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理解形与色的对应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能够使幼儿有条理地分析问题;
3、通过操作培养幼儿的形色对应能力。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鸭子和小鱼的实物特性卡,红黄蓝三色颜色特性卡,红黄蓝三色鸭子和小鱼的实物卡;
2、画有轮廓图的白纸若干张,彩色纸条若干,油画棒;
3、小绿人及衣帽组。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感知形色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师出示磁性教具,让幼儿都看一遍。请一位幼儿选一个事物特性卡(如鸭子)藏在一个盒子里。请另一名幼儿选一个颜色特性卡,不让其他幼儿看到,把它放在另一个盒子里。教师让幼儿猜这个盒子里放进去的是什么物品,在指另一个盒子,猜一猜里面放的是什么颜色,然后将特性卡拿出,摆在对应表上,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这是一只什么颜色的鸭子。请幼儿将这只鸭子找出来。
2、幼儿给图形宝宝涂颜色,从而理解形与色的对应关系;
让幼儿每人选择一张画有图形的纸,一个彩色纸条;请幼儿按照纸条的颜色给图形涂上颜色;将涂好的作品贴在展板上,说一说它们为什么涂成这个颜色;
3、给菲比(小绿人)穿衣服,培养幼儿的形色对应能力。
请幼儿从学具盒中拿出菲比(小绿人)和衣帽组,引导幼儿根据对应关系表的要求,给菲比穿衣服;
4、评价练习。
嘟嘟牛和贝贝羊的幼儿园在今天下午要举行毕业典礼联欢会,它们都有漂亮的演出服,一起来看一下,翻开幼儿用书第16页,请一名幼儿看着关系对应表,给小动物们试穿演出服,其他幼儿讨论这名幼儿穿的是否正确。
小朋友们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帮助小动物们穿演出服,好吗?现在让我们先到外面去休息一会吧!
教后记:
1、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课时,整节教学活动的气氛始终都是轻松、愉快,并且井然有序。评价练习环节,幼儿在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去完成幼儿用书的课后测试题,再一次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在这时候只是个观察者和辅助者,观察幼儿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在哪个阶段,并考虑是否需要延伸;
2、教师以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为导引,以隐含数学概念的线索贯穿整个活动。幼儿自己先去比较它的颜色、形状,然后教师请幼儿听音乐尝试找相同的颜色和图形。生动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很快就找对答案,并初步感受形与色的对应。在这个环节设计中,教师只提出游戏的要求,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去尝试形状与颜色一对一的对应方法;
3、在布题、做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启发幼儿独立思考,让幼儿获得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手中的泡棉图,自己去探索、发现形色对应合成的方法,并愿意大胆表达,和同伴一同分享操作的结果。在动手操作泡棉拼图时,教师利用适当的语言来启发孩子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目的是让孩子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教师能通过游戏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让孩子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等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探索性强。小朋友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也常常因分得不公平找老师帮忙。设计二等分的数学活动要注重幼儿原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自主探索对不同形状物体进行二等分的方法,在新要求与旧经验的交织中,实现认知的平衡,获得发展。
教学目标:
⒈在操作和判断活动中理解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材料:各种形状的纸(圆、正方形、长方形)、吸管、剪刀
花生10颗、透明水杯2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狐狸分饼》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捡到一个香喷喷的面包。大黑和小黑都想吃,可是只有一个面包,怎么办呢?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点。正闹着,狐狸大婶来了,帮他们把面包分成了两块。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狐狸大婶说:“你们别急,这块大一点的,我咬它一口。”哥儿俩一看,那块大的变小了,小的.变大了,又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就这样,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点点面包。
问题一:大黑和小黑拿着剩下的面包,纳闷了怎么就只有这么一点拉。他们非常不满意。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问题二:狐狸是怎么分的?
二、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讨论:应该怎么分,小熊才会满意呢?
2、请小朋友拿出圆形的面包,帮两只小熊分一下,让他们都满意。
问题一: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引出对折)
他分成的两份是不是一样大?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两份重合就说明是一样大的)
(在黑板上贴上一个完整的圆,和分成二等份的圆)
3、小朋友真棒。大黑和小黑还想请小朋友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问题一:小朋友,你们看看篮子里都有什么东西呀?
4、下面请小朋友每样拿出一件,帮小熊分一下。(每样东西都分过一次的小朋友,可以再尝试对正方形和长方形分出不同的形状)
问题一: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
(把原图和分割后的图都展示在黑板上)
问题二:(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份与原来比,谁大?谁小?上面的一个图形分成了下面的几个图形?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就叫二等分,分出来的份小,原来的大,分出的一份是原来的一半。
3、小熊送礼物,探索二等分的不同方法。
小熊很感谢大家,他们也给小朋友送来了礼物,你们看看是什么?不过小熊也想考考大家,请小朋友把水和花生米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问题一: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
他分成的两份是不是一样大?你是怎么知道的?(强调数数和目测的方法)
小结:对于不同的东西,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分。我们可以用折叠的方法、可以用目测的方法,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
5、延伸活动
刚刚小朋友们都非常棒,可以把水、花生和各种图形都分成相等的两份。放学后请小朋友把这些花生带回家,一份给爸爸妈妈,一份给自己,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好吗?
在生活中,我们除了把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还可以分成相等的几份呢?(幼儿说)
那我们回去试试看,是不是和我们说的一样,可以分成相等的3份、4份、5份……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认识“0”的活动感兴趣,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理解“0”的定义意义,知道在加减法算式中一个数减去与它相同的数字于“0”。
3、结合生活经验,了解“0”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找找生活中与“0”相关的事物或现象,5支铅笔、3个苹果图卡片、7颗糖果、车牌号、温度计、门牌号。
活动重点:对认识“0”的活动感兴趣,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难点:理解“0”表示没有,知道一个减法与它相同的数等于“0”。
指导要点:通过教师的直观展示,幼儿参与情景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0”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0”、理解“0”的其他含义。
教材分析:
本节活动主要围绕感受数字“0”,寻找数字“0”,理解数字“0”等方面来设计,使幼儿懂得了数字“0”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与人们的关系,激发幼儿探索“0”的兴趣,从而达到了从生活中来,并运用到生活中去的目的。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宝贝们送礼物来了,你们猜一猜会是些什么呢?
2、初步感知“0”的意义。
师:现在老师请宝贝们上来领礼物,干吼数一数你有几个礼物?你们都拿到礼物了吗啊?说一说你们都有几个物品用数字几来表示。如果我的礼物袋里什么都没有,应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呀?
小结:什么都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3、进一步探索“0”的意义。
教师逐一打开礼物袋并操作演示。
(1)出示五只铅笔并送给一位幼儿。
师:老师这里有5支铅笔,送给了**宝贝5支,现在老师的手中还剩几支铅笔?(引导幼儿知道得数并说出数字“0”)
(2)出示3个苹果图卡片,然后送给送给另一位幼儿。
师:你们看看这里有几个苹果呀?(3个)那现在送给**宝贝3个,老师手中还剩几个苹果?又应该怎么算出来呢?
(3)引导幼儿观察得数都是“0”的算式。
师:宝贝们,你们看一看这些算式,他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秘密吗?(引导幼儿知道算式东中都有“0”)
(4)教师小结。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一个数减去与它相同的一个数,它们的得数都是“0”。
4、寻找生活中的`“0”。
(1)生活中的“0”。
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你们有在哪里见过“0”吗?它们又表示着什么意思呢?
(2)出示相关“0”的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的“0”表示着什么?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中的“0”表示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数字“0”不仅表示什么都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房间号码、电话号码、时间、车牌号码等等?在不同的场所“0”所表示的意义是不相同 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积累有关正逆向排序的经验。
2、对排序活动产生兴趣,能按自己的想法表达与表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排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排序兴趣
1、出示“桃子”图片,来了哪些动物?
2、动物们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桃子该让谁先吃?
二、自主操作,唤醒排序经验
1、要求:给动物排队,说说你的理由。
2、幼儿自主排序。
3、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三、跟进阅读,梳理排序方式
(一)按某一特征正向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2、按体重的重轻排序
3、按嘴巴的大小排序、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4、梳理:同样的动物按不同的特征排序,结果不同。
(二)按某一特征逆向排序
1、毛毛虫按什么顺序排才能得第一?
2、出示毛毛虫第一的排序,这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3、如果让毛毛虫得第一还可以怎样排?幼儿操作
4、生活中有没有从小到大的排序?
5、梳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结果相反。
四、排序游戏,迁移排序经验
3-4名幼儿合作游戏,按各种特征进行排序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生成:
作为一线教师,管理班级物品不丢失是常规工作。到了大班后,随着孩子们能力的增强,我们经常会请他们帮忙来数数量较少的东西。虽然每次都是请一两个孩子,可总会有许多孩子积极地来帮忙。看到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便想到通过统计班级物品,让孩子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浅显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便于比较多少,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
二、设计意图
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直观的现实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他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数学的世界,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熟悉的自然资源和感兴趣的事,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三、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1、每组桌面玩具:穿线板12个,小机器人9个,套筒7套;
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
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白纸。
五、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师:好几天没有清点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了,今天我请全班小朋友都来帮忙数一数,愿意吗?
幼儿:愿意。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玩具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平时老师请一两个孩子帮忙数玩具就已经让多数孩子羡慕不已了,所以,我的这个求助马上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强烈回应,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1)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玩具的数量。
师:不过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请小朋友认真听好哦:每组小朋友数一数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几个,然后把你数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2)交流统计结果,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请小朋友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记录结果:点点、照样子画下来、画对勾等。)
总结统计方法:先画出标记,再记录出数量。
(了解幼儿的前经验及当前的想法,是支持幼儿探究学习的基础。这个环节中让幼儿尝试记录玩具的数量,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正确判断幼儿的水平和需要。而幼儿在原有经验和想法上发展和建构的新经验或概念,往往更具有生命力。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表现就有很大差别,有的幼儿可以较为完整地记录出玩具的数量,如:画出一个套筒,在它的后面点了7个点或7个对勾,这是来自中班时一节统计图形数量的活动的经验。也有的孩子将数学的记录概念表现为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如:在一张纸上满满地画了12个穿线板、9个机器人、7个套筒。也有的幼儿没有完成记录任务。陈鹤琴先生的教育观认为:儿童也可成为传授者,即“儿童教儿童”。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这些孩子从同伴那里获取到了新的经验,为下一个环节打下了基础。)
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同伴的统计方法。
我们刚刚的记录中哪种玩具最多?哪种最少?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张图上记录了谁的数量?怎么看出来的?它们各有几个?你怎么知道的?谁的数量最多?谁最少?也没数怎么就能知道呢?穿线板比机器人多几个?谁能不用点数就看出了套筒有几个?
(2)讨论总结:这种记录表和你刚做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录表?这种记录表有个名字叫条形统计图。
(在师幼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明确和支解,将其放大抛给幼儿,聚拢幼儿的探究视点,把握幼儿活动的方向,引发幼儿进行新的探究。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由于孩子没有书写数字的经验和能力,对记录出的玩具数量还要再通过点数来比较数量,这时我的'一个问题“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让孩子的探究欲望再次燃起,并将孩子的视点引入到条形统计图上。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引导幼儿自己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优点。通过讨论两种记录表的不同,自己找出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让孩子将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说出自己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以促进幼儿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
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纸,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2)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动手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为幼儿提供统计的物品有:幼儿的男女人数和客人老师数,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以活动的形式学习数学,非常受幼儿的欢迎。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学习,进一步感知、体验了条形统计,使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轻松获得简单的数学经验。真正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孩子们从中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
5、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小朋友们很棒!回到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来统计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吗?统计好了明天带过来贴到展示墙上,大家互相看看,讲讲。
(幼儿园的延伸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延续,为孩子更好地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提供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契机。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大班数学计算:神探咪咪日期活动名称计算:神探咪咪执教者活动目标在游戏情境中复习7以内的数数、序数、数序、分类比多少及识别几何图形。环境创设环境情境布置图、操作材料、记号笔重点与难点习7以内的数数、序数、数序活动过程:
一、探路
1、小兔报告,毛先生家发生了盗窃,小偷有一大批,情况紧急,全体警探要立刻区破案。这是猫先生家的地图,每一位咪咪探长都要动脑筋尽快寻找。
2、提示从7号公路上走,找到三角形的路,找到三个圆形,找到大的圆形的路,找到五个三角形的.路。
3、警探们终于找到了猫先生的家。
二、侦探
1、看这是毛先生的摄像机拍到的小偷的码洋。达蒙饰只有7个模糊的点,需要我们把这些店链起来才能发现,请我们的警探去连起来,看看谁是小偷。
2、我们要将小偷一网打尽,只要把这张图中的7个点按7—1的顺序连起来就能发现鼠洞了。
三、抓获
1、鼠洞找到了,勇敢的咪咪神探们要区抓老鼠了,要有勇气和智慧。
2、看看你的标志,根据你的标志上是几个点就去抓数字几的老鼠。
四、颁奖
老鼠都被抓住了,咪咪神探们个个又聪明又勇敢。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是创设一个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在寻找猫先生家的路线中,集合对图形的复习。
第二环节是通过根据数字的数序连线,引导幼儿复习7以内数字的数序的正数和逆数。
第三环节是根据头饰上的数量标志找老鼠,引导幼儿复习点与数练习,并复习手口一直的数数。
第四环节是颁奖课结合图形或颜色的分类。帮助幼儿复习分类。反思与调整: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重点:
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难点:
1. 孩子对前后卡片的界限区分。成因是接龙卡本身有两小部分所组成,容易会造成孩子辨别卡片上的混淆。
2. 操作中的前后推理。成因是由于幼儿的逆向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个已知数所误导。
解决策略:
1. 逐步化解法:借助双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从顺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过渡。
2.资源共享法: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操作活动,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补缺的难点,达到资源共享。
活动目标:
1. 了解接龙游戏的规律,并能运用比较、对应的经验合作制作接龙卡。
2. 尝试用简洁语言介绍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能运用以往的数学经验表明意思。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以“舞龙”引出课题。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在哪里见过“龙”。
教师目标:为学习接龙游戏做自然的衔接与铺垫,潜意识中渗透对中国传统的颂扬。
第二环节:观察并寻找接龙卡规律。
这条“龙”是怎么接起来的?身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目标:2.通过形象的图示让幼儿初步感知到接龙游戏的基本方法,激发参与操作的愿望。
第三环节:分层操作:接龙和补缺
(四类不同难易的操作材料)
教师目标:让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学习接龙游戏方法,体验游戏的乐趣,并能将规律活学活用于推理之中。
第四环节:小组合作——数物接龙卡。
教师目标:提升接龙游戏的规律难度,促使幼儿的思维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决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幼儿进行分类计数,感知食物简单的按规律排序。
2、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几何图形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一同观看情境挂图桌子上摆着不同形状的.盘子分别放着不同形状的草莓。饼干和蛋糕,中间的大盘子里还摆放着不同数量的苹果、三明治、和鸡腿,后面青碧上挂着小动物们的上衣,加深幼儿对物体的颜色以形状的识别
2、教师将黑色和白色的圆形按顺序摆放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观察并找规律。
3、请三名幼儿到前面进行操作按照老师出示的规律进行摆放几何图形。
例如
A、 按物体的颜色
黑、白、黑、白、黑、白………
B、按物体的形状
三角形、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三角形、正方形…、、
幼儿探索操作
1、请幼儿自主观察情境主题《玩扑克牌》
2、教师提问:图中有几只小动物,他们分别叫什么?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3、桌子上三角形的盘子里摆着什么食品?分别有几个?
4、墙壁上的上衣是啊很么颜色的?空的挂钩上应该挂什么颜色的上衣?
教师引导幼儿做书中练习
结束活动
教师收书及整理物品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排序大班数学教案11-18
文具大班数学教案11-10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11-06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01-02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01-02
大班数学教案【推荐】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