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18 15:09:4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汇编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汇编十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木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着重讨论侧面的不同点。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更加清楚直观学习本课。)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饼干盒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下面三幅图是谁看到的?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长方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长方体,四位同学坐在

  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用图画出来。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说说你看到的是长方体的哪一面,画的是哪种图?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

  (4)和它们对着的三个面是什么样的?

  (5)请小组长把长方体和图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观察正方体和球

  每个小组的学生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画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高估测能力。

  3.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课件,尺,软盘。

  2. 学生准备: 彩纸条,剪刀,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谈话: (演示课件)有一次课间,几个小

  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明明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提问: 在刚才他们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

  引导: 对!我们已经学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板书:米、厘米)你能用手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量一枝铅笔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

  [说明: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孩子们熟悉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又能让学生觉得有趣,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设疑: (课件演示)红红又问了一个问题:要是金箍棒缩得比1厘米还短,或者比1厘米长但比1米短,又该怎样表示它的长度呢?

  指出: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 探索实践

  1.认识分米。

  (1) 量一量。

  要求: 请你用直尺量一量你的文具盒的长边和短边大约各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

  介绍: 一般来说,文具盒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0厘米。(边说边板书: 20厘米、10厘米)(出示10厘米的彩条)10厘米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分米。(板书: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请同学们想一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学生齐读: 10厘米是1分米。

  (2) 认一认。

  引导: 请你拿出直尺,看看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指名演示交流: 不管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1分米都等于多少厘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提问: 你手上的尺全长大约几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 体验。

  ? 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并借助直尺比画出1分米。我们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大约是1分米。

  ? 一人比画1分米,另一人用尺量,看看比画得对不对。

  ? 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说明: 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近的,都应予以鼓励。]

  (3) 画一画。

  ① 要求: 你能用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你准备怎样画?先和同桌说说,再画在纸上。

  ② 交流: 你是怎样画的?请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

  ③ 引导: (边说边画)1分米我们可以从直尺上的刻度0画到刻度10。那么可不可以从刻度1开始画起呢?如果这样,应该画到哪里呢?为什么?如果从刻度2、3开始画呢?

  [说明: 让学生知道用直尺画1分米的线段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既利于进一步理解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又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④ 小结: 只要画满10大格,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⑤ 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4) 找一找。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再组织全班交流。

  (5) 数一数。

  引导: (出示米尺)谁来数一数,1米是多少厘米?是多少分米?你是怎样数的?又是怎样想的?(板书:1米=10分米)

  (6) 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 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说分别接近几分米。(也可以先让学生估测一下,再进行测量)

  [说明: 学生估测的数据与结果有差距,但通过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实际长度的感知,培养估计能力。]

  2. 认识毫米。

  (1) 引导: 我们以前量过数学书的长边和短边,现在老师想请你帮个忙,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

  有的同学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有的说1厘米不到,老师还想知道得更准确,该怎么办呢?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完成课题板书:分米和毫米)

  (2) 小组学习。

  ① 出示学习步骤。

  ? 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请你在尺上找出来。

  ? 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是多少毫米。

  ?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请你找一找、量一量。

  ② 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

  [说明: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因此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又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较弱,所以出示了具体的学习步骤。这样,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讨论,从而理解毫米的含义。]

  ③ 汇报: 通过小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 1厘米中数出了多少毫米?想想看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3) 提问: 你能用手比画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

  教师先演示一下,再要求同桌学生互相比画,并用一分硬币进行检验。

  (4) 你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吗?互相说一说。

  三、 总结

  1. 提问: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分米和毫米)

  提问: 连同前面学习的米和厘米,我们已经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你能把这些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

  [说明: 在教学中已经通过对直尺的观察,初步沟通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总结能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2. 提问: 那么现在再来看看前面红红提出的问题,要是金箍棒缩得比1厘米短该用什么单位量?(毫米)比1米短但比1厘米长呢?(分米或厘米)

  四、 巩固练习

  1. 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想一想,再指名回答。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确定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

  2. 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再组织交流,启发学生说清楚选择的理由。必要时,可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3. 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由判断,再启发学生通过实际测量验证猜想。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鼓励性的情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

  懂得要解决最后问题必须先找出隐藏的中间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桃园参观,你们想去吗?(课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丰收啊!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谁会算一算?(学生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如果第一棵树上有80个桃子,第二棵树上有60个桃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

  谁会列式解答?学生口答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们真了不起,遇到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猴妈妈和猴宝宝在桃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请你们帮忙。

  媒体演示例题

  (2)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猴:3筐,每筐12个。

  小猴:6个

  你能根据两只猴子的采桃情况提出问题吗?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先解决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3)怎样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23=36(个)

  36+6=42(个)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的?

  教师归纳:有的同学这样想: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就要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可题目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猴采了多少个,所以必须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然后把大猴采的个数加上小猴采的个数。这是从问题想起。还有同学是从条件想起,根据大猴采3筐,每筐12个,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再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并起来,就是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这两种想法都很好。

  我们在解决问题后要写出完整的答语。教师板书答语。

  回顾: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板书课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呢?

  (4)教学试一试

  刚才有同学还提了一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先在本子上独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

  指明汇报,板书算式。提问: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要先算什么?

  比较:在解决例题和试一试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相同的是两题都用两步计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题求两只猴一个采了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计算,而第2题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减法计算。

  三、拓展练习

  (1)参观了桃园后我们再去森林公园看看,进公园先买票。我们来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体出示条件和问题)

  谁说说这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说一说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别忘了写答语。

  (2)我们进公园去。这里有2个小朋友在浇树呢!这里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会做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们继续参观森林公园,看,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根据这些条件你会提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再让学生分别解答。

  解决这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课总结

  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解决了好多问题,真是了不起啊!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什么呢?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简便算法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板演

  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答:一共可以卖360元. 答:一共可以卖360元.

  引导学生比较,由于这两种解法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教师明确: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教师提问:在这道题里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第二种算法后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数,因此,第二种算法简便.)

  教师明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写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比较简便.(板书课题: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学习新课

  (一)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

  (1)这道连乘题依次计算你觉得怎样?

  (2)怎样算比较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这道连乘题如果依次计算,不容易口算得出结果.如果把后两个因数相乘,正好是10,再和第一个因数相乘,就可以很快地用口算算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质疑:

  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为什么不改成 ?

  3.练一练

  (二)出示例2:

  1.教师谈话:有时我们可以把刚才总结的规律反过来用,也就是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2.组织学生讨论:

  口算不容易算出结果,我们可以把16改写成哪两个一位数相乘?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回答: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第二种方法把它改写成 或 哪种简便?(显然前者简便,因此我们采用前一种.)

  3.练一练

  订正时提问:

  (1)计算 时,为什么不改写成 ?

  (2)计算 时,为什么不改写成 ?

  教师明确:我们要有目的地把两位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使第一个一位数与被乘数相乘时得整十.

  三、巩固反馈

  1.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注意检查: 这题是否按原题直接依次计算,比较简便.

  2.同学们乘汽车去参观博物馆.每辆汽车坐45人,用3辆汽车送了2次才把所有的同学送走.去参观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3.商店运回1500千克水果糖,每10千克装一袋,每10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用两种方法解答)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还知道哪些简算方法吗?

  五、课后作业

  1.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 2265 1523

  2552 1358 3545

  1154 2645 2546

  2.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1516 3514 2225 2415

  2512 1815 4514 5512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讨论会

  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多种乘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2.通过挑选较好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3.通过口述简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讨论题目

  计算1625有多少种简便算法?哪种方法更好?

  讨论过程

  1.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2.每组选派代表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并口述简算过程.教师同时记录.

  3.教师与全体学生共同评价,选出比较简单的一(几)种方法.

  参考方法

  方法1:1625

  =(10+6)25

  =1025+625

  =250+150

  =400

  方法2:1625

  =(44)25

  =4(425)

  =4400

  =400

  方法3:1625

  =(164)(254)

  =4100

  =400

  方法4:1625

  =(44)(55)

  =(45)(45)

  =20xx

  =400

  方法5:1625

  =(20-4)25

  =20xx-425

  =500-100

  =400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

  (愿意)

  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构数学模型。

  1、活动一:

  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

  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探究。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交流。

  2、活动二:

  一个纸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翻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9次呢?100次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如果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

  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加法中加数与和的奇偶性特点。培养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全过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89+20xx: 11387+131:

  268+1024: 46786+25787:

  6007+8997:

  2、有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两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3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个杯子怎么办?

  ……(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后,汇报反馈。

  3、数学游戏。

  规则如下: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 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转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归你。

  谁想上来参加?

  ……(学生玩游戏。)

  这样玩下去,能获得奖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问题,能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将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使得4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几次?

  板书设计:

  数 的 奇 偶 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3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4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

  激活兴趣,切入课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

  提供素材,引导探究。

  1。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

  Q用课件出示图片1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

  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

  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

  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

  Q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

  生:(劲头十足)愿意。

  l提出观察要求。

  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给他看,好吗?

  l同桌合作学习。

  Q课件配音乐播放:桂林山水,雪山天池,镜子家居生活照片。

  【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我在网上搜集了具有明显镜面对称现象的景物照片,学生在游历祖国东西南北,欣赏自然美的.神韵时,同时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大量的感知和生活的交融,激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积极探究。】

  ?学生认真的观察,互相交流在景物照片中找到的对称现象。

  【教学过程说明:在同桌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加信息的捕捉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体会快乐。】

  3.汇报探究结果。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的两边是对称的,另一半都是在水面和镜子里看到的。

  师:说得好,像这样,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镜子外和镜子中的景物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称现象。

  l联系实际。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对称现象你还能找一找吗?

  1生:电脑开机等待时,从显示屏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

  2生:早起洗脸时,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

  3生:过走廊时,玻璃窗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像。

  4生:太阳下,我和影子是这样的对称现象。

  师质疑:谁来判断这是不是对称现象?

  生:这不是对称现象,地面不像镜子,影子黑黑的,鼻子眼睛都看不到,和你不是一模一样的。

  【教学过程说明:在感知镜面对称特点后,回到生活再发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找一找让学生明确镜面对称的特点。在应用中培养用数学的能力,创设情景,满足学生的自尊。】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l用一用,动手做

  师:你们太棒了!我非常佩服大家的观察能力。你们愿意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明明解决难题吗?

  Q课件显示:半只蝴蝶。

  画外音:这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恢复完整呢?

  ?学生利用小镜子独立操作完成71页第4题,同座交流,汇报明确。

  师:用照镜子的办法就解决了明明的问题,镜子里的世界可真奇妙呀。

  l照一照,再发现

  师:课前我们照镜子,做观察,下面把你的活动和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吧。

  课前活动

  自己设计一些活动,在家里照照镜子,和爸爸妈妈说一说,镜子里的你是怎样活动的。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抽出有特点的发言全班交流。

  师:丽丽在照镜子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什么问题?

  生:咦,镜子里的我怎么是右手拿本左手拿笔?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中明确面对面的左右对称关系。

  师:哦,原来师这样,我们也来照一照,看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拿物品照大镜子观察验证。加深感知镜对称的特点。

  l玩一玩,镜对称

  师:韵律操马上要比赛了,怎样才能让你做得更准确,漂亮?

  ?学生提建议。方法一请领操员做示范,方法二照镜子练习。指名学生面对镜子和领操员做韵律操,其余小朋友边唱节奏边观察它们上下前后左右的对称关系。

  师:通过这些照镜子的活动你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小结镜对称的特点明确:不仅一模一样。而且面对镜子做上下前后的动作一致,左右相反。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动脑筋发现了新知识,愿意用我们收获的知识做游戏吗?

  ?宣布活动要求,同伴间互为镜子里外的人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的角度体验镜对称。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说明:活动再探究。我设计了两步:1、课前活动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由于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不必重复再现,小组交流可以检验和补充学生照镜子活动的观察结果。鼓励质疑问难,实践操作验证结论或解决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2、学生对学生,学生对镜子,韵律操活动再次提高观察兴趣,在游戏活动中为下面的练习铺平道路。玩中学。】

  l想一想,多探究

  1。认真观察,独立完成71页第5题,汇报说明它的对称关系,判断结果。

  2。每组四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桌合作,进行看镜子写数字的游戏。在小组内交流结果。

  ?小组内活动交流并小结。

  小结

  师:时间过的可真快,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收获,分享知识,体验探究学习后的成功喜悦。

  提出课后建议,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

  师:留心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看一看,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把它们写在数学日记上,告诉大家。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过程说明:一节课,并不能完全解决孩子心中的所有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培养问题意识,将探索学习潜移默化的进行到底。】

  【教学收获】

  镜面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现象,但是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内容出现,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抽象、空洞,最关键的是教学要求的把握。我为了能较好的直观教学,让学生能全面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设计了做韵律操的环节,效果很好,学生马上发现面对面时的对称关系,在玩中探究了新知。在学生联系实际找对称时,一个学生提出了影子问题,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我没有给予评价,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在比较中,争论中,找到了不同。我心里真为他们感到高兴。通过这节课,我又一次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在探索体积单位进率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归纳相邻体积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课前准备:

  正方体 教法学法 实践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单位间的进率。

  3、提问:(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猜想

  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 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

  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厘米?(10厘米。)

  提问:体积是多少?

  (101010=1000(立方厘米)。)

  教师:由此可知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 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立方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请生说一说推导过程。

  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

  (3)完成课本34页表格,进一步区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

  2、体积单位的互化。

  (1) 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

  出示例3: 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

  学生边讨论边试算。然后归纳,老师:大化小,乘进率。

  3.81000=3800立方分米

  (2)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生独自完成,集体订正,说明计算过程。

  (3)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归纳,老师小结。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三、巩固提高

  1、试解下面几题

  ①2米380立方分米=( )立方米;

  教师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转化?没转化的部分如何办?

  ②5.34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课本做一做

  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 课本P36练习八:1。(写出转化过程)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一、认识毫升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

  想想做做3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4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xx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五、学生活动

  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同学们总结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教案(二)》。

  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体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列顺序。

  2.大胆地用语言表述排列的结果。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配合幼儿活动。(也可利用图片的方式)

  2.《幼儿画册》(第三册P7)。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师:你家里有几口人?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高吗?

  2.游戏:比高矮。

  爸爸、妈妈和宝宝比高矮。提问:爸爸、妈妈、宝宝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引导幼儿学说“高的、矮的、最矮的”。

  请小朋友按照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给三个人排队。

  换一个宝宝再次与爸爸妈妈比高矮。

  幼儿做相关练习。

  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中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鼓励幼儿互相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活动延伸:

  提供四种高矮不一的物体,鼓励幼儿比一比,说一说。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体会并运用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对这些加法进行比较熟练地口算。

  2、使学生能尝试运用所学加法去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活动中累积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使学生能与同学互相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会并能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小棒、计数器、卡片、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出示松鼠卡片)大家看这是谁呢?

  生:小松鼠!

  师:对,是小松鼠!大家都很厉害,那么谁知道小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呢?

  生:松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小松鼠特别开心,因为今天小松鼠的生日,小松鼠跟着松鼠妈妈一起去采它最爱吃的松果,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采了多少吧!(出示ppt课文情境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说一说图中传达的数学信息。(讲解25和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踩了多少松果?

  (2)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松果?

  (3)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松果?(出示问题卡片)

  3、给学生实践,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出示数学卡片)

  4、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问:从20里面拿掉4根,还是从5里面拿掉4根?(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是从十位上拿走还是从个位上拿走?为什么?(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总结:先算个位上的5-4=1,再算20+1=21。

  5、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了松果?

  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示:这个问题上个问题的.算式和算法都一样。)

  6、请学生列算式解决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踩了多少松果?

  25+4=29

  提问:4根小棒摆在5那里还是20那里?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拨在十位上还是拨在个位上?为什么?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总结:先算个位上的5+4=9,再算20+9=29)

  7、带学生做游戏(你出几我出几,我们之间相差几)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练习

  四、课堂总结

  把小松鼠人物化,带领学生发现小松鼠采松果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交流,不用教师刻意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在自然平和的气氛集中注意力并学会知识,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9-28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12-30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12-30

【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