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数学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P135~136页复习第16~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3、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难点】的值,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知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请学生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学生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三、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六、布置作业
补充
1、(1)某商店上午卖出3台微波炉,下午卖出6台微波炉,每台。元,上午比下午少卖( )元。
(2)四(3)班有x人,每人7本练习本;四(2)班有48人,每人有y本练习本。(x48)
7x表示( )。
48y表示( )。
48-x表示( )。
7x+48y表示( )。
2、解方程:
80-4x=68 45+x=30
46-13-x=10 20x-28=52
x-(30+8)=11 4x3=60
3、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从80里减去3x得11,求x。
(2)60比一个数的5倍多5,求这个数。
4、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三角形面积是6000平方米,底是400米,求高。
(2)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70千米,若干小时后,这辆汽车不仅到达乙地,还超过乙地30千米,汽车已行了几小时?
(2) 一捆电线长155米,装了38盏电灯还剩3米,平均每盏灯用线多少米?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64-65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计算简单的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2、使同学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使同学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发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准备:例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3份是它的( )
二、教学例题
1、(出示题图)引导同学看图。
提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你是怎么想的呢?
讨论:这盘桃该怎么分?每只小猴分得这样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上个学期我们认识的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3、想一想
假如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提问:把这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2个桃是4个桃的几分之几?
三、想想做做(64-65页)
1 、你能填一填,说一说吗?
(上面一排题目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1个的情况,第二排都是平均分后每份是几个的情况。)
进一步让同学体会到: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先填写,然后交流。
把12个小方块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的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占这12个小方块的几分之几。
3、先分一分,说说每份是几个,再涂一涂。
4、集体拿一拿这堆小棒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自由拿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交流。
5、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本课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五、作业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领悟知识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一个牌子写着“门票每人48元”,有7名同学进入博物馆参观展览。
(1)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解答。如:7名同学参观展览,门票一共多少元?学生列式:48×7,并说出怎样计算?
2.改变情景,引出新课。
改变条件:一共进72人。学生根据新情景提出问题。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解答并板书:48×72
(2)小组研究计算方法。
(3)小组汇报
(4)教师根据情况,重点指出以下两个方面:
计算方法与前面的相同,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不同的是48×72需要连续进位,要特别注意。
(5)练习: 6 8 3 7 4 5
×3 4 ×8 2 ×4 6
2. 学习例4
出示例题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口头列出算式。
(2)让学生独立试做。
(3)请一名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并说一说算理。
(4)其他学生补充完整,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⒈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⒉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⒊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过程:⒈想一想,忆一忆。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
用手势表示一下,我们来看看黑板有多长?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板书:测量活动)
⒉量一量
⑴每组各派一名代表,分别测量黑板的长度。
⑵汇报结果。
⑶小组合作学习,怎样以米为单位来表示呢?
⑷汇报:2米85厘米=2 米=2.85米
1米1分米=1 米=1.1米
小结: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⒊再量一量。
①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许多物品,选择自己喜欢的量一量?以米为单位记录下来(学生自行完成填一填)。
②汇报结果。
⒋试一试
媒体出示燕子
春天来了,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了,它给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请你们来回答,你们愿意回答吗?(愿意)
我(燕子)的体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为单位怎么表示?
全班汇报:1千克500克=(1.5)千克
113克=(0.113)千克
小结:同学们都能用千克把燕子的问题回答出来,那么同学们老师的身高用米作单位,你能表示出来吗?(能)
⒌激趣活动。
我请一名学生来测量我(老师)的身高,再请一名学生监督,不当之处,给予纠正。
汇报:1米70厘米=(1.7)米
下面请同学到自己的小组里任选一人,测量同学的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表示出来?
⒍多媒体出示,练一练。
(学生自行完成,同桌互批)
⒎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⒏布置作业,试一试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初步掌握用分解发和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综合运用平面图性积计算的知识,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一拼。找一找的过程,体会各种图案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生活中各种物体的组合规律。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验生活中美丽图案的组合规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观念和热爱学习数学的思想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灵活地把组合图形转化为所学过的基本图形,并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基础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2、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出示所学过的图形)
师:这些单个的图形称之为简单的基本图形。
师:在我门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由这些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我们称之为组合图形。同学们,仔细观擦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地方有组合图形。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观察了教室内的组合图形,在我们的课本上也有几副美丽的图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同学们阅读课本。
2、同桌交流图案的组成。
3、小组和作,拼一拼,讲一讲所拼图形的组成。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组和图形?
三、合作探究
1、出示例题4的图。
师:这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是什么图形?怎样求它的面积?先独立想一想再小组交流。 提示。
(1)这个图形有哪些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2)求它的面积就是求哪几个图形的面积?
(3)要求它们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4)教师给出条件,试求出它的面积。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结果。
(1)把组合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想加。
(2)把组合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先算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以2。
(3)仔细阅读课本,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 教师: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求这个组和图形的面积的? 你认为那种方法简单呢?
总结: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先把组合图形分成易学过的简单徒刑,然后分别求出他们的面积在相加。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二十二第一、二题。
教师出示相关的图形,请同学说说她是由那几种图形组成的。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并讲解)
2、发放练习卡片给学生做一做。
说方法: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请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过程。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可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相加的方法,也可以用相减的方法。
3、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下图的面积。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组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应用广泛。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掌握方法。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
(根据已知条件相加或相减)
方法:分割法或添补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课题: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
2、 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认识。
3、 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厘米。由于厘米这个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课中安排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厘米的风丰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长。
一、 学前导学
1、前置作业:
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许多不方便,也不准确。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
一、认识直尺
1、小组交流: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汇报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师生探究 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
三、自我检测
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
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下量。
四、变式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图填空
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图形间隔排序的规律。
2、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3、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已会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
2.材料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纸。
重点难点:
1.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2.按一定顺序排序。
活动过程:
一、红黄椅子间隔排队,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宝宝们,你们看,今天的小椅子也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有什么颜色呀?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不好呀?幼:红色、黄色、红色、黄色??.师:黄椅子和红椅子一个跟着一个排排队,好看吗?
师:图形宝宝也想像它们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排队.
二、图形排队,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1请小朋友找条小椅子轻轻地坐下来,图形宝宝来啦!
2哪个图形宝宝来啦?出示圆形图形.来了几个.(1个)
3、教师边放圆形边说:圆形宝宝请你排在小花后面,圆形宝宝后面跟着谁?同时出示三角形图片。三角形宝宝请你排在红线上,三角形宝宝后面跟着??.出示圆形
4、圆形宝宝请你跟紧三角形哦夷,圆形后面会跟着谁呢?你们猜会是谁?(三角形)
5、圆形和三角形宝宝怎么排排队的.呀?(一个跟着一个)
6、一个跟着一个,谁跟着谁呀,三角形跟着谁呀,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吗?(伸出小手说)
7、谁排在最前面呀,圆形后面跟着谁呀,教师指幼儿念完,教师继续念空位的图形,哎呀,糟了,还有两个宝宝掉队了,我得赶紧把它找回来。
8、手拿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调皮的宝宝,一起跑出来了,谁能帮助它们呀,像前面的圆形宝宝这样,一个跟着一个交替的排。
9、请幼儿来操作,并集体检查。
三、.游戏“什么图形不见了”
1、记住它们怎么排排队的吗?小眼睛遮住,不许偷看哦,师将圆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藏起来了?
2、集体检查,跟着幼儿找一找,边指边念。我们一起把它喊回来好吗?圆形宝宝快回来?
3、小眼睛闭起来,请一幼儿将图形宝宝藏好,哎呀,这次哪个调皮的图形宝宝不见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把它喊回来,集体检查。
四、儿操作“图形宝宝来排队”
1.师:哎呀,玩到现在一直都是谁排在前面呀,三角形宝宝有一点点不开心了,它说圆形宝宝我也想排在最前面,你能让我排在最前面吗?
2、师:圆形宝宝说,好吧,就让你排在最前面,不过要请你排在小红花后面,后面的宝宝都要跟着你一个跟着一个交替排。
3、师:们猜三角形宝宝后面是??都排在什么上面。你们想不想帮助它们重新排一排?
4、师:看一看上面有什么,长线是让谁站在上面的呀,帮助谁排在最前面呀。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到外面找找还有什么是一个一个排排队的。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