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文中了解王二小的机智勇敢,表达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学习王二小的爱国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前准备
课件或挂图,歌曲播放带。
教学时间:1.5~2课时。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或插图“王二小”,同时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
说说:这首歌唱的是谁?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简介课文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入侵和对中国人民的残害;当时的儿童团组织)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主认读生字。
注意:“助”“哨”“顺”“杀”“冲”是翘舌音,“英”是后鼻音。
3.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标出自然段。
看图读文,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每幅图分别画了什么。
2.找出图与课文相对应的段落读一读,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从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a.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b.出示句子: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思考:为什么要“装着顺从的样子”?
比较句子: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体会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不是一样。
4.读第4、5自然段。想象敌人被王二小带进埋伏圈的`情景。
读了这两段,你有什么想法?
5.议一议: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
6.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有感情朗读全文
1.边读边想象。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二课时(或半课时)
复习生字
朗读全文
同桌互读,评议。
写字指导
注意提示:
1.“边”“这”“进”“道”四个字都是“走之”旁,写“走之”时注意:共三笔,点不要和下面的横连在一起,横折折撇要向左下方稍斜一点,捺是平捺,不要写得太斜。
2.示范写“走之”,学生书空练习。
3.写“王”字时,三横要平行,长短不同,第三横最长。
4.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声中,学生描红、书写。
扩展活动
1.把王二小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读有关小英雄的故事。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课程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故事导入,复述课文(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三、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
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
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师小结:
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识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
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
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讨论)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设计】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能正确划出写野兔与老鹰搏斗的句子。
4.感受动物之间搏斗的惊险,体会野兔以弱胜强的计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种动物,它们是——(教师出示“野兔”、“老鹰”贴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评价这两种动物的?请用·怎么样的野兔”或“怎么样的老鹰”来说一说。
2.师:当野兔遇到老鹰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3.师:今天呀,我们可要认识一只不平凡的野兔,看看在它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说一说,你们都听到了些什么内容?
2.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4.接龙读课文。[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沪教版教案]
三、抓住重点,学习主文。
1.学习第一节:作者在野地里发现了什么?齐读第一节。
2.引读第二节:我正要去追——(生读)
3.重点学习第三、四节:
(1)自由读。说一说:在这两小节中,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内容?师板书
(2)师:弱小的野兔是如何用巧计战胜了凶悍的老鹰的呢?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找出老鹰向野兔进攻的句子,用曲线划出;野兔用巧计战胜老鹰的`句子,用直线划出。
(3)小组合作学习。
(4)反馈交流。随机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读出老鹰的凶猛,野兔的机敏。
(5)师:这真是只不寻常的野兔,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节,领略这一奇异的景象。
齐读第三、四节。
(6)师:现在,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插图和提示,来说说野兔是怎样用巧计战胜老鹰的。
忽然野兔,。那只老鹰,·突然,野兔,,一连几下,,,。原来,。
1.师:学了课文后,这只野兔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你再用“怎么样的野兔”来说说。
2.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对呀,在一定条件下,弱者也能战胜强者。这就是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落实练习,课外拓展。
1.组词:
割()放()府()
害()防()俯()
2.说一说:老鹰在天空中怎样飞?演一演,再说一说,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
盘旋斜着身子扑棱扇动翅膀俯冲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
教学设想
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2、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3、《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②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③展玩不可晓:翻来复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④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⑤思试之斗以觇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觇”,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⑥又试之鸡:(接着)又(拿它)跟鸡试斗一次。“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以鸡试之”。
3、分段:
(1)讨论:①贯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促织)②以“促织”为线索,本文可分几部分?
参考: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评论,属作品的附带部分。可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四个部分来分的;另一种是按段紧扣“促织”这条线索划分的,建议把这两种分法,编写一个简单而又清楚的结构提纲。
(情节提纲编写的指导:
具体进程:先用幻片放映学生编写的两份提纲,让同学们略作评判,教师简要点拨:然后教师出示自己所编写的提纲,供学生修改自己的提纲时参照。要强调教师的提纲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只供借览,不可照搬。)
教师的点拨,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发展”与“高潮”两个阶段的区别。高潮,表现为矛盾比发展阶段更趋尖锐,往往形成一种新起的,惊心动魄的或更奇异的`波澜。成名“虫死子亡”,就是这种矛盾更趋尖锐,别起波澜的重要标志。
2、情节的每一阶段都包含若干主要细节,主要细节间带有由一事向另一事发展或转化的性质。细节可单独成段,也可分属上下两段,还可一段包括几个细节,不要机械地按自然段划分细节。
3、每一阶段的线索提示,要兼顾“事”与“情”两个方面。单提“事”,不能完整地反映作者的构思思路。
4、用语要注意简炼,语句的长短要大体一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创作意图,情节构思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局限性;补充点作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检查作业入手,导入课文分析
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情节提纲的编写任务。指名学生,要求流畅地朗读课文第7段;并用三言两语说明本文的创作意图和情节特点。导入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表现手法。
二、作者创作意图和情节虚构分析
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本文的创作意图,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为了把探讨推进一步,请大家再思考并回答如下的问题:“促织之戏,唐代天宝年间就已盛行,作者为什么把故事的背景选定在明朝宣德年间?宣德年间是‘治世’,还是‘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估计学生会以为宣德年间是封建时代的“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昏庸的君主。
教师板书下面的几句话,并进行点拨:
“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抑传闻失实耶?
这是跟作者同时代,当时诗坛的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王渔洋为什么要强调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显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读者读《促织》时要联系眼前的现实。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狗马”,酷爱“斗鸡戏虫”、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预习提示”说这篇“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本文的情节虚构: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知道,本文的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现在请大家再考虑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这么曲折离奇?它与创作意图到底有什么关系?(2)情节的虚构,是否有史料作依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出示如下明清笔记,然后进一步提问、点拨。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四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语至今犹存。”(沈德符《万历野获篇》)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妇,伤其妻,亦自经焉。”
(《梅村诗集笺注》转引吕毖《明朝小史》)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两则史料在《促织》里是否都用上了?第二则史料和成名一家的遭遇很相似,并已具备一个完整故事的轮廓,为什么不按照这个故事的轮廓来展开情节,而要另外虚构一些离奇、虚幻的情节;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点拨性小结:
正如同学们说的,这两个材料《促织》里都运用上了,只是进行了改造。这就说明作者借讲前明宣德年间事来揭露现实黑暗,不是毫无根据的,把一些“烂污”泼在明宣宗头上,而是有历史
成名夫妻由求神问卜而得佳品——这个情节提炼了现实生活、旧时人们陷入绝境,往往寄希望于求神问卜。但神图那么灵验却是虚幻的。作者虚构这个虚幻情节,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妇实际上已无生路,读者读了,自会想到这点。
成名九岁的儿子魂化蟋蟀而且轻捷善斗——这个情节也有现实因素,在旧时代,孩子惹祸自杀,是常有的事。魂化蟋蟀则不可能。但这个虚幻情节却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试想,一个九岁孩子,经历着多么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这比成名夫妻的身陷绝境,更使读者感到心情沉重。
结尾的的喜剧结局——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但这个情节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读者读了,自会联系当时官场的黑暗现象。
语文教案 篇5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粒科学的种子,只要我们敢想、敢做,那粒种子就会萌发。快去学习科学知识吧,让我们心中的科学之种萌发后能够茁壮成长!
板书设计
敢于奇思妙想—— 梦想成真
萌发科学种子
仿写设计 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在练笔本上。(分层要求)
A写一、二句话,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B写一、二小节,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学生练习反馈情况
反思(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及制定改进措施。)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按课文内容填空:
1、科学种子指的是( “我”的奇思妙想。 )
2、“我”的奇思妙想是(乘飞船探访天涯,向往潜入富饶的大海去采矿、牧鱼、安家。
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读书情况、 学生测试题完成情况、 学生上课学习状态等方面自查自评。
评价量规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规
评价方法:1优秀——10分
2良好——7分、8分、9分
3合格——5分、6分
4不合格——5分以下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 重视朗读训练,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本课是一首诗歌,以孩子的口吻写成。诗歌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科学、富于想象的特点。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所以理解不是难点,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自读感悟来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学习在感悟基础上如何来进行语气的表达,也适当渗透朗读的一些技巧性知识。
2、在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仿写。
学生在学习读歌的过程中会渐渐感悟到诗中“我”是一个热爱科学并能进行大胆想象的孩子,而科学的种子就是这些大胆的想象,让学生对想象产生一定的兴趣,并在些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问题也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学生习诗歌中的语句有一定的韵律,让诗句听起来十分优美。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经典)11-23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 小学教案语文教案08-20
语文园教案02-04
语文的教案【热】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