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22 12:35:5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2、学生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

  3、使学生愿意与人进行交流,态度大方,有礼貌。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由课件内容,导入口语交际。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谁的见解?

  想一想把自己的理由说给大家听。

  二、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该不该养鸟。

  师:看完画面后,同学们都有不同的见解,这节课我们干脆开个辩论会,同意养鸟的为正方,不同意养鸟的为反方,我们进行一个辩论性的口语交际好不好。

  三、口语交际

  1、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交流。

  2、学生交流的同时,师指导、提要求。

  3、交流中随时进行评价。

  (1、讲话要有礼貌,态度自然大方。2、要说普通话,内容充实、完整、并有一定的说服力。)

  四、在真实情景中,再次进行交际。

  1、师放大自然中各种鸟的`天堂的美景。

  (让学生感受你是一只小鸟,此时是什么心情 )

  2、放笼中鸟的画面 。(再次让学生感受你是一只笼中鸟,此时是什么心情)

  3、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两种不同环境中的鸟的心情

  4、在组合分一次正反方。

  5、全班交流,师做最后总结。

  为学生创造了学习交流的空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交际的过程中。

  学生自己进入角色,通过亲身感受再次阐明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

语文教案 篇2

  学生视角

  月光曲是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创作的名曲。关于它有怎样的传说?贝多芬到底是怎样的人?这些问题是学生先睹文章为快的动力所在。

  难点

  对音乐知之甚少或缺乏兴趣的学生会感到文章的联想部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师思考

  本课景美情深,通过描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表现了音乐家博大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怀。教学时,可运用多种方法加强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助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中悟出文章所表达的深情。

  重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当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感悟,培养想象能力。

  设计特色

  以读代讲,以读助学。

  信息资料 。

  《月光曲》录音磁带;贝多芬生平介绍及其他相关音像资料。

  [教学要求]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当中培养想象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题目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清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二、直奔中心

  1,你们最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隐藏着呢。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发现它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来寻找“《月光曲》的曲调”。请认真读课文,画出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

  2。请大家自由读句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体会《月光曲》的曲调可能会是怎样的。师出示几种曲调供大家选择,并说明理由。

  A.舒缓——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缓

  C.舒缓——激昂——明快

  3.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耳听听《月光曲》,看曲调同大家理解的是否一样。

  (让学生集中全力解决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以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这段曲调是贝多芬用钢琴弹奏出来的,大家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段曲调表现出来?

  (1)学生练读。

  (2)老师范读。

  (3)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高低快慢、抑扬顿挫。

  (4)学生背诵。

  (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进行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主体尝试想象

  师:同样的音乐,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皮鞋匠听着贝多芬弹奏《月光曲》产生了这样的联想,那么盲姑娘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呢?你自己又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呢?

  生自由发言……

  (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丰富多彩的联想,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使学生对联想的含义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二、读写结合

  1.出示屏幕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那睁得大大的眼睛。

  引导学生把这段话与原文对比。

  (通过比较,让学生在读懂了课文之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这对高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小结:通过对比,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写文章的时候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很具体,又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投影出示,要求学生加以补充润色,使文章更美。

  荷 花

  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竞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异,争奇斗艳。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一片荷叶后面,一只蜻蜓在上边飞来飞去。

  4.生读,互评,帅计,修改。

  (本环节意在调动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确有所得。)

  三、交流介绍贝多芬生平,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伟大人格。

练习

  用一两句话表达对贝多芬的敬仰之情。

  四、师生共同闭目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进行想象练习。

  (在扩展想象的同时,也扩展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手段与方式。)

  五、课堂练习

  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静的小路”“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样的词语,并抄写下来。

  ———————————————————————

  你还知道其他类似的词语吗?

  ———————————————————————

  六、实践活动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听后把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板书

  月光曲

  听对话

  贝多芬 受感动 即兴创作

  作曲家 弹曲子 伟大人格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猜读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过渡:是的,仙境般迷人的张家界有着举世罕见的自然风光,实在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张家界市的另一个主要景点——索溪峪去看看好吗?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1)野是什么意思?2)野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是“着重”的意思,此时应马上指导学生个别、齐读课题。)3)索溪峪野在什么地方?即课文围绕“野”写了哪些内容?

  4、在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后,让学生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一读课文,读通读顺,扫清理解的障碍

  1、学生自学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思考上述的几个问题。

  2、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是否发现课文特别多生字词?它们是我们阅读的障碍,我们齐心合力把这些障碍都搬了。(出示课件“我来读读”,检查生词读写:“赋予”“淑女”“撅屁股”“老叟”“荡涤” 指名读,齐读。)

  3、这些小石子都踢开了,看这些大石块能不能搬开。(出示词语:断壁悬崖、拔地而起、胆颤、磅礴、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 指名读、齐读)

  三、二读课文,整体把握,感知索溪峪的.“野”

  1、这些词放在课文中再读,相信能读得更好,对索溪峪的野会领略得更好。

  2、随机抽三个同学合作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检查是否收到应有的效果。

  3、同学们读得太好了。相信理解得也不错。先看看这些词语在课文中你能不能理解呢?(老师出示图片,有“千峰万仞”“窈窕淑女”“抱伙成团”“直插云天”“绵亘蜿蜒”

  让学生用文中的词语加以形容,还可以追问:你为什么能想到是这个词呢?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词语理解得不错。看看刚才那几个问题都找到答案了没有。

  5、指名回答并板书。

  第二课时

  一、三读课文,重点探究,读懂索溪峪的“野”

  1、刚才,我们已几次进入索溪峪,也谈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老师已把它写在了黑板上,很不错。但是,同学们,如果别人问你对索溪峪的印象如何,你的谈话仅此而已,别人怎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学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反复研读课文,把重要的句子读得烂熟于心,肯定能让人无懈可击了。(课件出示)

  1)为风光片《索溪峪的山》配音。

  2)以索溪水的语气做自我介绍,告诉游人索溪的水是什么样的。

  3)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演,你的任务是以“索溪峪的动物与人”为主题,拍一部影片。制定你的拍摄计划。

  4)将各种游人在索溪峪的表现通过表演和旁白加以展现。

  2、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研读课文。

  3、下面每个组选出一名组长。听清老师的建议。

  一要明确你们的任务是什么。

  二想一想,重点研究课文的哪一部分,可以让你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配音小组到老师使用的电脑前,小组长做好指挥,看画面配音。

  “水”小组活动,一定要体现你们的创造性。

  导演小组,你们也要脱离课文,体现你们的创造力。

  表演组的表演要恰到好处,不要因过分的夸张让人哑然失笑。

  4、学生分组练习。

  二、演绎索溪峪的“野”

  1、刚才,大家兴致很高,都有上佳表现。哪一个小组先汇报一下?觉得他们的汇报有哪些优点缺点随时记录在小本子上,他说完后,大家共同评价。

  2、学生汇报完先自己评价,然后让其他学生评价。

  三、漫谈感受、总结升华、

  1、同学们,索溪峪的山美不美,水美不美,猴子和人可爱不可爱。这种美是怎样的美?

  2、对,这种美是野性的美,是自然的美,自然的美就是不加修饰的美,就是天然的、质朴的纯真的美。

  3、学完课文,有什么感受?

  4、总结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读写4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干、漂),认识牛字旁、革字旁和户字旁,学会这些偏旁的写法;读写30个词语,部分词语会运用,能用“多么”“喜欢”等词语写句子。

  2、会根据问题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初步认识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听写根据课文意思编写的句子。

  3、能看懂图意,用一段连贯的话,说清楚几幅图的意思。

  4、会背诵课文《多有趣的地方》《我喜欢》。

  5、初步懂得爱劳动、会做事才算长大了,懂得集体的力量大,初步养成上学不迟到的习惯。

  1、《多有趣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牛字旁;读写8个词语,能用“有趣”“活泼”“愉快”写句子。

  2、能用“什么地方有什么”写句子,能把“这是多么有趣的地方”的意思补充具体,能用“不是……却有……”句式说话。

  3、理解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初步培养对小鱼、花草树木喜爱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句子训练:什么是多么有趣的什么。

  教学难点:牛字旁的书写,初步理解生物角与自然景物的联系与区别,懂得通过劳动可以创造美。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牛字旁,学会它的写法。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有趣的地方”,说说见到过那些有趣的地方?

  今天课文介绍了一个更有趣的地方,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2、学字词,读通课文。

  先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

  拼拼音节,读准字音。

  想个办法,记住字形。

  给课文标段,划带生字的.词和新词。

  3、检查字词

  哪几个字要提醒小朋友:迎、轻

  认读生字词

  4、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分段读课文,有趣的地方指什么?

  看图说说,生物角里有什么?引导按方位说。还能分动物和植物两部分说说生物角里有什么?

  再读读课文。

  5、书写指导

  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说说用什么方法学?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趣、物、摇、迎。认识牛字旁。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3、仿效例句,把句子说完整。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字词。

  卡片认读生字。

  看拼音写字。

  卡片认读词语。

  指名分段读课文。

  2、学习课文,朗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这个有趣的地方指什么?齐读第一段。

  这句话告诉我们红领巾生物角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取名为“红领巾生物角”?

  少先队员自己布置这个生物角,多高兴呀!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学习第二段

  鱼儿应该生活在江河里,而现在教室里也有鱼了,用却表示转折。为什么会有活泼可爱的小鱼?

  看图说说小鱼的样子,理解游、摇、吹。

  出示句子,读读这一句话,体会小鱼的活泼可爱,并学做可爱的小鱼,做动作读读这句话。

  为什么课文中用一个瞧,而不用看?

  连起来读读课文第2段。

  (3)学习第三段

  自由度第三段,看看与第二段的相同之处。说说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生物角不是山林,却有花有树还有小草。花儿开放,小树迎着风儿摇。迎换词理解。

  指导朗读课文。

  (4)学习第四段

  这指哪里?从哪些地方感到有趣?看看标点,读好这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进行句式训练。

  2、朗读、背诵课文,初步培养观察生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生字,口头扩词:快、物。

  (2)出示作业5:

  说说每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再完成作业,反馈。

  (3)卡片认读词语。

  愉快:小鱼在水里摇着尾巴……

  出示句子读一读,再换词序说一说。

  2、朗读、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拿几段具体写出了生物角的有趣?读读背背课文。

  连起来说说“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

  我们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就会看到更多有趣而奇怪的动物、植物,增长更多的知识。

  (3)背诵课文

  3、指导课堂作业

  出示:小鱼/在水里/愉快的游来游去/摇着尾巴,吹着泡泡。

  理解句是:谁/在什么地方/愉快的干什么/怎样愉快的游。

  看图说说。

  4、课堂作业最后一题

  指导伉俪句,并看图,拥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完成课堂作业。

  附:板书

  1、多有趣的地方

  红领巾生物角

  不是江河 却 小鱼

  不是山林 却 花、树、小草

  多么有趣的地方!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单人旁”表示的意思,认读8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体会学习生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单人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识字王国里去做客,去认识一些和人有关的字,你们愿意吗?

  二、认读词语

  1.借助汉语拼音把每个词读好。

  2.在小组内读一读。

  3.去掉拼音再读一读。

  4.整体认读。

  三、识记生字

  1.引导发现。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词语中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吗?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有单人旁呢?

  2.探索发现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看看谁的记字方法好。

  四、指导书写

  1.观察交流

  2.重点指导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这两首古诗。

  2.懂得课文中所运用的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在《马》诗中着重体会诗人是如何以马自喻,借马抒怀的。

  课前准备:

  二框投影片、一段音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1课《古诗三首》。这三首都是唐诗。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这节课我们学习其中两首。它们都是五言诗。(板书:五言诗)诗的内容都与将士的戎马生涯有关。

  2.你们以前是怎么学古诗的呢?(指名说)(我们不仅要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还要知道诗人是通过哪些字词来表现这个意境的。)

  二.学习第一首《马》诗

  1.简介作者李贺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马》,这是唐代杰出的青年诗人李贺所作,李贺从小才华出众,却一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终日闷闷不乐,忧伤激愤,只活了二十七岁。他生前泄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其中他写下了一组以马为题材的组诗二十三首。今天我们所写的《马》是其中的一首,诗人是借什么来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怀呢?

  (出示填空)《马》这首诗诗人是借_______(马自喻),抒发自己_________(想做一番大事业)的情怀。

  2.师范背.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

  3.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燕(yan)、络(luo)的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

  4.理解前两行的词语。

  我们先看前两行诗句:

  ①这里的“大漠”是什么意思?(广阔的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

  还可以说怎样的沙漠?(无边无际、一望无垠、一望无边)

  “燕山”是指什么?

  ②“大漠沙如血”的“沙如血”是什么意思?

  “燕山月似钩”的“月似钩”又是什么意思?

  “钩”是什么意思?

  ③这两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我们可以从____看出,意思是____。

  ④沙石的颜色是黄的,为什么说是“沙如雪”呢?你能联系上下诗句来理解吗?

  因此,我们在译释古诗的时候,习惯上总把原因说在前,结果说在后。

  5.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请一两位同学)

  6.这两行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板书:景)呢?(映示灯片)请同学们读读诗句看看画面,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月儿、群山、沙石怎么样?面对此景,诗人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复片,复上马)

  7.练读。这是一幅供马驰骋的广阔原野图,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舒缓些。

  8.广阔壮美的北方原野给马提供了一个可以奋起奔腾的环境,这使诗人想到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板书:情)齐读后两行。

  9.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必要的点拨。

  ①金?络脑?

  ②为什么要配“金络脑”?(提示:俗话说好马配好鞍)

  ③有没有配上?从哪个词看出?“何当”是什么意思?

  ④“走”是什么意思?骏马跑,我们可以说什么?

  10.谁能连起来说说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11.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驰骋,这是马的愿望。写这两句诗人仅仅是抒发马的愿望吗?作者由马想到了人,想到了自己,作者借马抒发了自己什么情怀呢?

  12.练读。

  ①读这两行诗时要把诗人渴望能在原野上纵横驰骋一样,施展才能,为国建功立业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上与前两行诗有什么不同?

  ②用疑问的语气读出迫切、激愤的心情。(个别读-齐读)

  13.齐读。全体起立。

  14.配乐背诵。

  为了把诗的意境体会得更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着音乐,把这首诗吟诵一遍。

  三、学习第二首《塞下曲》。

  1.过渡。(揭示写法)

  李贺的《马》诗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很多的启示。我们学习的时候,运用了抓关键词语理解诗意,通过想象体会意境的方法。

  2.揭题、解题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学习另一首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古诗,题目叫《塞下曲》。(板书:叙事抒情)“塞”,指什么地方?古时把长城以北的地方称塞外。“塞下曲”,曲名,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的诗歌。

  3.简介作者。

  《塞下曲》的作者是唐朝的卢纶,他七岁就能写诗,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在《塞下曲》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则发生在边关的精彩传说故事。

  4.这是个什么故事呢?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出示填空)《塞下曲》叙述了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

  指名读全诗。

  5.词语质疑。在预习中,你们理解了哪些词语?学生自由说。

  6.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诗句里词语的`意思都懂了,能不能把这些意思串起来讲讲诗句的意思,谁来说第1、2行,第3、4行呢?

  7.这首叙事抒情的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叙述)

  提示:哪一行说的是故事的起因?哪里是经过?结果?

  8.这首五言诗仅用了二十个字就向我们凝炼、生动地描绘了一则精彩的传说故事,李广将军的形象栩栩如生。诗中有些字用得特别好,我们来欣赏欣赏。同学们,先把第1行诗读一下。

  ①第一行诗句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当时的场面、气氛?(惊)

  从这个“惊”字上,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和气氛吗?

  读第一行,读出紧张的气氛。

  ②下面几行,各抓哪一个词?

  a.为什么抓“引”?

  (提示:表现了李将军的什么?)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李将军英姿勇猛的形象。

  b.“没”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当将军的手下找到这支箭时,会怎么说?学生自由说。

  来,我们就用这种惊讶、称赞的语气把第3、4行读一读。

  9.齐读全诗,完成填空。

  叙述了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

  10.个别读,齐读;配乐背诵。(请同学们听着音乐,有感情地吟诵一遍。)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进一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准备默写。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

  2.能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仿写,不仅形似,更求神似,在模仿中有所创造。

  3.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有一位哲人说过:“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很多大的作家,他们的创作也是先从“仿写”开始的。文学巨匠茅盾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那么什么是仿写?我们又该怎样仿写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仿写。

  二、认识仿写

  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效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仿写不是机械模仿,更不是抄袭。

  1.仿写,首先要对模仿的对象细心揣摩,敏锐地发现优秀作品在写作上可供学习借鉴之处。平时阅读优秀作品,除了要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获得情感体验之外,还要想想:作品哪些地方打动了自己?为什么能引起自己的共鸣?文章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的写法对自己作文有什么启示?

  莫怀戚的《散步》,可以从哪些角度学习仿写?

  【明确】

  莫怀戚《散步》取材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小事,篇幅短小却精致优美,深得大家喜爱,究其原因,是文章那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波澜产生了无穷魅力。再看我们自己的作文,往往在材料的裁剪、组织上不讲究,平铺直叙,简单平淡。因此,我们应好好揣摩《散步》的写法,画出情节发展变化图,标出每次变化所蕴含的情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制造波澜,使主题不断得到丰富和提升,并想想这种写法如何模仿、借鉴。

  这样的阅读积累多了,作文时就能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自然联想到这些优秀作品,选择模仿对象,确定仿写点,依样临摹,学习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2.学习仿写还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堂上学到什么课文,课文中有哪些精彩语段,马上就“依葫芦画瓢”练一练,学习写一组排比句,写一系列动作,再到写一个场景、个细节,这是模仿的初级阶段。能模仿优秀作品的选材、组织、构思、立意,这是模仿的中级阶段。到了迷上哪位作家或哪位作家,行文风格不自觉地接受影响,自己的文章无意间也有了那个“味儿”,这才是模仿的高级阶段。

  三、经典回放

  初学作文,不能不有所依傍和借鉴,正如练字要临帖一样。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模仿、借鉴优秀作品的某些写作特色进行仿写训练,这是进入创作之前的基础。

  1.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不出“宽”和“严”两方面,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2.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比如《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样,是蹦跳的脚步……”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再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

  四、学以致用

  写作实践一

  《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场景。

  【写作指导】

  1.可以结合片段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不同作用。

  2.要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把作文训练同培养自己的观察、领悟、想象、自学等基本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范文赏析】

  夏天悄悄地来到了人们的身边。(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悄无声息地来了)整个城市都渗透出一种清新与自然,人们都在吮吸着这个夏天带来的清爽!公国里,公路边,大街上,无处看不到夏天的踪迹!(运用排比,写出了夏天的到来有不可阻挡的气势)夏天像一位血气方刚的战士,那似火的骄阳日便是他闪亮的盔甲;夏天像一位充满活力的少女,那满树的绿叶便是她艳丽的裙装;夏天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小孩,那时而风,时而雨,时而艳阳的天气便是他鲜活生动的表情。(运用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的特点:火热有个性、活力四射、顽皮可爱。使文章的气势更加雄壮有力。)

  【范文点评】

  本选段写出了夏天的特点——先是毫无预兆,悄悄到来,给人们带来清爽,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天逐渐深入,人们感受到它的火热、活力、顽皮。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富有文采。

  写作实践二

  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情,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度。2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1.重读《社戏》《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一课》的相关段落,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

  2.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是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

  【范文赏析】

  今天是我第一次升旗,我端端正正地走上了升旗台。这时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心砰砰地跳着,仿佛是一分钟里跳了一亿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心里紧张的程度)这时校长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随后,一阵雄壮的交响乐声回响在整个校园的上空,我忙抓起了升旗台上的绳子,开始用力地向下拉,心里想着妈妈对我说的话:“别害怕,别紧张,你一定会很出色地完成的。”终于,国旗升上了顶端,呼啦啦地迎风招展。我心里暗自高兴:“最紧张的时刻终于结束了。”(写出了升旗后的心理活动,轻松、愉快)

  【范文点评】

  这个片段真实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升旗时的紧张心理及升旗后的轻松心理,小作者都写得真切细腻,使文章显得丰富、生动。

  五、课堂小结

  学习仿写,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然后再想想自己怎样去仿点的写法,适当时也可以模仿一下。

  当然,仿写只是写作入门的途径之一,想要真正把文章写好,除了懂得怎样仿写,还应学会变通和创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仿写,这节课,我们来当堂完成写作实践三:模仿课文《背影》《秋天的怀念》,写一篇亲情题材的文章,抒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

  二、写作指导

  小组交流《背影》《秋天的怀念》写作上可供借鉴的要点。

  【明确】

  《背影》

  1.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

  2.文章语言平实自然简洁,不造作,生活气息浓厚。

  3.突出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秋天的怀念》

  1.运用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2.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3.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三、谱写华章

  学生确定描写对象,确定文章题目和仿写的点,开始写作。

  四、评价完善

  写作完成后,组内同学互相根据评价表互评交流,修改完善。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修改习作,完善习作

  重点难点:修改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习作初稿

  1、学生朗读习作初稿

  2、学生欣赏,习作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

  3、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说说是怎样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

  4、提出修改意见

  二、学生修改习作

  1.欣赏自己的习作,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

  2.检查习作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3.进行修改

  4.小组内交流评议

  5.再次修改

  三、誊写习作

  将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四、示例。

  霸道的“皇太后”

  我特别喜欢母鸡,家里曾养过六七只,其中一只又大又霸道,人称“皇太后”。“皇太后”全身披着金黄色的“披纱”,头戴一顶鲜红的.“后冠”,还有一对灵敏的小眼睛,可谓神气十足,威风八面。

  记得有一次,我抓了一大把米喂它们,“皇太后”扑扇着翅膀飞奔过来,最先抢到我的面前,那眼神似乎在说:“小主人,你来得正好,快喂喂我吧!我都快饿死了!”见它这副馋样,我乐悠悠地把米放进槽里。“皇太后”立即跳到槽前,做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它专挑大颗的吃,吃一阵后又转过头冲着别的鸡“咯咯”地叫,好像在说:“急啥,等我吃饱了再说……”瞅准一个空子,“黄妈妈”偷偷啄了一颗掉在地上的米,正想啄第二颗时被发现了,“皇太后”一下跳到“黄妈妈”的背上,用力地啄着,“黄妈妈”疼得直叫唤……

  还有一次,“皇太后”边散步边“咯咯咯咯”地哼着小曲。或许是它饿了,当它看到邻居家的聪聪手中的牛肉干时,眼睛都直了,迟疑了片刻,就向聪聪手中的牛肉发起了猛攻。聪聪连忙追打“皇太后”。“皇太后”见势不妙,蹿进了旁边的竹林里。它不甘心地拍打着翅膀“咯咯”地叫了几声,好像在说:“可恶,你这个小毛孩连我也敢打!”聪聪刚放下心来,正想把牛肉放进嘴里,“皇太后”又来了。这次,它更大胆了。只见它气冲冲地拍打起翅膀,伸长脖子敏捷地往上跳,边跳边啄。牛肉没啄到,聪聪的手倒被“皇太后”啄破了皮。聪聪边哭边拾起地上的石子狠狠地向“皇太后”扔了过去,“皇太后”见无机可乘,只好灰

  溜溜地逃了。

  哎!我家的“皇太后”就这个德性,谁叫它是“皇太后”呢?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

  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

  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

  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2.品味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3.延伸文章内涵:

  问:由本文你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本真吗?

  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其实,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只有不懂生活的人,才会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掉,仿佛这是一件苦事、贱事似的。而我却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如果我们觉得生命不堪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只能怪我们自己。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的苦恼。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我才能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我想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剩下的生命越是短暂,越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其实,生命的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而每一个人如何对这有限的时间加以精确利用,使自己的生命过得充实,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从中国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尽管是在人生的痛苦和悲悯中,仍然能够发掘诗意的本质和快乐的天性。

  孔子一生辗转于各诸侯国之间,理想不得实现,曾经因为长得像阳货而被围困于陈蔡,断粮七月。但当他与几名弟子共坐,听他们述说各自的志向时,并没有赞同想为官为相的子路、冉有等人。唯有曾点说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咏而归!”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向往使孔子不由喟然叹道:“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看法)。

  孔子的“仁”的学说中,博施济众的社会关怀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这一著名的带有审美境界的对话中,孔子却给予注重个人精神生活的曾点以很高的评价。可见,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因此,咏而归的想象,成了人的内在气象和胸襟气度的表现。

  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曾点气象”,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社会关怀、文化忧患和道德本位等方面,达到了胸心悠然,而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进入一种极高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这种具有自己独立心性见解和自由人生态度的生存方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境界,也被人称为“高人境界”。

  现实人生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欢乐安逸时不要沉湎享受,逆境艰难时不要垂头丧气,要以从容的心境勇敢地面时现实人生,从春天的一丛小草一只蝴蝶中,从秋日水中流动的月影里,发现美之所在,找到快乐的源泉。

  音乐家莫扎特的佚事宛如童话,他与妻子婚后在贫苦的生活中相互慰藉,感情十分融洽。一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友人去拜访他们,看到莫扎特夫妇正在携手跳舞,因为他们无钱买炭御寒,就以跳舞来暖和身体,在对方明亮而乐观的眼睛中,他们一定看到了快乐。只有心灵快乐的人,才会享受生命的快乐,只有生命的快乐,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心灵的健全。

  人生有很多苦恼,有很多打不开的名缰利锁。人为追求名利而四处奔波,弄得心力交瘁,心神不定,所以很难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生命的从容不迫。在对名利的追逐中,将人生全部事情都手段化,使得自己成为在生命路途中四处奔走而不知所终的困兽,丧失了生活中闲庭信步的从容。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刻,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行径,体现了晋人那种任性自然、超迈玄远的生活态度。而这正是当代人所缺乏的境界。

  4.结束语:

  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固定的生活轨道中疲于奔命。从小当学生时忙于考试,快于找工作,成家后忙于生计,生子后又为下一代操劳。在无尽的繁忙中,人的灵性被湮灭,快乐被剥夺,只剩下忙碌与疲惫。那皎洁的月亮,在古人眼中蕴含了情、蕴含了思、蕴含了憧憬,但在当代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布满了环形山的卫星。

  世界并不是完满的,连美神维纳斯都是断臂的,但那种残缺的美让人如痴如醉。如果我们对生命能够多一些认识,对生命的快乐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就会更远离功名利禄,更远离凡俗,更去掉躁动不安的心理,而是在生命的从容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要达到这种高妙超然的乐和境界,需要人们一生去追求。

  愿我们每个个人都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生命的每一天都能焕发“丰盈饱满”的气象!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课文中“宋”等7个生字。会写“涛”、“陈”、“丹”、“艺”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体会赵小艺、陈丹、宋涛画风的意图。

  【教学重点】

  1、会认课文中“宋”等7个生字。会写“涛”、“陈”、“丹”、“艺”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体会赵小艺、陈丹、宋涛画风的意图。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风婆婆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声音,想听吗?请仔细听。

  2、你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

  3、对,这是风的声音。你喜欢风吗?说说理由。

  4、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今天有3个小朋友,想用自己的画笔,把风画下来,他们会怎么画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画风》去看一看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请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自学要求:

  ⑴ 我能把课文读通顺。

  ⑵ 我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今天,这三位画风的小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⑴ 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请学生跟他们打招呼。

  ⑵ 去掉拼音请学生读一读。

  ⑶ 打乱名字中的字的.顺序,请学生同桌互读。

  ⑷ 教师抽个别学生读生字。

  ⑸ 请小朋友仔细想想,我们班哪些小朋友的名字中也有这几个字?

  3、根据学生的回答,书写“涛”、“陈”、“丹”、“艺”4个字。

  三、读顺课文

  1、小朋友们都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宋涛、陈丹、赵小艺却非常聪明、能干,用自己的方法把风画了下来。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画风的呢?请你再来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划出他们画风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2、刚才在小朋友读课文的时候,三个小朋友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大作,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四幅画)

  3、这四幅画的作者分别是谁?

  4、让我们一起先去看一看赵小艺的画。

  课件出示: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⑴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到风来了?

  板书:风来了 旗子飘了

  ⑵ 风来了,还有什么东西也会飘起来?

  ⑶ 学生自己试读。

  ⑷ 抽个别学生读。

  ⑸ 齐读。

  5、在赵小艺的带领下,其他小朋友也画出了不同的风,让我们看看他们又是怎样画风的?(出示三段话)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读出有风的感觉。

  课件出示:

  ⑴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⑵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小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⑶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① 个别学生读,说说,从哪个地方感觉到有风?

  ② 齐读。

  6、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小朋友和我合作读。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扮演赵小艺、陈丹、宋涛。

  师:风来了,赵小艺你画了什么?

  生:我在房子前。

  师:风来了,陈丹你画了什么?

  生:我。

  师:风来了,宋涛你画了什么?

  生:我。

  7、老师和全班小朋友合作。

  四、诗歌结课

  1、小朋友,你们发现没有,老师把刚才你们说的写成板书,如果我们把这个板书穿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小诗。

  2、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通过自己的智慧,在这节课里不仅交到了几个好朋友,认识了很多字,还学会了编诗。老师要在诗的下面写上我们班的大名,这可是我们这节课的劳动成果。

  3、会编诗了高兴吗?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另一首描写风的诗,在结束我们这节课之前,老师把这首诗送给每一个小朋友,希望你们能永远记住这节课。齐读这首诗。

  〖板书

  画风

  风来了──旗子飘了

  风来了──小树弯了

  风来了──雨丝斜了

  风来了──风车转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翠鸟教案09-03

《语文园地》教案10-05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优质教案01-0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