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实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我的舞台》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引力,
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应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毅力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体会全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他们虽然对艺术已经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感悟还不够深切透彻。所以,我采用紧扣题眼,感悟舞台,层层展开,将文章的思路,我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参与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开火车读达到认读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重、难点与关键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学法提示
在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勾画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体会“我”学艺的艰辛和在舞台上炼就的勇气和力量,感悟舞台艺术的神奇魅力:
1、勾画出课文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得到的锻炼和力量。教具准备
文字、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请读出老师所写的字。(板书:舞台)你认为什么是舞台呢?
2、本文题目是《我的舞台》,(板书:我的)面对这样的题
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我的舞台是谁的舞台?我的舞台是怎样的舞台?)
3、谁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我的舞台是本文作者吴霜的舞台;每个地方都是她唱戏的舞台。)谁来介绍一下吴霜?(学生介绍吴霜,课件2补充。)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歌唱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二、整体感知
1、看来同学们在课下下了一凡功夫,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谁来挑战字词。(课件3)
2、谁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是呀,舞台成就了吴霜,炼就她的勇气和毅力。请速读课文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吴霜对舞台有着怎样的情感?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b请简要概括文中哪些事情可以表明她对舞台的感情?(板书5件事情)(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品味
课文用了5个事例展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下面我们再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相应语句加以简要分析。想好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就和舞台接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理,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4、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抻”,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课文指师傅从“我”身体的一侧托起我。“抻”,拉;扯。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黑脸大汉”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生面团”写出了“我”身体的柔弱。“为所欲为”的意思是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大多指干坏事,这里反映了师傅对“我”的严格要求。
作者抓住这几个动作,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这并不是奶奶对“我”的无情,而是饱含着奶奶对“我”的厚望。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5、过渡:
作者在舞台上慢慢长大,凭着她的执着坚定,吃苦耐劳,师傅严格要求,母亲一反娇宠的常态和奶奶无情地躲进里屋,炼就了她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让我们一起读最后的一句话。出示句子: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无比的勇气和毅力。
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⑴ 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⑵ 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⑴ 在小组内展示。
⑵ 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⑵ 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⑶ 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⑷ 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⑴ 自己练习读诗句。
⑵ 指名读。
⑶ 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⑷ 男女生比赛读。
⑸ 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⑹ 抄写诗句。
小学语文教案3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第一自然段的段式并学会迁移,用“有的……有的……”练写活动的
一个场面。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泉城 。(齐读课题)
同学们读得真响亮啊!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生)泉城在哪儿?
(生)泉城是不是很多泉?
…….
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轻声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学生闭眼听配乐朗读带,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来到美丽的泉城你想说什么?
生:济南的泉水真美呀!
生:济南的泉真多呀!
生:我觉得仿佛到了仙境一样。
…….
(学生自读课文感受泉城之美。)
三、精读感悟文本。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
生答(略)
师:大家读第二句,思考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哪几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出示例句:
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入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师:读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描写泉水时,这句话用了“有的…….有的……..”读起来很美。
师: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生读,然后指导学生齐读)
生:我觉得第二句说泉水像明珠散落写得很美。
生:这几句都用比喻来写泉水。
生:这两句不仅写了泉很美,还写了泉的声音。
………
师:这句话前两句绘形,后两句摹声。运用比喻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济南的泉多而美。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文段,边读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并努力在展现画面时能听到声音。)
生:读书时我听到了泉水翻滚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细碎的水流声,有些像小鸟的.叫声。
…….
四、练习:
观察校园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写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读第一自然段。
师:济南72 泉,最著名的是哪些?
二、继续讲读课文
⒈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
读后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写泉水的样子)
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
这两个句子那个好,为什么?
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拎到水面上来。
拎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拎的动作。
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
⒉自学第3,4自然段。
⑴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3,4自然段。
②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③五龙潭、黑虎潭分别在什么地方?(用:____画出来)有什么的特点?
⑵学生自学。
⑶检查。
①看图
②填表。
⑷学生练读。
⒊学习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
“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
“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园”说明什么?(泉池大)
那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图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够把自己搜集到的民间故事生动地讲给别人听。
2.在讲述民间故事时,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重点)
3.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
教师准备:
单田芳的评书《温酒斩华雄》的视频。
学生准备:
搜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本单元中我们读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这些民间故事生动、有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你还了解了哪些民间故事?
生1:我上网找到了《白蛇传》。
生2: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流传很久的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生3:我听过一个民间故事,叫作《田螺姑娘》,非常有趣。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开个民间故事会吧。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查学生对民间故事的了解情况,为新课做准备。
二、方法指导,学讲故事
师:在讲故事时,我们除了要把故事的内容讲清楚,还要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如何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呢?例如,织女和牛郎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我们如何把这个情景讲生动呢?
生1:可以加上他们见面时的对话,说一说两个人当时都说了些什么。
生2:可以加上牛郎和织女见面时的表情、动作。
生3:可以把织女穿的纱衣是什么样的,具体描述一下。
师:原来适当添加人物对话,细致描绘人物形象,都会使故事更生动、更吸引人。同学们真是讲故事的能手。再想象一下,如果讲述王母娘娘知道织女偷偷跑到人间,与牛郎结婚过日子时的情景,可以有什么好办法把故事讲生动呢?
生1:可以想象王母娘娘当时愤怒的表情,讲述和模仿出来,让听众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2: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做一做王母娘娘当时的动作,把听众带入到故事情境中,仿佛自己就在现场一样。
师:在讲故事时,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真是好方法。我们来看一看著名评书大师单田芳是如何绘声绘色讲述故事的。(播放单田芳讲述《温酒斩华雄》的视频)
师: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生1:当讲述到人物角色的语言时,可以模仿人物说话的口气,听起来惟妙惟肖。
生2: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也要和故事情节紧紧相关,使人觉得讲述者既是讲故事的人,又仿佛是故事中的人。
生3:加上恰当的动作,一下子就牵动了听众的心。
师:是呀,看来要想把故事讲得生动、吸引人,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
设计意图:共同交流课文中的两个情节,寻求讲故事的方法。以课文为例,进行方法指导,为独立讲故事做好铺垫。同时观看视频,更直接地领会讲故事的方法。
三、学以致用,交流评价
师:我们先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故事。在听别人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认真倾听别人讲故事,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
生2:可以一边听一边想,哪些地方可以讲得更生动、更吸引人,等对方讲完故事,给他提出合理的建议。
生3:可以学习别人讲故事时表现出来的优点,学习好的讲故事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讲一讲这个故事,听故事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听完故事后,给讲故事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再推荐代表在全班讲,参加“故事大王”的评选。
(生在小组里讲故事,生生之间进行评价)
师:请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到前面来讲故事。
(生讲述《孟姜女哭长城》)
师:听了这位同学讲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她讲的这个故事很生动,我被孟姜女坚定不移、坚贞不屈的爱情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如果她能把孟姜女在寻找丈夫的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如经历了怎样恶劣的天气,又渴又饿时的表现再展现出来,这个故事就会更感人了。
师:你真善于倾听,能够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同时又在细节上提出建议,很好。
生:孟姜女哭时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讲故事的同学可以适当地描绘一下这些表情和动作,会让听故事的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你真棒!想出了具体的.办法。还有想讲故事的同学吗?
(生讲述《田螺姑娘》)
师:听了这位同学讲述的故事,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1:这个故事讲得很精彩。特别是谢端寻找田螺姑娘时与蚂蟥精的对话,他模仿了说话人的语气,使人听得很入迷。
生2:他把一些重要的细节讲得很细致。如田螺姑娘的模样,田螺姑娘做饭时的情景,这些细节使这个故事更有吸引力。
师:掌握了这些方法,故事讲述起来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
(小组代表继续讲述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讲故事、学生代表讲故事的环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代表讲述故事时,通过师生评议,再一次巩固讲故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故事真是精彩!这些民间故事是口头相传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让我们继续去搜集这些故事,把这些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鼓励学生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学生讲故事的兴趣较为浓厚,能够乐于去把自己了解到的民间故事讲给别人听。同时,在经过方法指导后,出现了非常出色的“故事大王”,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方法,绘声绘色地将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故事的同学在感受到民间故事的魅力的同时,也能够掌握这种方法。
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能够比较准确地筛选重点词句,清晰地列出文章提纲,理解文章的前后照应及过渡。
感受莫高窟艺术之美,理解文章记叙与描写交替,详略得当的写法及其意义。
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自豪,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莫高窟》,看这些词语,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两组词语)神态各异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漫天遨游
492个
两千多尊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六万多件
个别读,(提示:读出这些词语不同的意思。)
2、你能从这两组词语中选用一些说说你脑海中的莫高窟吗?(相机完成板书)
3、所以,有人禁不住要赞叹她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学生读)
4、过渡:莫高窟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声誉呢?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那里去看一看。
二、走近“彩塑”,感受彩塑的精妙绝伦。
1、自由轻声读第二节,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彩塑?哪尊彩塑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自读后谈自由受)
2、交流前三种彩塑。
(1)(相机出示慈眉善目的菩萨图片)理解:慈眉善目:仁慈、善良,和蔼可亲;
(2)学生交流完天王和大力士,相机理解:威风凛凛:很严肃,有令人敬畏的声势和气派;强壮勇猛:身体结实,有力气,很勇敢。
(3)(出示彩塑图片天王和大力士)猜猜他们分别是谁?
(4)指导朗读前三种彩塑的句子: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到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个别读、齐读)
3、交流卧佛
(1)学生讲到卧佛,(出示卧佛全景图)。
(2)16米有多长?(有四块黑板那么长,正好是阶梯教室的长度16米)
(3)(出示卧佛的特写)静静地看着这尊卧佛,你感觉到什么?(他正在闭目养神,或者凝神静思,我只能屏息凝视,生怕惊扰了他,我们好像听到了卧佛轻微的呼吸声。)
(4)指导朗读描写卧佛的句子:卧佛闭目养神,来,我们轻轻地读,别打扰他。
(5)这尊彩塑多么逼真啊!真是——相机引出【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怪不得游人要啧啧赞叹呢!
4、像这样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莫高窟里有两千多尊呢!请欣赏——(出示其他彩塑)
5、多么精妙绝伦的彩塑啊!余秋雨先生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后,说:
(出示:“这里的每一尊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看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何等壮阔的生命!)
6、再次指导朗读:来,用你的朗读再现这些活了千年的生命!
7、指导写法:莫高窟有两千多尊彩塑,作者寥寥几笔就让我们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他采用了什么高招呢?速读第二节思考。(总分总,“分”的部分面点结合:面:有……有……有……——给人整体感。点:卧佛——典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8、小结: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描摹事物的常用方法。
三、走近“壁画”,领略魅力。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出示壁画图)
2、壁画的宏伟瑰丽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节,边读边圈划出你认为能证明壁画“宏伟瑰丽”的关键词句,然后大胆想象,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
3、交流:
①“宏伟”:A、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上课的阶梯教室,它大概是160多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学生计算)
想象一下,宏伟瑰丽的壁画,相当于281个这样的阶梯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
补充:如果以壁画的自身高度,把壁画连接起来,其长度可达三十公里,这是世界上的画廊。
B、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的,有描绘……的,有反映……的,有描摹……的。
教师补充:敦煌壁画的绘画时间前后长达一千多年,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内容极为丰富,除了佛教故事,还有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的场面,有反映历代统治者奢侈豪华的生活,还有许多交通工具、古代建筑、各族服饰、音乐舞蹈等场面……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这还真是一本敦煌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
②“瑰丽”:飞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
(1)快去读读描写飞天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美妙的音乐、芬芳的花香、动人的舞蹈、曼妙的舞姿……】
(2)指导朗读:是的,细细品读,文字是有声有色有味道的,请同桌互相朗读,要读出画面,读出美感,并能打动你的同桌。(同桌互相练读)
(3)个别读: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并欣赏画面。(相机指导朗读:比较“把描写壁画的句子中的“有……的”改成“有的”,比较有异同之处吗?(意思是相同的。语气上“有的”惊讶多一些。)
(点评: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点评:真好,你们把这穿越千年的飞天表现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
老师仿佛也看到了风姿绰约的飞天。
听你们读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美丽迷人、婀娜多姿的飞天在云海中轻歌曼舞
我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4)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身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课件出示)飞天图片)
(5)啊,真是美妙绝伦!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4、引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
5、看到这儿,我们禁不住赞叹——(课件出示最后一节,学生再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板书:藏经洞)。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现在的藏经洞又黑又小,空空如也。(出示第四节)
2、(板书:曾)“曾”是什么意思?(从前有过。)
3、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现在没有了。这数万多件珍贵文物到哪里去了?(学生简要回答)
4、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出示: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价换取了469卷手写本和精美彩塑两尊。1914年,俄国人奥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5、此时此刻,再读第四节,你心情怎样?(很气愤,a、清政府腐败无能,诺大的中国,却存不下这些文物!那些官僚们可以讲究豪华的生活排场,竟穷到筹不出运送、保护文物的经费,我们好恨呀!b、帝国主义的可恶行径。提问:你从哪个字看出?)
比较:“掠”换成“抢”、“偷”如何?(“抢”动用武力,“偷”趁人不备,而“掠”是帝国主义分子利用中国人的无知,在光天化日之下,盗走珍贵文物的,一个“掠”字更体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与无耻!)
6、小小的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沧桑!它成了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7、请看,这是我们国家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
(出示一些流落在其他国家的文物图片)
8、无论这些文物流落何方,它的身上永远镌刻着两个字——“中国”。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2、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出示: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艺术宝库)
3、余秋雨先生说——
出示:她是一种聚会,
一种感召。
她把人性神化,
付于造型,
又用造型引发人性。
于是,
她成了民族心底
一种彩色的梦幻,
一种圣洁的沉淀,
一种永久的向往。
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有感情朗读。
结语:“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让我们带着这种梦幻、沉淀、向往,走出课堂,走向每一处刻上“中国”烙印的传世珍宝……
(出示流失海外博物馆的珍宝)
板书设计:
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藏经洞(曾)藏品丰富
小学语文教案6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
2、通过学生的朗读、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感悟。
3、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生齐读《酸的和甜的》】
2、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今天早上小朋友学完以后都非常喜欢,你们还记得在葡萄架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让我们再去看看,好吗?你们想怎么读?(有感情地读、齐读、大声读等)
(二)质疑想象,朗读感悟
1、这个故事多有趣啊,刚才,我用耳朵去听,用我的心去感受,你们读得真不错。课文中还讲到了(学生说,教师贴出图片)为了让你们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一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到葡萄架下去看看。(课件)你们看到了什么?
【紫色的葡萄、圆圆的葡萄、香甜的葡萄】
2、看到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大葡萄,你想尝一尝这些葡萄吗?
师:真的想吃呀,小狐狸看到这样的葡萄,他想吃吗?
你怎么知道他也想吃呀?【读课文还能观察边上的图,真好。】
找句子: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它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有摘到。
师:这里面哪个句子可以发现狐狸最想吃?(它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
师:你找的跟老师找的一样,请看大屏幕。(出示句子)你们自己读一读。
指导朗读:狐狸很想吃葡萄,可是你们这样读,有没有让人感觉到它很想吃葡萄?想一想,要怎样读?再读。
师:真是一只着急的小狐狸,小狐狸望着那诱人的葡萄,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他一颗也没摘到。真把他急坏了!现在,咱们来一起读一读这句话,看谁读得最着急!
师:咱们还可以给它演一演!边读边加上动作!全部起立!开始。
葡萄摘到了么?小狐狸?哦,一颗也没有摘到!大家请坐!你们忙乎了半天,没摘到葡萄,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老师在学生说出一种心情后就让他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它指着葡萄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大家读得都非常好,那读到这儿,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生:我不明白小狐狸也没有吃到葡萄,他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生:葡萄紫红紫红的,为什么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师: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能够自己提出问题,那么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己解决的,对吗?
3、接下来你们还想学哪一部分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
(1)小猴子:
a想先学小猴子这部分的小朋友请举手。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我们读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段。
B师:读完了吗?读完了请你们看黑板。出示:迫不及待,读迫不及待。看,我这儿就有一串香甜的葡萄,哪一位小朋友从你的座位上迫不及待地跑上来摘葡萄吃?
C这只小猴子可真是迫不及待呀,我们还可以说小猴子怎样爬上葡萄架呢?
你们真了不起,能用这么多词语来表现小猴子着急的样子。现在请你看看大屏幕,这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d师:是啊,小猴子心里很着急,那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就让我们迫不及待地读读这句话吧。
(指导朗读)
e正当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来了,他是怎么阻止小猴子的'?
这只热心的小兔子多着急呀,谁能学学他?(生读)可真像。咱们一起加上动作和表情来学学小兔子吧!
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
学习2、3两段。【他们两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去试过吗?】
F所以小猴子没有相信小兔子的话,还是吃到葡萄了,你们看:
(出示句子: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吃起葡萄来。)你认为哪句话更好呢?
学生讨论交流。你什么时候也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
师:我听出来了,你当时一定吃得很香,那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呢?
g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大家吃得这么开心,也忍不住了,尝了一颗,不由地说(生接:啊,真甜!)我还想感受一下葡萄甜不甜。(生读。)【老师及时表扬,还不够甜,再甜的、有进步,再来一次更甜的。】
师:葡萄真甜呀,小猴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甜的?小猴子因为自己去尝试,才知道葡萄是甜的。可是,小松鼠和小白兔尝到这么甜的葡萄之后,他会怎么想呢?
师:他们不明白,那你们明白了吗?(交流说说葡萄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说是酸的?)老师发现我们小朋友们都很会想,就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连起来读读好吗?
读完了课文,大家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跟这些小动物们说,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他们听了你们的话以后,一定很有启示,
A你看他们多可爱呀,你们想不想让他们动起来来到我们身边呢? 我们就戴上头饰演一演吧。【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像小猴子一样,勤于思考,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小学语文教案7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细腻的描写所包含的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比喻的妙用。
3、学习生字词,朗诵课文。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作者对夕照景色的精彩描写。
学习比喻的妙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全文内容,初知夕照的美好。了解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其中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生字词的学习。
1、出示生字词。抽查生字词的情况。
2、组词训练。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导并引导加深理解。
3、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
4、夕照的迷人在什么地方呢?分别在课文中的什么段落?
5、教师引导大家理解。
大家再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上面的景色的?
仔细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美景的?
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课文是怎样描写它们的,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6、可不可以用自己的话把你想象到的景象描绘一下。
四、总结本课时:
夕照的景色是美丽的,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让每个人都来爱我们的大自然,让大自然永远美丽下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进一步学习课文,学习方法的总结,体会比喻的妙用。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句子。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语,检查学习情况。
2、说说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进行品析。
二、继续学习本课。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课。说说自己学习本课总的感受。
2、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你从本课的学习中了解了哪些学习方法。
3、体会比喻的妙用。
找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体会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用自己的话并且用上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写自己生活中见到的美景。
4、这一段描写的景色美吗?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
三、小结本课时。
夕照是美丽的,充满诗意的,充满生机的。夕阳还会变成怎么样呢?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写写生字词语。
2、找出2、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进行仔细体会。
小学语文教案8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二、教学重点:
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
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朋友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好吗?“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雨)
2、大家都知道是雨,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大雨、小雨、毛毛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并注音:12、雨点儿)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课文,喜欢的那一节多读几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帮助正音纠错。
3、随着读文出示生字、生词认读。
(三)看挂图,学习课文
1、第一节 :
〈1〉〈图一〉你看见了什么?看到雨点儿怎样?〈很小、很多〉多到怎样?〈数不清〉
〈2〉理解“数不清”,指导朗读第一节。
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飘落”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飘落下来?
创设情景,练习用“飘落”说话:秋天到了,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飘落下来。
〈4〉齐读第一节。
2、第二、三、四节
〈1〉(图2)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这时,半空中,一个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起悄悄话来,让我们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
〈2〉大雨点儿要去哪儿?小雨点儿要去哪儿?(板画: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3〉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找出大雨点和小雨点分别是怎么问的,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指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
〈4〉分组读对话,指导读好疑问语气。分男女生扮演大雨点,小雨点读对话。
3、第五节
〈1〉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想不想知道大雨点、小雨点去了那儿以后,那里的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去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吧!(自由大声读课文,找一找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名说说有花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画)。
(配乐图三)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配乐图四:荒地—有花有草)
〈4〉师: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4、(看图三、图四)想象: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话。〉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雨点儿〉一课,知道了大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草更绿了;小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儿就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你们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去齐读全文。
五、作业布置:
回家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12、雨点儿
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
二、教学重点:
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
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雨点儿》这篇课文,这节课继续,老师请这一行的同学一人读一段。再认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数不清 云彩 飘落(生认读)
2、出示生字。
(二)学习生字
这些字你们在课文中已经认识,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拿出字卡老师读一个生字,你们找一个。
1、指名一组上台。找到领读,并贴黑板上。
2、生字“找朋友”(从12个生字中找,找字摆词,并领读)
(三)“我会读”生自由读课后三个句子,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方、半、巴”三个字都是独体字。要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把这三个字写均匀。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写、反馈,再练写。
4、口头组词。
(五)布置课外实践活动的任务
课余时间,请学生在家里的小花盆里栽花种草,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练习
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钩。
cai( ) shu ( ) fan( )
彩 数 方
chai( ) su ( ) fang( )
2、想一想,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五、作业布置:
课间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板书设计:
在田字格中写“方、半、巴” 三个字。
小学语文教案9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唱一唱这首歌.
2、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准备: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可以制作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向往.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范读课文
4、学生质疑
5、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边读课文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学习生字
本文出现了两个生字,教学时注意字型的写法,可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记字。
如:奖浆愉偷,通过换部首,使学生区分行近字;浆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补充词语:迎面愉快欢乐幸福安排.
注意:凉爽的爽的写法.
(四)学唱歌曲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与音乐课整和,让学生先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着首个的基调是欢快的,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
采用小声跟唱,教师领唱,学生领唱等多种形式,最后进行表演唱,小合唱,独唱等形式的竞赛,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的目的。
(五)活动
可事先布置收集各类学生活动的照片,如:大队会春游比赛等。通过补充,加深理解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背《登鹳雀楼》
2、今天我们要学习陈毅爷爷写的一首诗《青松》
3、板书课题
4、简介陈毅
二、初读指导
1、师范读
2、自由试读,画出生字词
3、出示第一二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揭示生字:雪 压 挺且
(2)联系上下文,结合看插图,初步理解雪压挺的意思
(3)指名试读第一二句
4、出示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化是融化的意思
(2) 待到的待读第四声,意思有A对待B招待C等待D需要E打算等,在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中,待的意思是等待
(3) 各自试读,指名朗读第三四句。
三、精读训练
1、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2、你已经基本理解了意思还有谁能联系课文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来讲讲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读第三四行诗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 高洁是高尚、纯洁的意思,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2) 这是不是仅仅指青松来说的?
(3) 小结:通过写青松来赞颂跟青松一样的.人,要经得起恶劣环境的锻炼和考验
4、朗读全诗
5、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6、各自练说,同桌互说,指名当众讲诗的意思
四、课堂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和字,组成新的字,再组词
且( )( )化( )( )
2、比较下面的两组字,再分别组词
且( )花( )青( )睛( )
直( )化( )情( )晴( )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
化:左边是撇不是横
压:注意横的长短
2、其他要描红的字
且,第五笔的横最长
3、描红练习
二、朗读指导
1、指导停顿
2、小结:讨论停顿处理
3、研究基调:赞美青松
4、练习朗读,指读评议
三、背诵指导
1、熟读全诗,自己试背
2、练背指背
四、课堂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板书: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景(所见)不怕重压,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情(所想)高尚纯洁
小学语文教案11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积累语言。
技能目标: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情感目标:结合实际,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重点和难点:
根据文章内容主次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难点是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教具准备:小黑板,青蛙、小鸟和井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是靠小朋友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1)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动笔勾现画出有几个自然段。(教师 巡视指导)
(2)抽一男生朗读,其余学生 评议。
(3)抽一女生朗读,和男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师生评议。
(4)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结合思考题想一想,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生自由提问)
2、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你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还是要靠小朋友们自己来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提出来的词语在课文是什么意思,这些不懂的问题读课文后能不能弄懂。(学生 自由朗读)
[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自己能解答所提出的疑问,尤其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放手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层次地去读读,议议,练练。]
(1)抽生回答学生 在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教师 点拨。
理解“井沿”:
问:这个词在哪个自然段?抽生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联系图想一想什么是“井沿”?(出示“井”图,抽生说“井沿”在哪儿?再抽生指“井沿”在哪儿,并把小鸟和青蛙按各自所在的位置摆一摆)
[教师充分利用书中放大的插图,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井沿”,弄明白了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位置。]
理解“无边无际”:
这个词在课文的哪句话中,请找出来读一读。(小黑板出示句子,生读)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可以从小鸟的哪句话中看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出示句子“我飞了一百多里”,并指导朗读)
过渡: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在得很哪,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哪些话是大话?
理解“大话”一词。
过渡:“大话”的意思,我们知道了还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青蛙和小鸟到底在争论什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读青蛙说的话,一个读小鸟说的话。
[从理解“无边无际”到理解什么是“大话”,教师循着学生质疑的顺序依次解疑。并对每个疑问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己见,尊重不同意见,直至理解到位。]
了解青蛙和小鸟争论什么。
①同桌分角色朗读。
②男女分角色朗读。
③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俩在争论什么了,说说小鸟和青蛙哪个的看法对呢?
3、读后悟理,揭示寓意。
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解决一下,青蛙为什么会说错了呢?小鸟又为什么会说对了呢?
[教师提出了学生没有想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代替了本来想对学生进行讲解的内容。这种启发式教学代替了注入式的教学,既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体现了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得。这个问题的讨论,为思考题“学了这篇课文,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奠定了基础。]
(1)找小鸟说对的原因(同桌讨论)生讨论后教师 小结。
(2)找青蛙说错的原因(联系图想)抽生回答,教师 点拨。
①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② 从“笑”字可以看出青蛙自以为是。
教师 小结: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他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
学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经过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逐步认识了青蛙的错误,进而深究“坐井观天”的含义。]
上课前老师说过了,《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揭示寓意)
[教师对应课题,又联系课前课后,启发学生体会课文的寓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拓展创新,深化理解。
1、齐读课文。
2、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天会是怎么样的?它会说些什么?
[让学生说说学了本课后有些什么想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初步做法,值得提倡。]
四、教师 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图)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图) 井口那么大 目光短浅
小学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国各民族亲如一家。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本课7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体会文中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
2、学生互相纠错,重点指导易错字。
二、导入新课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整理课文,看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3、针对全文,学生质疑。
学生甲:民族小学有哪些民族的学生?
课文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来民族小学上学的学生有白族、景颇族、阿昌族,还有汉族的。(老师指挂图)看,他们的穿戴各不相同,很有民族特色。
学生乙:这些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课文第2、3自然段中说,他们一来到学校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向老师问好,向树上欢叫的小鸟问好,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用普通话读课文,他们学习多认真啊!
学生丙:下课了,学生们又是怎样活动的?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小学生们蹦蹦跳跳来到大树下,有的跳舞,有的`摔交,还有的做游戏,孔雀、小鹿和小猴都躲在一旁看热闹哩!
4、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课文记叙的是民族小学的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情况,歌颂了全国民族大团结,亲如一家的大好景象。
三、朗读指导
1、让学生反复读,自读自悟。
2、老师导读,重点答疑。要读出小学生非常开心、活泼、开朗的气氛。
3、指名竞读,榜样示范。
4、放录音,有感情地跟读。
四、课堂延伸拓展
你愿意到这所民族小学来学习吗?为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 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1)、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三)、齐读三段。
1、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2、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
(2)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剪、扎、编织
民间工艺 绣 (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
雕塑、绘
……
传统文化
戏剧
民族艺术 园林建筑
民族舞蹈
……
节日风俗
风俗习惯 各地风俗
各族民族风情
……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1)、学生说一说。
(2)、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2)、确定活动目标。
(3)、拟定活动计划:
A、确定内容
B、确定活动方式
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D、设计出活动计划
小学语文教案14
经过紧张激烈的一番准备,《慈母情深》终于结束了,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说紧张是因为我的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想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点,让学生从帝王高的学习,由表及里的理解。说激烈是因为我们百利语文团队在磨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谈自己的想法,大家研究着,讨论着……课后回想着,思索着,感受颇多。
1、朗读指导
朗读的重要我在这里勿需多言,没了朗读的课堂算不得真正的语文课,这节课我比较满意的就是朗读的指导。本节课具有指导性的朗读有两处:一处是母子的对话,一处是别人阻止母亲给钱的句子。先说阻止母亲给钱的句子“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学生读第一遍一定很平淡,我引导读出前面的提示语“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一个“喊”字给了学生提示。此时学生的“喊”也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喊,并没有喊出情感,(上课时没有想到啊)学生只有明白这个女人为什么态度这样坚决的时候,对喊才能明白,读出感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对于母子的对话,教师先是误读,把孩子的语气读得理直气壮,学生马上判定老师读法的错误,又对文字的内容和标点符号重新考虑,从而知道怎样来读,也体会到孩子此时内心的矛盾。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本文需要理解与感悟的句子很多,而且每个句子都值得一说,真是不舍得放弃哪一个。如果不舍,一节课是绝对完成不了的,可是舍哪个?留哪个?经过语文团队的讨论,把能够与前后文联系到一起的句子留下,就是“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儿疲竭的.我熟悉的一双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和“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前一句能够把母亲的工作环境和家庭条件的艰苦联系到一起体会,感受母亲为儿子,为一家人生活的操劳。后一句能够把母子的对话和女人的阻止联系到一起来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懂得,感受慈母情深。
3、教学的起点
本节课的设计还有明显的牵的痕迹,这也是我思想一直斗争的地方。怎样的切入才是从学生的实际切入?才能让学生由表及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呢?阅读与阅读教学是完全不一样的,阅读时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做的事情,而阅读教学却是教师该做的事情。如果教师只是阅读,那对学生就缺乏阅读指导层面的东西。我的思想还在斗争着,我也还在斗争着……
小学语文教案15
教材分析:
1、本课的教学准备,要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春天的特点。可以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或者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还可以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准备一些有关春天和燕子的课件。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注意和形近字区别。“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4个,书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字:“燕”的上部分是“”,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倦”字的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还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如,“尖”,上小下大,“稻”与禾有关,“漾”与水有关。让学生根据字形规律记忆生字。
3、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青山绿水、燕子、蝴蝶等,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特征和美丽。还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教学中可以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第二、三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教学中还可以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观察,展开想象,体会燕子给春天带来了什么。学习课文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
5、通过朗读,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全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图,倾注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的热爱之情,教学中要通过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在朗读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朗读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并体现读的层次。初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句大意。再读,让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和情景,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当学生难以进入这种境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或是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课文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想象;或是用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美感;或是通过教师入情入境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美景中去。最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教师给予指点和解说,比如,抓住课文的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读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比如,指导朗读春天一段,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6、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比如,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燕子的活泼可爱这一重点,可以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飞行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唧唧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自由飞翔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动势和情趣,使这早春美景更加生机勃勃、令人神往。教学中还要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内容和体会表达的情感。例如,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燕子成了音符”让学生展开想象,仿佛自己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来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并体会“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意思。从中了解作者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特有偏爱,以及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感情。
7、学习词句,积累语言。本课描写生动形像,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比如“凑成”,有身形灵巧、搭配和谐的意思;“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聚拢”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意思,再体会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横掠”可以通过画面演示,了解这种姿势,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准确。“掠”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多么像五线谱啊”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五线谱,可以让学生看看五线谱,知道五线谱和音符是什么样子,再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背诵本课,可以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泼可爱的燕子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
8、课后思考练习题及泡泡。第1题是读背的要求。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背不下来的可以留作家庭作业。第2题是讨论题,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完成。重点通过第一、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燕子,以及自己对燕子的了解来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大家总结出燕子小巧灵活,活泼可爱的特点就可以了。第3题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让学生根据例子的提示,明确什么样的词语称作好词,自己再寻找一些用得好的词语。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然后和同学讨论交流。选做题是积累语言的练习,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鼓励学生在课外再摘抄一些,还可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文中泡泡“我能想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这是培养想象力的练习。读文章想画面,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在学生读懂词语的意思后,再想象生动而热烈的春天景象。教师可提示学生想象春天都有哪些动物、植物能出现。文末泡泡,既是想象的练习,又是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作用的练习。要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五线谱,再想想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了解电杆和燕子组成的画面,非常像五线谱。这是通过引导想象来完成的。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与最后一句话形成了必然的联系,更好地体现了歌颂春天的主题内容,体会用“五线谱”打比方的妙处。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五遍,家长签字
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优美句子,并抄下来。
画出含有课后生字的词,借助学习工具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词语,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并能从中学习一定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学习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愉快的寒假结束了,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机的春天,(出示教学挂图)你能用你知道的有关春天的成语来描述这幅图吗?(指名说)哪位同学知道“莺歌燕舞”是什么意思?
2、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板书课题:燕子)
(指导书写“燕”)
“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生仿写)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提醒学生注意:
拢、掠是边音;
俊、晕是前鼻音;
横是后鼻音;
俏不要读成xiao,拂不能读成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1)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并在习字册上逐个进行描红。(容易出错的可以多写几遍,简单的可以少写几个)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