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31 09:24:2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合集(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灿、烂、固、简、颜、著、逗、串”8个生字,积累词语“迷人、灿烂、固然、简直、颜色、著名、逗人喜爱、一串串”8个。正确书写“灿、烂、固、简、串”5个生字。

  2、积累并理解“迷人、灿烂、固然、简直、颜色、著名、逗人喜爱、一串串”等词语,尝试学习简单的词语搭配。

  3、正确朗读课文,注意段落、句子及句子之间的适当停顿。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进行熟读、背诵、积累。

  4、了解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重点难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积累词语5个。正确朗读课文,注意段落、句子及句子之间的适当停顿。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进行熟读、背诵、积累。

  2、初步学习词语之间的正确搭配;能模仿“什么样的什么”的结构,填写合适的词语。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害羞的秋姑娘已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2、 那么,秋天给你印象最深的景色是什么呢?

  3、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啊!让我们一起走进迷人的秋色。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究竟是什么景色让作家如此着迷,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

  2、 生自己轻声读读课文,要求:

  (1)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 找相关的句子。

  3、 检查交流。

  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议。

  4、 学习第一节。

  (1) 指名读。

  (2) 学习生字:灿、烂、固

  灿烂:部首相同。

  “灿”:平舌音,交流记字方法。

  “烂”:比较 烂—拦

  “固”:全包围结构,形声字。

  理解“固然”:虽然,诚然。

  (3)师生合作读。

  三、复习巩固。

  1、连线。

  2、写字指导。

  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写时注意,右边的“山”有多个竖画,要写得高低不同。

  烂:左窄右宽,右边“兰”的三横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短,第三横最长。

  固:全包围结构的字。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读一读,准确地区别平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声母n和l。

  2.巩固复习认读过的生字,积累词语。

  3.辨别形近字,能正确地组词。

  4.初步了解比喻句,能说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5.读读背背,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

  6.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识字量。

  重点难点

  1.巩固复习、会认、会写字词,积累词语。

  2.认识比喻句,会说简单的比喻句。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一读,准确地区别平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声母n和l。

  2.巩固复习认读过的生字,积累词语。

  3.辨别形近字,能正确地组词。

  4.初步了解比喻句,能说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重点难点

  1.巩固复习、会认、会写字词,积累词语。

  2.认识比喻句,会说简单的比喻句。

  教具准备

  相关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

  1.小朋友们,有个人跟老师说,他好久没见到你们了,好想念你们,你们猜猜他是谁呀?

  2.揭题:是语文爷爷呀。他说这些天他偷偷地观察咱们班的小朋友,发现你们学习可认真了,所以他今天想来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3.事先安排的学生戴上头饰出场:小朋友们好!

  二、闯关1——读一读,连一连(5)

  1.语文爷爷出示生字:进、岁、老,指名认读并组词,集体评议。

  2.游戏巩固,连一连。

  3.指名反馈。

  4.集体评议,。

  5.全班小朋友齐读。

  三、闯关2——你还认识我吗(8)

  1.语文爷爷:你们很棒,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认了不少的字,可是过了这么久,你们还记得吗?我要考考你们。

  2.出示词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

  3.小组反馈读。

  4.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获胜的由老师发红花。

  四、闯关3——比一比,组词语(7)

  1.语文爷爷: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些天总有不少的字宝宝向我告状,说有不少小朋友不认真,经常把它们读错,写错,是谁呢?我来找找。

  2.出示文中练习,学生完成,教师和语文爷爷找错。

  3.反馈错误情况,老师写在黑板上,集体纠错。

  4.订正后集体读。

  五、闯关4——读读说说(10)

  1.小朋友,继续努力,今天的闯关只剩最后一题了。‘出示题目。

  2.指名读。

  3.自由读,找规律。

  4.学生反馈,说说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语文爷爷再请老师来。

  5.学生练习说。

  六、布置作业(7)

  完成课堂作业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古诗《惜时》,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识字量。

  教具准备

  华山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7)

  二、读读背背(18)

  1.小朋友,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人的一生能活多少年?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天吗?

  2.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来学习一首古诗一—惜时。

  4.指名读课题。

  5.教师范读。

  6.学生自读生字,并通读古诗。

  7.检查读的情况。

  8.自由说说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受。

  9.教师,指导带感情朗读,并熟读成诵。

  三、自主识字园地(10)

  1.小朋友们到野外捕过蝴蝶吗?

  2.教师说明要求:

  3.学生自主识字。

  5.反馈。

  四、布置作业(5)

  课余时间搜集背诵古诗。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白鹤梁是国家级文物。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本文写了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反复实验,在否定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表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们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2.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重点介绍白鹤梁。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清文章的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叙述的。

  第二课时

  五、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1、小组学习

  (1)白鹤梁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人们为了寻找、保护白鹤梁做了哪些事?

  (3)白鹤梁经过了怎样的沉浮过程?

  2、讨论交流

  3、白鹤梁的沉浮给我们什么启发?(从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环境两方面谈感受)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5、摘抄课文中描写白鹤梁沉浮的有关句子。

  六、总结

  那么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野生动物会有如此幸运呢?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板书设计:

  白鹤梁的沉浮

  相遇→探寻、发现→保护、繁殖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和格式方面的要求。

  2.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3.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选择合适的材料写日记,格式正确。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日记本。

  2.课件。

  教学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呢?(日记本)

  2.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4.好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日记。(板书题目:我来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怎样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回顾第16课《护士长日记》。

  2.通过《护士长日记》这篇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3.师小结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1)日记的格式: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2)日记的内容:不仅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还可以写做过的事。

  (3)写日记并不是把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记下来,而是应该选择印象最深的、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感动的内容。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生谈体会,师相机指导。

  (1)日记内容不限。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意格式正确。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明确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出示课件)

  主要内容:写一篇日记。

  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课件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善于观察。

  (2)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

  4.从这几篇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

  5.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6.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按什么顺序写?

  (3)表达怎样的心情?

  7.小组汇报交流。

  8.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一、回忆写法,组织练写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这节课我们就根据上节课自己的选材内容,把它们写下来。

  2.学生试写,老师巡视指导。

  3.朗读交流。

  4.师生评议。

  5.完善习作。

  通过刚才的评议,同学们一定还想把自己的日记读一读,改一改吧!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吧!可以同组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也可以自己独立修改,相信你能把它写得更好!

  二、眷写习作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一,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

  二,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三,弄懂并积累“来、胡、奚、而、以、谏、樽、觞、眄、审、容膝、策、矫、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读--一字一词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上面提到的字词,理会文义。

  二读--概括地读,分清层次,理清各层次的大意。

  三读--细细品读,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粗略辨析作者的思想。

  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

  五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说明:诗歌、辞赋一定要强调读,在读中积词会意、读中感悟、读中辨析、读中融会贯通,文言诗歌、辞赋,尤要强调如此。)

  一,精要了解作者和其性情

  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者。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园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注意几点:

  1,陶渊明青少年时,受儒家思想教育,曾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身,因而很难有通过做官来伸展志向实现抱负的`机会。

  2,他“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有心做官,但又厌倦官场世俗条框的束缚,所以总处在“一心处两端”(出仕与归隐)的情状之中。他29岁开始入仕,从此13个年头,时官时隐,达3次,做官时间总计不过四五年。这种矛盾的情状一直贯穿一生。

  3,本篇写在作者辞官隐之前,不是像课本注释中所说的写在辞官归隐之初。也就是说,本文是辞官归隐前的想象之作,不是写实之作,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归去来兮辞》》。这是许多选本和鉴赏文章都弄错了的。我们的课本也以讹传讹,弄错了。

  二,通过序文,了解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

  指出三点理由: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2,“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

  3,“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三,理清层次。

  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最后的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

  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这种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接下来四句,“引壶觞”到“之易安”,写饮酒自乐之景与傲然自得之情。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作者正如“出岫之云”“倦飞之鸟”,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

  这一段由路途写到家门,由家门到居室,再由居室到庭院,甚至目光远及。表面写景,实际抒怀,营造了一个与官场截然相反的、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

  该段可以分三层,跟韵有关系。开头到“熹微”(押韵i/ui)为第一层。再到“盈樽”(押韵en/un)为第二层。再到本段结束“盘桓”(押韵an)为第三层。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接着表示要与世想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作者以听家人的知心话为快乐,以琴书为伴侣,嚣嚷、喧吵不入耳中,可以说是乐以忘忧了。接下来的描写是一段颇带诗意的描绘。春回大地,农人告诉他将要从事春耕了。并且在农事闲暇,乘兴出游,“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注意它的句意承接,“或命巾车”后承“亦崎岖而经丘”,“或棹孤舟”后续“既窈窕以寻壑”。前者是陆路,后者是水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既是实景,又是心景。

语文教案 篇6

  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xīn xī wàng yī rán xún zhǎo mò fáng

  ( ) ( ) ( ) ( ) ( )

  dà jīng shī sè qiān hū wàn huàn chuí tóu sàng qì

  ( ) ( ) ( )

  pīn mìng bēn pǎ0 dǒu dòng Jì xù

  ( ) ( ) ( ) ( )

  二、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蝴蝶(dié diě) 憧憬(chōng zhōng) 翩翩(piān biān)

  踪影(zhōng zōng) 丧气(sang shàng) 水磨坊(fáng fǎng)

  三、组 词。

  精( ) 希( ) 却( ) 拼( )

  清( ) 西( ) 去( ) 并( )

  依( ) 村( ) 坊( ) 抖( )

  衣( ) 树( ) 防( ) 斗( )

  筝( ) 续( ) 拔( ) 憧( )

  争( ) 读( ) 拨( ) 撞( )

  四、填 空。

  ( )( )飞起 越( )越( ) ( )( )起舞 大( )( )色

  千( )万( ) ( )头( )气 ( )小( )大 ( )( )于好

  ( )( )为命 ( )( )大白 自作( )( ) 自( )( )果

  五、填恰当的词语。

  ( )地跑起来 ( )的实验 ( )地喊叫着 ( )地奔跑 ( )的发现

  六、造 句。

  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原文填空。

  我们( ),在田野里( ),找了半个下午,还是( )。我们( )地坐在( ),一( ),看见远远的水面上( )着一个( ),( )地转着,将水 ( ),( )水在( )。那里是我们村的'( )。

  八、续写我们寻找“幸福鸟”的过程。

  注意:要有心情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7

  (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二)思考讨论,合作探究分析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学习第2段

  1.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学习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三)品读课文,探究本文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人物塑造、课文情节安排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既紧扣标题“论战”,又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3.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度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启下,题得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

  4.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五)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理解词义,找出文中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望其旗靡——所向披靡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四、指导背诵课文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完成《生态课堂》上的相关练习

  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附近、不知不觉”等词语。

  2 读懂课文,在充分朗读中体会护理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

  3 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想象能力。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注重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划出描写狐狸妈妈言行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狐狸妈妈这样做的原因,感悟母爱的伟大、无私。

  教学准备:

  鼓励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歌颂母爱的故事或诗歌。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初读课文,会认本课生字。

  2 读懂课文,感悟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

  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有关歌颂“母爱”的故事或诗歌,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

  1 学生交流资料。

  2 学生提到或是引导《游子吟》一诗。

  结合图,读读诗。

  想象诗中是怎样写母亲对孩子的爱?

  读一读,背一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有关“母爱”的文章。板书课题《**的葡萄》,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本生字。

  1 自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 知名度课文,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3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 仔细读课文,将课文读懂读顺。

  2 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3 哪些地方体现了狐狸妈妈对小狐狸的爱,为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狐狸**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4 师。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细读课文,深入感悟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来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细读、深思、再悟。

  1 带着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细读课文。

  “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从哪儿来的?”

  结合上下文,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推理。(师随即可教学生简单的推理方法)

  2 读最后一段,从小狐狸的言行上,你看出了什么?

  3 此刻,你们心里想些什么?

  三、拓展与延伸

  1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想想,我们给如何回报他们的爱?

  2 读一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说说文中冬冬是怎样做的?

  四、复述课文

  在复述中想像狐狸妈妈被猎人赶时的情景。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

  注意“险”、“摘”的右半边的写法。

  六、作业。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字,继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语气。

  3、体会幽默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导游怎样恰如其分地利用幽默来化解矛盾、调节气氛的。

  教学难点感受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事先准备几个幽默小故事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聪明机智而且幽默的小男孩甘罗,谁来说一说你对这个小男孩的看法。引导学生感受幽默的作用。

  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语言也如此,轻轻的一席话有时可以驱散乌云,点亮心情,让人神清气爽。有一个很棒的导游就总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带给游客好心情,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二、随文识字,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词义,解决部分问题。

  2、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生字情况。

  4、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及问题。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找四名同学读课文,指导朗读,谈一谈你对这名导游的印象。

  2、课文中哪两句话最能体现导游的机智、幽默?

  3、这样转怒为喜的事你能举出一个例子来吗?

  二、解决问题

  1、导游是个怎样的人?(善解人意、风趣幽默)

  2、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导游的话?

  3、假如你是导游,当游客遇到下面的情况时,你会怎么说?

  (1)游客的帽子被风吹落山谷。

  (2)集合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家都很着急,一位游客却姗姗来迟。

  三、作业

  联系课文及自己的经验,以个人为单位“出谋划策”。

  四、板书设计:风趣的导游

  善解人意

  导游风趣幽默

  和颜悦色

语文教案 篇10

  【单元教材简析】

  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知识。在本单元中,运用浅显的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0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

  4、培养学生多读课外书,在课外书中识字的习惯;

  5、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6、引导学生产生探索、发现科学的欲望;

  【单元教学重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单元教学难点】

  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

  【单元教学建议】

  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感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从而让孩子能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

  【单元课时安排】

  识字82课时

  30《棉花姑娘》2课时

  31《地球爷爷的手》2课时

  32《兰兰过桥》2课时

  33《火车的故事》2课时

  35《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诗经教案10-22

语文《检阅》教案11-07

《语文园地》教案10-05

语文树教案12-11

语文《饮酒》教案01-12

语文备课教案01-16