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班会教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

时间:2023-06-19 14:56:08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1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大学生所面对的种种压力越来越多,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有的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据有关统计,近年来我国有多达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在休学退学的总人数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因心理疾病无法正常学习。一些大学生无法正确地认识社会,被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所侵蚀,他们畸形的价值观使得自身沾染上不良风气,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受到他人的排斥;还有些大学生没有人生规划和生活目标,加之自控能力差,容易产生诸如沉迷网络等依赖症状,导致无法完成学业。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

  1、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1.1、国家政策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肯定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高校教育提出了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做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重;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提高体育卫生教育的地位,切实发挥其作用。因此,政策的支持使得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大大增强。与此同时,高校的体育新课程标准也有了新变化,标准依据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划分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这五个领域。其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着重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也为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可行性。

  1.2、体育教学对促进心理健康的多样积极价值

  实际上,经过中外学者的研究发现,体育活动确实对心理健康起到潜在的积极作用。而我们知道,体育教学具有众多特点,其动态的教学活动、实践性的身体活动、立体的人际交往、复杂的心理操作和复合式的心理体验都使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纠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等。体育教学能够强身健体,使身体的锻炼带动心理的防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老师通过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而在传授过程中,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情感上的愉悦。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强健身心的方法和技巧,这就促使学生优化个人的身体素质。而精神上的健康与否和身体状况是高度相关的,学生健康的身体为其心理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其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得体育运动能够更好地发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学能够调整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起到预防作用。很多研究都已经明确表示,体育锻炼在减轻、缓解甚至是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上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合理宣泄不良情绪。而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教学内容就能转移参与教学的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宣泄出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而且,情绪某种程度上能准确反映出心理健康状况,而长期糟糕的情绪也许就是心理问题的可能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外在行为、表情动作,都可能反映了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因此,关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不正常反映,可以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及时治愈。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虽然“自我”是一个心理学领域的概念,但是“自我”指的是个人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包括身体、观念和情感等方面。并且,身体和心理密切相关,对“自我”身体的良好认识会促进精神“自我”的正确认识。研究证明,优秀的身体有利于情绪的稳定、个人的自尊自信和性格的发展,而且自我意识还可以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强。因此,体育教学中丰富的运动实践能够在增强学生身体层面的“自我”认识外,增强对“自我”的综合认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评价和他人的评价,能够获得综合全面的感受,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一些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缺乏有效的人际互动,甚至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并且严重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这些都导致了孤僻、自闭、抑郁等种种心理问题的产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这些问题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得到缓解。体育教学中组织的团体性活动,能使团队中的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增进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而且促使大学生敞开心扉,消除孤独感,增强集体归属感。内心的坚强是不惧风雨的根本原因,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能够提高学生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从而增强社会适应力。

  2、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

  那么我们要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这需要整个体育教学体系的多方面配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长期坚持的恒心,还需要有深入人心的观念,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1、深入贯彻身心共育的教学理念

  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即在体育教学中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树立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共同教育发展的理念。理念指导实践,高校只有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实践。因此,高校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设计体育教学时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上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倾斜,同时,还可以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作用。高校的教学研究往往引领着整个教育领域的新风尚,既然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毋庸置疑,那么高校的教学研究就可以侧重这个新方向,在此新领域中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创新体育课程设置和体育教学方案,从而引领更多学校发展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培训

  要增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不可或缺。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有着直接的互动,教师在与学生的面对面接触中更能真实具体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更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掌握积极引导学生、敏锐发现问题、正确寻找症结的方法和技巧。并且,教师作为体育教学中的指导者,需要为学生们的不良情绪提供科学的疏导方式,改善学生的消极心理倾向,通过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身体调养、心情调节等,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在体育教学中顺利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所以,加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知识和技能,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途径。

  2.3、加强体育教学个性化、多样化

  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主体角度丰富发展体育教学形式,通过各种教学工具和方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状况复杂且个体性极强,年龄、性别、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等因素都影响着人的心理状况。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个体的差异性很大,其心理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组织体育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有全面,不仅要全面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要着重关注心理状况不佳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重点辅导,帮助学生战胜心理问题。同时,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设计丰富的具有心理教育作用的体育活动十分重要。这不仅做到了体育教学的个性化,还增强了体育教学的多样性。例如,通过慢跑、太极等持久运动调节容易产生焦虑心理的学生;通过激烈的竞技比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接力、拔河等团体项目提高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荣誉感和团体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料。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20xx年,我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学管理工作相渗透,心理辅导员融入学生当中,成为他们的知己,抓住社会转型期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师生和谐的互动中,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忙学生解决成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惑与矛盾。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系统、全面地开展工作,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心理学健康水平。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评价如下:

  一、组织健全,加强管理

  本年度我院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加强了心协干部的选择和培养,和班级、宿舍心理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多次举办交流会,促进了心协干部的认识和理论水平。

  构建了心理健康问题预警上报快速反应系统。在各班级宿舍都设立了心理联络员,坚持信息畅通。对重要情景,立即向报告,及时为学生供给帮忙、进行危机干预。本院赵耀东同学因肝炎导致心理障碍产生轻生想法,发现以后,多次找其开导,由于其不理解转介治疗,提议其休学疗养,及时化解了危险;一年中,学院无一例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事故。

  此外,本年度我院重视了心协会员的发展工作,今年新发展会员80多人,会员人数翻了近两翻,新生入会率到达了百分之七十。为我们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为全面科学地了解我校20xx级入校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在校心理中心的帮忙下,我院对120多名本科生进行了心理普查,施测率达100%,普查结果出来后,心理辅导员又及时对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面谈,约请面谈学生达20余人,并同时建立了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经过此次普查为我院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供给了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和提议,也为下一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研究的开展供给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按照“及早预防、有效干预、快速控制”的总体要求,建立完善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展心理问提高危人群摸排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疏导,严防危机事件发生。为更好地帮忙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避免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我院今年新开设了学院心理辅导室,建立学生心理个案台帐、相关记录齐全,并做好了工作。加大了心理咨询开导密度及时疏导学生的负面心理情绪,给他们供给心理帮忙。截止到12月,共接收到了16人次的学生到访,建立了2例学生心理问题档案,同时进行跟踪帮忙,其中1例学生已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有轻微厌学、考试焦虑、人际交往恐怖症、神经症(如强迫症、抑郁症、)情感问题的学生给予了适当的关心和帮忙。从咨询总的效果来看,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缓解了求询者的心理问题。经过应对面的心理危机干预,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避免了部分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在为学生供给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求询者服务的宗旨,热情诚恳地倾听学生的困惑,认真负责地疏导。与此同时,注意心理辅导与学院其他思想政治和学生管理工作相互配合,全方位帮忙心理问题

  为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我院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水平,塑造良好个性,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我院的学校文化氛围,促进我院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年度我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针对体院学生血气方刚,自控力差,容易冲动,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暴力冲突事件多的特点,四月分邀请了南通大学关工委委员、原南通师范学院体育系党总支书记陈燕飞教授为同学们作了拒绝暴力的主题讲座。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同学们要珍惜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学会自控,不能因为一时冲动,一失足成千古恨。

  5月份,耗资6000多元,应对全院学生,组织了《心心相映》晚会,经过心理剧、手语操等节目的表演,丰富了学生的心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5月20日开始,院心协进取的组织各个班级开展了"塑造良好个性,演绎成功人生"的主题班会,心理协会派干部负责到具体班级,每个班级都交了策划和活动评价。

  5月30日晚和6月2日晚,“院心协”分别组织我院学生参加了宣传月主题活动:"心理知识趣味赛"和"携梦同游"活动。活动取得较大成功,报名参加的人数到达一百三十多人,约占总人数的43.3%,到达了宣传的目的10月,“院心协”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从大一到大三都有许多同学报名参加。请了专门的评委进行评选,并给获奖同学颁发了奖品,同学们反应很强烈。

  在十一月,结合我院的特点,开展了“新老生交流会”和羽毛球比赛。整个交流会过程中气氛活跃,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经过交流端正了学生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

  针对“12.5”宣传月的主题:态度决定成功”举办了,演讲比赛。

  三、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1、充分发挥班会课的用

  班会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我院之前缺乏对班会课资料的具体指导,明年开始将要求开设必须比例的心理方面的主题班会课2、改善教育方式,注重对心理知识重要性的宣传。

  3、建立心理知识专用宣传专栏

  4、拓展网络咨询、电话书信等形式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3

  我是一个大二的学生,性格算是中向型的,自觉自己是一个很稳重的`人,业余爱好比较广泛吧,喜欢听歌,下象棋,打羽毛球,看电影,看小说,上网,打游戏,好奇心也比较强;

  总喜欢接触一些新奇的东西或事物,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对事件有自己的理解。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4

  一、评价原则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特点,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原则包括普及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主客观结合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1、普及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健康学生,而不仅仅面向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看是否有效的提升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整体性原则。对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把专家、教师本人、学生等评价主体的评价作为整体,而不是仅仅只考虑某一个主体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才会是全面客观而有效的;

  3、主客观结合原则。对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即有主观体验的方法,也有客观量化的方法,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出有效的评价;

  4、发展性原则。该课程教学的最终任务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还应该关注是否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二、评价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是任课教师的成长。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教师的成长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学生的成长又反过来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1、学生的成长

  学生在学习之后的成长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部分,因此,对学生成长的评价在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评价学生有没有清醒的自我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实现,也包括对自身面临压力的认知,诸如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之类。还包括面对这些压力,是不是已经做好面对和承受的准备;其次,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管理情绪的方法。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是成熟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第三,看学生是否认识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有意愿为此改变,并且掌握了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技巧;第四,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是半个社会,只有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才能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第五,评价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婚恋观。学生能否正确的处理恋爱、学业、事业之间的关系,培养自己迎接和拒绝爱的能力,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2、教师的成长

  通过课程的教学,教师本人也会获得成长,这种成长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增强了自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这门课程的教师心理素质如何,这会是学生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会努力增强自身的修养,用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吸引和感染学生;其次是增强了对这门课程的认同感。很多学生都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他们迫切的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因此,这门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这会让老师获得对这门课程的认同感;第三是获得了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多,老师很受学生的欢迎,这极大的激发了老师的职业认同感。

  三、评价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特点表现为教学过程的开放实践性、教学效果的主观体验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

  1、观察法

  教师本人、学生、同行甚至是家长,都能采用观察法来进行评价。教师本人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活跃度等来进行观察;学生、同行和家长可以根据老师的精神状态、熟练程度、课堂氛围、班级学风以及师生配合等方面来进行观察。因此,通过观察可以直观的评价该门课程教学的效果。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采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操作简单,容易量化,能够获得效果评价的第一手资料。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该课程的理解、感悟和启发,也包括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等等。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或者在教学结束后进行,这种方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信息。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问卷的设计不够科学,内容不够客观等,所以,单独依靠问卷调查来评价课程教学效果,显然是不够的。

  3、访谈法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来说,访谈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质化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巧性,它的评价主体一般是同行。但是,访谈法也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评价主体的水平、风格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4、心理测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心理测验的结果来检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之前和之后分别给学生进行测验,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课程教育前后的变化内容与程度,检验和评判学生心理能力发展情况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关系。运用心理测验法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要选择好适合的测验量表,否则它的可信度和效度会大大降低。

  5、情境检验法

  设置情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评价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师设置好检验时间。时间可以是固定的,比如说学期中,也可以是灵活的,比如说某一次的课堂;其次,教师预先设计好情境内容。在恰当的时机,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处理或者应对情境;第三,对学生的表现,教师进行必要的总结、点评或者引导。情境式检验法的评价主体是任课教师,教师要注意创造良好的课堂围,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如的参加到情境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01-25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方案(通用32篇)03-15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06-20

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价01-10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范文01-24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热门】01-31

【精】心理健康自我评价01-31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推荐】01-31

大学心理健康自我评价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