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10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认识12个生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出示中国版图)这是我们中国的版图,它就像一只高昂着头的大公鸡。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生活着祖国母亲的各族儿女。有的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有的生活在乡村。有的在山区,有的在茫茫的草原,还有的在沿海呢!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想看看他们都画了些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知道大家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1、认读生字(1、全班读 2、开火车带读)
2、认读词语(1、全班读 2、开火车带读)
同学们真棒,把生字都记住了,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结构复杂,不过,只要同学仔细观察,多动脑筋,注意方法,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认识许许多多的汉字。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位小画家分别来自哪里?
2、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
是呀,这几位小朋友爱自己的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请看课文第一段,一起读。
3、精读第二段,指导欣赏涛涛家乡的美。
让我们先去美丽的海边走一走,一起到涛涛的家乡看一看。(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涛涛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吗?(自由读第二段)
4、朗读感悟
(1)“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是怎样的?(宽)。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涛涛画的海美吗?那要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美?
(2)涛涛画的图上还有什么?(鱼和虾)有多少鱼和虾?(很多)从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 (一艘艘、满。抓住“一艘艘”和“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重点指导读好这两个词。
(3)美丽的海边金黄的海滩上涛涛在干什么呢?那个赤着脚捡贝壳的小男孩,就是涛涛。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重点指导长句的朗读。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
(4)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 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读读这一段吧!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口语交际
1、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五、合作学习第3段
1、总结学习第2段的方法: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2、合作学习第3段。(看第二幅图)分四人小组学习第3段。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感情朗读,说说山山都画了什么,作导游介绍,然后进行展示。(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两个“那么”、“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等词语)
六、选择喜欢的部分自学
还有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乡没去,小朋友,最想去谁的家乡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仍然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
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七、感情朗读感受祖国山河之美
这节课,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各处参观了,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现在我们一起完整地读读课文。全班感情朗读。
八、实践活动
1、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画。
教学反思:
《画家乡》一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是一篇非常美的写景文章。读着课文,我们就好像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在旅游,在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那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那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那连绵群山,威武雄壮;那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识字、写字,画一画自己的家乡。这一课我主要是贯彻“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一个教学思想,力求做到平淡而真实,流畅而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1、扶放结合,体现人文。
课文的2——6段,段落结构形式几乎是一模一样。所以,在备课设计时,我这样来考虑:这几个段落的学习要有层次性,教师的教学要由扶到放。因此在设计中,我将第2段作为重点教学,也就是说,基本上老师导的、扶的比较多;在第3、4段的学习,我适当地半扶半放,直到5、6两段的大胆放手。让学生逐渐地有意识地学会学习结构形式相同的段落。
2、朗读感悟分层走
在讲读第二自然段时,我以学生的朗读体验为载体,逐步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在这个朗读体验的过程中,我主要是分层来进行的:先借助图片的直观性,吸引孩子的兴趣,再让学生读文体会,抓住重点词朗读感悟,让学生的整个情感随着这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升华。
3、句式训练结合文本
在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景时,离不开那些优美的语句。课文中的“那么……那么……”这个句式,是打好语文基本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素材,所以,在这里我先让学生看图说句,再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像再练习说句子。
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如果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有趣的实验。
技能:引导学生细细地批品读例文,感受字里行间描写的细腻。
能力:引导学生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写下来。
情意;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仔细贯观察,亲自实践,把实验最精彩或者是最关键的部分写生动。写具体。
对策:人人参与实验,并从中体验实验所带来的快乐。
课前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错别字。(投影片)
没有锻(断)严着(沿)
桥廓(墩)桥郭(墩)
桥丹(塌)拆一下(折)
带表(代)想向(象)
二、病句
1、首先徐涛先上去,他的做法很简单,就直接一张纸他放在桥墩上。
2、实验材料会简单,只要脸盆一个,半盆水,三个杯子,在有一张白纸。
3、下车的车胎还没滚到一周,桥就掉进了和里。
4、小桥还没有锻,所以他们做的小船是最好的。
5、有的说,直接用这张纸嘛好吗?
三、内容上的毛病。
1、在句子中前后意思相矛盾。
2、标点使用不当,人物说的话没有用双引号。
四、讲评方法。
小组交流,互相修改,取长补短。
1、四人一小组自评,找出对方不足之处,讨论如何修改。
2、选好的范读欣赏。
3、针对自己的不足自行修改。
五、讲评步骤。
1、分组自读自评。
四人一组,先自读自己的',交流有没有写己的实验过程,如何克服困难,合作配合,共同完成实验。
再读读同学的,指出对方不完善的地方。
2、范读赵正洋的,能有详有略地写出实验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体验,并写出成功的喜悦。
3、根据小组讨论交流的修改意见,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背景
体会诸葛亮在“表”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提出的三条建议
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识记重要解词,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朗读,小组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三国历史,正确看待诸葛亮的“忠君”思想
教学重点:
同“知识与技能”
教学难点:
作者的感情及三条建议
第一课时
一、导入
A.以中国古代智谋之士的故事引出……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智慧的化身不计其数……(由学生举例导入)
B.以学生了解到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传说中的诸葛亮的事迹、形象导入。
C.以杜甫的《蜀相》及陆游的《书愤》导入。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 《书愤》)
二、解题
1.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刘备三顾茅庐,他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蜀汉政权建立后,任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shàn),主持国家军政大事。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多次出师伐魏,争取统一中国。著有《诸葛亮集》。
2.文体: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3.背景: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时,写这个表给刘禅。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四、对照注释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①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②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①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②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复习词语
①从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②听写词语。
③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①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②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③组内交流。
④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⑤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①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②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③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④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一、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二、口头交流展示
①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②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三、习作
①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②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
(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③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面或照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
《枣核》是一篇朴实中见深情,平淡中显奇妙的华人思乡文章。这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听讲
21、这篇文章体现了友人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请你们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妙处所在。
2、"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说明了什么?
1、殷切、托、劈头、感慨良深、那是……开、挑选、买、拉、堆
语言朴实,透过这些字词却能体现出友人思乡之情。
游子心境无法填补的'缺憾,是
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乡土之恋,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
3研读5--10段,品析下列问题。
1、"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摸可感,生动具体感人。课文中从哪几方面来写它的呢?
2、文中写"美丽的山城"、"漂亮的小楼"、"精致的花园"、"美满的家庭",是不是离题了?如没离题,叙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文章是用中国化的景物、独特的人物语言,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我们分析课文时是恰好相反,是透过具体的描写,来得出概念。
不仅没离题,而且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因为照理说越是家庭事业如意,越应该无忧无虑,心满意足,这样就更反衬了美籍华人朋友思乡之苦之切。
4体会下面几段话中加黑的词语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
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
2、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3、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
1、"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为了试种。
2、"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
3、"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5布置作业
(1)完成探究练习二
(2)归纳"语言朴实但饱含感情的语言"的常用方法。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本学期,我们接触到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新体裁——词,大家还记得《忆
江南》么?
生:记得。
师:谁能来回顾背诵一下?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师:很好,背诵得很熟练。请坐。你们还会背诵其他的词么?(2—3人)
生: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唐白居易《花非花》)
生: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梦江南》)
生: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 《菩萨蛮》)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词。它也和自然界的美景有关。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动画。在观看的时候,你们要注意,看看画面中出现了哪些景物。(动画课件出示)
师:你能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么?
生:山(如果回答西塞山,可以表扬学生的预习。),白鹭,桃花,流水,一叶扁舟,细雨,渔夫。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唐朝诗人张志和是如何用精练的语言描绘出这副山间美景的。
板书《渔歌子》(齐读)
师:从这个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渔夫、钓鱼、歌曲……(渔夫所唱的渔歌)
师:是的,“渔歌子”作为词牌名,原来是唐代坊间的名曲,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
师:那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垂钓者所唱的渔歌。(播放朗诵)
师:大家都跟着朗读,看来这首词深深地吸引了大家,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
师:现在你们结合注释自读一下这首词的前两句,用笔画出词中所描写的景物。
生自读。
师:好了,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景物。
生:西塞山,白鹭(课件出图),桃花(课件出图,并引导“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流水(课件出图),鳜鱼(课件出图,并引导“春天也是鳜鱼最肥美的季节”)
师:大家找得很仔细。现在,你们能不能来想象一下,这些景色具体的样子呢?(出示“填一填”)(3—4人)
生回答。
师:面对这样一幅秀丽怡人的江南水乡的美景图,你有什么想说的么?
生自述。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的确令人陶醉其中,那我们就带着愉悦的心情来读一下词的前两句,谁先来试一试?
个别先读,读完,师:你们有什么建议么?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带给人的心情应该是舒畅,而你们的脸上却看不到笑容,来,一起笑一笑。
师:很好,我们就带着微笑来读一读。(一、二两组读)
师:有人脸上还是没有笑容。来,三、四两组一起来示范给他们看看。(三、四两组读)
师:很好,大家一起来读一遍,不要忘记了
生:微笑。(齐读)
师:春天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令人心醉。那么你们还积累了哪些关于春天美景的诗句?(及时点评春天的景色)
生:《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烟雨朦胧的春天)
生:《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里翠绿的柳树)
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与明月交相辉映的春江水)
生:《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前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鸟翔天际的春天)
生:《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鸟语花香的春天的早晨)
……
师:我们的祖先真是了不起,有这么多的描写春天的诗句。简练而精彩的语言道尽了春天的美好。我们被春天的美景所吸引,而渔夫也一样陶醉其中。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副图。(出示图)
师:细心观察的同学来说一说,渔夫是怎样一副打扮?
生白话说
师:我们再来看看词中是怎么写渔夫的打扮的?大家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和大家描述的完全一样。可见学习诗词,除了通过注释理解以外,看图理解词义也是一个好方法,大家可不能忘记了。
师:此时,淅淅沥沥的春雨光临了西塞山。那在江中垂钓的渔夫是不是也该收拾收拾工具,回家避雨了呢?
生:没有。
师:你们从哪里知道的呢?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说明渔夫不想回家,心情是悠闲自得的。
师: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问的么?
生:这个渔夫为什么不走?是什么让渔夫流连忘返了呢?
生扣住词意进行回答。
生:是这些美景让渔夫流连忘返的。
师:是不是只有这些美景呢?
生:还喜欢这样垂钓的生活。
师:那这时,渔夫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2—3人)
生自述。
师:在蒙蒙烟雨中,在春天美景的映衬下,渔夫悠闲自得地在河里垂钓。
现在,你们自己先读一下这首词,想象一下词中所描写的画面。
生自读。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词意。(评价:对不对,有没有用上好词。)
生回答。
师:你们说的真好,老师仿佛也看到了这副画卷。来,哪个组愿意来当一下这个渔夫,再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分组读,齐读。(注意提醒学生先笑,可适当放慢速度,注意语调的变化)
师:大家都很投入。现在我们来试试,背诵一下《渔歌子》,好不好?会背的`同学大声一点背出来,不会的同学,老师允许你们可以偷看一下课本。
生背诵。
师: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垂钓是如此的悠闲自在,而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垂钓却是另一副景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幻灯片出示《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范读)
师:《江雪》中描写的是怎样一个渔夫?现在,你们轻声自由读一下《江雪》,看看谁找的最快?
生:惨淡,孤独,冷冷清清……(注意追问过程,评价:你找的真准)
生:“绝,灭,孤,独”都体现出了一副惨淡的景象。
师:我们中国的语言真是奇妙。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带给我们的,可以是不一样的画面。你们还想再读 《江雪》,感受一下么?你们愿意读几遍呢?
按学生意愿读。
有时间可以抄写一下《渔歌子》和《江雪》,展示好的作业。
作业: ①、选择你所喜欢的《渔歌子》背诵一下。
②、收集其他关于山水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
渔歌子{
不须归 悠闲自得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反复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
2.感受文中语句的形象美和意境美。
3.积累语言素材。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语言的形象美和意境美。
2.难点:理解某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朗读一遍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初步熟悉内容。
2.了解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静谧(mi4):安静。
崎岖(qi2qu1):形容山路不平。
深邃(sui4):深,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繁衍(yan3):逐渐增多或增广。
袒露(tan3):裸露。
憧憬(chong1)jing3):向往。
萦绕(ying2):围绕,萦回。
羁绊(ji1):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宣泄(xie4):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这里指倾泄出来。
缔造(di4):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
玷污(dian4):弄脏(多用于比喻)。
不屈不挠(nao2):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
忠贞不渝(yu2):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永葆青春(bao3):永远保持住青春。
3.读准下列字音。
栖落(q1)濡湿(ru2)排闼(ta4)震慑(she4)徘徊(huai2)苍穹(qiong2)啜饮(chuo4)荆榛(zhen1)汗涔涔(cen2)迷惘(wang3)惊愕(e4)黢色(qu1)悄无声息(qiao3。)白炽(chi4)蛰音(zhe2)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这是个非常抒情的题目。作者借黄土地上一年四季的更迭,表现了岁月的流逝,而流逝的岁月在作者的心中又引起了万千感慨。作者感慨什么呢?他借黄土地上一年四季景色的描写,要抒发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请学生朗读第一节。提问:这一节写什么?抒发什么感情?
讨论并归纳:写黄土地上春夜的景色:沉静(静谧)而潜伏着活力。
抒发作者希望“春天里诞生的一切”美好事物,都将铺满(拥抱)整个黄土地的`愿望。
2.请学生朗读第二节。提问:这一节写什么?抒发什么情感?
讨论并归纳:写黄土地上夏日的劳作:浩荡而又不屈(顽强)。抒发作者对我们民族顽强进取精神的颂扬之情。
3.请学生朗读第三节。提问:这一节写什么?抒发什么情感?
讨论并归纳:写黄土地上秋日的丰收:欢乐又沉思。表达作者丰收不忘来年春,总结经验,更上一层楼的冷静和谦逊(深思)。
4.请学生朗读第四节。提问:这一节写什么?抒发什么情感?
讨论并归纳:写黄土地上冬日的景色:圣洁而又忠贞。抒发作者对新春的期待和热望。
5.由以上的分段阅读理解后,请大家说说全文的大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通过四季不同景色的描绘,讴歌了黄土地上历史的变化,讴歌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6.请同学们说说本文哪些语句富有形象美和意境美。
讨论并归纳: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很多,我们要边读边想象,体味句子的形象和意境,得到美的享受。如“春月是一只青春乌,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这个句子就如一幅画:背景是幽幽的夜色,地平线上有一座古老的城池,弯弯的月亮正悬挂在这座城里一家古老建筑的檐角上。多么静温、多么富有诗意的一幅画啊。又如“当最后一片残冰在荒滩上消融,当流浪的星星搜寻到春天第一声蛰音,黄土地将又重新奋起……”这个句子也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冬的渐渐消融,冬夜的最后一颗流星逝去了,春天的第一声虫鸣后一颗流星逝去了,春天的第一声虫鸣从地下隐隐传来,黄土地又重振旗鼓。这里,冬春的交替是借残冰、流星和春雷的形象来描述的,语言富有形象性。
四、小结
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作品.在描写四季的同时更多的是表现心灵的感悟。有些地方不易排解.可以不去深究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A类
2.完成下列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A类
静(mi)_崎(qu)_深(sui)___(tan)__露(ying)__绕(ji)__绊。
宣(xie)__(di)___造(dian)___污忠贞不(yu2)、不屈不(nao2)_永(bao)__青春
(二)仿造句子。B类
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秋阳是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本课认识生字一个,会写生字三个,掌握词语八个。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
1、演示文稿2、动画《南门立木》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商法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
2、指导学生根据课后第三题的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
1、演示文稿2、动画《南门立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动画《南门立木》的.故事。同学们这就是(板书课题: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那么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呢?他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小故事呢?今天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明白了。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不懂的问题。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织交流:简要说说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读书、体会、交流。
(1)商鞅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2)开始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3)之后商鞅是怎么做的?
(4)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先让学生细读课文,进行合作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1)
1、小声读一读1~3自然段;回答:
(商鞅要变革旧的法规,推行新法,争取国家富强)
2、推行新法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不容易。从一方面…….另一方面……)
3、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信于老百姓的好办法,那就是(师生一齐:南门立木,并板书)那么,开始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持什么态度呢?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2)
1、自由读4~12自然段,回答。
先说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
2、你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回答时可结合课后第三题的前两个小题进行分析)
了我们诚信是为人之本,是立国之基。(师生看板书进行总结)
板书:
冥思苦想
顺应民心,推行改革
商鞅南门立木南门立木
诚信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
言而有信
作业:
1、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把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本课生字、词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小练笔,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么样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
演示南门立木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了《南门立木》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课,还记得课文讲了些什么内容吗?
二、新课
(二)在复习的基础上回答:
1、你对商鞅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说话算话、非常好)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演示《商鞅南门立木》。在演示中体会读
2、四人小组练读,师巡回辅导
3、全班交流,评议读
4、分角色读
5、齐读
(四)巩固练习:
1、指导写字
2、读写词语,除了读写课后要求的2个词语,还可以让学生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
3、练笔,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么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时要注意结合实际
作业:
修改自己的练笔,办一期“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习作展教案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和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干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身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身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身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发明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身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筹齐:筹集齐全。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
颠簸:上下震荡。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迫不和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是指一直缄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5、同学再读课文,考虑: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小朋友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身疑惑的问题。)
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身的梦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人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和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同学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引读课文,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
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
⑴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段话与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2000块钱时的表示形成了对比:那时的瑞恩还不知道2000块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从“兴奋”到“坚定”,一方面表示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000块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示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⑵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小朋友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小朋友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示,也令瑞恩和家长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作者在此点题,满怀深情地阐发议论,以反问句抒发自身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考虑──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题目的含义
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只鼓动着他自己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此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实际;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这不就是梦想的力量吗?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身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题
1、同学畅谈自身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身的思想认识。
2、资料展示: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协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协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与“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词语:
噩耗晴天霹雳恸哭支离破碎小心翼翼
恍惚踽踽独行玲珑突如其来变化无常
2.关于观察与思考
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一环。阅读时,要靠平时观察生活的体验去理解作品内容;写作时,"第一须观察",是从生活中获取材料。
思考是对观察对象(人物、景物、事物、环境等)进行分析研究的思维和规律。
观察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事物,发现其中的含义和规律。
3.关于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结构的基本内容包括:层次和段落、过度和照应、开头和结尾。一般我们主要分析层次和段落,便于我们把握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
1.从表情达意和文章结构两个方面去理解"金盒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析文章所表现的兄妹情与姐弟情在内涵和写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文章所抒发的手足深情。
教学建议
一、文章主旨:
本文以时间为序,以金盒子为线索,用朴素、平实的文字记叙了金盒子从最初的玩具箱变为寂寞的良伴,最后竟变为纪念的信物的过程,充分表达了兄妹姐弟的关爱、理解,渗透了难以割舍的手足深情。
二、文章思路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写金盒子的来历和我哥哥与金盒子的不解之缘以及哥哥去世后金盒子对我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9-13)写弟弟、金盒子与我的故事。
第三部分(10-11)写哥哥、弟弟、双亲去世后,金盒子对我的重要意义。
三、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周密,层次清晰,首尾呼应。
文章以金盒子为叙事线索构思谋篇。这条线索贯穿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表现出手足深情的深刻主题。文章又以时间的发展为顺序,用一连串的表示时间的状语,写出了作者在不同年龄的情感体验,思路十分清晰。
2.文笔自然开朗,平淡简约。
本文语言质朴、平淡,没有雕琢痕迹,却在看似拉家常的'娓娓言谈中透露出一份真情实感。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记录了发自内心的真情独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四、课文教读方法建议
这篇文章细腻感人,不要当作一般的记叙文教读,也不要从记叙文"六要素"入手,而应当反复默读,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力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阅读时,可引导学生参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1.先浏览一遍,只求粗知,不求甚解。
2.再读一遍,了解故事的梗概,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知道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3.读第三遍时,注意文中的几件事是怎样贯穿起来的。找出与金盒子相关的描述,并进行分类:哪些是叙事的,哪些是抒情的;哪些是写高兴的事情的,哪些是写哀伤的事情的;哪些是记实,哪些是回忆。进而,理解金盒子在文中主要起的作用。
4.在仔细体味的基础上,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思考被感动的原因,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
1.学习"金线串珠"的写作手法。
2.品味质朴平淡而感情至深的语言。
难点:
对文章的主题的深入理解
本文对骨肉亲情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写了兄妹情,又写了姐弟情,还写了父女、母女情;既写了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乐融融的亲情,又写了遭受巨大不幸时的悲痛。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写兄妹情,后半部分主要写姐弟情。"我"由于身份的变化而有不同的经历和情绪。而这一切都与金盒子密切相关。对父女情母女情的描述贯穿始终,与兄妹情、姐弟情相交织,使家庭亲情表现得更为浓烈、深厚。
教学过程:
1.先浏览一遍,只求粗知,不求甚解。这一遍浏览还应当疏通字句,解决词语障碍。
2.再读一遍,了解故事的梗概,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知道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这一遍阅读时,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圈点批注,在文章字里行间做记号,注明所发生的事件或关键句子。
3.读第三遍时,注意文中的几件事是怎样贯穿起来的。找出与金盒子相关的描述,并进行分类:哪些是叙事的,哪些是抒情的;哪些是写高兴的事情的,哪些是写哀伤的事情的;哪些是记实,哪些是回忆。进而理解金盒子在文中主要起的作用。
4.在全班进行交流阅读的成果,讨论明确以上过程中布置的的思考题。
明确:"金盒子"在文章中,不仅是叙事的线索,而且还是抒情的依托。年幼时,金盒子是"我"和哥哥的宝物,是乐趣的所在,是不可分离的"良伴",还是"我"与弟弟争抢的"玩具"。哥哥、弟弟去世之后,金盒子里装载着太多的回忆和思念。它"不仅是一种纪念,而且是骨肉情爱之所系"。它由"寂寞中的良伴",变成"逗人伤感的东西"。"我"可以对它倾吐满心的忧伤委屈,可以捧着它"尽情一哭"。随着人事的突然变化,"我"对金盒子的感情也波澜起伏。睹物思人,百感交集;痛悼之心,与日俱增。金盒子的故事,见证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架构了一篇催人泪下的美文。
5.在仔细体味的基础上,请学生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思考被感动的原因,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在全班交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人情感的体验,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激励评价,对体会深入、有质量的发言要大力表扬。
手段:
反复默读与讨论相结合
设计思想:
新课标指出:"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翠鸟教案09-03
《语文园地》教案10-05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教案01-17
语文活动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