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领会诗歌所赞颂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是教学难点。突破的办法就是读,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质疑导入:
1、出示朗费罗名言,带学生欣赏。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若想射中靶子,就得瞄得高一些:每支射出去的箭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
失败可能是变相的胜利,最低潮就是高潮的开始。
2、板书课题。理解:礼赞。能给“赞”组个词吗?(赞美、赞扬、赞颂……)这些意思“礼赞”都包含,只是更深了一层,是“带着敬意的赞扬”。
3、质疑:看了课题,你们有疑问吗?
(学生提出问题:课题为什么是“人生礼赞”?“人生”为什么要“礼赞”?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礼赞”?)
是啊,怎么样的人生值得礼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学习课文吧。
二、合作交流:
检查预习
(一)检查生字词
1、出示:昭(指生读,齐读。)
左边的“日”像个太阳,在太阳灿烂光芒的照耀下,一切都那么清楚、明白,这就是“昭”的意思,给它组个词吧。(学生说词)打开书,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想想可以用哪个词替代?
2、出示:搁浅、乘风破浪
想像一下,一只小船航行在茫茫的在海上,“搁浅”了,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形?“乘风破浪”呢?
(二)检查读文
指生分节读,要求:正确、流利。其他认真听。
(三)思考讨论:
1、老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2、说说诗歌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3、用一个字概括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学生思考)
4、(板书:闯。)
5、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品读体验:
(一)人为什么要“闯”,静读思考,诗歌的哪些部分给了我们启示?
(诗歌的一、三、四小节阐明了这个问题,以下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而灵活进行。)
A、第一小节的学习。
1、指生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任命运驱使的牛羊”是怎么样的.一些人?
3、“战斗中的闯将”是怎么样的一些人?
4、你们觉得自己应该做怎么样的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第三、四小节的学习。
1、指生读第三小节,说说理解。板书:高尚
2、口语表达练习:
谁,凭借什么,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学生思考练说)
3、这些伟人在成为伟人之前,跟我们一样,一样的身躯,一样的血,一样的肉。他们能活得那么高尚,我们呢?(生:也能像他们一样高尚!)指生感情朗读。
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人生礼赞》教案及教学反思》
4、当我们即将告别人世时,看到时间的沙滩上,伟人的脚印旁,多了一双自己的脚印,会是怎么样的感受?练习读,读出这种美好的感受。
5、“闯”不仅能让自己高尚,还能影响别人,读读第四小节,想想,我们的努力能给哪些人以怎么样的影响?(学生思考回答)板书:积极
6、同学们,如果看到时间的沙滩上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增添了许多的脚印,你们又会有怎么样的感受?
7、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二)第二、五小节的学习。
1、现在同学们说:人活在世上要不要“闯”?(要)可怎么“闯”,诗人也给了我们启示,读读剩余两小节,认真思考。
2、指生读第二小节,说说自己的理解。
3、未来真的不用想吗?(生:不)哪些是要想的?
4、过去真的都得忘吗?(生:不)哪些还不能忘?
5、诗人究竟想让我们怎么做?(学生回答)
板书:行动起来乘风破浪
6、指导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7、指生读第五小节,说说自己的理解。
板书:沉着稳重不断追求理想期望
9、诗人又一次向我们发出了“行动”的号召,我们应该怎样“行动”呢?(学生回答时,回顾板书。)
10、全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甲: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生的舞台比喻成战场。
学生已:还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不要空想未来,不要怀恋过去。。。。。
四、巩固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对人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动笔写一写。(学生交流)
2、朗费罗一首《人生礼赞》让同学们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课件出示朗费罗图像)看,这位就是朗费罗,一位老人,霜染须发,深邃的目光中透出刚毅。他用生动、睿智的语言驱散了我们心中的迷雾,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不断追求。希望同学们都能从此刻振奋起来,做生活中的一名“闯将”。最后,让我们齐声诵读这首诗歌。
板书设计:人生礼赞
行动起来
高尚乘风破浪
闯←————沉着稳重
积极不断追求理想期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
二.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1.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2. 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三. 研读欣赏,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 宇航员登月后 做了哪几件事?
3. 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四.拓展延伸,联想和想象
1.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科学家为什么要收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3.想象一下在登月过程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五.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解题能力。
二、通过中考链接,提高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练习的过程及讲解练习的过程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也是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途径,更是检测学生对于学习方法掌握程度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每一次的练习都会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来学习、来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通过课内的习题,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难点:对于各题目中的要求,正确理解文本的含义,特别是中考链接,要一边复习所学的方法,一边掌握新学的方法。
练习很好讲,但是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方法,那就不简单了,学生往往对于这道题会解了,也掌握了解题的方法,说起来是头头是道,但是同样的问题,却望而却步了,关键在于不会举一反三,每次的练习讲解并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但是会让学生离成功更进一步的。
教学过程:
一、基础巩固:
请基础差点的学生来解决问题,其他学生可以对错误的地方加以纠正。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鼓励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有闪光点;另一方面,让学生也来纠错是要告诉他们团结一致就会解决很多问题。
二、能力提高:
学生自告奋勇地回答,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就要积极提出。
很多学生只对标准答案感兴趣,甚至认为老师说的肯定是对的,其实语文就只有标准答案而没有正确答案,同一个意思的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说法,若学生能很出色的回答,那也是对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三、中考链接:
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先让学生谈谈读了之后的感受;再让学生想说哪题就说哪题,并且可能提出异议。
课外的文本练习正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工具,由于没有讲过,可以让学生谈感受,是很好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让学生选题,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作业
1、订正
2、预习《警惕生物入侵》,给生字注音
毕竟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同学没有能在课上及时订正,便让他们作好相应的记号和记录,课后的订正不仅是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据点,也是让学生再次复习的好机会。
预习很有必要,是对下堂课作的一个准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阙《临江仙》是这部著作的开篇词。但这首词作者并不是罗贯中,而是明朝中叶的文学大家杨慎。罗贯中是从杨慎那里抄来的吗?不是,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而杨慎是明朝中期人。
最初《三国演义》开篇并没有此《临江仙》,是清初毛宗岗父子将其移植在卷首,不管怎么移植,我们都相信罗贯中和杨慎两老人家都不会有意见。就像被罗贯中演义神化的诸葛亮,老诸葛也很乐意,可怜他的一片忠心能流芳百世,老罗有很大的功劳,只不过老罗演义,内容可信度不高,真正值得信赖的文字还算是老诸葛本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这篇经典名作。
二、在学习本文前,我们先了解:
1、本文的学习目标;
2、作者简介;
3、时代背景;
4、标题。(播放幻灯片)
三、整体感知
1、国庆八天长假,要求同学们放假期间预习本文,现在我来检查预习情况,(播放生字词幻灯片)请一位同学把幻灯片的红字读一下。
崩殂(cú)菲(fěi)薄裨补(bì)遗(wèi)陛下
祎(yī)攸(YōU)阕(quē)陟(zhì)罚
臧(zāng)否(pǐ)行(háng)阵猥(wěi)自
夙(sù)夜驽(nú)钝诹(zōu)攘(rǎng)除
斟酌(zhēnzhuó)
2、录音范读课文。
a、接下来请同学们听朗读录音,大家注意停顿、重音。
b、用幻灯片展示文中几个经典句段的停顿,要求学生一起读并做好句读笔记。
3、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一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一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一段的重点字、词、句(让学生默读几分钟后播放幻灯片)。
4、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点拨:(请学生引用课本的话回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开张圣听”或“广开言路”。(播放幻灯片示意图)
四、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作者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了课文第一段,初步了解诸葛亮请求出师的原因——蜀国危急存亡。通过正反对比分析,给刘禅提出第一条建议——要广开言路。
五、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第二——九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二、三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
2、背诵课文。
(时间允许,再把朗诵播放一遍)
语文教案 篇5
一、 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介绍边塞诗。
告诉学生“边塞”指“边关” “边界”,而边塞诗就是描写边疆军事生活的诗。诗中有的展示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有的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许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2.解释“从军行”
“从军行”即 “从军歌”,是乐府诗题。
3.简介作者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白,擅长写七言绝句,以边塞诗著称,被称为“七绝圣手”。
【设计意图】从介绍边塞诗入手导入新课是为了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格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为了让学生真正品读《从军行》时能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二、 品诗句,明诗意
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
(1) 指名读,教师读,齐读。
(2) 通过这几遍读,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3.研读,读懂诗意
(1)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感知,把诗读懂。
(2) 指名谈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最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而把诗初步读懂是这一切的前提,此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的学习时间,感悟理解诗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情感。并注重了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逐步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三、 想意境,悟诗情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指名读,教师随手将“暗”“孤”加上点,再请同学读。
(2).透过这两句诗,透过这“暗”“孤”,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让你的脑海中又涌现出哪些词?
(3).请你走进这个画面,你是那个遥望玉门关的战士,你心中会在想些什么?
(4).将你的体会融入诗句,读这两句诗。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 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抓住“终不还”去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
3.感受此诗的艺术技巧。
(1).一、二句的写景对表现边疆将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 .小结: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一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突出特点。
4.配乐朗诵,背诵
【设计意图】古诗的用词极其精妙,所以这个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诗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语文教案 篇6
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又名布袋莲,水葫芦。雨久花科植物。茎短,匍匐枝生新株;叶莲座状簇生,叶柄膨大成气囊有助于叶漂浮水面,叶宽卵形,圆形;总状花序直立,花淡蓝色。生长于静水池塘、湖泊中,植株挺出水面。原产美洲,长江以南诸省已广为种植。全株为高产猪饲料。花大而美,亦可栽培供观赏。
附1:滇池的水葫芦案例
水葫芦给滇池造成损失的案例是入侵物种危害的经典案例之一。
20世纪80年代,昆明建成了大观河──滇池──西山的理想水上旅游路线,游客可以从市内乘船游览滇池、西山。但90年代初,大观河和滇池里的水葫芦疯长成灾,覆盖了整个河面和部分滇池的水面,致使这条旅游路线被迫取消,在大观河两岸兴建的配套旅游设施只好废弃或改做其他用途,大观河也改建成地下河。这些只是直接的经济损失,由水葫芦造成的生态损失却很难估量。
附2:为水葫芦正名
水葫芦,近年来被视作是一种“毒草”,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困扰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南方城市。人们为如何消除它的危害而伤透了脑筋。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等。它是一种水生漂浮植物,高约0.3米,在深绿色的叶下,有一个直立的椭圆形中空的葫芦状茎,因而得名。每年夏秋之间,江河里的水葫芦大肆泛滥,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有弊必有其利,水葫芦也不例外。
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水葫芦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植物。武汉专家提出“吃论”:水葫芦的味道像小白菜,是一味正宗的“绿色蔬菜”。爆炒水葫芦、汤煮水葫芦,味道都很不错,除了它的根部并无害处。用它制成的`饮料,曾在武汉上市10万余瓶,一销而空。水葫芦还可以加工提炼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治感冒。水葫芦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人类生存所需又不能自身制造的8种氨基酸。水葫芦真是个好东西。因此,应为水葫芦正名。
这个消息是可信的。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处,我曾亲眼看见农民把水葫芦从河里捞起来,切碎了用来喂猪,猪很爱吃。后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猪也不吃这种青饲料了。不料时过境迁,丰富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向江河排放,水富营养化了,导致水葫芦疯长,成了“绿魔”,也是始料所不及的。
现在,科学家的上述发现,为水葫芦的“解困”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水葫芦可以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对它作综合利用,可以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有识见的厂家不妨一试。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美食家们也不妨试吃一下。上海市民日后的餐桌上如能出现这道家常菜,饭店里也推出这款新的佳肴。那么,上海江河里每年涌起的十万吨水葫芦,也许不是太多,而是不够呢!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史传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语言、行动描写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2.认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可贵作风、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和侯嬴的超凡出众的智慧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
3. 积累文中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传记主人公信陵君形象的分析。
难点:侯生“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及司马迁写作此人物时的思想寄托。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侯生的忠诚。
2、学习塑造人物的手法。
3、积累“遗”“下”“过”“赞”“长者”“睥睨”等实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魏公子,何许人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战国四君子:“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贾谊语)
二、介绍时代背景。
语言描写,请同学品味。
6、什么事件可以力证信陵君确实是“仁而下士”之人?
置酒大会宾客请侯生。
7、品味这段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对比的写法令人过目不忘。
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分别勾划信陵君与侯生的不同表现来体会司马迁的对比手法运用的妙处。
8、身边的一些人如何反应?
将相宗室----
市人-----
从骑-----
宾客-----
9、读
自由讨论。
提供几种意见供参考:
明·陈懿《读史漫笔》:侯生自刭固侠烈之慨,亦料魏王知公子谋皆夷门擘画,势必收而诛之,故宁自杀以为名,正是高处。
明·徐中行:侯生度公子窃符,计必杀晋鄙,鄙何辜哉?心必有不忍而不自安者,乃以死谢耳。不然,诚报公子,即死耳,何必数公子至晋鄙军日而后自刭也?故侯生之死,世谓报公子,余谓谢晋鄙也。
今人
韩兆琦:侯生自刭乃是为了坚定信陵君夺晋鄙的决心,是企图以此来强化信陵君的信念,叫他到时候不要手软。
6、侯生也是司马迁倾心歌颂的人物之一,在侯嬴身上寄托着司马迁为人处世的一种什么样的道德观念?为什么他特别要歌颂这样的一种道德观念?
“士为知己者死”。
他歌颂侯生的“士为知己者死”,正是为了嘲讽汉代官僚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这里,司马迁是有切肤之痛的。当他犯了法,“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的时候,“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只有到了这种时刻,他才深切地体会到那种“忠于知己”,那种能“急人之难”,能“脱人于困厄”的侠义行为是多么的可贵;而那种朝秦暮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势利小人是多么的可憎。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贵,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7、请同学联系前面学过的史记中的人物,你还会想起谁?
试比较侯生、荆轲、田光与专诸、豫让、聂政等人的死的不同。
后者这些都是一个下层的人被某个上层人士所“知”,从而去为之奋死不顾,他们所涉及的那种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实际上也并无什么明显的是非之分,这里面所反映的乃是一种个人的恩怨,是一种收买与被收买、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而侯生、荆轲等人的死也许主观上言确是“士为知己者死”,但从客观上言他们又都是为“国”而死,他们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起了作用的,他们的`活动都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恐怕这也是他们更为人所熟知、记念的重要原因吧。
四:布置作业
整理文中重要字词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复习重要字词句,积累“德”“功”“让”实词。
2、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的尾声。
3、评价信陵君的“窃符救赵”。
4、补充材料,关于信陵君的结局,体味司马迁对传记主人公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重要字词句。
二:研读课文
1、读课文,请同学介绍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的尾声。
信陵君归军于魏而与客留赵。
3、但中间也有小插曲,赵王本以五城封公子,但最后以鄗为公子汤沐邑,为何?
“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写出了公子毕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人性的弱点,体现出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史精神。当然也再次写出信陵君一贯的仁而下士关键时刻对他所起的作用。
4、评价信陵君的“窃符救赵”。
三:拓展阅读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闲,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厘王亦薨。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1、这是选文中删去的信陵君的结局片段,说说你的读后感。
明 唐顺之:以魏亡系《信陵传》,见信陵系国之存亡。
明
王世贞:三公之好士也,以自张也;信陵君好士也,以存魏也,乌乎同?
难怪文中通篇都洋溢着司马迁对信陵君的敬慕、赞叹之情,当然也有无限的惋惜之意。
2、总结信陵君其人
明
茅坤: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
教学反思:学生课前预习较为充分,能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很好地分析人物形象。课堂气氛较好。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材简说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课文生动有趣,层次清楚,第二、三自然段是讲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第五到第七自然段讲风娃娃想为人们帮忙,结果却帮了倒忙。教学时,可以在引导学生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以后,让学生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2有不会认的字,向同学请教,同学之间介绍自己认字的方法。 3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4老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比赛读带生字的句子,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5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6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吸、极、表”三个字。 “吸、极”二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要重点指导右边“及”字的'写法。笔顺:及。第一笔“撇”和最后一笔“捺”,要舒展而对称。第二笔“横折折撇”不容易写好,要作示范。 “表”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下面不要写成“衣”。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你猜对了吗2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3听录音朗读,注意以上的重点词句。 4自由选择一部分朗读,并展示给大家听。 5说说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板书在黑板上。 6你能帮风娃娃回答课文最后的问题吗?
(三)实践活动 搜集资料,再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一:自选板块,自主研读 (一)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1?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吹大风车(2)吹帆船(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 2?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二)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三)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什么? 2?研读“做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片断二:四会字教学(自主识字、写字)
(一)游戏识字 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纸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2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 3找到“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 4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二)选容易的字先写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三)请教难写的字 1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2向老师请教最难写的字,老师范写指导。 3自己练写。
(四)听写生字 同桌互相听写,再检查是否正确。 五、资料袋 风 风指的是空气的水平流动现象。风向指风的来向;风速指空气流动的速度。气象服务中常以风力等级来表示风速的大小。风促使干冷和暖湿空气发生交换,常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原因。风是一种自然能源,很早以前,人类就学会制造风车,借风力吹动风车来抽水和加工粮食,现在人们还利用风车来发电。帆船的行驶也是靠风力的推动。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很多,但风也经常给人类带来灾害。暴风、台风、飓风、龙卷风等对人类的危害都很大。
识字一
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本课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我会读”中的词语,具有积累词汇和巩固生字双重目的,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尽力、尽量;爽快、凉爽、直爽……写字时应注意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可按照“主动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一)识字写字
识字课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安排上,要突出这个重点。
在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应倡导自主识字,注意在生活中识字。比如,让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在制作过程中自主识字;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自己去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并记下来,用学到的词语去描述秋天的大自然。
识字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要求认识的字要在多次复现中巩固。在认读时,要注意提醒学生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在学生认识后应采取多种方式来反馈、巩固,如用生字卡片做游戏、听写、阅读补充的短小儿歌等。
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要求写的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在学生记住了要求写的十个字后,再指导学生写字。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教师范写的作用。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二)朗读感悟
朗读在本课教学中既有助于学生记住生字,又有助于积累词语和感悟秋天的美好。朗读的方式要多样,每一遍的要求要明确,要有层次性。
可先让学生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如,先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再边读边想象,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最后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教师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入秋天美好的情境中,寓识字于朗读,以朗读促识字。
可让学生自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以体现自主学习。可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描绘秋天的景色,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三)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4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三)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四)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补充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段落或短文(教师自编或改编)。
(五)在写中巩固识字
五、资料袋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语文教案 篇9
时间:第一课时同学们经过短暂的学习,已经了解到了拼音学习的乐趣和神奇了。现在有必要对刚学的只是作下巩固练习。下面我将这个复习分成两个课时,下面分述如下:
一、激趣导入,学习“我会写”。
1、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咱们的老朋友声母和韵母要带你们到它们家玩,高兴吗?瞧,他们正在开着火车迎接我们呢!赶快来和他们打招呼吧。(出示拼音火车的课件)
2、小组开火车读火车上的声母和韵母,及时纠正读音,巩固发音方法。随时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3、出示“拼音之家的课件”。火车开啊开,我们终于到达拼音之家了。可是我们的拼音朋友反小糊涂了,一个个都认不着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它们送回家吗?先想一想,看谁送得又对又准。
4、四人小组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再互相合作讨论,将声母、韵母分类。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电脑前拉动字母,将声母、韵母正确分类。
5、写一写。声母和韵母都很感谢小朋友的帮忙,让他们回到了温暖的拼音之家。他们多么希望你们能把他们记在心上,念在嘴上,写在纸上啊。现在就请小朋友把声母、韵母写在书本上吧。
6、通过实物投影进行评价。
二、游戏识字,学习“我会读”。
1、游戏激趣:摆长龙。游戏规则:给每个小组分一份生字卡片,小组长负责将卡片分给每个成员。每个成员依次一边摆卡片,一边读出字音。如果读错字或不会读,可请求小组成员帮忙。如能顺利完成,就可以得到小红花。
2、小组合作,将你们认为你是同一类摆在一起。(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动手摆一摆)
3、请最先完成的同学当小老师到电脑前指读。(先打乱顺序读,再分类读)
4、全班开火车读。
三、玩玩学学,完成“我会连”。
1、反话游戏:刚才小朋友们在拼音之家的表现都很不错,现在我们轻松轻松,玩个反话游戏吧。这个游戏很有趣,就是老师说一个字,你们就要用手做一个和老师说的相反的动作。比如说,老师说“大”,你们就要做一个“小”的动作,会吗?(大--小前--后左--右高--矮)
2、引导过渡:老师刚才说的话和小朋友们做的动作正好是相反的,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事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并相机评价引导。
3、玩对字游戏。游戏规则:如,一个同学说“我是出”,另一个则说“和你相反,我是入”。找自己喜欢的伙伴一起将所学的反义词的卡片完对字游戏。
4、连一连。请小朋友们把是意思相反的朋友连一连吧。
四、玩玩做做,学习“我会连”。
1、出示课件:翻词条
2、学生自由读词语,不会的字可以互相交流,或想老师求助。
3、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条当小老师读。读准后,课件将出示相应的图片。
4、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一句话。
5、学生在书上完成连线题。
6、同桌互相检查、帮助。
第二课时
一、联系生活,读读说说。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在家里的时候,发现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做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过渡引导:就像你们刚才说的一样,“谁干什么”就是一个句子。现在你们就想一想小朋友和你们自己,你能用“谁干什么”说一句话吗?
4、出示一副校园课间图。用“谁干什么”说话。
5、瞧,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句子。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名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大声读)
6、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完成句子:沙沙。
先按插图说,再让学生自由说,沙沙还有可能在做什么。
二、看图说话,读读背背。
1、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们,在蓝天碧水中,你看见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注重学生的体会和观察
2、过渡:这只漂亮的大白鹅被一位小诗人看到了,他像你们一样,高兴地赞美了这只大白鹅。他就是骆宾王,那时候他和你们一样才七岁。
3、出示古诗。反复诵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借助拼音读),和老师比赛读。
4、引导学生评价,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鹅”的快乐、可爱的样子,和对这只白鹅的.喜爱之情。
5、引导背诵。结合图片,想象画面,自由背,比赛背。
三、玩玩认认,学习“我会认”。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你认识多少姓呢?愿意和大家说说吗?
2、学生自由说自己所知道的姓。
3、认认涂涂。明确要求:看到自己认识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好后,和小组成员交流。如果同学又教你认识了新的姓氏,就可以继续涂。
4、看谁的花开得最漂亮。学生边涂边认,教师相机指问:你是怎么认识的?
5、请认识较多的小朋友,到电脑前涂色并交流识字方法。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同学们经过一段左右的学习,基本上能够掌握好拼音的方法以及学好的简单的认字,认读,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大发雷霆、滚烫、汗流浃背”等词语,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4.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解鲧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2.解鲧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
教学难点:掌握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和“壤、浃”等字的字形和写法。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或图片,激情导人
1.教师播放或出示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视频或图片,学生认真观看。
2.说说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我看到洪水冲毁人们的房屋,真是太可怕!
生:我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有的被冲走,有的活活淹死,洪水真是太无情。
生:我看到洪水淹没庄稼地,人们的辛苦劳动都白费,这样下去,人们不是被淹死,也要饿死。……
3.教师小结导人: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远在上古时代,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鲧禹治水的故事。
4.教师板书课题:鲧禹治水。
5.齐读课题,理解课题,认识人物。
⑴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⑵禹:即大禹,是鲧死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可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
3.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交流解疑。
4.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学反馈,交流互动
1.分段指名轮读课文。
2.集体评议,及时纠错正音。
3.教师强调字词难点。
⑴字音:“壤”声母是r,读第三声。
⑵字形:“壤”右半部分笔画多,书写时各个笔画要对齐写紧凑,注意有下方有三个横。形近字:禹()旺()壤()汤()陕()寓()汪()嚷()烫()浃()
⑶词义: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息壤:是传说中天帝的一件宝物,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它便会迅速扩大,驱走洪水,露出陆地。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害。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背上的衣领。形容汗出得很多。
4.齐读课后“读读写写”及“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加以识记。
5.提出小组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词句疑点,全班交流。
6.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上古时代,鲧与禹父子两代人为消除水灾,让人们免受洪灾之苦,想尽办法,历尽艰辛治理洪水。鲧借助神力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用以赶退洪水,却付出生命的代价;大禹继承父亲鲧的遗志,率领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最终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治服洪水。)
四、理清脉络,练习概括
1.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指名反馈分段情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交代故事的起因,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洪水的折磨,苦苦诉求天帝,可天帝毫不理会。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鲧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偷息壤驱赶洪水,被天帝派火神杀死。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大禹继承你志,带领人们疏通河道,经过十三年的苦战治服洪水。
五、学习课文,解鲧治水
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①闹大水灾,大地汪洋一片,庄稼、房屋都被淹没,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
②人们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a.理解“哀求”与“祈求”,想象人们当时会怎么做、怎么说,体会人们遭受洪水灾害时的悲惨与无助。
哀求:哀告请求。
祈求:诚恳地、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b.理解“毫不理会”,感受天帝的'冷酷、无情。
“理会”在词典中有五种含义:①懂得,领会,如:“这段话的意思不难理会。”②注意(多用于否定),如:“人家说半天,他也没有理会。”③理睬,过问(多用于否定)。如:“他在旁边站半天,谁也没有理会他。”④理论,交涉;⑤照料,处理。在文中应该选第几项?(第③项)
c.教师小结:面对遭受苦难的人们,面对无情的天帝,善良的天神鲧再也不能袖手旁观,强烈的同情心驱使着他要想办法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2.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思考鲧治水的方法与结果。
3.指名反馈,集体交流。
⑴鲧治水的方法。
①探听秘藏息壤的地方。
②请神鸟带路,请神龟挖洞,偷出息壤。
③把息壤放在地上,说一声“长”,息壤便伸展开来,赶退洪水,露出地面,人们回到陆地上重建家园。
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再次解鲧治水的方法与过程。
④教师小结、过渡:鲧怀着一颗同情心,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借助神力赶退洪水,但最终的结果
又是如何呢?
⑵鲧治水的结果。
①天帝发现息壤被偷走,派火神祝融杀死鲧,夺回息壤。
②洪水重新泛滥,人们再次陷入灾难。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再次体会天帝的冷酷无情。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自由交流对天神鲧的认识与解,感受其精神品质。
2.教师小结:面对人们身陷洪灾的悲惨遭遇,天神鲧毅然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想借助神力驱赶洪水,但最终惨遭杀害,但他的善良正义、为民造福、勇于献身的精神却为世人所敬仰,他的形象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经典)11-23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 小学教案语文教案08-20
语文园教案02-04
语文的教案【热】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