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汇总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连续比较多、少或几倍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推理过程,并能正确解答,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学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对比练习
1、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对比
⑴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下面两题。
①小林语文得88分,数学比语文多得6分,数学得了多少分?
②小林语文得88分,数学比语文多得6分,英语比数学少得3分,英语得了多少分?
⑵提问:第①题怎么做的.?第②题怎样做的?
⑶提问:为什么第①题只要一步,第②题要用两步算?
2、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①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②提问;这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③第①题是怎样想的?第②题呢?第一步都是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为什么第①题先用加法算,第②题要先用乘法算?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十九第7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第一步用减法,第二步用加法?
2、练习十九第9题
让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3、练习十九第12题
让学生先讨论,再口答结果。
四、全课总结
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首先要先看条件去想能求的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想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正确地列出算式解答。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8、10、11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从兴趣出发,主要侧重于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和方法的提炼。为此,本节课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导入新课。
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创设了让学生欣赏漂亮手链图片的情境。这一情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经常接触,贴近生活,便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出示的手链图片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规律性,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分层次教学。
在新课的讲解中,采用“分析理解——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顺序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这一过程能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按照发现的规律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最后设计的回顾反思环节中能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灵活地进行验证解答对错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不同颜色的珠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见过漂亮的手链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漂亮的手链,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手链图片,学生欣赏后,教师课件出示一条断了的手链)
师:同学们,小红自己也穿了一串漂亮的手链,可是不小心让她弄断了,掉了2颗珠子,她自己也不知道掉的是什么颜色的珠子,你们能帮她找找吗?
生:能。
师: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找规律(三)]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的开展打好基础。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课件出示教材88页例5)
(1)想一想:在这道题中,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关键?(关键词语就是“按规律”)
(2)说一说:小红是按什么规律来穿手链的呢?
预设
生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生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规律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得到的;第二种规律是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观察得到的。
2.分析解答。
(1)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
(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发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珠子和1颗黄珠子。(课件演示,圈出一组)
(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所以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珠子和1颗黄珠子。(课件演示,圈出一组)
(4)师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3.回顾反思。
(1)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正确)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2)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小红的手链,看符不符合规律。
(3)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数教材第七册P109—110线段、射线、直线和角。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识射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比较角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综合、记忆及动手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教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概念,渗透运动的观点。
2、难点:角的形成。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两根吸管、一个图钉、一副三角尺。
四、教学过程:
(一)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
1、出示一条线段:
问:a。这是什么?(板书:线段)
b。你觉得线段有什么特点?(有两个端点)板书,又问: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画曲线)引导:直的(板书)
c。 你也画一条线段吧?(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用尺量)谁来重新认识老师的线段?和老师的比比看?(小结:能量出长度————数学专用语—有限长)
d、你周围有线段吗?找一找。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利用小数点的位置来进行名数改写。
2、过程与方法:理解知识间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和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掌握利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会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
单名数改写复名数、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
首先作好旧知的铺垫,复习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出现小数的名数改写。
教学过程:
1、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
(1)先让学生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归纳出何时乘进率,何时除以进率。
(3)为学生编口诀:大变小乘正好,小聚大用除法。
2、如何让学生能够又快又好地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改写方法
(1)首先牢记单位间的进率,并能够灵活运用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
(2)审题要仔细,看清楚是向哪级单位转化。
活动总结:
组内老师各抒己见,找出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尤其是老教师对此处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来解决的建议和思路都给我们年轻教师有很大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的基础,如果每个教师都把自己全部的爱给了学生,用自己的真情趣感染学生,我认为这比任何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都有效,因为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吸引。老师处处为学生着想,照顾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要用真情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天以亲切的面孔面对每个孩子,要认可每个学生,不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对学困生要多些关爱,教学中注意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作业、检测都要根据他们的实际制定评价标准,做对了,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做错了,也不指责,耐心讲解,不让他们产生气馁情绪,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只有我们老师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地将他贯彻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课。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
从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学习活动,使之趣味化,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教材很多内容的呈现都注意体现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如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课中,一位教师先用切合实际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元旦庆祝会,各班都会把教室布置得很漂亮举行大联欢。大家看,这是一(5)班的教室,这个教室布置得有什么规律呢?老师边说边把教学立体图挂在黑板上,经过短暂时间的观察,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这个说:灯笼是按蓝、紫的顺序排列的。那个说:花是红、绿顺序排列的。小旗是黄、红顺序排列的。片刻,教室布置的规律找了个清清楚楚。课本上的练习一般是圆形片、三角形片、方形片交替出现,而有位老师在设计练习时很有创意,结合儿童的特点让学生拍手、摆头来找规律。又设计了学两声猫叫、学一声狗叫,让学生在活动中找规律。这样的活动很实在也很有趣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知知识,体验到趣味数学的魅力。
三、提倡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怎样投入与数学学习,甚至比学习何种数学知识更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不仅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
四、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道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就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把学习的数数的知识孕伏在其中了。又如,教学高矮时,前一天,这位教师对学生说:明天数学课上,同学们要告诉全班同学,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学生回家后就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中就把高矮的知识渗透在生活实际中了。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又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奠定基础。本课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很多学生对这类计算有过尝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模糊。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借助学具,直观操作,建立对减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为学习下一课时退位减法最好准备。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之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一)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数,比较每组数表示的意义。)
1.7和70
2.45和40
3.82和2
(二)口算。“开火车”形式进行练习。
90-70= 80-40= 70+5=
34+4= 5+32=
4+( )=66 60+( )=68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
(一)结合情境图,了解信息 提出问题
1.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呈现)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选择性板书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让学生结合信息完整把问题叙述出来。
(二)列出算式,对比分析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 3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减一位数,第二题是减两位数,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三)猜测结果,引发探究
学生互相说说算式结果。
教师追问:同学说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验证。
(四)借助学具,直观感悟
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计数器和小棒帮助计算。
预设的方法有:
1.直接数数方法:35-2往前数2个,就是33;35-20是10个10个地数,往前数2个10就是25、15。
2.小棒操作,直观呈现过程。
3.计数器拨数,位值思想渗透。
(五)回顾交流 理解算理。
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过程,在算式中体现过程和方法,数形结合,由抽象向具象过渡。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要束缚学生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选择性进行操作,自主探索性学习,通过学生汇报不同方法,进行互相学习,交流,相互补充,既尊重学生个性的展示,有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师则利用课件将直观地操作图口算过程对应起来,多途径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对比感知,明确算理
(一) 简化思维突出重点(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先让学生思考片刻,再利用课件把摆小棒和计数器拨数的过程动态演示,根据学具操作过程,课件出示算式计算过程。再次让学生感悟算理。
(二)回顾比较,认识本质
1.比较“35-2”和“35-20”计算有什么不同?
2.同桌交流,相互讨论,回忆操作和计算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操作过程中的捆数(几个十)、根数(几个一)及十位和个位的计算顺序表述,突出算式的区别,同时内化位值概念。
3.概念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加、减。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再结合学具,课件辅助,回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再将两个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区分,在对比中感知算法和对算理的明确认识。】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一)我来试试。(分组拨数计算)
78-5= 65-4=
78-50= 65-40=
要求:分为男生、女生两组,都先拨出“78”,男生组计算“78-5=”;女生组计算“78-50=”。汇报结果,比较两组分别是在什么数位上拨去珠子,再次明确算法。
(二)选苹果。(改错题)
出示苹果算式,判断各题计算是否正确。
同学们交流汇报,分析错因。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课件出示)
四、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一)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算法。
(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的“解决问题”。
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创造算式。
出示卡片
教师:从中任选2个数创造一个算式。根据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可能会有:
56+30= 56—30= 30+3=
56+3= 56-3= 30-3=
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口算。
最后一题是退位减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孕伏。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设计,既让学生在计算过程逐渐熟练算法,明晰算理。又关注全体参与度,整体反馈,汇报结果。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相互交流,创造算式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算法,又为下节课学习退位减法做孕伏。】
六、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课标苏教版第八册83-84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同学体验“猜测-验证”这一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从而发展同学思维,培养科学的探究素质。
3.使同学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胜利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因数
12
12
12
12
120
120
120
因数
2
4
20
400
2
40
200
积
指名口答,并说说怎么想的。
二、猜测
已知36×30=1080,假如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有会什么变化?
同学猜测。师引导说出需举例验证。
三、验证
1.师引导运用表格来举例验证。
因数
因数
积
积的变化
36
30
1080
指名举例,师板书,在此过程中指导填表:积怎样算,积的变化是什么,又怎么表示。
师:观察整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符合猜测吗?
小结:在36×30=1080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 积也会乘这个数。
2.在其他乘法算式中是否也存在这样一个结论呢?再次猜测、验证。
同学任意举例填表。
因数
因数
积
积的变化
展示作业纸,你发现了什么?符合猜测吗?
小结:没有一个人举的例子不符合这个发现,说明在任何一个乘法算式中,存在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
四、应用
1.用规律解释:
(1)口算:24×30=?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用刚才的规律解释吗?
(2)笔算:250×15=?(简便算法)
2.用规律计算:“想想做做”1、2。
3.数学日记。
4.自然界的计算专家。
五、总结
师:你能总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或学习的'感受,为这节课定个题目吗?
六、拓展(导入中的口算题)
因数
12
12
12
12
120
120
120
因数
2
4
20
400
2
40
200
积
24
48
240
4800
2400
4800
24000
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大家的表示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仅仅拥有知识的人从石头里只能看到石头,拥有智慧的人就能从石头里看到风景,从沙子里看到灵魂”。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历经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的各种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出示世园会吉祥物)小朋友们好!我是20xx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长安花,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要是想去世园会看漂亮的花朵呢,只需要闯过两关就可以啦!你们有信心吗 ?
闯关游戏:
第一关:开火车出示口算
2+4 8-2 4+5 6+2 9—5 2+5
口算时强调计数单位如2+4,表示2个一加4个一得6个一,所以3+4=7
第二关:我会填
40里面有()个十。 7个十是()。 6个十是() 10个十是()。
1、走进世博
看!来了这么多游客,还有小朋友呢。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哪几种颜色的花;观察这一块,你发现了哪些和花有关的数学信息?(有20盆红花,10盆黄花,紫花30盆)根据红花20盆,黄花10盆,紫花30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四人为小组相互说说。
2、汇报
师:你们小组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比紫花少多少朵?紫花比红花多多少朵?…(根据学生板书:一共有多少?多多少?少多少?还有多少?)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老师为你们高兴。
1、 根据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
板书:10+20 20-10
10+30 30-10
20+30 30-20
2、 仔细观察这六题,你发现了什么?(揭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探究新知
1、 交流算法
师:刚才很多孩子还没有学就已经算出了10+20=30,很棒!那你们是怎么算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交流汇报:你们组有哪些方法?
a.数的方法:10、20、30。
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课件演示)
e..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2、 组织评议
师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数数的.,有计算的,有用数的组成,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不管你喜欢哪种方法,结果都是一样的,老师也喜欢这种算的方法,就是把10、20看作1个十、2个十,就把10+20变成了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20+30怎么算?50+40呢?40+60呢?
3、 尝试计算减法算式。
(20-10,30-10,30-20)
你又是怎么算的?同桌商量一下。
交流汇报: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我是用看减想加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生3:3-1=2,30-10=20
师结合图演示,从3个十里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所以30-10=20.这样想的孩子请举手。补充70-20呢?100-40呢?
同学们游玩了世博,还解决这么多问题真能干!
三、动手操作,感知算理,归纳算法
师:接下来让咱们先活动活动小手“摆一摆、算一算,看看谁的小手最灵巧”。30+40 70-30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先拿3捆是30,又拿4捆也是40,合在一起是7捆,就是70根)
(先拿7捆是70,又拿走3捆也是30,就剩4捆,就是40根)
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四、巩固拓展,以算促用
(课件出示)工作人员见我们小朋友这么聪明、可爱给大家送来了矿泉水快来看呀!
师:一盒有多少瓶?(10瓶)一盒就是几个几?(一个十)左边有几盒?那右边呢?现在请孩子们根据图马上完成算式式。(展示订正)问:40+20指图说你是怎么算的?60-20呢?(重在说算法,结合图)
渴了矿泉水我们继续游玩吧(课件出示)
师:咦,到底该走哪条路呢?别急!有明明支招呢!咱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算完后)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
通过这3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上下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汇报,并相互出一些这样的题考考你的同桌。
3、 你们这么棒让老师很骄傲,我请你们吃水果算对水果上题才能得到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该回家了开火车,第一个同学当火车头先编一个题,第二个同学用前一个同学的得数在编一个题,加减法不限,如生1 说20加40等于60,生2 说60减50等于10……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保护环境、……)只要爱观察,爱动脑,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你每天都能学得开 心,玩得快乐!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数学教案11-04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4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9-28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12-30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12-30
【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