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3 15:18:3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6篇【精选】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6篇【精选】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审美教育,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如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言:“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的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因而,审美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培养目标。这里仅就《大海的歌》(六年制第六册)一课的教学,拟定出“三美”设计。

  一、领会景色的美

  课文的第一段(第1自然段),者出海前,在码头上看到的景色。按照由上到下(蓝天、白云→碧绿的海),由近及?眼前的……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的空间位置描绘了码头上景色的绚丽美。在讲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细心地领会,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可按如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默读感知美

  首先可让学生独立默读第一段,划出描写景色的词语(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朝阳),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描绘一番这幅画面的色彩美。

  第二步:轻语品味美

  在抓住了描写景色的重点词语、对美丽的景色有了初步的感知之后,可让学生放缓速度,轻声地品读这段课文,然后说出描写的顺序(由上到下,由近及远)。最后再让学生合上书,闭目想象景色美的画面,自然就会品味出码头上美丽景色的空间美。

  第三步:听读领会美

  在感知码头上美丽景色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听一听教师(学生也可)高水平的配音朗读(可配用有关歌颂海上风光的乐曲),使学生在情境和氛围中领会出码头上的画面的绚丽,进一步深入理解景色的美。

  二、体验景物的美

  作者登上一艘海轮,在驾驶室里瞭望,看到了海港里壮丽的景物。在讲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很好地体验,受到美的感染。可按以下三步操作。

  第一步:领读揣摩美

  在讲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的时候,可找一名朗读能力较高的'学生领读。并令其在听和读的过程中,认真地揣摩海港里的景物美,同时找出有关的重点词语(吊车有如密林——多的美,海轮有如卫队——神圣的美),然后说出这些词语的意思(比喻意)。

  第二步:齐读体验美

  在抓住了本段课文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可让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作者观察海港里景物的顺序(登上海轮→到驾驶室瞭望→驶出海港→驶进大海),是按事物发展的经过来叙述的。让学生反复体验并能说出对景物美的内心感受。

  第三步:背读理解美

  由于第二段是重点段,文质兼美,所以要强化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教师要指背思路(我们登上一艘……海轮,马达开动了……静静地航行,船长邀我们……瞭望,海岸岸边……巨臂上下挥动,飘着……海轮……驶进大海)。在朗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前提下练习背诵。如此地读读背背,背背读读,读背结合,很快地就会掌握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感悟景象的美

  在对码头上绚丽的景色、海港里壮丽的景物有了较深刻的美的感觉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大海中奇丽的景象美。可按以下三步点拨。

  第一步:朗读追寻美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和第四段(第5自然段)内容较多,着重写了奇丽的海中景象并抒发了豪迈的感情。这就有必要进行严格的朗读训练,采用“读读想想”、“读读议议”,“读读讲讲”的方法交替进行。可分三层来。

  第一层(第3自然段):阳光→闪烁金光→迎着海风瞭望→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第二层(第4自然段):

  海的颜色→绿→蓝→墨蓝→极目远望→浅褐色的雾→像城堡→石油钻井船;

  第三层(第5自然段):

  自己的钻井船→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这样,就会收到读中思美、读中议美、读中讲美的朗读训练效果。

  第二步:讲读推敲美

  在讲读三、四段的过程中,可抓住两个重点句来推敲美。即:①“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引导学生去追忆第二段内容,讲出其重点句的含义(作者看到海港里壮丽的景物,心里感到欢畅,所以听到浪花飞溅的声响,就像听到了一首欢乐的歌);②“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引导学生回忆第4自然段内容,讲出其重点句子的含义(作者看到了石油钻井船,这是我国石油工人开发海底石油资源的壮举,说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发展,所以,感到大海就像唱着一曲新歌)。如此地抓住重点句子,仔细地分析,就会推敲出景象美的韵味来,起到“一石击起千重浪”的讲读作用。

  第三步:验读升华美

  在整课文讲读结束之后,要进行一下检验性的朗读。注意要读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来。要用赞美的语气,将美学因素浸透在朗读之中,使审美情趣得到升华,让美的感受永驻心间。具体方法可有:①配乐朗读,评出优胜者;②分组赛读,评出优胜组;③同桌互读,相互借鉴。

  由是而论,在《大海的歌》的中,应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巧妙安排,让学生很好地领会码头上景色的美,体验海港里景物的美,感悟大海中景象的美,切实实现“三美”的目标,使审美情趣再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

  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准备:

  词卡、小黑板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揭示课题、解题。

  ⒈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⒉解释题意。

  ⑴"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逢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

  ⑵介绍王维。

  王维,今山西人,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

  三、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语句,画出不认识的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写会读生字。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兄弟 异乡 思念 无限 深情

  情景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

  ⒉检查自学情况。

  ⒊各人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二、学习课文。

  ⒈指名读课文。

  ⒉分自然段读。

  第1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

  ⑶小结: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讲的是唐朝诗人15岁离家,到京城已有两年。

  ⑷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过渡:"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请读

  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一到第三句说了什么?

  理解"扶老携幼"的意思。

  ⑶从那儿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

  ⑷在这家家户户兴高采烈欢度佳节时,诗人王维有什么感受,看第4句是怎么说的?

  ⑸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家人。点明了题意。

  ⑹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王维主要思念哪些亲人?具体想了?请读:

  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3自然段。

  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和第二句说了什么?

  ⑶第三句到第五句说了什么?

  理解"天各一方"。

  这三句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⑷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事王维思念兄弟的具体内容。

  ⑸齐读第3自然段。

  过渡:王维是这样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请读

  第四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说了什么?

  理解"思绪万千" 这一句和上面的哪个自然段有密切的联系?

  ⑶下面的两句话说了什么?

  ⑷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⑸看图,佳深理解全诗的意思。

  画面人物是谁?

  ⑹理解诗句的意思。

  ⑺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⑻齐读第4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⒈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⒉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了唐代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二、指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的意思。

  三、朗读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⒈这篇课文里你觉得哪个自然段最能表达诗人王维思念兄弟的深情?

  ⒉第三自然段第一话读时应带平缓语气,第二句读时带欢乐的语气,下面三句要带深沉的语气,读到两个省略号时,停顿要长,表达深思而不平静的心态。

  ⒊指名朗读。

  四、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⒈放录音欣赏。

  ⒉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⒊各人背诵。

  ⒋小组背诵。

  ⒌指名背诵,师生评议。

  ⒍同座二人互背。

  五、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2、用"兴高采烈"造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这个季节独特的美。

  2能从看到听到闻到摸到等方面来写,让大家从你的描绘中感受季节的美。

  3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观察了解:课中,交流、梳理所搜集的素材,独立习作,师巡视辅导:交流习作,修改提升。

  2、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给你什么感受?

  2生用简洁的词语慨括

  3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最喜欢那个季节?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喜欢的季节。

  二知道具体描述

  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2学生具体描述

  3在这个季节里,你获得过哪些快乐?

  4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三、指导书写。

  1、把内容写具体,将你感受到的美写下来。

  2、可以从听到闻到摸到多种方式去感受。

  3学生独立作文。

  第二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2、共同评议是否写出了“喜欢的季节”。

  3、共同修改。

  4、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5、针对某些情况,有目的讲评。

  6、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动笔尝试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读中体会,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过程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情感目标: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

  三、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1、师:今天,李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像片,想不想看?

  2、播放有关录像片。

  3、短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小结: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命运。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5、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l、自由读文。

  2、课件出示:我会读

  愿意 注视 困境 持久 忧郁

  犹豫 骤然间 落下残疾 经久不息

  3、指名认读,齐读。

  (三)对比参读,蓄积能量

  1、师: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出示小英图片)你能用书上的句子介绍一下她吗?

  2、出示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

  (2)配乐引读。

  3、课件出示:我会想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静静地想:

  4、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和朋友,你希望看到一个怎样的小英?后来小英有没有变成我们所希望的样子呢?快速找到有关段落。

  5、出示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抓住省略号,想象小英还会做些什么?

  (3)配乐指导朗读

  过渡:读到这,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让我们和小英一起走近那天的演讲课吧!

  (四)潜心品读,感受爱意

  1、课件出示:我会思

  仔细地读一读课文2、3自然段,把描写小英动作、神态变化的`句子画出来。体会一下,当时小英心里在想些什么?

  2、出示句子

  (1)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a、男同学读。

  b、此时此刻,小英低下头在想些什么?

  (2)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a、女同学读

  b、理解“犹豫”。哪个词语最能看出她的犹豫?

  c、生活中,你遇到过犹豫的时候吗?

  d、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齐读。

  过渡:小英的每一步都像她的心情一样沉重,就在她万般无奈、无比痛苦的情况下,是什么带给她勇气和信心?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1、课堂上响起了几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

  2、聚焦第一次掌声

  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这是一次怎样的掌声,它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 现场采访:如果此时小英就站在你的面前,会送给小英掌声吗?你想用你的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3)小英听懂了我们的掌声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小结: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呀!你们的掌声就是对小英最好的鼓励。

  (5)指导朗读。

  3、聚焦第二次掌声

  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1)指名朗读。

  (2)理解“经久不息”。

  (3)同学们为什么又再次送给小英掌声?

  4、掌声过后,小英有什么表现?

  (1)出示句子,齐读。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2)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奇妙的掌声,它改变了小英的一生。怪不得后来小英在来信中这样写到:

  5、(出示来信)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1)指名朗读,谈感受。

  (2)出示:我会写

  掌声是

  掌声能

  (3)小结:人人都需要掌声,人人都需要关爱。

  7、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女同学,请轻轻地把这段话告诉自己。(配乐)

  (2)男同学,请真诚地把这段话告诉身边的朋友。(配乐)

  (3)全班同学,请大声地把这段话告诉所有的人。(配乐)

  (五)联系实际,延伸情感

  1、师:生活中,学习上,你得到过别人的鼓励和帮助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又会怎么做呢?

  2、观看图片,响起掌声。

  3、结束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最后,让我们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语文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抓住线索,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丝瓜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丝瓜的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丝瓜的喜爱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思

  1、引入。大家见过丝瓜吗?说说自己见到过的丝瓜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见到过的丝瓜。(平凡、普通等)

  2、质疑。可在季羡林先生笔下,丝瓜却是“神奇”的。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季羡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丝瓜的喜爱情感。

  三、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

  ★小组内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汇报

  四、自学指导二

  自读课文,标画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1、自读课文,标画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

  五、自学指导三

  再读课文,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

  1、自读课文,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

  六、小结。

  七、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默写词语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三、自学指导一

  仔细读5-8段,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丝瓜的神奇。(4分钟后汇报)

  1、细读课文

  2、小组内讨论。

  3、汇报。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

  细读课文,勾画出作者对丝瓜认识变化的词句。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5分钟后比一比谁说的)

  1、细读课文,勾画语句。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 重点指导:“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如果真的有思想,它会想些什么,会考虑哪些问题?

  五、讨论交流

  1、“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是什么意思?

  2、“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他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的是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

  ◆你从中悟出了作者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六、总结课文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计划

  一整体识字

  二整合课文

  三加强综合活动

  四加强课外阅读,以《三国演义》作为共读内容。

  五情趣作文

  一课堂记实

  品尝语文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品尝吗?

  生:就是吃一吃,了解味道。

  师:我们是不是要将语文书吃一吃呢?

  生笑

  生:我知道这里的品尝是说的将课文的优点和缺点说一说。

  生:就是说说自己喜欢的课文。

  师:你们理解的很好,你们希望品尝些什么?

  生:我建议将课文中的好段和好句进行朗读。

  生:我想将最喜欢课文的意思弄清楚。

  生:我想将所有课文的含义弄明白。

  师:能在短短一节课将所有课文的含义弄清楚,这行吗?

  生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

  师:行不行,看我们有什么办法?也就是品尝的办法。首先,我做一个调查,昨天回去看了一个单元课文和习作、练习的有多少人?

  生举手,有八人(22人中)

  师:看过全册的有多少人?

  生举手2人

  师:挑选的看课文的有多少人?

  生举手4人

  师:看了习惯篇的有多少人?

  生举手15个。

  师:没有看书的有多少人?

  生无人举手

  师:大家都读了书的,这是个好现象。那我想问一下,挑着读的是因为什么而挑着读?

  生:看题目,题目吸引我,就读读课文。

  生:看内容是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师:你喜欢什么类型的?

  生:自然科学类的。

  师:还有喜欢别的类型的吗?

  生:我喜欢动物类的。

  师:你知道这本语文书中有那些是写动物的吗?

  生:《恐龙》《狼和鹿》《海底世界》《放飞蜻蜓》《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你读过没有?

  生摇头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