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实用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根据观察天平能区别比较物体的轻、重,理解它们之间的重量关系。
2、能用清晰的语言说出推算出的结果。
一、活动准备:
1、《有趣的数学》p8、铅笔。
2、视频展示台、电视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观察天平能区别比较物体的轻、重,理解它们之间的重量关系。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操作法、讲解示范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师:小猪开了一个水果店,今天他要出门去旅行,想叫小朋友来帮他看一下店,出发前,小猪想教小朋友们一些本领。你们想不想学啊?那我们今天就先跟着小猪一起来学本领吧。
仔细听老师讲话,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情景导入的方法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其对今天的内容有初步的印象
二、出示《有趣的数学》进行讲解示范。
1、(1)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猪给我们提了什么问题。小猪要我们看看当天平不平衡时,比较两种物体的轻重。请你看图比一比,一个西瓜和一个苹果谁轻谁重,告诉我你的理由。请在重的水果下打钩,轻的.水果下打三角。
(2)教师示范一题后,请一名幼儿上来做一题。
(3)全体幼儿完成《谁轻谁重》第一部分。
2、(1)现在小猪给我们提高难度了,请你看看这时候天平是什么状态?当一个苹果和两个香蕉一样重的时候请你比较数量相同的两种物体的轻重。这个需要小朋友开动脑筋,请你们好好想想,想好后告诉我为什么你是这么觉得的?
(2)教师在视频展示台下进行讲解示范。在重的水果下打钩。
(3)引导幼儿完成《有趣的数学》操作。
3、经验延伸,比较四种水果,谁最重,谁最轻。在最重的下面打钩,最轻的下面打三角。
1、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听清老师的要求完成第一部分中剩下的比较,在重的水果下面画勾,轻的水果下面画三角。
2、观察图片。理解当天平平衡时数量不同的水果一样重时,把他们单独一个进行比较情况是如何的。独立完成未完成的比较。
3、讨论交流,观察图片,然后两个两个进行比较,找出最重和最轻的水果。
1、观察称不平衡时的状态,通过实验、比较知道称的两边不平时,沉下去的一边比较重。
2、引导幼儿观察当称平衡时,比较出数量不同的两种物体的轻重。进一步理解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3、鼓励能用语言完整表述结果,然后说出相互比较的结果。
三、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跟着小猪学习了一个新本领,我们学会了通过观察天平来判断谁轻谁重,我们以后在玩大卖场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进行测量。
能够做到安静倾听老师总结,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印象,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用到。
用进行总结的形式帮助幼儿巩固今日所学内容。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
2、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教学过程:
1、认识“>”
以“大嘴巴”兄弟来跟我们做游戏为引子来导入。
(1)出示7和5两个数字,请小朋友比大小(2)请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3)在出示8和6两个数字,请小朋友上来讲大于号摆放好。
2、认识“<”
(1)出示4和6两个数字,请小朋友比大小(2)请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在出示3和5两个数字,请小朋友上来讲小于号摆放好。
此环节重点: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3、数字游戏介绍游戏玩法: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4、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5、教学延伸可将这些游戏道具放在数学区,供小朋友自由操作、自由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学习简单的循环排序的方法
3、寻求排序的规律、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有关排序的挂图、动物、图形、水果、日用品的卡片多种。
幼儿-常见三色图形的卡片、泡沫拼图、操作册、彩笔、白纸、各种颜色的积木
活动重点: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的能力,寻求排序的规律、学习简单的循环排序的方法。
活动环节:
一、引入课题(小朋友排排队)
二、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排序(老师讲解有关排序的概念)
三、拚拚玩玩(幼儿分组操作,讲评后小结,引出循环排序)
四、完成操作纸内容(点评)
五、延伸活动(小小设计师)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排队引出课题:
1、男女各站一排观察自己的队伍
2、游戏变变变,男女混排,听口令变变变--变成一男一女,请幼儿观察自己是否按要求排的,听口令变变变----变变变第二队一男二女有规律地排好。教师重复1男1女,1男1女、、、、、 1男2女、1男2女、、、、、、、加深幼儿排队的印象,也就是排序的概念( 过后请幼儿回到自己座位)前后衔接自然过渡到 下一个环节二中
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1、小动物(动物的排序实列图示)也来排队了,看看他们怎么排的?你能发现什么?(此处巩固排序。A-B-A-B;AB-AB ; ABB-ABB-ABB ) 请几名幼儿回答老师的问题。
2、再出示图形的排序实列三幅 让幼儿说出它们排列的规律。
第一组的图片是按什么规律排的?(颜色)
这一组图片又是按什么排的?(形状、数量、大小)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的同时,教会幼儿学说排序的概念,同时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三、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一)教师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排序,比如:按形状、大小、、长短、颜色、或是种类等多种特征排序,可以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很美丽,小朋友的手很巧,那我们自己就来玩玩拚拚,看看我们是不是也会呢?看看谁的手儿巧?谁是最聪明的宝宝?
(二)幼儿分组操作
(1、积木拚插组 2、各种泡沫图形拼摆组 3、日用品拚摆组 4、动物图片拼摆组 5、水果图片拼摆组)
1、幼儿操作时,教师巡视,给与指导。并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指点个别幼儿)鼓励幼儿拼出于别人不一样的。可以横排,可不可以竖排?能不能交叉着排?试试看。
2、有选择的请各组代表来讲讲自己是如何拼摆的?将拚插的积木、数块、展示给大家。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这里提醒自己注意的问题:日用品、水果图片放在盒子里,沾好后请幼儿展示,泡沫的图形怎么展示?只有一种方框的泡沫板能拚插,就选择一种? ---------- 种类少点了。?)
3、展示各组的拼摆情况后,教师再次小结引出循环排序的概念。
四、完成操作册的内容
象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位置,这种排列规律叫做“循环排列规律”。(是不是改一改话语?? 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队,就是排序,重复进行,就是循环排序)
今天我们都是巧巧手,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呢,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看看是什么问题呢?开动小脑筋,谁能帮帮我,来找找它们的规律?(出示需要完成的操作册的范例图)
1、请幼儿观察,幼儿自己探讨如何完成,讲讲怎么完成?范图后的空白作业只需示范一例就可。关键是调动积极性,启发、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
2、请幼儿完成自己的操作册,检查幼儿完成情况 点评2-3名幼
五、我是小小设计师
排序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很多是排序有两项排序、三项排序,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队,就是排序,重复进行,就是循环排序。小朋友们可以观察家里、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比如:拉花、毛巾图案、像框、剪纸、美丽的装饰画,旋转变化的瓷砖,都有它们的规律,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正因为有规律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丽!我们也要打扮一下美丽的世界,我们小朋友们想不想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啊?自己设计一些我们自己喜欢的一定会很开心的,那么小朋友就用你自己喜欢的图形、符号、花边来设计一些有规律的图案吧。
在幼儿自由绘画中结束此课。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为了发展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自编口述应用题的活动。
首先,我用直观的教具,展示出了一个故事情境(农民伯伯的红萝卜),让幼儿接触应用题,知道什么是应用题和怎么编应用题,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图片尝试自编口述应用题,再过渡到根据算式编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最后每个幼儿一份算式题卡,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算式编应用题。
我的活动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自编口述应用题,难点是,编应用题最后要留一个问题,答案不能说出来。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已有经验和范例,知道加减法应用题讲一件事情,说2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学习根据图片和算式自编应用题。
3、增加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喜欢数学。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农民伯伯、红萝卜和小白兔;算式题卡若干;"问号"一个;PPT。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T:我来问,你来答,
5可以分成1和几?(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几?(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2+几?(5可以分成2+3)
二、激趋引入:出题考考你
T:嗯,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那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了,看看我们大七班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厉害哦。仔细看仔细听。
1、故事情境1(T边讲边出示教具):
农民伯伯的菜园里呀,本来有3颗红萝卜,后来又长出了2颗红萝卜,请你帮农民伯伯算一算,现在菜园里一共有几颗红萝卜呢?
小朋友有没有注意,老师刚刚是怎么提问的?(强调"一共")
一共有几颗红萝卜呢?
T提问:
你怎么知道的?怎么算的呀? 幼:3+2=5
你为什么选择加法呢? 幼:因为又长出了2颗,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3+2=5贴在黑板上。
2、故事情境2:
现在菜园里有5个红萝卜,农民伯伯拔起了一颗红萝卜,把它送给了小兔子,请你帮农民伯伯算一算,现在菜园里还剩下几颗红萝卜呢?
老师刚刚又是怎么提问的?(强调"还剩下")
还剩下几颗红萝卜呀?
T提问:
你又是怎么算的呢?为什么选择减法呢?5-1=4
为什么选择减法呢? 因为拔起了一颗,送给了小兔子,数量变少了,所以用减法。
老师把这个算式找出来。把5-1=4 贴在黑板上。
T总结:
像刚刚这两个小故事一样,讲一件事情,出现2个数字,最后一定会留一个问题的活动,我们就叫做编应用题,你们都会编应用题了吗?
三、看图编题
T:你们都会了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1、出示PPT第一张图片,小鸟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小鸟,这两只小鸟的姿势,好像是刚飞来的。
现在我想把这幅图编成一个应用题,记住一定要留个问题给别人哦。(如果没人,教师先;如果有幼儿,请一个孩子,)
老师来编编看。我的题目是:树枝上本来有三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2只小鸟,现在树枝上一共有几只小鸟呢?
让幼儿一起回答。5。算式是3+2=5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呢?老师在这里用了"一共",看来我们的加法应用题一般用"一共"来提问。
2、出示PPT第二张图片,夹子图。
图片上说的一件什么事?(请一个幼儿回答,教师编)
本来有3个夹子,后来破了1个夹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夹子呢?
最后的问题老师是怎么提问的?老师在这里用了"还剩下",看来我们的减法应用题一般用"还剩下"来提问。
3、T:小朋友们,现在要你们来编应用题喽。请你们在三幅图里面选择一幅图,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你来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PPT 第三张,加法应用题三幅图。
请三个幼儿发言。
小朋友都很棒,刚刚我们编的应用题都是加法的.,不知道减法的你们会不会呢?出示PPT第四张,减法应用题。
请幼儿发言。
四、算式编应用题
T: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看着图片编应用题了。现在呀,我们换个玩法。老师这里有一个算式,请小朋友们看着算式编应用题。你来问,我们大家来回答。
出示加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出示减法算式卡。请幼儿编。
小朋友们一定要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应用题哦!看看谁的小脑袋转的最快。
五、我编你算,每人一份题卡
你们都会编应用题了嘛?现在啊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一个算式,听清老师的要求,就像刚刚一样,请你编一道这个算式的应用题,把你的应用题说给身边的好朋友听,让好朋友来回答并写上算式的答案。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一、 活动目标
1、 体会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
3、 认识元、角、分,并能进行换算。
二、 活动准备
1、 活动材料:和幼儿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的人民币若干。
2、 经验准备:会10以内加减运算、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三、 活动重难点
1、 活动重难点: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2、 指导要点:通过情境的熏陶和体验,在指导下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四、 活动过程
1、 进行“猜价钱”的游戏,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对钱币的注意。
(1)、教师出示一个金元宝的储蓄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想要这个存钱罐吗?”
(2)、提问“那你知道买这个存钱罐要多少钱吗?”教师引导幼儿猜价钱,“你猜得贵了、还是便宜了。。。。。。”加深幼儿对数的大小的'体会。
(3)幼儿猜中后,请他们看存钱罐上得标签:18元。
2、引导幼儿初步探索人民币的兑换:1元=10角。
(1)、教师提问:“小朋友乘过城市公交车吗?它需要多少钱呢?”
(2)设置问题情境:“可是如果身边没有1元的纸币和硬币,只有一些1角、两角的零钱,你该怎么办呢?”
(3)、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哪个小朋友想出的方法多?
(4)、幼儿操作钱币,教室巡回指导。
(5))、幼儿分享兑换汇报的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拿?
(6)、依据幼儿的表达,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粘贴并展示出来。
1元=10个1角=2个5角=1个5角2个2角1个1角=1个2角8个1角=3个2角4个1角
“1元钱原来可以付10张1角,也可以2张5角。。。。。。那么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吗?”
“那10角等于几元?”
3、 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元、角的关系。
(1)、教师提问:“小朋友不仅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同时也知道1元=10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道有趣的兑换题目。”
(2)、教师出示图片:2角能换( )个1角。
(3)、在操作中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换”,如何是等价。
(4)、在此基础上再出示其他各题:如1元能换( )张5角,1元能换()张2角。
(5)、师生共同核对结果。
(6)、请幼儿完成数学幼儿书第10页中的内容。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学习看图列加法算式,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Flash课件,熊二动物卡片及相关题卡。
活动过程:
律动:《我还有一点小糊涂》
T:小朋友我们刚刚做的律动,谁知道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S:《熊出没》。
T:《熊出没》动画片中都有谁呢?
S:幼儿自行回答。
T:这部动画片中你最喜欢谁呢?
S:幼儿自行回答。
T:今天老师把动画片中的人物也请来了,小朋友想不想看看他是谁啊?
S:想。
T:小朋友们请闭好眼睛,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了?
S:熊二。
T:熊二看到小朋友们非常高兴,他想请小朋友去丛林参加翠花的生日宴会,但是,他有一些问题想考考小朋友,谁答得好,就带谁去?
S:幼儿开火车读题卡。
课件展示,数的组成练习题。
T:小朋友回答的太棒了,让我们和熊二一起出发去丛林吧。
例题一:3+8=11
我们路过了蹦蹦家,我们听听热情的蹦蹦对我们说什么了?
蹦蹦:小朋友们见到你们很高兴。我给你们准备了礼物是我最爱吃的,请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S:松果。
T:是吗?看看小朋友说得对不对,我们一同去蹦蹦的家中看看吧!
小朋友们答对了,真的是松果,你们太棒了,鼓励自己一下。
蹦蹦的家中有几个松果?
S:3个松果?
T:3个松果用数字几来表示?
S:3个松果用数字3来表示。
T:蹦蹦又运回了一部分松果,这部分松果有几个呢?
S:8个松果
T:8个松果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S:8个松果用数字8来表示。
T:小朋友请看,两部分松果合在一起有多少个?
我们用点数的方法一起数一下吧。
一共有11个松果。
如果用列算式的方法,把两部分松果和在一起,应该用什么法做?
S:加法
T:谁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呢?
S:3+8=11(若干幼儿)
T:谁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呢?
S:8+3=11(若干幼儿)
T:小朋友们回答的非常好,掌声送给自己。
小朋友们我们同熊二一起继续向丛林出发。
例二5+7=12
我们路过了池塘,小朋友们认真观察池塘中有什么?
S:青蛙(林蛙)
T:林蛙也是青蛙的一种。
池塘中有几只林蛙?
S:5只林蛙
T:5只林蛙用数字几来表示?
S:5只林蛙用数字5来表示。
T:小朋友看大屏幕有什么变化?
S:又出现了7只林蛙。
T:7只林蛙用数字几来表示?
S:7只林蛙用数字7来表示。
T:把两部分林蛙合在一起一共有几只林蛙?用列算式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法做?
S:加法。
T:谁能列出一道加发算式?
S:5+7=12(若干幼儿)
T:谁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S:7+5=12(若干幼儿)
T:小朋友们真棒!鼓励自己一下。
我们继续向丛林出发吧。
例三7+8=15
我们遇到了萝卜头,看看他要和我们说什么?
萝卜头:我的萝卜丰收了,请大二班的小朋友尝一尝吧。
T:小朋友们仔细看大屏幕,要把两部分萝卜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个,用列算式的方法,应该怎么做?
S:7+8=15(若干幼儿)
T:谁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S:8+7=15(若干幼儿)
T:小朋友们太棒了,掌声送给自己。
小结:
小朋友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算式
3+8=11 8+3=11
5+7=12 7+5=12
7+8=15 8+7=15
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都是看图列出的加法算式。
T: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看图列加法算式。
两部分合在一起,可以用前面的部分加上后面的部分,也可以用后面的部分加上前面的部分,总数不变。
小朋友们学的太棒了,掌声送给自己。
让我们同熊二一起继续向丛林出发。
终于到达了,翠花的生日宴会。
翠花:救命啊!救命啊!小朋友们快来救救我吧!
T:怎么了?
小朋友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S:翠花被光头强抓走了。
T:可恶的光头强,我们要怎么办呢?
S:救回翠花。
T:小朋友有没有信心救回翠花呢?
让我们为自己加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口号)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闯关救翠花
第一关:熊大送给翠花好吃的蛋糕,问熊大一共送给翠花多少块蛋糕?(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4+7=11 7+4=11
闯关成功,有没有信心闯过第二关?谁有信心闯过第二关?(找幼儿闯关)
第二关:熊二送给翠花他最爱吃的蜂蜜,问熊二一共送给翠花多少罐蜂蜜?(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6+8=14 8+6=14
XXX成功闯过第二关,他太棒了,小朋友鼓励鼓励他
谁有信心闯过第三关?(找幼儿闯关)
第三关:猴王吉吉送给翠花好吃的苹果。问:猴王吉吉一共送给翠花多少个苹果?(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1+14=35 14+21=35
XXX闯关成功,他太聪明了 ,掌声送给他。
T:小朋友们,动物们都送翠花生日礼物了,你们想不想送她礼物啊?
S:想。
T: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但是都是半成品,需要小朋友们的帮助完成礼物的制作,这样才能救回翠花。
每个小朋友的.小凳下都有一份礼物,小朋友用笔完成礼物的制作。老师也要找两位表现好的小朋友到黑板前完成礼物的制作,看图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礼物完成的小朋友,举起你的礼物给你的家长看看。
小朋友们太棒了,礼物制作的非常好。我们成功的救回了翠花。
小朋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看图列加法算式,知道了两部分合在一起,可以先用前面的部分加上后面的部分,也可以先用后面的部分加上前面的部分,总数不变。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好朋友翠花和我们说了什么?
翠花: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谢谢小朋友的礼物,让我们一起跳舞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游戏时,常常会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活动。意在通过孩子动手操作材料,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发展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体验操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3、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四座小房子。。
2、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的白色、蓝色卡纸若干。
3、三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心形或小花即时贴若干。
4、三种颜色不同、长短不同、宽窄不同的`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在外面看到一个招聘启事:说白雪公主要过生日了,小矮人想给她个惊喜,他们想帮白雪公主把房间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主要是铺地、贴墙、装饰门帘,但他们太忙,时间来不及,想找人帮忙,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自主操作,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
1、分组让幼儿操作,依次铺地、贴墙、装饰门帘,从易到难,让幼儿体验操作的快乐。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卡纸若干,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贴墙:提供三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心形或小花即时贴若干,让幼儿装饰墙,让他们自由探索,只要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就要鼓励。
C、装饰门帘:提供三种颜色、长短不同、宽窄不同的纸条若干,让幼儿做门帘,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找出按不同特征的排序规律,感受不同的美感。
2、自主探索活动的交流:
在每次探索之后,老师要幼儿把他们的活动结果呈现给大家,引导幼儿说出他们是怎么排的,按什么规律,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强调按规律排。
3、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大小、长短、宽窄等多种特征排序。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序,有规律的排序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4、结束语:
今天我们帮助小矮人为白雪公主装饰了房间,小矮人和白雪公主一定高兴,小朋友高不高兴呀?我们不仅帮助了别人,还发现了有规律排序的秘密,真值得高兴。
三、延伸活动: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游戏时,常常会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设计了本活动。意在通过孩子动手操作材料,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发展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整个活动以帮小矮人为白雪公主装饰房间为主线贯穿始终,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操作积极性,也使他们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分三个环节完
成,铺地,贴墙,装饰门帘,层次清晰,由易到难,让幼儿自主操作,自己观察总结,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又让他们感受到了有序排列的美感。因为整个活动是装修家的过程,这就告诉幼儿这是生活中的美,再加上后面的延伸活动,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排序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到了数学是有用的数学。
整个活动以操作为主,孩子们学习兴趣很高,只是个别能力差的孩子只能完成较简单的排序,太难的完成起来有点困难。我相信通过锻炼,他们会做的更好。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测量》02-17
大班数学教案:买菜02-18
最新大班数学教案02-16
大班数学教案:新车02-12
精品大班数学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