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1
教学案例:
认识平面图形
[背景分析]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我们有些学生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很多地方体现了数学的美,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获取知识,开发智力。
认识平面图形这一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的数学内容,都是来自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体,学生已有了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绘画图形,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直观地认识、辨认、区分这些图形的同时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美的体验,并在合作交流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在找一找、拼一拼、画一画各种图形,直观而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与创新意识,以及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
4、 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知体与面的关系,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找出平面图形的共性,区分不同的形状。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上课一开始,播放优美、轻快的音乐)
师:小朋友们,今天早上的空气多新鲜呀。可爱的小鸡们也跟小朋友们一样早早地起床,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寻找食物,瞧!他们找得多高兴啊!(多媒体动态演示)你们看,这幅图漂亮吗?
生:漂亮。
师:漂亮在哪里呢?为什么觉得它漂亮啊?
生:因为它有很多种颜色:有绿色、红色……
生:因为它画了大树、房子、太阳……
生:它有很多种形状,有圆圈、有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很会欣赏画,老师也觉得漂亮,这些图画里头有我们的数学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的样子和名字吗?
生:想。
二、动手操作,诱导美。
师:其实,小朋友的手也可以创造出这些美的图形,先请大家从学具袋里任意拿出一个正方体,把它按在纸上沿着底面画一个图形,看看在你的笔下可以变什么样的图形?(边示范边说明)
(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从长方体的底面画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四四方方的正方形。
师:哦!你知道它叫正方形,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样子的图形是正方形呢?
生:四四方方的。
师:没错,正方形是四四方方的,但是还有一点这个小朋友没有说,正方形的四条边也都相等。我们就把四四方方的,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我们就叫正方形。老师手上是正方形的照片,我们来认一认吧!
生:(根据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说出名称,加强记忆)
师:大家再拿出任意一个长方体和圆柱,也沿着底面画画看。
生:(第二次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说圆柱底面画出了图形?
生:圆柱可以画出一个圆圈。
师:圆柱画出了一个圆圈,你们同意吗?(同意)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把这种图形叫做圆圈,我们有更好听的叫法,有谁知道吗?
生:圆形。
师:对了,像这样子很圆滑,没有角的图形我们叫它圆形,你们记住了吗?(全班齐读:圆形)那长方体又画出了什么图形呢?
生1:我画出了一个长长的,方方的图形。
生2:我画出了正方形。
师:我们请这两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们画出来的图形好吗?(好)你们看,他们画出的图形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长长方方的,一个是四四方方的。
师:为什么同样是长方体,他们画出的图形不一样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样的长方体画出来的好吗?(请学生把运用的长方体拿上讲台展示)哦,小朋友们都看一下,原来这个长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它的两头都是正方形的。这位小朋友真棒,找得太好了。那另外这个我们把它取名叫“长方形”,这就是它的.照片,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
生:(根据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圆形和正方形说出名称,加强记忆)
师:接下来轮到球了,它能画出什么图形呢,小朋友们想试试看吗?(想)
(第三次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得时候,你们发现什么困难没有?
生:球很难画,我画不出来。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朋友们用球来画图形很难画出来,所以现在暂时球没有办法画出什么样的图形,但是等到高年级的时候,相信有小朋友能想出好办法画出来。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生:(根据教师指定的名称找对应的图形)
师: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用掌声给自己鼓鼓掌。(拿出三棱镜),沿着它的底面也可画出一个新的图形。(教师画)它就是你们熟悉的朋友——三角形。
师总结:我们今天认识了四个新朋友,他们是谁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四个好朋友和我们昨天认识的立体图形不一样,他们住在平面图形的王国里,都是平面的。
三、合作交流,寻找美。
师:认识了这四个朋友,它们还委托老师另外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要把这些智慧星送给认真动笔表现出色的孩子,你们商量商量要奖给谁?
生(兴奋地讨论着,给课堂气氛掀起一个高潮)
师:在大家的配合之下,老师的第一个任务已完成了,第二个任务就是帮它们找找生活中的朋友——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图形,把你想到的找到的先告诉你身边的同学。(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帮老师来完成这个任务?
生:(争着抢着说,教师指导补充)课本的封面是长方形,饮料罐的上面和下面教师圆形、三角板的面是三角形,桌子的面是正方形……
师:我们重新再来看这幅图。(电脑逐一显示各种图形,学生说它们各自的名称。)
四、游戏巩固,创造美。
(1)找一找,练习一第3题。
(2)拼一拼,练习五第4题。
(3)引导学生用这四种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其他的,拼好的进行全班展示,并给矛奖励。
(4)画一画,用学过的这些图形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得漂亮得,老师给他签名,并送给一朵小红花。
五、课堂小结,表达美。
师:今天,你觉得我们的课堂美吗?美在哪里?
生:美,因为我们可以拼很多画也可以画出很多画。
师:今天小朋友拼出的画,画出的画很漂亮,很有创意,回家的作业就把你们的作品带给爸爸妈妈看,说给他们听,美在哪里。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以美激趣。
鲜艳美观的图案,简洁大方的板书,亲切生动的语言,活泼有趣的故事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妙方”,因此,本节课教学,我就创设了如下情境:以“阳光明媚的早晨”画面导入,通过学生边观察边欣赏,“说说漂亮在哪里”,把冷冰冰的知识与美结合起来,触动学生的心灵,接着让学生通过动手描一描,拼一拼,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得知识并从中受到美的陶冶。
二、回归生活——以美促智。
“平面图形”这部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感性积累。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让学生合作、寻找交流生活中物体的图形这一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积累,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积极评价——以美育德。
教师的每一次动情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学生记忆犹新,激情高潮。为了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好表扬心理,我承读了幼儿教育的评价方式:如掌声、小红花、智慧星等,以无声、有声的方式对学生及时评价,营造舒心、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持久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设备:
幻灯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一张成人票需要24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新课教学
1、(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120—144÷18+35(58+37)÷(64—45)
(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2、教学例1。
(1)把准备题
①中的144改写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
(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
(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3、教学例2。
(1)把准备题②中的45改写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9×5)
(2)比较例2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
(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
4、练习“试一试”。
(1)板书:1515—15×(94+54÷9)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行计算。
(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
5、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让全体学生做填空题。
(1)280—43×6+540÷36可以同时计算的是x和x。
(2)120+(28×5—120)÷10第一步应该算x。
(3)100—(80+480÷24)×8第二步应该算x。
(4)317+104÷13×52一270最后一步应该算x。
2、课本“练习”第1题,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请每位学生首先认真对4个小题进行审题。
(2)学生独立完成各题。
(3)全班集体校对,指出错误原因并订正。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特别是再看例1、例2使我们明白,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我们应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确。
小学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1、2、3、4、5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让同学们认识一到五,会读、认、写。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有所接触。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数字,所以学生们并不陌生。认和读都不成问题,关于写,大多数同学都会写,主要是要让他们写的规范。关于写的规范这个问题,我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们多加练习,先让他们自己来说说这些数字长的像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在写这些数字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在集体练习的时候,让各小组成员互相找找毛病,这样他们才会记得牢。
小学数学教案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P93-9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知图形的观察、思考初步建立圆的基本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几次画圆过程中理解什么是圆,掌握基本绘图方法,在画和对比中感受圆的本质。
2.让学生经历操作验证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分享,不断深化对圆心、半径、直径意义的理解,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圆的本质,应用半径、直径的意义、联系思考解决问题,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在尝试、操作、思考中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意义、联系,感受圆的本质。
教学难点:
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实际问题中思考、应用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意义及联系。
教学准备:
圆规、圆片、练习纸、课件、应用模型。
教训过程:
一、引入
1.从学习过的正方形开始。
引导学生找到正方形的中心点。
从中心点引出到边、顶点的距离,明确其长度不等。
2.逐步呈现正多边形的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形成数学思考。
思考:如果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增加,中心点到边、顶点的距离会怎样变化?多边形将趋于……?
引出圆,呈现课题。
设计意图:
从正方形引入,观察中心点到边、顶点距离之间的关系,渗透圆的本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感受极限思想。
二、画圆
1.用身边的素材自己画圆。
交流不同工具的画法,初步感受圆规画圆有优势。
2.学生汇报,教师示范、规范画圆的方法。
3.学生们再次尝试画圆。
4.对比用圆规画圆和用其它方式画圆的共同点,体会“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设计意图:
第一次让学生自主画圆,初步体会,充分容错,引发对圆规画圆“工作原理”的思考;第二次教师示范画圆,尊重教材,有效讲授,形成学生对规范画圆的“有意接受”;第三次再让学生画圆,“反刍”画圆的核心要素,建立圆心、半径的初步感知,为自学做好铺垫。
三、自主学习
1.自学与分享。
(1)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2)在自己画的圆里面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画好以后和同桌交流。
2.交流并理解。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补充、质疑,关注理解。
过程中教师示范画圆心、半径、直径。
3.发现与思考。
用圆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发现圆中半径、直径的特点,这个圆中半径、直径之间有什么联系?
组织交流反馈。
4.现象与本质。
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圆,思考:
(1)半径(直径)真的有无数条?
(2)半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圆中,直径最长吗?半径呢?
结合课件演示,理解圆心、半径、直径间的联系,再次领悟圆的本质。
设计意图:
“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和掌握的.不教。
介绍“如何画圆心、半径和直径”时,既提供自主画图、理解同圆半径、直径联系的机会,又让学生自己的话解释,逐步贴近数学用语。尊重学生与尊重教材并重。
从验证的角度设问“圆中半径真的有无数条?”让不同层次的孩子产生不同的思考,这个环节具有多重效能,既传递给学生“经得起检验的东西,才能揭示其规律”,又在验证过程中从不同视角去理解圆。
四、深度研究、联系生活。
1.怎样找到圆心。
(1)学生思考、交流自己不同的想法,结合“生成”引导思考。
学生介绍想法,用圆片演示。
在学生理解后,教师课件呈现,再次引发质疑----为什么这样折出来的就是圆心?
引导学生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设计意图:
“折一折”并不那么简单,要“折”出半径的意义、直径的意义,要“折”出数学的味道。不断地“反刍”半径、直径的意义,加深印象,深刻体会三要素“圆心、半径、直径”间的联系。
(2)再找圆心。
引发思考:无法折一折的圆形怎样找其圆心?
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有联系。
充分预设,呈现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考。
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再一次打破学生刚刚构建的“找圆心”的“好”方法,“折一折”并不那么简单,因为生活中太多的“圆”折不了,设置这样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进行数学思考。学会在解决新问题中发现已有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自主使用学到的知识、概念,解决生活中与圆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
与教学伊始呼应,从“方”中进入,回“方”中思考。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轮回现象;领悟数学可以还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价值;养成用数学眼光、数学思维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
六、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简要回顾、梳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小结收获,提出希望。
小学数学教案 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2、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
2、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2、课件1:生活中美丽图案的视频(课前拍摄我们身边的美丽图案)。
课件2:课本上美丽图案制作的动画演示。 【个性化修改】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播放视频或(图案图片)(包装盒上的图案、门上的图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图案、商标图案、等)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想说什么?
4、 在你的周围你还见到了哪些有趣的图案?
5、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 欣赏美丽的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7、 小组内进行交流。
8、 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你发现的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9、 多媒体动画演示图案形成的过程。
10、 教师小结。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绘制美丽的.图案。
1、 小组内讨论下面美丽图案是由哪个基本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而来的?绘制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要绘制的图案:
2、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3、多媒体再次演示绘制的步骤,并阅读课本上绘制的方法;
绘制的步骤:
6、 讨论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7、 操作活动:开始绘制图案活动,播放轻松音乐,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 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 学生评价:
①、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是画得好的,也可以是画得不好的)。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②、教师系统评价:
A、 学生表现
B、 作品优点、缺点
C、 需要改进的地方
D、 提出希望
五、课堂小结:
3、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4、 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通过观看影片中的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审美意识。
通过再次欣赏课本上的美丽图案,观察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再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以及各种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真实感受图形特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通过每位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作品多种形式的进行评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交流和教师的总结性的评价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的能力,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课外拓展: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美丽的图案?请从中选出一个你感兴趣的画下来。
让学生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小学数学教案 6
教学内容分析:
《圆的周长》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第98~99页例4、例5内容。“圆的周长”概念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情分析:
经调查了解发现,有部分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知道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但能正确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特征的学生只占少数。可见学生知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只是“知其然”,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层层深入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让学生真正“知其所以然”。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长的含义,掌握求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经历操作、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合作意识,提升思维水平。
3.深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感受数学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理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议、电脑。
学具准备:
每四个学生一组:
1、圆形实物(荧光圈、杯盖、圆形胶带、飞镖盘等)
2、直尺一把
3、测量绳一条
4、研究表格
5、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晰概念
1.出示正方形,指一指正方形的周长
2.出示圆,你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吗?指一指。
3.课件演示圆的周长。
揭示概念:围成圆一周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由正方形的周长引入,便于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进行迁移,同时正方形也是在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时不可或缺的参照。】
二、直观感知,激发需求
1.激趣
师:2个图形,给你一把直尺,让你通过测量得到它们的周长,你愿意测量几号?
生感知圆的周长是曲线,不便用尺直接量。
师:老师就想为难你,用直尺量出圆的周长,敢挑战吗?
2.转化
(1)量荧光圈的周长
明确:可以把接头拔下来,拉直了量。
(2)量飞镖盘的周长。不能拉直,怎么办?
明确:可以用线绕一绕,在尺上滚一滚。
介绍测量过程的注意点,突出几种量法的共同点——化曲为直。
3.激需
出示摩天轮:这么大的摩天轮,用剪、滚、绕的方法合适吗?
明确:直接测量圆的周长,有时会遇到困难。我们得想想其它的方法了!
设计意图:
1、测量要求的提出,促使化曲为直的方法呼之欲出,也为操作环节做好准备。
2、圆的周长与其它图形周长的本质的区别之一就是,它有时无法通过直接测量边的长度得到周长,而这理应成为学生学习圆周长计算方法的直接需求。
三、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讨论后板书:直径、半径。
课件演示,观察验证:三个直径不同的车轮,各向前滚动一周,发现什么?
得出:直径越大,圆的周长就越大;直径越小,圆的周长就越小。
(二)判断推理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出示圆和它的直径。
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可能有这样的关系?
生自由猜想:2倍、3倍、4倍(3.14、3.1415926……)
推理验证:
1.圆的周长可不可能正好是直径的2倍?
2.圆的周长可不可能正好是直径的4倍?(圆出于方)
3.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3倍左右)
明确:圆的周长应该比直径的2倍多,4倍少,大约3倍左右……
(三)深入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
1.明确实验要求
实验材料:多种实物圆,细绳,直尺,记号笔,计算器……
实验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用计算器算出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
实验步骤:
(1)小组讨论打算用什么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小组分工:2人合作测量,1人计算,1人记录。
2.汇报实验结果
3.引导发现规律
谈话:仔细观察这一列数据,有什么特点?
明确: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大约是3倍左右(3倍多一些)
追问:正方形的周长除以边长所得的结果总是4,为什么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结果却不完全一样呢?
(回应:为什么测出的结果没有3.14或3.1415926呢?)
引导学生认识:测量总是存在一定误差的,用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结果得到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倍数……
4.介绍圆周率的探索历程
课件展示。
(1)介绍《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并理解“周三径一”。
(2)介绍刘徽的割圆术。了解把圆切割成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分别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介绍祖冲之的贡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的值。比国外科学家早1000多年。
(4)近代圆周率的研究结果。
5.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师: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都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同时也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倍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师:为了方便,一般保留2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
6.归纳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谈话:知道了周长除以直径等于圆周率,你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得出:圆的周长就等于直径乘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C表示周长,d表示直径,那么C=πd
注:π是一个固定的数,写的时候我们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乘号省略。
设计意图:
1、不同直径车轮的滚动轨迹能清晰地让学生感知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2、数据计测算之前先进行倍数范围的推想,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产生深层次的反思与感悟;
3、直面孩子的一知半解,通过实践操作回应结果的存在性;
4、打破常规思维,认为只要周长除以直径就会得到3.14,事实上用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是永远得不到的,在此基础上,引入割圆术的科学性,渗透极限思想,深刻理解圆周率,感受数学家的伟大贡献。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算一算:d=4厘米,求圆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正确运用圆周长的公式。
2.选一选:r=5厘米,那么C=( )
A、3.14×5 B、2×3.14×5 C、3.14×2
追问:为什么还要乘2。
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因此得出圆周长的另一个计算公式:C=2πr
3.判断:
(1)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他们的直径也相等。( )
(2)圆的周长是半径的π倍。 ( )
(3)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
提出要求:题目如果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可以怎样改?
4.解决问题:摩天轮的辐条(半径)的长度是10米,请你计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教师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5.挑战题
长方形的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在长方形上剪下了一个最大的圆,你能算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解题后同桌说说是怎么解答的。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能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基本运用,首尾呼应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π≈3.14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或C=2πr
小学数学教案 7
学情分析:
学生在幼儿园接触过1-5各数,他们能够熟练地数数,有的甚至能够疏导100多,从表面上看,他们已经很熟悉这些数了,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对数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数,对它们的用处有了一些了解,但是没有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对生活中离不开数的价值缺乏体验,还没有对这些数产生较强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课时准备: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双手,跟着老师一起做。我说一句你们跟着说一句。(师生一起做变变变的游戏)
师:刚刚我们变手指是从几根指头变到几根指头的?(随机引出一根指头到五根指头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1-5的认识》板书课题(1-5的`认识)
二、实践探索,合作交流。
1、师: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收获了很多东西,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南瓜/花朵/老奶奶……)
2、生自主观察,图中有多少个南瓜、多少朵花?并随机指导三、指导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1、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
(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2、师: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3、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4、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
5、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
6、:请同学们说说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5”表示?
(南瓜、玉米的数量是5,可以用数“5”表示)。
四、指导认读。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个计数器。上面有几颗珠子?
教师:1颗珠子可以用1表示,我们再加一颗珠子,现在是几颗啊?(相机做练习)
五、指导书写
教师: 1是从上往下写,稍稍有些倾斜;2像一只小鸭子; 3像小耳朵;4要写得直直的,不能有弯曲的地方。
六、练习
生在方格本上写1~5。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6页的做一做两道题完成。
教学反思:
1~5学生们在幼儿园都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通过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讨。但实践下来发现课堂游戏少,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多开发一些数学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 8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经历从时间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
2.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体会百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客气课前收集百分数的资料。
2.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教师结合自己学校的足球对的`数据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让学生自己解决“比一比”中让学生罚点球问题,接着讨论“哪个品种发芽情况好”的问题。学生讨论后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比要性,从而引入百分数,(教师板书)
二、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三、介绍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比如各种酒类的浓度表示,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相比关系,不表示一个数的值,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者百分率。
2.练一练
让学生结合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上面题目中百分数所代表的具体意义。“罚点球”其实就是求一个人的进球率,“哪个品种发芽情况好”指的是发芽率。
三、教“读一读说一说”
1.让学生看课本插图,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每个情境百分数的意义。
2.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在全班交流。
四、练习
让学生自己完成,全班讲评。
五、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9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15=,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37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用整数乘以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设计,小学,五年级数学,北师大,教学
小学数学教案 10
学习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教材26页第11~13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 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求?
3. 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二、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哪一个面不要粉刷?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
=4[48+422-11.4]
=4120.6=482.4(元)
答: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2.第12题
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分析: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解:涂黄油漆[40(65-10)+4065+4040]2
=(2200+2600+1600)2=12800(cm2)
涂红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m2)
答:涂黄油漆的`总面积为12800cm2,涂红油漆的面积为10000cm2。
3.第13题
提示: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小学数学教案 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中,渗透面积计算的策略思想。
3.使学生理解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使学生认识基本图形面积计算的本质特征。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较熟练的`进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1.填表。
教师引导学生看表了解表格的`结构和要填写的内容。
2.练习二第2题
量出数据实际上就是要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学生练习画高,也就是画垂直线。
提高学生图形面积计算的熟练程度。进一步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复习垂线的画法。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3.观察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过程,它是怎样通过剪、拼等手段成为三角形的。
4.学生独立进行练习
教师巡视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5.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和探索题。
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然后小组交流。
分别给这些图形的底和高标上字母,并写出计算面积的方法,算出面积。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积累图形变化的经验。进一步熟悉简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不但要思考还要会思考。
小学数学教案 12
知识目标:
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两个量杯、土豆、红薯、水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二、讲授新课:
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
学生观察后纷纷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
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教师提问学生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
教师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对描述有困难得学生及时帮助。
2、比较物体的容积。
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个装水装的多一些?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生小组内演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3、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做课本42页的课后练习题。
教师巡视并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参与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体积和容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容纳物体的大小
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
小学数学教案 13
教学目标
1.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应用题。
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师: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新知探究】
1.教学例1的第(1)题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出问题: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2)学生思考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3)师:你能算出结果吗?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是1个,是3个,合起来是4个,即。
(4)师:+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同桌商量后举手发言,教师归纳: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5)课件动画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示,可以看出结果是,也就是。强调: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教学例1的第(2)题
(1)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指名学生说一说求“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应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师:为什么-的分子可以直接相减?
因为它们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3个减去1个,得到2个,即,也就是。
3.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小结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相同,加法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4.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9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1页第1~5题。
3.完成教材第92页第6题。(提示: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连加或连减)
课后小结
你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了吗?
课后习题
工程队铺一条公路。六月份上半月铺了全长的十五分之四,下半月铺了全长的十五分之八,还剩这段路的几分之几没有铺?
小学数学教案 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
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
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
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
5.做练一练的第1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
4.完成练一练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3题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3.做练习一的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50=5050+10=50+10解:X+10=50
x+a=50+a50+a-a=50+a-aX-10=50-10
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40+10=50,x=40是正确的。
小学数学教案 1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第45页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习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
(2)启发: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铺满?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正方形边长的厘米数符合什么条件,就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
(3)引导:现在你发现,哪些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指出:大家发现,1、2、3、6这几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也就是12和18公有的因数,我们称它们是1 2和18的公因数。(板书)
追问:4是1 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不是?
2.求公因数。
(1)出示问题。
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那如果已知两个数,你能不能找出它们所有的公因数呢?接着看一个问题。
出示例10,让学生明确要找出8和1 2的所有公因数,并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
(2)探索方法。
引导:先想想怎样的数是8和12的公因数;再想怎样可以找到8和12的公因数。和同桌商量商量,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并找出最大的一个。
学生思考、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找8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的?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思考方法:(在交流中板书过程)
① 分别找出8和12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②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里找1 2的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提问:为什么可以这样找8和12的公因数?
③先找1 2的因数,再从1 2的因数里找8的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追问:这种方法是怎样想的?
小结
3.用集合图表示公因数。
出示两个圈:8的因数 12的因数(图略) 让学生分别说出8和12的因数,教师板书。
引导:如果要在图里既看出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又能把公有的因数写在共同的部分,这两个圈怎样合并到一起比较合适?小组里讨论讨论。
4.回顾内容。
提问:回顾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些内容?(板书课题)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七第1题。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检查板演过程,说明最大公因数;有错订正。
4.做练习七第2题。 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提问:能根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吗?
四、小结收获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体会?<
小学数学教案 1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3~44页例1 1、例1 2和“练一练’’,第46练习七第9~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今天这节课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
引导:大家交流的想法,实际上是联系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进行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那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倍数。
(1)出示例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
引导: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铺两个正方形,哪个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看图想一想是为什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算式来说明理由,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
提问:联系铺满长方形的图形,观察列出的算式,你觉得6和3、2这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
说明: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
(2)引导: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明确可以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你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厘米数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就能用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像这样能被正好铺满的正方形有多少个,能找得完吗?
(3) 引导:现在你发现,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 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大家发现6、12、18、24这样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追问:8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不是?
那哪些数是2和3的公倍数呢?(板书:6,12 ,18,24是2和3的'公倍数)为什么公倍数里要用省略号?你还能任意再说几个2和3的公倍数吗?
2.求公倍数。
出示例12,明确要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
让学生独立找出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与同桌交流自己的 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找出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的?
结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用不同方法找的过程和结论,使学生领会。
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 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追问: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说明: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3.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
引导:你也能用圆圈图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和公倍数的关系吗?自己画一画。 学生交流,呈现集合相交的图,(图见教材,略)分别标注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并强调三个部分都有无数个数,都要用省略号表示。
让学生看直观图说说,哪些数是6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哪些数是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几。
指出: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七第9题。
4.做练习七第10题。
四、总结提升
引导:今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写公倍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