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18 07:07:3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锦集6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

  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

  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探索新知.

  教学24时计时法.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教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教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 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2)让学生拿出“24时钟表盘”,自己拨拨.

  分组讨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这样,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最后到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3)口答.

  ①下午 3时是几时?(15时)

  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

  ③中午1时是几时?(13时)

  ④晚上8时是几时?(20时)

  请你在钟面上拨出16时、22时30分.(动手操作,集体订正.)

  (4)学习24时计时法

  教师讲解: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师生互动:教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教师说明:为了区分某一时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述一天从0时起到中午12时止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述一天从中午12时起到晚上12时止这一段时间里的时刻.

  (5)学生分组对练.

  A.一组把下午和晚上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24时计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下午4时 答:16时)

  B.一组把24时计时法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普通计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20时 答:晚上8时)

  2.教学例1.

  出示例1:一列客车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18时20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刻)22时40分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例:

  教师提问:从图中看到列车从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

  教师补充说明:表示的是这列客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几分”表示.

  分组讨论: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汇报: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总结概括:可以将18时20分到22时40分分成两段,看上图:

  从18时20分到22时20分,中间相差4小时.

  从22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相差20分.

  两段合起来说是4小时20分.

  反馈练习:从上午8时到11时50分经过( )小时.

  出示例2: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如下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

  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1)”

  观察并思考:右图牌子上用的什么计时法?

  同桌讨论:怎样来计算今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可提示: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时,合起来就是全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订正: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是4小时.下午时间从中午12时到下午7时是7小时,全天营业时间是4+7等于11小时.

  (教师板书)上午营业时间:12-8=4(时)

  下午营业时间:7时

  全天营业时间:4+7=11(时)答:全天营业时间是11小时.

  分组讨论: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谁能给这个商店换块新牌子表示的营业时间不变,但更简洁吗?

  教师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2)”

  学生思考:这块新牌子是什么计时法?该怎样计算开业的时间?

  (全班同学动笔列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板演.)

  板书:营业时间:19-8=11(时)

  集体评价新牌子和旧牌子,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明确:换牌子后营业时间没有变,还是11时;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更简明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①17时是下午几时?23时是晚上几时?

  ②从早上6时到下午4时,有几个小时?

  ③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④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订正:

  ①17时是下午 5时,23时是晚上 11时.

  ②有10个小时.

  ③他上午在校4小时20分.

  ④路上共用了14小时1分.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早晨8时10分上课,上一节课后应该在8时50分下课.( )

  ②15时就是下午5时.( )

  ③计算上午8时到下午5时是多长时间,可以用8—5+12来计算,对吗?( )

  订正:①(√) ②(×) 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 上午10时 晚上9时

  下午6时 晚上10时 下午2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 12时 5时30分 24时 16时 18时45分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知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请学生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学生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三、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回忆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

  1.学生讨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底面周长、高的关系.

  2.小结: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二)教学例1.

  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 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三)圆柱的表面积.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而侧面积是指圆柱侧面的面积;表面积包含着侧面积.

  (四)教学例2.

  1.出示例2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 =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五)教学例3.

  1.出示例3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这道题是求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实际上是求这个圆柱形水桶的表面积.题里告诉我们的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计算时就是用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3.学生解答,教师板书.

  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师说明: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5.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1)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时,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数后向前一位进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2)进一法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数后都向前一位进一.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归纳: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1003×4=4012

  416÷4=□4012÷4=□

  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

  二、展开

  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416÷4

  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

  3、4012÷4学生独立练习

  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

  4、光荣题:563÷8

  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

  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

  三、巩固:

  ①1700÷5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

  ②练一练:1.

  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

  四、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授

  1、阅读P122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5(课本99页)

  一家大型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让学生独立完成?

  4、看课本98页内容。读一读,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

  三、练习

  1、巩固练习:练习三十二第4题。(要点: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2、依据第5题,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 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

  镜子、教科书第71页的开放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镜子,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每人一面小镜子)

  师: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书;我看到了黑板……

  师:这是怎么回事?

  二、引导探索,体验镜像对称的特点

  1。 出示教科书第6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1)师:这幅图画中,怎么会出现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

  (2)生:下面的房子、天鹅、树是水里的影子。

  师:(放大房子图)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吗?它们的方向怎样?

  生: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师:其实这也是数学知识,是一种镜面对称。(出示课题)

  2。 请学生用手中的镜子做游戏。

  (1)发给学生只有半边图象的卡片,请他们想办法猜出另半边图象是什么?(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用镜子照;把卡片对折……

  (2)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并做各种面部表情,同时观察镜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变化。

  (3)出示教科书中第69页的小朋友照镜子图(例3)

  师: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镜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师说:“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照照镜子吧,好吗?”出示三面穿衣镜,请学生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学生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的。(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笔。

  我往左走,走镜子里的我往右走。

  学生任意做动作……

  三、运用拓展

  1。 判断。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教科书第71页第5题)

  2。 找朋友。

  3。 思考题:第71页第1题、2题。

  (1)看镜子写数

  (2)看镜子写时间

  四、小结评价

  师:看,照镜子、水面倒影等等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数学知识,你知道了吗?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