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6-24 17:48:4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6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准备用印泥……

  生2:我用水彩笔……

  生3:我用纸把它盖住折出边角痕。

  ……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面目全非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生:……(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天花乱坠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4、师小结(略)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分一分

  同桌合作给信封袋里的图形分类,分完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2、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生:……

  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

  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

  3、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4、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四、全课总结、动手拼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认识图形)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大家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图形?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

  生动手拼,拼后展示。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最后通过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征,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运动形式的理解,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中,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与用8个方向描述地图上两地的相对位置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图形的运动及位置有关的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 彩纸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1)出示教材97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轴对称图形,请大家看大屏幕,谁能说一说图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独立汇报。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是轴对称图形,第四幅不是)

  师: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前三幅是轴对称图形,而第四幅不是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学生个体汇报:

  生:因为前三幅图通过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而第四幅图无论怎样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都不能完全重合。

  预设

  师:大家能从学习过的图形中或是生活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吗?

  生1:我们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2:有的京剧的脸谱是轴对称图形,还有妈妈过年时剪的窗花有的也是轴对称图形。

  生3:……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凡是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个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2)复习平移和旋转。

  师: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

  学生互相交流后个体汇报。

  预设

  生1:推拉窗户的运动是平移。

  生2:风车的运动是旋转。

  生3:电梯的升降是平移,自行车车轮的运动是旋转。

  生4:……

  师:平移和旋转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与同桌交流后个体汇报。

  生1:物体平移的特征是沿着一条直线的方向运动。

  生2:物体旋转的特征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运动。

  生3:……

  师小结。

  2.复习图形与位置。

  (1)用方位词描述相对位置。

  师:在教室中用上、下、左、右、前、后说一说物品之间的相对位置。

  学生个体汇报。

  师:同学们还能在操场上找出东、南、西、北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个体汇报。

  师:这四个方向按顺时针的顺序应该是什么?

  生:东、南、西、北。

  师:按逆时针的顺序又应该是什么呢?

  生:东、北、西、南。

  (2)在地图上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师:除了认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外,大家还认识哪些方向呢?

  生: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建议:

  在进行总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收获。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内容的学习最困难等。

  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而不要进行机械枯燥的训练。

  在复习中,教师要告别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复习中题目的难度和范围体现了本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学期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

  1、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本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左右,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3、会比较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3、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容,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

  二、练一练。

  1、第1题可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题意,再说一说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题,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说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规律,再填空。

  3、第3题是巩固数的组成。

  4、第4题目的是能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加减法运算。

  5、第5题巩固认识钟表的四种情况。

  6、第6题是巩固比较数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两个数字拿来比,而是要先运算再比较大小。

  7、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再提出问题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8、第8、9、11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且列式计算。

  9、第12题,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的意思,再进行统计。

  10、第15题,先观察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地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此可组织交流与讨论。

  11、第18题,是一幅连环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编数学故事,然后说一说,算一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谈话:秋天到了,葡萄园的葡萄熟了,一串串紫滢滢的葡萄挂满了枝条。多么诱人呀!(课件出示情境图)

  2、问题博士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提问题最多的同学将成为今天的“问题小博士”。

  3、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说。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左边有138棵葡萄,右边有354棵葡萄,一共有多少棵葡萄?

  (2)绿色葡萄收了74箱,紫色葡萄收了265箱,一共收了多少箱葡萄?

  (3)左边有138棵葡萄,右边有354棵葡萄,左边的比右边的少多少棵?

  (4)绿色葡萄收了74箱,紫色葡萄收了265箱,紫色葡萄比绿色葡萄多收了多少箱?

  (5)两种葡萄一共种了多少棵?

  ……

  教师有选择的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鼓励,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意识。]

  二、解决问题 培养能力

  1、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在这一单元中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比一比谁想得最多,说得最全。

  (1)独立思考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归纳总结。

  (2)组内交流

  提出要求:交流时要注意交流的顺序,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组长做好总结,准备参加全班的交流(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全班交流

  每一小组的代表在班内谈自己小组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引出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回顾,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也为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做好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另外,通过小组合作给予全体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弥补大班级教学中交流面小的不足。在活动前提出要求,可以培养学生倾听、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的能力,有效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使自己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2、谈话: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现在一定很想解决这些问题了(指黑板上的问题),请选择你喜欢的问题做在练习本上,然后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2)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独立检测能力。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注意创设情境,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拓展延伸 巩固成果

  (课件出示练习题)

  1、上下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先估一估再计算出来。

  308 184 128 216 392

  631 782 602 371 416

  和:

  差:

  [设计意图: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估算过程,然后进行具体的计算。通过练习,了解学生对三位数加减法不同算法的掌握程度。]

  2、一个箱子里有145瓶矿泉水,另一个箱子里有258瓶矿泉水。420个学生,每人1瓶,够吗?

  [设计意图:练习时,要让学生积极思考,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谈话:假如你是学校的体育部长,你在安排全校的体育活动中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和同位交流。(给出学校各年级的人数、学校体育器材数量)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多元评价 归纳总结

  1、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如何?有何感想?你认为哪几个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丰收园”中的苹果,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并评一评小组中其他同学的表现。

  2、小结

  谈话: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做得满意或者不够满意呢?(学生自我评价)希望我们收获的苹果越来越多,不满意的地方越来越少。

  [设计意图:在这里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内自评、互评,使全体同学都有了说的机会。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转化成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学会评价他人。]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富有挑战的交流活动中,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认识它吗?

  生:认识,是红领巾。

  师:红领巾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生:三角形

  师:这个图形为什么叫三角形呢?

  生: 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国旗,爱护红领巾。

  师:,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

  生:指角

  (多媒体演示红领巾的三个角分别闪烁几下)

  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角,认一认角好吗?

  生:好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 对于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活跃了学习气氛。)

  二、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师: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天天在这里学习、游戏、锻炼。看!我们的校园多么整洁、优美。(电脑课件出示主题图)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哪儿有角吗?

  生:(老师三角板上的角,老爷爷剪刀上的角,球门上的角,小旗上的角,做操的学生伸出双臂形成的角……)

  生:到前面指角(一定要让学生指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师演示”)

  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现在老师把图形中的一些角标出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吧!(课件演示闪烁的角)

  师生:欣赏角

  2 、触摸感知角的特点

  这角可真多呀!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瞧,就连我们学习用的三角板里也藏着不少角呢(课件演示)!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三角板,观察上面的角,找出其中的一个角,像这样(教师示范摸角的顶点)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交流:尖尖的,很扎手。

  再摸摸这两条线(教师示范摸角的两条边),感觉怎么样?

  生交流:滑滑的,直直的。

  师:我们给(三角板)脱去美丽的外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同桌说说。

  生汇报:都有一个尖,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看到两条直直的,滑滑的地方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学生模仿老师边指边说正确的指角方法。

  4、找一找角的顶点和边

  A.师指,全班说

  B.一生指,其余生说

  C.师说,一生指,其余生判断

  师:观察这些角,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5、想像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角的'样子画在我们的脑海里。

  6、判断角

  师: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7、折角、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果然名不虚传,想难住大家还真不容易。老师这有一张圆形的纸片,圆形纸片有角吗?

  生摇头:没有

  那现在就请你们给老师折出一个角,好吗?

  生:好

  如果不会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生折角,教师巡视。)

  折好后先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哪里是顶点,哪里是角的边,一会儿小组内派一名代表到前面进行汇报,把折好的角展示给全班的小朋友,好现在开始吧!

  生:折完后到前面展示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学生通过找角、折角、等操作实践,及观察电脑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过程中,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让他们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画角

  师:如果让你画一个角,你觉得应该怎样画呢?谁来说一说,可以用手表示。

  生:交流自己画的方法。

  师:看来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我们一同去看一下如何画角才是正确的方法吧!

  (课件出示画角的方法)

  师:现在就请大家在自己的本上用正确的方法画一个角吧!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

  生:在本上画角

  师: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画的角各部分标上名称吧!

  生:标名称

  师:为了方便大家记住画角的方法,老师还为画角编了一首儿歌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儿歌)大家读一读吧!记住这首儿歌就记住了画角的方法,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采取先让学生自己跟着多媒体学习画角,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初步掌握了画角的步骤和方法,学生感觉很轻松民主,注意力强。)

  (三)感悟角的大小

  1、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画了角,那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角呢?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你灵巧的手做一个角,做好后说出它的顶 点和边。做角时一定要注意尖尖的图钉不要扎到手。

  2、变一变

  师:现在我们要变角了,变角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噢。

  好,我们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再把角慢慢变小,再来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所有学生操作)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怎样变小的?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距离越大,角越大,张开的距离越小,角越小。

  3、比一比

  师:老师请同学甲上来,你能做一个比我的角大的角吗?做好后就不许变了,想想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我们的角谁大,谁小呢?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方法:重叠法——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外一条边的位置来比较大小。)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老师的角两条边张开大小不变,只拉长边的长短,你们说,老师的角有没变大?

  生:没有变大。

  师:我们去看看红角和蓝角是怎么做的?(播放红角和蓝角的故事)

  师生观看。

  师小结:看来角的大小只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使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了认识动态中的角,同时引出对角的大小的比较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变化活动角,动态体会角的大小变化与两条边张开的角度有关系,为了突破“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难点,教师通过一小节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使学生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又增添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张口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将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四、欣赏角

  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再让我们去欣赏一下角吧!这些建筑漂亮吗?(漂亮)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角无处不在,希望以后大家能够了解角的更多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和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好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一、复习引入课题:

  1、上学期我们一起认识了四个描述方向的方位词语,谁来说说是哪几个词?

  学生说一说。

  2、在生活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辨认这些方向的呢?

  学生做一做。

  3、在地图上我们又是怎样确定位置的呢?

  教师课件展示四个方向,学生看一看。

  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辨认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引语:同学们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准备带大家到笑笑的学校去参观。

  教师课件展示学校及周围建筑物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最后老师要请同学们向全班汇报。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教师将汇报到的建筑物贴片贴在黑板上。

  4、怎样描述更清楚一些呢?

  教师将另外的四个方向统一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5、请同学们用描述方向的八个词来说一说笑笑学校四周的建筑物。

  教师课件展示题,让学生说一说。

  三、制作方向板:

  1、教师展示方向板,学生观看。

  2、教师指导方向板的制作方法: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最后把纸摊开后再对角对折。在出现的八条折痕上标出八个方向。

  3、同学交流谁的方向板做得好,谁的需要改进。

  四、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分别是哪位同学。

  五、实践综合应用:

  1、教师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学生观察。

  2、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吉林、上海、四川和自己的家乡。

  3、完成书上第23页的第1题。

  4、学生看书第23页第2题,说一说图中建筑物的方向。

  5、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学生做游戏:说一说小乌龟的周围的`数字各在小乌龟的什么方向。

  6、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说一说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些什么。

  六、全课小结:

  1、除了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关于方向的例子,你们在生活中还了解到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或者例子吗?

  2、说说你在今天的课堂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哪些地方表现最棒?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再努力。

  七、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和自己每天放学回家所走的路线,设计出自己的回家路线图。

  教学反思:

  1、我以“参观笑笑的学校”为引子,以解决“笑笑学校的四周有哪些建筑”为导线,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

  2、教学设计时我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引起学生高度的兴趣和注意力。

  3、为了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提升、建模,抽象出数学的规律、方法,我在体验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制作方向板的练习。

  4、在“说说你的周围什么方向上有哪些同学”的过程中,我请相邻的的同学说方向,从而让学生感知方向的相对性,知道以不同的事物为中心,同一事物会处在不同的方向上。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9-28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12-30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12-30

【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