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21 11:59:2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总体构思:学习此文,应该重视健康的感情、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懂得怎样对待老师、体会老师的一片爱心,引导他们懂得爱人和怎样爱人。课堂教学,应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写人要放到事件中写,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写出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的句子。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本文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应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然地受到感染,思考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文章篇幅不长,文字阻碍不大,重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要点,不必详细分析。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在小学学过一篇文章叫做《厄运中的海伦》。在这篇课文里,提到海伦的老师,她的名字叫安妮·莎利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海伦·凯勒写的一篇关于她的老师的文章,看看老师是如何教育它的。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好自然段,解释词语,并注音。

  2、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写莎利文老师初到我家。

  第二部分(4--26):写莎利文老师教育我。

  第三部分(27):写我对莎利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3、体验感觉剥夺。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可能对海伦成长的苦恼和苦难不够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体验一下海伦学习的艰辛。同桌的两个同学,左边的同学用布条蒙上眼睛,用耳塞塞住耳朵;右边的同学在其手掌上写字让其辨认,说一个词,让其根据口行进行重复。然后,互换角色做一次。活动结束,请大家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引导学生讨论

  问题一:海伦·凯勒为什么把莎利文老师来到自己身边的那一天看成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问题二:第12段用了一系列动词,它有什么作用?

  问题三:莎利文老师是怎样

  我认识具体事物和引导我认识爱的?

  问题四:本文题目是我的老师,但是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自己?

  一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要点提示:1、海伦·凯勒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莎利文老师为我开启了外部世界的大门,并以极大的温和和耐心,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对我的教育。特别是培养了我对生活的信心,让我尝到了在黑暗中寻找出路的激动滋味。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会了拼写,增长了知识;教我热爱自然,同时,又让我直接地感受自然,更深刻地了解自然。更难能可贵的是老师还教会我爱,引导我向生命的新境界奋进。

  2、第12段用了一系列动词,包括骚动、颤抖、抓牢、刮下、怒、摇晃、打断、跳下、动弹、留、感到、坐、倒下、抓住、扶、搂住、踏等。这些动词,使景物、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既渲染了环境氛围,又生动写出了海伦当时感到陌生、无助、非常害怕、非常孤独的心情。

  3莎利文老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首先让海伦接触具体事物,感受特征。再用手势教她拼写这个物体的单词,让她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即物体与名称相对应,实物与名词相匹配,这样就在海伦的大脑中建立了一套语言符号系统,从而使她认识了具体事物。当她认识具体事物之后,总以为一切东西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有行有色的实物。莎利文老师利用情感体验法,在她手上拼写我爱海伦,让她真切体验爱,通过用云来比喻,最终让海伦认识了爱的.内涵。

  4、文章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识字时的美好感受,写来到田野中的快乐,写暴风雨来到时在树上的恐惧,写自己对爱的追问这一切都是从侧面写老师的可爱和可敬,同时,文章还多次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如在老师来之前自己纳闷和痛苦疲倦和寂寞,和后来对生活的乐观相对照,从反面衬托了老师的耐心与用心良苦。总之,莎利文老师已经成为海伦生活中的一部分,作者写自己,实际上也是在写莎利文老师。

  (四)学生质疑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讨论,教师加以点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第八段)那天晚上睡在床上,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我热切地盼望着新的一天来临。学会了几个新词,就能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吗?

  (点拨:这实际上反映了海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学而不厌的性格,而这阻挡了她在黑暗中沉沦,让她对世界有着持续的热心和爱心。)

  问题二(第九段)她从一开始就这样使我胸怀大自然,使得自然界成为我思想的一部分。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点拨:莎利文老师为了避免僵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把海伦带到了能够探索和发现周围一切事物的广阔天地之中凭借随时得到的经验组织教学。所以海伦最先掌握的词汇是大自然种种可触、可摸、可嗅、可以叫得出名字的动植物。这培养了海伦对大自然的终生热爱,所以她才这样说。)

  问题三:爱看不见、摸不着,既不能称,有无法斗量,更没有颜色和味道。然而云虽摸不到却看得见。所以,爱就像云一样,比喻得不贴切。对不对?

  (点拨: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海伦问莎利文老师爱是花的香味吗?温暖的阳光是爱吗?作为一般的比喻,这本没有什么不妥。但莎利文老师为了强调爱是一种过程,具有非物质特性,所以才予以否认。云可以带来雨滋润万物,爱可以带来温情滋养心田。云和爱相似点是摸不到,都可到来甜美。当然,爱看不到,而云能看得见,这个比喻又有点勉强,这正应了一句名言任何补语都是有缺陷的。)

  问题四:课文写了海伦与莎利文老师初次见面、初次学会拼写、初次理解单词意义、初次理解大自然、初次学会理解抽象名词的意义。她们相处了几十年,为什么只选择初次来写呢?

  (点拨:诚然,作者与莎利文老师相处的岁月里,有着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往事。而所有的初次是她记忆犹新、末齿难忘的事情,每次初次都有一份独特的心理感受。文章就是用我的心理感受串起了全文情节,是文章不断向前推进。)

  (五)小结

  马克·吐温说过:十九世纪最使人感兴趣的人物就是拿破伦与海伦·凯勒。对于又盲又哑的小女孩海伦来说,她真是太不幸了不得不像一般动物那样活下去,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她遇到了一个改变她命运的人莎利文老师,是她将海伦培养成享誉世界的作家、教育家,在教育领域树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这座丰碑的碑文可写上这两句话:海伦·凯勒具有发奋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莎利文老师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六)、作业

  你从海伦·凯勒的事迹中得到哪些启示?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体会并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2、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学习本文合理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合理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精神的主旨,仔细体会演讲与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

  生:……

  师:板书课题

  二、走近梁启超

  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补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qut;康梁&qut;。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这篇是梁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做的职前演讲。

  三、 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字词积累

  征引 旁骛 亵渎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2、通过预习知道作者以敬业、乐业为话题,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先说“有业之必要“然后再说“敬业”“乐业”。

  3、寻找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四、小组合作,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

  作者所说的业不仅仅指的是职业,他认为凡是做事情都是业。

  2、什么是敬业呢?

  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

  ①师引导生继续找句子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②继续引导学生找出相关事例

  提示:当大总统“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③引导生分析:觉得第七自然段中说的“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这也是在阐述敬业的含义。

  3、什么又是乐业呢?

  能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领略到趣味。

  五、拓展延伸,感悟人生

  1、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呢?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深入解读,谈谈感受 。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自省式阅读,鼓励“有独特见解”“进行个性化表达”)

  2、仿写练习

  以“乐学之必要”为论点,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写一两段文字。

  六、作业设计

  1、反复诵读课文。

  2、摘抄文中经典语句、格言。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论述“有业”的重要性

  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论述“敬业”的重要性

  论述“乐业”的重要性

  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敬业乐业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课文,认读8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的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掌握生字,读通课文。

  2、创设情境,帮助同学理解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火”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1、感受美,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告别拼音王国,又逛了一次汉字宫。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课文大乐园。孩子们想不想去呀?

  2、出示课件:在入园之前,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些图片,想要吗?

  3、引导学生说:这些花美吗?它们都是些什么花?

  4、师板书课题:这些花都是花朵。

  5、引导学生说:你们还见过哪些花朵,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6、过渡:同学们说的这些漂亮的花,我们都说它是花朵。

  7、齐读课题《花朵》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觉

  1、出示课件(带拼音的课文):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三种特殊的花朵。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板书:告诉老师这三种特殊的花是什么?(星星、焰火、我们)

  3、同桌之间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

  三、指导学生读,师生共同正音

  1、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3、师范读课文;

  4、师教读;

  5、男女PK

  6、板书:(词语,带拼音)现在啊,老师先要检查检查课文中的词语你都认识吗?(点名读、齐读、分组读、开火车)

  6、给词语去掉拼音,你们会读吗?打乱顺序(指名读、开火车)

  7、生字宝宝啊,从词语里跳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哟!都认识呀,真棒,鼓励自己。

  8、老师啊,还想加大难度,有信心挑战吗?这是去掉拼音的课文,谁会读?(太棒了,让我们一起鼓励她吧!)

  10、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几句话?你是怎么知道的'?

  逗号:在句子中间停顿。

  句号:一个句子完整了,就有句号。

  11、感受句号逗号的作用;(比较没有标点的句子读起来难受不好听;标上符号后句子读起来通顺好听),读课文来区别。

  12、老师带着读一遍,跟着读一遍。

  13、自己再读两遍。

  四、指导背诵,朗读感悟

  1、分组朗读句子

  2、谈话:你们见过晚上的夜空吗?是什么样的?

  3、出示夜空课件:什么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像什么?闭着眼睛背一背。

  4、指名背,齐背:你觉得有星星的夜空美不美?你能把它背出来吗?

  5、谈话:你们见过焰火吗?什么时候见过?

  6、出示焰火燃放的课件:美不美?它像什么?能不能背出来呢?把眼睛关上,试着背一背。

  7、指名背,齐背。

  8、齐读第三句;

  9、出示学生玩耍的课件;

  同学们看,谁在操场上玩?玩的开心吗?

  告诉学生:我们在祖国的关怀下成长,像可爱的花朵一样。

  10、全班齐背第三句;

  11、背诵课文《花朵》

  12、会背的同学,把课后第一题的花红色。

  五、作业

  字词句天天练。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了解名人读书的方法和经验,了解网上阅读的重要性。

  2.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读书观。

  3.通过学习和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水平。

  学情分析

  现在,课业的负担使许多中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考试,很少有时间来阅读课外书。即使读课外书,绝大部分也是与课程有关的辅导书。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中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在网络上。有不少学生即使看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内容也多是娱乐、网络、武侠、游戏等。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者: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图片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片,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根据图片回答)这些名人、名胜古迹跟我们相隔了遥远的时空,可我们见到它们却像见到了老朋友,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了解它们的?

  是的,书能引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领略古今的风情,使我们“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因此, 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读好书。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请同学们齐读前言。

  二、看名人读书

  环节一:读书名言

  ①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读书名言,你知道哪些呢?谁来说说?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搜集的情况。

  ②老师这有一组名言,邀同学们一起来感受领悟(找生读)

  书是一扇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阳光——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依照上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

  环节二:名人 读书经验

  读书也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名人的读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你知道 的名人读书经验有哪些?选择其中的一条来推荐给同学们。

  老师这里有一些读书经验送给大家,希望与你们共勉。(齐读)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时要:心到,眼到,口到。

  大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史学家顾炎武的“ 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学新书。

  苏轼说:“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英国弗奥斯本说:“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

  希望这些读书经验对你的读书会有所帮助。

  环节三:名人读书故事

  这么多的经验不是他们在一朝一夕中总结出来的,他们是在孜孜不倦地读书中得来的,他们身后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你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其他成员谈感想。

  推荐四名学生在全班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其他同学说感受。

  三、谈我 们读 书

  这些名人在获取知识的时候,经历了这样多的磨难,但是他们靠着勤奋执着,最终成为人们敬仰的人,同学们对他们渴求知识的精神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那么在衣食无忧的今天,同学们自己的读书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 .出示读书调查问卷,分组完成调查报告,小组长汇报调查结果。

  2.师:看来,我们课外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大家是否认为课外阅读妨碍了学习而不去读呢?下面我们针对“课外阅读是否有 必要”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小组交流一下看法。

  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3.辩论:网上阅读利弊

  师:21世纪的今天,有了一种更方便的阅读方式——网上阅读,那网上阅读是否真的很好呢 ?请各小组之间拿出一个意见,一会儿我们正方反方进行辩论。

  小组派代表进行辩论。

  师:网上阅读有利又有弊。的确如此,即便是人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更何况是网络那虚拟的空间呢?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只要我们好好把握自己,严于律己,网上阅读将带给你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四、 读书计划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阅读的资源更加丰富,阅读方式更加的多元化,而且读书对我们大有益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读书呢?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重新规划我们的读书计划,开始我们的读书之旅吧!这也是老师给你留的一 份 课下作业:制定一份读书计划。

  结束语:

  愿同学们以名人为楷模,以班上爱看书的同学为榜样,多读书,读好书,你的生活将因 此而更精彩!你 的心灵将因此而更加丰盈!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采取赛读、齐读的形式。

  2.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3.出示幻灯片,指名读。

  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复返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时再伤心后悔就来不及了。

  二.学习生字

  1.认读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歌川海努力伤悲

  2.实际字型

  用学过的方法选择生字,向大家汇报。

  3.扩词练习。

  4.书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nǔlìshāngbēidàhǎiguógēbāichuān

  ()()()()()

  2.比一比,看谁在三分钟内背的古诗多。

  3.收集一些有关时间的谚语合格言。

  板书设计:长歌行

  歌川海努力伤悲

语文教案 篇6

  一、谈话激趣

  小朋友,看谁来了?一向聪明的一休今天可碰到难题了,我们一起来帮帮他。版书课题。

  二、初读谜语

  1,初读全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不足。

  3,指名逐节度,同时正音。

  4,学习谜语

  (1)同学们,和你的同桌一起想一想,那么是什么呢?

  (2)看----多媒体出示人------从------众------和老师想的一样吗?

  (3)读好第一行,二行句子。

  (4)读读下面两句,大家猜的谜语正确吗?仔细推敲一下。

  (5)读读“团结,力量”,学习“团,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两个字并组词,在小小组内交流。

  (6)指导朗读。男女赛读,同桌赛读,及时作好评价

  5.学习谜语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替一休解决了第一困难。我们不但猜出了谜底,还学会了一种学习的方法:

  读——把这小节认真读会。

  想——展开想象,体会句子表达的内容,想办法猜出谜底。

  认——认识生字朋友。

  (2)用刚才我们共同的学习方法,分小组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谜语来学一学。

  (3)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和作出色的小组。

  (4)全班交流、讨论。

  交流谜语2小时,请学习谜语3的.小组质疑。

  学习谜语3的小组负责释疑,师做适当的补充。

  (5)同样的方法交流谜语3。

  三、指导朗读

  四、巩固识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选卡片填空

  五、练习写字

  1、描一描,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练写

  3、交流

  六、扩展

  1、三个谜语出给别人猜

  2、收集一些谜语,准备搞一次猜谜活动.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章的思路。

  3. 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不少吟咏四季的.古诗。古诗配美景,真美!演示多媒体画面(春、秋、冬)。在每一幅画面后,让学生背属于那个季节的诗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少了哪个季节。

  生:没有夏季。

  师:很好。让我们先背诵一下有关夏的诗吧!(生齐背)。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梁衡的散文《夏》。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梁衡,(1946——

  ),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夏》教学设计1》。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诵读文章时,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象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四)学生自由放声朗读。

  1. 扫清字词障碍。对不识、不懂的字词句,自由发问。

  2.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板书:景美 人勤} 赞美

  紧张 热烈 急促} 赞美

  (五)精读课文:

  1. 齐读第一段:

  ①这一句话中哪些词语概括了夏的特点?

  ②它起什么作用?

  2. 指名一生读第二段。学生概括段意。哪些画面突出了夏的特点?

  3. 男生读文章第三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哪个句子呼应第二段。

  4. 女生读文章第四段:

  ①农民的辛勤体现在哪里?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阅读

  (1)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2)了解议论文提出论点的多种方法,把握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

  (3)学习分析每篇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4)学习议论文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特点。

  2.写作

  (1)仿写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文句。

  (2)学习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注意论据的选择。

  (3)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证明自己的观点时使用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3.口语交际

  (1)复述本单元中的任意一篇议论文,注意文章的论证思路,要抓住论点和各部分要点进行复述。

  (2)选择一个话题,明确自己的观点,构思后口头表达,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由一个选择题入手,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号召人们坚信自己的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成为有创新意识的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有所建树。

  《谈读书》首先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用书的智慧;接着阐述读书的方法,提倡读书与讨论、作文结合起来;最后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作者笔法灵活,比喻论证使表达显得生动。

  《不求甚解》先摆出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以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含义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并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正面主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2.阅读建议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语言较浅显,宜先速读,了解文章梗概,再细读,分析理解本文论述的中心,然后抓住本文紧扣中心逐层论述的特点,分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及其好处。

  (2)在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时,首先应认真阅读课文,领会句意、段意后,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学习实际,深入理解本文的论点,自觉养成格物致知精神。

  (3)《谈读书》,可采用圈点批注式阅读的自学方法,阅读时直接在课文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识的烙印。可摘抄自己喜爱的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并背诵。

  (4)《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可先梳理结构提纲,体会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地驳斥对方论点,同时阐明自己观点的。本文在思想内容上与《谈读书》有相似之处,可与之进行比较阅读。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大家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或者其他途径搜集这篇课文及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对文中关键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各抒己见。

  (6)议论文阅读能力指导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即能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阅读议论文关键的一步。如果不能准确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就不能说读懂了文章。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首先要整体阅读,整体把握文章大意。至于论点的概括,有的可选用文章的原句,有的要用自己的话把它概括出来。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事实和道理(包括科学、理论、名言、谚语等)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阅读议论文时,要能够找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同时要从文章的事实中看出道理,从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联系相应的事实,理解这些论据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论证是运用论据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问的逻辑关系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在议论文中,结构是作者思路的体现。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论述的纵式结构;二是并列展开论述的横式结构,如总论--分论--总论式。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清楚各段落层次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

  议论文的'语言主要具有严密性、概括性的特点。阅读议论文,要从整体到局部,注意抓住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句子、关键性词语,反复琢磨,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3.相关知识

  (1)联想:指回忆时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应。有多种形式,一般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2)想象: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存在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成。人不仅能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还能想象出当前和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一般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两种,它们对人进行创造性活动和掌握新的知识经验起重要作用。

  (3)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通过反复地有步骤地连贯地思考,提出前人未提出的问题,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要求有创新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与一般思维不同,主要表现在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形成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条件有: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要解决的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信念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以及有关的广博知识;追求事物的普遍性规律与结论;把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周围环境(如切磋讨论)的激发等。创造性思维常与发明、发现、革新、设计及绘图、写作等实践活动相联系。作为一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语文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水”和“火”两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水”和“火”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山、石、田、土”这几个字早在很久以前不是这个样子,是古人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象形字。后来为了便于书写,就把弯曲的笔画拉直,成了今天我们学的字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样的字。老师又给你们请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太阳)喜欢吗?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与我们学习的汉字又有什么联系呢?想知道吗?老师告诉你们,在很久以前,古人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太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写成这样这样的字了。(出示“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你们觉得有意思吗?这一课还有几个生字也是从图形变化来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打开书54页,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变化来的?

  二、读儿歌

  1.自己借助拼音读儿歌,把读不准的音节画上小问号。

  2.学生质疑读不准的音节,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的音。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教师出示音节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音节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如:拿着“火”字卡片的同学如果贴在huǒ的音节下面,下面的学生说:“火火贴对了,请你回到座位上。”如果贴错了,学生齐说:“火火贴错了,请你想一想。”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们说得真好,能试着用()月()日说一说吗?

  (六)月(一)日 (十)月(一)日

  你们知道得真多,“日”和“月”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说的真不错!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1.导语:这些生字你们不仅认识了,而且在生活中学会了运用,真不简单!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呀?

  2.先认识2种新笔画“竖钩、横折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3.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笔顺跟随,先写哪笔?再写哪笔?看看是怎样一笔一笔写成的?伸出小手试着在桌上按笔顺写一写。

  4.请同学跟着电脑博士一边书空笔顺一边说笔画。

  电脑依次出现:日、月、水、火

  5.请同学拿出铅笔,把这4个生字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按笔画记忆字形。

  附:板书:

  看图读拼音识字4

  rì yuè shuǐ huǒ

  日 月 水 火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4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2看拼音写字。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教学难点

  教师指导“水”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

  1.导语:刚才,我看了一下很多同学们跟电脑博士描的笔顺一样,真好!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电脑出示带田格的4个生字)

  2.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3.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水”字,让学生仔细观察“水”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4.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5.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学生评议。

  7.电脑出示带田格的“日、月、水、火”字,请学生说说占格位置,提醒学生在书写时应注意:如:“日”字和“火”字写时注意书写的笔顺。

  8.学生书写“日、月、火”三个字。

  9.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好。

  10.如果学生对“火”书写有困难,教师可做范写。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看拼音写字。

  3.读儿歌。

  四、做游戏

  1.出示教师自己画的图:一个大果盘,里面放着许许多多的水果,有桃子、梨、还有香蕉。

  2.请学生拿自己喜欢的水果,水果的后面有一些练习题,答对了就把水果送给你。

语文教案 篇10

  创意说明:利用文章多层面的对比,通过反复的比较赏析,把握文章特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在求同析异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与质量。

  教学步骤:

  一、简介创作背景,激情导入新课。

  二、自由诵读,理清层次,体会作者情感。

  三、深入课文,引导比较赏析:

  1.纵向比较:

  ①文中三幅海上图景有什么变化?这对塑造海燕形象有何作用?(重点圈读三幅图中描写风云雷电的'词句,把握环境逐次变化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

  ②随着暴风雨的逼近,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文中海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寻读三幅图中描写海燕神态、声音、动作的词句,体会海燕英勇无畏、愈战愈勇的英姿。)

  2.横向比较:

  ①比较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面对暴风雨的不同表现,挖掘海燕形象设置的典型意义。

  ②比较乌云、狂风与波浪、大海形象,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

  3.拓展比较:联系郑振铎的《海燕》,比较赏析两文在海燕形象的内涵、立意、写法方面的不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师生共同总结。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翠鸟教案09-03

《语文园地》教案10-05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优质教案01-0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