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课前透视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是学生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插图、天鹅图片、音乐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收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阅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情境激趣:播放音乐,出示天鹅的图片。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启发学生谈感受,启发体会天鹅的美丽。教师相机引出课文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它为我们讲述了丑小鸭是如何变成天鹅的动人故事。
2、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每个动人的故事,都会有许多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爱的小红帽还有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吧,这个故事你听过吗?(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简要叙述。)教师相机引出课题。
对话平台
初读
1、自读课文,画出不熟悉的字词,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是什么意思,想一想,怎么记住它。(学生自学、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2、游戏巩固识字:如当小老师、猜谜语、摘果子等。
3、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突出识字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识字记字经验,培养学生识字记字能力。)
熟读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读懂了什么?互相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2、指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子。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3、全班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叙述顺序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4、质疑问难: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师生交流,适当点拨。
(结合课文特点,强调自读自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及结构特征。
2、生试写灰、冰、鸭、鹅、讨、厌、欺、负师生评价后再写。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厌是厂字旁里是犬,不能少写一点,注意写好竖撇。鹅:我写得小一些,鸟应稍微写大一些。
3、师指导书写蛋壳、翅膀。
4、生自由练习,同桌评议,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
(本课中需要会写的生字较多,但是书写的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引导观察,尝试书写的办法,教师及时巡视指导,及时鼓励,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读写生字词语。同桌互相检查修改,把写错或不会的字词多写几遍。
2、分段指读课文。
3、启思: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懂?教师要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补充,然后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抓好读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能力,然后梳理问题,抓住关键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应该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应该因势力导,以学生的问题为主,展开教学活动,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读议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讨论。(学生自学,分组合作,教师巡视)
抓住的问题,应该能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如: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吗?因为小鸭流浪的足迹是是全篇课文行文的线索,从它离家的原因出发,既抓住了小鸭受到的歧视,也包括了小鸭流浪的经历。因此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全身的作用,教学活动可以结合这一问题充分展开。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在结合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并结合生活的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防止学生只凭整体的感觉说空话,说套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实现真实的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与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进而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3、学生汇报,指导朗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
由于问题设计上出现的多元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要注意对学生相机引导,深入领会文章内容。无论学生的观点如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段落的阅读来说明问题,并进行适时地朗读指导。
如:学生认为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相关段落读书理解。(读2、3、7自然段的有关句子。)说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丑小鸭的丑陋、受歧视、孤独。因为它是一只天鹅,不能和普通的小鸭。教师相机结合学生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相关的句子,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同进可以追问:为什么鸭妈妈不讨厌他?当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时候,丑小鸭这时候会怎么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如果学生认为丑小鸭不应该离家出走,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朗读感悟。(读4、5、6自然节的相关语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如:找出表现丑小鸭害怕羡慕幸运的语句,认真体会,有感情地练习朗读。同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丑小鸭离家出走会怎样?
拓展
1、通过阅读,从丑小鸭和故事中其他人物的身上,你有哪些收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采取对他们说一几句话的形式,可以把自己对他们看法与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2、从丑小鸭丑、苦、变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课后编排课本剧。
4、课后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讥笑:讥讽和嘲笑。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相关链接:
1、安徒生:(1805,4,2-1875,8,4)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也是我最喜欢一位作家,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
自幼家贫,11岁父逝,生活更为困顿。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时告别家乡到哥本哈根,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幸好有文艺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提供学习的机会,安徒生此间阅读大量名家如哥德、拜伦的作品,也学着创作诗篇与剧本。17岁发表作品《尝试集》,24岁出版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第一版销售一空,原本在饥饿中挣扎的安徒生从此脱离贫穷的阴影。
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感受异国的田园风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教师课前查阅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并自制课件。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课,整体感知
大屏幕依次出示荷兰被誉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图片并配以悠扬乐声。
同学们,这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这里的田园景色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打开书,在阅读中去感受。
(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麽印象?)
二、诵读体验,品位语言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麽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把感受深刻的语句画下来再大声读读。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共同感受这令人陶醉的田园风情。
三、积累语言,拓展迁移
1、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语句,段落,全文均可)读后互评。
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荷兰“牧场之国的美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那磨不仅如此,你还对荷兰有那些了解?结合课前所查资料,展开想象说一段话。
出示:荷兰是 之国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正向同学们所说,荷兰无愧于“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美誉。这里的田园风光,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深深打动着我们,那麽今天课后就让我们把这美好意境记录下来吧。
出示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内容。
2、继续查阅资料,了解荷兰及其它国家的风光,把感受记在日记中或在夥妍队报中刊出。
五、板书设计
22 牧场之国
水之国 荷兰
花之国
……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略读课文,通过略读了解课文大意。
2、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
3、品味重点词句,理解题目“颤抖的羽毛”的含义
4、结合课文,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词句,理解题目“颤抖的羽毛”的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体会“自悟、自省”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一个淘气的孩子所干的一件淘气的事——“捅马蜂窝”,这节课还有一群淘气的孩子在等着我们去认识,他们又闯了什么?赶紧打开书,学习第三课。
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读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几方面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2~3名同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师生共同将内容概括为小标题并板书“美好愿望”、“捉鸡拔翎”、“捞鸡上岸”、“真诚弥补”。
三、 深入探究,重点感悟。
⒈ 再读课文,说说大公鸡和“我”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
生可能回答:大公鸡羽毛漂亮、动作敏捷、掉进水池时很可怜、很无助……“我”很淘气、做事不计后果、知错就改、懂得弥补自己的过失等等。并读出相关语句。师随机板书。
⒉ 指导朗读:用朗读把你的理解表达出来。
生读找出的句子。
⒊ 如果你是本文主人公,会记住这次深刻的教训吗?
(学生一定会记住,他们不会忘记大公鸡落水后害怕、无助的样子,他们明白好不容易换回的信任不能再失去。)
⒋ 想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颤抖的羽毛”?
⒌你觉得大公鸡应该原谅“我”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四、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真是有爱心的,宽容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因为我们的错误伤害到了别人,我们就应该及时真诚地想办法去弥补自己的过失,这样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五、 板书设计。
3、颤抖的羽毛
美好愿望 攀比
捉鸡拔翎 后悔
捞鸡上岸 愧疚
真诚弥补 原谅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并能大胆创新。
2、通过演想自悟,来拓展课文内容,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检查学生识字、读诗的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能续写课文,培养想象力。
2、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板书:我想,释:想就是希望,愿望,那诗歌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愿望呢?你想知道吗?他把他的愿望写成了一首小诗,快来读读吧。
二、初读感知
1、老师给大家5分钟,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谁先读熟了,告诉老师。
(学生自己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好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师及时表扬读的好的同学和认真听的同学。
(请同学们一边注意仔细听准你不认识的字的'读音,一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师在评价表上评分。(正确、流利、奖个“小麦克风”)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花苞、牵'万缕、湿软、汲取、营养、帐篷、风筝、柔软、生辉、柳絮、蒲公英
(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互读)
(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
4、对于个别容易认错的生字,教师可利用与形近字对比的形式,来记忆字形。
汲——吸 缕——楼
(学生认读形近字,给形近字组词。)
5、这些词语,有无不懂的?共同研讨解决。
(学生思考、质疑:(解决策略)
(1)“汲取、柔软、湿软、”读书中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2)“柳絮、帐篷”一词试着说一句话。
(其他的词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
三、再读质疑
6、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7、师问:“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整体感知后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指导书写
湿;与温区别。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指名读课文,自由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2、师:你喜欢哪个小节,就去读哪个小节?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你为什么喜欢它?
(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3、全班交流:你喜欢哪一小节?先读一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教师可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来说)
注:学生围绕着课文内容说,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提问题)
(教师要抓住亮点给予及时的评价)
(1)如果学生说到喜欢第三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望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第3小节再编一段。
学生各抒己见,不必拘于一格。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
2、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1、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2、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3、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三、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能独立地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弄懂课文基本意思。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知道“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含义。
教学难点:明白“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的含义,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纸折的五星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出示有关钻石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钻石)“漂亮吗?”“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来谈谈对钻石的了解。”(金刚石,硬度很高,很值钱)“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问家长等)“这样的方法真不错,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2、播放一组采矿的活动场面及钻石改变人们生活的画面。师:“钻石虽然漂亮,但它们的得到也是非常不易的,因此也显得特别昂贵。可以说一颗钻石往往会改变人一生的命运。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钻石的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师:“钻”是一个什么字?(多音字)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zuān)组什么词?真不错。
二、阅读课文、讨论释疑。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要求:借助拼音、字典,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读通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果有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把它写在记录本上,与老师一同讨论。
3、抽生分段读并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用“”勾出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0课《钻石》》。学生进行反馈,引导找出“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这句话,并同桌互相朗读。
(二)、明确要求,落实目标。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生自由朗读。
2、师:“阅读提示”要求我们做几件事?
3、生小组讨论后回答:(1)钻石到哪里去了(2)文中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3)练读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4)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这句话。
(三)、抓住重点,品析感悟。
1、钻石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勾出两人谈话的句子,练读。
(1)、抽读。(纠正字音)
(2)、同桌分角色读。调动情感体会思想感情。抓住“急忙”“焦燥不安”“不自然”“友善”等词语进行体会。
(3)、引读:四个引读问题:
钻石不见了,我来之不易的工作可能会失去,因此非常着急地喊到……?失业者见自己被发现的,很不自然地说……?因为我想起妈妈常对我说,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相信他一定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于是真诚地说……?失业者也正如母亲说的那样,心地的确是善良的,他用实际行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赢得了我的尊重,他说……?
(4)、同桌按照对话内容进行表演,体会“我”与失业者的思想情感。语言与动作应协调,师作指导。
(5)、齐读。
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朗读和表演,现在请你们来谈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生自由说,师引导归纳:人的心地大都是好的,如果偶尔犯错,只要相信他本质不坏,能够改正,也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2、联系实际举出事例。
(1)、在生活中,你遇到或看到过类似的事吗?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2)、你遇到了这种事情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说出学会宽容、学会尊重的处世方法。板书:学会宽容
(3)、评选班里的“宽容星”并把这颗星挂在教室醒目位置。让全班同学针对刚才的标准进行评比,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教育。
四、总结谈话,拓展练习。
师: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果大家都能像这位姑娘一样理解、宽容别人,相信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那么事情的结局会让人满意的。有一句叫“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五、课后拓展。
任意选择一个题目进行练习: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问问他们的看法。
2、如果别人弄坏了你心爱的玩具,说说自己是如何对待的,把心理话记在日记本上。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村庄为何有这样突如其来的大变故。
3.在理解重点词句基础上让学生明白乱砍树木的重大后果,培养他们环保种树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中心。
2.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多栽树、护树。
课时安排
二课时
预习作业自学生字词,理解村民靠锋利的斧头生活的后果。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这个小村庄什么样?村庄里住着什么样的人?村庄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二、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生字、字词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斧读fǔ,不要读成fó或fǒu
造读zào,不要读成zhào
2.分析、识记字形。
犁上下结构,下边是年牛字,不要写成木字。
栋左右结构,注意栋和炼的右半部分。
具中间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冒这个字是上宽下窄,上扁下长;冒字的上部分不是曰字,第三、四笔的横与两边是不相连的,可和下部分里边的横做比较。
3.难确定的部首。
犁:查牛字部
具:查八字部
黎:查禾字部
4.理解词语。
斧头: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
不断:连续不间断。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一栋栋:一座座。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
何处:什么地方。
包括: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
奇多:出人意料的多,或罕见、少有得多。
四、自由读文,把你不明白的句子画下来。
五、作业。
1.写生字、字词。
2.读书。
3.查找与环保有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2.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交流资料,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文,了解故事内容。
班内汇报: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们利用手中的斧头乱砍乱伐,结果为自己家园创造的'一切被洪水无情地夺走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填补空白发展思维,培养想象,锻炼口头表达。
1.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2.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恬静的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
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根据村庄里的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们用锋利的斧头把一棵棵树砍下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然而人们
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
3.拓展练习: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洪水来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不等呼救,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经过这里的人和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为此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设计板书,练习表达。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设计一个板书,然后给大家讲解自己所设计的板书。
板书一:
树木被斧头一棵棵砍倒,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柴火等。突然有一天洪水来临,使人们辛辛苦苦用树木换来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板书(二)
斧头使树木变成了房屋、家具、工具等,而由于洪水的来临,使这一切以及他们的幸福和生命消失得无影无踪。
五、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可以谈体会,也可以说说手中的资料。六、作业。
1.读课文。
2.写一写你读此文之后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