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
1.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2.会用减法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口算(20道)
师:小火车开起来。
一、复习铺垫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比较,比如,比大小,比长短,比轻重,比多少。今天我们再来比一比,不但要比出结果,还要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1、 比大小。
出示一本教科书和一本练习本,提问:比一比,教科书和练习本,哪一本的封面比较大?你是怎么比的?
指出:教科书和练习本的封面,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
2、 比长短。
出示两枝铅笔,红色铅笔稍长,蓝色铅笔稍短,分握左右两手。提问:比一比,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你是怎么比的'?
指出:不能一眼比出来长短的,可以把两枝铅笔放在一起,使一端对齐,就可以比出长短;也可以用尺子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来比一比。
3、 比多少。(电脑出示:)
第一排:7只小鸡图
第二排:4只小鸭图
提问:小鸡和小鸭是怎么排的?(一个对一个)。
这样对齐排列的好处是什么?谁来比一比说一说(能一眼看出小鸡比小鸭多3只)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小鸭比小鸡少3只)
小结:看来,对齐后排一排,比一比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来谁多谁少,多多少,或少多少。这是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一个好办法。
二、 探究方法。
1、 多媒体出示例题的抓花片插图,引导观察。
提问:瞧,图中两个小孩在做什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会提出求和或求差的问题。
教师指出:求两种花片一共抓了多少个,我们已经会解决了。现在我们来解决哪一种花片抓的多?多多少个?这样的问题。
2、 探索例题的解决方法。
(1)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一眼就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吗?(不能)
那有什么办法能很快地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呢?(学生相互讨论,自由发言)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出: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你愿意选择哪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呢?(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尝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请一名同学板演排列。
追问: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么排的吗?为什么要一个对一个排呢?
小结:看来,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我们只要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就可以了。
(2)提问:如果现在红花片和蓝花片都有八九十个,我们也用排一排的方法来比出多少,方便吗?那怎么办?
指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可以通过列算式来解决。现在请同学们互相研究一下,这道题应该怎样列算式计算。
(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就是求13比8多多少,也就是要从13里去掉8,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算出得数,提醒学生说出单位名称,然后有学生口头对问题作出回答。学生边叙述,教师边作如下板书:
13-8=5(个)
口答:红花片多,多5个。
(5)提问: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
引导学生说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也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
3、 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接下来赵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学校的合唱队,好不好?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1页试一试中的图。
瞧!他们排练得多认真呀?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女生24人,男生 20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然后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算式:24-20=4(人)口答:男生比女生少4人
交流时要说出单位名称,进行口答,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解题的思路。
感悟:只要从24里面去掉20,剩下的就是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
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是用减法列出同样的算式来计算。
三、 巩固练习
1、 基础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在学生观察插图的同时,教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猴和小熊一起帮鸡妈妈到地里采玉米棒。小猴采了53个,小熊采了30个玉米棒。你们知道小猴比小熊多采了多少个?
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括号里填什么单位名称,并让学生对问题做出口答。
提问:如果问题是小熊比小猴少采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解答?
指出:列出的算式仍然是53-30=23(个)。只是口答应是小熊比小猴少采23个。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观察图意。提问:图里画的是哪两种书?《数学故事》有多少本?《童话故事》有多少本?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让学生在书上列式解答。交流后提问:如果问题是《童话世界》比《数学故事》多多少本,该怎样列式计算?怎样来回答问题?
2、 提高题
(1)出示:唐老鸭身高80厘米,米老鼠身高50厘米,唐老鸭比米老鼠高多少厘米?
指导:高多少其实也就是多多少的意思。
学生列式解答。
(2)出示:书包的价钱是24元,铅盒的价钱是10元,笔盒比书包便宜多少元?
提问:便宜多少元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少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
3、拓展题
出示有关我们班级的一些情况:
男生有24人,女生有26人。 年龄8岁的有13人,年龄9岁的有37人。
提问:根据上面的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选择l-2个问题解答。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4两题。
四、 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本领?
生活中有许多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你能举些例子吗?
板书设计: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红花片:
蓝花片:
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 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
13-8=5(个)
口答:红花片多,多5个。
小学数学教案 2
说课内容:
《国土面积》这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第6——7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人口普查》是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的第三节课,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二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学习万以上的大数。《人口普查》是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数位顺序表及更大的数的基础上学习大数的读写。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的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书的良好习惯。
2.情感与态度:经历自主探索大叔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的`能力。
3.解决问题:密切大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由于四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的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书的良好习惯。
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我综合运用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如自主尝试、验证……
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倡导“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起航,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设计意图:以20xx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现实背景,谈话导入,进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习。)
二、组织自主学习。
1、提出学习任务“怎样读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数?”
2、根据数位顺序表,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探索。
3、小组交流分享,感受读法。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从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入手,给学生准备独立尝试的学习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独立探索,根据数位顺序表,读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数并在小组交流分享,感受读法。)
三、小组合作,完成中卡。(明确目标:每组根据要求探索“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出示单元组活动要求。
2、根据先前归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数的读法。
3、教师补讲,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把各自成果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做补充,多帮助学困生,教师巡视,辅导学习困难的小组,最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课件演示)。
四、巩固应用,正确的读写大数。
1、引导学生把数分级,然后一级一级的仔细读;
2、先独立完成,一起交流方法。
提示:汇报时,我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学生畅谈收获,开展评价活动。
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学生交流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本节课上还存在的问题,今后去弥补。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126583000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小学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习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举起收集的树叶,说说它们的名称。
生:桑树叶、梧桐树叶、银杏树叶
师:看到这些树叶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树叶真是千姿百态。是五颜六色的。我想知道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好吗?
[评:让学生了解课前所收集的树叶的名称,激发学习的兴趣,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二、探究发现
1.计算长方形面积。
师:出示一个没有数据的长方形,能说出它的面积吗?能想办法吗?生:量出长、宽。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积。
师:(屏幕显示),把长方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长方形中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评: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有效激活学生用数方格方法求图形面积的经验,促使学生把这一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2.计算三角形面积。
师:屏幕显示一个三角形,你能说出它的面积吗?学生互相讨论,汇报。
生:像长方形一样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把三角形分开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你想得真好!把图形分开来,再移动变成正方形。数一数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生:9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先数整格的,再数半格的,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
师:同样是在方格纸上数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数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生:长方形都是整格的,三角形有半格的。三角形中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
[评:求三角形的面积,学生不仅提出了数方格的办法,而且在方格的启发下,大胆想像,指出了先分割,再拼合的`方法。这样做便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
师:(屏幕出示地图、树叶、钥匙等实物图,再抽象出平面图形。)与三角形和长方形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由弯弯曲曲的线围成的。它们都是不规则图形。
师:你们认为像这样的不规则图形应该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呢?请同学们以树叶为例,小组讨论。
汇报:生:把它看作一个长方形来计算面积。
师:怎么看?生:把弯弯曲曲的线看成是直的,和长方形很像。
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
师:如果把树叶放在方格纸中,这个不规则图形和刚才看到的三角形比,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三角形中的半格正好是整格的一半,而树叶有的占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
师:那么怎样用数方格的办法来算出它的面积呢?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的算半格。
生:我不同意,应该把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师:这时,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是准确的吗?到底哪种方法更接近呢?为什么?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算半格,计算出的面积就会比实际面积大得多,还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比较好。
[评:从全是整格一有的正好半格一有的比毒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教师抓住不同图形的特征,精心为学生创设了矛盾不断激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猜想、争论,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了非常可贵的估算意识。]
请学生上台汇报计算方法,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计算树叶的面积。
生:先把整格的框出来,然后把半格的编号并标出来。(见图)
生:不满半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弯曲的部分都画成半格,再数。(见图2)
生:整格的分别标上数据,在两个半格中间标上一个数据。(见图3)
[评: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获取成功的快乐。学生在计算时创造了分类计数等有效的方法,展示的过程给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提供了条件。]
三、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不规则图形?
生:手的表面。还有很多树叶的表面是不规则图形。身体的正面。
师:先估一估,再计算你手中的树叶的面积。说说是怎样估的?
生:用刚才的树叶比较。
生:让树叶跟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比。
师:把估出的面积记在心里,再算一算树叶的面积,看谁估的面积和计算的面积最接近。
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
生:我的树叶两半是一样的,我只要算出一半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
[评:教师随时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大胆估算,采用多种估算方法。在计算时学生提出了利用树叶的对称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难能可贵!应该给予更多鼓励!]
四、拓展延伸
1.学生相互合作,选择手、地图和钥匙中的一种计算出面积。
2.小结。这节数学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把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写下来。
3.回家再找一些不规则图形算出它的面积,好吗?
[评: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估计并计算手掌、钥匙、地图的面积,及时巩固新学习的方法,学生的体验是丰富而深刻的。鼓励学生把最感兴趣的地方写出来,是很好的总结和反思,值得提倡。]
[总评]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理念。除此之外,还有必要提出三点: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为本课安排的内容容量很少:先介绍用数方格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然后估计两片树叶的面积,最后尝试计算自己手掌的面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和余地,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主要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做了补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合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策略。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只要得到一个近似值即可,因而更多的时候估算就能解决问题了。据此,教师注意适时提出估算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计算时主动地估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估算的意识。更可贵的是,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找参照物类比、利用面积单位去估计等有效的方法,估算的策略得到了发展。
3.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有效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学生提出分割、拼合的方法把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树叶的面积,学生提出化曲为直、分类计数的方法;估计树叶的面积学生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有的学生发现了树叶的对称性,利用了对称特点简化计算过程。正因为融入了数学思想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数学情趣,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得到磨砺,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优化,学习的经验得到充实,成功、自信的体验得到强化。
小学数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 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思想教育。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回忆一下,之前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较长的时间单位,认识年、月、日。(板书课题)
先了解一下年、月、日的由来。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二、找找圈圈,认识年历
1.师:认识时分秒要看钟表,认识年月日要看什么呢?(年历)
这是一张20xx年的年历,(课件圈出老师自己的生日)课件上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这一天可能是老师的什么日子?是几月几日?
2.生在年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圈一圈。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说。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你能在书上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打开数学书P17,圈一圈。
谁能从大屏幕上找出自己的生日,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师:1到12这些大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每个月里的数字呢?
3.师:知道祖国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指名说一说,找一找。
师: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先说一说什么节日是几月几日,再找一找。
教师可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4.小结:记录我们每个人的生日、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年、月、日等时间单位。
三、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1.观察各年年历,获得年月日的知识。
师:观察书上的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学生回答12个月时,师引导:年历卡是哪一年的?一年有几个月?每年都有12个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学生回答每月的天数时,师引导: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板书:31天、30天、28天)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也非常喜欢爱动脑筋的你们。
2.整理每月天数,认识大小月。
师: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来整理一下吧。填写表格。
一起来把整理的结果说一下。集体交流,师把表格填完整。
师:谁再来看着表格说一说一年有多少个月?
师:观察表格,每个月最多有多少天?31天的有哪几个月?30天呢?还有呢?
课件出示:(31天)1、3、5、7、8、10、12(月)
(30天)4、6、9、11(月)
2月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课件: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课件:小月)。还有一个2月有28天,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谁再来说说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板书同课件)
请大家给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是这样涂的吗?数一数大月、小月各有多少个?
师:2月为什么不涂?
一年中有多少个大月,多少个小月?还有1个二月。总共是12个月。
小学数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探索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换算;
2、培养目测与估计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
探索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直尺、米尺、课后延伸的表格、7厘米或20厘米长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并让学生比画单位的长度。
米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2、你知道这些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填空:
1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二、探索方法
1、教学例题
(每个学生准备一根纸条:长7厘米或2分米)
学生用直尺量一量纸条的长度并汇报,教师板书:
7厘米 70毫米
20厘米 2分米
7厘米 2分米
(1)7厘米与70毫米的纸条,哪个长,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重点讲解方法之一:因为1厘米=10毫米,7厘米有7个10毫米,也就是7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
(2)20厘米和2分米,哪个长,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小结:因为10厘米=1分米,20厘米有2个1分米,也就是2分米,所以20厘米=2分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
(3)7厘米和2分米,哪个长?
能不能直接比,怎么办?
引导学生讨论,2分米=20厘米,7厘米小于20厘米,所以7厘米小于2分米。(将两个纸条比较,验证。)
并小结: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比时,通常把他们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2、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单位间的换算。(出示课题)
3、巩固练习,完成P30两个例题。
问题出示后,学生直接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按要求先用厘米作单位测量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并用毫米作单位,说出图形中各边的长度。汇报时,引导学生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
2、填空:
50毫米=( )厘米
9分米=( )厘米
( )分米=3米
40分米=( )米
3、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汇报时,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并小结:当单位不同时,我们通常怎样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单位不同时,通常可以把它们化成一致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4、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再让学生合作测量自己的手掌宽度以及步长,汇报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手掌的宽度、步长都是我们的身体尺,了解了自己的身体尺,有利于我们进行估计和测量。
5、想想做做4
按要求完成练习。
6、综合运用
(每个合作小组课前准备了一只盒子、一份表格)
能装得下吗? 第 小组
能装下
装不下
目测
通过测量
进行判断
实际装一装
教师出示一只乒乓球: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估计你们这组的盒子能装得下老师手中的乒乓球吗?小组讨论,将目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教师给出数据:这只乒乓球的直径是37毫米。让学生合作通过测量进行判断。
每组发一个乒乓球,实际装一装,对前两次的判断进行验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延伸
出示一个发了芽的蒜瓣:将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不久,它就会发芽,就像老师手中的这个蒜瓣一样。听说,植物也像人一样,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如果你每天都去和它问好,说一些祝福的话给它听,它就会长得更快,更好。老师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想做一个这样的实验吗?
从同一个蒜头中,选两个差不多大的蒜瓣,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放同样多的水,放在不同个两个地方,你认定一盘,每天都去关心它,而另一盘则不去管它。每天记录它们发芽的情况:
蒜叶生长情况对比记录
天数
A蒜叶长度
B蒜叶长度
小学数学教案 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 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 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 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 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 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 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 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 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 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 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 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 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做第l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 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 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小学数学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②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___毫米.
③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布置作业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小学数学教案 8
教材内容:
本节课教学教科书第19的内容和20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园的情景图提供了许多数学信息,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最后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目的:
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捉迷藏游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板书课题(用数学)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
(1)什么是用数学?
(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
(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学习这节课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
(3)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
(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
(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
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 解疑合探(19分钟)
1、再次看图并回答。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愿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动。通过观察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独立地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还差几人没有到?并完整地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
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6、反馈练习
观察课本p20的热闹的小河边。根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评议,也可自主选择交流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几只?列式:15-9=6(只)
老师请个别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巡视中注意进行个别辅导。
如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鱼?
13-7=6(条)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预设问题
1、怎样能正确解答用数学的题目?
2、我们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才能提出数学问题?
3、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问呢?
4、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该怎样提问呢?
5、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提出多种问题?
四、运用拓展(9分钟)
1.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2、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四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每人写15个大字,乐乐还要写6个字,猜猜她写了几个?
每人写15个大字,明明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字?
3、想一想,算一算。(练习四的第1题)
老师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7只兔,右边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后汇报、交流。
4、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进行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
2、13个同学玩捉米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13-6=7(人)
答:藏起来7人。
3、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答:还有7人没来。
小学数学教案 9
一、教学内容:
第2~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六、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出示例1:宜昌、哈尔滨的温度。
2、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宜昌是零上16度,哈尔滨是零下16度
3、引导:宜昌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4、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16℃(+16℃)-16℃
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5、小结并板书:“+16”这个数读作正十六,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6的前面加一个正号,“+16”也可以写成“16”;“-16”这个数读作负十六,书写时,可以写成“-16”。
6、通过“零上16摄氏度”和“零下16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16”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㈡、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银行取款与存款。
2、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取款预存款吗?
3、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4、小结:存入2000元用+20xx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㈢、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银行取款与存款,存入2000元用+20xx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
师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2、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
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像+16、19、+20xx、、6.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16、-、-7、-500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
㈣、练习题
(1)完成第4页第1题。
(2)完成第4页第2题
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
(3)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1题。
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
提问:
①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2、3题。
七、教学结束:
总结: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认识到了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客观存在和非常广泛的。
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小学数学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会测量并计算基本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初步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体验、交流活动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教具准备:
直尺、软尺、学生自带图片,线绳、学具、叶子、方格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让学生分组沿着花坛、跑道、草坪各走一周。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在这美丽的季节老师在胡杨林拍了几张照片想与同学们一起欣赏。(配乐播放图片)。面对这美丽的景色,可爱的小蚂蚁高兴极了,它捡了几片树叶和同伴玩起了爬树叶的游戏。同学们快来看看,小蚂蚁是怎样玩的,它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
指导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复述留意: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它发现树叶一周的边线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你想知道它的同伴是怎样玩得吗?
课件演示:同伴1:沿着树叶的边线爬行,但没有回到起点就停下了;同伴2:沿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半,从树叶的中间回到了起点。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两只小蚂蚁感受到树叶的周长了吗?(教师鼓励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但在表述中必须注意强调从起点———沿边线——回到起点)噢,小蚂蚁的伙伴没有遵循游戏的规则,所以没有感受到树叶的周长,同学们鼓励它们重新走一次,好吗?(课件演示)
师:看来小蚂蚁非常地聪明,它能在游戏当中发现树叶的周长,真的很了不起!同学们想认识周长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二、进入情境探索新知
(一)、感知体验周长
1、想一想、说一说
师:课前我们也分组做了游戏,看看哪个同学像小蚂蚁一样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什么是花坛、跑道、草坪的周长。)
师:你们真聪明。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图形,你能帮我找到它们的周长吗?(课件出示游泳池、篮球场、树叶图形)
学生上台来边讲述边用课件演示游泳池池口、篮球场、树叶的周长。
2、找一找、摸一摸
师:你能找出文具盒盒面、桌面、课本封面的周长吗?你还发现了哪些图形的周长?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摸一摸。
3、描一描、画一画。
用彩笔描出课本44页的树叶和45页的第一题。教师重点强调从起点、沿边线、回到起点。
结合以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概括并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理解计算周长
出示以下图形,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单位:厘米)
小组计算、交流汇报结果。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不同的解题策略:(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
三角形5+5+6或5×2+6
正六边形4+4+4+4+4+4或4×6
平行四边形4+5+4+5或4×2+5×2或(4+5)×2
针对学生的不同回答,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教师都应该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三)操作测量周长
1、简单图形的周长测量
出示课本45页第二题,要求学生用尺子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和梯形的周长,并汇报测量、计算的结果。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以此获得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2、较复杂图形的周长测量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简单图形的周长测量和计算的方法。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你们想挑战自我,测量出它们的周长吗?
小组活动。
出示:五角星,硬币,日历卡和合作学习提纲:
1、先在组内说一说你们准备怎么测量;选用什么测量工具:2,组内先做好分工,两人测量,一人做记录,一人准备汇报;3、记录测量结果及方法并算出周长。(为节省时间,方法可以简写,只要能在汇报时表达清楚就行了)。
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学生的汇报可能存在以下不同答案。
日历卡:
1、用毛线绳围着日历卡绕一圈,然后量出毛线绳的长度:
2、用尺子测量日历卡的长和宽进行计算。方法可以用四条边相加、长×2+宽×2、或(长+宽)×2
五角星:
1、用绕毛线的方法量出五角星的周长:
2、用尺子量出五角星的一条边,然后乘10。(针对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数一数它的边,加深感性的认识)
硬币:
1、用绕毛线的方法测量硬币的周长。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同学们思考)大家想一想硬币是圆形,圆形容易怎样哪?(教师做一个车轮滚动的手势)。学生恍然大悟。得出。
2、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用课件演示测量的方法)
师:你想试一试吗?学生动手操作。
(三)实践应用周长
1、用你所学的知识测量你的腰围和头围。(同桌可以合作完成)
2、智力闯关:火眼金睛。下面两组图形的.周长相等吗?说出你的理由?(课本45页第三小题)
鼓励学生用方格纸验证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初步的渗透平移的思想。
三、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什么是周长?还学会了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生:我还学会了用“绕”毛线的方法测量五角星和硬币的的周长。另外还可以用“滚”的方法测量圆形的周长…
师:说的太好了。看来大家的收获真的不少。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音乐响起。课件展示限高警示牌、镜框、栅栏、车轮、花边等图片,教师做简单的解说。)
师:看来周长在我们的生活里随处可见,这说明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只要我们像小蚂蚁一样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会发现数学王国里更多的奥妙。大家有信心吗?同学们,就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为我们今天的出色表现喝彩。
小学数学教案 1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教材通过创设水结成冰块的情境,引发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探寻解决的办法,从而真正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并由此及彼的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二、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执教的学校属于我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其家庭教育比较好,学生见识多,胆子大,具有较强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百分数应用的教学。
三、学习目标
1、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观察表格,提出问题
(1)师:这里有一份关于百大超市和国光超市七月份、八月份销售金额情况统计表。如果你是经理,看了之后,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七月份
八月份
百大超市
40万元
50万元
国光超市
20万元
30万元
(设计说明:根据地区学生的特点,将水结成冰块的情境转换为超市销售金额增加百分之几,更接近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你是经理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情境之中,利于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同桌讨论
(3)学生汇报
(4)师:两个超市七月份的销售金额都比八月份有所增加,其增加的金额都是10万元,通过这个数据我们能说两个超市的增加幅度一样吗?
(5)小组讨论
(6)汇报:要比较两个超市的增长幅度,必须进行第二次比较,即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国光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
(设计说明:教师以通过这两个数据我们能说两个超市的增加幅度一样吗?进行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而学生所提问题正好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
2、出示课题:百分数的应用
(二)自主构建,探究新知
1、解决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这一问题。
(1)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提示:
要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就是要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
生1:5040
生2:(5040)40
生3:(5040)50
(2)学生评议,理清思路
①学生评议时,引导他们画出线段图:
②启发学生思考: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
③得出结论,列出算式:
要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就是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多的金额是七月份销售金额的百分之几?
列式:(5040)40
=1040
=25%
④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解法:
师:还有别的算法吗?
⑤交流汇报:
50401=125%1=25%(结合线段图理解)
(设计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使他们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2、解决百大超市七月份销售金额比八月份销售金额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①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解决了自已提出的问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们能帮老师解答吗?
生:能。
师:百大超市七月份销售金额比八月份销售金额少百分之几?
(设计说明:在学生提出问题,自已解决问题之后,老师适时提出问题,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而且把知识进行了拓展。)
②学生列式解答:
生:(5040)50
=1050
=20%
③引导学生小结:被除数相同,但除数不同,多百分之几与少百分之几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㈢巩固应用、深化提高
1、解决问题
①国光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
②国光超市七月份销售金额比八月份销售金额少百分之几?
(1)列式解答:
(3020)20=50%
(3020)3033.3%
(2)观察发现:
师:你认为解答的关键是什么?
生: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就是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多的金额是七月份销售金额的百分之几?
师:解决今天的`问题关键在于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
其实我们以前也运用过转化的方法,你还记得吗?
生:上个单元学习圆的面积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的。
师:转化的方法是我们学习、研究数学的好办法。以后遇到难题时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试试。
(设计说明: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既使学生掌握了方法,又使学生能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2、做课本试一试第(1)题。
学生自已读题,说一说几成是什么意思后独立完成。
3、解决实际问题:
师:据了解赣州为了迎接宋城文化节活动,正在大搞绿化工作,一个绿色的赣州将展现在我们眼前。在叔叔、阿姨的绿化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你们想帮他们来解决吗?
出示题目:赣州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原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原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
4、小调查:
⑴调查你家上个月和这个月用水、用电的量,并进行比较,从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
⑵了解一下你班上同学零花钱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看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设计说明:练习的设计既有针对性,又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及时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联系学生在购物中所涉及的问题假如你是商场经理,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让学生充分的展开讨论,使他们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动手、动脑,积极思辩,同时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少几分之几),迁移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少百分之几),并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课堂氛围比较活跃。由于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时间较长,所以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较难把握,教学时前松后紧,以后要注意调控好教学活动的节奏。
六、案例点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课本中水稻增产百分之几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超市销售额增加百分之几的情境,把教材中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的练习与本地宋城文化节搞绿化结合起来,以及联系学生实际的小调查,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研究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分析比较,相互评议,明确了多百分之几和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案 12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X+20=702X=100
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70+20=9050-20=30
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30<70是等式吗?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练习
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听课记录数学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对面有相同的两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4、练习
书P42页练习二的第一、二题。
(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
一、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小学听课记录数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3元,圆锥形的冰淇淋每支0.8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买哪一种冰淇淋比较合算?。
3.导入:那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之后,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动手测量,大胆猜想
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
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
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
(三)、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谈话:下面请大家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来做实验,验证一下
你们的猜想对不对。(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先在小组内商量好办法)
2.学生分组做实验,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
(1)你们小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2)通过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师相机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4.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让两学生上台操作实验。
提问: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提问:那么我们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然后师板书,学生进行对照)
6.提问: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
7.练习(口答)
(1)一个圆柱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体积是15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运用公式,拓展训练
1.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报答案,共同评议。
2.做“练一练”第1题。
(1)指定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3.判断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
(2)圆柱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积大。( )
(3)圆锥的底面积是3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体积是2立方厘米。( )
4.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做第2题的思路?
②计算圆锥体积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八第2题。
(1)学生尝试做题。交流解答方法。
(2)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12÷3”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3)做实验加深理解。
6.考考你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12厘米。要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形,削去的木料体积是多少?
7.现在你能回答本课开始时那个问题了吗?
(五)、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与心得?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八第1、3题。
小学数学教案 13
教学内容:
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2、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
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
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
2、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
学具准备:
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去年也就是20__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二、引导探究:
1、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物体的位置,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
2、如果现在有同学想去看电影,
(1)如何找到电影标上所指的位置?(以6排3号为例,指名说,再用课件展示),
(2)如果是3排6号,与6排3号指的是同一个座位吗?如果将6排3号记作(6,3),3排6号该怎样表示?
(3)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了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吗?这两个数据都代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且在排列上有一定的顺序性,这是在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有序排列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两个数据可以确定一个位置。
3、指名任一同学:你能用刚才这种方法描述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吗?
4、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的位置,大家想一想在地图上是利用什么来确定位置呢?请看题(P126随堂练习)
(1)分组讨论:如何找到震中的位置?
(2)在这张地图上你能找到位于东经1130、北纬400的城市吗?你能描述大连的大致位置位置吗?哈尔滨呢?
小结: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象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通过监测出神舟五号返回舱降落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杨利伟的。
5、除了刚才谈到的方法以外,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6、示例1:(多媒体展示舰艇图)
(1)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交流;
(2)补充问题:你能说出我方战舰2号的位置吗?我方战舰1号呢?你能描述我方潜艇相对于敌方战舰C的位置吗?
(3)小结: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一般也需要几个数据?哪几个?(距离和方位角)
7、出示广州市地图: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所在的区域吗?广州火车站呢?
三、小结质疑: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在电影院找位置,在战争中确定对方的位置,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或地区的位置,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在平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不同情况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 14
教材分析:
《节日礼物》是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学生在观察物体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经历观察物体和5个正方形搭成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能区分拍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教材选取了小狗贝贝四次由低到高观察节日礼物的有趣情境,让学生在四个画面上分别标出四次看礼物的顺序,鼓励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并让学生体会由远及近位置的变化所引起的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本班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25%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较被动,其中有10%的学生自觉性差,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本课需要展开观察、想像、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对学生具有挑战性。首先让学生自学观察,再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范围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②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空间想象智能;
③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培养其积极的乐学态度;
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主要以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活动为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③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④通过合作交流,养成互助合作的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难点: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会越来越小。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应该是学生这种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的一种方式,学生互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对话,了解我们自己的学习进步、学习状况,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己的弱点,了解他人的学习状况,帮助自己学习上取得进步。
内容设定:
伙伴们评评我: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互评。通过学生的互评,加强学生间信息的沟通,清楚地了解他人的优缺点,进行自我反思,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使竞争与合作意识同步发展。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课始的故事导入、课中新知识学习的情境创设等,把学生领入乐学的氛围之中。
2、观察、猜测、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并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变化,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用五个小正方体学具摆自己喜欢的图形,交流自己所在位置看到的形状,接着,创设小狗观察礼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有困难的可用学具模拟体验)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小狗从蹲在地上到最后爬上桌子,它观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接着,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讨论、交流等活动,体会并判断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物体的范围逐渐缩小。整个过程充满了观察、猜想、体验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是以“听和看”的方式介入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
《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课上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在实际应用、拓展延伸环节中安排了判断图片观察位置的练习,例如:“有两个侦察员明明和莉莉,他们分别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间房子,请你分别标出明明、莉莉看到的情形。”和“说出下列房屋、坦克、汽车的平面图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等。
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很多人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其实数学中充满了美,我们要深入挖掘数学的美,展现数学的魅力。例如:我在拓展练习中安排的“这是两幅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照片,你知道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和生活延伸中欣赏一些优美的风景、名胜图片等,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5、还给学生评价的权利,让学生自主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过去课堂教学的总结评价历来是教师的专利,本节课我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主评价,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与和谐。
小学数学教案 15
预习内容:
在课前准备时,教师需要准备PPT课件来展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引入环节: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杠杆原理”。你们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吗?事实上,杠杆原理背后隐藏着数学原理,那就是反比例关系。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深入了解它的奥秘。
实践与操作:
1.明确活动要求,本次实验分为三个部分:制作实验用具,探索规律,应用规律。
2.小组合作,自主完成实验,教师巡视并适当点拨。
3.展示制作实验用具的情况。
4.汇报探索到的规律。请观察实验二和实验三的操作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1:如果在左右两个塑料袋中放入同样数量的棋子,只有移动它们到与中点距离相同的位置才能实现平衡。
生2:如果满足左边所放棋子数乘以左边的刻度数等于右边所放棋子数乘以右边的刻度数,竹竿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生3:在左边所放棋子数乘以左边的刻度数的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右边的刻度数增加,则所放的`棋子数会减少;右边的刻度数减少,则所放的棋子数会增多。
生4:在左边所放棋子数乘以左边的刻度数的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右边所放棋子数和所在的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
5.活动小结。
在物理学中,“左边所放棋子数乘以左边的刻度数等于右边所放棋子数乘以右边的刻度数”被称为“杠杆原理”,而拴绳的那个点就是杠杆的支点。
例题分析:
你能够利用杠杆原理算出左边物体的质量吗?
分析:解答这个问题需要运用杠杆原理,即“左边物体的质量乘以左边物体与支点的距离等于右边物体的质量乘以右边物体与支点的距离”。
解答:500乘以5除以2等于1250(克)。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探究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杠杆原理的应用与相关计算。
周末,小明和他的妹妹跟爸爸一起去了公园,想在跷跷板上玩耍。小明体重为44千克,而妹妹则为35千克。如果要让跷跷板达到平衡,有哪些做法呢?
2. 小组讨论并分析解答。
3. 交流并汇报提出的答案。
(答案多种多样。)
⊙本节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并有了哪些收获?
⊙布置的作业
探寻身边哪些实际场景运用了杠杆原理。
板书设计
有趣的平衡
有趣的平衡:左侧棋子数量 × 左侧标志数 = 右侧棋子数量 × 右侧标志数。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