。

  板书:起因:小明要倒剩饭

  经过:爸妈劝阻教育

  结果:小明懂得道理

  (4)确定重点:这三步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些?

  点明:事情的

  经过应作为重点写具体。(板书:写具体)

  (5)同学回想一下我们积累的爱惜粮食的谚语和诗歌等

  如《锄禾》出示它的多媒体

  2分钟

  六、想象事情的经过,分散难点。

  10分钟

  出示学习提示2、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小明会怎么说,怎么做?

  3、想一想,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内容要写得具体些?

  (课件7)

  (1)自由组合讨论,小组汇报,可用小品形式。

  (2)想象语言、动作是否合理。

  (3)评议后,其他小组补充(力争求异)。

  七、学了这篇看图作文,你们想到些什么?(或有什么收获、体会?)(相互说,然后交流)3分钟

  八、写重点部分,把它写具体,然后交流。5分钟,有时间交流。

语文教案 篇4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点拨。

  1.朗读第三自然段,并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3.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很远的古代、后来/良长很长的.年代;表示地点的词语有:陆地上、靠近陆地的浅海里、海洋;表示演变特点的词:变成、退化。

  4.完成表格

  六、结

  第三课时

  一、读练三——自学程序与方法四(自学课文第三段)

  学生根据旁批,读、想、划、批、说、写,自学第三自然段。

  二、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朗读第二自然段并引导评议。

  2.鲸有两类,它们的区别是须鲸没有牙齿;齿鲸有牙齿。

  三、读练四——自学程序与方、法四(自学课文第四段)

  投影出示表格

  学生根据课文旁批和参照投影显示的表格自学第四段。

  教师巡回辅导。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 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2、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彩色的梦》里面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了解各小节的内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多少个小节。

  2、说说每个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1)第一小节讲了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2)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我编织的彩色的梦境。

  (3)第四小节主要讲了我的彩色铅笔编织的彩色梦境。

  三、品读课文,想象彩色的梦

  1、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一小组的同学领读第一小节,其他小组的`同学跟读。

  (2)想象一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想 象一下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

  (3)学生汇报: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4)长的可能是什么?圆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是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的。

  (6)生汇报。一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二是从“我的彩色 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

  (7)师: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他们在白纸上怎样跳蹦?你能想 象出来吗?

  (8)学生汇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2、学习第二小节

  (1)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学生汇报。

  (3)师小结: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你还能照这样说吗?

  (4)学生仿照着说一说。 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蓝—得—透—明! ”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6)指导学生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请女生读第三小节,注意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2)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请孩子们 读出惊讶的语气。

  (3) “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物的 特点,比如这里雪松拉手,小鸟唱歌。

  (5)请学生照样子说一个拟人句。

  (6) “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这一句是比喻句,把烟囱上结的太阳比喻成苹果。

  (7)请孩子们也说一个比喻句。

  (8) “又大—又红!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的是声音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惊讶、惊奇、惊喜的语气。

  4、学习第四小节

  (1)请男同学读一遍第四小节。

  (2)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它描绘了大森林的哪些美景。除了第三小节讲的雪松拉手和烟囱上结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呢?

  (3)请同学汇报。

  (4)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的?

  (5)还有紫葡萄的叮咛,紫葡萄叮咛了些什么?联系上下文让孩子们说一说紫葡萄说了些什么?

  (6)请同学们汇报。

  (7)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仿照课文的第2小节和第3小节写一写。

  3、全班交流。

  4、老师评比表扬。

  五、老师总结

  每个人都有一个彩色的梦,让我们为编织这个美丽的彩色梦境而努力吧!

  六、作业

  1、写出自己用彩色铅笔描绘的彩色梦境。

  2、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睹、弛”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 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词语提炼课文主要内容,并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课文,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 了解泰国大象的特点,感受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体会大象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课前谈话

  同学们,旅游,能让我们旅途中放松心情,收获快乐。有一种旅游必须身临其境,有一种旅游却可以足不出户——就是“神游”!现在,老师就带着大家去神游一个美丽的国家:泰国(播放图片)。

  简介:泰国有着“千佛之国”的美誉。这里到处是金碧辉煌,尖角高耸的庙宇、佛塔, 随处可见精致美观的佛像,为泰国的热带风情平添了许多神秘的气息。泰国还有“万象之国”的别称呢(出示图片)你见过大象吗?你能说说对大象的了解吗?

  一、揭示课题

  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对大象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赵丽宏去感受与象共舞的另一番情趣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大象

  1.让我们快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笔下的泰国大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巡视指点

  2.交流初读收获:泰国大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抓住文中的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来概括地说说 板书(印象)板书:中心句

  (自由说)点评 {你说的很有意思。

  {你很会抓关键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

  {你还会从课文中找中心句来说呢!像这样的句子谁再来补充?

  小结学法:看来同学们对课文都了初步的.印象,像这样的课文,我们有时候可以抓住中心句来读懂它。

  3.现在请你带着对泰国大象的感受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描写大象的词语吧

  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效果,你能说出几个词语呢?

  简单交流——点评,引导归类

  {1.准确,量大——你找到了描写大象悠闲、聪明而有灵气的词语

  {2.只找到一两个词语——你找到的是描写大象……谁还有补充吗?

  小结:【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很细致,记住了很多词语,不少同学还在文中留下了读书的痕迹,真是个好习惯。

  同学们找的这些词语,描写了大象多方面的特点,让我们来分类积累一下:(出示表格)试着自己积累一到两组,速度快的可以多积累一些,把字写端正。

  交流:你积累了哪组词语?谁来补充?——

  4.老师也摘录了一些,请你先对照一下,没有写的可以补充完整。

  5.朗读词语: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组词语吧,你看到了怎样的大象?谁来读?第一组

  {读得不好:不要紧张,你把语速放慢点,可能就会读出那悠然自在的感觉,你再试试!

  谁再来试试!{真是一头悠闲自在的大象啊}——请女生像她一样,一起来读读

  第二、三、四组词语:

  后面三组词语请大家先自由读读,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大象的特点。

  谁来读第二组?

  {我想,如果你能加点气势,肯定能读得更好!你再来读读!——谁再来读读?

  {你真是一头勇猛、能干的大象!

  {请男生一起来读读——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大群勇猛、能干的大象。}

  第三、四组 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小结: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好词语,透过它们,我们看到了悠闲温和、勇猛能干、聪明而有灵气的大象。在平时读书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分类积累词语,提高学习的效率!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作者运用这些词语,给我们描写了哪几个画面?请你用概括小标题的形式简练地写在语段旁边。——板书:画面 巡视指点

  自由交流:相遇 按摩 跳舞

  同学们刚刚说到的大象会为人们做按摩非常有意思,老师和大家一起合作地来读读这个画面:请同学们读大象的句子,努力体会蓝色的词语,其余老师来读!

  小结:这画面可真有意思啊!

  四、升华感情

  1.但是最让作者难以忘怀的还是——看大象跳舞(生接)——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出示第5自然段部分

  2.让我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边读边体会描写大象跳舞的词语,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预设:

  【动作:你说的这些都是大象舞蹈的——板书动作 你找到了这一句

  大象的舞蹈动作有哪些?拿起笔圈一圈!交流——在一般人印象中,大象总是很——笨重的——可是这里的大象的舞蹈,却给人?的感觉——谁能带着轻盈的感觉为我们读读第二句。

  {读得不好:你读书时可以想象一下画面,用轻快的语气,可能会读得更好!你再读读!——轻盈多了!谁再来读读?

  {读得好:真是一头舞姿轻盈的大象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大象的舞蹈,读出节奏感

  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画面——你感觉到了那里热烈的气氛 板书

  怪不得人们都要拥上去和大象跳舞呢,这个拥字让你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么样?

  【表情引导:人们是那么快乐,脸上都带着快乐的笑容,那大象呢? 板书表情

  大象也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引读最后一句:我想,如果大象会笑……

  4.小结:这样热烈的气氛,这样快乐的人群和大象一起舞蹈,其实这就是——“与象共舞”, 这境界如此美好,怪不得最令作者难以忘怀!

  配乐齐读:让我们一起伴着音乐,融入热烈的气氛中,与大象共舞吧!

  ——小结: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觉到自己仿佛已经身在泰国了。

  【作家冰心曾这样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这与象共舞的境界就是一种真正的美,和谐的美。 板书和谐

  这样的和谐之美都来源于作者那美妙的文字。

  五、小练笔:

  作者正是通过围绕中心句写的方法,抓住热烈的气氛、大象的动作和表情,以及人们的感受,让我们感受到那和谐美好的境界。我们也来学着写写吧!

  1.看视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视频,分别是看大象投篮和倒立。请同学们边看边注意当时的气氛,大象的动作和表情,想象人们的感受。听清楚了吗?

  ——观看视频——我们还可以从图片中寻找灵感。出示图片2张

  2.回顾词语:看了视频,你脑海里出现了哪些词语?你还可以运用本课积累的词语——出示,哪些可以运用?现在我们要开始写了

  3..出示题目:请你选择其中一题,以它为开头,模仿者作者围绕中心句写的方法,把那快乐的气氛、大象的动作、表情和人们的感受写出来。

  2.学生开始写 幻灯片展示

  3.交流点评3-4人

  六.总结全文

  “与象共舞”这样的美好和谐的境界,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最向往的呢?也许有一天,我们与大自然中的一切,小到一朵花,一棵草,也能达到这“与象共舞”的和谐境界!让我们共同期待!

  板书设计:

  与象共舞

  悠闲、温和 相遇 中心句

  勇猛、能干 气氛

  聪明而有灵气 按摩 动作、表情

  跳舞 人们的感受

  和谐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7个;通过选择解释条,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合理的想像,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并且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为了……为了……”说说梅兰芳练功的具体事例,从而感受梅兰芳刻苦勤奋的毅力。

  4、明白只有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初步感受梅兰芳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教学重点: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难点: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中体会到他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引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京剧片段,引出梅兰芳。

  刚才大家欣赏的这是什么戏呀?

  对,这就是(京剧),“京”是后鼻音,谁来把它读准了。(指名读——齐读)

  唱这段京剧的是一位(有名的京剧演员),他就是(梅兰芳照片)梅兰芳。

  让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特别注意“芳”的笔顺。(梅兰芳)

  2、反馈预习,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已经预习了课文,大家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请用一句话来说说看,谁先说?

  关注三点: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小时侯不是学戏的料子(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蜚声

  这个生字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把它读准了。

  预习课文时,借助课后注释,我们知道了“蜚声”是什么意思?(扬名)

  蜚声海内外的意思就是(扬名海内外、名扬海内外)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两个词语。(举世闻名、世界闻名)

  众多的演员中有一定成就,能够脱颖而出的,才能成为一名——(艺术家),这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才称得上是——(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许多人是这样赞美他的?请你轻声读读。

  (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美的化身。一位非常卓绝的,非常难得的京剧大师。)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齐读。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功”指的就是功夫。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练的基本功就有好几百种,大致分为四类,统称四功。

  请大家自己来读读看。

  (唱功 念功 做功 打功)

  旁白:唱腔、念白、表演动作、武打和翻腾,那做工中又涵盖了许多种类

  (水袖功 翻功 跌功 跷功舞功……)

  今天我们就学习梅兰芳练跷功的故事。

  这个“跷”字,从字形上看,指的是哪里的功夫呢?

  预习课文时,我们看到课后注释是这样说的,谁来读读。

  (跷功:京剧称旦角踩着有踏脚的木棍表演走路、舞蹈叫“踩跷”,表演时踩的木棍叫“跷”,这种功夫叫“跷功”。)

  (图示——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京剧艺术家,一起来学第20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为顶尖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

  这里的“硬”是什么意思呢?请教了字典以后,我们知道“硬”有这样四个解释,请你轻声地读读,然后选择一个。

  (跟“软”相对。

  (意志)坚定。

  勉强。

  质量好。)

  2、课文哪几节向我们介绍梅兰芳在练过硬的跷功呢?快速地默读课文找找看。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读5-7节。

  我们读课文,都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读读5—7节,然后交流一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懂?

  3、指名分节读5-7节,听听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变成一个京剧艺术大师的?

  三、问难质疑,感受“顽强的毅力”

  1、提出疑问,分类解决。

  通过小组讨论后,我们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呢?

  一炷香

  请大家注意这个炷的字形,与什么有关?对,用火烧香。这是古代人的一种计时方法。(图示——一炷香)点上一炷香,完全燃尽就表示15分钟。

  怎么浇小冰场的?

  两个“硬”各是什么意思?(刚才已经解决了一个,另一个我们读文时再来解决。)

  梅兰芳:为什么要站那么高练跷功呢?

  什么是一日不练三日空呢?

  为什么跷功有长进了,他还不满足?

  为什么硬是咬牙坚持着?

  跌倒了马上爬起来?

  吴先生:吴先生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

  小结:大家真会动脑筋,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我们对梅兰芳这么做,这么说,不理解;我们对严厉的吴先生却会让梅兰芳休息不明白。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2、学习第5节。

  (1)梅兰芳为什么硬是咬着牙坚持呢?请大家默读第5节,思考“跷功”难在什么地方呢?梅兰芳是如何练的?(第5节)

  交流。

  (2)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让大家回家静立5分钟,要一动不动,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记下来。现在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交流。

  (3)那么梅兰芳当时呢?谁能结合课文里的句子再来说说看。

  (出示——练跷图、一炷香图)

  交流泛红:

  板凳砖半米高的高跷——高、站的地方很小

  一炷香——15分钟,时间很长

  不准休息——连续15分钟

  慌张

  腰酸腿疼

  腿肿

  说得很好,让我们读好这些句子,来体会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练功。

  (4)说话训练

  梅兰芳练跷功,比我们难多了,苦多了。你能想像他当时的情景吗?书上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老师请大家借助这个提示来具体说说吗?

  出示——

  起初,梅兰芳一站上去,就。不一会儿,就。你看,他的头上,脸,全身的衣服。眼看快要坚持不住了,可他心想。

  同桌对练。

  交流。

  适时点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谁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说说看。(2、3节)

  默读2、3节再想想看。

  交流。

  谁能把这个填空连起来说一说。

  梅兰芳在(凳上站)立练跷功,却一声不吭,硬是咬牙坚持着。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顽强的.毅力)

  3、过渡:

  这样,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练了整整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从一炷香,到两炷香,甚至三炷香,梅兰芳站得越来越稳,腰腿也就越来越有劲了。吴先生也——(连连称赞),但是梅兰芳却不满足,刚才有同学对此不理解,读到这里,你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谈谈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是啊,梅兰芳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又想出在冰上练跷功,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为了学好京剧,板书——冰上跑

  4、研读第7节,解决学生疑问

  刚才还有同学提出:吴先生很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几天?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联系第7节思考一下。

  5、默读第7节,思考。

  交流。(先生心疼)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倒。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引读:冰面像镜子一样——(光滑),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寒冷的冬天,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了,但梅兰芳还是——(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平时要求严厉的吴先生看见了——(心疼极了,劝他休息几天)。联系前面,先生让梅兰芳站在凳上练跷——(一炷香的时间),现在却劝他休息——(几天),可见先生实在不忍心了,梅兰芳就是这样不满足,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他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刚才有同学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关键是理解这个“空”的意思?(没有结果)

  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读好这句话。

  教师总结——这就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6、运用“不要说……就是……”的句式说说连跷功的不易。

  都说在练功的过程里,要算跷功最苦,最不容易了。从凳上站到冰上跑,梅兰芳想方设法要练好跷功。

  你能否用我们刚才学过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在出示刚才的句子)

  练跷功,不要说踩着高跷在冰上跑,就是站在凳子上练上一炷香的时间,也是很不容易的。

  7、引读5-7节

  让我们一起配合着来读读5-7节,再来回顾一下他苦练跷功的情景。

  刚开始,吴先生教梅兰芳在凳子上练立跷功,他为什么硬是咬着牙坚持着?……练了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连先生也连连称赞,可为什么他自己还不满足呢?……所以连先生也不忍心了……梅兰芳却说……

  8、在教师引导下练习的概括节意。

  梅兰芳苦练跷功,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简单地说说。

  梅兰芳苦练跷功,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为了是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他想方设法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在上面跑跷。

  交流。

  这就是用简洁的话来介绍5-7节的内容。

  引说:

  正是凭着这种……从小不是学戏料子的梅兰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又在众多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了……在艺术家中,成了……

  学到这里,你对成功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身上还常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坚持——梅兰芳不是常说:一日不练三日空?

  勇气——摔倒了爬起来,也不怕疼

  9、梅兰芳的成功中,不禁让我们回想起以前学的一些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先请大家自己轻声读读记记。

  从来就没有人,能够轻易获得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读。

  10、听记小结。

  虽然祖师爷没有给梅兰芳这碗饭吃,但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这里有两个我们今天学的生字,让我们自己先看看记记(凭着蜚声)

  让我们拿出听记本,一起来听记这句话。

  齐读。

  四、课外拓展,升华主题

  1、引读板书:

  虽然梅兰芳——但正是凭借着——,梅兰芳成了——,不仅称得上——,而且最终还成为了一名——。

  2、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要练的功夫有许许多多,跷功只是做功中的一个,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的……(唱功、说功、打功)。梅兰芳在他60余年的学艺生涯中,一直在,真是不容易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课外阅读中去看看,梅兰芳是如何练眼功的?

  3、梅兰芳表演艺术打动了许多人,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大家请看所以呀,他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艺术家。(媒体)

  梅兰芳,真像一位散花使者,他把美撒向人间!

  4、激发探究: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 许多人都很喜欢它。(梅兰芳男演女角)。如果你也对京剧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到课外去找找资料。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指导用“舒畅、快活”造句。

  3.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爱树林、爱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①“一生”和“最喜欢”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父亲一生最喜欢的事物。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lí)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hū tuó)河岸上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②这句话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哪些因素?]突然,父亲站住了,朝幽(ōu)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③“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了“我”和父亲来到滹沱河岸上的一片树林,父亲仔细观察树林。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nán)喃地说。[④“喃喃”二字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父亲通过观察发现林子里有不少鸟。用父亲的话引起下文。

  可我既没有看见一只鸟,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⑤我为什么看不见、听不到有鸟?] 我茫然地望着凝(níng)神静气像树一般兀]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 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 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弟弟用实际行动改正缺点的精神。

  2.读准字音,理解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句子写通顺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运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内容的方法。

  2.理解“她是用美好的心灵,在做着送给老师的礼物哇!”与“弟弟送给老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其实是最好的礼物——一颗真诚的心!”这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指名看拼音,读词语,检查自学。

  (三)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纠正读音。

  “商量”的“量”在课文中应读轻声“liang”,“粘补”的“粘”在课文里应读“zh1n”。

  (四)质疑、设疑、解疑。

  1.读题质疑。

  (1)谁送给谁的新年礼物?

  (2)要送一件什么样的新年礼物?

  (3)为什么要送这样的新年礼物?

  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思考练习设疑,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指名回答问题,解疑。

  教师可出示填空练习的方法,检查读书情况。

  ________送给________的新年礼物。

  弟弟把________做为新年礼物送给老师。

  这礼物代表了弟弟送给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借助课后思考练习读懂课文内容。

  1.“弟弟”他们小队商量要送给老师什么样的礼物?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让学生思考后分点回答。

  他们小队经过商量,准备送给老师一件有意义的礼物。怎样有意义呢?一是要好,比去年的好;二是要自己动脑筋做;三是不能花钱买。

  (3)“弟弟”要送给老师的礼物是什么?

  ——一个认真书写的作业

  本。

  让学生读第5自然段,从文中标画出有关句子。

  (4)指名读句子。

  “这是我送给老师的新年礼物。”

  (5)课堂讨论:“弟弟”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学生通过阅读3、4、5自然段,从中理解“弟弟”是在邻居小苇撕破了他的作业

  本,“弟弟”非常生气,“瞪着眼睛”,脸“气得红红的”这种情况下,才说出这句话的。联系上文可以看出,这之前,“弟弟”对谁也没有说这件事,因为这是他们小队同学悄悄商量的。从“悄悄”一词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这次行动是有计划的,秘密的,事先不宣布,不张扬。二是想用实际行动给老师一个惊喜。这次“弟弟”说出实情,可见是气愤极了,同时也可看出“弟弟”对送给老师这件新年礼物非常重视,十分珍惜。

  (6)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第6、7自然段。

  思考:

  从什么地方看出弟弟”对这份特殊形式的礼物非常珍惜?边读边标画出有关句子。

  (7)指名读句子。

  “这一阵子弟弟做作业

  之前,总是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擦了又擦,做算术总要在草稿纸上演算好了,才誊在作业

  本上”。

  这段话作者从两个方面写出“弟弟”非常认真地做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一是做前把桌子擦了又擦;二是先在草稿纸上算好才抄在本上。由此可见“弟弟”是在用实际行动向老师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要克服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正因为“弟弟”这样认真,所以他现在的作业

  本“又平整又干净”,字写得“又工整又清秀”,一连几次都得100分。

  (8)“弟弟”以前的作业

  什么样?

  让学生联系上文,读第2自然段,展开讨论。“弟弟”原来的作业

  写得“毛毛草草”,错别字多,算术常出错,老师提醒,爸爸教训就是“改不了”。

  (9)对比讨论:“弟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

  ①“弟弟”长大了,所以作业

  就写好了。

  ②“弟弟”想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

  ③“弟弟”爱老师,想用改正缺点的实际行动,献给老师一颗真诚的心。

  (六)读懂重点句,理解内容。

  1.出示句子:

  “弟弟”送给老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其实是最好的礼物——一颗真诚的心!”

  2.讨论:

  (1)“真诚”是什么意思?“弟弟”送给老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为什么又是“最好的礼物”?

  (2)“真诚”就是真实、诚恳。作为一名学生,送给老师一份认真书写的作业

  ,确实算不上什么礼物,但是因为“弟弟”过去学习不专心,做作业

  不认真,老师提醒,爸爸批评他都改不了,现在“弟弟”用实际行动改正了缺点,进步了。这份礼物寄托着老师的期望,家长的希望,表明这是“弟弟”进步向上的开始。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正因为这本作业

  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说这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它代表了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对老师的一颗真诚的心。

  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紧扣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8-26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秋游》教案08-25

语文蜡烛教案08-26

语文《夹竹桃》教案09-26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