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22 12:34:09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汇编10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今天我们又遇到了一件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出示主题图

  一年级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8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1) 讨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估算一下大概有多少人?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 19 + 18 = □

  (4)人一组交流算法,组长统计算法。

  (5)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算法一: 10-10 = 20 9+8 = 17

  20+17 = 37

  算法二: 19+10 = 29

  29+8 = 37

  算法三: 20+18 = 38

  38-1 = 37

  算法四:列竖式

  19

  + 18

  37

  三、练习试一试

  25+1827+24 46+35 51+29

  25 27 46 51

  +18 +24 +35 +29

  (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四、综合练习

  1、算一算,想一想。

  26+7=答案

  3+39=答案

  18+27=答案

  26+27=答案

  23+29=答案

  18+47=答案

  2、用竖式计算

  44+18=答案

  52+29=答案

  7+56=答案

  21+79=答案

  27+24=答案

  35+15=答案

  69-11=答案

  38+19=答案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个小时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迁移新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一看见同学们就感觉很聪明,是不是这样?既然如此,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同学们表现如何!

  2.板书出示:老师这有个数,请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先写黑板:12953≈1万

  3.师:你是怎么想的?(省略万以后的位数,就是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千位是2,比5小,舍去。)

  师:得数约等于1万,千位还可以是哪些数?(0、1、3、4)尾数的最高位比5小,直接舍去尾数。

  师:如果得数约等于2万,千位上又可以是哪些数呢?(5、6、7、8、9尾数的最高位等于或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4.师:刚才我们求的是整数的近似数,你能说出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吗?

  学生说方法。(板书:求整数的近似数,先看所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学生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和你们一起学习真快乐!

  二、整合情景,探究交流。

  1.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昨天豆豆体检,量得身高是(板书):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我们一般怎么说豆豆的身高呢?(学生讲,红红姐姐说豆豆身高0.98米。或1米。看回答情况板书。)

  这就是0.984的近似数,你是怎么得到豆豆的身高的近似数?你们能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说一说吗?

  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看千分位。千分位是4,小于5,把尾数舍去。所以0.984≈0.98。

  谁再来说一遍?(2-3名同学。表扬。)

  2.(如果说的是1米,0.984的近似数还可以是多少?)小白弟弟的说法和小红姐姐不一样,他认为“豆豆身高约1米。”你能说说他的想法吗?

  (保留整数,就要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看十分位。十分位是9,大于5,向前一位进1。所以0.984≈1。)谁再来说一遍?。请同桌把这两题的思考过程互相说一说。

  3.同学们真能干,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求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求近似数的过程,你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相同。板书:小数。全班读--求小数的近似数,先看所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

  4.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0.984可以保留整数、保留两位小数,如果0.984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看百分位。百分位是8,大于5,向前一位进1。十分位上9加1得10,再向个位进1,所以0.984≈1.0。)

  5.学习了求小数的近似值,老师有一些疑惑不能解开,(幻灯出示)0.984保留一位小数得1.0,小数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不能,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必须要0占位。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求得的近似数1.0和1比较,哪一个更精确一些,为什么?

  幻灯演示: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0.5之间,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三、练习。(智力闯关。)

  同学们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来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第一关。保留一位小数。

  0.58≈0.63.788≈3.8

  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百分位就是保留几位小数?

  12.004≈12.001.987≈1.99

  保留整数。

  9.956≈109.0448≈9

  2.第二关。在□里填数。

  2.9□≈2.98.5□7≈8.56

  3.第三关。

  姚明的身高约为2.2米,姚明的身高可能是多少米?

  2.15(6、7、8、9)2.155……

  2.20(1、2、3、4)2.……

  四、全课。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

  板书设计

  求小数的近似数

  12953≈1万0.984≈0.98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

  小于5,舍去。小于5,舍去

  0.984≈1.0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

  0.984≈1保留整数,看十分位。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具准备: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较熟练的计算10以内的加减及连加,巩固10以内加减运算。

  2、发展幼儿的观察、理解和操作能力。

  3、在走近小学的情境化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身上标有数字的小朋友卡片和坐位表格;学习用具并标有价格的小卡片,文具清单;算式题若干;每个幼儿身上挂有1—9的数字,椅子上也类同。

  三、活动过程:

  (一)、“找坐位”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前一次的时候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参观了小学,再过几个月,小朋友们也要去读小学一年级了。在读小学之前我们还要学好各种本领,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有关小学里的事情,比一比谁最聪明,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2、“找坐位”游戏——复习10以内的组成。

  师:看一看,我们身上和椅子背上有什么呀?(数字)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小学生找到自己的座位,你身上的数字和椅子上的数字合起来是10的才是你的座位。

  请个别幼儿示范。师:你应该坐在几号位子?为什么?

  集体找“座位” ,引导幼儿边找边说。(几和几合起来是10)

  3、“换座位”游戏——复习9以内的`组成。

  师:为了保护我们的视力,隔一段时间就要换新座位。接下去请你找一把你身上的数字和椅子上的数字合起来是9的才是你的新座位。

  集体操作找座位,引导幼儿边找边说。(几和几合起来是9)

  集体讲评。

  (二)、幼儿操作,加以巩固。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学会了找座位的本领。但是,踏入小学之前我们还要学会更多的本领,要越多越好。

  2、教师向幼儿讲述操作要求:

  第一层:超市买文具

  师: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要为自己准备许多文具,文具就是我们读书写字用的东西。看一看,都有什么文具呀?(铅笔、橡皮、尺、卷笔刀。。。。。。。)

  师:看一看,这些文具要多少元?

  师:买文具要看着单子去买,每张单子买两样文具,这张单子加起来是9元的应该买哪几样?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师:买好文具后我们还要将文具放进书包里,看一看应该放在几号书包中?

  第二层:算式接龙

  师:在读小学之前,我们要学会做很多算式题,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师:接龙的时候要2张2张卡片接起来的,看一看,这两张卡片为什么能接起来?

  师小结:原来,找卡片接龙的时候要找最前面的数字。

  教师讲解操作要求:比一比谁的龙接的对接的长。

  第三层:对号入座

  师:其他班的小朋友也想去读小学,他们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他们找一找坐位。

  师:找座位是要3个小朋友坐一块的,看一看,他们3个小朋友为什么能坐一块?(5+4+1=10)

  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交流(检验)

  (三)、活动总结:

  师:下次我们再去区角里玩一玩今天没玩过的东西,好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4页.练习二十的第l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并能根据它们的含义和公式计算所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具准备:

  教师把教科书第134页的两个图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教师:我们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多边形和圆的周长的含义。然后,教师用教科书上的结语进行概括: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计量周长要用什么计量单位?(要用长度单位。)

  教师:我们还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教师用结语进行概括: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平方千米。)

  请你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大小。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中间的图,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左图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长一些(它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那么两斜边就要长一些);右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不相等,但是周长是相等的。

  二、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下面的图。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请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它们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先复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然后,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基础,正方形的有关公式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圆的周长公式是怎样导出的?(通过实验导出的。)

  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表示什么?它是哪两个数量的比值?

  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教师:从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最基础的?(长方形。)

  教师还可以把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整理成下表: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三十的第1题。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做练习三十的第2题。

  题目中没有给出数据,让学生先判断要求面积需要哪些数据,然后自己想办法量出数据,再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看学生做题有什么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有没有不同的做法。

  3.做练习三十的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一说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明道理。必要时,教师可以画图演示。

  4.做练习三十的第9题。

  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明白题中所说的事情,然后指名说一说题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学生明白后,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三十的第4、5、6、7、8、10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教学设计:

  一、兴趣引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活动2:画出85°的角。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85°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活动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4:画70°,115°的角。

  1、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两个角。)

  2、学生动手画角。

  3、活动后师及时问,怎样使用量角器画角?

  活动5:归纳总结

  1、先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让学生同桌讨论:画角时,当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时,是看里圈还是看外圈?

  小结:当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内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内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如果先画的那条射线是与外圈的零刻度线重合,那么找点时就应该在外圈找所要画的角刻度线。

  3、用量角器画55度和140度的角,说说画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4、初步判断所画的角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例如要画一个120度的角,结果画了一个锐角出来,利用角分类来判断就知道是画错了。

  三、巩固练习。

  1、用一副三角板画出75和45度的角。

  2、用量角器画出15、80和165度的角。

  (1)合作交流;

  (2)集体校对。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45、135的角,让学生演示其折角的过程。

  板书:

  画角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能用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提高学生对应用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二、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判断。

  2、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一:找到题中不变的量;

  二:根据不变的量写出关系式;

  三:判断成什么比例;

  四:列出比例式;

  五:解比例。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20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A.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① 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B. 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根据比例的意义,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汇报:

  解:设要捆元。

  30=20xx

  = 36030

  =12

  答:要捆12包。

  五.应用反馈 课件出示:

  1. 教材60页做一做第2题。(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总价一定)

  2. 课件上的练习题。

  指名扮演,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巩固新知,训练解题能力。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及其作用,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重点难点】

  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1、看到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

  课件出示:

  BTVsoskgNBA……

  同学们能很快的说出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的意义吗?说明字母在生活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式与方程。(板书课题)

  【复习讲授】

  复习字母表示数

  1、结合谈话导入说说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越性?

  教师:用字母能简明的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2、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

  (1)填空。(课件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①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s=()。

  ②b乘5、6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a乘h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

  ③a、b、c、d表示非0自然数,那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

  (2)订正后提问: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3、师生共同总结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

  4、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1页的第一个“做一做”。

  (2)根据题意写出各式表示的意思。

  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单价a元,商城第一天卖出m台,第二天卖出9台。

  m-9表示()m+9表示()

  ma表示()9a表示()

  (m+9)a表示()(m-9)>a表示()

  答案:

  (1)

  (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出的台数

  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卖的台数

  第一天卖的钱数

  第二天卖的钱数

  两天一共卖的钱数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卖的钱数(或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的`钱数)

  【课堂作业】

  教材第82页练习十六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检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8课时式与方程(1)

  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58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学习比较复杂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上一节课中的两个题目是被除数的某一位上是0而商0,本节课是因为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时不够商1而商0,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6123要让学生明白算理和算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尝试探索

  1、创设情景:本月轮到你当家庭主管,负责分配零用钱,零用钱一共612元,平均分配给家里3个人,每人该分配几元?

  (1)你能完成这项任务吗?请你试试看。

  (2)小组讨论,比一比谁完成得好。

  (3)汇报,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2、情况分析

  (1)在计算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

  (2)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每个问题的。

  二、引导归纳,提炼方法

  1、提问: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不够商1怎么办?接下去的竖式该怎样写?(这是重要环节,让学生充分讨论,充分发言;教师准确引导,方向明确)

  2、提炼:用被除数十位的1除以3,不够商1,就在商的十位上写0;3和0相乘得0,在1的下面写0,1减0得1,再把个位的2写下来,12除以3商4。(教师在演示的时候,每一步都要起到示范的作用,促进学生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3、介绍简便的写法。

  三、独立尝试,巩固提高

  1、尝试写竖式计算:5224在尝试解题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强调在计算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2、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9-28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12-30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12-30

【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